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浪潮研究---特点与成因_第1页
企业并购浪潮研究---特点与成因_第2页
企业并购浪潮研究---特点与成因_第3页
企业并购浪潮研究---特点与成因_第4页
企业并购浪潮研究---特点与成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研究-特点与成因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研究-特点与成因摘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第一次企业并购高潮到现在,西方国家先后爆发了五次并购高潮。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其规模之大,涉及区域之广,产生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纵观西方百余年的并购历程,可以说,西方工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企业并购史。美国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1989)对美国500强公司的深入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并行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资本扩张无疑十分必要。在快速的资本积累中,企业并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的一部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全球并购浪潮,如何借助企业并购的东风,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巨型集团,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为了比较充分地展示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复杂性与多层面,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在考察了历史上四次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之后,从并购的战略、行业、规模、区域四个维度分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同时,应用企业并购理论与经济学原理深刻剖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宏观原因与微观动因。最后,文章从全球的并购浪潮收笔至我国企业的并购问题,扼要分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我国企业并购问题和对策。第一章绪论。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发生的宏观背景与研究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第二章四次并购浪潮的历史回顾。主要分析了历史上发生的四次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由此我们可以运用历史的眼光来把握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第三章企业并购理论。首先界定了并购的定义与内涵。接着阐述了企业并购的作用机理,即企业并购的效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市场势力理论。第四章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本文利用详实的数据资料和案例从并购的战略、行业、规模、区域四个维度全面透彻分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第五章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成因。文章将第五次并购浪潮放在整个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下来研究,深刻剖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宏观原因。同时,本文运用并购理论和经济学原理对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微观原因进行了深层次挖掘。第七章结论。主要是对整篇文章提出的观点进行较为系统归纳。关键词:并购,第五次并购浪潮,微观动因,战略性并购The study of the fifth M&A climax_ characteristic and reason AbstractFrom the first M&A climax at the entrance of the 20th century, five M&A climaxes have been burst out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fifth climax, which broke out since 1990s, its scale, range and influence are reaching the top. Making a general survey on the M&A course of the west countries over one hundred years. We can say tha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western industry is the history of M&A in fact. Stigler who is a American scholar and the winner of Nobel Prize for economics (1989) made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 500 Tops Company, draw a conclusion.” None of American big groups grow up through M&A at a certain degree. No one big company grows up by interior expansion nearly.”With the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s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s, Enterprises are being face fiercer competi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enterprises to expand capital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fast capital accumulation, M&A is an effectual way. With joining WTO chinas economy has already become a par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Being face the M&A climaxes which becomes fiercer and fiercer, it is a problem to build huge