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供暖公司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某供暖公司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某供暖公司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某供暖公司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某供暖公司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房供暖星宝公司现场处置方案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15/05/30生效日期:2015/06/1文件编号:长房供暖星宝公司编制39目 录批准页5第一章 火灾事故6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2.应急组织和职责63.应急处置74.注意事项9第二章 高空坠落9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92.应急组织和职责103.高处坠落受伤人员的救护流程104.事故报告流程115.注意事项11第三章 机械伤害12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22.现场应急自救组织和职责123.现场应急处置134.注意事项13第四章 触电伤亡14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42.应急组织及职责153.应急处置164.培训和演练18第五章 物体打击19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92.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93.应急组织及职责194.应急处置程序205.注意事项22第六章 灼烫22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22.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233.事前征兆234.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235.应急处置24第七章 锅炉爆炸25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52.应急组织与职责263.应急处置264.注意事项275.预防锅炉爆炸事故的主要措施27第八章 容器爆炸28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82.组织机构及职责283.处置措施28附件291.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292.应急部门及联系人电话303.应急物资消防器材314.公司应急救援体系325.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事故报告程序与要求326.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337.消防器材分布图358.逃生路线图359.事故处理工作流程3610.现场应急救护高处坠落受伤人员流程见图3711.事故报告流程见图39批准页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及其他相关法规的要求,保护企业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特编制长春房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房屋供暖总公司星宝分公司现场处置方案,用于规范、指导本公司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该方案于2015年6月1日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各部门均应严格参照执行。单位负责人:(单位盖章)2015年5月30日第一章 火灾事故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火灾事故主要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火灾三种类型。在生产过程中,办公区、生产现场材料放置区、电气焊作业区等均存在易燃、可燃物质。这些易燃、可燃物质遇到明火时,就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若有一处发生火灾,很有可能蔓延,就火灾的危害程度及危险性来说是非常大的,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火灾事故多发生于干燥、多风的春秋季节,但生产作业活动引发的火灾事故则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2.应急组织和职责2.1成立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如下:组 长:经 理副组长:副经理成 员:办公室、生产科、财务科、管理科以及各站人员。2.2应急救援小组及成员职责2.2.1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初期的应急自救:包括扑救火灾、救治伤员、设立警戒区、应急照明、疏散人员、清点员工等,尽最大可能在事故初期控制住事态,消除事故影响,减少事故损失。2.2.2负责组建应急自救队伍、配备相应的救援器材、装备和材料。2.2.3负责应急自救小组成员的教育、培训、演练、调整、补充等管理工作。2.2.4 参与编制、修订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2.5 组长、副组长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小组的现场救援。2.2.6 管理科负责受伤人员的抢救,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2.2.7办公室负责事故现场用电及应急照明,负责事故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确认。2.2.8生产科及班组长负责组织人员扑救火灾,人员紧急疏散。2.2.9财务科负责人数清点,协助救治伤员等。3.应急处置3.1火情处置程序预警:所有员工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值班领导(负责人),现场人员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接警:应急救援小组(在家人员)接报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组织人员进行自救灭火。3.2 火灾处置程序3.2.1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现场指挥人员通知各救援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灭火行动。3.2.2按指挥人员要求,班组长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救援处置领导小组联系。3.2.3各灭火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继续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加强冷却,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 3.2.4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救援灭火人员中毒,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完成灭火任务。3.2.5疏散组应通知引导各部位人员尽快疏散,尽量通知到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人员。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低头弯腰逃离火场。3.2.6 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3.3 电气设备着火处置措施3.3.1 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口罩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3.3.2 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着火源周围的物资。3.3.3 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3.3.4 扑救电气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3.3.5 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协同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抢险。3.4 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的处置3.4.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3.4.