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备件管理的模式_第1页
现代备件管理的模式_第2页
现代备件管理的模式_第3页
现代备件管理的模式_第4页
现代备件管理的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备件管理第一章 序言第一节 当前在企业设备管理中备件管理有其重要地位的原因及其对经济效益及设备管理的影响备件管理在设备管理中一直有着一定地位,这是从预防性维修开始时即存在的。因为预防性维修是一种有计划的(不论是长期或短期)维修或更换。理换即指零件的更换,而这些零件不能寻需要更换再去采购或加工好而储备起来的,因此,称为备件。对这些备件的储存、定购、加工及其他管理总称为备件管理。传统的备件管理由于备件本身的价格低,整个备件储备的资金占企业流动资金的比例较小,因此多从保证备件的及时供应着眼。而同时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备件的储备资金全是以一定的指标来平衡的,由于备件储备资金少,因而更不受重视。近年来,在企业中备件管理的地位已不同于往日,因而引起企业的重视,其主要的原因是:一、改革开放以来引起了大量技术含量较高的价格也很高的技术装备。这些装备的备件需从国外进口,价格很高。储备多了储备资金需要很多,储备少了发生故障需更换时又短期得不到供应。因此,对整个备件管理引起了企业的重视。二、随着企业的技术进步,设备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已经不是原来随时可以自己测绘加工的状况。而需有较密的订货和加工订货,因而原来的粗放型的管理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了,必需加强备件的管理水平。三、近年来企业加强了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设备管理及备件管理也同时在加强这一工作。如何通过加强备件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是设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也必需改变以往的备件管理只保及时供应而不讲经济效益的局面。但这又不是简单的压缩库存可能见效的,而必需加强备件管理,采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才能有效。由于以上的原因,近年来企业中比较普通的重视了备件管理工作,给予了以前不曾有过的重要地位。形成了在设备管理中备件成为一项较为重要管理工作,从而追求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及手段,以求达到管理水平的提高,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提供科学的管理备件的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和推动这一工作的推广和前进。第二章 备件的分类第一节 分类的原则备件可以用几种原则来分类,也往往由于分类方法的不同而采用的供应与管理方法亦不相同。在某些情况下亦会有某种意义的差别与遗漏现象的发生。第二节 按备件本身性质的不同来分类按备件本身性质的不同来分类,可分为下列三类:1、标准化机电产品;2、生产厂商和专用零部件;3、毛胚或半成品。分别叙述如下:1、标准机电产品。 指的是在社会上通用的机电产品或零件。如:普遍电机、滚动轴承、电器元件、仪表以及相应的其中的零件、元件等。这些备件可以是一台产品的零件,也可以用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上,是一种通用的零件。在这里我们把它做为备件,也可以是专门为那一台或几台设备所准备,也可以是为更多的设备所准备。这些备件它本身已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产品,并不专属于部分设备的配件,而是这台设备用这些标准配件来为自己服务的。由于这些零件不专属于那一台设备,当然有可能在某一生产企业中它只用于某一台设备使用,但大多数情况下是通用的。因此,在管理上按通用备件来管理。2、生产厂商专用的零部件。 这一部分过去在国内物资管理中划分为工矿配件,有一定的目录。实际上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原来意义上的工矿配件类的备件。这一部分是我们备件中的主要部分,这些配件是某台设备(含同型号、同出产商、同一类时期的设备)的更换用零部件。当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了磨损,在修理时需要进行更换以便补偿。这类备件往往除了设备制造厂以外尚有专业的备件生产厂供应,尚有相当多的在我国的情况下用户的机修部门可以自行加工制造。(现在机修部门的这一部份制造能力有不少已剥离专业化了,因此,也可以说是非定点的专业制造厂供应)。第二类是生产厂商设计上使用的一些电气、液压、气动等及专用的线路板或集成块等。这些往往是生产厂商向专业厂订货而来的,甚至有些是专业厂特别为生产厂商定制的,所以往往仍需通过向制造厂商订货。但也有的已形成规模的,或已形成专业型号的可以直接向专业厂订货,还有的可以购买图纸用户自己加工。(这一点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越来可能性越少,也不值得如此去做了)。整个这类零件在生产商出厂时都有固定的编号。在不同的批次有技术改进时在编号上亦有标注或改变,亦应值得注意。第三类是部件,有的企业称为总成或分总成。这一类备件的用途是由于生产修理停产损失过大;或是生产线上的设备,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简单的采用部件更换的办法用最短的时间,使生产能继续进行。而这拆换下来的部件有的可以修理更换零件后使用。因而部件(总成)也成了维修备件的一部分。 3、毛胚件及半成品件由于有些需更换的零件在加工前需要有铸造或锻造的毛胚,这些毛胚的供应周期较长,甚至需要由专业的锻铸厂来提供,因之需要单独储备。有的是一些事故更换件,以备不时之需,这些均属于毛胚件。第三节 按备件用途分类按备件的用途可分为两类,即:1、日常维修用备件;2、非日常维修用备件。