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活跃的文学.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活跃的文学.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活跃的文学.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活跃的文学.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活跃的文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活跃的文学文艺争鸣2008年开辟了“新世纪新生代文学写作评论大展”栏目,第2、4、6期分别推出“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三个专辑,对40余位新生代作家和诗人进行了分析研究。编者写道:“新生代意味着文坛不断生长着的新生力量,预示着文坛写作的新的生长点。”它“不将新生代作一种自然年龄的划线,大体上年轻,为在新世纪前后涌现出来的新生力量,产生了文学写作好的业绩即可。”虽不以作家的年龄划线,但从“作家感言”提供的作家小传看,主要是活跃在新世纪之交,曾经被称为第三代诗人、先锋作家、晚生代之外的尚未被归类、认知的“60后”和“70后”,还有一些“80后”作家。文艺争鸣对“新生代”的关注,无疑是关注中国文学的现在和未来,表现出思想的敏锐性和历史责任感。“大展”的规模甚为可观。“小说卷”有贺绍俊、孟繁华、李建军、张志忠等20位评论家撰写的有关田耳、葛水平、郭文斌、潘向黎、麦家等19位小说家的评论,还有13篇“作家感言”;“散文卷”有王兆胜、毕光明、丁晓原等11位评论家撰写的关于祝勇、格致、周晓枫等11位散文家的评论,11篇“作家感言”;“诗歌卷”有张学昕等13位评论家撰写的有关姜涛、雷平阳、郑晓琼等13位诗人的评论,12篇“作家感言”。如此的评论家阵容,如此的评论规模,如此巨大的篇幅,足见文艺争鸣整合“新生代”创作、推动新世纪文学发展的信心与决心。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文学形成多元发展的格局。细审之,也有一些共性的思考与追求:1、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创作成为时尚。颠覆启蒙主体,消解启蒙现实主义。强调的是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2、生命本体论产生广泛影响。生命本体论强调原始的欲望和本能的冲动,认为文艺既不是对自然的模仿,也不是道德的象征,而是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状态的表现。影响所及,理论上出现80年代中后期的本体论热,创作上对本能欲望的描写日益加剧乃至肆意泛滥。3、现实主义悄然复兴,如新写实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底层文学等,表现出关注底层和现实社会发展的走向。后现代主义和生命本体论开发了我国文学的新领域,却导致精神和价值的迷失,乃至引起90年代中期的人文精神大讨论。现实主义的复兴尚待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从“新世纪新生代文学写作评论大展”的评论文章和“作家感言”看,新世纪文学既有对这些特征的承继和发展,又有扬弃性的新变。表现出三方面的重要特征:重振灵魂和精神的尊严、再显现实主义的魅力和文本艺术的优化整合。一、重振灵魂和精神的尊严谢有顺为小说卷、散文卷和诗歌卷写的总论分别是:尊灵魂的写作时代已经来临、散文是在人间的写作、乡愁、现实和精神成人,从题目就可看到灵魂和精神在小说、散文和诗歌中的重振与张扬,而且,三篇文章都以较大的篇幅论证新生代文学的灵魂与精神,指出现实关怀已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特征,甚至认为“尊灵魂”的写作时代已经到来。众所周知,80年代末以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及后现代主义、生命本体论的引进,文坛逐渐形成价值丧失、精神萎靡之弊。新世纪文学精神的张扬,无疑是对后现代主义和生命本体论的反驳。不过,这种张扬与90年代文学有内在的承转扬弃关系。吴玄的身体描写被王侃称为“身体的政治”。中篇小说发廊写西地女子方圆与丈夫进城开发廊,方圆堕落而丈夫惨死。作家告诉人们,乡村女子进城,唯一的本钱是自己的身体,然而,城市一方面攫取她们的身体,一方面又贬低和排斥她们的身体。更为令人深思的是,她们回到农村又不为乡土文化所容纳。于是方圆因丈夫去世回到西地后,又被迫去了广州。“在现代性的挤迫下,乡土生活已经崩坍。像方圆这样的女子,她一方面努力接受现代性的塑造,一方面又始终被现代性所拒斥,而原有的生活状态又不可复原,她从此真正踏上了茫然未知的不归路了。”作家以乡土身体的堕落对现代性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显示出对底层群众真挚关怀。然而,作家展示的历史和道德的悖论令人困惑,难道方圆们要走向现代化就必然失去身体和道德操守,可否寻到民族道德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沟通之桥?