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医情志病诊治课件.pptx_第1页
课件:中医情志病诊治课件.pptx_第2页
课件:中医情志病诊治课件.pptx_第3页
课件:中医情志病诊治课件.pptx_第4页
课件:中医情志病诊治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防治情志病,一、情志病概念; 二、情志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三、七情致病特点与临床表现; 四、情志病的防治原则; 五、常用的中药治疗; 六、临床医案列举(3则)。,要点概括:,一 何为情志,情绪与情志的区别: 情绪关注的是正常人的正常情绪,而中医情志更侧重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变化状况对情绪的影响或者情绪的变化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影响。中医的情志概念以五脏的精气和正常生理活动为基础,是人体正常脏器功能的外在表现,主要涉及七情、五志和五神等内容。,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情志是传统医学对西医情绪的特定称呼,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情绪的中医称谓。,一、情志病的概念,情志致病萌芽于春秋,奠基至两汉,定型于宋金元,深化于明清时期。明名医张仲景于类经首列“情志九气”,并首提“情志病”之名。 现代认为情志病是持续的、恶性的情志刺激为原因或因此诱发的,引起人体气机逆乱,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以情志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同时也包含疾病过程中的情志变化,主要渉及精神疾病、心理疾病。,情志有异,影响脏腑等气机和功能的正常运行,致人生病。,典型情志病病证,情志刺激而发,情志刺激诱发,其他 原因,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如现代临床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等多属于此类范畴,二、情志病的生理病理特点,肝在志为怒 心在志为喜 脾在志为思 肺在志为悲 肾在志为恐,魂、神、意、魄、志,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五志,五神,七情和五志都是对作为致病性情绪情感活动的概括。 五神是情志产生的神志基础,情志与气 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气机失调是情志致病的本质。,情志与血 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同时依赖于脏腑功能的协调平衡。,情志与气血的关系,三、七情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怒,忧,悲,喜,2007. 01,喜为心志,心能表达人的喜悦之情。 心主血,喜悦时人体气血运行加速,面色红润,御寒能力,抗病能力提高,患心脑血管病的可能下降。,心主神明,愉悦时,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增强。 心开窍于舌,高兴时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语言流畅动听等。 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人在高兴时也胃口大开,久则心宽体胖。,病理:“心主喜,喜伤心”,“喜则气缓”。 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使心气涣散两个含义。 前者为正常的生理功能,后者确因过喜而伤及心脉,致使血脉迟缓,心气涣散不收。,临床可见心悸不安,倦怠无力,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癫狂等症。,喜,怒为肝志,肝能表达人的愤怒之情志活动。 怒是个人的意志和活动遭到挫折或某些目的不能达到时,所表现的,以紧张情绪为主的一种情志活动。,怒既有积极的一面,战前动员要鼓舞战士的士气,激起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使之在战斗时化为巨大的战斗力,怒又有消极 的一面,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消极和不良的影响。 暂时而轻度的发怒,能使压抑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人体气机的疏泄条达,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病理:“肝主怒,怒伤肝”、“怒则气上”。肝主疏泄喜于条达,因过怒而伤肝,则使气冲上逆,血随气涌,并走于上。,临床可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目眩耳鸣,甚则咯血呕血或昏扑不省人事等。,怒,2007. 