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传统与转变读中国城市消费革命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发生了一场遍及各个领域的消费革命。不少中外学者对这次消费革命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对当今中国经济消费领域作了全新的、系统的、纪实的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研究不足的,当数中国城市消费革命(TheConsumerRevolutioninUrbanChina)一书的出版1。该书的主要内容来自1997年在耶鲁大学召开的中国消费文化理论研讨会。会上除有像戴慧思(DeborahS.Davis)、赵文词(RichardMadsen)等著名的中国研究专家外,还有其他来自不同院校和系别的中国研究学者参加。本书由十四篇学术论文组成,大部分论文建立在对中国各大城市如上海、西安、南京、北京、深圳等地的生活方式进行人类学、人种志考察及社会学调查的基础上,论证严谨,说理透彻。尽管各位作者的研究视角、理论侧重点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在方法论上大多采取了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通过论述消费者个体的变革(主体性的重新界定,消费者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消费者互动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揭示消费变革现象背后深层的社会文化根源。本书的重大意义是看到了消费的变革不仅是消费物品质和量的变化,而且是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生活取向的变革,更是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变化。一在毛泽东时代,尽管人们翻身做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自由,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有效经验以供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由于毛泽东意志主导全中国以及意识形态僵化,导致改革前的中国是一个中央高度集权下的重集体本位,疏个人本位的伦理型社会。这种伦理型社会是一个整体性、同质性社会,也有学者称之为总体性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国家几乎控制着全部社会资源,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如基本生活品、身份的合法性、就业、教育、社会地位和权利等,无不由国家掌握,并根据每个人的政治表现由国家赋予,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任何自觉或不自觉控制社会资源的意图、尝试,都被视为对国家权威的挑战,从而遭到批判和斗争2。正如中国城市消费革命一书所讲到的,在这种高度集权和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国家对各种生产进行控制并且通过再分配体制分配社会财富,许多商品退出了流通领域。在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中,公共消费占主导地位,居民个人的消费则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计划分配和低水平的私人消费导致了消费和收入的平均主义,居民过着一种大众消费模式的生活,如穿着同一种衣服,吃着同一种食物,享有同样的休闲活动。卢汉龙认为这种大众化的消费模式在思想意识形态上也是明显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不允许拥有生产性的物质,对消费商品的拥有成为个人财富的主要形式。3这种坐享其成、不愿扩大再生产的消费观念,至今还是禁锢中国人头脑、束缚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始打破国家和各级行政权力对资源的控制权,通过引入市场经济,使市场成为配置资源、分配利润的主要手段。尽管从全国整体来看,国家仍是社会资源的主要控制者,各级行政权力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事实上,社会已成为控制资源的有力的、潜在的力量,它可以发展独立于国家的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提供影响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领域与机会。因此经过十几年的改革,这个整体性、同质性的社会已经受到巨大冲击,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居民收入的变化十分迅速,除通货膨胀外,从1978年到1990年,人均收入成倍增长,从1990年到1994年增长了30%,城市居民的储蓄从1978年的1.85亿,到1990年增长到62.5亿,1994年增长到192亿。而消费品如洗衣机和电冰箱,以前为少数有着特殊关系的人所拥有,现在成为日常用品;一系列以前靠外国进口的产品现在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经销的普遍用品4。正如戴慧思在引言中所论述的,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成千上万的人们获得了新的传播方式,新的社会话语词汇和通过新建的商业零售店获得了新的闲暇方式,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真是一场消费的革命5。本书各章分别从住房、儿童消费、服装、食物市场、麦当劳、迪斯科舞厅、情感热线等各个方面,考察了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如维克(AnnVeeck)在市场的振兴(TheRevitalizationoftheMarketplace:FoodMarketsofNanjing)中认为,食物一直以来是分析身份、角色关系和社会仪式的主要手段,他通过对南京食物市场的调查发现,南京居民在购物上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是为了满足全家人的营养以及维系家庭亲密关系,而这种购物准则是不会改变的。