groups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M&A climax.In order to fully show the complexity of the fifth M&A, the article analyzed from macro-economy and micro-economy. After studying the reas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ur times M&A climaxes,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fifth M&A climaxs characteristic from the strategy/industry/scale/range of M&A. meanwhile, it analyzed the macro-reason and the micro-reason of the fifth M&A climax deeply with the M&A theory and economics principle. Finally, it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fifth M&A climax to our country and the problems of our companies being fac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 to it.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It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fifth M&A climax and the theory and realistic meaning of the fifth M&A climax.Chapter two is the review of four times M&A climaxes. It studied the reas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ur times M&A climaxes, therefore, we can use the eyes of history to study the fifth M&A climaxs characteristic and reason. Chapter three is the theory of M&A. It defined the definition and intension of M&A at first, and then explained the mechanism of it, namely efficiency theory, trade expenses theory and market forces theory of M&A.Chapter four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fth M&A climax. It full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fth M&A climax from strategy, industry, scale and range of it with cases and accurate data materials.Chapter five is the reason of the fifth M&A climax. It deeply analyzed the macro-reason of the fifth M&A climax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Meanwhile, with the M&A theory and economics principle it deeply studied the fifth M&A climaxs micro-reason.Chapter six is how our countrys companies to face the fifth M&A climax. It analyzed the negative and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fifth M&A climax,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M&A.Chapter seven is the conclusion. It mainly sum up the view of the whole article systematically.Keyword: M&A, the fifth M&A climax, micro-reason, strategic M&A目录一、绪论 7二、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的历史回顾 7(一)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 7(二)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 8(三)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 10(四)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 12 三、企业并购理论 13 (一)并购的概念及内涵 13(二)效率理论 141、管理协同效应14 2、营运协同效应14 3、财务协同效应 15 (三)交易费用理论 15(四)市场势力理论 15 四、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 16 (一)从并购的战略来看:高度重视战略性并购,同行业横向并购增多。 16(二)从并购的行业来看:并购主要集中在金融、信息等服务行业。17(三)从并购的规模来看:并购规模屡创新高,强强联合层出不穷。17(四)从并购的区域来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并购,跨国并购频繁。19五、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成因 20 (一)宏观原因 20 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企业并购。 202、技术革新与产业发展推动企业并购。 213、政府放宽政策限制,支持并购活动。 224、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国际资本市场力量增强推进企业并购。22(二)微观动因 231、战略性并购成为本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动机。23(1) 加快培育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优势。 24(2) 提高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 252、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企业规模经济效益。 263、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284、追求财务上的协同效应。 29六、我国企业如何应对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30 (一)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30(二)我国企业在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31 (三)我国企业在并购中的应对策略。 