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使用.ppt_第1页
农药的使用.ppt_第2页
农药的使用.ppt_第3页
农药的使用.ppt_第4页
农药的使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植物保护基础,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基础课程组,教学单元6 农药应用技术 子单元6-3 农药的使用,植物保护基础,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掌握农药的施用方法,理解农药毒性的分级标准,明确预防抗药性产生的措施、植物发生药害后的补救措施和预防农药中毒的措施 掌握常用农药品种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学习目标,农药的施用方法 一、喷雾法 喷雾是借助于喷雾器械将药液均匀地喷布于防治对象及被保护的寄主植物上; 适用于乳油、水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溶性粉剂等农药剂型,可作茎叶处理和土壤表面处理; 具有药液可直接触及防治对象、分布均匀、见效快、防效好、方法简便等优点,但也存在易飘移流失,对施药人员安全性较差等缺点。 喷雾时要求均匀周到,使目标物上均匀地有一层雾滴。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通常分为常量喷雾(大于450L/h )、低容量喷雾(15450L/h)和超低容量喷雾(小于15L/h )3种。,1常量喷雾 是一种针对性喷雾法,使用器械为手动喷雾器。 常量喷雾对生物体表面覆盖密度高,因此适用于喷洒各类液体药剂,尤其适于喷洒保护性的杀菌剂、触杀性的杀虫剂、杀螨剂、除草剂。 对那些体小、活动性小以及隐蔽危害的害虫防治效果好。同时,还适于小面积作业。 常量喷雾的主要缺点是工效低,劳动强度大。,2低容量喷雾 是一种针对性和飘移性相结合的喷雾方法,使用器械为机动喷雾机。 低容量喷雾省药、省工,适宜喷洒内吸性的杀虫、杀菌剂等,但不宜用于喷洒除草剂和高毒农药。 低容量喷雾适于林木、果园及农作物的大面积病虫害防治。,3超低容量喷雾 是一种飘移累积性喷雾,使用器械为机动超低容量喷雾机。 适用于喷洒低毒的内吸剂,或喷洒低毒的触杀剂以防治具有相当移动能力的害虫,不适用于喷洒保护性杀菌剂和除草剂。,二、喷粉法 喷粉是利用喷粉器械产生的风力,将粉剂均匀地喷布在目标植物上的施药方法。 此法最适于干旱缺水地区使用,当前在温室大棚应用增多。 喷粉具有工效高、方法简便、防治及时等优点;缺点是易造成环境污染。 三、土壤处理 土壤处理是将药粉用细土、细砂等混合均匀,撒施于地面,然后进行耧耙翻耕等。 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或某一时期在地面活动的害虫。 优点是药剂不飘移,对天敌影响小。 缺点是撒施难于均匀,施药后需要不断提供水分,药效才能得到发挥。,四、种子处理法 1拌种 用一定量的药粉或药液与种子充分拌匀的方法称拌种,前者为干拌,后者为湿拌。因湿拌后需堆闷一段时间,故又称闷种。 拌种用的药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0.2%0.5%。主要用来防治种子传播的病害和地下害虫。 此法用药少、工效高、防效好、对天敌影响小。 2浸种和浸苗 是指将种子或幼苗浸泡在一定浓度的药液里,经过一定时间使种子或幼苗吸收药剂,用以消灭其上所带的病菌或虫体。 具有用工少、用药量少、对天敌影响小等优点。,五、毒饵法 毒饵法是利用害虫、鼠类喜食的饵料与具有胃毒作用的农药混合制成的毒饵,引诱害虫、鼠类前来取食,将其毒杀而死。 常用的饵料有麦麸、米糠、豆饼、花生饼、玉米芯、菜叶等。 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和害鼠,防治效果高,但对人、畜安全性较差。,六、熏蒸法 熏蒸法是利用熏蒸剂或易挥发的药剂产生的有毒气体来杀死害虫或病菌的方法。熏蒸一般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主要用于防治温室大棚、仓库、蛀干害虫、土壤和种苗上的病虫。 该方法具有防效高、作用快等优点,但室内熏蒸时要求密封,施药条件比较严格,施药人员须做好安全防护。,七、烟雾法 烟雾法是利用喷烟机具把油状农药分散成烟雾状态达到杀虫灭菌的方法。 由于烟雾粒子很小,沉积分布均匀,防效高于一般的喷雾法和喷粉法,但烟雾法对天敌影响较大。 八、涂抹法 涂抹法是将有内吸作用的药剂直接涂抹或擦抹作物或杂草而取得防治效果。 该施药法用药量低、防治费用少,但费工。,九、根区施药 根区施药是将内吸性药剂埋于植物根系周围,通过根系吸收传输到作物全身,当害虫取食时使其中毒死亡。 如用3%呋喃丹颗粒剂埋施于根部,可防治多种刺吸式口器的害虫。 十、注射法、打孔法 用树干注射机或兽用注射器将内吸性药剂注入树干内部,使其在树体内传导运输而杀死害虫。 打孔法是用木钻、铁钎等利器在树干基部向下打一个45角的孔,深约5cm,然后将510ml的药液注入孔内,再用泥封口。所用药剂一般稀释25倍。,农药的合理使用 (一)施用农药的一般原则 1对症用药 针对防治对象的种类和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农药品种和剂型。 2适时用药 农药施用应选择在病、虫、草最敏感的阶段或最薄弱的环节进行。 