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子公司iso内控-质量手册_第1页
某电子公司iso内控-质量手册_第2页
某电子公司iso内控-质量手册_第3页
某电子公司iso内控-质量手册_第4页
某电子公司iso内控-质量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齐伟达电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T-QM-01质 量 手 册版 本A0页 次Page 30 of 30目 录序号内 容 章节号页 数01目录102说明0.0203公司简介1.0404质量方针和目标2.0505组织架构和职责3.0606质量管理体系4.01107管理职责5.01308资源管理6.01709产品实现7.01910测量、分析和改进8.02511运作程序与各部门关系矩阵图附录290.0 说明0.1 总则本质量手册是依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规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是公司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顾客需求和期望,实现产品符合性的重要依据。0.2 应用0.2.1本质量手册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覆盖了本公司质量管理有关的各职能部门和生产现场,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形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能持续改进增进顾客的满意。0.2.2 本质量手册可证实本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是内、外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的依据和证据。0.3 术语和定义本手册采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中的有关术语和定义。0.4 质量手册的编制、审核和批准0.4.1 本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制,并对质量手册草稿进行审核,形成手册报批稿。0.4.3 总经理负责审阅质量手册报批稿,并正式批准。0.5 质量手册的版本编号0.5.1 手册的版本编号在封面页中标明,手册的版本编号从A开始,按英文字母A、B、C顺序依次递增。0.5.2 手册中每章节的版本编号通过手册版本+章节版次来控制,由A0开始,每次修改某章节,便须更新一次该章的版本编号,章节版本编号按A0、A1、A2B0、B1、B2依次递增。0.5.3 当手册任何章节经过十次修改后,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再版全本手册。更新后手册须升级版本编号,章节的版次则被重置为0。0.6 质量手册的发布控制0.6.1本手册以电子版发布,由文控中心发布在公司内部主页中。 0.6.2 一般情况本手册不发放打印受控副本。特殊情况如认证机构或其他方面有要求时,必须发放受控副本,发放时必须加盖红色“受控”章。0.6.3 经管理代表批准,可以向本公司以外发放本手册非受控副本。这些副本不作统一管理,并盖有红色“非受控”印章,手册更改时, 将不再对其进行跟踪。0.7 质量手册的修改0.7.1 质量手册的修改应按照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更改申请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由文控中心进行修改,更改版本编号,送总经理批准后重新发放;0.7.2 如果手册无需更改版本编号,文控中心则直接将发布的电子版文件更新。如有发布打印受控副本,则将更改的章节发放给原的受控副本持有部门,并回收旧章节作废。0.8 质量手册的定期审核每年的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手册的符合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经确认后由管理者代表负责修改,按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执行,确保手册充分且正确地描述本公司批准的质量管理体系。0.9 质量手册的保管0.9.1 本手册存档有打印文档和电子文档,受控原件在文控中心保存。管理者代表负责定期检查手册的使用和执行情况。0.9.2 持有者手册打印受控副本的部门在使用过程中应妥善保管,不得损坏、丢失或随意涂抹,如有损坏和丢失,应及时报告管理者代表处理。0.9.3 手册未经管理者代表允许不得复印,不得外借。0.10引用文件0.10.1 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1.0 公司简介深圳齐伟达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高频电子部件/模块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生产经营包括: AM/FM 数字、电子调谐器(俗名:收音板、收音头)、无线收发模块系列产品、高性能定频接收板( FM 及其附近频段 / 频率可由客户指定) 以及其它高频电子部件/模块的系列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DVD碟机、5.1音响、MINI音响组合、汽车音响、热水器等其它可以加装收音功能的家用电器产品等领域。本公司的产品采用优秀的设计,在不降低性能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性价比更高;同时本产品技术成熟,为传统电声用品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增值附加功能,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新的亮点;本公司拥有齐全的SMT/插件装配及成品生产、加工、测试及试验设备,可以同时承接各种电子产品OEM/ODM定单。齐伟达拥有一批多年从事高频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管理和品质控制经验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掌握独有核心技术,具有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在高频电子产品领域内能够根据客户需要定制开发性价比极高的各类产品,并可承接软硬件开发业务。本公司立足技术创新,坚持客户至上、品质为本。同时以雄厚的技术实力,精湛的生产管理,优质的产品以及良好的服务信誉赢得业界广大用户的一致信赖和支持。公司宗旨:群策群力,系统管理;持续改进,顾客满意;锐意创新,齐达卓越。