32七、结论 33八、致谢 34九、参考文献 35一、 绪论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从国内转向了国际市场,从而导致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展开了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并购。从19世纪末至今西方国家已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起的第五次并购浪潮,无论就其并购规模、区域都是前所未有的。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因而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对于处在转型与开放过程中的中国经济,无疑具有前瞻性意义,因为就中国的企业发展而言,并购将加快企业规模经营步伐,推动中国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发展进程,是解决中国企业做强做大的有效途径;另外,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的并购,从某种意义而言是被实践检验的优秀企业制度在劣势企业中的“复制”。由于制度复制的低成本特点,对于力求稳定和降低改革成本的中国企业改革而言,企业并购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讲,研究分析全球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和成因,对于探索企业并购的发展规律,预测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二、 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的历史回顾企业并购(Merger & Acquisition,或M&A)最早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19世纪末至今西方国家已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纵观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资本家在追逐资本增值内在动力和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外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并购是适应这一经济条件的必然产物。我们甚至可以说,西方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企业并购史。(一) 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其高峰时期为1898-1903年。这一阶段的并购浪潮被认为是历次并购浪潮中非常重要的一次,不仅是由于企业垄断现象在这个阶段首次出现,而且这一次并购浪潮使得西方国家的工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现代工业结构,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并购的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铁路、石油、机械制造、纺织、烟草等行业。从并购最活跃的区域来看,主要发生在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英国和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并购高潮集中在铁路、石油等基础产业部门,经历这次并购浪潮,产生了一些日后对美国经济发展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巨头公司。如“美孚石油公司”(Standard Oil)、杜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国橡胶公司(U.S.Rubber)等一大批现代化的大型托拉斯组织。英国的并购高潮出现在纺织行业,形成了雇员达到3万人的优质棉花纺织机联合体(Fine Cotton Spinners And Doublers Association)。德国在这次浪潮中产生了以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为代表的600个卡特尔。1、 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大量中小企业合并为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因此“小并小”是这次并购浪潮的特点。此前,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并购高潮的到来让这些中小企业很快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大公司。在1895年到1904年,“小并小”占并购总数的83.5%,而此前仅为16.5%。 孙耀唯.企业并购谋略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7-1,第19页.并购形式以横向并购为主,是这次并购浪潮的显著特点。大量同一部门或行业的中小企业相互并购,产生一批某一行业内占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据美国工业委员会研究了22起企业并购资料显示,每起并购后的企业所控制的国内市场份额平均达71%。穆迪在研究了92个大企业后发现,其中78个大企业控制了所在行业产出的50%以上,57个控制了所在行业产出的60%以上,26个控制了所在行业产出的80%以上。 李本明.企业并购与外部利润J.世界经济文汇,1998(5).可见,通过横向并购形成的大企业不仅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还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企业规模日趋扩大,促使企业组织由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转变,使企业最终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分离,公司从此进入一个委托代理、职业经营者逐渐占据公司重要地位的阶段。2、 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成因到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进入以电力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才能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大规模的生产需要集中化的大资本,所以资本间的相互并购形成大资本成了适应当时生产社会化要求的必然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同时,美国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1863年成立的纽约股票交易所及其后作为其补充的波士顿股票交易所、费城股票交易所等,都为工业股票的上市提供了便利条件。统计显示,在并购的高峰期,将近60%的并购事件都是在证券市场进行的。