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第1页
某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第2页
某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第3页
某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第4页
某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学 号: 学生姓名: 学位类别: 工商管理硕士 专业名称: 工 商 管 理 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 导师姓名: 二一五年十月摘 要当今世界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对提升企业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没有源头的水,不可能有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在加速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带动了一场金融行业的重新洗牌。在此背景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金融服务的业态更加多元;另一方面各类金融产品的背后隐藏着风险。国有银行如何在新时期抢占市场份额,增强品牌竞争力,是摆在银行业面前共同的难题。相较于其他企业来说,现阶段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建设无疑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商业银行的服务、品牌、效率、管理等一系列因素,构成了银行的竞争力,而将这一系列因素融合起来为构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文化建设对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山东省分行企业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问卷的设计、发放以及回收过程中注重与员工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本文初步掌握了现阶段各类员工对文化建设的不同看法和观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建设“人治”色彩明显,传承性不够;二是很多文化项目流于形式,缺乏执行力;三是省、市行文化差异较大,不统一;四是文化的创新能力不足。鉴于上述分析,本文以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同时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逻辑上推导了山东省分行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重点从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山东省分行文化建设的策略。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找到加强建设银行企业文化的路径和方法,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所启示。 关键词:建设银行 企业文化 建设研究 IABSTRACTThe worlds corporate culture as the core of a busines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play a vital role. A business without culture is like a person without a soul, non- source of water and will not be a future.As Chinas economy has entered a new norm,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China is also accelerating, the sudden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reshuffle led to a financial sector. In this context, China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have also ushered in a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n the one hand the forms more diverse financial services; behind the other hand, various types of financial products hidden risks. How state-owned banks to seize market share in the new period,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rand, it is placed in front of banks common problem. Compared to other companies, 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banks at this stage it has a strong homogeneity, easily imitated by competitors and copy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ir own unique strengths and core competencies, building corporate culture will no doubt play a decisive role. Service commercial banks a number of factors, brand, efficiency, management, etc., constitu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anks, and this series of factors converged together to build a commercial bank corporate culture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Therefore, culture is essentia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ercial banks.In recent years, Shandong branch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but there are also shortcoming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focusing on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employees in questionnaire design, issuance and recovery process, so that the article initially mastered the various types of employees at this stage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views and opinions,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Firs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man color clear, inheritance is not enough; the second is a lot of cultural projects, saying the lack of execution; three provinces, a larger city line cultural differences, is not uniform; Fourth, cultural innovation can insufficient.In view of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paper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corporate culture as a guide, while the use of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method, theoretically Shandong branch of the future path of corporate culture, focusing on the physical level, the behavioral level,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and spiritual proposes strategies to build and improv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branch.