1、日常维修用备件指的是在日常维修及比较明确的定期维修或定期有计划的检查后确定的维修中(此处含用简易的状态监测手段可监测到的故障所安排的预防性的维修)所需更换的零件的备件。这些备件大致可划分为易损件和非易损件两部分。易损件一般为简单的易换的零件,亦应随机带有配置可用一定时间。非易损件不在出厂的易损件目录中,但经过使用磨损后需在一定时间或在一定的修理期间更换的,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维修更换件。这些正常的维修更换件由于其磨损的时间不同,随着设备运转时间的增加,会有一些零件增加到目录中来。 2、非日常维修用备件。这一类又可分成若干部分,且使用和储备情况不同。、不经常损坏件,但在全面检修或大修时会检查发现有问题需更换。此类备件有时订货周期较长因而容易影响修理时间的。如某些大型的主轴、转子、一些重型或精密的传动付(如大型螺旋传、精密 轮付)等。这些如无库存,发现问题时短期解决不了,但如库存备件时,可能存储时间过长,积压资金量大。全面检修或大修前预检提出的更换件。这类备件应提前提出以便安排,对备件的可以做预订安排但应在库存量上予以安排,对非原库存目录内的只用这一次的应及时安排采购或加工,可不列入正式目录内,按期交付使用。 事故伯,如一些铸件等,在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更换和储备的,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或突发故障而损坏时,需进行采购或加工后直接更换使用。这类备件是否列入目录,储存量及周期均不能确定,要根据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采用组件或部件(总成、分总成)更换维修的方式以后需存储以备更换的组件或部件。这是一种新的经济的维修方式,应有一定的存储量。但要区分为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种情况不同对待。其他需存储的属于备件类的零件。如改造需要的元件和零部件。 从以上两大类分类的备件情况看来,备件的管理是比较复杂的,也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应有所有类别的备件。有的企业在实际的备件管理中只有其中的一部分,但主要的类别的备件应该是每个企业共同存在的。在解决好这些类别的备件的科学管理的方法时,也应根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发问及今后的展望,做出切合实际的,同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方案及预测来。当前,首先是对备件的管理性质及其属性有比较完整和透彻的了解,然后在追求经济效果的优化的基础上来保障需要。这虽然是比较复杂的,并且需要分门别类的处理问题的,还要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地区的情况以及企业的特殊情况化来进行决策和安排的。第三章 传统的备件管理的模式及存在的不足第一节 传统的备件管理形成的原因传统的备件管理是指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企业中形成的维修备件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在当时实行的计划预修制的一个组成部份。同时,也是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资按年度统一分配形成的所形成的。由于一般机电产品及工矿配件是按年度分配的,交货其按分配的厂家可签订的合同交货。因此,储存期在一年以上是必需的,因为要使用到下一年度合同的交货期。有时有些品种并不逐年生产而是隔年生产,更加大了备件的库存储存。另外在当时计划经济的形势下,流动资金是核量的,经过核量的备件流动资金总额是无偿使用的。因此,核定资金是非常关键的,在得到批准的资金额度内,就可以不再详细的核算了。还有一点,当时设备的技术含量低,备件的价格也比较低,因此在这方面的积压在经济上的反映并不大。由于上述的几种原因及企业自身的一些情况,形成了传统的备件管理模式。应该说这种模式运行起来是有效的,能满足和保障维修中的需要,但这种模式是效率低的,同时是效益低的。总之,是用较大数量的库存来保障维修的需要,资金周转很慢,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式下是很不适应的。但我们评价一个事物不能离开当时历史条件和环境,这样才是合适的。第二节 传统的备件管理和主要模式传统的备件管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项内容:一是确保日常维修及全面检修或大修更换件的及时供应;二、在上级部门或企业领导确定的经济指标内储存所必需的备件;三、根据以往的经济数据安排备件的储备量,务求其较为接近企业的实际需要,做的比较好的系能形成各项备件的储备定额,但由于数据繁多,情况变化亦多,能做好这一定额是比较困难的。在传统的备件管理中备件的储备定额管理是比较高水平的管理方法,并且有的企业已用一些数学模型及一些必须考虑的参数在内来确定储备定额。另一方面这一定额的确定是建立在比较详细的消耗量的统计基础上的。这些都会给今后更进一步的科学管理打下一定的基础。四、由于备件在库周期比较长,因此,仓库的管理包括防腐等设施也就相应的比较完善和复杂。综合起来看,这一管理模式主要是技术性的,即满足需要为主导的。在经济上的要求及控制比较少,一般的经济指标为企业流动资金的一个百分数,或是在计划预修制中的一个复杂数多少金额,或再进一步的资金周转多少天。这些在经济上压力均不大,同时有很大的约束力。因此,虽说管理备件的部门要考虑经济因素,实质上考虑的较少。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仍是保证供应不计工本的。储备定额的出现已经前进了一步,但由于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判断及最后编制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而又缺少必要的衡量准则,因此尚得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第三节 与当前经济形势及企业形势不适应的部分从上面二节介绍的情况看来,传统的备件管理是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和维修方式采用计划预修制的形势下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再加上当时的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比现在相差甚多。