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研究.doc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研究.doc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研究.doc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研究.doc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研究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教育实践工作者缺乏对自身评价语言重要性的意识,教育理论工作者缺少对教师评价语言的系统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为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课堂评价语言的概述;其次通过整理学生和教师的访谈记录及大量课堂观察的结果,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使用较为频繁的评价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如:评价语言单一、评价不具体、用意不真诚等;在此基础上,使广大教师意识到评价语言的重要性,并就其在教学中如何改进自身的评价语言尝试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比较具体的建议和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 评价语言 Eval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in classroom researchAuthors Name: Zan Xiaofang Tutor: Niu XiaoqinABSTRACT: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teacher valuation language is a flexibl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eaching. But, the practice worker to be short of the mental consciousness appraising language significances to oneself , educate the theory worker to be short of the system go into appraising languages to the teacher. Study the classroom estimates that language is a problem with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because of this , originally , main secondary three aspect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 is that the classroom appraises the language summary first; Pass the result that the interview precise writer and large amount of classroom arranging the student and the teacher observe secondly, the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 is put into use face to face at present comparatively frequently estimate that language carries out analysis, summarize that have problem , comparison are outstanding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usage out such as: Estimate that language is unitary , estimate that purpose does not wait sincerely no concretely; And make the extensive teacher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appraising languages here on the basis, how the person improves selfs the concrete suggestion and tactics estimating that language attempts to have brought forward a little effective comparison right away in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of Language目 录一、课堂评价语言概述1二、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现状分析1三、影响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因素3(一)评价观念的因素3(二)评价技术的因素4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策略和建议5(一)在“三重”中提升教师的语言素养5(二)一生一世界差异化的评价策略6(三)于无声处见有声真实化的评价策略7 (四)妙口生花艺术化的评价策略8结论9注释10参考文献10附录12一、课堂评价语言概述本文对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作如下界定:在课堂教学情景这一特定语境制约下,当学生某些活动或行为结束后,教师对其表现做出瞬间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涉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涉及学生的个性、品德等方面的内容,它以口头评价语言为主,如组织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启发式评价语言、激励式评价语言等;同时辅之以体态语,如手势、眼神、微笑、点头等。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全面展示,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作为教学评价语言更要讲求教育性、启发性和情感性。所谓教育性,即强调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如果忽视这些,只机械地针对学生的回答判断正误,势必会对评价语言本身所应具有的教育性大打折扣。其次课堂评价语言也要注重启发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可见具有启发性的评价语言,能沟通学生学习中的障碍,启迪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创新,激励学生的探索,促进学生学习的进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情感的交流,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也应当充满感情色彩。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说:“如果在教师的讲课里,没有真正的由衷的情感,那么,学生的心灵对于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的。”充满情感的评价语言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但在课堂中有些教师往往吝于将自己的感情表现于评价之中,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渐渐会失去回答的热情、思考的动力。