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灌井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防灌井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防灌井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防灌井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防灌井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防灌井安全技术措施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6 页防灌井安全技术措施煤矿水害是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灾害。而雨季洪水灌井和封孔不良是煤矿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现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防灌井安全技术措施。1、对于我矿井田范围内的所有钻孔应严密封实。2、对于使用中的钻孔,应当安装孔口盖,报废的钻孔应当及时封孔,并将封孔资料和实施负责人的情况记录在案、存档备查。3、如果在雨季时,应在使用钻孔的周围加设保护圈,使雨水从钻孔周围流走,不要让雨水在井孔盖上流过,防止雨水通过井孔盖渗入井下的危险。4、对于钻孔周边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对较低洼地点、塌陷区及地面裂隙应及时进行充填压实。5、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再渗入井下;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及岩溶塌陷等现象,钻孔有无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6、为了安全生产,对于报废的钻孔应当及时封孔,必要的时候用混凝土加以填实,以防止雨水通过井盖上的缝隙流入井下。7、如钻孔周围出现裂缝与塌陷地,应对裂缝和塌陷地进行处理,对其进行充填和压实。8、对于井田范围内封实的钻孔,必须对封实的钻孔进行检查与验收,对于封孔不良的钻孔应重新进行封孔,直到质量合格为止。二、防止关闭矿井因封闭不良造成洪水灌井的安全措施:1、井口关闭方式介绍:原康家沟煤矿关闭副斜井(井口标高796.573米)及回风斜井(井口标高791.950米),以上两处井口标高均高于附近沟谷且高于历年洪水位最高值789.312米。故不受洪水威胁,原师婆沟煤矿所有井口全部关闭,井口标高如下:主井(竖井):793米行人井(斜井):788米安全出口(竖井):787米副井(竖井):827米风井(竖井):786米斜井关闭方法为:井口以下20米处开始砌筑3米厚的水泥墙,然后水泥墙以上至井口填满黄土并且分层夯实,再在井口砌筑3米厚的水泥墙,外用水泥浆抹平。立井关闭方法为:从井底开始分层填实黄土,并且分层夯实,在井口浇筑三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外用水泥浆抹平。二、制定的措施如下:1、砌筑防洪沟在矿区井田范围以外,在不改变自然流向的基础上避开与矿井充水有关的含水层露头区、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区等特殊构造,根据历年最大洪水量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排出要流入矿区内的洪水。2、封堵陷坑、裂缝将洪水引出塌陷裂缝区除设置防洪沟不让洪水进入塌陷裂缝区外,还要将塌陷区内降水及时引流出矿区。为此,在塌陷裂缝区的外围开挖截水沟渠,在塌陷区内开顺水沟,将降水集中到不致渗漏于井下的地段,然后引出矿区。充填塌陷坑和裂缝用土、石充填陷坑的方法是:下部先充填石块、废石、矸石,上部覆盖泥土、粘土,并分层夯实,使之高出地面0.5m1m。必要时可用混凝土浇筑。围截隔离塌陷裂缝区当无法回填洪泛区内的塌陷群时,用土堤将其围截隔离,以防洪水漫灌。排除积水必须防止回灌和倒渗现象。因此,要尽可能将排除之水送到远离积水区或远离其他可能渗入井下的地点,沿途沟渠要采取防渗措施。若是积水范围不大,积水不深,而且附近取材又方便的情况,在排出积水后,用粘土将洼地填平、夯实,以防再次积水。3、每年雨季建立临时泵站,确保矿井安全。4、每年定期对关闭矿井周围进行全面排查,尤其是每年雨季前、后,加大排查力度,每次雨后必须进行排查,如有问题立即整改。二、现有矿井井口防灌井措施针对洪水灌井,我矿回风立井,井口位于山腰(标高为806.882米),且高于附近沟谷(该处河流段的历年最高洪水位的标高为789.312米),故不受洪水威胁。副斜井与主斜井位于矿井工业广场内,主斜井标高为827米,副斜井标高为832米,工业场地的排洪通道为该矿井东北部锄沟村河流的支流,根据我矿历年洪水位观察分析,我矿河流段的历年最高洪水位的标高为780米,故不受洪水威胁。但是,为做到绝对安全,我矿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如下安全措施:1、对井口检身员及信号工进行防治水培训,加强防水意识。2、调度中心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对雷雨天气进行预报,给矿井安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