弗雷泽(DavidFraser)的对绿洲的投资(InventingOasis:LuxuryHousingAdvertisementsandReconfiguringDomesticSpaceinShanghai)一文指出,关注家庭生活是上海社会发生转变的一个指标,而购买私人住房则是创造美好家庭生活方式的第一步。通过对上海不动产广告的分析,作者认为购房不仅仅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是为了拥有更幽静、温馨的家庭环境和具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和排外感。同样,吉勒特(MarrisGilletle)在婚纱西安回族的新娘(WhatsinaDress?BridesintheHuiQuarterofXian)一文中对婚纱消费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的人赋予婚纱的不同意义,发现花在服装上的消费,愈来愈成为人们重新定义自身、表达对现代性认同以及创造个人想象的一环。除此以外,欧文(KathleenErwin)在电话的沟通与心灵的交流:家庭价值、性和上海谘询热线的政治(Heart-to-Heart,Phone-to-Phone:FamilyValues,Sexuality,andthePoliticsofShanghaisAdviceHotlines)一文中,分析了听众致电广播节目和谘询热线中所使用的社会话语,发现社会话语在相当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放。人们能就从前被视为忌讳的话题如爱、性、家庭进行讨论,从而说明人们获得了在过去通过控制或惩罚的旧式作法不能得到的最大的个人自由和社会空间6。赵文词在后记中高度评价了这场消费革命,认为这是继1949年政治解放以来的第二次解放,并且具体分析了消费革命给个人带来的四种自由:首先,消费革命给人们带来了免除饥荒和政治混乱的消极自由;其次,人们享有了消费选择的积极自由;再次,人们享有了表达的自由;最后,这种自由还表现在人们享有私人生活的权利上。赵文词既看到了消费革命最终是人的革命,又看到了这场消费革命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消费已不再仅仅作为生产的附庸,而是日益独立开来,发挥着启动经济、稳定社会等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它已不再停留于满足人的自然需求上,而是日渐发挥着张扬个性、完善自我的作用,成为人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消费革命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增长、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带来了在新的历史形式下,人们寻求富足生活的新自由。它真正把现代化的要义放在人的需求和发展上,从而宣告了中国现代化的顺利起航,标志着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世纪。二中国城市消费革命一书对中国城市消费变革的论述是在国家社会的研究框架中进行的。依循哈贝马斯(JrgenHabermas)的国家公共领域市民社会三层结构论,本书在质疑中国消费革命能否滋生和培育公共领域的同时,也论述中国消费革命在变化了的国家和社会关系中的特有表现。尽管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理解存在分歧,但大多数撰稿人认为不能在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之间建立简单的因果关系。虽然自1978年以来,国家从很多领域撤退,让社会成为控制资源的有力的、潜在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国家、市民社会的出现。国家只是表面上撤退或从一些不危及其利益的领域中撤退,实际上,国家采取了另外一种形式如建立一种新的权力结构来实现对社会的监控。旺克(DavidL.Wank)在香烟以及在中国商业网络中实行的控制(CigarettesandDominationinChineseBusinessNetworks:InstitutionalChangeduringtheMarketTransition)一文中谈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时,对以维克托尼(VictorNee)为主要代表的三种观点进行了反驳。他认为这三种观点都假定在经济的自治和社会关系的转变中存在积极的一致性。维克托尼认为市场经济会导致国家行政权力的下降,从而削弱具有毛泽东时代特征的国家和社会的边界,实现社会整合。旺克认为建立在市场分配基础上的商品流通是镶嵌在各种形式的联系中,即包括企业家之间的水平联系,官员和企业家之间商业化的顾客主义联系以及企业主和新劳动阶级之间的劳力规训的关系等。因此,经济分配的自治和社会的整合并没有导致行政权力的下降;相反,在企业主和官员之间建立了一种共生关系。旺克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认为7:在中国再分配经济体制下,以市场为基础的消费变革的结果应该被归为社会关系网络的变化,而不是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改变。这种同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的消费行为相关的制度的改变可以发生在一个民主或专制主义的背景中,这有助于解释中国是在一党专政的专制主义背景下迅速实行市场化的。同样,克劳思(RichardKraus)在南京公园中的公共纪念物和私人乐趣(PublicMonumentsandPrivatePleasuresintheParksofNanjing:ATangointheRuinsoftheMingEmperorsPalace)一文中认为,在反映个人兴趣和观点的公共领域和有助于保护和提升个人政治权利的市民社会之间不存在一致性。