此外,以银行为代表的集团并购促办人在这次并购浪潮的形成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银行不仅为并购活动提供需要的资金,而且往往也作为并购的中介机构和顾问,为企业间的并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期间,美国大约有25%的并购得到了银行,特别是投资银行的帮助。(二) 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其中在1928、1929两年达到最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很多国家处于战后恢复阶段,急需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些都给美国提供了相当广阔的市场。美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又掀起了历史上第二次规模巨大的企业并购浪潮。第二次并购浪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要大大超过第一次并购浪潮。在1919-1930年期间,美国有将近12000家公司被并购,比第一次并购浪潮时的2倍还多。1914-1929年间,美国制造业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增长了20%,这些公司产值在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8.7%上升到69.2%,垄断程度有了很大程度增长。 干春晖.并购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第7页.同时,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相互渗透,产生了一些新的金融寡头。英国在第二次并购浪潮出现了由战前四大垄断组织(布化纳景德公司、不列颠染料公司、诺贝尔公司和联合碱制品公司)联合组成的化学工业康采恩“帝国化学公司”(ICI),该公司基本上控制了英国化学生产的95%、合成氮的全部生产和染料生产的40%。1929年在政府干预和推动下成立了兰开夏棉纺织公司,这次被并购的棉纺企业多达139家。电机制造业的三大企业:英国电器、通用电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和电器行业联合体也是在这个时期通过并购形成的。1、 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相对于第一次并购浪潮时的规模而言,“大并小”是第二次并购浪潮的特点。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主要是一些垄断公司并购大量中小企业,以达到加强自身经济实力,扩展势力范围的目的。例如在第一次并购浪潮时数家公司合并为一家公司的比例高达83.5%,而在第二次并购浪潮中这一比例仅为1/3左右。相反大公司并购小企业的比例由第一次的16.5%上升到近2/3。蒋泽中.企业兼并与反垄断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6,第71页.第二次并购浪潮的最大特点就是并购方式以纵向并购为主。纵向并购就是把一个行业部门的相关上下游的生产环节整合在一个企业里,形成一个具有完整生产体系的联合体。大规模的纵向并购以福特汽车公司最为典型,通过这次并购形成了一个集生产焦炭、生铁、钢材、铸件、锻造、汽车零部件、装配、运输、销售和金融等环节的统一联合企业。在20世纪并购高潮中,有85%的企业并购是属于企业由生产到流通和分销等各个再生产环节的结合,在美国最大的278家公司中有236家公司都是把原料、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生产工序组成统一的整体进行运转。小艾尔费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第433页。在第二次并购浪潮中,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相互结合和渗透形成金融资本。例如继洛克菲勒公司控制了美国花旗银行,摩根银行创办了美国钢铁公司之后,又迅速形成了地方性财团,如中西部财团(主要包括克利夫财团和芝加哥财团),西部财团(主要有美洲银行财团)和南部财团(以得克萨斯财团为主)等。德国政府强力干预以及德国垄断势力剧增成为第二次并购浪潮的特点之一。德国政府为了一定的目的,由国家出面并购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企业或投资控制、参控一些企业,形成国家垄断资本,提高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和调控能力。从1924年起,德国经济开始恢复,卡特尔数目从1000个狂增至2100个。到了20年代后期,德国国家出资控股的国有垄断资本已占全国股份资本的13.2%,为了满足当时希特勒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需要,还实行强制卡特尔政策,通过各种强制手段提高资本的集中度,到了30年代末,各垄断组织控制了全国资本总额的85%。干春晖.并购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第8页.2、 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成因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方面是欧洲等一些国家正处于战后恢复阶段,急需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给美国提供了相当广阔的市场,使美国获得了一个相当好的增长机会。另一方面是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工业技术,如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化纤工业等,而这些新兴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企业并购的发展。(三)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1954年至1969年,其中在60年代后期达到最高潮。战后西方国家经过十余年的修整,经济步入一个新的增长时期。美国的企业并购数量仅在60年代就有12500起,在1967-1969年的3年高峰期中,并购事件达10858起,并且被并购企业的规模之大也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1960年,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被并购的大公司的数量是51家,1965年增至62家,1968年达到了173家,仅占并购数3.3%的被并购企业的资本存量,却占到了所有被并购企业的资本存量的42.6%。从被并购的资产总额来看,从1960年的15.3亿美元增至1968年的125.5亿美元,增长了7倍多。在这个阶段,欧洲也掀起了企业并购浪潮。英国在1972年并购次数达1210起,并购资产额达25.3亿英镑,并且很多并购事件都发生在大企业之间。这一时期,英国制造业各部门受到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强烈影响,并购日益加剧。1957-1969年间制造业最大的100家公司中有22家公司被并购。法国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企业规模都比较小,所以在前两次的并购浪潮中没有太大的行动。到了1963年,由于政府修正反垄断法以放宽并购限制,1965年又用降低税收的办法鼓励并购,所以在1960-1970年间,法国的并购企业数也高达1850家,年平均数比二战前高出10倍。