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线粒体和叶绿体ppt.ppt_第1页
课件:线粒体和叶绿体ppt.ppt_第2页
课件:线粒体和叶绿体ppt.ppt_第3页
课件:线粒体和叶绿体ppt.ppt_第4页
课件:线粒体和叶绿体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 线粒体和叶绿体,2019,-,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特征: 1、能量转化细胞器 2、具封闭的双层膜 3、属半自主性细胞器,Mit(eukaryotic): 氧化磷酸化 ATP Chl(plant): 光合作用 ATP + NADPH Sugar,2019,-,2,2019,-,3,第一节 线粒体和氧化磷酸化,1890,Altaman首次发现,命名为bioblast; 1897,von Benda提出mitochondrion; 1900,Michaelis发现线粒体具有氧化作用;(植物) 1912,Kingsbury第一个提出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的场所; 1948,Green,1949,Kennedy和Lehninger分别发现三羧酸循环和脂肪酸氧化是在线粒体内完成的; 1952-1953,用电镜观察到线粒体的精细结构; 1963-1964,确定线粒体内有DNA存在。 20世纪80,90年代,兴起“线粒体学”、“线粒体医学”。,2019,-,4,A. Mit的形态结构,棒状或杆状,动态细胞器; 直径0.51,长1.53.0m,胰外分泌细胞中可达1020m,称巨线粒体; 人的成纤维细胞,40um。,2019,-,5,线粒体的可塑性,2019,-,6,线粒体的数目和大小反应细胞的能量需求,2019,-,7,Mit 的超微结构,功能区隔:外膜、内膜、膜间隙、基质四部分,2019,-,8,1、外膜 (out membrane) 脂类与蛋白质含量相当; 6nm,具有孔蛋白(porin)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小分子物质(5*103,ATP,coA,NAD)通过,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2019,-,9,a. 很高的蛋白质/脂质比,6-8nm; b.通透屏障:类似细菌质膜;心磷脂含量高(达20%)、缺乏胆固醇,通透性很低; c.具有嵴,能扩大表面积(510倍),分板层状和管状两种; d.嵴上有基粒(F1,ATP合成酶的头部); 内膜标志酶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2、内膜 (inner membrane),含三类功能蛋白质:电子传递链、ATP合成酶、转运蛋白,2019,-,10,3、膜间隙 是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宽约6-8nm,含酶、底物、辅助因子等; 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4、基质(matrix) 含三羧酸循环、脂肪酸、丙酮酸和氨基酸氧化的酶类;mtDNA及核酸、蛋白合成体系;纤维丝和致密颗粒状物质,内含Ca2+、Mg2+、Zn2+等离子。 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2019,-,11,2019,-,12,化学成分 1.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 2.脂类:占线粒体干重的25-30%,主要是磷脂,占3/4 内膜 脂类:蛋白质 0.3:1,富含酶蛋白和辅酶,较多的心磷脂 外膜 脂类:蛋白质 1:1,只含少量的酶蛋白 3.其他:维生素、金属离子、线粒体DNA、RNA、核糖体、电子传递链的成分等,B. Mit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2019,-,13,线粒体各组分的分离,2019,-,14,线粒体中各种酶的定位,2019,-,15,TCA、脂肪酸-氧化、氧化磷酸化(合成ATP) 储积钙离子 细胞内氧自由基的形成 细胞凋亡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运输 电解质稳定平衡的调控,C. Mit的功能,2019,-,16,(一)生物氧化的概念、类型及定位,1、生物氧化的概念 2、类型、定位,2019,-,17,1、糖酵解 指细胞将葡萄糖分子(6碳糖)分解成3碳糖,最终形成丙酮酸的过程。 细胞质中,不需要O2的参与。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氧化形成乙酰CoA。 底物磷酸化:,(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2019,-,18,2、三羧酸循环 产生高能电子,乙酰CoA生成 后,进入线粒 体基质,三羧 酸循环,最终 生成NADH、 FADH2,2019,-,19,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2、电子传递链 1)电子传递链的概念 2)呼吸链的组成:NADH脱氢酶、辅酶Q、cytb及cytC1、cytC、cytaa3、O2 (电子载体) 3)在内膜上形成蛋白复合体、。 复合物:即NADH脱氢酶 复合物:CoQ-Cytc还原酶 复合体:包括cyta a 3,细胞色素氧化酶 复合物:琥珀酸脱氢酶 4)至少两条呼吸链:NADH呼吸链、FADH2呼吸链,(三)氧化磷酸化,2019,-,20,呼吸链的组成、排列及电子传递,2019,-,21,氧化磷酸化和呼吸链电子传递的偶联,2019,-,22,3、氧化磷酸化的机制(ATP形成)-化学渗透假说内容,质子动力势: Mitchell(1961)提出“化学渗透假说”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 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学梯度。 