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制度论文- 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doc_第1页
民主制度论文- 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doc_第2页
民主制度论文- 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doc_第3页
民主制度论文- 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doc_第4页
民主制度论文- 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主制度论文-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Democracy:AKindofSecularizedPoliticalRationalismOnSchumpetersDemocracyTheoryAndtheConstructionofPoliticalCivilizationInChina我们首先必须面对的困难是:没有一种真正的民主理论-而只有各色各样的民主理论。-罗伯特达尔一旦涉及的各项利益与理想是人民拒绝与之妥协的利益与理想,民主政治可能根本运行不了。-约瑟夫熊彼特一、引言社会转型是中国的现在进行时,这是一个价值更替、秩序重构和文明再生的过程。它深刻地注解着经济增长持续、社会观念激变、政治改革迭出和民主化进程一日千里等所有社会表象。就我国当前的民主进程而言,借用塞尔的话来说:“民主正张帆前进”。与之相随的必然是,多元民主论、参与民主论、技术民主论和精英民主论等形形色色的民主理论在“政治市场”中风云际会,碰撞交融、竞争角逐。自然,误读、曲解甚或是篡改民主本意的各种版本也就成为这一市场中“搭售”的“畅销品”。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提出的竞争式民主观已成为西方民主理论的经典命题,深深影响着西方的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的发展,却尚未被国人所熟知。他关于民主理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的第四篇。阅读该书的过程,是一个从迷惑到理解、继而恐慌的过程。“迷惑”,是因为熊彼特的民主观与笔者知识储备和实践感知中的“民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冲突;“理解”,但不等于赞同,只是单方面地与作者形成了某种“未完全理论化的协议”;“恐慌”,则完全来源于当前我国的种种“民主化”的“现象”与“进步”,是阅读并反思中伴随始终的心理迷茫,是一种“路在脚下”却又“敢问路在何方”的精神错乱。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动因。笔者认为,对熊彼特民主理论的梳理,有益于我们重新认识民主的本质,真正理解民主的现象,准确把握民主的方向,对我国当前的政治民主乃至整个政治文明建设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总体来看,熊彼特民主理论的特色之处主要体现在:其所关注的命题、民主的构成以及民主的实践三个层面。二、“为何民主”与“何为民主”应该说,民主问题并非熊彼特思想理论的核心,他关于民主问题的探讨是源于他整个理论必须回答的一个命题: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他以“创新理论”为根据,提出了“资本主义将活不下去”,并且将自动进入“社会主义”的“过渡”理论。熊彼特认为,这一过渡有三种形式:1成熟状态下的社会主义化;2变法前的社会主义政策;3不成熟状态下的社会主义化。其中,他最赞同第一种方式的过渡,其次是第二种过渡,强烈反对不成熟状态下的社会主义化,因为前两种是和平方式的过渡,第三种方式更多的是一种急剧的暴力的变革。要证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就必须突出两者之间的趋同性。而当时两种性质的国家在政治层面最大的分歧,恰恰在于互不承认对方存在民主的现实。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甚至声称是唯一真正的民主主义者,决不可以与资产阶级假民主混淆的真正民主的独家卖主。”于是,社会主义与民主是否具有必然联系就成为了熊彼特这一理论必须解决的理论难题。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充分地体现了熊彼特严谨的逻辑思维、突出的实践智慧以及非常现实化的理论关怀。他首先对“社会主义”和“民主”都重新定义,再从这两个贴上了“熊氏”标签的概念出发来论证其关联性,最后得出结论:“在我们所界说的社会主义和我们所界说的民主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够没有另一个而存在。”这个命题的反向逻辑中也就理所当然地蕴涵着资本主义民主的正当性。熊彼特认为,“社会主义”应定义为:“不是由私人占有和经营企业,而是由国家当局控制生产资料、决定怎样生产、生产什么以及谁该得到什么的那种社会组织”;社会主义“是一种制度模式,在这个社会中,对生产资料和生产本身的控制权是授予一个中央当局的,社会的经济事务原则上属于公众,而不属于私人范围。”