01,忧(悲)为肺志,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肺开窍于鼻,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当人因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忧愁悲伤哭泣过多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 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病理:“肺主悲主忧,悲忧伤肺”,“悲则气消”。过度悲忧耗伤肺气,肺气消弱抑郁不达,意志消沉。,临床可见胸闷气短,乏力懈怠,精神不振,面色苍白等症。,忧(悲),2007. 01,思为脾志,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在思考或焦虑时,往往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脾主运化。,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有关。,病理:“脾主思,思伤脾”,“思则气结”。 思虑过度,忧思伤脾,脾失运化无权使气机不畅。,临床可见胸闷腹胀,胃满痞塞,食滞难消,不思饮食等症,久之尚能耗伤心神还会见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思,2007. 01,恐(惊)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惊恐是人对外界突发刺激的应急反应。人在受到剧烈惊恐之时,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与肾主前后二阴,肾主两便的功能相符。,肾藏精,生髓充脑有关系。惊恐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一定益处的,可以引起警觉,避免机体遭到危害。,惊(恐),四、情志病的防治原则,情志养生,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1.调养心神,2.立志养德 养生的首要就是重视道德修养,是“养生之根”。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1.清净养神 调养心神首在静养 老庄道家养生;无为 静养 恬淡虚无 天玄子:“养生大法有六:曰心广、心正、心平、心安、心静、心定” 素问 生气通天论:“清净者肉奏比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现代生理学证实,人在入静后生命活动中的中枢大脑又回复到人的儿童时代的慢波状态;气功入静后,脑电波活动与常人不同。,1.调养心神,4.保持心理平衡 当代社会的特点之一是竞争。长期处在高节奏的竞争环境中,容易产生焦虑、心力疲劳、神经质等心理现象。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心理健康。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保证健康的体魄,就必须培养在竞争中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3.性格乐观开朗 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人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上。性格开朗是胸怀宽广、气量豁达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性格虽然与人的基因和遗传因素直接相关,但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是可以改变的。人们都有一个使自己的性格适应于自然、社会和自身健康的改造任务。,2.调摄情志,转移法:又称移情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思想焦点,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其与不良刺激因素脱离接触,从而从情感纠葛中解放出来,或转移到另外事物上去。,疏泄法: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会,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称之为疏泄法。,节制法: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极,达到心理平衡。 吕氏春秋说:“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重视精神修养,首先要节制自己的感情才能维护心理的协调平衡。,五、常用中药治疗,1.安神药物 滋养安神药物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忧虑太过、心神失养或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的惊悸、健忘、虚烦不寐等病证。此类病证多属于虚证,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知母、麦冬、当归、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等。,五、常用中药治疗,2.开窍药物 情志疾病中由于剧烈的情绪波动,导致气机逆乱,痰浊内生,常运用芳香开窍的药物醒神开窍,用于治疗神昏窍闭等病证。