日本的经济从60年代起,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企业的并购高潮也发生在这一阶段。1969年,并购企业数达1163起,同其他国家一样,大型企业的并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日本两家最大的钢铁公司八幡公司和富士(Fuji)公司,在1970年进行了并购,组成新日本制铁公司,公司的钢铁产量占日本钢铁总产量的42.8%,成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大的公司。在汽车工业方面,日本两家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在60年代的并购高潮中也分别进行了为数可观的并购,企业规模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在1971年,这两家汽车公司的汽车总产量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62.3%。 “Financial Times”, 19 October 1990.1、 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1)“大并大”是第三次并购浪潮的一个显著特点。在60年代10年中,资产在1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被并购的有117家,资产达310亿美元。1951-1968年间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有将近1/3被并购,其中一半以上是被最大的200家公司所并购。干春晖.并购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第12页.在英、德等国家也有同样的情况。(2)混合并购成为第三次并购浪潮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混合并购是指企业在既无买卖关系又无竞争关系的行业之间进行并购。在第二次并购浪潮中混合并购只占27.6%,而在并购高潮的1968年,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两项只占17.3%,混合并购则占了82.6%。如表2-1所示。通过这一时期的企业并购,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混合企业。如原本只经营电话业务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在1945年以后,并购了270多个公司,成为一家大型的混合公司,不仅仅经营电话业务,还经营金融业、保险业、食品业和药品专卖业。这种生产经营的多样化,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表2-1美国各类并购形式占并购资产额比重(%)形式年份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1948-195138.823.837.41952-195539.311.549.31956-195932.320.047.71960-196321.323.854.91964-196920.18.971.0196810.17.282.6196922.57.769.8197019.44.576.1资料来源:美联邦贸易委员会:合并和兼并的统计报告1977年版。(3)跨国并购出现并呈扩大趋势。二战后随着旧的经济秩序被打破,国际间的资本流动逐渐发展起来,使得跨国公司客观上有向外发展的要求。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在此期间先后买进各国多家装瓶厂,德国的爱克发公司与比利时一家公司合并,飞利浦和西门子则在唱片市场上进行合并等。2、 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成因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二战后十余年,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十多年的修整,经济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增长期。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相继兴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计算机、激光、宇航、核能和合成材料等。这些新兴产业对资金和生产规模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这些只有大型企业才有实力提供,从而促进了大企业之间的并购。另外,许多大企业经历多年积累已实现规模化生产,资金积累也达到了一定程度,同时一些传统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企业已步入衰退期,因此企业必须要为资本寻找新的出路,使得企业通过混合并购实现向新兴的利润较高的行业转移。(四)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与成因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其中以1985年为并购的高峰期。这次浪潮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并购规模比以往任何一次并购浪潮的都大,并购方式也更为多样化,并购区域遍及所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 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1)并购数量多、规模大创历次并购之最。从并购数量上看,1975年并购总数为2297起,1985年达到3000起,从1980-1987年并购总数已突破2万起。不仅并购的数量大,交易的金额也是相当巨大的。1983-1985年的3年间,1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并购一共发生了61起,这在以往几次并购浪潮中都是非常罕见的。1981年7月,美国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出资87亿美元收购了在美国石油开采中名列第六的石油垄断企业大陆石油公司;1984年2月,德士古公司(Texaco Incorporation)以101亿美元购进第十五大石油公司格带石油公司;1984年3月,谢夫隆石油公司以133亿美元购进美国第五大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不仅石油行业,其他行业的并购活动也同样非常巨大。1985年底,通用电气公司(GE)以60亿美元买下美国无线电公司。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在这一时期同样发生了大规模的并购活动。英国在1970-1975年的6年期间内,工商业中发生并购4911起,总价值71.318亿英镑,平均每起145.2万英镑,而在1985-1990年的6年期间内,共发生并购6309起,并购数量只增加了28.5%,但同期并购的价值却达948.17亿英镑,增加了12倍,平均每起1502.8万英镑,增加了9倍。干春晖.并购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第14页.(2)并购手段不断创新,杠杆收购盛行。除了换股并购以外,在第四次并购浪潮中出现了新的并购手段,如杠杆收购(LBO)、管理层收购(MBO)、员工持股计划(ESOP)等。杠杆收购在这次并购浪潮中起了巨大作用。据估计,80年代以杠杆融资方式并购的公司总价值达到2350亿美元,涉及的公司达2800家。