总之,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一项重要的师生交往活动。二、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现状分析我在大量的课堂观察、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对使用较为频繁的评价语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评价语言滥用的现象,造成评价语言贬值,使之未起到应有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你好、他好、大家好” 无原则的课堂评价语 目前有些小学课堂成了多声部合奏曲:掌声表扬声不绝于耳,真好真有感情交相辉映。尤其一些公开教学,“好”、“不错”之类的评价语随时听到,有的教师甚至错误回答也好声一片,但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概念不置可否,学生会误解为得到了老师的默认,其它学生也潜移默化的接受,这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危害不浅。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稀泥”的课堂评价语没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课堂评价语不只为这节课,还要为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根基。(二)“太好了” 空洞的课堂评价语即使学生很有创意的回答,教师的评价也是一个简单的“太好了”,只单纯的停留在肯定学生“好”的层面。但到底“好”在哪,其他学生怎样做也能达到这样的“好”不明确,这种没有程度区别的虚情假意式的评价语言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有些就算有评价,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的方法、过程等方面的评价也不具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评价内容不具体,不具体指出“好在哪里”和“为什么好”。如果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的反应只是“嗯”或“好的”,那么,学生就不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具体的反馈。而且教师的这种机械的反应也不大可能鼓励学生高质量的思考和讨论。其二,评价对象不具体,对于几个同学先后回答同一个问题,为了“节约语言”教师只是在最后一位同学回答后,说一句诸如“回答得好”、“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等,这样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回答问题的学生以及班里的其他学生都不清楚到底谁回答地更准确,谁的回答更可取、有价值;同时由于教师的评价抹杀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利于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这样空洞的评价也也是多余而无效的。(三)“你的发言无与伦比” 封杀性的课堂评价语“你的发言最棒”、“你朗读的最好”这类以“最”字当头的评价语虽然对被评价的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教师心中所想到的只有被评价的一个学生,一叶障目忽视了其他学生的存在,缺乏关注群体统领全局的意识与技巧。如我在听一位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一篇课文让学生质疑时,学生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她惊喜之余,赞扬之语立马送出:“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简直无与伦比。”而其他学生本来高涨的积极性都在教师“封杀式”的评价语言中堰旗息鼓了。而如果教师在评价中少一点限制多一点引领,如上案例教师只要稍作改动“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你是从这个角度提的,我们还可以尝试从别的角度来提问,试试看?”这样尴尬的局面就会迎刃而解,既肯定了发言的学生,也激发了其余学生的积极性,留下更多展示的空间。(四)“掌声送给他” 不真诚的课堂评价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公开课流行这样的做法:即使学生回答的并不精彩,教师也会发出指令“表扬他!”,于是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先是三击掌“啪、啪、啪”,然后竖起大拇指朝向他异口同声“你真棒!”。全班学生机械地有节奏地不带什么感情地拍几下手,给人做秀的感觉。教师也完全是走形式,并非自身情感的真实流露。这种动不动就掌声如雷的场面,非但心灵得不到震撼,反而降低了评价的价值,使得课堂热闹有余,冷静不足。久而久之,学生则对这样的评价习以为常,产生淡漠感,本来强烈的心理期待也势必产生疲软现象。教师本是激励、调动学生积极性,但这种过满的一味拔高式的评价,反而弱化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消解了应有的教学张力。三、影响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因素(一)评价观念的因素1.直接因素评价观对于评价者的评价语言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不同的评价观会产生不同的评价语言,包括评价目的观、评价者的角色观和评价语言观。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教育,而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树立发展的评价目的观,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是否能完成教师预设的教学任务转移到学生的基础是否得到了提高。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其发展的课堂评价语言,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实现其自身价值,让发展性课堂评价真正发挥它的教育作用。评价者自身对教师这个角色或职位的认识也各有千秋,而评价者不同的角色观对评价语言的使用也会有所差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身份决定了教师是学生行为的评价之源。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他人”,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个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它不但会影响学生在校时的学业成绩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这种影响甚至会持续影响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调控的有效方法。要使课堂教学直接走进学生的心灵,关键不在说话多少,也不在辞藻的华丽与否,而在于能否抓住问题的实质,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不注重课堂评价的语言,那评价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间接因素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倾听程度。教师对学生的倾听程度会间接影响教师评价语言的时机、方式及内容等。