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3.4.3 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3.4.4 可拦截过往车辆,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救治。3.4.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3.5灭火结束灭火结束后,注意保护好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调查处理完毕后,经有关部门同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3.5 应急联络与事故报告3.5.1联络方式办公室电话 总公司电话: 火警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3.5.2事故报告事故报警人员应简明扼要、语速平稳、清晰准确地报告事故概况。事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 4.注意事项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参加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和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救援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4.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4.2.1 应根据火情、火势情况,选择合适的抢险救援器材。4.2.2应急救援时,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抢救受伤人员。4.2.3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应急救援行动。4.2.4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第二章 高空坠落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高空坠落主要分为:人员坠落、工具坠落、物品坠落。在锅炉顶端、上煤平台、室外楼梯、烟囱等高空环境下作业时,因缺少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有缺陷,下方没有架设安全护网,高处作业人员没有系安全带、违章作业,会引发因作业人员坠落而导致的轻伤、重伤,甚至人身死亡事故或因工具、部件高空坠落砸伤下方人员,甚至人身死亡事故。2.应急组织和职责2.1成立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如下:组 长:经 理副组长:副经理成 员:办公室、生产科、财务科、管理科以及各站人员。2.2应急救援小组及成员职责2.2.1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初期的应急自救:包括救治伤员、设立警戒区等。2.2.2负责应急自救小组成员的教育、培训、演练、调整、补充等管理工作。2.2.3 参与编制、修订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2.4 组长、副组长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小组的现场救援。3.高处坠落受伤人员的救护流程3.1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3.2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3.3如果受害者处于昏迷状态但呼吸心跳未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维持呼吸道通畅,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3.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3.5以上救护过程在120医疗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结束,工作人员应配合120医疗急救人员进行救治。 4.事故报告流程4.1各班组长立即向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汇报人员高处坠落伤害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4.2高处坠落伤害事件扩大时,由单位负责人向总公司汇报事故信息。4.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5.注意事项5.1发生高空坠落,在人员得到安全救治后,应对现场相关区域进行举一反三的检查,防止再次发生。5.2进行骨折伤害救治时,必须注意救治时的方法,防止由于救治不对造成的二次伤害。第三章 机械伤害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机械伤害事故类型:工具类设备,如 砂轮切割机、水钻等;传动设备,如 除渣机、上煤水平传送带等。锅炉房内维修设备、传动设备较多,维修人员使用设备或维修设备时,因使用不当、设备本体安全保护不足或违章作业时,极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1.1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员的违章操作和思想不集中有关,所以在工作前和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员工是否有较大的情绪变化,在工作中是否违章。2.现场应急自救组织和职责2.1现场应急自救组织及人员构成当机械伤害发生时,现场应急领导小组如下:现场指挥:值班负责人(夏季:经理 冬季:供暖调度)成员:当班班长 维修人员2.2现场应急自救组织人员的职责现场指挥:负责指挥现场所有的应急抢救行动;负责向上级报告和请求支援;负责防止和控制事故的扩大化,并保护好现场。当班班长:负责立即关闭设备;负责立即与120联系或者与有关的医院联系;负责协助指挥对伤员抢救。3.现场应急处置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关闭设备并在第一时间迅速、准确向带班长和指挥报警,讲清受伤者和受伤情况。现场应急措施启动。3.1带班长立即检查设备是否真正完全关闭,同时立即联系120和有关急救医院。3.2现场指挥立即到现场指挥救援,请有关人员把受伤者抬到安全区域,判断现场事故是否有扩大的可能,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4.注意事项4.1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要对受伤人员进行人工呼吸。4.2如果事故有可能扩大,应立即把伤员抬离现场到安全的区域。4.3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要保护自己。防止抢救人员中他人受到另外的伤害。4.4设备要检查真正关闭,不能只关按钮,其他人碰到以后有打开的可能。4.5 保护现场,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事故区域,只有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批准以后人员才能进入事故区域。4.6 在拨打120急救车的同时,也要联系其它车辆,如果急救车辆短期内不能到达现场,可启用其它车俩。4.7 在送院时,如有断肢等人体器官应和伤员一起送往医院。第四章 触电伤亡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触电事故和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1.1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类型有:1.1.1使用电动工具与二次线施工:1.1.1.1使用施工电源触电1.1.1.2二次回路误通电源1.1.2安装期间电气试验:1.1.2.1误入高压设备试验隔离区1.1.2.2误触试验回路带电部位1.1.2.3被试设备有残余电荷1.1.3控制柜、高低压柜、各类变频柜、配电间堆放杂物,防雨、防潮不当1.1.4休息室、办公室配电线路短路、接地不良1.1.5施工现场及生活电源没统一布置,乱接、乱扯电源及接法不规范。2.应急组织及职责2.1现场应急自救组织及人员构成现场指挥:值班负责人(夏季:经理 冬季:供暖调度)成员:当班班长 维修人员2.2应急小组职责:2.2.1当项目现场发生触电事故时,应急小组开始启动;2.2.2发现事故者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应急小组进行救助,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2.2.3疏散其余作业人员,抢救伤员,转移贵重财物;2.2.4划定警戒范围,维持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2.2.5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公司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2.2.6做好事故善后工作。收集检查事故应急过程中的相关记录、对本次应急进行评估,恢复正常生产秩序。3.应急处置当发生触电事故后,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负责人应尽快向应急小组组长进行汇报,并进行文字记录。应急小组组长再根据事故情况向上级转报。3.