婴幼儿心理学认知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婴幼儿心理学认知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婴幼儿心理学认知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婴幼儿心理学认知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婴幼儿心理学认知的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知觉、记忆、思维的发展,1,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2,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1、感知觉的概念 2、触觉、味觉和嗅觉 3、视觉 4、听觉 5、多通道知觉 6、空间知觉 7、知觉的恒常性,3,第一节 感知和知觉概述,一、感觉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分类:根据分析器的特点以及它所反映的最适宜刺激物不同 适宜刺激:能够引起感受器反应的刺激。,4,外部感觉,内部感觉,视觉(视网膜),听觉(耳蜗),味觉(味蕾),嗅觉(鼻上部粘膜),肤觉(皮肤),运动觉(肌肉、神经),平衡觉(前庭、半规管),机体觉(内脏的神经细胞、皮肤),感觉,5,猜猜这是什么?,红色 圆的 没有苹果大,像钢镚儿那么大,6,二、感觉的作用,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7,二、知觉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构成:感觉 感觉之间的联系 主体的感受构成 分类:(1)以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不同: 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 肤知觉、 视-听知觉、 味-嗅知觉,8,(2)知觉对象的不同:,物体知觉,社会知觉,对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 人际关系的知觉,空间知觉:反映物体大小、方位、距离、 形状的知觉 时间知觉: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 性、速度的知觉。 运动知觉:反映物体位移和位移快慢的知觉,9,三、感知觉的功用 (1)一切认识的开端 (2)一切心理的基础 (3)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10,四、感知觉特点与幼儿活动 (一)感受性:感觉的能力 (二)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的相互作用 微弱的声音能够提高视觉的感受性 强烈噪音能降低色觉的差别感受性 2.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 的变化。这种感受性可以提高,也 可以降低。 嗅觉、触觉、肤觉 明适应:暗明 快 感受性降低 视觉 暗适应:明暗 慢 感受性提高,11,3.对比 颜色 大小 冷热 味道,12,4.敏感化感受性提高,13,(三)知觉的特性与幼儿活动 1.知觉的选择性有选择的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 而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 2.知觉的整体性把一些个别孤立的成分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已具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理解,并用词把它标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被知觉的对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14,知觉的选择性,15,知觉的整体性,16,知觉的理解性,17,知觉的恒常性,18,19,20,21,22,23,24,25,26,2、触觉、味觉和嗅觉,(一)触觉(肤觉) 1.触觉标志手眼协调 巴宾斯基反射:用指尖在新生儿的脚底外侧从后往前轻划一下,就能看到他的大脚趾向上,其余四趾向下呈扇形张开。(医学) 2.温觉 新生儿怕冷不怕热 3.痛觉 新生儿对痛觉刺激的反应越来越敏感,27,味觉和嗅觉,(一)味觉:婴儿生来就有:酸、甜、苦、辣、咸 (二)嗅觉:能辨别不同气味 感觉随着脑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获得发展,到一岁左右,婴儿的触觉、味觉、嗅觉能力和成人的相应能力大体相当。,28,3、视觉 人类的707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双眼对视儿童与成人分享情感体验, 人脸偏好对面部感兴趣 (1)视觉集中: 3-5周婴儿1-1.5米处物体注视5秒钟 3个月婴儿4-7米处物体注视7-10分钟 5-6个月婴儿能注视天上飞鸟、飞机 等远距离客体。,29,(2)视敏度,视敏度(视力):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视敏度不断提高但速度不均衡。,30,(3)颜色视觉:明显的年龄特征,3-4岁能分辨蓝、红、黄、绿基本色,但很难命名 4-5岁能够认识基本色,近似色,并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 5-6岁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能够运用各种颜色调出所需的颜色。,31,(4)听觉 1.听觉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分辨不同声音最小差别的能力 2.言语听觉 中班: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 大班:能区别本民族语言所包含的各种语音。 3.重听现象幼儿对别人的话听的不清楚,不完全,通过观察对方的口形和体态语,猜出对方的意思,而失去了良好的治疗时机。 不易察觉,但对幼儿、言语听觉、言语、智力发展有一定的影响。,32,(4)听觉,4、听觉敏度:p:43 5、听觉定位:U型发展 6、听觉偏好:喜欢母亲的声音 7、听觉的辨别:天生具有精细辨别能力,33,5、多通道知觉,(1)视觉-听觉联合 斯佩尔克:婴儿对口型与播出声音的实验 (2)视觉-触觉联合 梅尔策夫、博顿:婴儿奶嘴实验 (3)视觉-动觉联合 模仿成人行为 P48,34,二、学前儿童的知觉发展 1.空间知觉 (1)方位知觉 :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 置的知觉 上下(3岁) 前后(4岁) 左右,以自我为中心(5岁) (2)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几何形体的知觉 小班: 中班: 大班:立体图形,35,(3)深度知觉(距离知觉): 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不懂得近大远小 深度知觉:是对自身与物体之间距离的感知。 吉布森视崖实验 证明6个月的婴儿就具有深度知觉,36,37,2.时间知觉 为了正确的感知它,必须借助于中介物。如天体运行、人体的节律、专门的计时规律。 小班: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中班:昨天、今天、明天 大班:一个星期有7天,星期几,整点,半点,38,知觉的恒常性,大小的恒常性:婴儿已经具备大小恒常性 形状的恒常性,39,40,41,形状恒常性,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形状恒常性。,42,43,奇怪的大狗,还是奇怪的大小孩?在这两张照片中的主角都一样,一只狗和一个男孩,但是他们的大小却因站的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这是为什么呢?(选自Stanley Coren, Lawrence M. Ward,1989,p.478),44,奇怪的人,奇怪的对比?当观察者由小孔看这个房间时,就会看到这么奇怪的大小对比景象。 Adelbert Ames 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示范如何扭曲大小的恒常性。事实上这个房间并不是个长方形,右边的角落距离观察者的小孔近,而且天花板较低,因为这个情形下失去了深度的线索,所以看起来右边角落的人相对地变得很大。,45,46,47,48,49,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1、记忆的概述 2、婴儿的记忆 3、幼儿的记忆 4、儿童记忆的策略,50,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先有 “记”再有“忆”的过程。