常用的有麝香、冰片、石菖蒲、苏合香等。,五、常用中药治疗,3.理气药物 用于治疗气滞、气逆等病证。气滞多因喜怒无常、忧思过度所致,需行气解郁散结,常用药物有陈皮、厚朴、木香、积实、香附、小茵香等。气逆多因恼怒等不良的精神刺激所致,其气横逆或上冲,治疗时需降气平冲,常用药物有丁香、柿蒂、旋覆花、沉香等。,五、常用中药治疗,4.活血药物 气机不畅易导致血痛,情志疾病的治疗常使用活血化癖药物,通利血脉、祛痪止痛,主要用于血行不畅、痪血内结等病证。常用活血祛痪药物有川芍、红花、桃仁、赤芍、丹参等。由于疲血引起的出血者治疗时,需在活血祛痪的同时加用止血药物,如仙鹤草、艾叶、侧柏叶、茜草、棕搁皮等。,五、常用中药治疗,5.祛痰药物 祛痰药物可以消除痰饮,主要治疗各种痰证,亦常用于情志疾病的治疗。情志内伤,造成气机紊乱,导致津液输布失常,加之肺、脾、肾等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功能失调,使得痰浊内生。常用药物有半夏、胆星、芥子、瓜蒌等。,五、常用中药治疗,6.调肝药物 调肝指用理气舒肝或养血和血药为主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作用的方剂。主治肝郁气滞,肝体失养等病症。 肝主疏泄,“乃生气所寓,为藏血之地,其性刚劲,喜条达,但必须水以涵之,土以墙之,然后得遂其生长之意”(张秉成成方便读),发挥调畅情志,疏泻气机的作用。常用的有柴胡、郁金、香附等。,周某,女,32岁,丽水市莲都区人,家庭妇女。 初诊:产后9月余,心烦,时自哭泣,少寐,多梦,口苦,胃纳欠佳。 舌淡红,苔薄微黄,脉细数。,案1,此为肝郁血虚,内有郁热之证,治以养血健脾,疏肝清热。 方用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牡丹皮10g 焦栀子10g 柴胡10g 炒白芍15g 当归10g 炒白术10g 茯神15g 甘草10g 浮小麦30g 大枣15g 炒麦芽20g 7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服。,就诊过程,二诊:心烦等减轻,有时胸闷,偶感心慌,舌淡红,舌苔薄黄,脉细数。 前方去麦芽,加柏子仁10g,14剂,水煎,早晚饭后服。 三诊:近来心情逐渐好转,纳食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续原方10剂,以收全功。,就诊过程,按:患者产后心烦抑郁,属郁病,又属金匱要略所载脏躁,谓“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本案因产后失血,血不养肝,肝失柔和,则肝郁血虚,气郁化火,则兼郁热,以致忧郁心烦,伴少寐,口苦口干诸症。以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方证合拍,效如桴鼓。,李某某,男,34岁,青田籍,工人。 因惊恐而患癫痫病,发作时惊叫,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伴汗出。胸胁发满,夜睡呓语不休,且乱梦纷扰,精神不安,大便不爽,视其人神情呆滞,面色发青,舌质红,舌苔黄白相兼,脉象沉弦。,辨为肝胆气郁,兼有阳明腑热,痰火内发而上扰心神,心肝神魂不得潜敛之故。治宜疏肝泻胃,涤痰清火,镇惊安神。 处方: 柴胡12g 黄芩9g 姜半夏9g 党参10g 生姜9g 龙骨30g 牡蛎30g 生大黄6g(后下) 铅丹3g 茯神9g 桂枝5g 大枣6枚 服一剂则大便通畅,胸胁之满与呓语皆除,精神安危。唯见欲吐不吐,胃中嘈杂为甚。上方加竹茹12g,陈皮10g服之而愈。,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由小柴胡汤去甘草,加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和铅丹而成。治少阳不和,气火交郁,心神被扰的胸满,烦惊,惊恐,谵语,心烦,小便不利等症。 本方治疗肝胆气郁,又兼阳明腑热内结。 方中小柴胡和解少阳之邪;龙骨,牡蛎,铅丹镇肝安魂;大黄泻内结之热;茯苓利三焦之水,务使内外之邪热能解,肝胆之气得以调畅为宗旨。刘渡舟名老中医常用本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癫痫、小儿舞蹈症等。 加减化裁:肝火甚,加龙胆草、夏枯草、山栀子;病在血分,加白芍、桃仁、牡丹皮;顽痰凝结不开者,加郁金、胆南星、明矾、天竹黄。方中之铅丹有毒,用量不宜过大,服之宜暂不宜久,并以纱布包裹扎紧入煎保险。,徐某某,女,35岁,庆元籍人,财务。 患者平素性格内向,多思善虑,致肝气郁结为病。刻下胸胁胀满、时发太息、呕吐酸苦、经期前后不定、少腹作痛。所可怪着,病后性情改变,性欲淡漠,厌夫独宿。观其表情默默、抑郁不语。舌淡红,苔白,脉沉弦。,按语“知其肝气郁而不舒也。夫肝肾同源,其气相通,故肝郁可导致肾气亦郁。肾郁气沉,则机能不用,故春情顿泯,意志消沉,此亦无怪其然也。” 治当疏肝解郁,以通肾气之郁。方用小柴胡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减: 柴胡15 g 黄芩10 g 姜半夏12g 党参10g 枳实10 g 炒白芍12g 蜜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7枚 石菖蒲10 g 郁金10g 服药不满10剂,诸症俱除。,1. 中医的情志概念以五脏的精气和正常生理活动为基础,是人体正常脏器功能的外在表现,主要涉及七情、五志和五神等内容. 2.气机失调是情志致病的本质. 3.中医治疗情志病是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