3适量用药 不可任意提高浓度、加大用药量或增加使用次数。,4适法施药 在确定防治对象和选用药剂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方法施药。 5交替用药 选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轮换用药,以延缓病虫的抗药性。 6混合用药 将2种或2种以上的对病虫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混合使用。,(二)病虫的抗药性 1抗药性的类型 一个地区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防治某种有害生物,会出现毒力逐渐下降,甚至丧失对该种防治对象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说明了该有害生物对某种农药可能产生抗药性。 抗药性:即农业有害生物的一个品系(或小种)对杀死其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某种农药的常用剂量显著地具有忍耐能力。 交互抗性:有害生物对一种药剂产生抗药性后,对另一种未用过的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负交互抗性:有害生物对一种药剂产生抗药性后,反而对另一种未用过的药剂变得更为敏感。,2抗药性的预防和克服 延缓抗药性产生和发展的途径主要有: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选择不同类型的药剂轮换、交替使用; 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两种单剂配制而成的复配剂; 某些杀虫剂可加用增效剂。,农药的安全使用 (一)农药毒性 农药毒性是指农药对人、畜、有益生物等的毒害性质,可分为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一次服用或接触大量药剂后,迅速表现出中毒症状的毒性。 衡量农药急性毒性的高低,通常用致死中量(LD50)来表示。 致死中量(LD50)是指药剂杀死供试生物种群50%时所用的剂量,单位为mg(药量)/kg(供试生物体重)。,我国按原药对动物(一般为大白鼠)急性毒性(LD50)值的大小分为5级。 农药急性毒性分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是指低于急性中毒剂量的农药,被长期连续通过口、皮肤、呼吸道进入供试动物体内,三个月内对供试动物内脏(肾、肝、肺、脑等)的影响称为亚急性毒性, 进入供试动物体内六个月以上对其产生有害影响尤其是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称为慢性毒性。,(二)农药安全间隔期 农药安全间隔期为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所规定的间隔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日期。 大于安全间隔期施药,收获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不会超过规定的允许残留限量,可以保证食用者的安全。 我国制定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中对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作了明确的规定。,(三)农药残留及控制 农药残留 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农药残存的数量叫残留量,以mg/kg或g/kg表示。 控制农药残留污染 一是严格按农药登记批准的农药种类和使用范围使用农药,不能随意扩大农药使用范围,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二是严格控制农药施用浓度、施药量、剂型、次数和施药方式; 三是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规定。,(四)农药对植物的药害 植物药害是指因施用农药不当而引起植物所反应出的各种病态,一般分为急性药害、慢性药害和残留药害3种类型。 1造成植物药害的原因 引起植物药害的原因比较复杂,除错用、乱用农药以外,其主要原因有: (1)药剂的理化性质 一般无机的、水溶性强的药剂容易产生药害,植物性药剂、微生物药剂对植物最安全;菊酯类,有机磷类对植物比较安全。 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产生药害的可能性要大些。 一般油剂、乳油(剂)比较容易引起药害,可湿性粉剂次之,粉剂、颗粒剂比较安全。,(2)植物的耐药力 不同植物或品种、不同发育阶段其耐药力不同,如植物发芽期、幼苗期、花期、孕穗期以及嫩叶、幼果对药剂比较敏感,容易产生药害。 (3)农药的质量 制剂加工质量差,或分解失效,都容易产生药害。 (4)农药使用方法不当 农药使用浓度过高,使用量过大,混用不当,雾滴粗大,喷粉不匀等均会引起药害。 (5)气候条件 一般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日照过强时易产生药害。