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汇编1_第1页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汇编1_第2页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汇编1_第3页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汇编1_第4页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汇编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一 工作例会制度2二 应急救援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3三 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4四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6五 预防性安全检查制度12六 应急宣传教育制度15七 应急培训制度16八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18九 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制度24十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27十一 应急投入保障制度31十二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32十三 应急救援档案管理制度33十四 应急救援责任追究与奖惩制度36十五 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制度38十六 应急通信网络保密、运行维护管理制度40一 工作例会制度为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及时准确的指导和解决应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订应急救援工作例会制度。 1、会议时间:每月月底组织一次应急救援工作例会制度。2、组织单位:安全指挥中心3、主持人:安全指挥中心 4、参加人员:矿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培训中心、生产调度室、机电科、设备科、安全科、信息科、督查科、通风科、技术科、供应科、财务科、保卫科、各区(队)负责人。5、会议内容1)传达上级部门有关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2)通报矿井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由安全指挥中心对一个月来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汇报。4)对本月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月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做出安排。6、会议要求1)与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向主持人请假。2)与会人员手机必须设为震动,并做好会议记录。3)安全指挥中心负责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4)要求各分管领导、科室及相关人员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及内容,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5)无顾不参加会议每次罚款100元,迟到罚款50元。7、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二 应急救援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我矿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2、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3、成立以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其他副矿长、副总工、安全、生产、机电、技术各科(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检查领导小组。应急检查办公室设在安全指挥中心,并负责日常管理。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公司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预案要符合矿井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并保持与上级部门预案的衔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5、应急检查。根据年度计划,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全面检查,对各项设施、通讯设备,救援物质储备,救护队人员配备等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三 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关于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有关规定,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特制定本制度。一、成立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组 长:矿长副组长:各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成 员:调度室主任、副主任,安全、技术、机电、生产部门各科(队)队长。 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原则:以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和推进安全型矿井建设为目标,以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责任制为手段,坚持“全面排查、分轻重缓急治理,解决与监管并重,程序化管理”的原则,突出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严格考核,全力解决当前防治水、通防、顶板、安全供电管理等方面威胁矿井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三、矿井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责任划分:1、矿井是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的责任主体,矿长是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对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排查治理负全面责任。2、矿井各分管副矿长及助理是本系统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主要责任者,负责本系统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及排查治理工作。3、生产、机电、技术、安全部门的各科(室)的科队长是本专业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具体责任者,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方案论证、工程设计、设备选型,并按计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科、队其他管理人员按照科队业务分工,负责本岗位范围内隐患认定和排查治理。4、安全副矿长、安全科长对全矿井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及排查治理负全面监督把关责任,具体负责重大安全隐患的统计、汇总、建档、上报,并按照计划安排对各项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进行过程监管和结果验收考核。