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国医学史.pptx_第1页
课件:中国医学史.pptx_第2页
课件:中国医学史.pptx_第3页
课件:中国医学史.pptx_第4页
课件:中国医学史.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医学史,宋至元时期,1,(一).制度的进步,由于北宋数位皇帝对医学的重视,宋代医政制度在沿袭唐代的基础上有所加强,其功能除了卫生行政、医学教育、宫廷医药外,更涉及医书出版、药材交易、社会抚恤等前代政府较少干预的领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一.医事管理的变革:政教分离 宋初设立医官院专职医药管理,而太医署则担负医学教育和医疗职能,从而使医事管理更加专业化 除此之外,宋代还设有其他类型的医疗、慈善机构诸如安济坊、养济院等,并且还通过律令规范医生职业道德,从而完善宋代医事制度。,2,古代医生其实是武将?,宋初只有掌管医官院的官员才有医官职位,其他医官其实都是武官官阶。,3,二.开设国家药局:成立官药局 官药局是官方经营的药业机构,以收购民间药材、制作并出售经炮制的药材 或成药为职责。 “修合药所”和“太医局熟药所”(亦称“卖药所”)是我国最早的官办药厂和药房,后来便形成“太平惠民和剂局”。,4,官药局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完善,保证昼夜售药,监督药品制作,救济贫困患者,管理药材收购,元代设“广惠司”为药政机构,并在其下设“回回药物院”,5,三.发展医学教育:重视人才培养,6,设立太医署(后改名太医局),专管医学教育,提举(校长),判局(副校长),各科教授,每科一人,招生、考试、学科设置改革,行政组织、学生待遇“仿太学立法”,(二).医籍的整理和研究,宋元时期,医学著作大量增加。校正医书局的古医籍整理工作、研究伤寒之风的兴起与方书的编著,对医学的推广与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古医籍的整理与刊行 医籍整理历程,7,1026,整理修正,命医官晁宗悫、王举正整理修正医书错误,并颁行,1057,设医书局,设立“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对历代医书进行考证,整理,986,编撰书籍,命贾黄中等人编撰雍熙神医普救方,1077,刊行书籍,陆续出版古代医书,规范原文,为医学发展做出贡献,二.伤寒论的研究与补充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 许叔微伤寒百证歌伤寒发病论伤寒九十论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 钱闻礼伤寒百日歌 郭雍伤寒补亡论 杨士瀛伤寒类书活人总括 王好古阴证略例,8,对于伤寒论 1.原文的注解 2.体系的研究 3.内容的补充,(三).中医理论的发展,1.病因学,9,不内外因,饮食饥饱、虎狼毒虫、金疮踒折等,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瘟疫之气,2.养生学 宋代养生术 陈直养老奉亲书,10,点击小标题,点击添加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地说明内容。,点击小标题,点击添加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地说明内容。,3.人体解剖学 出现了有图的解剖书! 吴简欧希范五脏图 杨介存真图 不过并没有流传下来,11,4.法医学 宋慈洗冤集录,12,唐代出现法医学性质的专著疑狱集,战国末期,出现验伤制度及法医检查,书中记载的“张举烧猪”的故事,是鉴别生前烧和死后烧的科学方法,也是我国法医学 史上第一次法医动物实验的生动描述 宋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法医检验的制度,并出现了一些有关法医的著述。,张举烧猪 三国时期,吴国人张举在任句章县县令的时候,县里有一个妇女谋害了自己的丈夫后怕官府追究,立即放火把房子烧了,然后号哭着告诉别人,说房子失火烧死了丈夫。死者的弟弟怀疑此事,告到县衙门,张举立即到现场勘察验尸。尸体已经被烧焦了,张举查验了死者的口腔后问死者的妻子:“你说你的丈夫是失火被烧死的?”“是的,大人。”这个妇女连忙点头。张举突然脸一沉,说:“胡说!你丈夫根本不是失火烧死的,快如实招来!”女子竭力辩解,“我丈夫确实是被火烧死的呀!请大人明鉴。”张举严肃地说:“凡是被火烧死的人,因为死前被烟熏被火烤,呛得喘不过气来,迫于呼吸,口中势必吸进灰尘,而你丈夫口中一点灰尘也没有,怎么会是失火烧死的呢?肯定是被人杀死后放火烧焦的!”“冤枉啊!”这个妇女号啕大哭,拒不承认是她杀死了丈夫。 张举微微一笑:“我让你心服口服。”说完,就叫人取来两头活猪,杀死其中的一头,然后堆起木柴,将活猪和死猪同时放到柴堆上点火烧。火熄灭后,取出两头焦猪来检查,活猪口中有很多灰,而死猪口中却没有灰。张举指了指口中没有灰的猪,厉声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讲?!”“我”杀人的妇女见阴谋已败露,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不得不供出谋杀亲夫的事实和原因。,13,(四).中药与方剂学的发展,1.中药学的发展 北宋统治者重视医药,多次由国家组织本草修订工作。同时,私人本草著作大量产生,使得宋代本草学有很大发展。 官方本草著作的诞生: 开宝本草: 开宝六年,宋政府诏令翰林医官刘瀚、马志等人,在新修本草和蜀本草的基础上,以本草拾遗为参考,编撰了开宝新详定本草。第二年经李昉等人重新校勘颁行,形成开宝本草 嘉佑本草:在开宝本草的基础上,医书局官员对开宝本草加以校正补注,形成嘉佑本草,14,本草图经:嘉佑本草颁行后,诏令各地将当地所产药物照实详细绘图并注明形态、采集季节和功用并进上。同时对进口药材来源进行辨清,选出样品,一并上呈。以上资料经苏颂整理后,于1062年编撰成本草图经 私人本草著作的诞生 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5,唐慎微,字审元,成都人,北宋著名药学家。他对发展药物学和收集民间单验方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开创了药物学方剂对照之先河。而且在多年广泛采集的基础上,约与公元1082年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证类本草三十二卷,收药物一千七百四十六种,其中有六百多种是前代本草书中未曾记载的。 这部书受到后世医药学家的重视,后世的不少本草书都以此书为基础。就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撰写也以此书为基础和蓝本,李时珍对唐慎微也有很高的评价说:“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药物学著作而附有方剂的,实际是从此书开始的。因此唐慎微可以当之无愧的堪称是中华中医领域的药学始祖。,16,证类本草几经修订,几次易名,17,1108,集学士为之镂版印行,并附入陈承重广补注神龙本草图经,大观本草,1116,朝廷医官修订大观本草,改名为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并成为国家的正式医典,政和本草,1159,宋高宗时期再次校订政和本草,定名为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绍兴本草,2.方书的编撰 这一时期,宋政府十分重视方书的编撰,使得宋代在医方整理和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18,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和剂局”配制成药的处方集,经过多次增补而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的成药处方集,太平圣惠方,第一部大型方书,全书共100卷,分1670门,录方16834首,内容丰富。,圣济总录,由官方编撰,集宋以前医方之大成,与太平圣惠方性质相似,唯其规模更大,(五).临床各科的成就,19,1.外科学 辩证施治进一步用于外科治疗,提出“内消”和“托里”等原则,强调外病内治的原则,使外科的处理更加重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治疗手段也日趋于完备。 