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3.2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3.2.1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关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3.2.2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件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3.3.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干燥的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3.3.4救护人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3.3.5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源切断。3.3.6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m的范围内,以预防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m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3.3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3.3.1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3.3.2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3.3.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3.3.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3.3.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3.4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3.5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住医院救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3.6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方法如下:3.6.1消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预防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处。3.6.2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4.培训和演练为避免发生触电伤亡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加强员工的紧急救护意识培训,进行预防触电培训和触电紧急救护法培训。加强员工“安规”的学习,从思想认识到触电事故带来的危害,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每年组织进行一次触电伤亡事故应急培训,并进行一次应急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培训。第五章 物体打击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依据物体打击事故对人体伤害的方式,物体打击事故类型大体有:在高空作业中,物体坠落伤人;人为抛掷杂物伤人;起重吊装、拆装时,物料掉落伤人;施工机具作业时引发物体飞出伤人、车辆运行过程中物体撒落伤人等。物体打击是施工、检修作业时常见事故,特别在作业人员、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通过对施工、检修作业全过程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几率较大,一旦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将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2.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2.1 施工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帽2.2 高处作业人员未使用工具袋,乱扔乱抛物料(工具)2.3 临边、洞口等无防护或防护不可靠2.4 物料堆放超过规定高度。3.应急组织及职责3.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现场指挥:值班负责人(夏季:经理 冬季:供暖调度)成员:当班班长 维修人员3.2.1应急组织机构职责3.2.1.1当班值班长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生产指挥工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扩大,负责组织指挥全班人员进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并作好物体打击事故发生时所可能造成的事故预想,以及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后的汇报和物体打击事故升级扩大的报警。3.2.1.2负责及时、准确地将紧急事故发生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并根据指挥部命令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展开事故处理工作。3.2.1.3 全面记录事故发生和事故应急处理经过。3.2.1.4 组织现场恢复工作,尽快恢复受影设备正常运行。3.2.1.5 参与事故预案演练和预案的修订工作。4.应急处置程序4.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任何人发现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立即向运行人员报警,运行当班值长接到报警,立即汇报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并指派人员到现场核实,要求其反馈现场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作救援处置。待站急应救援指挥人员赶到现场后,应向急应救援指挥人员说明情况并按指挥人员的命令执行。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2.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 为保障伤员的生命,减轻伤员的痛苦,现场人员在拨打报警电话后可以进行现场施救:4.2.1.1 受伤人员伤势较轻,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棉布覆盖;4.2.1.2 对有骨折或出血的受伤人员,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应以不压迫创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4.2.1.3 对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人工呼吸,胸部外伤者不能用胸外心脏按压术;4.2.1.4若受伤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无明显呼吸起伏,应立即给其作口对口人工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416次;如脉搏微弱,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心脏按摩,在心脏部位不断按压、松开,频率为60次每分钟,帮助窒息者恢复心脏跳动;4.2.1.5 如有出血、立即止血包扎;4.2.1.6 抢救受伤较重的伤员,在抢救的同时,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救治伤员;4.2.1.7 如无能力救治,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4.2.1.8肢体骨折尽快固定伤肢,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没有任何物品可做固定器材,可使用伤者侧肢体,躯干与伤肢绑在一起,再送往医院。4.3事件报告流程4.3.1发生机械伤害伤亡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当班值长报警。4.3.2当班值长接到报警立即汇报应急总指挥。4.3.3若接到报警的部门不是运行人员,接到报警的部门必须立即告知报警人员向中控室运行人员再次报警,并同时发出求救信息。4.3.4值班室24小时值班接警电话是: 4.3.5报警和接警时要清楚如下信息:4.3.5.1事故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4.3.5.2人员受伤的程度,典型症状等,受困人情况、人数等;4.3.5.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它应对措措;4.3.5.4现场救治所需的专业人员及设备;5.