也即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回忆的过程。,返回目录,51,二、记忆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 1、识记的定义 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也就是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52,有意识记,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任务; 采取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意志 努力; 识记效果好。,无意识记,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任务; 不需要刻意付出特殊努力和 采取特殊的措施; 识记效果差。,2、识记的分类 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可分为,53,机械识记,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机械重复所进行的识记。 如三岁小孩背诵唐诗;jeopwu720580这一串字符的识记等。,意义识记,在对识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如区别品德和道德两个概念,再去识记,按识记材料的性质以及材料的理解 的程度分为,意义识记的效果要比机械记忆好,54,(二)保持,保持是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印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讨论:储存起来的材料是否一成不变吗?,55,(二)保持,储存起来的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受后来经验的影响,在质和量上都会发生某些变化。 质的方面的变化有: 简略、概括; 完整、合理; 详细、具体; 夸张、突出。,56,量的方面的变化主要是指保持的内容呈减少的趋势,也就是遗忘。 遗忘是与保持相对的一个概念。你能对遗忘做一个定义?遗忘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呢?,57,遗忘,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和再现。 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研究,提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遗忘规律。,58,5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60,遗忘规律,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可推断出哪些规律? 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61,遗忘规律对我们的启示,1、及时复习。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 2、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对材料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62,遗忘规律对我们的启示,3、适当的过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地背诵后仍然继续学习,叫做过度学习。150%的过度学习效果最佳。,63,(三)回忆,1、回忆的涵义 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它包括对过去经验的搜寻和判断。回忆是识记、保持的结果和表现,是记忆的最终目的。 回忆有两种不同水平:再认和再现。,64,(1)再认,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再认的速度和确切的程度受以下两个条件的制约: 第一,识记的精确度和巩固性; 第二,新旧事物的相似程度。 环境和语言的线索在再认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65,(2),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重新呈现其映像的过程。 再现又可分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触景生情”就是典型的无意再现。,66,(3)再认和再现的关系,再认和再现都是过去经验的恢复,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形式,它们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只有保持程度上的区别。 能再现的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再现。,返回目录,67,三、记忆的品质,记忆发展水平的高低优劣,即记忆的品质,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评价: 1、记忆的敏捷性 记忆的敏捷性是指识记速度的快慢,一般是根据在一定时间内能记住事物的多少来衡量。 理解识记材料和运用适当的识记方法,可以提高记忆的敏捷性。,68,三、记忆的品质,2、记忆的持久性 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也就是记忆保持的牢固程度。 如何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呢? 第一,要善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第二,及时和经常的复习。,69,三、记忆的品质,3、记忆的正确性 记忆的正确性是指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或再现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怎样培养记忆的正确性呢? 第一,最初认真识记; 第二,区分类似的材料; 第三,把真实材料和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70,三、记忆的品质,4、记忆的准备性 记忆的准备性是指必要时能把记忆中保持的材料迅速地再现出来,已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提高记忆的准备性,最重要的是要把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返回目录,71,四、记忆的种类,(一)根据记忆的内容,把记忆分为四种: 1、形象记忆 2、情绪记忆 3、语词-逻辑记忆 4、运动记忆,72,四、记忆的种类,(二)根据记忆时间保持的长短,把记忆分为三种: 1、瞬时记忆(0.25-2s) 2、短时记忆(一分钟之内) 3、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至终生),返回目录,73,五、记忆表象,(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表象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味觉表象、嗅觉表象、触觉表象等。,返回目录,74,六、记忆的作用,1、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俄国伟大的科学家谢切诺夫曾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 2、记忆是积累知识、丰富经验的基本手段。,返回目录,75,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记忆,一、学前儿童的记忆的发生和发展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四、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76,一、学前儿童的记忆的发生和发展,(一)记忆的发生 前苏联心理学家布隆斯基的研究认为,不同的记忆在个体发生的时间不同,它们的出现有一定的时间顺序。 