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ill help us find the path and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corporate culture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and to enhance their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have implications.Key words: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researchI目 录第一章 绪论1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1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及评判2一、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发展概述2二、国内企业文化研究发展历程3三、对文献的评判4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5一、研究思路5二、研究框架5三、研究方法6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7第二章 企业文化相关理论8第一节 企业文化定义8第二节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历程9第三节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征及功能10一、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征10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功能10第三章 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文化建设现状12第一节 建设银行简介12第二节 文化建设在建设银行发展中的内容12一、精神文化方面12二、制度文化方面14三、行为文化方面15四、物质文化方面16第四章 山东省分行文化建设问题及成因分析17第一节 问卷调查17一、问卷调查的目的17二、样本的选取17三、调查问卷的设计17四、调查结果评述18第二节 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22一、文化建设传承性不够,“人治”色彩较重22二、文化建设形式重于内容,执行力有瑕疵23三、省、市行文化存在差异、不统一23四、过多模仿,缺乏创新24第五章 加强建设银行文化建设的路径25第一节 山东省分行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思路25第二节 建设银行山东分行文化建设的原则25一、个体与整体的统一25二、维护传统和改革创新的统一26第三节 建设银行山东分行文化建设的内容26一、塑造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26三、建立健全物质激励29四、构建约束和监督机制30第四节 建设银行山东分行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31一、组织保障31二、正确的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31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33第一节 研究结论33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33参考文献34附录36致 谢391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商业银行的竞争,在表象上虽然是产品占有市场份额与创造利润等方方面面的竞争,但内在的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竞争,在本质上最终则要取决于企业文化力的竞争。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源于二战后的日本,身为战败国的日本,在生产资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用了短短30年的时间,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极大关注。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通过对战后日本企业发展轨迹的深入调研和剖析后发现,有一种企业精神在支撑着日本企业的快速发展,这种精神即被称之为“企业文化”。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公司是日本松下电器,为了能使公司上下保持热情,为公司的利益和目标而奋斗,其总裁松下幸之助制定了“松下七条精神”,明确的阐述了企业精神。如果说一个企业是一部设计精良的机器,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能够让这部机器高效流畅运转的动力所在。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企业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与此同时企业过去发展所面临的约束条件,比如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配置。因此,如何对这些来自全球不同地域的优质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不仅事关企业的未来发展,而且也考验着企业凝聚力。德鲁克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彼得.德鲁克就曾经指出:“管理,应以文化为基础”。拥有优秀的企业精神或企业文化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驱动企业包容并蓄,汲取能量快速发展;反之,如果企业精神无法将不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的局面,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理论和实务界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和探索方兴未艾。二、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目前,国内对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屈指可数,真正能够发挥企业文化作用的更如凤毛麟角。本文试图通过对建设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二)实际意义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对构建建设银行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培育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及评判一、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发展概述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浩如烟海,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最早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当时的美国经历了越南战争和石油危机,经济发展陷入低谷,人们对未来经济陷入了迷茫和恐慌,而反观此时的日本,却经历了史上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从二战后几乎沦为废墟到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世界级企业。这一现象引起了美国学者的兴趣,他们通过研究发现,日本企业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就是因为企业精神(文化)。自此,企业文化理论开始慢慢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并在全球风靡开来。本文将国外对于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分为四个时期加以归纳。第一时期,企业文化起源。沙因1985年在组织文化与领导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沙因文化模型”,概括了企业文化的本质、构成和行成过程,该书后来成为了组织文化领域的典范之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理论和学术界掀起了研究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之谜,引发了学者们对于企业文化的探讨,研究结果认为,日本经济的飞越,最重要的并不是日本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有多先进,也不是日本企业的资金和制度,而是企业文化(查理德.帕斯卡,1986)。威廉.大内在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提出了与文化相匹配的三种组织类型:一是A(America)型组织,二是J (Japan)型组织,三是Z型组织,其中Z型组织是结合了A型和J型组织的各自管理优势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一种组织类型。这些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后期人们研究的基础,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第二时期,文化创造价值。随着人们对于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虽然企业文化理论已经深入人心,为大多数人们所了解,这一阶段国外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是否能够创造价值这一层面。1992年,美国两位学者詹姆赫斯克特和约翰科特通过对杜邦公司、宝洁和花旗等两百多家美国知名的大型企业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正向促进作用,后来,詹姆赫斯克特和约翰科特将这一研究成果撰写出版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回答了人们对于文化是否能够创造价值的疑虑,从实践意义上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发展。第三时期,企业文化再造。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认为,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主动超越自我,不断学习,并且学的比对手快,这也是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征。彼得圣吉还认为,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价值的超越,就需要建立一个称之为个人的“愿景”,通俗的说,这个愿景就是每个人自己内心最想做的事情,并为之未来前景奋斗的方向。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提出了企业再造的理念。它是指对思想上进行再造,重新思考和设计企业文化,以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第四时期,文化泛在管理。