,2药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1)喷水淋洗 如属叶面和植株喷洒后引起的药害,且发现及时,可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受害部位,反复喷洒23次; 并增施磷钾肥,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以增强作物的恢复能力。 (2)施肥补救 对叶面药斑、叶缘枯焦或植株黄化的药害,可增施肥料,促进植物恢复生长,减轻药害程度。 (3)排灌补救 对一些水田除草剂引起的药害,适当排灌可减轻药害程度。 (4)激素补救 对于抑制或干扰植物生长的除草剂,在发生药害后,喷洒赤霉素等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缓解药害程度。,(五)农药中毒及预防 农药中毒:是指在使用或接触农药过程中,农药进入人体的量超过了正常的最大忍受量,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出现生理失调、病理改变等中毒症状。 防止农药中毒: 1施药人员必须做好一切安全防护措施 使用必备的防护品,配药、喷药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品。 2要正确选用农药 尽可能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用药前应搞清所用农药的毒性级别,谨慎使用。 在使用剧毒或高毒农药时,要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的要求执行,不能超范围使用。,3安全、准确地配药和施药 要按农药产品标签上规定的剂量准确称量和进行稀释,不得自行改变稀释倍数。 施药前应检查药械,保证药械无跑、冒、滴、漏现象。 喷洒药液一般采用顺风隔行喷的方法,高温炎热的中午不宜施药。 配药、喷药时,不能吃东西、抽烟等。 4施药后应做的工作 施药后要做好个人卫生、药械清洗、废瓶处理以及施过药田块的管理等方面工作。 个人要尽快用肥皂和清水洗脸洗澡,更换衣服。,常用农药的使用 (一) 杀虫剂的使用 1有机磷杀虫剂 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杀虫剂,其品种繁多、剂型多样。 主要特点:药效较高,杀虫谱广,具有多种杀虫作用。急性毒性高,易造成人、畜中毒,但残留毒性低,无积累毒性。,常用有机磷杀虫剂,常用有机磷杀虫剂,常用有机磷杀虫剂,常用有机磷杀虫剂,2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主要特点: 触杀作用强,药效迅速,持效期较短; 对害虫选择性强,杀虫范围不如有机磷类广泛,对螨类和介壳虫效果差,对天敌较安全; 多数品种对人、畜毒性较低,但也有一些品种如克百威、涕灭威等的毒性极高。,常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常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常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常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3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是根据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主要特点: 杀虫广谱高效,用药量少,速效性好,击倒力强,以触杀作用为主; 对人、畜毒性低,但对鱼、蜜蜂及天敌毒性高; 不污染环境,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其抗性发展速度较有机磷快几十至几百倍。,氰戊菊酯 (中西杀灭菊酯、速灭杀丁) 高效、中等毒性、低残留、广谱性杀虫剂,具强烈的触杀作用,有一定的胃毒和拒食作用。作用迅速,击倒性强。 可用于粮食、棉花、果树、蔬菜、园林、花卉等植物,防治鳞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100多种害虫。 常用剂型为20%乳油,一般使用量300600ml/hm2对水喷雾(使用浓度20003000倍液)。 此外,顺式氰戊菊酯、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特性、杀虫作用、防治对象等与氰戊菊酯基本相近,被称为第一代菊酯类杀虫剂。,甲氰菊酯 (灭扫利) 高效、中等毒性、低残留、广谱性杀虫剂,具强烈的触杀作用,有一定的胃毒及忌避作用。对多种叶螨有良好防效。 可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等害虫及多种害螨。 常见剂型为20%乳油。一般使用量300600ml/hm2对水喷雾(使用浓度20003000倍液)。 此外,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等杀虫剂特性及防治对象与甲氰菊酯基本相近,被称为第二代菊酯类杀虫剂,与第一代菊酯类杀虫剂的主要区别是其兼具杀螨作用。