对此,曹万生提出一条“后农民性的人性发展道路”:“简单的原始的善,一定要经过原始积累中人性恶的否定过程的洗礼,在这个过程中,又一定要经过财富再丰富后的人性恶的否定之否定,才能达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善。”罗伟章的故乡在远方所展示的城市的恶,正体现着“善”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这种思考不无道理,但得出的结论是,“原始的善”要升华到“更高层次的善”,就要经历一个“恶”的过程,因而要承认这种“恶”,容忍这种“恶”,这种“恶”导致的广大底层民众的悲剧命运也就理所当然。这岂不又失去了底层关怀,泯灭了道德精神?谢有顺提出了“身体辩证法”,认为完整的身体是伦理性与生理性的统一,是肉体和灵魂的结合,“身体从一方面说,是个人的身体物质性的身体;从另一方面说,许多的人也构成了社会的身体,社会的肉身,很多小说之所以显得苍白无力,就在于它几乎不跟这个社会的肉身发生关系。”当前创作的一个极为重要问题是“重新建构身体的伦理纬度”,“从身体出发,通向的应该是一个广大的灵魂世界”。这倒是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郭文斌的一些小说被李建军称为“诗意化叙事”,并指出其特点:“一曰:美好的祝福感;二曰:诗意的抒情性;三曰:优雅的反讽性。”郭文斌不是把苦难置换成恨世者的冷漠和敌意,而是将它升华成一种充满暖意的人生感受。高君如花的裙子、罗伟章嫂子谣等都写到贫穷百姓的美好情操。作家的关怀对象有“一己悲欢”与“千万人命运”之别。谢有顺将前者称为“闺房生活”,后者称为“旷野生活”,并认为,中国作家经过多年的张爱玲式的“闺房写作”训练之后,正在重申鲁迅式的“旷野写作”的价值。麦家的长篇解密、暗算和风声则体现着这种转变。“风声的出现是一个信号。它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尽管令人悲伤,但仍有获救的希望;一种贵重的人格,一种庄严的人生并非已经死灭,而是仍然活跃于广阔的世界之中”“把凡俗的人生和雄浑的人生对接,把渺小的人物置身于理想的悲歌之中,从而去温暖、校正人心,疲软的小说就会由此获得一种重要的、肯定的力量。”(6)从新时期散文看,谢有顺提出“向下的写作纬度”,“因为故乡在下面,大地在下面,一张张生动或麻木的脸在下面,严格的说,心灵在下面它决非是高高在上的东西。文学只有和在下面的事物(大地和心灵)结盟,他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灵高度这也是文学重获生命力和尊严的有效途径。”与之相呼应,祝勇将杨朔式的“诗化散文”和余秋雨式的“文化大散文”称作结尾“主题升华”的“体制散文”。这种散文将自我装扮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能形象,忘却了文化关怀与关怀者的精神状态及生命原创力是紧密相连的。他决绝地告别“体制散文”,用“最贴近大地的感知方式,将个人的生命体验融入他对生命、对历史、对文明的思考。”不仅摆脱了对民族、历史和文明兴衰的那种大而不当的矫情感叹,而且获得进入历史、解读历史的新角度。同时,又重建了散文写作主体。他的“文化笔记”如衙门劫数难逃乔家大院草鞋下的故乡美人谷再见,老房子等不是简单地转述历史材料,而是发掘沉潜在历史中的鲜活生命。王兆胜对散文的精神有着更为宏阔的综合性思考。这种思考包括:1、建立包容丰富的参照系。他的散文都市灯光既不站在农业文明的角度否定城市,也不站在现代性的角度夸饰城市,而是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辩证的审视和理解,显示出宽厚、和谐的人文情怀。2、建立“天道”与“人心”的和谐共生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在悲哀中缠绵,在痛苦中煎熬,而不是在觉醒与超越中舞蹈与欢唱呢?在诗歌方面,不少新生代诗人对物欲主义罗网进行着“铁血突围”。黄礼孩在评论广东外来诗人时说:“他们在物质暴风骤雨的大洗礼后,回归到内心,找回自己的力量,他们朝着思想奔去,奔向更广阔的世界,用诗歌去彰显人生,去追求美与真的高度。”其实,他自己便是“铁血突围”者。蓝蓝提出诗人“职业的尊严”:“诗歌创作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作用于诗人的不仅仅有修辞艺术的要求,还有一个作为社会人的良知,以及对存在的关怀和对他人他物的想象力。”同时,他还提出诗人必须获得“宇宙感”,“拥有能够把个人的存在与天地万物的存在联系在一起的能力”。诗歌“铁血突围”的前提是诗人的观念转变。谢有顺认为,许多作家在骨子里其实并不爱这个时代,也不喜欢现实生活,因而他们的作品便带有或隐或显的怨气和怨恨。新世纪以来,许多诗人开始对生活取仁慈的看法,减少了怨气。从怨恨走向仁慈,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一种生活的勇气。灵魂和精神的张扬,有着社会和文学的双重原因。谢有顺认为,“许多诗人没有中断对梦想的追求,没有熄灭对生活的热情,仍旧相信伟大的生活能够滋养诗人的灵魂,相信诗歌创造的激情依然扎根于此。这就为他们在这个生命流转的大时代里重新出发,找到了坚实的精神基点。”一些作家更强调生活的馈赠。长期到西藏深入生活并写出60万字的东方哈达的徐剑如此描写对西藏的感受:“如果你是一个忧伤的人,面对那片净洁的土地,你会一丝杂质也没有,你会觉得人生可以如此的纯净;如果你是一个傲慢的人,当你面对昆仑山的伟岸,你会觉得人是多么的渺小,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果你是一个迷茫的人,你看一看在路边朝圣的信徒,她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三步一磕,就为了心中的一个信仰、一个理想坚定地前行着,你也会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走下去,找回自己的偶像和精神支柱。”