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依照国际标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公司建立和实施本质量手册中规定的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场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地址为:深圳市宝安区西乡115区宝运达物流中心F栋2.0质量方针和目标2.1方针以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为中心,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讲求效率,持续创新。2.2目标2.2.1及时交付率100%计算方法:(及时交付订单数/总订单数)100%由PMC每月统计一次2.2.2 FQC一次检验合格率:客户来料加工产品大于98%;自行设计产品大于95%计算方法:(一次检验合格数/检验总数)100%由品保部每月统计一次2.2.3顾客返修率:客户来料加工产品小于0.3%;自行设计产品小于0.5%计算方法:(季度返修产品总数/季度交付产品总数)100%由品质部每季度统计一次2.2.6顾客对服务和产品满意度指数大于4.0计算方法:市场部门每年向客户调查满意程度,品保部门根据市场接到的回馈结果计算每一客户的满意指数,并做加权平均统计。注:质量方针和目标由总经理批准传达公布至所有员工,每位员工必须明确、理解和执行。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授权管理者代表负责控制并直接向总经理汇报。3.0组织架构和职责3.1 组织架构图3.2 本章规定组织机构图中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主要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旨在有利开展以下工作:3.2.1 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与产品过程和质量体系有关的不合格;3.2.2 确认和记录与产品过程和质量体系有关的问题;3.2.3 通过规定的方式,采取推荐或提出解决办法;3.2.4 验证解决办法的实施效果;3.2.5 控制不合格品的进一步加工或交付,直至不合格的情况得到纠正。3.3 职责和权限3.3.1 总经理3.3.1.1 负责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3.1.2 负责制定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预期目标,并决定公司之方向性政策。3.3.1.3 负责批准公司重大决策和质量计划。3.3.1.4 负责确立公司组织架构,任命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负责人。3.3.1.5 负责主持或委托授权人主持管理评审会议。3.3.1.6 负责质量手册的审批。3.3.1.7 根据质量体系的要求,保证提供充分的资源。3.3.2 管理者代表3.3.2.1 负责主持建立公司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运行的有效性,3.3.2.2 并向总经理汇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包括改进的需求。3.3.2.3 就质量体系事宜与外部各方进行联络。3.3.2.4 负责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3.3.2.5 在公司整个组织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3.3.3 市场部3.3.3.1 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合同或订单的评审,及时掌握市场及政策的新动向。3.3.3.2 负责整理、分析收集的市场信息,努力完成公司的业务任务。3.3.3.3 负责对公司业务状态进行跟进,参与对客诉的处理和客户满意度进行评估3.3.3.4 负责展开有关公司形象的公关活动;3.3.3.5 定期汇报业务状况,对失去潜在客户进行分析。3.3.3.6 负责所参与的订单款的回收。3.3.3.7 负责监控协调产品项目的研发、生产按照产品实现流程执行。3.3.3.8 负责公司的产品项目管理工作。3.3.4 研发部3.3.4.1 了解同行业的技术动态,确保开发研制新产品的技术先进性。3.3.4.2 新产品的开发研制,样机的试制。3.3.4.3 负责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特殊器件的采购指导或自制。3.3.4.4 负责和新品有关的技术培训。3.3.4.5 制定产品的技术标准。3.3.4.6 提供生产过程和售后服务的工艺、技术支持。3.3.4.7 技术文件资料的制定、校正、修改工作。3.3.4.8 研究完善产品结构性能。3.3.4.9 负责新产品生产导入、新工艺开发及试验工作;3.3.4.10 负责从研发到生产的转移与协调;3.3.4.11 制定、转发产品技术要求;3.3.5 品质部3.3.5.1 负责组织来料检测验,生产过程检验,成品出厂检验;3.3.5.2 负责不合格品的控制,对产品质量异常的对策提出建议后的效果确认,对产品质量异常的跟踪处理;3.3.5.3 负责组织新项目的质量策划;3.3.5.4 负责顾客质量投诉的处理;3.3.5.5 负责统计技术的应用;3.3.5.6 负责定期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3.3.5.7 负责仪器管理校验。3.3.5.8 监控公司质量管理方向,适时检讨公司的质量政策,对公司各阶段产品质量进行监控,预测公司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3.3.5.9 负责制订公司有关质量管理的考核制度,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考核,提出公司员工的质量教育计划3.3.5.10 负责对整个质量体系文件进行管理,制定并实施资料管理制度,对公司的资料进行管理和控制。3.3.6 采购部3.3.6.1 保持与各有关部门及供应商进行沟通,确保有足够物料生产。3.3.6.2 组织协调本部门的其他部门的接口,协调解决本部门内的突发事件,协调出货事宜。3.3.6.3 负责组织生产物料的采购,对采购物料询价、比价、议价;3.3.6.4 负责供应商的调查、选择、评审,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3.3.6.5 负责采购物料的交期,保证生产;3.3.6.6 负责物料品质异常的反馈与供应商沟通。3.3.7 PMC3.3.7.1 负责生产计划的编排,跟踪、协调、分析,组织均衡生产;3.3.7.2 负责生产物料的统筹安排。3.3.7.3 负责制定各项物资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3.3.7.4 负责统筹及管理仓库的日常运作,制定、实施收、储、发物料各系统运作程序,使系统运作规范化,3.3.7.5 负责仓库规划、发展、整理及安全维护,组织仓库盘点事宜。3.3.7.6 负责与其余部门共同计划常用物资的仓库存货量,监察物资收发工作,控制物资的领用。3.3.8 生产部3.3.8.1 根据生产计划组织安排各车间生产;3.3.8.2 负责车间的现场生产调度、人员调配、品质控制等全部生产管理活动;3.3.8.3 负责生产物料的领用及管理,降低消耗,杜绝浪费;3.3.8.4 负责全部生产数据、品质数据、物耗数据及工时数据的统计编报工作;3.3.8.5 负责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3.3.8.6 参与合格供应商评估工作。 