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蛋白质讲解.ppt_第1页
课件:蛋白质讲解.ppt_第2页
课件:蛋白质讲解.ppt_第3页
课件:蛋白质讲解.ppt_第4页
课件:蛋白质讲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蛋白质 Proteins,生物化学,一、蛋白质的酸碱性质 二、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与形状 三、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与蛋白质的沉淀 四、蛋白质分离纯的一般原则 五、蛋白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与纯度鉴定,第六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p290,蛋白质与氨基酸相似,也具有两性电离的性质。蛋白质的多肽链含有末端氨基和羧基,一些侧链上含有可解离的基团,有的可以接受氢离子,有的可以电离出氢离子,因此蛋白质具有酸碱两性电离的性质。它的两性电离比氨基酸复杂。 对某一蛋白质而言,在某一pH下,当它所带正负电荷相等的时候,该溶液的pH就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的等电点的大小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有关。,一、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蛋白质溶液有许多高分子溶液的性质,如:扩散慢、易沉降、 粘度大、不能透过半透膜,在水溶液中可形成亲水的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因素:水化膜、带电荷。当破坏这两个因素时,蛋白质中从溶液中析出而产生沉淀。,二、蛋白质的高分子性质,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沉淀,方法有:,1. 盐析:在蛋白质的水溶液中,加入大量高浓度的强电解质盐如硫酸胺、氯化钠、硫酸钠等,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称为蛋白质的盐析。而低浓度的盐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中,会导致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该现象称为盐溶。 盐析的机理: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中和表面的净电荷。 盐析法是最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该方法不会使蛋白质产生变性。,三、蛋白质的沉淀作用,2.有机溶剂沉淀法: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能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蛋白质产生沉淀。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机理: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 有机溶液沉淀蛋白质通常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否则有机溶剂与水互溶产生的溶解热会使蛋白质产生变性。,3.重金属盐沉淀(条件:pH 稍大于pI为宜):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溶液,会使蛋白质沉淀。 重金属沉淀法的机理:重金属盐加入之后,与带负电的羧基结合。 重金属沉淀蛋白质会使蛋白质产生变性,长期从事重金属作业的人应多吃高蛋白食品,以防止重金属离子被机体吸收后造成对机体的损害。,三、蛋白质的沉淀作用,4.生物碱试剂沉淀法(条件:pH稍小于pI) 生物碱是植物组织中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一类含氮的碱性物质。能够沉淀生物碱的试剂称为生物碱试剂。生物碱试剂一般为弱酸性物质,如单宁酸、苦味酸、三氯乙酸等。 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的机理:在酸性条件下,蛋白质带正电,可以与生物碱试剂的酸根离子结合而产生沉淀。 “柿石症”的产生就是由于空腹吃了大量的柿子,柿子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使肠胃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成为不能被消化的“柿石”。,5.弱酸或弱碱沉淀法:用弱酸或弱碱调节蛋白质溶液的pH处于等电点处,使蛋白质沉淀。 弱酸或弱碱沉淀法机理:破坏蛋白质表面净电荷。,1.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后,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并伴随着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变性。,2.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1)物理因素:高温、高压、射线等 2)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去污剂等,3.变性的本质: 分子中各种次级键断裂,使其空间构象从紧密有序的 状态变成松散无序的状态,一级结构不破坏。,四、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结絮和凝固,4.蛋白质变性后的表现: 1)生物学活性消失 2)理化性质改变:溶解度下降,粘度增加,紫外吸收增 加,侧链反应增强,对酶的作用敏感,易被水解。,五、蛋白质的颜色反应,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主要与其定性、定量测定有关: 1.茚三酮反应:2.双缩脲反应:3.酚试剂反应:,六、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征,蛋白质溶液能在近紫外区(280nm处)有光吸收: 色(Trp)酪(Tyr)苯丙(Phe)。