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开始一体化,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因此这一时期跨文化管理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如何处理和协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摩擦和碰撞,有效地整合企业的资源,提升竞争实力,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企业如果能够很好地处理和协调不同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障碍,并将这些不同的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那么这些将是企业宝贵的资源,表1简要描述了不同阶段,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及其代表作。表1国外企业文化相关理论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或观点企业文化起源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力;查理德.帕斯卡日本的管理艺术;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文化创造价值约翰.科特和詹姆.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企业文化再造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海默和钱皮组织再造文化泛在管理理查德.刘易斯论文的冲突与共融;莫兰和哈里斯论全球化管理资料来源:手工收集整理二、国内企业文化研究发展历程随着企业文化理论在全球传播开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文化开始传入我国,当时的中国刚实行改革开放不久,正在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全面学习,鉴别汲取。这一时期我国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和吸收国外优秀的企业文化理论,大量的企业文化外文文献和书籍被引入和翻译到国内,为日后学者们研究企业文化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学者注意到了外来企业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林娜,1986),为日后立足于中国本土企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启示。第二时期,逐步消化,不断融合。这一阶段,我国学者们在对企业国外文化理论进行学习和汲取的基础上,进入了消化和融合阶段。学者们开始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反思,总结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以来的利弊得失和经验教训(赵琼,2001),探究以中国文化为背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占德干和张炳林(1996)则开始了我国企业文化的实证研究。第三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进入了百花齐放的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外对于中国的研究兴趣也不断加大,在这一时期,国内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开始与国外研究接轨。三、对文献的评判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们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史料和企业文化发展各个时期进行回顾,可以发现,各方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并且学者们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等理论研究以及企业文化如何测量等方面,但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方法、企业文化的构建模式以及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结合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对不足。尤其是对金融业的企业文化研究较少,这为我们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领域。(1)企业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文化当中一个较为特殊的成员。由于商业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有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关注了企业文化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但并没有进一步深入探究企业文化影响公司绩效的具体路径。众所周知,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的重要目标,而良好的控制环境则是防范商业风险的基础,因此在企业文化推进的过程中强化内部控制,是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必由之路,然而现有的文献关注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契机。(2)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研究的整体趋势是坚持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同应用研究相协同的原则,但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在理论研究方面相关成果颇丰,在应用研究方面特别是案例研究方面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企业文化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高层的重视,但是一线人员对企业的定位依然较为模糊,企业文化在推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如何让文化落实“不打折”?如何突破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成为了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以下研究中,在分析建设银行企业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所在,进而对发展建设银行文化,提升建设银行企业竞争力提出自己浅薄的看法。(3)文化建设从来都不是在真空中存在的,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旦进入真实的社会生活领域,就不再以人主观上的良好愿望为转移,而是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改变着落地时的形状。近年来,企业文化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现实中的企业也积极学习最新的理论成果,以期能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然而过多的外来学习和模仿,使得各家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千遍一律,甚至部分企业在推行“文化嫁接”之后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此外,在理论研究方面,关于文化“特色”方面的文献也寥寥无几,如地域特色,本文试图以儒家思想的精髓为起点,寻找儒家思想推崇的“仁、义、礼、智、信”与现代商业精神的契合点,为已有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补充。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一、研究思路本文在文献综述方面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理论,从而大体掌握了国内外有关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自己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和经验支持。首先,这一部分描述了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研究企业文化的相关成果,明确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通过文献的述评得出未来企业文化值得研究的几个方向。其后,在认真研究和归纳前人思路的基础上,阐述了商业银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特征及功能,丰富了对金融业企业文化的理解。最后,结合近年来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文化建设的实践,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发现了现阶段文化建设的不足,并分析其内在成因,据此提出了文化建设的路径,得出了本文的结论。二、研究框架包括绪论在内,共分为五个部分展开研究分析,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接下来简要概况了有关企业文化领域的文献,并且在对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框架,为下文山东省建设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第二章是企业文化相关理论。本章从理论层面介绍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包括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发展的历程以及它的特征及功能。