,4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沙蚕毒素是从生活在浅海泥沙中的沙蚕的环节蠕虫体内提炼的一种有杀虫作用的毒素,根据其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一类杀虫剂称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主要特点: 杀虫谱广,具有多种杀虫作用,速效,且持效长; 作用机制特殊,害虫中毒后无兴奋症状,虫体很快呆滞麻痹,失去取食能力而死亡; 对人、畜、鸟类及水生动物低毒,施用后在自然界容易分解。 常见的品种有杀螟丹、杀虫双、杀虫环等。,杀虫双 毒性中等、杀虫广谱的沙蚕毒素杀虫剂,具较强的内吸、触杀及胃毒作用,兼有一定的熏蒸和杀卵作用。持效期一般可达l0d左右。 可用于防治水稻、蔬菜、果树等作物上的多种鳞翅目幼虫、蓟马等。常见剂型有25%水剂,3%、5%颗粒剂。 一般使用量25%水剂3/hm2对水喷雾(使用浓度500700倍液)。,5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 通过抑制昆虫生长发育,如抑制昆虫新表皮的形成、抑制蜕皮、抑制取食等,导致昆虫正常生理功能失调而最后死亡的一类药剂。被称为“第三代农药”。 主要特点: 杀虫机制特殊,选择性强,对害虫主要是胃毒作用,杀虫作用缓慢。 对人、畜的毒性很低,污染少,对天敌及有益生物影响小。,常用的品种有抑食肼、虫酰肼、灭幼脲、定虫隆、氟苯脲、杀铃脲、氟铃脲、噻嗪酮、灭蝇胺等。 虫酰肼(米满):是一种促进鳞翅目幼虫蜕皮的新型仿生杀虫剂。 具胃毒作用,幼虫取食喷施过虫酰肼的植物后,引起幼虫早熟,使其提早蜕皮致死。 该剂可用于防治蔬菜、果树、农作物上的多种鳞翅目幼虫,对各龄幼虫均有效。常见剂型有20%胶悬剂。 一般使用量7501500 mL /hm2对水喷雾(使用浓度10002000倍液),在幼虫发生初期喷药效果最好。,灭幼脲 (灭幼脲3号、苏脲1号) 高效低毒的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属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以胃毒作用为主,触杀次之。迟效,一般药后34d药效明显。 对多种鳞翅目幼虫有特效,常见剂型有25%胶悬剂。 一般使用量450750ml/hm2对水喷雾(使用浓度10001500倍液),在幼虫3龄前用药效果最好。,噻嗪酮 (扑虱灵、优乐得) 是一种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选择性杀虫剂,该药虽不属于苯甲酰脲类化合物,但它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杀虫原理相同,是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 具较强的触杀作用,也有胃毒作用,对同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虫类害虫高效,对其他害虫效果差,对天敌安全。 施药后37d才能显效,持效期长达30d。常用剂型为25%可湿性粉剂,一般使用量300450g/hm2对水喷雾(使用浓度15002000倍液)。该药剂是目前害虫综合防治较理想的农药品种。,6新烟碱类杀虫剂 这类药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的烟酸乙酰胆碱受体,与乙酰 胆碱受体结合,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从而导致害虫出现麻痹进而死亡。 主要特点: 具卓越的内吸活性及较长的持效期,对刺吸口器害虫高效。 生产上见到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有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氯噻啉、烯啶虫胺、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等。,6.新烟碱类杀虫剂,6.新烟碱类杀虫剂,6. 新烟碱类杀虫剂,6.新烟碱类杀虫剂,近年来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杀虫剂品种,这些杀虫剂作用机理独特,杀虫活性高,毒性低,与常规的杀虫剂相比,具更高的环境相容性。,7.其他有机合成杀虫剂,7.其他有机合成杀虫剂,7.其他有机合成杀虫剂,7.其他有机合成杀虫剂,8微生物杀虫剂 微生物杀虫剂是由害虫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加工成的一类杀虫剂,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首选药剂。 主要特点: 施药后使害虫染病而死,且具有传染性; 对人、畜毒性低,不污染环境;一般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选择性强,不伤害天敌;药效发挥慢,防治暴发性害虫效果差。 生产上应用较多的品种: 苏云金杆菌、青虫菌、金龟子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蜡蚧轮枝菌、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杀蚜素、虫螨霉素等。,白僵菌 真菌杀虫剂。白僵菌的分生孢子接触虫体后,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侵入虫体内大量繁殖,分泌毒素,23d后昆虫死亡。 