,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结絮和凝固,纯化的实质:增加制品的纯度或比活性,五、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1、粗分级(rough fractionation) 一般用选择性沉淀法。 (NH4)2SO4分级沉淀法(盐析) 等电点选择性沉淀法 有机溶剂分级沉淀法 热处理选择性沉淀法 生物碱或三氯乙酸选择性沉淀法,五、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2、细分级(fine fractionation) 透析除盐 sephdex G-25凝胶过滤除盐 层析法: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吸附层析、亲和层析、疏水层析(反相HPLC) 电泳法:自由界面电泳、区带电泳(凝胶电泳、滤纸和薄膜电泳、粉末电泳、细丝电泳等)、盘状电泳、等电聚焦、双向电泳 密度梯度离心,根据分子大小 根据蛋白质的溶解度 根据电荷差异 选择性吸附分离(物理吸附) 根据配体特性异性分离(亲和层析),六、 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主要方法 p301,测分子量的方法: 化学组成法测定最低分子量 SDS-PAGE法 凝胶过滤法 渗透压法 扩散系数法 沉降系数法和沉降平衡法,(一)、蛋白质的大小与形状,1. 根据分子组成测定最小分子量 p291 如肌红蛋白含0.335%的铁 Fe分子量 55.8 最小M Fe(%) = 0.335 =16700 (实为16900马心) 牛血清白蛋白含Trp0.58% 最低M=35200,实际为69000,含2个Trp,*100,测分子量的方法,2、 葡聚糖凝胶过滤法分析蛋白质分子量 p297-298,测分子量的方法,交联葡聚糖(Sephadex); 聚丙烯酰胺凝胶 (Bio-Gel P ,) 琼脂糖凝胶(Sepharose,Bio-Gel A),柱床体积 Vt=Vo+Vi 洗脱体积 Ve=Vo+kdVi,当kd=0时,Ve=Vo,溶质全从Vo出来, 无分配。 当kd=1时,Ve=Vo+Vi,溶质全进筛子,各物质尽管有分配,但各物质不能分开。 当0kd1时,Ve=Vo+kdVi,各溶质具不同分配,得以分离,p298,交联葡聚糖(Sephadex),3 .据pr的渗透压 p292,用一半透膜将pr溶液与纯水隔开,当渗透达平衡时,测定其渗透压,计算分子量:,C:浓度(克/升) R:气体常数(0.082升/大气压/克分子/K开氏温度) T:绝对温度(开氏温度) :以大气压表示的渗透压,测分子量的方法,半透膜阻留pr分子,而让小的溶质分子和水通过,以达到除去蛋白质溶液中小分子(盐、低分子酸等)。,施以一定的压力使小分子溶质通过一半透膜,而按半透膜的筛孔大小截留相应的蛋白质分子,4.SDSPAGE p298 (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分子量的方法,极性头部,非极性尾巴,SDS 是一种表面活性剂,sodium dodecyl sulfate,Stryer (1995) Biochemistry (4e) p.275,沉降的速度与颗粒的重量、密度和形状有关。离心后按其沉降的速度不同,彼此分开形成区带。再进行光学定位,针刺或冰冻切片采样分析,蔗糖密度梯度 聚蔗糖密度梯度,测分子量的方法,5. 沉降分析法,蔗糖 浓度 0.25M 1.00M 2.00M 0.50M 加液层,由于颜色的显著不同,可以非常容易地识别螺旋藻光合作用色素:样品层上部为黄色的胡萝卜素层,下部是绿色的叶绿素层,蔗糖浓度为0.25 M的区带最上端是少量的天蓝色(淡蓝色)的游离状态的异藻蓝蛋白,0.25 M层的大部分为蓝色的藻蓝蛋白,是自藻胆体脱落下来的藻蓝蛋白的“杆”的片段,有时可延伸分布至0.5M层的上端。1M层是蓝紫色的藻胆体层。,p295 ,沉降系数: 把10-13秒作为一个单位,称为斯维得贝格单位,或沉降系数单位,用S(大写)表示。,1、等电点沉淀 P305 在等电点条件下,蛋白质的电导性、溶解度最小,粘度最大 在pI时,分子电荷为零,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排斥消失,从而蛋白质出现聚集沉淀 2、蛋白质的盐溶与盐析 P305 盐溶:低盐浓度时,蛋白质溶解度,称盐溶。 盐析:高盐浓度时,使pr溶解度析出,称盐析。 盐析多用溶解度大的中性盐,如(NH4)2SO4、NaCl、MgCl2、NH4Cl、KCl等的饱和溶液,(二)、根据溶解度差异的分离:选择性沉淀法,1、电泳和等电聚焦法: 普通电泳、等电聚焦、双向电泳、脉冲电泳、毛细管电泳 从电泳结果分:自由界面电泳、区带电泳、盘状电泳 从装置上分:圆盘电泳(柱状)、水平板电泳、垂直板电泳。 从支持物分:自由界面电泳、纸电泳(或薄膜电泳)、凝胶电泳(PAGE ,琼脂糖胶,淀粉胶等),(三) 根据电荷性质的差异: P307-312,等电聚焦电泳法可测定蛋白质pI,2D gel in proteomics,2、离子交换层析法:P310 离子交换纤维素: 离子交换交联葡聚糖:兼有分子筛效应 离子交换交联琼脂糖:,交联葡聚糖离子交换剂,P310 表7-6,阴离子,阳离子,极 性:硅胶、氧化铝、岩藻土(离子吸引和氢键) 最广泛最有效: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即结晶磷酸钙Ca10(PO4)6(OH)2,可分离蛋白质、核酸,与DNA的亲和力最高。 非极性:苯基琼脂糖、辛基琼脂糖(范德华力、疏水作用) 根据疏水性的差异:疏水层析和反相HPLC,(四)根据选择性吸附的差异:吸附层析法,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是利用蛋白质分子对其配体分子特有的识别能力,也即生物学亲和力,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效的纯化方法。 免疫亲和层析 凝集素亲和层析 金属螯和层析 染料配体层析,(五) 配体亲和力的差异 : 亲和层析,亲和层析,七、蛋白制品的含量分析、纯度鉴定 与活性分析 p315,(一)、含量分析 总蛋白含量分析:凯氏定氮法、Folin-酚法(Lowry法)、双缩脲法、考马斯亮蓝法、紫外吸收法 特定蛋白组分的含量分析: 酶和激素等:酶活性或激素活性表示(比活性) 其它蛋白:抗原抗体反应(western blot),(二)纯度鉴定(均一性) 基本手段:电泳分析:单条带。 N端测定:n亚基蛋白有1-n个N端aa。 选用手段:沉降分析、溶解度分析、 结晶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