在这个梯度驱使下,H+穿过ATP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高能磷酸键。,2019,-,23,支持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该实验表明 质子动力势乃ATP合成的动力 膜应具有完整性 定向的化学反应 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两件相关而又不同的事件,2019,-,24,4.ATP合成酶的组成及分子结构、作用机制,a)组成及结构 F型质子泵,H+-ATP合成 酶,F1F0-ATPase; 1)球形的F1(头部),形成“转子”; 2)嵌入膜中的F0(基部),组成“定子”;,2019,-,25,F1:3:3:1:1:1 具3个ATP合成的催化位点,F0: 1a:2b:12c 环形结构,具质子通道,2019,-,26,F1因子具有ATP酶活性,2019,-,27,b)ATP合成酶性质:是一种具有双向作用的装置,2019,-,28,c)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Step 1: Proton gradient is built up as a result of NADH (produced from oxidation reactions) feeding electrons into 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Step 2: Protons (indicated by + charge) enter back into the mitochondrial matrix through channels in ATP synthase enzyme complex. This entry is coupled to ATP synthesis from ADP and phosphate (Pi),2019,-,29,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F1因子),结合变构模型,-ATP紧密结合,-ADP(松散结合),-空缺(非常松散),2019,-,30,旋转的实验验证,Japan researcher, Nature 386: 300, 1997.,吉田(Massasuke Yoshida)等,2019,-,31,2019,-,32,ATP合酶的结合变化及旋转催化机制要点,1)酶的组成及结构:基粒(F0F1因子),由头部(F1)和基部(F0)组成。 2)F1偶联因子:水溶性球蛋白,较易脱落。由9个亚基:3、3、1、1、1。3和3交替排列,组成橘状结构,每一亚基就似橘瓣。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转子”,上端插入橘结构的中央,下部成为基粒柄的一部分,和基部相连。 3)F0偶联因子:是内膜上的疏水蛋白复合体,形成跨膜质子通道。由1a、1b、10-12c亚基组成,多个c亚基形成多(12)聚体,成一环状结构,和转子结合。a、b亚基及F1的亚基形成“定子”,结合于c亚基环状结构的外侧,并通过亚基和头部相结合。 4)F1和F0通过转子和定子连接起来,当质子由F0的质子通道顺电化学梯读流入线粒体时,将跨膜的质子动力势转换成扭力矩,推动转子不断作120的(逆时针)旋转。 5)转子旋转,和F1上的3亚基不断作用,使其发生构象变化,每完成一次周期(360 ),形成1ATP。,2019,-,33,2019,-,34,有氧呼吸?,NADHO2: 2.5ATP/2e; FADH2 O2 : 1.5ATP/2e,2019,-,35,生物氧化产生ATP的统计 一个葡萄糖分子经过细胞呼吸全过程产生多少ATP? 糖酵解: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 4 ATP(细胞质) 己糖分子活化消耗 2 ATP(细胞质) 产生 2NADH,经电子传递产生 3或 5 ATP (线粒体)净积累 5或7 ATP 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生 2NADH(线粒体),生成 5ATP 三羧酸循环: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产生(线粒体)2ATP; 产生 6NADH(线粒体),生成 15ATP; 产生 2FADH2(线粒体),生成 3 ATP 总计生成 30或32 ATP,2019,-,36,线粒体病MD(线粒体DNA突变、重拍、缺失等) 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缺硒(线粒体不稳定,损伤)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 LHON是青少年早期发病的由眼神经炎引起的视神经萎缩,表现为急性的视力减退,眼底早期有视乳头轻度充血,边缘不清,此后遗留视乳头颞侧苍白.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 老年痴呆(Alzbeimer),D. 线粒体与疾病,2019,-,37,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2019,-,38,39,可编辑,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全球绿色植物每年将太阳能转化为2200亿吨生物能源。