3.3.9 工程部3.3.9.1 负责编制、接收、发行、更新产品技术文件;3.3.9.2 制定产品测试工艺,保证测试机具及相关软、硬件正常运行;3.3.9.3 负责材料认定工作;3.3.9.4 负责批量生产产品的技术支持;3.3.9.5 负责产品销售技术支持;3.3.9.6 制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工位设置、工时定额、产能产量等要素;3.3.9.7 负责生产工艺文件的编制、审定、更新和监督使用;3.3.9.8 制定工艺标准,实施员工生产工艺培训;3.3.9.9 负责生产用工装治具的设计、制作、调试和维修、维护;3.3.9.10 参与合格供应商评估工作。3.3.9.11 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保养、维护、维修等工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3.3.9.12 负责动力及生产辅助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维护、维修等工作;3.3.9.13 负责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实施操作培训和使用督导。3.3.10 人事行政部3.3.10.1 负责制定公司各项人事管理及考核制度,并督导执行,负责考核公司员 工出勤情况。3.3.10.2 负责公司人员招聘计划及作业,负责员工劳工保险、暂住证业务之办理,组织公司员工劳务合同的签订及跟进执行。3.3.10.3 负责员工人事任免,调薪,迁调,离职等各项业务的办理,并制定各项人事报表。3.3.10.4 负责管理厂区安全及消防工作,管理公司办公用品(设备),控制办公费用,管理公司所有后勤事务。3.3.10.5 负责员工厂规厂纪教育,并督促其执行,组织开展员工培训、考核,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加强软性投资。3.3.10.6 负责公司对外行政事务,收集国家有关劳动管理法规、制度。3.3.10.7 负责组织对公司员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并对其进行善后处理。3.3.11 财务部3.3.11.1 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正确处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负责与政府财经部门的联络工作,负责制定公司各项财务制度,并监督执行。3.3.11.2 负责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筹集、运用与安排,根据进款情况对资金进行 有计划的、合理的安排,定期向总经理汇报企业资金流向。3.3.11.3 负责监督各项物资的收发情况,审核各部门各项费用报销单,并对各部 门费用做出预算,审核公司运作成本。3.3.11.4 负责组织月工资的统计及复核。3.3.11.5 有权拒绝不正常财务支出及对各部门财务支出提出考核意见。以上各部主管共同职责:A. 贯彻公司质量方针,负责质量体系在本部门的运行;B. 负责制定质量体系相关文件及执行;C. 负责拟定本部门培训计划并推动执行;D. 依权限签核各项文件;E. 负责落实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4.0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本公司按照ISO9001:2000国际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规模和产品类型、生产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和相互作用,以及本公司人员的能力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并加以保持和实施,予以持续改进,为此,本公司应做到:4.1.1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进行识别,过程既可以是从识别顾客要求到顾客评价的大过程,也可以是具体的质量活动子过程;4.1.2针对所识别的过程编制相应的程序文件,以及为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要的制度;4.1.3明确过程控制的方法和准则以及过程之间相互顺序和接口关系;4.1.4确保有足够的资源和信息支持这些过程的动作和监督控制;4.1.5对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改进过程,使过程能得以持续改进;4.1.6通过对过程的全面管理实现所策划的结果,达到本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4.2文件要求4.2.1总则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公司按ISO9001:2000标准要求形成以下文件:4.2.1.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2.1.2质量手册:向公司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4.2.1.3程序文件:规定了完成各种工作过程所必须的途径。4.2.1.4三级文件:规定具体的某一项活动的规范和依据(包括通用性和专用性)。4.2.1.5质量记录:对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4.2.1.6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或过程详细规定如何实现。4.2.1.7本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结构图质量手册(纲领性)程序文件(标准性)作业指导(操作性)表格记录(鉴定性)量计划质4.2.2质量手册4.2.2.1质量手册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进行描述,本公司采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4.2.2.2对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全部采取引用的形式。其余的工作程序,根据具体情况,或直接描述,或引用。直接描述的工作程序,需明确规定每项质量活动的职责。4.2.2.3质量手册对质量管理体系所包括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进行表述。4.2.2.4质量手册作为本公司全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一部份,采取与其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4.2.3文件控制本公司编制了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和工艺技术文件控制程序,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在其中明确规定对文件控制的几个方面:4.2.3.1文件的编写、批准、分发控制;4.2.3.2文件的评审、更新及重新获得批准的控制;4.2.3.3对文件当前的修改状态(包括生产日期、版本等)进行标识,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改状态得以识别。