这一定义单纯地以经济的组织方式来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如今看来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三个有利于”标准,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关于“民主”,熊彼特则将它定义为“一种政治方法”,是“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决定的权力”的方法,是“为了达到政治立法与行政的决定而作出的某种形式的安排”。与以往的“民主”概念相比,这一定义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无伦理性。以往的“民主”概念是反封建反教会的产物,“上帝死了”,“君权神授”思想被打破,“社会契约论”得以浮起,“人民主权”概念随之而生,被重新摆在了“上帝”的位置,在伦理上具有了一种无可辩说的正当性。而“熊氏牌”民主则抛弃了这种几乎等同于“信仰”的伦理性,更忠于生活,“揭穿了长期笼罩在民主头上的乌托邦光环,还民主以实践和制度选择的本来面目。”二是有时代性。熊彼特的竞争式民主观的形成和提出时期正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时期,面临着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他充分认识到,以往那些所谓“人民的统治”、“大多数人的统治”等从实质方面阐释的民主概念已经对现实缺乏解释力,特别是与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中所倡导的“人民当家作主”、“大多数人民对极少数敌人专政”等“大民主”相比,缺乏对公民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所以,从时代的问题出发,他对实质方面进行了回避,仅从形式意义上对民主进行了一种“描述”,而这一描述也是囿于当时理论界关于社会多元性这一基本认识之中。三是重实践性。在熊彼特之前,大多的民主理论关注的基本上是“由谁统治”的问题,而熊彼特关于民主的定义却是关注“如何选择谁来统治”的问题,将结果的意义弱化,直奔民主实践的生活而去。三、“古典民主观”与“竞争式民主”熊彼特认为,古典的民主方法是:“为实现共同福利作出政治决定的制度安排,其方式是使人民通过选举出一些人,让他们集合在一起来执行它的意志,决定重大问题。”11可见,他所界定的古典民主基本上与古希腊的民主理念基本一致,即: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熊彼特并不否认古典民主观依然有存在的理由。比如他认为,古典民主观已经成为了知识分子抛弃宗教信仰后的“替代品”;古典民主的形式和表达具有比较深远的历史关联性;在有些较小规模的社会模式中,古典民主还有现实的可行性;古典民主有利于政客讨好群众的同时又逃避责任。12但是,他的竞争式民主观又确实是在对古典民主观批评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先“破”之后“立”起来的一个“鸡蛋”。他的这一“破”一“立”之间,就使其自身的理论与古典民主观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对峙的、却又相互补充的二元格局。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理论基础:功利主义v政治多元主义古典主义民主基本上是以功利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础。边沁在1776年出版的政府片论一书比较完整地阐释了功利主义的基本思想。他提出的人类“趋乐避苦”的本质和“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原则”不仅丰富了理性人的基本假定,而且论述了“人民”和“共同福祉”的存在。正是“共同福祉”的概念为民主设立了一个追求的目标,“人民”是这一目标的实现者,人的“趋乐避苦”的理性则提供了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实际上,自古希腊的古典民主到“平民主义”民主再到“麦迪逊式民主”,基本上是在这一框架基础上的修修补补。13而熊彼特却认为,功利主义的唯理论“业以死亡,没有人把它当作正确的国家理论来接受它”14,而他的竞争式民主基本上是以政治多元主义为思想基础。20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政治理论家拉斯基是政治多元主义的重要创始人。他在主权问题研究、现代国家中的权威等著作中,批判了传统的一元主义国家观,提出社会中政治权力多元化的理论。其实在他之前,法国著名法学家狄骥和德国学术大师马克思韦伯等人就已经显示出多元主义的倾向。如狄骥认为,“理想国家是工团国家,它是由工会团体、雇佣团体、工职人员协会、农业协会及工商业者协会等团体构成的组合国家,这些团体都应分享国家权力,而不是由国家独占政治权力”。15马克斯韦伯则认为,理性化表现在政治生活中就是科层制,是具有合理性的一种统治力量,而多数人的统治不符合理性化的要求。“韦伯的官僚统治和民主政治相结合的官僚民主论,实际上是现代的精英民主论的先声。”16显然,熊彼特继承了这些多元主义的思想。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熊彼特关于民主、政党组织和官僚制的论述“可以逐点在韦伯的经济与社会之中找到相应之处。”