因此在备件的复杂程度和价格上均有很大的不同。实际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开始有了很多形势变化,对备件管理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已提出了不少问题,已明显到与当时情况的不适应。如工矿备件统配的取消改为自行订货,原来组织分配订货部门职能的变化,定点生产企业可以变动。企业在选购上有了自主权,随着机械行业市场的变化,备件市场也有了较大的变动,因此引进的先进的技术装备的增多,备件的技术含量增大,价格大幅度上升,备件储备费用在企业中的位置越来越大,流动资金不再无偿按额定金额占用,而要企业自筹等等,都给当时企业的备件管理带来很多的问题。但当时企业改制尚不多,只是就这些问题介绍一些问题,尚未把备件管理提到当前的重要位置上来认识和探讨。 当前企业的改制大部分已进行,企业的组织构成已有了一定的变化。相当多的企业和制造备件的生产能力已经从主体剥离出来,而除为体企业服务以来,要自己谋生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提到主要位置,已经从生产型的企业转化为经济型的实体,备件管理已经从确保供应转变为经济的科学的来保障供应。备件的供应渠道有了巨大变化。而随着技术进步设备技术含量的增大,备件的复杂程度和费用不断上升,而成为企业中流动资金中比较大的一块。因此,原来的,传统的那一套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无论在供应上、质量上、费用上等等,均需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前企业的需要,而更基本的是选用一套科学的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全面的改进企业的备件管理,这是当务之急。 目前,不少企业已经采取了不少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压缩库存、选定供货商等等,均有相当的效果。但如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方法,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压缩下去的库存令由于各种原因再涨上去,选定的供货商也会有所变化等等。应进行现代的科学的备件管理,并使用计算机为手段,就可以使改进的部分科学化,并且长期管理下去。第四章 现代备件管理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特点第一节 备件管理与企业的当前的方针目标,设备管理的方针相适应维修备件管理是企业设备管理的一部分,而设备管理又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备件管理必须在整个企业的方针目标或说是战略方针下,在企业的设备管理的战略方针下进行。不能把备件管理设置于企业的方针之外,或独立行事,这样备件管理就很难适应和满足企业正常运转的需要了。当然,在横的方面备件管理与企业的器材管理或是物流体系,有着密切的合作和配合关系,但除在企业中有在行政上有所安排外,这两项工作之间由于备件本身的特性及内含的原因并没有必要的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备件管理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不必须成为企业整个物资器材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但却有着密切的合作和联系。虽有的企业把备件供应放在物资器材系统中,但其管理部分成了两个部分,即计划的提出,需要的时间与质量和厂商的安排与确定;及采购、供应、库存、资金核算等。这两部分的协调与配合是十分重要的,但容易因此而产生效率和效益的不足。本讲座这个问题上是全面的系统的讲述备件管理工作。至于企业中的分工,机构的设置和协调,则企业应根据这一精神,本着有利于企业备件管理的原则来处理,在此不做更多的评述。 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市场机制的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方针、战略决策,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按国家计划、价格生产产品的生产性企业,转变为要考虑产品的技术发展,尤其是产品的市场,自主经营,追求企业的效益利润的企业。因此,在企业中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带有管理性的工作均要考虑到对企业的效益、收益、效率的影响,以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备件管理工作就显得很不适应。尤其是近年设备技术含量的增大,备件价格很高的情况下,如何采取相当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备件管理工作的适应这一形势就成为当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在传统管理中带来的一些库存多时间长、资金占用多的情况下已不能适应现在企业的需要。为此,用现代备件管理的方式,用计算机管理的手段,改进企业的备件管理是当前有效的长远解决备件管理不能适应企业当前形势的一项重要措施。 用现代备件管理模式是可以适应当前企业的方针、目标化。因为这些模式正是国际上这些年行之有效的,在市场机制下能够适应企业需要的方式。我们结合我国的,和我国一些行业和企业的一些经验,模式和特点,当然会在我国的企业中发挥很好的作用。