4.2.3.4在本公司需要使用文件的场合,确保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4.2.3.5确保本公司所有的文件保持字迹清晰,清楚易读,可供识别并可追溯;4.2.3.6确保标识外来文件,并控制其审核、发放及落实执行;4.2.3.7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需保留以备他用,则应予标识,旧版本文件或作废文件必须从使用现场收回或销毁。4.2.4记录的控制质量记录是为完成本公司的质量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是证明顾客要求、法律要求、产品要求及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最有力的证据,为此,质量记录应记录清晰、准确、完整、明瞭并予以保存。本公司为确保质量记录的控制特编写了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对质量记录的范围标识、收集、编制、修改、保存、检索、处置的程序都作了明确规定,具体运作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4.3支持文件4.3.1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4.3.2工艺技术文件控制程序4.3.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5.0管理职责5.1 管理层之承诺5.1.1建立符合ISO9001:2000国际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定期的管理评审、内部质量审核、统计分析等方法,来维持不断改进和提高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5.1.2建立顾客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的分析和执行程序,以保证其要求在本公司内部得到充分有效满足;5.1.3建立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通过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方针和目标进行评价,并根据本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顾客的要求及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5.1.4定期执行管理评审,以评价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及适用性,并对质量管理体系作持续不断的改进;5.1.5为建立、保持和改进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充分的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及设备等资源;5.1.6培训与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水平,增强质量意识,让员工清楚地了解到顾客满意是本公司的宗旨,积极参与提高质量有关活动中去。5.2 以客户为中心本公司的成功取决于理解和满足顾客及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并争取超越这些要求和期望。为此应做到:5.2.1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通过预测或与顾客直接接触来了解顾客的需求,经过开展合同评审和策划来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具体运作按顾客要求确定和评审控制程序执行。5.2.2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对产品的要求、过程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只有完全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时,顾客才能满意。5.2.3使转化成的要求得到满足:5.2.3.1 本公司必须满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5.2.3.2 在产品实现过程中与客户沟通,进一步了解客户要求并修订相应规范;5.2.3.3 顾客的期望和需求、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也会随时间而修改,因此组织转化的要求及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更新,执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和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5.2.4 对客户满意度进行测量,分析客户不满意的原因,改进过程、制定或修改相应的规范并予以实施,直至客户完全满意。5.3 质量方针5.3.1由本公司最高管理层根据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市场的状况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其必须:5.3.1.1 质量方针与本公司的经营目的相适应;5.3.1.2 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5.3.1.3 为本公司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框架;5.3.1.4 在本公司内各相应部门进行交流,并使各部门所有员工理解与落实执行;5.3.1.5 在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并持续改进。5.3.2 本公司质量方针应予以控制,不得随意更改。每年定期评审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应性,并作持续不断的改进,具体运作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执行。5.3.3 本公司质量方针已在本手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中有详细叙述5.4 策划5.4.1 质量目标5.4.1.1 由本公司管理层根据顾客的期望和要求、市场信息及内部的实际状况对本公司质量目标进行策划。质量目标应分配到各职能部门进行实施、考核。质量目标必须量化且与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不断改进相符合,包含了产品的要求;5.4.1.2 本公司整体的质量目标已在本手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中有详细叙述。