死虫体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呈白色茸毛状,叫白僵虫。 白僵菌可寄生鳞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200多种昆虫和螨类, 常见剂型有50亿70亿活孢子/g白僵菌粉剂。一般使用浓度为1亿孢子/g。,苏云金杆菌 (Bt乳剂) 细菌杀虫剂,已知苏云金杆菌有30多个变种。 苏云金杆菌进入昆虫消化道后,可产生内毒素(即伴孢晶体)和外毒素。伴孢晶体是主要毒素,使昆虫因败血症而死亡。 苏云金杆菌制剂的速效性较差,具胃毒作用,可用于防治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多种害虫。 常见剂型有Bt乳剂(100亿孢子/m1)、100亿和150亿活芽孢/g可湿性粉剂, 使用剂量Bt乳剂15004500ml/hm2对水喷雾(或3001000倍液)。,阿维菌素 (爱福丁、害极灭、阿巴丁) 是由链霉菌产生的新型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对植物叶片具有较强渗透性。 适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烟草、花卉等多种作物,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害虫以及叶螨、锈螨等。 常用剂型有1.8%、0.9%乳油,一般使用量1.8%乳油300750ml/hm2对水喷雾(使用浓度20003000倍液)。,多杀菌素 (菜喜、催杀) 是从放射菌代谢物中提纯的生物源杀虫剂。 适用于防治菜蛾、甜菜夜蛾及蓟马等害虫。 杀虫速度可与化学农药相当,杀虫机理独特,与目前使用的各类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 毒性极低,采收安全间隔期仅为1d,特别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应用。 常用剂型为48%悬浮剂(催杀)、2.5%悬浮剂(菜喜)。 一般使用量2.5%悬浮剂500825ml/hm2,对水喷雾(使用浓度10001500倍液)。,9植物源杀虫剂 植物源杀虫剂是利用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有机体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作为农药或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的杀虫剂,已成为目前研究开发的热点。 主要特点: 对人、畜毒性低,对天敌和作物安全; 易降解,持效期短,不污染环境; 防治谱较窄,对害虫作用缓慢;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商品化品种: 烟碱、除虫菊素、鱼藤酮、印楝素、川楝素、鱼尼丁、苦皮藤素、 藜芦碱、苦参碱、辣椒碱、木烟碱、茴蒿素、百部碱、茶皂素等。,烟碱 是从烟草下脚料中提取的触杀性植物杀虫剂。 杀虫活性较高,主要起触杀作用,并有胃毒和熏蒸作用以及一定的杀卵作用;对植物组织有一定的渗透作用。 主要用于果树、蔬菜、水稻、烟草等作物上防治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虫。 常见剂型有10%烟碱乳油,一般使用量7501050ml/hm2,对水喷雾(使用浓度8001200倍液)。,鱼藤酮 (鱼藤、毒鱼藤、地利斯) 从多年生豆科藤本植物根部提取的强触杀性植物杀虫剂,杀虫活性高,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主要用于蔬菜、果树、茶树、烟草、花卉等作物,防治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缨翅目、螨类等多种害虫、害螨。 常见剂型有2.5%乳油,使用量1500ml/hm2,对水喷雾(使用浓度10002000倍液)。,川楝素 (蔬果净) 是由热带地区生长的楝树种子提炼出来的植物源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一定的拒食作用。 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茶树、烟草等作物上的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多种害虫。 常见剂型有0.5%乳油,使用量7501500ml/hm2,对水均匀喷雾(使用浓度1500倍液)。,苦参碱 (苦参、蚜螨敌、苦参素) 是由苦参的根、茎、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植物杀虫剂,其成分主要是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 具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多种作物上的菜青虫、蚜虫、红蜘蛛等有明显防治效果,也可防治地下害虫。 常见剂型有0.2%水剂、1.1%粉剂。一般使用量0.2%水剂7501200ml/hm2,对水喷雾(使用浓度100300倍液)。,(二)杀螨剂的使用 杀螨剂是指用于防治蛛形纲中有害螨类的化学药剂。 杀螨剂一般对人、畜低毒,对植物安全,没有内吸传导作用。 各种杀螨剂对各螨态的毒杀效果有较大差异,在选用杀螨剂时应注意。