5、矿总工程师:负责本矿重大危险源排查工作及安全隐患治理措施的制订、监督管理工作。 6、财务科负责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费用的核算统计、上报,并按照集团公司下达的安全费用计划对各项设备工程实行“三定”,逐月逐季进行统计通报并考核。7、各施工单位对施工的重大安全费用工程,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并按照“三定”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四、考核兑现办法:由安全科牵头,对列入隐患排查治理的项目实行责任考核,对全年安全费用项目以业务分管为主,合理分工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并实行“三定”,按期按质按量完成的给予奖励。四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字20045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制度:一、总体工作要求: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促使各级对重大危险源细致、有效地排查,摸清重大危险源;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主动治理,实现消除各类重大危险源在萌芽状态的目标。切实消除重大伤亡事故,夯实安全基础。 二、矿井重大危险源按类分工: (1)顶板:由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各科(队)长负责。 (2)通防:由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通风(矿长助理)负责。 (3)机电运输:由机电副矿长、机电副总、机电科长、运输工区队长负责。 (4)防治水:由总工程师、防治水副总、地测、防治水科科长,探放水队队长负责。 (5)其他:由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负责安排责任单位。 三、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 对煤矿企业影响其安全生产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瓦斯、煤尘、水、火、顶板以及地面锅炉、民爆物资管理等事故,下面对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可能发生瓦斯、煤尘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 1、采面因通风不畅造成瓦斯大量积聚或在煤层厚度变化地带瓦斯大量涌出遇火时; 2、局部地区瓦斯超限,由于空班漏检或仪器失灵遇火时; 3、掘进工作面因局部通风质量差,风量不足造成瓦斯积聚遇火时; 4、掘进工作面因未执行风电闭锁,因停电造成瓦斯积聚遇火时; 5、巷道相向贯通掘进相距20米,停止一端,停风造成瓦斯积聚遇火时; 6、局部巷道风速过低造成瓦斯积聚遇火时; 7、没有严格执行措施,瓦斯积聚遇火时; 8、串联通风无严格执行措施,瓦斯积聚遇火时; 9、没有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瓦斯积聚放炮发火时; 10、维修巷道、机电设备,瓦斯聚积带电作业产生火花时; 11、电气设备接地系统不健全或检漏设施失灵在瓦斯聚积地点,漏电产生火花时; 12、在瓦斯聚积地区,打开或修理矿灯出现火花时。 (二)、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和地点 1、采空区和废巷内留有大量浮煤或废坑木,遇老空封闭不严造成微量漏风引起自然火灾; 2、放炮使用失效炸药,放炮后没有完全爆炸导致起火或引起爆炸; 3、井下放炮违背技术操作规程,如用明火放炮、放糊炮、装药过少等引起火灾; 4、电气焊时防护措施不得力或未严格执行措施引起火灾; 5、井口生火、电气焊、使用电炉、电器取暖等引起火灾;6、电器设备如:电缆、开关、变压器、接线盒、电机、放炮母线等超负荷运行、短路、失爆等引起火灾; 7、转动机械缺油,磨擦等引起火灾; 8、井下采区变电所变压器严重缺油超负荷运行引起火灾; 9、油料的运输,保管和使用不当引起火灾; 10、井口验身制度不严,人员带火种入井引起火灾; 11、木料场管理不善,人员带火种进入引起火灾;。(三)、可能发生水灾事故的原因和地点 1、由于地质资料不清在大断层附近出现小断层导水或所留保护煤柱偏小; 2、采掘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煤层直接底覆盖于灰岩之上或隔水层较薄时; 3、掘进工作面在进至边界时无及时停止前进,致使保安煤柱减少时; 4、在雨季、地面洪水通过采动裂隙灌入井下时; 5、井下排水系统及备用系统发生严重故障,不能及时排水时; 6、因高压停电时间过长或供电系统发生严重故障致使主排水系统不能工作时; 7、邻近矿井违反开采范围越界开采,致使其老空水窜入本矿井内时; 8、沿空掘进巷道掘至可能有老空水时。 (四)、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和地点 1、掘进工作面的支架没有按照作业规程及时架设或者架设质量达不到质量标准,遇压力时; 2、在采掘工作面使用或者更换不合格金属支架,致使放炮崩翻棚子又未及时处理时; 3、掘进工作面无按照作业规程施工,空顶距超过规程规定,以及无架棚空顶时间过长时; 4、采掘工作面过老巷或遇地质变化,采取措施不得力时; 5、半煤岩巷掘进,当煤在顶部,下部岩石较硬,放炮前未及时进行超前支护时; 6、调整巷道未用临时支护时; 7、各巷道的交岔点往往压力较大,支护材料长期失修时; 8、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压力较大而措施又不得力时; 9、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达不到规定,支架未按规程要求架设时; 10、回采工作面在采煤过程中,放炮前未进行超前支护或备用荆笆、椽子不足时; 11、在回收工作面上下辅巷的支柱而未打临时支柱时; 12、端头支护无按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操作时。 (五)、地面锅炉安全事故重大危险源分析、评估 锅炉超压事故及现象 1 气压急剧上升,超过许可工作压力,压力表指针超过许可工作“红线”,安全阀动作后,压力仍在升高;2 发出超压报警信号,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动作; 3 蒸汽温度升高而蒸汽流量减少。 锅炉缺水事故 1 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线; 2 水位报警器发生低水位报警信号; 3 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动作; 4 过热器汽温急剧上升,高于正常出口汽温; 5 锅炉排烟温度升高; 6 给水流量小于蒸汽流量,如若因炉管或省煤器管破裂造成缺水时,则出现相反现象; 7 缺水严重时,可嗅到焦味; 8 缺水严重时,从炉门可见到烧红的水冷壁管。 锅炉满水事故及现象 1 水位高于最高许可线,或看不见水位,水位表玻璃管(板)内颜色发暗; 2 双色水位计呈全部水相指示颜色; 3 高低水位警报器发出高水位警报信号; 4 过热蒸汽温度明显下降; 5 给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 6 分汽缸大量存水,疏水器剧烈动作; 7 严重时蒸汽大量带水,含盐量增加,蒸汽管道内发生水锤声,法兰连接处向外冒汽滴水。 锅炉汽水共腾事故及现象 1 水位表内水位上下急剧波动,水位线模糊不清; 2 锅水碱度、含盐量严重超标; 3 蒸汽大量带水,蒸汽品质下降,过热器出口汽温下降; 4 蒸汽管道内发生水锤,法兰连接处发生漏气漏水。 锅炉爆管事故及现象 1 爆管时可听到汽水喷射的响声,严重时有明显的爆破声; 2 炉膛由负压燃烧变为正压燃烧,并且有炉烟和蒸汽从炉墙的门孔及漏风处大量喷出; 3 给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 4 虽然加大给水,但水位常常难于维持,且汽压降低; 5 排烟温度降低,烟气颜色变白; 6 炉膛温度降低,甚至灭火; 7 引风机负荷加大,电流增高。; 8 锅炉底部有水流出,灰渣增多。 四、责任追究规定: 1、矿长每月必须召开一次重大危险源排查会议,对排查出的重大危险源,排查必须分专业明确治理单位和责任人,限定治理期限。 