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形式化”·“语义化”·“意向化” ——现代斯拉夫文论中“文学性”追问的不同路径之比较 .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形式化”·“语义化”·“意向化” ——现代斯拉夫文论中“文学性”追问的不同路径之比较 .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形式化”·“语义化”·“意向化” ——现代斯拉夫文论中“文学性”追问的不同路径之比较 .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形式化”·“语义化”·“意向化” ——现代斯拉夫文论中“文学性”追问的不同路径之比较 .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形式化”·“语义化”·“意向化” ——现代斯拉夫文论中“文学性”追问的不同路径之比较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形式化”“语义化”“意向化”现代斯拉夫文论中“文学性”追问的不同路径之比较【内容提要】“特征论者”雅可布森以“形式化”视界提出“文学性”命题,“功能论者”穆卡若夫斯基以“语义化”视界拓展“文学性”空间,“合成论者”英加顿则是以“意向化”视界进入“文学性”生成机制。他们在言说“文学性”这一命题时,实际上很少关心什么是文学性,而更多地专注于“文学性”何以生成;他们在使用“文学性”这一概念时,实际上很少是在对文学是什么加以界说,而更多地是在言说文学研究科学化的路径。他们的探索表明:“文学性”理论的建构是可以不断深化的。【关键词】现代斯拉夫文论/“文学性”/“形式化”/“语义化”/“意向化”一在“文化研究”、“文化批评”于所谓“全球化”浪潮中已成为文学研究新时尚的这些年里,当代文论几乎终止了对“文学性”的追问。然而,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却难以弃却“文学性”这一现代文学理论的核心命题。一方面,如今的“文学”似乎消融在多介质、多媒体的“文本”之中,弥散于其意义在无限“延异”其所指无法断定的“话语”之中,文学研究在其“文化转向”中开疆拓土,飘浮扩张,文学的“独特性”已然变得不可思议,难以界定。另一方面,“文学”之为“文学”的性质特征,关乎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问的宗旨与使命,关乎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边界”与“志业”,依然是“文学理论”这门现代人文学科应当面对的基础问题,是如今依然在“文学理论”园地耕耘者不可悬置的首要问题。试问,艺术研究可以只侈谈“艺术文化”而回避艺术性的探讨?美学研究能只侈谈“审美文化”而抛开审美性的追寻?“文学性”作为20世纪外国文论的一个关键词,进入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场,更是近20年里才有的事,是对域外新说大开放、大吸纳的新时期所面对的新命题。然而,国人对这一域外学说的“拿来”方式,却是耐人寻味的。从钱佼汝的“文学性”和“陌生化”1、方珊的雅可布森的语言学诗学观2到史忠义的关于“文学性”的定义的思考3、周小仪的文学性4,都指出“文学性”这一命题出之于俄罗斯形式主义学派,出之于罗曼雅可布森,但所征引的话均不是雅氏的原文。由英文或法文对雅可布森在俄罗斯最新诗歌一书中那一段话的转译,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文学性”的内涵在不同的版本中便有了不同的解读。钱佼汝先生将“文学性”看成俄国形式主义早期的两大理论支柱之一。他是从耶鲁大学教授维克多埃利希的俄罗斯形式主义:历史与理论一书中转引出雅可布森的那一段话的:“文学研究的主题不是笼统的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方珊先生在评述雅可布森的学术业绩时写道,雅氏主张把“文学性”作为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方珊是从英国学者安纳杰弗逊和戴维罗比等人合著的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一书中转引出雅可布森的那一段话的:“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个使某一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史忠义先生在概述西方学者关于“文学性”的五种定义时,将第一种称为形式主义的定义。他是从雅可布森的论文集诗学问题法文版转引出雅可布森的那一段话的:“文学科学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既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性。”周小仪先生认为“文学性”在雅可布森那里是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他是从艾亨包姆的形式化方法的理论这篇文章的英译本转引出雅可布森的那一段话的:“文学研究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种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雅氏关于“文学性”的同一段话,在其由俄文英文中文的“理论旅行”中,或在其由俄文法文中文的“理论旅行”中,至少有了上述四个不同版本。这几种译文的意思看上去大体相近,但仔细推敲,不同的表述仍带有转引者对“文学性”不同的解读。