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是,有些教师一堂课抽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很多,却很少直接就这些回答作出必要的分析,随口说句“对”“错”或不作回声,然后照样接着讲下去,提问成了纯粹的走形式。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状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倾听。教师的注意中心只是教材内容,而不是教育过程的各种细节。教师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一个事先制好的教学模式里,教学的一切都必须围绕这个程序进行,学生的回答必须依教师的思路,教师只急于寻找适合自己期望的答案,常会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而并没有全神贯注的倾听,这样很可能就扼杀了学生一次创造性发言的机会。再者,由于教师的听辨问题导致的评价不准确或评价笼统或对一连几个同学的发言不置可否,都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模糊不清,进而难以形成运用和迁移知识的能力。所以,健康的课堂,不是说通过命令、控制,学生不调皮捣蛋就可以了;相反,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能够带来更丰富、更和谐存在状态的行为方式,从而控制自己的课堂生活。(二)评价技术的因素1.评价语言使用的时机和步骤把握评价语言使用的时机和步骤对评价语言有效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作出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回答。对于这一类答问即可采用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用诸如“你回答得很好”“你归纳得很全面”“你分析得很透彻”等语句作恰如其分的评价;而对那些有创造性的答问,除了给予这样的肯定外,还要对其勇于思考、探索的学习精神大加褒奖,这样做,既是对回答问题同学的鼓励,也会激发全班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对于那些回答问题不完整、不全面或有缺憾、能力不强、分析问题角度单一等,教师便可采用启发指导式:首先,对学生回答正确的内容予以肯定,可用“如果会更”的句式点拨;而后用委婉的语句指出学生答问中的不足,这样学生乐于接受,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更加注意,其他学生也能从中受益,评价则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或者答非所问时,对答案本身直接否定远不及就学生发言过程中的其他细小环节的可取之处予以肯定,诸如声音洪亮、语言组织好等来得有效。这样做:其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使是错误的,也不会感到让人耻笑;有心的学生则会从教师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同时,对全体学生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其二,课堂答问是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答问声音是否洪亮,吐字是否清楚,用词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连贯、无语病、表达是否大方自然等语言和语态方面的状况,自然也是教师评价学生答问不可缺少的内容。 2.评价语言的表达方式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新课改的重点,过去那种“是”“错”“非常好”等简单的评价语,而今要改为提倡以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为主,注重表达的对象性和针对性。如“你读课文声情并茂,就是声音小了点儿,你再读一次,让大家一起来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吧!”“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想办法吧!”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不完整、不准确也要鼓励,特别是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更要大加鼓励并加以引导。教师应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关系,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自由联想,大胆质疑,积极地讨论交流,满足他们的表现欲,鼓励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教师的语言虽产生于即兴,但却根植于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简洁、文明、高雅的语言风格,也是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起来的,而不是刻意营造的。教师评价语言的表达方式作为影响课堂评价的因素之一,只有在正确评价观的指导下,且选择最适合学生及情境的表达方式,才能充分发挥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功能。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策略和建议(一)在“三重”中提升教师的语言素养教师的语言素养是教师使用课堂评价语言的基础,提升教师的语言素养是提高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1.重预设 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做到认真设计教学方案,充分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状态,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充分估计和预料。只有这样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才能有更多的心思去关注学生,捕捉到学生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对学生的各种有创造性的回答做出及时而恰当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很有道理,他认为“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所做的课时计划,就是对课堂上应当发生的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最大限度的预见”。 2.重生成在教学中要注意倾听学生、观察学生反应。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交流。与教师相比,对于同样的问题,学生有自己的解释和理解,表达时有自己的语言,如果教师不注意倾听,就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有时曲解甚至错误理解学生的意思,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很难再继续下去;另一方面,只有倾听学生,教师的评价才能具体,才能与学生的行为相适应,也才能做出适合学生的评价。小学生思维活跃,各种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见解随时都会冒出来,这就特别要求教师学会课堂倾听,不仅听懂学生的言语,还要看懂学生的表情,甚至读懂学生的心灵。实际上,教师正是通过关注学生即时的表现、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对自己何时评价、如何评价做出决策。 