这些现代的备件管理方式正是和当前和今后的企业的方针,目标相适应的一些方式,并有可能在运用中根据我国的特点有所改进和发展,形式更完善的体系。第二节 备件管理的指导思想及现代管理方法现代备件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企业的战略方针,在保证及时提供日常维修所需要的备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社会的与有关部门的力量,应用优化的模式来进行多方位的备件来源渠道,以使备件管理的经济效益,或说是仓库存储量及财转期为优化的,费用最低。这样可以企业用比原来较少的费用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这一指导思想下,主要是采用对备件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别的备件,根据企业周围的社会环境进行不同的,尽可能优化的处理。对备件中主要的一项日常维修备件采用科学管理,即采用最低储备量法,可大大减少日常的库存量。甚至某些个别的有及时送货可能的可以达到最低库存为零,即所谓?quot;零库存。这一点要实事求是来分析确定,不可做为宣传口号。最低储备量法与现在采用的平均储备定额的主要区别在于两点:一是把供应周期和消耗量同时计算在内,因之是效率高而节约的;第二点是打破计划经济的一切按年度计算的方法,而是按实际平均消耗期。当然平均消耗定额的统计容易,平均储备定额要比消耗定额复杂的多。而实际平均消耗期与供应周期的资料积累和计算也需要一定时间的数据搜集与核定。这些数据核定后是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订的。不是一些传统模式的定额会下来长时间不变的。 这两种方式,即分类指导,安排的原则及主要备件的最低储备量法的方式,组成了现代备件管理的主要管理方式。这些都是可操作性强,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比较实用的,也是目前在国际使用比较多的。在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优化的数学模型对一些关键后,价值很高的备件的储备进行优化计算,以便决策。这也是现代化管理所采用的手段,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备件的品种十分复杂繁多,难于逐项计算,而计算时的某些数据又往往难于搜集或统计不准确,因此在可操作性上较差。对一些价格甚高,在使用上又比较关键的备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些优化的计算。本讲座将在以后的章节中简单的介绍一些例子供参考。 上面介绍了现代备件管理的指导思想及管理方法,归纳起来为两条即:一、对不同的备件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各类不同备件的供应情况,在企业中需要的特点,市场情况,社会专业加工的情况,设备制造企业的情况等等周围的社会因素以及企业本身的制造能力等情况,进行采取不同的对策,优化备件的供应管理及储存管理,做到供应和经济上同时现代。二、对备件中主要的部分的日常维修备件等用最低储备量法管理,这是从平均消耗量及平均供应周期结合起来考虑计算的平均消耗量是以备件为单位的而不是年平均的,供应周期则考虑到各种供应因素,而取有关的优化值。在这个基础上还应对一些备件采取一些安全系数,即有些数值在最后确定时要再考虑安全因素在内。这些做法基本上不是采取以往按日历年份进行安排的情况,而是即时的,根据需要进行的。因而,在管理上和经济是优化的,在可操作性上是比较强的。同时,年度的总结和结算是必须的。在此基础上,及时地改进不是之处,因为所采用的数据准确与否,对整个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及时修正这些数据也是必要的。有关的详细情况将本讲座的第六、七、八、三章中详细介绍。第三节 备件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备件管理在使用现代的管理方式时,同时应使用现代的手段。现代化的手段此处指是是计算机管理。人工管理方式在现代企业中已终不能适应和满足要求了,在备件管理中则更为突出。有一些企业已经有了计算机,并已把备件库存及计划放在计算机上面,可以显示及统计,打印等功能。这样确实比完全人工管理提高了很多。但由于不是一个完整的、功能齐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就不可能通过这一手段去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只有统计、报表功能而没有管理职能。这就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企业应用计算机管理仓库的水平。与我们现代提出的现代备件管理的要求相差甚多。因此,在开展应用现代备件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同时开展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工作。也就是用一个计算机管理系统来进行现代备件管理,或是说用一套计算机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的备件管理的子系统来进行现代备件管理。如同时进行了备件管理从人工系统走向计算机系统的过渡,当然也可能是从简单的计算机信息存储转为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过程。计算机管理备件是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首先他与一般的物流系统和仓储系统或仓库管理管理系统不同。一方面主要的备件都是专用的是属于那一台或那个型号的设备的。可以在帐目的编排上是有其独特之处。是以备件所属的设备来分类,并且有层次的。这些与设备管理的系统帐目是一致的,并且在计算机系统上是共享的。另一方面,备件管理系统是为全企业各个生产域的维修人员服务的。这些人员在现场需及时的了解备件的库存发问,以便据此做去保持生产正常运行和维修的安排。因此,备件计算机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在系统内的各个终端都可以查阅备件库存情况。