2、因重大危险源汇报不及时、治理不及时、整改措施落实不及时造成的非人身事故的责任者,除事故分析的责任处罚外,同时按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3、因重大危险源汇报不及时、治理不及时、整改措施落实不及时造成的人身事故责任者,除事故分析的责任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依据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4、各级现场检查人员、跟班安监员要认真落实重大危险源的整改,对生产期间出现的隐患要先治理后施工,不排除不能生产。 5、重大危险源在治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明确项目负责人,在人员和物资的落实上要首先满足危险源治理的需要,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6、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负责,责任落实做到“三不推”、“五落实”,即班组能解决的不推给区队,区队能解决的不推给矿,矿能解决的不推给公司,项目、措施、资金、完成时间、责任人五落实。 五 预防性安全检查制度为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加强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特制订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管理制度: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1.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队伍在预防性安全检查、重大隐患排查中的作用,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2.工作目标通过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促进各类风险隐患的深入排查治理,超前防范事故;各级应急救援队伍根据所在区域主要风险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特点,熟悉救援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二、组织和实施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由安全培训部门会同其他科室共同完成。各部门要针对矿区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状况,制定并下达年度预防性检查工作计划,每年至少应组织2次预防性安全检查活动。安全指挥中心要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定期性开展预防性检查,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考核、考评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交流工作经验,并对在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预防性安全检查的具体工作由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队伍应根据集团公司相关部门下达的年度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计划,制定本队预防性安全检查实施方案。要按照实施方案,做好与日常值班工作的统筹安排,适时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三、检查的范围和重点内容1.检查范围预防性安全检查的范围包括:我矿井上下各类重大危险源,以及矿山周边区域可能面临的问题。2.检查重点内容重点检查矿井通风系统是否合理,通风设施是否完善,通风设备是否完好及矿井反风演习情况;突出矿井瓦斯抽放系统运行情况和综合防突措施的执行情况;火区管理情况和防灭火措施的落实情况;水害防治措施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四、工作要求1.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指导应急救援队伍有序、有效地开展好此项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要下达整改指令,督促其及时整改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要登记建档,明确专人跟踪督办。2.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和积极配合应急救援队伍对本单位的安全检查,主动提供有关安全生产的图纸资料和规章制度,对应急救援队伍的检查不得拒绝和阻挠。对查出的问题和重大隐患要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间,落实整改责任和资金,及时解决问题和消除隐患。3.各应急救援队伍要通过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熟悉我矿生产和救援环境,了解企业的主要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及其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制定科学的应急救援与处置方案,配齐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不断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救援能力。4.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和总结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逐步规范和完善检查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预防性安全检查的效果。六 应急宣传教育制度为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我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提高职工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我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我矿财产安全。1、以应急预案为核心,做好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矿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我矿面临的安全形势,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宣传预案的主要内容和处置规程,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预案演练,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具体有:(1)围绕应急预案进行深入宣传。各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2)进行典型案例的宣传。一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全国煤矿成功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在应急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宣传报道。二是介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两方面案例,提高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同时,总结分析案例中使用的处置手段、采用的应对措施等,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2、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增强职工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进一步宣传普及安全知识、灾害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3、以专题宣传活动为载体,增强职工安全意识。