17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熊彼特认为,由于选民的非理性决定了人民和国家之间其他团体的必然存在,所以民主政治的实际上就是“政治家的统治”,而人民“公意”的实现是不可能的。18正是这两种不同的理论进路,在根本上决定了两种民主观的分歧和对峙。(二)目标:“共同福利”v“一般人的满意”古典民主观基本上以“人民的最大福祉”为目标,熊彼特称之为“共同福利”。当然,古典民主理论发展过程中对“公共福利”的侧重点也并不一致。在古希腊时期,“共同福利”的目标基本被包含于“人民主权”的原则之中,共同福利体现为所有人的意志,所以雅典政制“兼具了主权在民和轮番为治的两个特色”19。近代民主理论家基本上从契约论的角度来理解“公共福利”,但对其内涵的界定也就各不相同。如卢梭认为,“只要有若干人结合起来自认为是一个整体,他们就只能有一个意志,这个意志关系着共同的生存以及公众的幸福”;20可见,他的民主目标强调的是“公共的生存以及公众的幸福”。洛克则认为,“人们联合成为国家何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21可见,他更多地把“公共福利”理解为公民的财产权。而麦迪逊则强调民主应当获取的目标是防止大多数人的暴政,实现“非暴政的共和”。22尽管如此,他们都还是基本上统一于“公共福利”这一顶“大帽子”之下。而熊彼特却完全扔掉了这顶“帽子”,他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共同福利”这一目标的不现实性:其一,因为不可能所有人达到“完全一致”的“公意”,所以不存在唯一的“共同福利”。其二,即便存在唯一的“共同福利”,也难以形成协调一致的行动规则。比如大家都追求健康,但有人着重锻炼,有的着重滋补。其三,“人民意志”是个虚无的概念,真正的“人民意志”无法求证。在指出“共同福利”的实现缺乏可行性之后,熊彼特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衡量标准。他认为,“从长期看来证明能使一般人满意的结果可以视为民享政府的试金石”。23相比较而言,这一标准确实更加具有可行性,也为他的整个民主观奠定了一个逻辑起点。(三)人性:“理性”v“超理性或无理性”古典民主观认为,政治中的人性为“理性”的。古希腊的思想家没有专门对政治中的人性问题进行阐述,但他们的思辨普遍“留给人的一种印象,对世界作出全然新异的理解是可能的,这种理解依据的不是传统的信仰,不是人类共同的设想,普遍的认可,而仅仅是理性”24。这时的理性一般理解为公民的参政能力,基本上是一种“选择的内部一致”的理性。而17、18世纪以来的民主理论家如洛克、卢梭、孟德斯鸠和潘恩等则认为,政治中的人性是一种“自利的最大化”的理性。25然而,熊彼特却毫不留情面地指出,古典民主所建立的政治中人性为理性的假定是完全错误的。借助“群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熊彼特从实证地角度论证了一个命题:典型的公民一旦进入政治领域,他的精神状态就跌落到较低水平上。26不可否认,熊彼特对古典民主的这一批评非常到位、而且是致命的。而当今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也正在验证着熊彼特在批判这一问题时的理论敏感和远见卓识。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就就认为,不论是“选择的内部一致性”的理性,还是“自利最大化”的理性,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理性”都要求个人的“内在选择”与“外部的价值”之间存在某种一致性,而个人主观价值和社会道德价值的多元性决定了这两者之间不可能达到一致,所以人的经济行为总是不完全理性的。27而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DanielKahneman)则通过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当今的复杂社会里,一个人不可能获得所有必要的信息来作出合理的决定,只可能具有有限的理性。28显然,如果将这些思想贯彻到对政治中人性的研究也会具有同样的分析价值,可熊彼特却似乎是“妙手偶得之”。(四)主体:“人民”v“政治家”古典民主观认为“统治”的主体是“人民”。实际上,自古希腊以降的民主理念基本上认同“人民”是国家统治的主体,只不过对“人民”的界定存在差别,有的界定为“绝大多数人”,有的界定为“大多数人”。当然,与之相伴发展的还有是另一条相左的思想脉络。从古希腊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到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主张的具有“狐狸”和“狮子”两种特性的君主,再到19世纪圣西门的“贤人治国”理论,都已经包含着对人民的极端不信任。29而到19世纪的密尔、托克维尔则已经具有从人民民主论转向精英民主论的某些思想倾向。如密尔认为,社会中具有高度智力和优秀品质的人总是少数,而随着选举权不断扩大的民主制,其自然趋向是集体的平庸,“只有在有教养的少数这部分人中才能够给民主制的多数的本能倾向找到一种补充或使之臻于完善的矫正物。”30之后的三位意大利思想家帕雷托(Pareto)、莫斯卡(Mosca)、米榭尔斯(Michels)进一步发展成为精英主义理论。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