,2019,-,40,一、叶绿体的形态结构,(一)形状、大小、数目和分布 1.形状 2.大小 3.数目 4.分布,2019,-,41,2019,-,42,(二)高等植物叶绿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1.叶绿体膜 1)外膜 2)内膜 3)膜间隙 2.类囊体 3.叶绿体基质,2019,-,43,1、叶绿体膜,1)结构 (1)外膜:通透性大 (2)内膜:选择性强(交换转运) (3)膜间隙:10-20nm 2)化学组成 -(1)蛋白质:占叶绿体的0.3-0.5% -(2)脂质:主要是磷脂与糖脂 -(3)酶类:ATP酶、腺苷酸激酶等,2019,-,44,2、类囊体,1)类囊体的结构 -(1)类囊体腔 -(2)基质类囊体(基质片层) -(3)基粒(类囊体膜) 光合作用能量转换功能的组分 A、天线色素(LHC) 反应中心复合物 光合单位(光系统) B、光系统、光系统 C、Cytb6f复合物 D、CF0-CF1ATP合成酶,2019,-,45,2019,-,46,2)类囊体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质(比例约60:40)。 1.脂质 主要是磷脂和糖脂及色素、醌化合物等 不饱和的亚麻酸约87%,流动性大 2.蛋白质 (1)外在蛋白:CF1 、与光反应有关的酶 (2)内在蛋白:20余种多肽,2019,-,47,3.叶绿体基质(stroma),1)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ase 2)环状DNA 3)RNA:rRNA、tRNA、mRNA 4)核糖体(蛋白质合成体系) 5)脂滴(Lipiddroplet)或称嗜锇滴 6)植物铁蛋白、淀粉粒等,2019,-,48,(三)线粒体与叶绿体结构的比较,叶绿体内膜并不向内折叠成嵴 内膜不含电子传递链 除了膜间隙、基质外,还有类囊体(3个腔) 捕光系统、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都位于类囊体膜上,2019,-,49,二、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切生命得以生存的基础 -合成有机物 -提供能量 -物质循环 -提供氧气 -防止紫外线,2019,-,50,光合作用,2019,-,51,光合作用的过程,原初反应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CO2的固定(碳同化),光反应,暗反应,2019,-,52,(一)原初反应,1. 光合色素 -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比例约3:1 -叶绿素分为a、b,比例约3:1 -类胡萝卜素,防止光照损伤叶绿素,-CHO in chl b,定义: 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2019,-,53,2. 光合单位和光化学反应,约300个叶绿素分子组成的功能单位 反应中心色素+捕光色素 反应中心色素被激发后,产生电荷分离和能量转换,D.Chl.AD.Chl*.AD.Chl+.A-D+.Chl.A-,hv,2019,-,54, 光系统II (PS II),PS II:是一个色素蛋白复合体, LHC和反应中心组成 反应中心含作用中心色素P680 水的光解; LHCII的调节作用,(二)电子传递链及光合磷酸化,2019,-,55,This animation shows PSII absorbing light and consuming water (1 blue-green oxygen and 2 white hydrogens) to replace the electron holes produced by the photooxydation of chlorophyll a.,2019,-,56, 光系统I (PS I),PS I:另一个光合单位,中心色素P700 PS I 最大吸收峰700 nm,2019,-,57,1. 光合电子传递(光合链),由两个光系统协同完成,2019,-,58,Z链,2019,-,59,PSI and PSII,2019,-,60,2. 光合磷酸化,由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 H+经ATP合酶( CF1-CF0 偶联因子)渗入基质、推动ATP合成 产生同化力ATP、NADPH 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环式光合磷酸化,2019,-,61,电子传递及非循环光合磷酸化,2019,-,62,1分子O2,转移4个电子,在类囊体腔 中增加12H+,8个由Cytb6f从基质中转运。,2019,-,63,循环式光合磷酸化,PS I受光激发释放出的高能电子, 传递到Fd后,又传回给Cytbf,并沿PC传递给P700。电子在此循环流动过程中,产生质子梯度,从而驱动ATP的合成。,NADP+,2019,-,64,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2019,-,65,This animation shows the consumption of ADP (1 blue plus 2 red phosphates) and a phosphate (1 red) to produce ATP (1 blue and 3 reds). This synthesis is driven by the proton-motive force which is depicted as white spheres leaving through the ATP-synthas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