笔者以为,从社会现实看,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的发展,虽然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精神品格,却不是精神萎靡的必然原因。它甚至可激励人们的竞争拼搏精神、开放创造精神、个体主动精神和团队发展精神。二、再显现实主义的魅力新生代的作家、诗人们热切关注和描写着现实生活尤其是底层百姓的生活,形成新世纪之初的现实主义复兴。从“评论大展”看,“小说卷”所选19位作家中有13位着意底层写作,“散文卷”所选11位作家中涉及底层叙事者有7位,“诗歌卷”所选13位诗人中涉及底层叙事者亦有7位。自然,进行底层写作的不一定都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未尝不能表现;同时,非底层叙事也不一定不是现实主义。因而对新生代文学还要进行现实主义的理论分析。笔者以为,现实主义同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区别,在于他们属于不同的创作方法。在认识方法层面,作家、诗人和评论家们思考着如何表现新世纪的“现实关系”。谢有顺认为,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现实关系”的障碍是,当前社会的理性化发展已把生活的片面扩大,侵占了生活的其他领域。比如,金钱的权力只是生活的片面,但它的过度膨胀,却把整个生活世界变成了它的殖民地。于是,“经验”殖民了“存在”,“欲望”殖民了“灵魂”。真正的文学永远是人的存在学,必须表现人类存在的真实情况;灵魂比欲望更深刻,真切地写出人类灵魂是文学的魅力所在。高君小说表现着被夸大的金钱权力遮蔽的另一种真实的存在。取暖期描写城郊结合部破败的大杂院中15户人家的生存状况。潘向黎的小说集白水青菜多次写女子婚姻不幸,婚姻原本在恋爱基础上形成,而今男人又有了外遇。这些不幸的故事告诉人们,现代爱情的价值意义在于两情相悦,然而感情却是不可靠的。这是因为,“现代自由伦理已经将道德的立法权力交给了个体,让个体遵从道德的良知去把握生活;可是现代之后,理性的道德良知演变成了感觉的道德良知,就是从自由意志到自由欲望的转变意志的向善成了感觉的自适,以至连社会的秩序也感觉化了。”对此,白水青菜碎钻的叙事者告诫人们,对于生命的悖论既不逃避也不僭越,也不认同人生悖论的宿命和人性的脆弱,而是珍惜生命悖论中爱的碎片。“即便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无从避免的生活悖论中被撕成碎片,依然是美好的人生。”笔者以为,这正是面对苦难现实和悲剧命运顽强的韧性生存精神。为了更好把握和表现现实关系,作家理论家纷纷坦陈己见。晓航提出“智性写作”:“就是以复杂震荡式的多学科组合方式,以不断扩张的想象力,运用现实元素搭建一个超现实的非现实世界,并且在观照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完成对于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对终极意义的寻找。”面对自己小说因过于形而上和“难解”之弊,他不断修订自己的思路。谢有顺提出散文“在人间的写作”,“其实就是一种重新解放感官的写作”,“重新解放作家的感官,使作家重新学会看,学会听,学会闻,学会嗅,学会感受,就有着异乎寻常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不仅要感官活跃,而且要有感觉的深度。强化“感觉深度”重要途径是,“从个人的感受出发,接通一个更为广大的人心世界”。这已成为近年间散文创作的新趋势。夏榆的白天遇见黑暗记述了自己对煤矿底层生活的观察,在一种痛楚的书写中,完成了对梦想、幸福和自由的肯定;王兆胜的天地人心表达的是关于天、地、人的感受,最后的归结点在“心”上一些诗歌,更与生活短兵相接,通过个人痛切的感受,接通社会那条强大的神经,尤其是对“农民工”的咏叹。在思维方式层面,现实主义讲求典型性思维。“新生代写作评论大展”的“小说卷”,也仅有一二位评论家提到艺术典型的概念。但是,在评论文章及“作家感言”中,也不乏涉及典型理论的内涵者。我以为,典型的个性则是他的特征性,其共性则是对它所反映的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的概括,它必须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甚至是一个多义的、说不清的艺术形象。二者的关系则是“通过特殊显现一般”,即通过具体、鲜活的、感性的活动反映更具普遍意义的本质和规律。新生代小说塑造了不少性格复杂的人物。陈贵春(罗伟章故乡在远方)是大巴山精湛的石匠,因欠债进城打工,到处漂泊流浪,屡屡受欺骗、遭凌辱,最后沦为小偷、杀人犯,被判刑而客死异乡。这一形象折射着复杂的社会生活,而且,一个善良的农村石匠最终沦为死刑犯的深层原因也令人深思。孙素宝(须一瓜(第三棵树是和平)长期受丈夫杨金虎的性虐待,无奈之下,杀死丈夫,被判死刑。正直的律师戴诺以“自卫”为由为其鸣不平,她却认为妻子杀丈夫违反了伦理,戴诺的取证毫无意义。这个可怜的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