第三章是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文化建设的现状。本章首先对建设银行的基本情况作为简单介绍,并且从物质、行为、制度以及精神层面对其企业文化的建设的概况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归纳其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第四章是山东省分行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本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关于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信息,分析了其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更好的建设山东省分行的企业文化提供了现实依据。 第五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基于上文对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据此提出了详细且具体的改善对策。 最后,第六章是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在系统的理论及实际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结论,并探讨了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如下图1所示:绪论企业文化相关理论建设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建设银行文化建设的内容建设银行简介山东省分行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文化建设“人治”问题文化建设执行力问题问卷调查省、市行文化统一问题文化创新问题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图 1 全文结构安排图三、研究方法(一)文献分析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现有图书、论文及网络资源的搜集、查阅、分析、梳理,就“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同时,也就现有的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企业信息资源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对建设银行的企业概况、企业文化发展及其相关政策等有了深入的了解。(二)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也在本文的写作中有所应用。通过这两种方法,分别以问卷的形式和口头交谈的方式向被访的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员工了解许多宝贵的信息。(三)访谈法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访谈,以补足调查问卷的缺陷,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到辖内员工的需求以及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为现阶段国有银行的转型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在分析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建设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同质性较强,本文虽以建设银行为例进行研究,但是本文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这将有助于为其他商业银行的文化建设的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二是有助于文化建设有的放矢,落到实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一步了解了一线员工对文化建设的看法,能够让更多的基层人员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言献策中来。此外,与已有的研究将文化建设的焦点落脚于理论层面的探讨不同,本文更强调文化项目的落地问题,将文化建设抓紧做实。三是有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员工幸福感知指数。通过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了员工的职业诉求和情感诉求。有效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员工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以及企业应该做什么等问题。在当前经济条件下,满足员工情感需求的重要性,比肩满足其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第二章 企业文化相关理论第一节 企业文化定义对企业文化研究的视角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存在着不同见解。如我国学者刘光明(1988)认为,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和创新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而狭义的企业文化则是指企业的意识形态,它以企业价值观作为核心。郝镇华(1989)等在企业文化论一书中将企业文化认为是关于企业管理发展的一门科学学科,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揭示了企业和其经营实践的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本身反映的便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随着企业的成长管理而出现和存在。罗长海(1992)等认为,企业文化是以“一个企业的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广泛而且独特,它不仅仅是研究具体的企业文化现象,还会深入研究这些现象中的所具有的一般和普遍的东西;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积淀而成,并以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作为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经营管理理念、行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等涵盖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总和。美国学者约翰克特和詹姆斯克斯科特(1997)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对企业文化的定义表述为:“企业文化的定义是:在企业中的各个部门,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实践。就是指企业中一个分布于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狄尔甘乃迪(1998)认为,企业文化由价值观、神话、英雄和象征凝聚而成,而这些对于企业的员工具有重大的意义。狄尔甘乃迪教授将企业文化构成分为五大要素,分别是企业环境、企业价值观、英雄模范、典礼和仪式以及文化网络。日本拓植大学教授今西伸(2007)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中所特有的具有固定特征的价值体系,它主要有价值体系、行为体系和经营风尚三个要素所构成。所谓价值体系,主要是指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等企业精神层面的内容,行为体系包括组织环境和结构、工作规章制度等工作行为方面的内容,而经营风尚即是指企业组织风尚、企业传统等基础方面的内容要素。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不尽相同,本文认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社会经营实践中自觉形成和提炼出来的独具特色的,并被广大员工所衷心认同的价值观念、经营宗旨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并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企业文化由四部分组成,即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第二节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历程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深化和创新阶段,不同时期和阶段学者们对于企业文化内容关注的重点也各有侧重。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萌芽时期,全国性的国有四大银行应运而生,为我国恢复国民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者们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是否应当建设企业文化(甘能平,1989)以及如何建设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方面(汪先明,1993)。由于该时期我国商业银行有着较重的政府和机关色彩,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还较远,学者们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探究上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发展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在前期探索阶段,我国开始不断尝试对金融业进行相应的改革,国内的各大银行开始从机关化向企业化方向转变,市场逐渐开始发挥作用。