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1内部控制制度(1).doc_第1页
2017.3.1内部控制制度(1).doc_第2页
2017.3.1内部控制制度(1).doc_第3页
2017.3.1内部控制制度(1).doc_第4页
2017.3.1内部控制制度(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资料界首市交通运输局内部控制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局内部管理与监督,防范和化解风险,规范工作人员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护经济资源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正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制定本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章 财务审计股财务管理制度第二条 财务机构工作职责(一)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维护财经纪律。 (二)管理单位经费及其他专项经费,制定财务管理办法,编报部门预算,审核年度预算,综合统筹资金平衡。(三)认真记账、算账,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及时报账。 (四)严格执行财务计划和预算,考核资金使用效果,客观、真实的对预算执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及时提供准确数据。 (五)负责债权、债务工作,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国家财产安全、完整。 (六)负责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的立卷、建档,负责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七)负责票据的领购、分发、缴销等工作。 (八)负责单位经费申报和政府采购手续的审查、监督。 第三条 实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会计事项的处理不能由一人办理全过程,实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必须由二人及以上人员处理。具体内容包括: (一)出纳工作由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会计不得兼任出纳。出纳员以外的人员代收现金时,必须由财务主管人员指定。 (二)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的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有价证券帐目的登记,不得编制记帐凭证、不得兼管总帐、电算系统维护员、管理员、不得从事除银行存款日记帐、现金日记帐以外的明细帐登记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工作。 (三)出纳人员、制证人员、稽核人员、审批人员、记帐人员不能由一人兼任。 第四条报销票据管理 (一)报销发票或收据必须符合规定,未经税务或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发票和收据,一律不予报销。 (二)内容填写齐全并符合规定,与经济业务内容相符。 (三)接收单位正确。 (四)收据、发票种类符合规定,在有效期内,大小写金额相符。 (五)发票必须有税务部门统一监制章、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应有行政事业收费专用章;从外单位取得收据、发票需加盖单位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 (六)收据、发票金额不得涂改、必须与发生的经济业务金额相符。 (七)购买办公用品及其他实物时,发票中如无明细项目,必须附有与发票总金额相符且加盖了对方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明细表。 (八)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取得原签发单位财务证明或原票据记账联复印件(须加财务专用章证明),经单位领导签批同意后,方可代作原始凭证。 (九)跨年度票据原则上不予报销。如有特殊情况确需报销的,必须以书面形式陈述理由,按规定程序审批。 (十)经办人员办理报销业务时须将发票和收据等原始凭证粘贴整齐、有序。 (十一)其他部门和人员应当积极配合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开展工作,在财务会计活动中做到: 1、严格遵守国家及上级的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财务部门。 3、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 4、严格执行财务预算或计划。 5、确保本部门所经管的财产物资安全、完整。 6、接受财务部门在财会工作上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 任(聘)用会计人员实行回避制度。领导班子成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财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财务部门中任职。有直系亲属关系的人员不得在同一财务部门中任职。 第六条 会计交接管理 会计人员因工作岗位调整或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办理交接手续。(一)已受理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二)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三)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四)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票据、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五)移交人员在办理移交时,要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现金、有价证券要根据会计账簿有关记录进行点交。不一致时,移交人员必须限期查清。(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清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员负责。(七)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如不一致,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账户余额要与总账有关账户余额核对相符。(八)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和其他实物等,必须交接清楚;移交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对有关电子数据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交接。(九)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监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移交人员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七条 会计档案的管理单位的会计档案包括贮存在磁盘(光盘和硬盘)上的会计文件和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书面形式的会计核算资料。 (一)会计档案存档手续:打印输出的凭证、帐册、报表,必须有财务负责人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 (二)为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备份数据应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 (三) 打印输出的凭证、帐册、报表等书面形式的会计档案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保管期限和管理办法管理。 (四)随计算机配置而来的操作系统、各类应用程序软件以及购买的商品化会计核算系统软件,和以上软件的备份磁盘,作为会计档案保管。 (五)各类会计档案的出借,均必须经过单位领导审批同意,如果对备份磁盘的操作可能危及该备份磁盘的完整性,应制作该备份磁盘的复制件,使用复制件进行操作。 (六)由机器打印输出的会计档案发生缺损时,必须补充打印,并要求操作人员在打印输出的帐页上签字盖章,财务负责人签字盖章认可。 (七)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的保密工作,任何人如有伪造、非法涂改变更、故意毁坏数据文件、帐册、备份磁盘等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每年年终后形成的会计材料,应由会计装订立卷,交档案室保存备查。四年后按规定,由编制移交清册,送档案室统一保管。 (九)会计档案的查阅、凭证的复印等,必须建立登记制度,外部人员查阅档案,须经单位领导批准方可。 第三章 预算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第八条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等管理制度。单位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根据收入情况统筹安排支出。预算外资金按规定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第九条实行预算编制制度。根据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单位年度预算。第十条 严格执行经批准的预算计划,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不得超预算增加支出。年度预算一经批准原则上不予调整。若需要调整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和调整。第十一条 应当根据内设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对按照法定程序批复的预算在单位内部进行指标分解、审批下达,规范内部预算追加调整程序,发挥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第十三条预算年度期末应编制年度决算草案,在规定期限内上报财政部门。 第四章收支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第十四条财务收支应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规定,由主要领导审批,大额资金调度等事项由会议集体研究决定。第十五条单位各项收入(包括行政性收费和预算外收入)必须进行账务处理。财务人员应加强定期检查,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第十六条财务票据统一在财政部门领取,实行限量发放,验旧领新制度。第十七条单位收入管理 (一)收入中规定专门用途的资金,要专款专用。收入与支出对应的,要划清界限,避免相互挤占、挪用。 (二)其他收入坚持先收后支、量入支出、自求平衡、略有结余管理原则,纳入单位收入预算,实行统一预算管理。 (三)不得借故私设“小金库”,不得设置“账外账”,不得公款私存。(四)有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按照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或者私分。第十八条单位支出管理 (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保证单位人员经费和日常工作开展的必须开支。 (二)加强经费项目使用情况分析,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三)严格专项支出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单独设帐,专门核算,及时监督资金支出、结算等情况。 (四)建立健全经费支出监督控制制度,依据经批准的预算和相关规定审核办理各项支出。 (五)业务部门应当在涉及支出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等有关材料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 (六)一般报销程序为:经办人送签-所在股室的负责人(站负责人)审查-财务负责人审查-局长审核-分管财务副局长审批。 经办人职责:费用开支前应先报告股室负责人(站负责人),并负责发票整理和送签。 所属业务股室负责人(站负责人)职责:审查费用开支是否合理,手续是否齐全。 财务负责人职责:审查票据张贴、分类是否规范,鉴定票据有效性和真实性,审查费用支出是否符合财经制度或局内部管理制度。 局长职责:审核费用开支是否合理、真实。 分管财务副局长职责:审批同意此项费用开支。 第五章 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第十九条政府采购应体现公平、公正、公开、高效原则,实行统一组织采购管理。第二十条根据年度财政预算政府采购项目资金情况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经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后,报采购部门备案。第二十一条政府采购应填写政府采购项目计划申请表、政府采购项目资金审批表,经研究同意报采购部门备案后办理相关采购手续。第二十二条采购人要严格按照市政府采购中心审批的政府采购形式和采购方式组织采购。第二十三条政府采购完成后,应按合同约定进行验收,报账员凭借正规发票和政府采购手续报账。第二十四条采购人对政府集中采购项目资金结算时,要对票据、政府集中采购中标通知书、支付计划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要求的,根据资金来源情况,直接支付给供应商,或以转账或电汇方式支付给供应商,杜绝直接用现金方式结算。第二十五条自行采购支付资金的采购人应执供应商开具的财务发票、政府采购审批手续,报核算中心审核后,按财政部门政府采购资金拨付程序执行,原则上应以公务卡方式结算。 第六章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十六条 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购建计划编制与审批、验收取得与款项支付、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岗位,加强制约和监督。不得由同一科室或一人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二)制定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明确取得、验收、使用、保管、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设置相应账卡,如实记录。 (三)建立固定资产购建论证制度。按照规模适度、科学决策的原则,加强立项、预算、调整、审批、执行等环节的控制。 (四)加强固定资产购建控制。固定资产购建应由归口管理科室、使用股室、财务审计股、纪检监察部门及专业人员等共同参与,确保购建过程公开透明,降低购建成本。 (五)加强固定资产验收控制。取得固定资产要组织有关股室或人员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及时办理结算,登记固定资产账卡。 (六)建立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归口管理部门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并作好详细记录。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费用。 (七)加强固定资产使用变动控制。固定资产的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必须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可行性论证,按照管理权限逐级审核报批后执行。 (八)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损、报废等)严格按照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置。 (九)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明确清查盘点的范围、组织程序和期限,年度终了前,需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 (十)固定资产调拨要由调出部门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由调出调入单位双方签章,经领导审批后,交财务部门一份,双方单位各存一份,据此办理固定资产增减手续。 (十一)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配备(调拨)的、用专项资金购买的固定资产,根据调拨单、原始发票等及时记入固定资产账进行管理。 第七章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十七条 货币资金必须集中由财会部门统管理,所有货币资金收支都必须纳入财会部门统核算。其他任何部门或个人未经授权或委托,不得擅自办理收付业务和开具各种收款凭据和发票。 第二十八条 建立货币资金盘点核查制度。随机抽查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是否相符。不定期抽查库存现金,保证货币资金账账、账款相符。第二十九条 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支付结算办法、票据法等有关规定进行货币收付业务的管理和核算。任何人不得“坐支”现金和“白条抵库”,禁止“公款私存”,确保资金的安全。第三十条 现金管理(一)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库存现金限额,超过部分及时存入银行。 (二) 严格控制现金使用范围,能转账办理的一律通过银行转账。 (三)积极推广使用财政公务卡。凡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原则上一律实行直接和公务卡结算,凡具备刷卡条件,一律通过公务卡结算,尽量减少现金支出。 (四)加强对现金业务的管理与控制。出纳人员每日要核对现金日记帐、核对库存现金、编制货币资金日报表,做到日清月结。第三十一条 银行存款管理 (一)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情况;加强对银行结算凭证的填制、传递及保管等环节的管理与控制。严禁出借银行账户。(二)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薄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用。(三)加强银行存款对账控制。会计每月必须核对银行账户,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调节不符、长期未达的账项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第三十二条印章管理(一)银行预留印鉴章应由专人管理,分开保存,个人名章应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收付款项全部印章,强化内部监控和互相制约。(二)严格印章使用管理,确保印章的使用得到适当的授权和审批。 第三十三条 票据管理(一)严格执行财政部和省财政厅有关管理的规定,专用票据实行专人、专柜、专表的原则进行管理,实行管票的不用票、用票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用票。(二)票据及有价证券由财务部门派专人管理。有关部门领用收据,票证,必须经部门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批准,并指定专人管理。票证保管人员必须建立票证领用登记簿详细记录票证的领用人、时间、种类、领用数量、起止号码、收回时间。领用票证应在票证登记簿上签字或盖章。(三)票证领用人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容开具票据时,应按照票证内容逐次、逐拦、全部联次一次填写,必须填写齐全,字迹必须清晰,不得涂改。对金额填写有差错的,应当重开,开出的票证应加盖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 (四)票据使用人员必须做到: 1、不得转借、转让和代其他单位或个人开具收据、发票。 2、不得涂改收据、发票。 3、不得单联填开或开具上下(正副)联金额、内容不一致的收据、发票。 4、不得扩大专用收据、发票的开具范围。 5、不得未经批准拆本使用收据、发票。 6、不得虚构经营业务活动、虚开收据、发票。 (五)加强票证、票据的安全防范工作,杜绝票据丢失、火烧、霉烂、虫蛀等现象发生。 第三十四条债权和债务管理(一)为了确保债权的及时收回和债务的按时偿还,避免坏帐损失的发生。维护资金的正常运转,必须加强对债权债务的管理、核算及清理。建立债权债务清理责任制度,实行债权债务追究制度。 (二)明确责任:财务部门是债权债务的核算部门,也是债权债务清理的责任部门。在债权债务的清理中,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对债权债务管理进行职责分工,财务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应各司其责、相互协调。 (三)在签订合同同时必须向财会、计划、内部审计、法律等有关部门咨询,对所签订合同的各项条款要认真审查,尤其在确定付款方式、付款期限及违约条约时,应当考虑缩短债权期限、促进债权快速收回。 (四)任何部门和人员不能以单位名义对外提供担保。 (五)任何部门或人员不能将本单位资金拆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六)个人借款只限于因公事项、其他事项不得借款。财务部门应坚持前帐不清、后帐不借的原则。坚持单位一支笔审批制度。对个人借支、预支等款项,经办人在借支、预支项目完成后,必须及时办理报销,同时将余款全额缴清。经办人在借支、预支项目完成后三个月内仍未办理相关报销手续的,财会部门将从其个人工资中扣还。 (七)对跨年度的债权、财务部门应在每年年底前出具对帐单,与欠债人员或单位对帐。(八)加强债权和债务的控制。明确债权审批权限,健全审批手续,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的大额债权必须要有保全措施。建立清欠核对报告制度,定期清理,采取函证、对账等形式加强催收管理和会计核算,定期将债权情况编制报表向单位领导报告。建立债务审批、合同、付款和清理结算的控制制度。定期进行债务清理,及时清偿债务,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第八章 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 第三十五条 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科室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项目建议和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岗位,加强制约和监督。不得由同一科室或一人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的全过程。第三十六条 建立工程项目相关业务授权批准制度。明确被授权人的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及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严禁未经授权的科室或人员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第三十七条 制定工程项目业务流程。明确项目决策、概预算编制、价款支付、竣工决算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并设置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如实记载业务的开展情况,确保工程项目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第三十八条 加强工程项目决策控制。要按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求,采取专家评审、民主评议、结果公示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实行集体决策。决策过程要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对工程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项目决策科学、合理。严禁任何个人单独决策工程项目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第三十九条 建立工程项目概预算控制制度。严格审查概预算编制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