(1)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2)宣传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3)结合我矿应急能力建设进行宣传。二、工作要求1、主动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 要落实责任。(1)制订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在我矿树立起比较牢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普及基本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2)多形式宣传教育。利用班前、报刊等多种形式,尽可能使用通俗语言,简明扼要,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3)健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将日常宣传与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宣传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和健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4)动员全矿职工积极参与。2、加强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宣传教育效果每季度进行一次回顾和检查,对宣传教育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情况作出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3、提供专项经费保障,确保宣传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七 应急培训制度为促进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煤矿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和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制度:1、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2)坚持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3)坚持集中培训与在岗自学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保证质量的原则。2、安全培训中心负责矿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3、应急管理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各部门负责人、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4、培训工作分级分类进行,安全培训中心负责全矿职工的应急管理培训、任职培训、新进人员的培训、工作需要时的岗位培训。5、所有应急管理专职工作人员每年必须接受培训。6、培训对象在参加上级的集中脱产培训期间,享受在岗同等待遇。7、培训的主要内容。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重点学习应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分析我矿应急工作形势任务、学习兄弟单位应急管理经验、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学习运用应急指挥新技术设备和指挥手段等。通过培训,强化培训对象对应急管理的宏观认识和依法实施管理意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能力。8、各级各部门(单位)应急管理机构除组织或参加上级集中脱产培训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1)以岗代培:通过参加工作实践和接受指导,提高应急管理的规划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2)以学代培:大力倡导和鼓励工作人员自行组织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素质,提高工作能力。3)以研代培: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安排有关人员参与,提高工作水平。9、安全培训中心和各部门要加强协作,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制订计划和实施意见,认真抓好培训工作。10、加大师资力量,建立相应的培训师资档案。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培养培训教师。11、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规划,必须在预算中列支开展应用培训的所需经费,保证培训工作经费的及时足额到位。12、建立应急管理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对各部门进行年度考核。13、加强培训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档案,如实记载培训工作和受培训人员情况。14、教育培训档案内容包括:教育培训工作的相关制度、培训工作计划、总结、教案、培训考勤登记、考卷、考试成绩单、各期培训人员花名册。八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为规范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本制度。 1、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 2、应急预案体系由两类组成,包括生产经营部门应急预案、大型活动应急预案。要求覆盖所有专业、部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 3、安全系统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区队、班组制定落实预案的处置措施。 举办集会、庆典、文体等大型活动,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主办部门负责制订应急预案。 4、根据分析报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由各专业负责组织编制本专业系统应急预案。预案编制专业基本种类及责任分工: 1)生产副矿长、调度中心:顶板、防洪事故预案; 2)通风(矿长助理)、通防科:瓦斯、煤尘、火灾事故预案; 3)机电副矿长、机电副总、机电科、运输工区:提升运输、通信设施事故预案; 4)地质防治水副总、防治水科长:水灾、地质灾害、抗震救灾预案; 5) 供配电专委会:供电事故预案; 6)矿建办(环保科):环境事故预案; 7)机电副矿长、机电副总、动力工区:电力安全事故预案; 8)矿建办:建筑施工事故安全事故预案; 9)安全副矿长、安全科:民爆、危化品预案; 10)消防领导组:地面火灾事故预案; 11)职业健康领导组:供水安全、突发环境、公共职业健康事故预案; 12)机电副矿长、机电副总、设备科:特种设备事故预案; 13)应急救援领导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5、应急预案内容: 1)综合应急预案内容:总则、危险性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培训与演练、奖罚、附则等11部分。 2)专项应急预案内容: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程序、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等7部分。 3)现场处置方案包括事故特征、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处置、注意事项等4部分。 