除此,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对评价的反应。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一是观察被评价者本人的反应,因为教师对某些学生的表扬也许是对另一些学生的批评,而且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表扬反应积极,有的却无动于衷;二是在对某个或某几个学生进行表扬时,应同时观察班上其他学生的反应,看对某个学生的表扬是激起了其他学生学习榜样的动机和热情,还是激起了他们的妒忌和好胜心。所以教师更应多关注班级群体,评价语言要以“点”射“面”,凸现集体协作的作用。 3.重反思教师要提高课堂评价语言就必须重视课后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评价语言的本领,成为行家,这样才能使评价语言运用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时“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训,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而如果在课后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那么,对自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和捕捉就可能准确得多,对以后在课堂中改进已有弊端的可能性也要大得多。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积累和锻炼自己的评价语言,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应把握住时机,从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给学生以中肯、简练和热情的评价。一般而言,评价语言大多是在教师全身心投入的执教过程中自然获得,但课后反思,了解和学习其他教师的评价言语,可以帮助教师逐渐从“自我经验的复制”中摆脱出来,对自身也是一个很好的提示和训练,评价的作用也才能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二)一生一世界 差异化的评价策略“一花一春天,一生一世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相同学段的不同学生也有许多差异。身为教师不能把对一个学生的看法固定化,而应该树立新型的学生观,把学生诸方面的情况加以全面综合、多角度、多层次考察,用不同的课堂评价语来评价。教师只有对学生真心关爱,把每位学生都视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独特生命的个体,对每位学生的个性都施以善意的宽容,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温馨的课堂里倾吐心灵,无拘无束地享受生命成长的喜悦。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心怀每一个学生,把爱心、童心、恒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节课,正确运用评价语言,这样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给不同学段的学生不同的评价对低年级学生,教师简单地认可就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但辅助一些物质奖励如小红花、优点卡也是完全有必要的,这对小学生巩固自身良好行为表现来说也很重要,这些奖励措施可以燃起孩子们求上进的希望之火。当然伴随这些象征性奖励的同时,教师还要有后续措施以防止学生对单一物化奖励的审美疲倦,如攒够五朵小红花可以换一张漂亮的优点卡,攒够五张优点卡可以换一张表扬条等。当然,也要做到真实自然,切勿过多过滥弄成做秀。随着年级的升高,心智的成熟,简单的认可必然退出课堂评价的“舞台”,真诚的表扬、有深度的激励就成为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重点。 2.给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的评价教学中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考虑到评价对象的不同需求,评价语言应有针对性;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评价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所以应采用不同的课堂评价用语,关注“三者”,唤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优秀者,多启迪。教师对优等生的评价,不能停留在简单肯定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而要选择独特视角,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思维角度评价,激发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2)普通者,多欣赏。普通学生在班内占多数,他们有向尖子生靠近的愿望,但学习积极性不持久,学习的潜力还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教师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能让这些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状态,这个时候他们所释放出的热情和潜能就能使之努力向尖子生靠拢;同时他们也需要听到恰如其分的评价,通过教师的评价,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所以课堂评价就应侧重对他们学习态度的鼓励与欣赏,对知识正误及学习方法的点评。除此,对这类学生,教师特别要善于等待时机,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给予最大限度的表扬,学生听到了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评价,自然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而良好的学习愿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评价层次也应相应改变,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使学生不断进步。(3)学困生,多激励。学困生的共同特点是缺少自信,最需要的是鼓励。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是最难的,“左倾”了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右倾”了则无法起到评价的作用。因此,老师在评价时更要从他们身上去发现让他们自己认同的优点,进行准确的评价,发现闪光点,使他们打消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如“虽然你没有把问题答对,但你能举手发言就很了不起,勇气可嘉!”“今天你读的没有重复字,一定是认真预习了。”刚柔并济的评价语言不仅让学困生心服口服,还为他们的进步指明方向,使课堂评价语言发挥“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三)于无声处见有声 真诚化的评价策略无声评价语言是课堂评价的重要补充。从学生角度来说,靠视觉渠道接收的信息总比听觉渠道的印象更强烈;从教师角度来说,评价时也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无声语言,借以加强表达效果,加深学生印象。真诚化评价是有声评价语和无声评价语的和谐统一。而有些教师过多于依赖课堂的有声评价语,没有足够重视无声评价语的应用,评价方式僵化,直接影响评价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使有声评价语与无声评价语相结合,使评价发挥其应有的价值。1.