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对于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并为后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认为,在商业银行去机关化走向市场的这一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建设必不可少(赵志德,1998)。我国学者刘敏祥(1996)认为,应当把树立良好的形象作为塑造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后期,外部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两件大事促使我国学者开始反思国内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并开始重视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建设,在这一时期,国内兴起了一股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浪潮,使得我国对于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研究得到更进一步的拓展,并且逐渐从对企业文化物质层的研究,提升到对行为层和制度层,甚至是精神层的研究。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深化和创新时期,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步入了全面改革和发展的快车道,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有四大行开始了剥离不良资产以及境内外上市的进程,企业文化的变革和重要性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鲍钦,2007),并被认为是深化商业银行改革、推进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杨红光,2008)。2008年源于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动荡,也引发了我国从理论界到实践界对于美国管理文化的质疑和反思,出现了要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根基进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声音(刘敏,2010),自此,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开始了本土化创新之路,不再对外来的文化生搬硬套,而是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近年来,企业文化的创新越来越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关注,学者们认为实现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创新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朱沙,2011),只有将企业文化创新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企业,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张窥(2013)对招商银行的企业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认为,企业文化的创新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流畅或是不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创新预示着银行企业价值观的演进和跨越。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不同时期和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研究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互相联系不断发展前进的,本文将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内容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部分,下文也将围绕这四个方面对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的企业文化进行相关分析和探究。第三节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征及功能一、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征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也必然具备独特的企业文化特色,了解行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征和功能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其企业文化非常重要。第一,商业银行是通过信用支撑的负债经营。商业银行在本质上只是一个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资金相联系起来的信用沟通媒介,债权人将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存入银行获得利息,银行再将债权人存入银行的闲置资金转贷出去,向债务人收取更高的利息,从而在两者之间赚取差价,可见,信用是商业银行最显著的一大特征,失去信用,商业银行所提供的金融虚拟产品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依据。第二,商业银行提供的商品是虚拟的金融产品。提供虚拟的金融产品是商业银行的一大特征,区别于非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文化这一隐性的因素对于商业银行的竞争和生存才至关重要。第三,商业银行提供的是非标准化竞争性服务。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不像一般企业流水线那样可以做到标准化,没有固定的形式可言,需要商业银行不断去探索和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视。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功能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文化对于商业银行尤为重要,它作为企业的一种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企业上下员工,带领企业艰苦奋斗、不断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前进力量,那么,企业文化究竟有哪些功能呢,我们认为企业文化至少应当具备凝聚、导向、激励、约束、互动和辐射六大功能。第一为凝聚功能。一个人心涣散的组织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其首要功能便是凝聚功能,有了统一的目标和一致的价值观,才能紧紧地将企业上下所有员工凝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和奋斗,不断创造佳绩。第二为导向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像是大海上的一座灯塔,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企业全体员工前进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对员工和企业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三为激励功能。激励是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而企业文化在激励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凝聚人心,引导行为和方向,更应当具有激励员工的功能。第四为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全体员工潜移默化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在激励大家共同努力的同时,也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告诉员工什么是企业文化所提倡的,什么是不提倡的,什么应该为,什么应该不为,在员工心中形成一把标尺,衡量和约束着大家的行为。第五为互动功能。企业文化的形成既是自上而下形成,也是自下而上的反馈,在无数次的上下互动中形成的一致的核心价值观,而这样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也带动了日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管理层互相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了企业的活力。第六为辐射功能。正如一个人良好的品德会体现在方方面面,优秀的企业文化也会产生方方面面的辐射功能,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行为。第三章 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文化建设现状第一节 建设银行简介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建设银行或建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是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其经营范围包括居民储蓄存款、经营信贷资金贷款、外汇业务、信用卡业务,以及政策性房改金融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所有商业银行可以经营的业务。2004年12月31日在银行家杂志中,在全球银行排名中其总资产排名为35位;2005年10月27日,建行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开了国有银行海外上市的先河;2007年9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功打进国内A股市场。2014年更是跻身于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排行榜前列,并持续两年位居排行榜第二。