典型案例首推潘特里公司收购露华浓公司。1985年,资产仅为15000万美元的潘特里公司以5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净资产10亿美元的露华浓公司。(3)跨国并购增长迅速。跨国并购在第四次并购浪潮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跨国公司赢得国际竞争势力奠定了基础。1987年美国并购外国公司共183起,交易额达7.1亿美元,1988年达240起,交易额达11.6亿美元,1989年达382起,交易额达27.8亿。与国跨国公司频频出击相应,国外跨国公司也进入美国进行并购。1983年,外国公司以并购形式在美国投资占总投资额的56%,1988年则高达92.3%。周林.企业并购与金融整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5,第103页.2、 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成因在60年代的第三次并购浪潮中通过混合并购形成的公司大多在钢铁、汽车等传统行业,经过一个时期的竞争,市场渐趋饱和而进入微利时期。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线电视、无线通讯、电脑等新兴行业的形成,新兴行业的增长与传统行业的饱和同时存在,极大地刺激了并购浪潮的形成。形成第四次并购浪潮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对并购的管制。1980年美国通过放松管制法,1981年里根以促进市场繁荣为由,解除和缓和了对通讯、广播、运输、金融业的限制,里根还实行温和的反托拉斯政策,以便利企业并购。三、 企业并购理论企业并购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是紧密相连的,以频繁爆发的大规模并购浪潮为背景,经济学家们从多角度对企业并购活动加以解释,进而形成了多种理论,本文仅对涉及的并购理论作简要介绍和分析。(一)并购的概念及内涵并购是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合称,一般缩写为M&A。所谓兼并(merger),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定义为:“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我国在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第一条中指出:“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资产而获得对该家企业全部或其部分资产的实际控制权的行为。企业兼并的基本点是合并或吸收其它企业法人资产,从而实现产权转移和所有权变更。在兼并过程中,兼并方因吸纳被兼并方企业而成为存续企业,并获得被兼并企业的产权,而被兼并企业则伴随着兼并过程的结束而最终丧失法人资格。因此可以认为企业兼并的根本标志是企业法人地位的丧失和转移。而在收购中,收购方取得被收购方的控制权后,可将被收购企业解散,也可不解散,保留其法人地位,让其作为收购方的子公司继续存在。由于兼并与收购有着相同的动机都涉及企业所有权的改变,因此通常将兼并与收购统称为并购。孙耀唯.企业并购谋略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7-1,第3页.(二)效率理论 现代西方并购理论中占主流的应该说是效率理论,而效率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协同效应”。效率理论认为,通过企业并购和资产再配置,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潜在收益的,这主要体现在并购后产生的协同效应上。所谓协同效应,指的是两个企业组成一个企业之后,其产出比原先两个企业产出之和还要大的情形,即俗称的“2+2=5”效应。具体包括管理协同效应、营运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1、 管理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又称效率差异化理论。如果甲企业的管理比乙企业的管理更有效率,且在甲企业并购乙企业之后,乙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到了甲企业的水平,这种情形就是所谓的管理协同效应。按照管理协同效应理论的观点,如果某家企业有一支很有效率的管理队伍,其管理能力超过了管理该企业的需要,那么,该企业就会通过并购那些由于缺乏管理人才而造成效率低下企业的办法,来使用这支管理队伍。通过这种并购,整个企业的效率水平将会得到提高。对于管理水平低下的企业来说,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应当说也是依附于同行业中管理效率高的企业了。当然,企业可以选择诸如直接聘用高水平人才担任要职,或者同其他公司签订合同请其提供服务等,但是,这些手段都有其弊端:聘用个别人才不一定能保证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组成有效的管理队伍;以合同形式雇佣其他公司很难尽快让其熟悉本公司的运作模式。可见,如果从管理角度考察提高企业效率的方法,在行业需求旺盛和政府对垄断管制不严的条件下,采取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并购还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2、 营运协同效应营运协同效应主要是指并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效益。其最明显的作用表现为规模经济效益的获得。营运协同效应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产业中的确存在规模经济,且在并购之前还未达到规模经济水平。由于机器设备、人力和经费支出等方面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产业存在规模经济的潜能。例如:通过企业并购,企业原有的像品牌、销售网络等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营销费用等投入也可分摊到大量的产出上。这样有助于降低单位成本,增大单位投入的收益,从而实现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3、 财务协同效应如果并购的两个企业在投资机会和内部现金流量方面存在着互补性,那么这两个企业的并购就可以产生财务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并购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的种种效益,它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律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金钱效益。(三)交易费用理论科斯(Coase)认为:交易费用是市场运行价格机制的成本,它主要包括搜寻价格信息的成本和在交易中讨价还价的成本。后来,许多经济学家在对交易费用的研究时,把科斯的交易费用概念拓展了,认为交易费用还包括: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交易合同的费用,执行交易的费用和维护交易的费用等。科斯认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手段。企业通过并购形成规模庞大的组织,使组织内部的职能分离,形成一个以管理为主的内部市场体系。