6、应急预案编制 1)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安排整体预案编制、评审和修订工作。要落实人员,明确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保证工作顺利实施。 2)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资料(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3)以危险因素分析和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指出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4)要保证预案体系的系统性、衔接性。要保证本矿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之间的衔接;保证与现场实际的适应性,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保证与上级单位和地方政府预案相衔接。 7、应急预案修订各负责人及负责部门每年对应急预案组织一次全面修订,2月前完成。同时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急预案应当适时修订: 1)应急预案中明确的组织机构、有关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工作程序等已经调整的。2)应急预案中相关部门、单位或人员以及与其他预案的衔接关系发生较大变化的。3)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发生较大变化的。4)应急预案中涉及的重大危险源情况发生变化的。5)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完工后。 6)应急预案演练或响应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7)应急预案制定部门认为应当修订的。相关单位人员发生变化,要及时更新通讯录。 8、应急预案的评审:预案编制单位、管理部门依据国家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等规定组织开展预案评审。 1)评审方法: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a、形式评审。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b、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这些要素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关键要素必须符合实际和有关规定要求。 一般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可简写或省略的内容。这些要素不涉及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要素。 2)评审程序 a、各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由安全副矿长和总工程师主持内部评审,分管副总工程师、预案编写人员和预案涉及部门人员参加。安全副矿长重点从程序、内容上审查,总工程师重点从技术上把关。必要时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组织相关应急管理人员参加。 b、评审结束要形成书面评审意见,经评审人员签字后反馈预案编制单位修改、补充。预案完善符合要求的,由矿长负责人签发。 3)评审要点 应急预案评审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结合实际,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评审。 a、合法性。符合上级规定要求。 b、完整性。具备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所规定的各项要素。 c、针对性。紧密结合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d、实用性。切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与应急处置能力相适应。 e、科学性。组织体系、信息报送和处置方案等内容科学合理。 f、操作性。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切实可行。g、衔接性。综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体系,并与相关部门或单位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9、预案培训。将各类应急预案有关内容列入每年应急知识宣教培训计划,开展经常性的宣教培训,使员工熟知应急职责、程序和措施。 10、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 1)封面 :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 2)批准页 : a、对应急预案实施提出具体要求。 b、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单位盖章。 3)目录 :应急预案应设置目录,页码标注准确(预案简单时目录可省略),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4)评审页:编制单位、评审单位要标明,评审组长、评审人员、编制人员要签字。评审意见附后。 5)印刷与装订 :应急预案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九 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制度为做好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反应、控制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常抓不懈、重在预防”的安全思想,最大限度的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依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制定本制度。 1、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 (1)检验预案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和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 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设备、装备、技术等方面准备工作,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 增强演练组织部门、参与部门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练程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应急演练原则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智慧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的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定并严格遵守安全措施,确保演练的安全。 3、应急管理指挥机构 抢险救援应急指挥部由矿长担任总指挥,其他副矿长、总工程师任副总指挥,对突发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有重大社会影响和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件的,按照应急响应职责范围进行统一指挥,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职责范围内的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4、应急救援队伍组成及装备 (1)队伍组成 成立抢险应急指挥部,建立一支完善相对固定、精干的兼职、志愿者应急队伍,以此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及时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应急物资及设备 依照应急救援项目所需的物资器材、设备材料、车辆等做好应急救援物资保证。