陆续出现了一些外科专著,如李迅的集验背疽方、齐德之外科精义、陈自明外科精要 对肿瘤的病因及防治积累了很多合乎科学的知识和经验,宋代东轩居士的卫济宝书中首创了“癌”字。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最早论述了癌症的特性,20,2.骨科学 元代战争的频繁客观上促进了骨科的发展,元代太医院为此设立了正骨兼金鏃科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是现存记述骨科最详细的著作,介绍了多种治疗方法,并且首次运用悬吊复位法这一创举性的方法。 对手术中曲针的使用,堪称伤科史上的重要发明。 对麻醉法的记述,是我国最早的记录全身麻醉法的文献,21,3.妇产科学 宋代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太医局设立了妇产科 妇产科专著的出现:杨子建十产论、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十产论详述了横产、倒产、坐产、碍产等各种难产形式和助产方法 妇人大全良方共24卷,原分8门。前3门对妇产科学的医、诊、治、方诸方面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后5门为产科,从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5门对胎儿形成、发育、孕期疾病、分娩、难产、产后护理及治疗、妊娠用药禁忌等均有较详细的叙述。,22,4.儿科学 儿科名医辈出,如钱乙和他的学生阎孝忠都是闻名于世的儿科医生 钱乙,字仲阳,山东郓城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3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威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曾任太医院丞,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著名医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言不为过。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23,5.针灸学 针灸学在宋代获得大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医学课程,但当时针灸书籍混乱,彼此互抄,造成针灸穴位混乱。宋仁宗于天生初年诏令翰林院医官王惟一,考次针灸法,铸造针灸铜人,作为针灸之准则。,24,(六)学术争鸣,金元时期,战乱频繁,百姓颠沛流离,深受疾病劳役之苦。一些医家基于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证经验,鉴于部分医师盲目照搬“局方”的弊病,提出了“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治病观点。中医学也在此时呈现一派学术争鸣的景象,出现“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1110-1200)字守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刘完素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即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至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之间,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为后世所称金元四大家中的第一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伤寒直格等,25,26,张从正(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 金朝睢州考城县郜城乡(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村)人。金朝四大名医之首。金朝四大名医之首。 张从正发展了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为祖国医学的病机理论和治疗方法做出贡献,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称为“攻邪派”的代表。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儒门事亲等。 李,27,李杲(1180-1251)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据元史记载“杲幼岁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千金从之学” 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金元四大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七)中外医学交流,唐代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被阻隔。到宋金元时期,由于我国已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海上交通的便利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更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外医药交流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中国与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阿拉伯地区都有广泛的医药交流。,28,中国医学史,明代到近代以前,29,(一)医学书籍的编撰,1.古今医统大全 2.普济方 3.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4.医宗金鉴 5.四库全书,30,(二)中药学的重大成就,1.本草纲目 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既便检索,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部之下为60类,各类中常将许多同科属生物排列在一起。各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即一药名下列8个项目(即“事”)。其中“释名”列举别名,解释命名意义;“集解”,介绍药物出产、形态、采收等;“辨疑”(或“正误”),类集诸家之说,辨析纠正药物疑误;“修治”,述炮炙方法;“气味”、“主治”、“发明”,阐述药性理论,提示用药要点,其下每多作者个人见解;“附方”,以病为题,附列相关方剂。,31,32,2.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古代中医药学著作,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著,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时距本草纲目刊行已近两百年。其书以拾本草纲目之遗为目的,共十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包含了不少民间药材,如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等,以及一些外来药品,如金鸡纳(喹啉)、日精油、香草、臭草等。本书除补纲目之遗以外,又对纲目所载药物备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处给予订正。本书对研究本草纲目与明代以来药物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作为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三)临床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