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管理层建立和策划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为满足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随着本公司的发展壮大和市场的变化,组织对策划和修改质量管理体系时应确保:5.4.2.1 质量目标得以实现;5.4.2.2 过程方法建立或修改管理体系,保证持续改进;5.4.2.3 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1 职责和权限5.5.1.1根据从事质量管理活动的相对独立性设置部门;根据职责类别设置岗位,规定各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并对组织内部各级部门职责进行描述(见本手册3.0);5.5.1.2部门管理层负责人的职责进行描述和其他人员职责在有关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中说明。5.5.2 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在管理层中任命一名管理者代表,颁发任命书,并规定其职责权限,必须包括以下方面:5.5.2.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5.5.2.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包括改进的需求;5.5.2.3在整个组织内促进客户要求意识的形成。5.5.2.4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联络、沟通;5.5.2.5负责策划管理评审和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并监督及跟进纠正及预防行动的执行。5.5.3 内部沟通5.5.3.1本公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其有效性在不同的层次和职能之间得到沟通。5.5.3.2本公司各管理层次与职能部门之间通过联络函、电子邮件、会议、日报、月报、年报、黑板报、管理评审等形式,将本公司的内、外部信息(品质信息、顾客需求、质量目标及完成情况等)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情况向相关部门进行传递和沟通,达到相互了解、信任、实现全员参与的效果。5.5.3.3具体见信息沟通控制程序。5.6 管理评审5.6.1 总则5.6.1.1通常情况下总经理负责(或委托管理者代表)每年主持一次管理评审会议,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必须评价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6.1.2管理者代表负责于每次管理评审之前编制管理评审安排表,包括:管理评审的时间;参加人员;地点;评审输入文件的内容及准备职责、时间要求;评审输入项目。管理评审安排表经总经理批准后发致相关部门。5.6.1.3各部门按管理评审安排表安排参加管理评审会议。5.6.2 评审的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必须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当前的绩效和改进的机会:5.6.2.1 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结果;5.6.2.2 客户反馈的信息;5.6.2.3 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5.6.2.4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5.6.2.5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进措施;5.6.2.6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计划的变化;5.6.2.7 任何对改进的建议。5.6.3 评审的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必须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5.6.3.1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5.6.3.2与客户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5.6.3.3质量管理体系对资源需求;5.6.3.4品保部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抄送相关部门执行。5.7 支持文件:5.7.1 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5.7.2 信息沟通控制程序5.7.3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6.0 资源管理6.1 资源的提供为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达到客户满意,本公司必须及时确定和提供所需的资源。6.1.1 新上项目或扩大生产规模资源提供6.1.1.1 本公司新上项目或扩大生产规模前,应充分考虑资源的配置,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设施、工作环境等要求,由制造中心做出资源配置方案。6.1.1.2 资源配置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形成正式文件。6.1.1.3 物流部及设备部根据资源配置方案,组织资源的提供。6.1.2 现有资源的维持和补充6.1.2.1 通过制定培训控制程序、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及相关工作环境维护规定并实施控制,以实现对现有资源的维持。6.1.2.2 各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管理评审前向总经理提交资源配置情况报告。6.1.2.3 总经理通过管理评审确定资源的补充需求。6.1.2.4 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确定的需求计划完成资源补充工作。6.2 人力资源本公司制定培训控制程序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6.2.1 人员的安排对于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岗位,本公司安排具有与该岗位所承担职责的相应能力的人员担任。对能力的判断将考虑其所受教育、培训、技能、经历及该岗位的其它要求。6.2.2 培训、意识和能力6.2.2.1 对从事影响质量的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识别:a. 对照根据规定的职位素质要求,对现有人员的能力和需求进行调查,并制定培训计划。b. 对新增岗位或变换职责的情况,根据其承担的职责,确定其能力需求,并修改相应的文件。