2015年5月14日,由亚洲银行家在北京举办的“2015年亚洲银行家峰会及颁奖典礼”中,荣获“企业风险管理成就大奖”等七项大奖。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是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辖属的一级分行,截至2014年底,下辖各类机构817个、员工2万余人。近些年来,山东省分行一直以总行企业精神为指引,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在不断进行地深化体制改革中,始终以行业“领头人”姿态严格要求自己,强化风险内控,加大创新力度,为行业的规范发展和经营管理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节 文化建设在建设银行发展中的内容当今,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作为经济发展最大和最直接的载体银行业,成熟的经营理念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文化正是企业经营理念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要素。如何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战略、提升企业业绩、增进员工团结合作精神、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等目标,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企业文化在建设银行发展中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精神层次的文化建设、制度层次的文化建设、行为层次的文化建设以及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一、精神文化方面相对企业文化系统的其他层次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最深层次的文化,它处于企业文化系统的核心,既是其他文化层次的结晶和升华,又是其他文化层次的支撑,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文化(如图2)。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图2:企业文化要素关系图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一词最早由国外翻译而来,用来表示“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的景象”,现代一般指企业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组织发展的蓝图。而建行的愿景表述语为:始终走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最前列,成为世界第一流银行。这不仅体现了建行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勇于担起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重任,还说明了不论什么困难建行都会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去努力向前,成为世界一流的银行。同时,它以“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社会承担全面的企业公民责任”为使命,将“诚实、公平、稳健、创造”为核心价值观,既符合了社会发展要求,又突出了时代进步的创新精神。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更好的践行优良品质,建设银行在响应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结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实际,积极做好中心组学习讲座的组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经济、金融、外交、科技、环保、“三农”发展、医疗改革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为了全面贯彻核心价值观和中心思想,多年来一直不定期进行专题讲座,邀请权威专家,学习内容广泛,形式活泼、讨论深入,让各级领导干部既学习了经济金融知识,又能跳出金融思考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并且定期选编学习资料、推荐经典书目,并通过视频转播、内部网络等方式在全行共享学习资源。在践行精神文化方面,建行山东省分行推进实施“贫困英模母亲资助计划”和“资助贫困高中生成长计划”,做好“建银希望小学”捐资助学活动,组织开展捐书助学等系列公益活动。近年来,累计资助贫困高中生800人次,发放助学金120万元,受资助贫困高三毕业生450人中,有410人考上大学,升学率超过90%。;资助“英模母亲”500余人次,发放资助款125万元。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的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表露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服务理念中,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客户至上,注重细节”作为他们的服务理念,不断建立一系列的实践服务措施。首先,建立客户服务管理体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建行创建“客户之声”调查管理制度、制定客户接待相关条例、建立“客户满意度”基础数据库、推行积分评级的考核办法等等方案措施,将客户所反映的意见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其次,优化服务渠道与流程。把改善客户体验放在第一位,在确保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简化服务操作环节,实现服务渠道“一体化”,服务流程快捷化。例如,针对小企业贷款,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部”专职机构,极大地缩短贷款所用时间;标准化的呼叫服务,提高工作业务的准确度,减少了不必要的沟通问题。最后,建立长久的文化服务管理机制,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客户投诉、意外情况等等问题进行收集、反馈、评估,建立健全服务文化管理激励约束机制。风险理念的建立。银行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也是一个高风险危机的行业。对于风险的防控把握更应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行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制定了“了解客户、理解市场、全员参与、抓住关键”的风险理念。通过对风险理念的重视,将企业文化加入了“合规”的概念。一方面,制定合规文化的传播、管理机制,在全行员工内部进行介绍、学习,列举个案防控措施,建立“合规文化人人有责”的思想;另一方面,成立独立的合规管理部门,强化风险防范防线,完善业务部门、内审部门各自的职责,避免了推卸责任的事件发生。二、制度文化方面组织领导的建设。组织领导既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又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可靠保障。建行施行“党委统一领导、领导分工负责、各方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并且在实际操作中,突出强调各级党委“一把手”要亲自抓。原则上党委每半年要听取一次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专题汇报,并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新形势新情况,努力去培养“高文化”的领导层。在各级分行与职能部门中,各一级分行配备和充实精干人员,根据总行部署重点抓好建行价值理念落地行为;各二级分行要设立企业文化工作部门或岗位,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与示范作用,不断地加强组织队伍的文化建设。山东省分行明确提出:“在企业文化上,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人文文化;从严治行、内控优先的合规文化;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执行文化;全面问责、加强警示的问责文化等,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为此,该分行建立了符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求的质量与内控管理体系,通过制度约束、岗位管理、流程控制、绩效评价、层级授权等方式实施内部控制,通过了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截至2015年9月底,正在执行的符合“双贯标”标准的体系文件数量达到716个。山东省分行大力推进企业测评与考核的建设,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评价和考核其是否深入人心,是否在各级各部门落到实处,如何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些都是需要进行测评和考核的。为了使文化建设得到更好地推行,建行成立专门测评机构,一般在11月份进行20天的测评。在测评过程中,首先制定了相应地测评目标;然后,由专门机构收集汇总测评信息,一般多以问卷调查为主;再次,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应用,例如,问卷调查分析员工对文化的看法、客户满意度的情况、部门文化建设的实施情况等等,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撰写报告,包括报告的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情况、进一步工作计划等。三、行为文化方面建行形象宣传与品牌文化的建设。一个企业的形象宣传与品牌建设是一个企业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也是文化建设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