他不同意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理解8,反而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公共领域,中国也不例外,但他得出了同旺克相反的结论:由于中国共产党把其合法性建立在提高消费商品的成功上,通过放弃更多的社会空间给个人占用,并且通过允许中国居民无穷占有社会资源的欲望合法化,而无意识地减少了政党的影响力和合法性。由于国家和市民社会这对范畴是来自于西方的文化概念,它植根于西方的历史实践和心智结构。当把这对范畴移植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时,便会出现许多理解上的偏差。在西方人士看来,国家和市民社会是作为两股讨价还价的力量,似乎两者存在着对立的关系。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市民社会的培育只能是在国家领导下进行,这就出现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国家必须从社会领域中退出,让社会力量得以滋生和壮大,使社会成为一个强社会,而不是弱社会;另一方面,国家必须加强对社会的渗透力,以更好地动员人们进行市民社会的培育,使国家成为一个强国家,而不是弱国家。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在处理这个悖论上,存在着不少理解上的分歧。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国家从社会大部分领域撤退,使得国家的能力在减弱,如克劳思。有的则认为由于国家采取了新的形式加强对社会的渗透,国家仍然是一个专制国家,如旺克。迈可曼(MichaelMann)的国家权力观为解决这一悖论提供了分析的思路9:(迈可曼)区分了两个层面的国家权力,其一是国家的专制权力(despoticpower),即国家精英可以在不必与市民社会各集团进行例行化、制度化讨价还价的前提下自行行动的范围;其二是国家的基础性权力(infrastructurepower),即国家能力,它指的是国家事实上渗透市民社会,在其统治的领域内有效贯彻其政治决策的能力。根据这两种权力强弱的状况,迈可曼对历史上以及现实中的国家作了分类,归纳出四种理想类型:其一,两种权力均弱型,如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国家;其二,强专制权力弱基础性权力型,如中华帝国、罗马帝国等传统帝国;其三,弱专制权力强基础性权力型,如西方近代以来的官僚制国家;其四,两种权力均强型,当代的集权主义国家如中国即属此类。由此可见,集权的政府与强政府不是等同的概念,集权的政府,即享有宽泛权力的政府,完全可能是一个在能力上比较软弱的政府。中国完全可以一方面简政放权,让各部门自行其事为市民社会的培育创设条件;一方面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提高中央权威对社会的控制,以此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欧文在一定程度上正好说明了国家对社会渗透能力的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政治民主化进程对迅速推进现代化的中国而言仍任重道远。正是在这样一种国家和社会的分析框架下,中国城市消费革命一书认为这场消费革命是不彻底的。尽管市场经济的发挥减少了官僚机构的再分配权力,工作单位的影响力开始下降;然而,在这个转型时期,再分配的权力仍旧存在,并以决定性方式影响消费。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企业的成员利用职务之便,把集体的资源用于私人或个人消费,即公款消费。除此之外,由于国家在资源分配上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市场体制的不健全,市场所需的信任关系没有建立起来,使得私人企业通常求助于国家官僚体制中的个人关系来寻求保护和获取稀缺资源。这就出现了如黄宗智所说的在国家、市场之外的第三领域的形成,并为个人和企业的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对奢侈品的消费正好起到了这种中介作用。中国城市消费革命一书通过对炫耀性商品如保龄球、香烟等消费的论述,说明了国家政府官员、私人企业主和国营企业管理者之间如何互动来获取各自所需的资源的情况。通过对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工程造价算量信息化综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甘肃省临泽县七上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2024年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苏州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油管厂标准化管理办法
- 泉州光伏并网管理办法
- 法律中介服务管理办法
- 法院扣押物资管理办法
- FANUC机器人ARC Mate 120iD和M-20iD机械结构手册
- 慢病管理中心工作汇报
- 居间协议书居间协议书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第二期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1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成都铁路局招聘2025届高校毕业生66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西博物馆2025事业单位招聘通过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法理学》期末纸质考试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库2025春期考试版
- 金融理财师AFP认证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产业转移工业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仿真模拟卷一及答案
- (TCSEB 0011-2020)《露天爆破工程技术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