6.2.2.2 通过考试、考核、对实际操作进行验证等方式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6.2.2.3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培训,使员工对自身岗位及与其他岗位的关系进行确认并理解和掌握履行岗位职责的要求和方法,以确保其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并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6.2.2.4 保持员工教育、经历、培训和资格的适当记录,具体见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3 基础设施6.3.1 本公司在策划如何满足产品要求和服务提供过程时,需识别所需的设施。设施包括以下方面:6.3.1.1厂房、办公区间等工作场所和相应的设施;6.3.1.2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和检测软件等;6.3.1.3其他支持性服务。6.3.2 编制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规定如何提供和维护已识别的设施。6.4 工作环境6.4.1 本公司在策划如何满足生产要求的服务提供过程时,识别了所需的工作环境的因素,包括:生产场地湿度、净化度和物料储存温度、湿度等。6.4.2 编制相应的文件并执行以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确保满足要求。6.5 支持文件6.5.1 培训控制程序6.5.2 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6.5.3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7.0 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7.1.1 产品实现是实现产品所要求的一组有序的产品提供过程和子过程。7.1.2 本公司根据产品特点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实际运做的需要制定了相关的程序以对过程进行控制。7.1.3 本公司在策划产品实现过程中,确定了以下内容:7.1.3.1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7.1.3.2 针对产品所需的过程形成文件和记录,提供所需的资源和设施;7.1.3.3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验收准则;7.1.3.4 针对产品所需要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规定出相应的验收准则;7.1.3.5 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7.1.4具体按产品实现控制程序执行7.2 与客户有关的过程7.2.1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本公司必须确定客户的要求(书面的或口头的),包括:7.2.1.1 客户规定的产品要求,包括可用性、交付和支持服务要求。7.2.1.2 客户虽然没有提出,但却是预期或特定用途所不可少的产品要求;7.2.1.3 与产品有关的义务,包括法律法规要求;7.2.1.4 本公司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7.2.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7.2.1.1 本公司须对已识别的客户要求以及本公司确定的附加要求实施评审。7.2.1.2 评审应在向客户做出提供产品承诺之前进行,并应确保:a. 产品要求得到清楚规定;b. 在客户没有以文件的形式提出要求时,这些要求在接受前得到确认;c. 合同或订单中任何与以前的表述不一致的要求已予以解决;d. 本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e. 评审的结果及后续的跟进措施必须予以记录。7.2.1.3 本公司顾客的订单由制造中心市场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只有在评审通过后才能签定订单,并通知制造中心生产部门开始生产;7.2.1.4 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本公司必须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必要时,对更改的内容进行评审7.2.1.5 本公司制定顾客要求确定和评审控制程序以实施以上过程。7.2.2 与顾客沟通本公司由市场管理部和制造中心对以下方面识别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安排:7.2.2.1 产品信息;7.2.2.2 问询、合同的处理,包括对其的修改;7.2.2.3 客户反馈,包括客户投诉。7.2.2.4 这些安排还包括:使用各种通讯工具与客户联络;按客户要求参加会议;接收、记录、传递客户对产品的意见、建议、要求和投诉等。7.2.2.5 具体运做按照顾客要求确定和评审控制程序、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执行。7.3 设计和开发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公司编制了产品实现控制程序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按程序要求必须确定:1) 设计和开发阶段;2) 适合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3) 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项目负责人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实施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策划的输出将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由项目负责人予以更新。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项目请求人使用工程项目请求单提出项目请求,EPR经过批准后,研发部门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这些输入包括:1) 功能和性能要求;2)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3) 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4) 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它要求。