但未经授权任何人无权从仓库中撮任何备件,这一开放系统是备件管理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因此,也与一些封闭式的,需伪授权少数人才能查阅部份资料的生产管理系统是不同的。因之,也不能附属在这些系统之内。可以做为一个独立系统和它位联结在起,但不能做为类封闭性系统的小系统。做为备件管理的现代化手段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内容是比较多的,详细内容将在本讲尾的第十、第十一及第二章进行讲述。第五章 备件的编号与代码第一节 传统的备件编号编号及代码是为了管理方便所必须进行的科学管理方法。在物流管理上、仓储管理上,这一工作是很通常和普遍的做法。但备件管理由于有其别于其他物资的特点及属性,简单的用管理一般的物资的办法来管理备件,来对备件进行编号及代码是困难的。备件也区别于产品组装的零组件配套件的管理,零组件配套件的管理虽也是每一个零件属于那个组件。但它们是成套配套的,有规律、有期限、成组的。而备件是不成套、不成组的,且每个备件储备量与时间均不相同。因之,备件管理是不能完全套用物资管理的方法,这是主要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备件管理要有其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编号代码的原因。第一节 传统的备件编号传统的备件管理主要是人工操作系统,通常来说就是通过仓库的备件帐目进行管理,因此其编号及代码系统也比较简单,但仍有其明确的规律。传统的备件编号可以分成三个部分:1、属于生产厂商生产的专用零部件(不管它现在是由谁来供应),这一类是备件中的主要部分,以后简称为工矿配件。2、通用的机电产品(如轴承、电机等)。3、其它(包括半成品、毛坯件等)。属于工矿配件类的备件的编号是备件管理的主要特点,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主要采用了:按设备,分部件(或称为总成、分总成),以生产厂编号为主的方法。具体叙述如下。按设备的意思是按不同的型号规格的设备列项,如举一简单的例子,首先是设备分类,如机床类,再细分为车床类,单台设备为中型普通车床型号为C6140,这列为一项。这样分下来的原因是人工管理的帐目上容易查找,也符合事务的规律。在编号上编到设备名称后并没有完,因为有一些通用设备是有几个生产厂同时生产的,而同一生产厂生产的同一型号的设备的同一备件亦因有时存在设计变动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在这一设备名称下再注明生产厂或时间。这也可在备件上进行标注。这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往往差错出在这里。这样,我们在这一设备名称下就要包括有关这个型号设备的需要的全部备件了(此处指工矿配件类)。 分部件的意思是在按设备的基础上把备件再按其所归属的部件来管理,此处的部件在有些行业的设备上称为总成或分总成,名词虽不同但含义是一样的。由于一种设备是由一些部件组成的,在部件中又含有一定数量的零件,如果这些零件在正常的维修时需要更换,并且需要储备,这就是备件。所以在这里我们用分部件的方法来明确备件的归属。即从一种设备上划分为若干部件,部件中又包括若干零件,零件中需更换且需储备的为备件。这样三个层次的划分是指一般的不很复杂的设备而言,这样的划分已经足够了。但对一些大型的或复杂的设备来说还是不够的,如我们看到的船舶设备管理系统,他的备件管理还要多一个层次。这是由于复杂或大型设备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有的本身就是一台设备或一套系统,在它下面才能分出部件来。总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层次。 按生产厂编号的意思是首先需考虑使用生产厂编号。这是因为生产厂编号是我们订货及按设备的图纸查找的唯一的根据。我们向外订货时,不管是向原生产厂或是其它加工单位都必须提出原生产厂的编号,才能订到你所需要的备件。我们在维修检查中发现设备存在问题需要更换零件时,也是根据图纸去找零件,而图纸上标明的都是生产厂的编号。因为这两种原因在传统的人工管理系统中都是使用生产厂编号,而在人工管理的条件下只使用这一种编号对管理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困难。因为人工管理并不需要通过编号来生成一定的信息,所以这样做在传统管理是方便的。虽也有不少人提出和使用了企业自己的编码系统,但在人工管理的条件下作用不大,并且还带来一些问题。因而从人工管理转向计算机管理时就必须要对传统管理的标号方法做好改变,才能适应新的情况。 对通用的机电产品类备件的管理与上述的工矿配件的管理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这些机电产品是通用的,虽然它是使用在某些台设备的某些部位的,但由于它的用途广泛,使用量也大,这就决定了它的管理方法。有的少数零件是一些专用的或是特殊订货的,这些是非常少量的,应该加以注明,使其与一般的通用的零件有所区别。(此外如特殊的专用轴承等)。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备件的编号方法就一般的物资管理或仓储管理基本上相同。不同点在于,目录中只有维修所需要的那些名称和型号,而不是包罗万象什么都有。因此,我们在安排这类备件的目录和编码时与上面所叙述的工矿配件类有很大的不同,即在工矿配件中我们是以设备为基础来编码,而在这些通用机电产品中是以产品的品种来编码。也就是说,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那台设备下面有那些备件,而是在汇总了各种设备所需的这类备件的基础上,按备件名称和型号、规格、级别等来分类。 对一些大型、关键和特殊的这类备件应注明生产厂及所用的设备,以便重点管理。这是在传统的人工管理系统所必须的。以确保关键的备件的及时储备。从上面所述的情况看来,这两类备件的管理是有区别的。因之,在传统的管理上,账目也是独立的。当然有的企业把一些专用的机电产品放在工矿配件类一起来关管,这也是可以的,也许更好一些。这取决于企业的物资管理的分工,管理习惯等因素。因为在此处我们没有涉及设备管理及备件管理的职能、机构及分工等问题,所以也不在这一问题上展开了。