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叙事的主观倾向性:以《史记·孝景本纪》为个案分析.doc_第1页
浅谈历史叙事的主观倾向性:以《史记·孝景本纪》为个案分析.doc_第2页
浅谈历史叙事的主观倾向性:以《史记·孝景本纪》为个案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历史叙事的主观倾向性:以史记孝景本纪为个案分析浅谈历史叙事的主观倾向性:以史记孝景本纪为个案分析摘要:历史叙事不只是对于曾经发生了的事件的再现,还饱含着叙事主体的评述立场,这就使作为文本的历史叙事,总具有着或隐或显的主观倾向性。司马迁的史记孝景本纪是一个很典型的个案,从对孝景本纪与班固汉书景帝纪及其他相关典籍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在司马迁冷峻的笔法后面,隐藏着严肃的对于汉景帝事功的道德评判。这种道德评判倾向,有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概而言之,与时代精神和作者为史之动机密切相关。关键词:历史叙事:司马迁:孝景帝:道德评判人们通常不能直接地接触作为“实在的历史”,而只能透过作为“记载的历史”去间接地触及它。历史从其被记录的那一刻起,就并非是对“发生了什么”的简单再现。英国历史学家F.H.布莱德雷指出:“历史显然包括这两种成分:一方面是在时间中的各种事件;另一方面是在人们心灵中的回忆。”在历史文本中,这两方面是有效地又必然地联结在一起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任何诉诸文本形态的历史,都不可避免地要具有当代性。历史的当代性“不是某一类历史的特征(如同经验性范围所持之有理的),而是一切历史的内在特征。按照这种观点,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历史不是一大堆杂乱、无序的材料汇编,而表现为一种思想活动。历史家的职责,并不只是去把杂乱、无序的材料变得有序,把不连贯的故事变得条理清晰起来,他更要做的,是把这类材料放到它们应放的位置,借助于叙事的种种技巧(有时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把它们看作历史知识在时代精神所限定的范围内的一种辅助,并或显或隐地告诉读者,其思虑何在,其理由何在。所以司马迁在谈到其着史时说:“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由此可见,其创作史记是有鲜明的动机和目的的,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和独立的精神在史学传统和时代精神下的弘扬。史记孝景本纪即以冷峻的叙事笔调体现着这种倾向。一、史记孝景本纪之编年分析十二本纪中,孝景本纪的写法比较特殊。全文仅1600余字,为本纪中篇幅最短者,与其它诸本纪言、事并重且对重大历史事件记载甚详的特点不同,孝景本纪采用编年之法,虽如“七国之乱”之类重大的事件,记载亦极为简略。因其全篇充斥着一些关于天象异变、自然灾异的叙述,以致历来不乏有人疑其为伪,同时也有学者对其进行反驳。当今,比较保守而又通行的说法是:今本孝景本纪是在司马迁原作的基础上的一个删节本,大体亦保存了原作的风貌和思想倾向。为研究方便,本文以编年的形式对其作以简要摘录1、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孝景元年,匈奴入代,与约和亲。2、二年八月,彗星出东北。秋,衡山雨雹,大者五寸,深者二尺。荧惑逆行,守北辰。月出北辰间。岁星逆行天庭中。3、三年正月长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阳东宫大殿城室。吴、楚等七国叛乱,发兵西乡。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4、四年九月,更以(弋)(易)阳为阳陵。5、五年三月,作阳陵、渭桥。五月,募徙阳陵,予钱二十万。江都大暴风从西方来,坏城十二丈。6、六年,梁、楚二王皆薨。九月,伐驰道树,殖兰池。7、七年冬,废栗太子为临江王。十(二)(一)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丁巳,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8、中元年,地动。衡山、原都雨雹,大者尺八寸。9、中二年二月,匈奴入燕,遂不和亲。三月,召临江王来。即死中尉府中。九月甲戌,日食。10、中三年三月,彗星出西北。丞相周亚夫(死)(免,以御史大夫桃侯刘舍为丞相。四月,地动。九月戊戌晦,日食。11、中四年三月,置德阳宫。大蝗。秋,赦徒作阳陵者。、中五年秋,地动。13、中六年三月,雨雹。四月,梁孝王、城阳共王、汝南王皆薨。七月辛亥,日食。八月,匈奴入上郡。14、后元年,五月丙戌,地动,其蚤食时复动。上庸地动二十二日,坏城垣。七月乙巳,日食。丞相刘舍免。15、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动。为岁不登,禁天下食不造岁。三月,匈奴入餍门。十月,租长陵田。大旱。衡山国、河东、云中郡民疫。16、后三年十月,日月皆(食)赤五日。十二月晦,雷。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廷中。正月甲寅,皇太子冠。甲子,孝景皇帝崩。置阳陵。上文的摘录,并非对一系列事件的简单胪列。笔者在此所要尝试的是,从这些平淡而又客观的叙事中寻绎出某种道理和意义。笔者发现,作者笔下,每次紧随灾异的叙事,便是人间的纷乱。这样的叙写,显然隐含了对天人关系的某种思索。司马迁是曾经向董仲舒问过学的,但今人并不能据此就判定,司马迁接受了董生“天人感应”的学说。相反,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并不是借天象来预示或支配人事的吉凶、灾祥,而是通过对兴衰成败的探讨,来揭示人事的可为,这里面有顺应自然的倾向,也有对天道不公的质问。因此导致的接受情况是,本篇传记的叙事态度,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