或者说,正是转译中用语的差异,孕生了对“文学性”在不同界面不同所指的不同表述。“文学性”这一概念究竟在言说什么?它是在探讨“文学”的区别性特征,在描述那种区别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志,是用于“何谓文学”的界定?还是在探讨“文学研究”这门学问的区别性特征,在描述那种区分“文学科学”这门学科和其他人文学科的标志,是用于对“文学学何为”的追问?如果说,“文学性”这一概念用于“是否是文学”的鉴定,因而属于文学本体之认识论范畴,那么,“文学性”这一命题用于“文学学”这一门学问的建构,就是文学理论这门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轴心参数,就是文学研究守护本位这一学理上的自觉诉求,因而更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导引。“文学性”是罗曼雅可布森首先提出,是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一个核心理论,更是为整个现代斯拉夫文论所钟情的一个轴心理念。事实上,在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执著于“文学性”求索的,不仅有雅可布森及其“莫斯科语言学小组”,也不仅有以复数形式涌现的各种形式主义流派。在那年代,不论是重语言艺术形态的“解析流脉”文论,还是重文化意识形态的“解译流脉”文论,抑或是穿行于“解析流脉”与“解译流脉”之间的“解读流脉”5,对“文学性”命题的探讨都是颇有贡献的。至少,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现代斯拉夫文论的第一个黄金时段,潜心于“文学性”理论的,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在捷克,还有布拉格学派的“结构主义文论”,在波兰,还有罗曼英加顿的“现象学文论”。罗曼英加顿、扬穆卡若夫斯基和罗曼雅可布森这三位学者的名字,可以说,是现代斯拉夫文论中“文学性”学说发育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三个里程碑。二要把握罗曼雅可布森(18961982)于1921年提出的“文学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自然要将它置于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理论探索的历史语境。雅可布森关于“文学性”的那段话,乃是对这个学派在“文学科学”的对象上、在“文学材料的特殊性”上的基本主张的表述。鲍里斯艾亨鲍姆曾于1925年发表了一篇带有总结性的文章形式化方法的理论。40年之后,这篇文章被李T莱蒙与马里恩J赖斯收入其合编的俄国形式论学派文论最早的一部英译文选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论文四篇6,被茨维坦托多罗夫视为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理论入门文章而置于其编选的法文版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的首篇7;在1998年于英语世界面世的一部文学理论文选中,鲍里斯艾亨鲍姆的这篇文章的标题被译成形式化方法导论8。实际上,此文的确是可以当作“形式论学派十年发展史”来细读的,是今人了解现代文论第一场革命原貌的一份重要文献。值得注意的是,鲍里斯艾亨鲍姆当年在该文中引述雅可布森关于“文学性”的那段话之前,还有这样一段陈述:文学科学的专门化和具体化原理是组成形式化方法的基本原理。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要停止原先的状态,用维谢洛夫斯基的话来说,在这个状态中,文学是“resnullius”。正是这一点使形式主义者的立场变得与其他“方法”如此难于调和,对折中主义者如此难于容忍。形式主义者否定这些“其他”方法,实际上,过去和现在都不是在否定方法,而是在否定把各种科学和各种科学问题混为一谈。他们的基本论点是,文学材料(它有别于任何其他材料)的特点的研究,必须成为文学科学本身的对象,尽管这种材料以它次要的、间接的特征提供了一个把它作为辅助的东西而在其他科学中加以利用的理由和权利。这一点,雅可布森曾有过十分明确的表述(俄罗斯最新诗款,初编,布拉格,1921年,第11页)。可见,“文学性”这一概念的提出,原本出于形式论学派要强调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材料”的特殊性这一基本的学术立场,原本出于形式论学派要把握文学科学本身的对象从而建构自主自律的“文学科学”这一根本的学理诉求。回到这一语境中,直面这一段学术史的原生态,才有可能“还原”雅可布森当年关于“文学性”那一表述的初衷。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亦即能使某一著作成为文学作品的那种东西。然而,到目前为止,文学史家大多像警察一样,而警察的目的则是抓人,把宅子里所有的人和所有东西,甚至连同街上偶然路过的人都扣起来,以防万一。同样,文学史家把什么都用上了生活方式、心理学、政治、哲学。建立了一大堆土规则来代替文学科学。好像是忘记了这些条文应当归属于有关学科哲学史、文化史、心理学等等,自然,这些学科也可以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有缺陷的次等的文献来利用。雅可布森当年之所以提出“文学性”才是“文学科学”要关注要研究的对象,显然是针对文学研究中的“越位”而又“缺席”这一“失常”状态。“越位”是指文学研究越过文学材料而扩张到其他学科,“缺席”则是指“文学科学本身的对象”在文学研究视野中的失落。“越位”与“缺席”都是“不到位”的表现。