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应该通过对企业的考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咨询的方式提出建议。我也将在今后的章节中加以评述。 对这一类备件的编号在传统的管理中是这样安排的:大类,如轴承、电机等;下面为名称,如单列滚珠轴承等,再下列为型号。可在附注或说明中注明生产厂。只有每一大类的序号,一般没有另外的编号。这时因为在传统的备件管理中是以手工方式进行的,这种形式的帐目已经比较方便于查找,因此也一般的不再设置企业自己的编号。如果已经使用了计算机,但仍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时,也就是说已经把传统管理计算机化的情况下,这是需要有本厂的编码的,以便及时在计算机中查找有关信息进行管理。有关利用计算机的编码问题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讲到。 对于其它的备件这一类是很复杂的,包括了上述两类所未包括的备件管理中要管的内容。各个企业又由于多年来的管理习惯和模式,也形成自己的一些特点。我在此,只能就共性的一些问题讲述,对一些个性的问题留待企业自己去考虑,或可以另行探讨。这一类备件一般的说主要包括了:毛坯件、半成品、部件(分总成)、收回的可修复的磨损的零件及其它。在传统的人工系统中这部分除部件(分总成)是按设备的型号编号外,其余的均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安排。一般的均列在备件帐目的最后部分,以便查找。对于可修复的磨损零件及修复后的可使用的零件均单独列帐。不与新的备件相混,这是使用上和财务上的双重需要。由于这些备件比较复杂,数量也较少,因经,在这里就不作更多的叙述了。第二节 在现代管理方式中,应具有的编号与代码系统在现代的管理方法中首先要把传统的,人工管理的系统的编号进一步科学化。我们在此不是把传统管理的编号全盘否定,而是把它进一步完善、规律和科学化。这是从一个传统、人工的系统转向一个现代的系统的必经之路。在此,第一步先把原来的设备备件编号系统进行重新检查和整理。对于工矿配件类是我们整理的重点。上一节的介绍的是比较完整的传统的人工管理的情况,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已有了这方面的比较高的水平,有不少在人工管理系统中有着一定的人为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这是我们在开始工作时所必须先进行整理的工作。在上一节我们已经明确了,这一类备件编号是按设备的型号规格进行的,所以第一步就是严格的按这一求进行检查和调整帐目和编号。首先是生产厂编号和备件的顺序,这往往由于工作上的临时方便使顺序、部件、备件没有按应有的顺序排列。所以第一步应是整理和排列备件的名称、型号和生产厂编号。即使是自己生产的备件或向其它单位加工订货的备件也要用生产厂编号来标注,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由于有些生产厂在制造中使用了一些其他生产企业的部件、零件及配套件,因此在生产厂编号上可能出现比较复杂的情况,这也是应注意的,但不管他原来的编号有多复杂,仍需要使用这一编号。为了使这一编号的管理科学化,我们强调编号的按设备、部件或组件、备件进行。1、 我们在查对备件的生产厂编号时按下列三个系列进行:A、一般设备 设备型号-部件名称编号-备件名称编号B、较大型设备 设备型号-部件名称编号(总成名称编号)-组件名称编号(分总成名称编号)-备件名称编号C、大型设备系统 系统名称型号-单台设备名称型号-部件名称编号(总成名称编号)-组件名称编号(分总成名称编号)-备件名称编号这是因为设备备件多而复杂,没有一套系统的编码和管理很难进行科学管理。在做这一工作时要先查清生产厂的编码规则,再按上述原则把生产厂的编码理顺,即使他们的规则由于各种原因不很规范,为了便于管理,也需要整理清楚。这是备件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最重要的一点。2、在排列和整理上述的备件编号中要注意通用机电产品(如轴承、电机等)亦在生产厂的总编号中,此时应把这用业作为零件的产品单独拿出来,另外列入通用机电产品类中去,以免相混。但对一些特殊的通用件,如大型或专用的轴承、电机、风机等应单独注明使用的设备名称型号。3、在排列编号中还需注意的是通用和借用的零件,即几台不同型号的设备使用的同一零件,这在一个生产厂生产的类似设备中借用零件的情况是常常发生的,应按生产厂的归属加以排列,不可重列。但需注明多用途的具体情况。4、对每一台设备来讲生产厂的编号已全,此外应说明,备件是全部零件中需要更换和储备的那部分零件,不是全部零件。我们排列备件编号时是按照备件的要求来编制的,有些随着设备的运转和磨损需要增加的备件,可以随时加进去。这时我们已有了一台一台的分部件层次的备件表。此时要和台帐同步。即用台帐上的设备清单来开列备件帐。即用台帐上的设备为顺序来排列备件目录。举例:以金属切削机床为例。先列出设备目录, 首先是车床,车床下有若干类,现用普通车床类;普通车床下又分为,仪表、小型、中型、大型和重型等类。每一类中,列出型号,如中型普通车床直径400MM可列为C620再分生产厂、C620-1再分生产厂、C620-3再分生产厂、C620A再分生产厂、目录即可列全。当然一个企业不一定各个型号的设备都有,对那些没有的可不列,今后有增加亦可按其地位来插入,不要放在最后。还有如上述的车床还有一个规格问题,对备件来说,只影响个别的备件如此处普通车床的长度只影响到三杠的长度,可以不列为单独的不同设备只作标注,或亦可再细分不同长度的设备。 有了设备型号的目录和顺序后即可排列此型号的备件清单举例如下:中型普通车床 C620-1 生产 沈阳第一机床厂 (与苏1A62通用) 与XXX、XXX、XXX厂生产的通用。下面为分部件:床头箱X轴 编号(生产厂)。XX齿轮 编号(生产厂)。拨叉 编号(生产厂)。以上为举例,凡有尺寸变动的,年份后变动的均应一一列出。这样一个以设备长帐中的设备目录为基础的,以生产厂编号为标志的备件清单即列出了。这是设备备件管理的基础工作的最根本的一部分。首先要细致的做好。如上面所述,这主要是为备件的主要部分即工矿配件部件的管理方法,关于其它两类的情况将在后面再行途述。在每一个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都要有这样一本帐,这是和一般的物资管理有相当不同的。