出生一月内 六个月左右 稍早于言语记忆 第二年,运动记忆,情绪记忆,言语记忆,形象记忆,77,一、学前儿童的记忆的发生和发展,(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1、量的发展 幼儿记忆的范围和广度随着年龄不断地扩大;记忆保持的时间则不断增长。,78,一、学前儿童的记忆的发生和发展,79,(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2、质的发展 (1)记忆态度的发展(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幼儿的有意记忆一般发生在学期中期,约四五岁的时候才可观察到。 (2)记忆内容的发展(形象记忆和言语记忆) 总的来说幼儿形象记忆发展有显著优势。三到四岁两种记忆的水平都较低,不断发展,并且言语记忆的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80,(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2、质的发展 (3)记忆方法的发展(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发展有显著优势,两种记忆都不断发展,两者的差距不断缩小,意义记忆的成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机械记忆中。 (4)记忆正确性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返回目录,81,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1、容易记容易忘 如教幼儿诗歌,幼儿背诵一两遍就有可能记住,但不及时组织幼儿复习,很快就忘了。 2、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这是由于幼儿记忆大都是无意记忆的结果。,82,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3、以形象记忆为主 虽然幼儿中后期,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但在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的效果仍高于词语记忆的效果。(如两种记忆效果的比较),83,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4、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 四岁后幼儿意义记忆开始发展,两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意义记忆的效果要比机械记忆的效果来得高。,84,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5、记忆不精确 幼儿记忆的精确性较差,主要表现在回忆时记忆材料大量被遗漏。,返回目录,85,儿童的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 特征定位策略 复述策略 组织策略 提取策略,86,第三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1、思维的概述 2、学前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87,一、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指标:概括性、间接性和解决问题,一岁左右,儿童手的动作开始出现了新的功能运用工具和表达意愿,一岁半到两岁,是儿童思维的发生时期。,思维产生的意义,使儿童的心理发生了质变,使儿童的个性开始萌芽,88,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思维,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直觉行动思维(借助动作) 具体形象思维(借助表象) 抽象逻辑思维 (借助概念),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学前儿童思维结构中,三种思维方式并存,占优势的是具体形象思维。,89,三、学前儿童思维形式和思维过程发展的特点,(一)直觉行动思维 1.定义: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90,例: 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 如,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下来?儿童没有任何“想”的表现,而是马上去“拿”。他伸长胳臂、踮起脚尖,拿不到;偶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儿童马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这样依靠动作进行的。,91,2.直觉行动思维的产生 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儿童感知觉和有意动作,特别是一些概括化的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 儿童摆弄一种东西的同一动作会产生同一结果,这样在头脑中形成了固定的联系,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自然而然的使用这种动作,而这种动作已经可以说是具有概括化的有意动作。,92,直觉行动性一,93,直觉行动性二,94,尝试错误,95,3.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直观性和行动性 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 思维的狭隘性,96,(二)具体形象思维 1.定义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97,例: 4岁孩子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如计算3+47,不会对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象计算。 不能理解“黑暗的旧社会”,98,2.具体形象思维的产生 随着动作的熟练,一些动作(试误性的无效动作)逐渐被压缩和省略,而由经验来代替。这样一些表象就可以代替一些实际动作,遇到问题时就可以不再试误,而是先在头脑中搜索表象,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动作,这时,儿童不再依靠动作而是依靠表象来思考。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作开始分离,其内部表象已经可以支配外部行动。,99,3.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具体形象性 自我中心性 所谓的自我中心指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100,三座山试验,101,(三)抽象逻辑思维(大班) 1、定义:用抽象的概念“词”来进行的思维。 2、产生 5-6岁时,孩子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102,例: 如,有的幼儿知道“见到女的叫阿姨,男的叫叔叔伯伯”。 如,早期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这时已经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 如,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数目,“5”既可以是5个苹果,也可以是 5张桌子或5把椅子。,103,下面这些都是什么人,见面后我们用什么称呼比较合适?,104,3.抽象思维的特点 (1)开始去自我中心 (2)开始出现守恒的概念,所谓守恒,具体指对物体的某种本质特征(如重量、体积、长度等)的认识不因其它非本质特征的变化而改变。,105,守恒,106,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考试重点),这里我们着重介绍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皮亚杰把智慧、认识、思维作为同义语。,皮亚杰,107,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是依靠感知和动作(口尝、手抓)等去认识周围世界的,经由感觉与动作,婴儿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特别是母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