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_第1页
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_第2页
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_第3页
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_第4页
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了40多年的纺织品配额制度被废除,配额取消意味着我国的纺织品可以自由进入任何国家,国际纺织资源将得以更加有序地进行市场化配置,一个更加公平、自由的贸易竞争时代就要到来。 1、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 1.1入世后我国纺织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业连年以较快速度发展。2003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为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75%;实现利润443.98亿元,同比增长30.26%;出口创汇804.84亿美元,同比增长27.72%;进口贸易顺差648.89亿美元,为全国进出口商品贸易顺差255.3亿美元的254.20%。我国纤维制品出口占全球比重已经达到17%。2004年19月,我国纺织行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完成工业总产值11400.34亿元,同比增长25.41%;实现利润336.89亿元,同比增长19.16%;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707.07亿美元,同比增长22.14%。与2001年相比,出口增幅增长82.81%,出口额净增加430亿美元,进出口顺差增长98%。2003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2007万吨,约占世界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三分之一。人均纤维消费量11千克,超过世界人均9千克的水平。以上数据表明了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进一步增强。 1.2纺织行业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随着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纺织服装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各种纺织品的面料加工属于技术密集型,在2004年纺织出口增速达到119%,各种服装中用国产面料的出口增幅也超过了105%,2001年服装中用中国面料出口占服装出口的54.4%,2004年达65%,加工贸易从41.63%下降到29.21%。这说明,中国纺织业的产业链竞争力大大增强了。 1.3纺织业内需增长加大 近几年中国纺织业迅猛发展,国内需求拉动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由于外销增长速度低于内销增长速度,中国纺织品服装2004年外销比例比2003年有所下降。2004年110月份,我国内销增长26%,出口增长22%。另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国内人民生活水平2004年比2001年提高37.3%,消费指数增长43.5%,而衣着的支出增长了27.4%。 1.4“后配额时代”到来为我国纺织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05年1月1日起取消了实行43年的纺织品服装配额制度,纺织品和服装进入自由贸易时代,这将为我国纺织品进一步扩大出口提供机遇。2003年我国纤维制品出口占世界纺织品市场17%,比入世前的2000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2002年和2003年在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大幅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分别增长16%和27%,远高于19962001年6.2%的平均增长率。 2、我国纺织业发展形势严峻,前景不容乐观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纺织业终于步入了自由贸易时代。随着配额制的取消,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国际竞争中得到了更公平的待遇。我国纺织企业纷纷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出口数量,以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然而,有关专家指出,虽然配额制取消了,我国纺织企业可以争取到比以前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纺织产品进口国为保护本国纺织产业发展,会变相制造一些其他形式的贸易壁垒来阻挠中国产品进口。 2.1外国势力设障,高筑贸易壁垒,遏制中国纺织产品出口 美国纺织业制造协会日前推出一份名为中国威胁世界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分析报告,认为配额制取消之后,中国这类产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2005年会达到44%,2006年将达到71%。美国制造业者极力宣称中国将“破坏”美国的纺织业。美国行业工会也来助阵,声称在过去的3年内,美国的纺织业已经失掉了35万个工作岗位。2004年6月,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第35类纺织品展开反倾销,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纺织品遭遇到的案值最大的一次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高达5.8亿美元左右,被调查对象涉及中国企业近1000家。 有关专家指出,美欧等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纺织行业,会制造一些其他形式的贸易壁垒来取代配额制,包括工厂在工资待遇、医疗保险、环境卫生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等。生态纺织品标准(OEKO-TEXSTANDARD100)认证、国际环保标签、SA800保护劳动者标准,将是今年贸易壁垒的重点。另外,一些政治因素也将成为影响中国对美国及欧盟纺织品出口的重要障碍。 2.2中国纺织企业存在诸多问题 分析来看:中国纺织企业普遍存在管理问题,生产管理滞后消耗企业有限的资源,全行业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而且中国企业缺乏品牌经营观念,目前中国的纺织企业处于低端的生产阶段。 中国纺织业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说:“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的弱点主要是:设计研发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中高档产品少而“大路货”多,鲜有国际名牌,国内高端市场大多被国外品牌占领;纺织企业众多,但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落后。这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会有大的制约。“取消配额之后,中国纺织品服装业比较优势毫无疑问会获得应有的释放,但取消配额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而不是我们众多的出口中低档产品的厂家。” 我国政府需要为纺织企业建立公平合理的投资环境和竞争环境,为我国企业出口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制定规范性制度,加快制定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维持市场秩序,为我国企业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政府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预警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应对国外的贸易壁垒。我国行业协会要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诚信、规范的市场秩序。 3、我国纺织产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但在竞争优势方面却是不尽人意。通过全球供应链整合,增强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SCM)是运用系统集成的思想和方法,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达到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整合我国纺织企业供应链,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资源配置,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3.1利用地方产业集群优势,整合区域内供应链 我国纺织业经过几十年稳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许多具有一定区域优势的地方产业集群。据统计,目前中国纺织服装地方产业集群已有200多个。以我国的化纤面料为例,化纤产业链目前形成了三个集中的区域:一是浙江绍兴、萧山地区;二是苏州、嘉兴地区;三是中山、佛山地区。这三个集群区域的纺织产值都超过了1000亿,占全国纺织工业总值的20%以上。在地区产业集群内部,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形成了一整套的生产供应链,在横向、纵向方面均有延伸。以我国现有的纺织服装产业群来看,区域集群内一般以中小企业居多,而且大多是进行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活动,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很少。针对这种情况,区域内地方产业应该利用已有的区域优势,进一步整合区域内供应链,优化供应链各环节效益,提供供应链整体实力,并通过各企业资金、人力、设备、技术的整合和优化,提高整体竞争实力,进行技术创新,创建自有品牌,提高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 3.2发挥中小型企业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全球纺织服装业供应链 我国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占我国纺织企业的比例相当大。以我国现有中小型纺织企业实际情况来看,还不具备创建自有品牌,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但这些企业在劳动力资源,原材料来源及生产加工方面具有其他外国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使得这些中小型企业可以利用资源互补优势融入到全球供应链中,通过“出口中学”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利用供应链整合中的知识外溢来发展,壮大企业。据WTO报告,2000年,我国纺织职工每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