雅可布森是以言说“文学性”这一方式,在挑战传统的非科学的主观印象主义或伪科学的实证主义文学研究,在呼唤现代的追求自身科学化的文学研究的建构。“文学”作为“文献”是其他学科尽可利用的。“文学性”才是“文学科学”这门学科要面对的命题。探求“文学性”是致力于文学研究科学化的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一个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导引下,他们将文学研究的视野从对哲学、美学、心理学、思想史、文化史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从那些处于文学场外围的历史的、社会的、个人生平的、伦理道德的话语中收束到文学本体上来,而聚焦于“文学材料本身的特殊性”,而定位于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在机制。于是,才有了对“文学性”在作品文本中之具体实现路径的十分执著而卓有成效的勘察;才有了对语言学的诉求,对诗学的复活;才有了对文学形式的推重,对文学手法的青睐;才有了在作品语言上对“文学性”的探讨,诸如“诗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对比,语言的“诗性功能”与“交际功能”的对照总之,那些能使某一著作成为文学作品的那种东西受到了标举“文学性”大旗的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空前认真的探讨。这一探讨虽然有不少局限,但完成了对传统的文学研究第一次革命性冲击,开创了以文学科学的独立自主为标志的现代文论的新时代。这一探讨的一个最积极的成果,就是开启了立足于语言学的文学作品理论的建构。三俄罗斯形式论学派认定文学作品特有的形式是文学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布拉格结构主义学派文论则将艺术文本的“结构功能”确立为进入“文学性”研究的关键路径。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对“文学性”的开掘,基本上围绕着“文学手法”这一“科学的文学研究”惟一的“人物”,主要以“诗的语言与实用语言”、“奇特化与自动化”、“格律与节奏”、“情节与本事”等一对对彼此对立的诗学概念,进入“文学材料的特殊性”的考察,进入文学作品特有的、区别于其他任何作品的形式特征的研究。布拉格结构主义学派则以“标准语”与“诗性语”、“潜能”与“突显”、“违反”与“变异”、“共时结构”与“内在张力”、“动态系统”与“审美规范”等一系列彼此互动的诗学概念,丰富并发展了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对“文学性”的开掘、对文学科学的构建。扬穆卡若夫斯基(18911975)积极吸纳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日内瓦语言学派尤其是费迪南德索绪尔的符号学学说、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尤其是尤蒂尼扬诺夫的“系统功能说”,在与“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对接之后,在20世纪30、40年代里,将结构主义语言学原理推广到文学研究中,创建了独具一格的“结构诗学”。尤里洛特曼曾对穆卡若夫斯基诗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作出了精辟概括:“对文本诸结构序列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的强调,对作为结构存在之规律的内在张力的强调,对艺术文本的语义关联与社会功能的兴趣此乃捷克结构主义的原则。”915自1931年起,穆卡若夫斯基潜心于“结构上的支配性”概念,越来越倾心于作为辩证统一的结构观,而不是那种作为手法之机械性总和的艺术观。在标准语与诗性语(1932)、作为诸种价值之综合体的诗歌作品(1932)、作为符号事实的艺术(1934)等文章中,穆氏以符号概念补充结构概念,实现了将结构主义视角与符号学视角相结合。在发表于1936年的作为社会事实的审美功能、审美规范与审美价值一文中,穆氏构建了“审美功能说”。这一学说将破译文本的学问变成了一门文化学问一种关于人类社会中信息的生成、储存与功能实现的一般理论。在穆卡若夫斯基看来,审美功能并不是艺术的专利。审美功能实际上为人类活动的所有形态所具有。在艺术领域里它只是占据支配地位而已。这一观点清楚地解释了:同一个文本何以在一些社群中被当成艺术文本来接受,而在另一些社群中则不是。或者说,同一个文本何以能实现其从艺术界面向非艺术界面的漂移,抑或相反。从对“文学性”命题的开掘来看,穆卡若夫斯基的最大创新在于引入了“规范”这一概念,将它作为系统的“语言”与其“言语”之关系上的第三个要素;在于构建了“审美规范说”,从而将“文学性”生成机制的探讨推进了一大步。穆卡若夫斯基观察到,对普遍遵守的语言学规则的违反会把一个语言学文本变成毫无意义的文本;艺术文本则不然。艺术文本中对“规范”的“违反”乃是最为流行的情形。新的意义建构正有赖于这种“违反”,文本的意蕴涵纳之增生正有赖于这种“违反”。在审美规范(1937)一文中,穆卡若夫斯基将“规范”看成“一种调控性动力学原则”:规范就其本质而言,这宁可说是一种能量,而不是一种规则,并不取决于它是在被自觉地还是不自觉地使用10163。穆卡若夫斯基十分推重“规范”的动态品质。这一品质表现在它与文本之双向互逆的关联之中:基于自己的动态品质,规范要承受不间断的改变;甚至可以设想,对任何一种具体场合中任何一种规范的任何一种使用,不可避免地同时也是对规范的改变:不仅仅规范对具体的事实(比如,艺术作品)会产生影响,而且具体的事实也影响着规范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