在一般的通用物资管理上一类物资是编在一起的,这与备件管理中的通用备件(即指通用机电产品配件)是基本一致的,但对备件管理中的专用备件,此处指工矿配件类配件是不同的。它们这一类是按归属的设备来归类的,这样才方便直接。当然,一台设备从装配图上看来,零件很多,那些属于备件,那些不需要储备因而不属于备件,这是要根据情况来确定的,上面已有叙述。今后仍将进一步阐述有关的原则及措施。目前,我们已叙述了了以生产厂编号和编码一系统。但这是非常混乱的,在人工管理系统中我们是根据设备的名称,备件名称来查找的,生产厂编号是重要的因素,是确定这一备件的具体内容的标志。这是因为备件名称比较普通。如轴、齿轮、拨叉等,具体那个轴、那个齿轮、那个拨叉,当然又以在名称上加上说明为轴、轴、二联齿轮(甚至轴的二联齿轮)等,但要说的很清楚,很明确就需要不少文字叙述,这在管理上是很不方便的,更不能形成简要的信息。因此,生产厂编号在此处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往往生产厂在生产过程中对设计上有所改进,这在编号上会有明确和清楚的反映。如果我们对他的改进并不清楚也可以通过编号的变动可以查询有关的变动。但生产厂编号是生产厂根据他的系统尤其是设计系统来编制。适合于生产厂的生产管理。同时一个企业有着成千上万多各个不同生产厂商生产的设备。把不些不同的编号合在一起看起来是五花八门、杂乱无章。因此,我们可以说生产厂编号对备件管理来说是重要的,但是他是一个技术规格上的参照编号,与使用企业的编码系统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上面所叙述的只是科学的人工管理系统,以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和备件名称为主的帐目系统,尚未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编码。没有这一扎实的帐目系统的基础,现代的编码也是不能建立的。所以虽未能建立科学的编码系统,但科学的规范备件帐目系统的建立是一项重要的扎实的基础工作,是不可急略的。在有了这一坚实的稷帐目系统后应即着手建立本企业的备件编码系统。上面已经说过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和部件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的生产厂编号为标志的备件系统,这在现代备件管理系统中是一个科学的、规范的基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备件的编码系统。另一方面,设备已在类别、型号规格的基础有了一套完整的编号系统。这是多年来设备分帐系统一直存在的。虽说他是多年来的行政系统方式规定的编号系统,但毕竟在人工管理条件下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并且基本可以反映了全企业的设备及资产。不是之处在于当时设计这类系统的思想仅着眼全厂的资产管理,对一些其他参数考虑的不多,这在当前进行设备的现代化管理。及计算机管理上在处理编码时会考虑的多、更全面,且编码要比原有的编号系统更复杂一些,这里就不多做叙述了。谈到设备编码的原因是为了在备件编码上要供用设备编码的前一部分,亦即设备台帐中各种设备的编码表示每种设备的部分。对大型设备,大型系统则要全部使用设备编码再编制备件编码。这样使企业内部的设备和备件编码是统一的、系统的。同时在编码上说来备件是从属于设备的,在信息上是资源共享的,这样未实现计算机管理。设备编号是逐台的,同一型号有多少台就有多少编号,而备件是按型号的,每一型号的设备不论多少台也只是一项设备下面的备件。在此使用的是设备按名称型号的分类表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逐台的。备件编码是在这个基础上起步的。举例说明,如我们仍用现在常用的设备编号的基础的话,如某企业的普通车床的编号为2101XXX(XXX为次序编号),这时备件编码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使用2101为前四位,第五位为具体车床型号。第六位为大部件,第七位为组件,第八,九两位为零件序号。排列如下以上是一个在原设备类别编号为2101四位数的基础上的备件的十位的编码举例。有些较小的设备部件下即为零件时第七位用O表示,有特殊情况的在第十位表示。这里因为选用了前四位是设备类别号的情况,如果设备类别编号不是四位就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十位数在人工管理上困难多一些,在计算机管理上由于这方面硬软件的发展转快,目前是很方便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间就这一类的代码要求不超过8位,这是因为当时计算机技术水平所使用的计算机的容量及速度技术水平均不高,而当时的软件尚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所致。这个例子是个与设备编码结合,并把备件的特点结合起来用编码的方法,使企业内部的备件系统化起来的方法。各企业有其自己的特点,备件管理与相关的系统也有各种联系和协调,整个企业还有整个管理网络。要根据这些情况,在上面举例的原则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备件编码系统,当然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由于使用了设备类别的编号为编码的前几位,因此在系统中容易有两个类似的号码出现即设备编码与备件编码,这要在系统的设备中处理好,备件是设备的下一层的系统,因此,不应相混。 有了备件的编码以后,应即着手编制企业的备件编码表。这个编码表与以前所述的备件帐目表是不同的,它突出了备件的编码,而其他项目均在表的后面。在人工管理系统中如使用这样的表格查找起来就比较不方便。因为你不可能每个人都把备件的企业编码记得那么清楚。蝇说实际上还是按设备的型号规格市场组件来编列的但毕竟要从后面找到前面,就不那么十分方便。在现代管理中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时就比较方便,可以查找设备的部件、组件、备件、也可以查询编码。