(3)应急救援的教育、培训 各单位应将应急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工作。 5、应急演练的实施 制定年度应急正常化、制度化演练计划方案,其内容如下: (1)制定年度正常化、制度化演练计划并保证年度内落实。 (2)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演练实施方案,经应急领导小组或有关专家评估认可后实施。 (3)在正式演练之前,进行模拟或桌面推演,检查其演练方案是否可行。 (4)根据应急演练实施方案进行演练的筹备和准备工作。(5)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现场查看应急演练现场、演练队伍、演练设备、物资及安全设施情况。 (6)应急演练筹备小组向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对演练准备情况进行汇报并决定演练时间。 (7)实战演练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其过程和计划方案不得擅自更改。 (8)应急演练结束后,应认真总结并对此次演练进行评价。 (9)结合演练效果,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6、演练结束与终止 演练完毕,由应急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终止,演练终止后所有人员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并依次组织疏散,应急保障部门负责组织人员对演练场地进行清理和恢复。 7、应急演练评估 对应急演练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编写评估报告,按要求上报。 1)评价目的 针对评价得出的结论,对不足之处进行有目的的整改,以达到提高实战应急救援工作整体水平的目的。 2)总结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 (1)应急机构、应急平台、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2)救援队伍建设情况、事故救援情况、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 全检查工作情况。 (3)演练预案编制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4)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 (5)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6)应急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实用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7)应急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8)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及对策、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 8、归档与备案 在演练结束后,经应急演练领导机构审核后,将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评估报告、演练总结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 对于上级有关部门布置或参与组织的演练,或者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备案的演练,应当将相关资料报有关部门备案。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十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一) 总则 1、为进一步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灾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突发事故及其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矿井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维护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矿区稳定,结合矿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2、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应急管理专家队伍。 (二)应急管理方针 3、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工作原则,及时排查,消除各类隐患,做到控制事故,安全生产。 4、坚持“加强备战,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工作原则,切实做好矿井灾变预防和抢险救灾工作。即做到在日常工作中要搞好战备值班训练工作,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5、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广大煤矿干部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生产灾难事故对广大职工的危害。 6、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救援装备,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确保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7、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三)专职应急队伍管理 8、服从矿应急指挥部的指挥调动,参加矿应急救援工作。 9、坚持理论武装、作风锤炼,加强事故案例分析和救援经验总结评估工作,不断提高救援的科学性、时效性,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救援能力。 10、坚持专人24小时值班,其它人员24小时待命,接到命令后,迅速实施救援行动。 11、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查清事故原因,估算事故损失,抢救事故遇险遇难人员,控制危险源。 12、对事故现场进行恢复通风等工作,确保抢险救灾时事故现场的安全。 (四)兼职应急队伍管理 14、组建兼职救援队伍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具备针对某一类或某几类灾害事故的救援装备、器材、物资和专业技术人员; 2)装备、器材、物资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相关规定,特种设备应当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15、救援队伍组建后,应设立队伍负责人,明确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并上报矿调度室备案。 16、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职责: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听从命令,服从指挥,尽心尽力,密切配合; 3)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4)自觉参加教育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5)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器材和物资的维护、保养,保证性能良好; 6)完成各项应急救援任务。 (五)应急管理专家队伍 17、应急管理专家队伍按照煤矿生产事故类别、自然灾害类型和公共卫生划分救援类型,设置专家,确保应急救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8、专家队伍职责1)制定本矿应急预案,部署各项防治措施和应急处置工作。 2)对突发事件分级及采取的重要措施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出建议,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3)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参与应急处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必要时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六)应急医疗队伍管理规定 19、应急医疗队伍应配备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承担安全生产事故和其它突发事件受伤人员医疗救治及传染病、食物中毒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以及相应的培训、演练任务。 20、应急医疗救援专用设备及常用工具,要做好维护、保养和报废更换。 21、及时调整、补充队伍工作人员,保持应急救援队伍稳定,确保应急救援能力。 22、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补充。 (七)后勤保障 23、保障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所需经费,确保应急设备、装备和车辆运行正常。将应急装备建设、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演练以及救援设施建设和应急通讯等经费纳入安全生产费用,优先安排保障。 24、规范应急救援装备采购、储存、管理、维护和调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配备各类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八)附录 25、在综合应急队伍管理和抢险救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服从调度未履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相关职责或因处置不力导致突发事件危害扩大造成严重后果或造成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追究相关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 26、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十一 应急投入保障制度1、基本原则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和资金渠道,保证新增、改善和更新安全系统、应急设备、设施、工具、用品等,消除事故隐患,抢险救灾等均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应急投入应能充分保证抢险救灾需要,账户资金要专款专用。 2、应急救援投入项目、费用 投入项目是指有效控制突发事故而预先计划的应急救援系统项目。 1)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用具或用品等费用; 2)应急救援组织办公费用;3)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费用; 4)参与应急救援及演练人数、用工费用; 5)应急救援预案物资、个人劳动防护费用;6)安全先进奖励费用。3、投入保障计划的编制及审批 1)安全科根据安全生产情况及时编制投入保障、资金使用的年度、月度计划,计划中应包括安全技术措施设施费用、职业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安全宣传、安全培训教育、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应急救援预案物资、个人劳动防护费用、安全先进奖励费用项目等。2)制定计划时应切实考虑重大危险源因素及重大环境因素预防控制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3)计划应送总工程师、主管安全的副矿长、矿长审批后报财务部实施。4)矿财务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公司计划提取应急救援投入资金,设立专帐,纳入年度财务预决算。 5)矿工会应监督安全资金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相关部门、基层单位按制度贯彻执行。 4、财务部门应对应急救援投入资金使用进行统计、汇总,工会应了解资金是否有效实施,安全管理部门应督促相关部门按计划实施,供应部门应掌握采购的安全设施、设备、物资是否合格有效。 5、在应急救援投入资金使用上应做到“三到位”,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在具体实施项目上应做到“四定”,即:定项目、定措施、定责任人、定期限。 6、对数目较大的应急救援项目资金的投入,应进行可行性评价、论证、会审,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充分发挥其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 十二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1、目的:确保物资装备状态良好,为发生突发事故救援时提供物质保障,制定本制度。 2、范围:应急救援物资包括各种应急救援设备、工具、器材。 3、职责: 1)机电科负责大型排水设备、吊装设备的储备和日常管理,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管理。 2)地质防治水科负责大型钻探设备的储备和日常管理。 3)通防科负责通风设施、设备、仪器仪表、工用具及井下防灭火设施、设备、工用具管理。4)供应库房负责各种库存应急救援工具、器材的日常管理。 5)救护队负责各种矿山救援设备的储备和日常管理。 6)消防队负责各种地面消防设备、工用具的储备和日常管理。 4、管理要求: 1)要成立物资储备库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储备物资的检查更新、维护保养工作。 2)应急物资储备库要悬挂醒目的标牌,做到门禁管理,易进易出,并做好防火、防水、防压、防潮、防盗工作。3)加强储备仓库规范化建设,设置标准货物架(台),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台帐,做到实物、标签、帐物相符。 4)严格执行调度命令,做好应急物资的紧急调运工作,做好发放记录。救援结束做好返还物资的清点验收。 5)非事故情况下,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应急物资装备。特殊情况须经有关领导同意并及时补充或归还。 6)在定期检查中发现应急救援物资毁损、丢失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7)每月向应急指挥领导组报告一次应急物资增减变动情况,每半年汇报一次调用和库存情况。 十三 应急救援档案管理制度(一)总则 1、为加强应急救援资料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作用,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及利用档案,为公司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2、应急救援档案,是指公司从事应急救援管理以及其他各项应急救援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公司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3、安全管理部门应保证经办文件的系统完整(各种附件一律不准抽存)。结案后及时归档。工作变动或因故离职时应将经办的文件材料向接办人员交接清楚,不得擅自带走或销毁。 (二)文件材料的收集管理 1、公司指定信息科负责文件材料的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