,常用杀螨剂,常用杀螨剂,常用杀螨剂,常用杀螨剂,常用杀螨剂,(三)杀菌剂的使用 杀菌剂是指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毒杀作用的化学物质。 1非内吸性杀菌剂 非内吸性杀菌剂喷施到植物体表后,形成一层药膜,以保护植物不受病原菌的侵染。 这类药剂一般杀菌谱广,可防治多种病害,多用作预防病害。 非内吸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相比,较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常用非内吸性杀菌剂,常用非内吸性杀菌剂,常用非内吸性杀菌剂,常用非内吸性杀菌剂,2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能渗入植物组织或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抑制已经侵入植物组织的病菌生长。 用非内吸性杀菌剂防效差的病害,改用内吸性杀菌剂防治,会提高防治效果。 但内吸性杀菌剂容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常用内吸性杀菌剂,常用内吸性杀菌剂,常用内吸性杀菌剂,常用内吸性杀菌剂,常用内吸性杀菌剂,3农用抗生素类杀菌剂 农用抗生素是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能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主要特点: 防效高,使用浓度低;多具有内吸或渗透作用,易被植物吸收,具有治疗作用; 大多对人、畜毒性低,残留少,不污染环境。 商品化品种: 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灭瘟素-S、农用链霉素、水合霉素、抗霉菌素120、 多抗霉素、公主岭霉素、宁南霉素、中生菌素、武夷菌素、武宁霉素等。,井冈霉素 是由吸水链霉井冈变种产生的葡萄糖苷类化合物, 主要用于防治由丝核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的纹枯病、立枯病、根腐病等。 常用剂型有5%水剂,5%可溶性粉剂。 一般使用量5%水剂15002250ml/hm2,对水喷雾或泼浇(使用浓度500倍液喷雾或10002000倍液泼浇)。,多抗霉素 (宝丽安、多效霉素、多氧霉素) 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 主要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草霉灰霉病、水稻纹枯病、小麦白粉病、烟草赤星病、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林木枯梢及梨黑斑病等多种真菌病害。 常用剂型有10%可湿性粉剂,一般使用量15002250g/hm2,对水喷雾(或使用500700倍液喷雾)。,抗霉菌素120(农抗120) 是刺孢吸水链霉菌产生的嘧啶核苷类抗生素。 具预防及治疗作用,抗菌谱广,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可用于防治瓜、果、蔬菜、花卉、烟草、小麦等作物的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等。 常用剂型有2%水剂,使用量7500ml/hm2,对水喷雾(或使用200倍液喷雾或灌根)。,(四)杀线虫剂的使用 杀线虫剂是用来防治植物线虫病害的药剂。 目前应用的杀线虫剂有两大类: 一是熏蒸剂,不仅对线虫,对土壤中的病菌、害虫、杂草都有毒杀作用; 二是兼有杀虫、杀线虫作用的非熏蒸剂,它们一般具触杀和胃毒作用,且毒性高,用药量较大。,常用杀线虫剂,常用杀线虫剂,常用杀线虫剂,常用杀线虫剂,(五)除草剂的使用 用来毒杀和消灭农田杂草和非耕地里绿色植物的一类农药称除草剂。 除草剂种类: 按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分为无机除草剂和苯氧羧酸类、二苯醚类、酰胺类、 均三氮苯类、取代脲类、苯甲酸类、二硝基苯胺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 磺酰脲类、杂环类等有机除草剂; 按使用方法分为土壤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常用除草剂,常用除草剂,常用除草剂,常用除草剂,(六)杀鼠剂的使用 当前生产上使用的多是抗凝血杀鼠剂,又称慢性杀鼠剂。 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主要是破坏鼠的凝血机能,导致动物内出血而死,使用时需多次投药,容易产生耐药性; 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主要阻碍凝血酶原的合成,导致动物内出血而死,对非靶动物安全,无二次中毒现象,不易产生耐药性。,常用杀鼠剂,常用杀鼠剂,(七)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仿照植物激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主要表现促进生长或抑制生长两方面的作用;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