对这些输入的充分性由研发部组织进行评审,以确保要求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公司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输出应:1) 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2) 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适当的信息,如材料清单;3) 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在适宜的阶段,公司根据各机型的特点组织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1) 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2) 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评审的参加者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都已保持。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以满足输入的要求,公司根据各机型的特点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包括设计验证试验和生产验证试验。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均予保持。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或已知预期使用或应用的要求,公司按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包括产品资格测试。确认一般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均予保持。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公司在工程变更控制程序中规定由相关部门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在需要时,由测试与工程中心组织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已交付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7.3.8 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任何工程更改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均予保持。7.4 采购7.4.1 采购控制7.4.1.1 本公司对采购过程控制,以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要求。控制的方式和程度取决于对随后的实现过程及其输出的影响。7.4.1.2 本公司根据供方按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制定了物料采购控制程序和模具采购控制程序规定了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依据。7.4.1.3 本公司的供应商有原材料供应商、模具供应商及服务供应商等,所有的供应商都需进行有效的评估,评估合格的方可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7.4.1.4 所有评估结果和随后的跟进措施都应予以记录。具体运作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7.4.2 采购信息7.4.2.1 采购文件应包括拟定采购产品的信息,如有关的批准或资格鉴定的要求(产品;程序;过程;设备;人员)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7.4.2.2 采购文件必须经过相关权责人员审批,确保在采购文件发放前,其规定的要求是适宜的。7.4.3 采购物品的验证7.4.3.1 本公司建立了相关的初步验收、进货检验、工艺验证等文件,对采购产品进行必须的检验和测量,以确保采购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具体动作按产品的检验和测量控制程序。7.4.3.2 当本公司或其顾客提出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本公司应在采购信息中对要开展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做出规定。这种验证不能作为供方对质量实施了有效控制的证据,也不能免除该厂的一切质量责任,包括顾客日后对成品的拒收。7.4.3.3 本公司制定物料采购控制程序和产品的检验和测量控制程序实施上述过程及其要求。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本公司通过以下方面控制产品和服务的运作:7.5.1.1 获得规定产品特性的信息;7.5.1.2 识别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对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按其执行,对特殊过程规定出控制方法;7.5.1.3 使用和维护用于产品运作的适当设备;7.5.1.4 获得和使用测量与监视装置;7.5.1.5 实施监视活动;7.5.1.6 对放行、交付和适用的交付后活动,实施规定的过程。7.5.1.7 本公司制定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程序实现以上过程和要求。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2.1 本公司目前没有特殊过程。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7.5.3.1 本公司在生产和服务运作的全过程使用适宜的方法标识产品。7.5.3.2 对于有测量和监视要求的产品,对其状态进行标识。7.5.3.3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应控制和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所有标识都应清晰、牢固、不易脱落。7.5.3.4 当顾客有特殊标识,则按顾客要求来对产品的标识。具体运作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7.5.4 客户财产7.5.4.1 本公司必须妥善保管在本公司控制下的或由本公司使用的客户财产。7.5.4.2 本公司应对其使或纳入产品的客户财产进行标识、验证、保护和维护。7.5.4.3 当客户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使适用的情况时必须予以记录,并向客户报告。7.5.4.4 本公司制定物料管理控制程序以实现上述要求。7.5.5 产品防护7.5.5.1 为达到与客户要求的产品的符合性,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期的地点期间本公司须对产品及相关的组成部分提供防护。7.5.5.2 防护措施须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等。7.5.5.3 本公司在各个过程的相关程序和物料管理控制程序中规定了如何实现上述过程及要求。