课堂评价语和手势的结合黑格尔在论及语言和动作的意义时指出:“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见诸事实,而动作,由于起源心灵,也只有在心灵的表现即语言中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清晰和明确。”课堂上,教师可以用鼓掌、竖起大拇指做“OK”手势等,传达对学生的认可、赞扬和激励。恰到好处的手势可以帮助教师表达对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动情,产生更加强烈的感染力。2.课堂评价语和眼神的结合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神是内心感情的流露,是最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是体态语中最集中最敏感的外显部分。眼神的巧妙变化:喜、怒、哀、乐、怔、疑、怕、烦等感觉都可以在眼睛中表现出来。把握好眼神,教师的评价语就能和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因此评价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让眼神和学生进行和谐的对接,和学生进行无言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与赞扬,对自己的关注和期待。当然,表情也离不开一定的头势语。如,点头表示同意、赞同、肯定;侧头表示关注、倾听、感兴趣它能传递丰富的信息。(四)妙口生花 艺术化的评价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以艺术化的评价去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营造美学韵味。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评价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教师精彩而恰当的评价语言就好比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魅力。 1.巧用幽默的课堂评价语幽默的课堂评价语绝不只是博得学生一笑,它在给学生愉快欢悦的同时,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悟出“笑外之音”,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小稻秧脱险记的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读好“有气没力”一词的。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生:(声音洪亮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师:你没完。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生:(声情并茂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师:这就是“有气没力”。 于老师用充满幽默的课堂评价语及相得益彰的动作,非常巧妙地把指导朗读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这就是所谓的“笑中有得”。幽默的课堂评价语是一种才华,更是一种力量。往往能化平淡为神奇,产生无穷魅力,让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觉得是一种享受,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2.巧用课堂评价语的否定语小学生还处在儿童时期,他们的认识能力、情感态度还处于不完善阶段,在回答时发生“偏差” 现象是正常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从来不是只要好不要否定,教育也不是在一片赞扬声中造就虚荣和虚假的孩子,但也不能在过多的苛责中让孩子的自信心消失殆尽。欧美一些教育专家主张使用“三明治”策略,即在否定时,应像“三明治”一样,将否定夹在好评中间。作为教师应努力寻求肯定评价和否定评价的支点,真正发挥课堂评价语的价值。(1)于错误处加以纠正。学生的生活经验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他们对生活的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积极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不健康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教师的评价语言要重视这方面的导向。(2)于模糊处加以引导。当学生的主流思想与非主流思想碰撞产生模糊认识时,教师更应该在尊重文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对学生作及时评判与正确引导。如教师在教学麻雀一课时,提出了这样思考题:“如果此时你是老麻雀,你会怎么做?”这时有一个学生说:“我认为老麻雀与猎狗搏斗,无疑是以卵击石,肯定是白送性命,还不如保存实力。”听了该生发言后,教师乘势引导,“照你这么说,老麻雀就应眼睁睁地看着亲骨肉被害而无动于衷,可能吗?从课文中能找到依据吗?恰恰相反,老麻雀此时不顾一切冲了下来,就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亲骨肉被害啊!”教师的引导,揭示了文本的价值观,同时也为学生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健全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结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影响着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的感召力、说服力、冲击力、鼓动力。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教师的评价语言也是如此,其与教师的思想修养、生活积累、社会阅历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若要使自己的课堂多一份精彩,少一些缺憾,就必须多方面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更应该意识到每一节课都是一次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锻炼,只要有意加强语言的修养,并注意向其他教师学习运用语言的艺术,日久天长,定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由于表扬和批评语言方面的研究已渐趋完善,所以本研究就没再涉及,但终因条件有限,实践不够,可能对有些问题的阐述还不够系统,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继续关注努力探索,唤醒广大教师对课堂评价语言的重识,找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为小学语文教师改进评价语言提供更有价值的策略和建议。行文至此,终可落笔。虽浮光掠影,却是自己的第一次探索。课堂评价语言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的研究也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谨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勉。注 释美 Raymond M. Nakamura,王建平等译.健康课堂管理:激发、交流和纪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58.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84.王琛.怎样成为优秀教师J.国外教育动态.1983(1).于永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