从一个编码上就可以查找全部的这种备件的信息资料,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要有一本厚厚的代码表,供操作人员查询后再应用。现在可以在计算上通过各种方式查询以找到你需要的数据。做为管理整个备件系统来说使用编码是方便的,做为基层维修人员查询备件时,使用设备、备件这种方式查询可能更为便利。但这都需要在管理上有本企业的编码。 总的备件代码表应是:序号 代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商备件名称生产厂编号 备件生产厂 备注 这是个比较简单的表,只供查询企业代码与备件、设备等相应的资料而用。如果需要可以把相关数据都列上。那就成为一个以代码为主导的备件台帐。 还可以把代码表按不同的设备多列那就简单一些:设备名称_型号规格_生产厂商_ 序号代码备件名称生产厂信号备件生产厂备注注:空格栏系根据需要可增加的项目这样,设备备件的代码编制完成了,查找也比较方便。只用生产编号在使用上是不规范的,上计算机也有困难。如有的备件不按设备而是按备件类别归类的,在管理上也有困难。代码、编号方法很多,不求一律,以科学管理便于使用为佳。 第三节 备件与其它物资供应系统在编号与代码上的不同备件因有其本身的特点,是设备的部件、组件中一个零件。同时,又是专用的,只用于此种型事情设备的这个部位。因此,在代码编制上应以其系统归属来划分进行编码。这样做的目的是代码与系统归属相吻合,是一套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两套系统。这就是备件编号代码与其他物资供应系统不同的基本原因。备件中的标准机电产品(如轴承、电机等)由于其属性与其它专用备件(工矿配件类)不同,因此在编导,代码上也不相同。这些备件放在备件管理中是备件,放在物资供应中是物资,实际的管理方法是相同的。这些物资供应在管理上按物资的分类来管理的。如滚动轴承,即按滚动轴承本身的特点来分类,如滚珠轴承、滚柱轴承,再向下还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在每个小类中按规格排列。这样的排列是科学的,是符合物资管理的规律的。自然他的编号代码,也是根据这些情况在企业内进行。如果有大的物流系统覆盖时,也应考虑企业代码与物流系统的关系。此处就不多叙述。总的看来,这些标准的物资供应管理编号代码的不同是与他的管理方法不同而产生的。专用备件(工矿配件类)是以设备系统为基础的,每个备件都从属各种设备及其部件,因此是这样一个编号代码系统。而标准机电产品的备件,不从属于具体那一种设备,因此是以容件本身的系列琰排列的。这就是两种方法的基本区别。在此也说明了,以标准机电产品构成的备件是按零件的系列来编排,并进行编码的。并且在备件中自成一个系列。并且有的企业这一部分并不放在备件的管理中,而是在物资供应中覆盖了这些项目,这在管理上是不行,但必须解决需要量以及及时供应的要求。对一些专用的产品如,专用的轴承、电机风系,由于其专用的特点和属性,放在专用备件中管理,使变从属于设备来进行编码更为有利。对于半成品,锻铸件等这一类产品,由于其从属于某一种设备,是专用性质的,因此用专用设备的编码,并按此管理为好。但仍单独分一大类列出,不与成品混在一起,这是出于管理的因素,因为毕竟它们不是成品不直接使用,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供应周期长的原因,储存在此而已。因此,单独列类是十分必要的。这类备件应该随着管理工作进展,设备及时的技术进步,相对的越来越少。但,仍是备件中的一个类加而存在。第三节 备件与其它物资供应系统在编号与代码上的不同备件因有其本身的特点,是设备的部件、组件中一个零件。同时,又是专用的,只用于此种型事情设备的这个部位。因此,在代码编制上应以其系统归属来划分进行编码。这样做的目的是代码与系统归属相吻合,是一套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两套系统。这就是备件编号代码与其他物资供应系统不同的基本原因。备件中的标准机电产品(如轴承、电机等)由于其属性与其它专用备件(工矿配件类)不同,因此在编导,代码上也不相同。这些备件放在备件管理中是备件,放在物资供应中是物资,实际的管理方法是相同的。 这些物资供应在管理上按物资的分类来管理的。如滚动轴承,即按滚动轴承本身的特点来分类,如滚珠轴承、滚柱轴承,再向下还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在每个小类中按规格排列。这样的排列是科学的,是符合物资管理的规律的。自然他的编号代码,也是根据这些情况在企业内进行。如果有大的物流系统覆盖时,也应考虑企业代码与物流系统的关系。此处就不多叙述。总的看来,这些标准的物资供应管理编号代码的不同是与他的管理方法不同而产生的。专用备件(工矿配件类)是以设备系统为基础的,每个备件都从属各种设备及其部件,因此是这样一个编号代码系统。而标准机电产品的备件,不从属于具体那一种设备,因此是以容件本身的系列琰排列的。这就是两种方法的基本区别。在此也说明了,以标准机电产品构成的备件是按零件的系列来编排,并进行编码的。并且在备件中自成一个系列。并且有的企业这一部分并不放在备件的管理中,而是在物资供应中覆盖了这些项目,这在管理上是不行,但必须解决需要量以及及时供应的要求。 对一些专用的产品如,专用的轴承、电机风系,由于其专用的特点和属性,放在专用备件中管理,使变从属于设备来进行编码更为有利。对于半成品,锻铸件等这一类产品,由于其从属于某一种设备,是专用性质的,因此用专用设备的编码,并按此管理为好。但仍单独分一大类列出,不与成品混在一起,这是出于管理的因素,因为毕竟它们不是成品不直接使用,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供应周期长的原因,储存在此而已。因此,单独列类是十分必要的。这类备件应该随着管理工作进展,设备及时的技术进步,相对的越来越少。但,仍是备件中的一个类加而存在。第四节 考虑到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编号和代码的要求现代备件管理是离不开计算机管理的。同时使用计算机管理对备件的帐目、库存、储备、及时申请订货等都有很大的方便,可以参观科学管理。因此,在备件的代码上必需适合计算机管理的要求。首先是在计算机管理中设备的代码与备件的代码应是协调的。专用备件都是从属于设备的,是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