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1本公司根据测量任务和准确度的要求,确定测量参数、测量精度、测量方法及所需的测量和监控装置,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7.6.2同时本公司也建立相关的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7.6.3为确保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应:7.6.3.1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基准的装置,定期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调整,当不存在上述基准时,必须记录校准的依据;7.6.3.2防止发生可能使校准失效的调整;7.6.3.3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7.6.3.4保存校准结果的记录;7.6.3.5发现偏离校准状态时,须对以往结果有效性进行再评价并采取纠正措施。7.6.3.6本公司制定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以实现上述过程和要求。7.7 支持文件7.7.1 产品实现控制程序7.7.2 工程变更控制程序7.7.3 顾客要求确定和评审控制程序7.7.4 物料采购控制程序7.7.5 模具采购控制程序7.7.6 生产和服务运做控制程序7.7.7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7.7.8 物料管理控制程序7.7.9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7.7.10 产品的检验和测量控制程序8.0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策划本公司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为此本公司通过定期对顾客满意度的测量、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内部质量审核等方式来证实产品的符合性;通过相关的统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对不合格品控制分析及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定期的管理评审等对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作持续改进。8.2 监视和测量8.2.1 客户满意8.2.1.1 本公司应对客户就组织是否以满足客户要求有关的信息进行监视,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一种测量。8.2.1.2 本公司制定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以实现上述要求。8.2.2 内部审核8.2.2.1本公司制定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规定开展定期的内部审核活动,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a. 符合本公司所确定的计划安排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b. 得到有效地实施和保持。8.2.2.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中须规定对内部审核方案进行策划的要求。a. 策划基于所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重要程度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b. 须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c. 审核必须由非受审部门的人员进行。8.2.2.3程序文件须包括实施审核和确保审核独立性、记录审核结果并向管理者报告的职责和要求。8.2.2.4管理者代表必须对审核期间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8.2.2.5需采取跟进措施,包括对纠正措施实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8.2.1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1.1 本公司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象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包括本公司根据产品特点策划的各过程和子过程。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目的是证实过程是否保持其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为此将质量相关的各过程依据本公司总质量目标的要求进行分解,转化为本过程具体的质量目标,通过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来检验目标的实现状况。8.2.1.2 同时本公司依据过程特点选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技术及方法,对关键过程进行测量、收集并分析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明确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的时机,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并实施跟踪验证,以满足顾客需求。8.2.2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2.1 本公司依据产品特性进行策划实现产品的过程和质量目标,相应的规定人员、职责和资源。8.2.2.2 同时由品保部制定各类检验作业指导书,明确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作为产品监视和测量的依据,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8.2.2.3 对验证、监视、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表明是否符合规定验收准则。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的人员。8.2.2.4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以及(适用时)客户的批准,否则在所有的规定活动均已圆满地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8.2.2.5 具体运作按产品的检验和测量控制程序执行。8.3 不合格品控制8.3.1 本公司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