注意事项5.1若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在生产或施工现场,进入现场的施救人员必须戴安全帽;5.2现场施救时要将伤员移至安全的地方;5.3现场施救要正确及时,严防造成伤员伤事扩大;5.4联系医疗单位救治时必须以就近为原则;5.5如伤者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之后才能接近进行救援,避免救援者发生事故; 5.6现场保卫组应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第六章 灼烫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下列事件均有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1.1.1供热管道、压力容器爆破高温热水泄漏1.1.2压力容器检修时,高温热水喷出1.1.3操作不规范导致高温热水泄漏1.1.4检修时防护措施不完善1.2灼烫事件类型1.2.1火焰烧伤1.2.2高温物体烫伤1.2.3物理灼伤2.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热力系统中的高温、高压管道及设备,锅炉本体的人孔、看火孔,炉底水封,汽包。在运行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3.事前征兆3.1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无保温层3.2检修高温的管道容器时未配备防护服4.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指挥:值班负责人(夏季:经理 冬季:供暖调度)成员:当班班长 维修人员4.1指挥部人员职责4.1.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灼烫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4.1.2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灼烫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5.应急处置5.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5.1.1灼烫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5.1.2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5.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5.2.1现场急救原则: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分类转送专科医院。5.2.2对于不同的致伤源应采取不同的方法。5.2.2.1火焰烧伤: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增加头面部及呼吸道损伤。5.2.2.2热液烫伤:应立即将被热液浸湿的衣服和饰物脱去,如果与皮肤发生粘连,不得强行脱烫伤人员的衣物,以免扩大损伤烫伤表皮。5.2.2.3电烧伤:立即切断电源。5.2.2.4冷疗:不但可以减少创面余热对沿有活力的组织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创面的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在病人可以耐受的的前提下温度越低越好,常可用15左右自来水、井水或加入冰块的冷水冲洗或浸泡,时间尽量不少于30min。5.2.2.5合并伤处理:无论何种原因的烧伤均可合并其他外伤。比如压力容器爆炸,烧伤后高处坠落在烧伤的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内脏损伤等,均应按急救原则作相应的紧急处理。5.2.2.6烧伤创面的保护:忌涂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观察。也莫涂油膏,免得增加入院后清创的困难。保留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在现场附近,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不再污染、不再损伤。同时应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5.2.2.7烧伤患者伤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防止掩盖病情变化,还应考虑有休克因素。5.2.2.8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应于现场即开始,保持呼吸通畅,解除气道梗阻,不能等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伴有面、颈部烧伤的患者,在救治时要防止再损伤。第七章 锅炉爆炸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锅炉是一种压力容器,经常在高温高压下运行,如果管理不善,使用不当,使锅炉超过额定压力运行,或锅炉严重缺水、结垢导致锅炉过热,锅炉严重腐蚀、材质差、先天性缺陷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等,有可能导致锅炉爆炸等恶性事故发生。锅炉爆炸后会形成强大的气浪冲击和大量沸水外溅,不仅使锅炉本体遭到毁坏,而且周围的设备和建筑物也会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2.应急组织与职责现场指挥:值班负责人(夏季:经理 冬季:供暖调度)成员:当班班长 维修人员总指挥职责:全面负责现场的指挥救援工作。成 员:协助现场救援工作有效地进行。3.应急处置3.1应急处置原则3.1.1以抢救遇难人员为主,本着”先活着后亡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原则救险。3.1.2在进入事故现场时,与现场班组长配合,首先清点好人数,确定事故现场区域内人数,并且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交流辅导。3.2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2.1凡发生本预案所涉及的事故(险情)比较巨大时,公司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应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方式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上报,并视其情况与消防队、医院等部门联系救援,并及时做好情况的续报工作。3.2.2安全事故(险情)发生后,当事人或在场人立即向公司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势态发展,尽力自救。公司领导接到发生事故(险情)报告后,立即命令启动本预案,根据事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全力控制势态的扩大。3.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3.1现场人员应迅速趴下,躲入墙体背后,以躲避冲击波,并防止热水、水蒸汽等烧伤。3.3.2沿安全通道迅速逃离危险区,待撤到安全地点后立即汇报。3.3.3现场人员应最大可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阻止事故进一步扩大。4.注意事项4.1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公司的稳定工作,加强伤员的治疗,协调好伤亡人员的处置及家属的安抚工作。4.2积极配合政府或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工作,在事故救援及事故调查期间,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与事故相关及知情人员不得离开岗位,并保证联系方式的畅通。5.预防锅炉爆炸事故的主要措施5.1加强日常培训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及锅炉房全体员工处理锅炉重大事故的技能。5.2每年组织一次锅炉事故演习。事故演习要提高制定演习项目,认真实施。5.3保证足够的设备投入,加强日常检修,使设备不带病运行。7、搞好锅炉定检和大修工作,并保证质量。5.4完善锅炉应有的各种保护,尤其是三大安全附件必须灵敏可靠,且要定期效验与试验。5.5认真执行锅炉各项规章制度,杜绝闲杂人员进入。第八章 容器爆炸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事故类型1.1.1氧气、乙炔瓶爆炸钢板、钢材氧焊切割时,氧气瓶与乙炔瓶放置的距离太近;输气管路老化;切割安全装置损坏、失效;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的氧气瓶、乙炔瓶爆炸。1.1.2锅炉爆炸1.2危害程度分析由于压力容器爆炸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生活秩序,甚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2.组织机构及职责现场指挥:值班负责人(夏季:经理 冬季:供暖调度)成员:当班班长 维修人员总指挥职责:全面负责现场的指挥救援工作。成 员:协助现场救援工作有效地进行。3.处置措施当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时,应急指挥部启动压力容器爆炸应急现场处置方案,将遇险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受伤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