市场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管理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了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威廉姆森(Williamson)指出,交易所涉及的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的频率对交易费用本身都具有影响,交易费用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资产的专用性及其所造成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造成了现货市场交易的高成本。企业会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固定交易条件,但这种“契约”却往往会约束企业自身的适应能力。当这一矛盾难以解决的时候,通过并购将合作者变为内部机构,就可以消除上述问题。格罗斯曼(Grossman)和哈特(Hart)指出,契约的不完备性对交易费用起着决定作用。完备的契约固然可以消除机会主义行为,但现实的世界中却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且将所有权益在合约中进行明晰的成本太高,所以契约不可能是完备的。因此企业并购就会出现。 (四)市场势力理论市场势力是指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市场势力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增大企业规模将会增大企业势力。这里的增大市场势力是指增大企业相对于同一产业中的其他企业的规模。根据经济学观点,在市场竞争中,当行业内存在较多数量的竞争者并势均力敌时,各企业只能保持最低的利润水平。这样,优势企业通过行业内的并购,可以有效地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增强企业对经营环境的控制,增加剩余企业“合谋”创造垄断利润水平的可能性,从而使行业内保持一定水平的利润率,并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越高,就越有可能垄断该商品市场,从而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不同的并购方法对市场势力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第一,横向并购可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来提高行业集中度,以保持在同行业市场中的控制力。第二,纵向并购是企业将关键性的投入产出关系纳入企业控制范围,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的一种方式。纵向并购可通过对原料及销售渠道的控制来提高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及对同行业市场的控制力。总之,市场势力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动机在于借助并购可以减少竞争对手,从而增强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控制,提高市场占有率,并保持长期获利的机会。下列几种情况可能导致以增强市场势力为目标的并购活动:(1)在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发生多家企业并购的情况较多;(2)在国际竞争使国内市场遭受外商势力的强烈渗透和冲击的情况下,企业间通过联合组成大规模联合企业,以对抗外来的竞争(例如最近发生在中国的许多并购就是出于这种动机);(3)由于法律变得更加严格,使企业间的各种合谋及垄断市场的行为成为非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间通过并购以达到继续控制市场的目的。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还包括许多外在因素,如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周期性变化、政府的行政干预等等。四、 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始于1994年,一直延续至今,最高潮发生在2000年。这次是西方并购史上并购的企业数量最多,并购交易额最大,影响最广泛的一次并购浪潮。(一)从并购的战略来看,高度重视战略性并购,同行业横向并购增多。可以说,旨在巩固全球经济格局中竞争地位的战略并购将成为新一轮并购浪潮的宗旨。战略并购是企业旨在巩固企业市场份额、行业定位和把握资源要素的一系列并购组合行为。为了这个总体战略,并购者可以牺牲短期利润、局部市场、辅助行业等。大企业以提高资产存量效率,优化生产链结构,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为宗旨,而小企业则为了谋生存和继续发展而主动出击。基于这种认识,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都愿站在战略的高度,有计划地主动调整资源配置。客观地说,在以往的所有并购浪潮中,战略并购都是一个重要动力,但是在这次浪潮中,企业的全球战略表现得更为明显强烈。例如作为世界最大的航空制造商的波音公司并购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麦道公司,其着眼点显然己不在仅仅是扩大其生产规模,而在于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在民用客机和军用飞机的制造上继续在全球飞机制造领域占领先地位,以同欧洲“空中客车”在世界范围内长期抗衡。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各种并购方式都被使用,但较多的是同行业或者相近行业的横向并购。这种并购方式的普遍被采用,与当今各国企业经营战略密切相关。因此,舆论界将这次并购过程称为“理智并购时代”。原来奉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公司纷纷开始收缩战线,企业经营战略的重点已由过去注重大而全转向注重主体核心业务,企业变多元化经营为一体化经营,砍掉非优势企业,集中精力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谋求企业长远利润和长期发展。例如1995年美国化学银行与大通银行的合并,1996年美国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合并都是横向并购的典型。综上所述,企业并购已从单纯的企业经营行为、企业制度演化、行业变迁的动力延伸到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从基于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行业转移等传统并购动机,到基于全球经济的资源配置与行业竞争的新并购战略,企业将以空前的融资能力与管理能力,在更大的经济区域与企业集团规模上,进行更为复杂的并购活动。(二)从并购的行业来看,并购主要集中在金融、信息等服务行业。金融、信息、通讯等服务行业成为此次并购的热点。其中仅银行、零售和保健行业就占60%。这充分表明了西方工业化国家正加紧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以适应当前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试图在服务业领域争夺更多的世界市场份额。金融业并购再掀高潮。90年代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