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辗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论废名1920年代诗歌创作.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辗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论废名1920年代诗歌创作.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辗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论废名1920年代诗歌创作.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辗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论废名1920年代诗歌创作.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辗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论废名1920年代诗歌创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辗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论废名1920年代诗歌创作论文关键词:废名儿童世界多重情感向度论文摘要:从儿童视角剖析了废名20年代诗歌创作中“儿童艺术世界”的特点和两重情感向度,以及诗人在两重情感向度中的矛盾和焦灼心态,总结了废名早期诗歌创作的艺术经验。“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的。新文学家们纷纷致力于新诗创作,从形式到内容对新诗进行了全面实验。这个时期,年轻的废名青春年少,满怀热情,对新文学领袖十分崇敬,沿着以胡适、周作人等人开辟的道路,积极投入到了以新诗创作的文学实绩推动新文学革命进程的主潮中来。早在l922年10月8日,诗人在努力周报(第23期)上发表了冬夜和小孩两首小诗,虽很稚嫩,却开启了废名诗歌创作的大门。接着,1923年4月15日诗第2卷第l期载杂诗7首;同年5月l5日,诗第2卷第2期载洋车夫的儿子、磨面的儿子、杂诗(2首),共有诗作l3首。长期以来,学界对废名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派”诗歌较为关注,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极少有人涉及1920年代诗歌创作。笔者认为其中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废名1920年代诗歌创作处于实验阶段,相对于1930年代的意象繁密、思想深玄的“现代派”涛歌,在创作手法和思想内涵上均显得较为稚嫩,是长期不被学界关注的主要原因。二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没有专门结集出版,研究资料较为缺乏。一、美好纯真的儿童世界废名在1920年代的13首诗作或写小孩情趣,或以小孩的眼光观照世界,或表现年轻诗人的内心情感,内容有所不同,情感向度有所差异但以“儿童”为视点展现诗人理想,考量社会现实是一致的,共同塑造了一个儿童的艺术世界,表现了诗人在这个儿童世界中美好理想和无奈现实矛盾心态。诗作对儿童的注视不是成人化的居高临下的俯瞰,而是忘我深入儿童世界,以一颗温软湿润的心与他们相对,共同体味喜怒哀乐。比如磨面的儿子:“给我买一幅眼镜呀,爸爸?”“你要眼镜做什么呢,“你的眼睛近视不成?”“那么,驴子,他要眼镜做什么?”描绘了未受社会浸染的“赤子之心”。1920年代,周作人运用西方人类学派的观点,对儿童心理进行了原生态的观照,提出“儿童本位”思想。对于儿童自身,他认为“玩”总是儿童自然本能的创作,是无目的无意的,“他这样的玩,不但得到了游戏的三昧,并且也得到了艺术的化境。这种忘我也造作或享受之悦乐几乎具有宗教的高尚的意义我们走过了童年,赶不着艺术的人,不容易得到这个心境,但是虽不能至,必向往之”。强调儿童自然天性,主张儿童顺乎自然,由此推进现代文学关于“人”和“人性“的思考。废名以儿童为视点的诗歌创作,躬行了周作人的理论主张,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和童趣有些事情从成年人的眼光看近乎于无聊、无趣,而在儿童的世界中却充满了乐趣。朱光潜曾举过一个儿童游戏的例子:骑马的游戏是很普遍的,我们就拿它做例来说。儿童在玩骑马的把戏时,他的心理活动可以用这么一段话说出来:“父亲天天骑马在街上走,看他是多么好玩!多么有趣!我们也骑来试试看。他的那大马自然不让我们骑。小弟弟,你弯下腰来,让我骑!特!特!走快些!你没有气力了吗?我去换一匹马罢。”于是厨房里的扫帚夹在胯下又变成了一匹马了。朱光潜用这个例子意在说明游戏和艺术创造及欣赏的关系。但我们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儿童的天真以及他们沉溺于艺术享受,于无趣现实中获得快感的童趣。即使现实中缺少马,“厨房里的扫帚”成为他们童趣世界中的马,他们能隔开现实享受“艺术化”乐趣。可见,在儿童面前,世界没有羁绊和缰锁,永远是自由的。废名在小孩一诗中也有这样的描写:雨后的街道,泥泞中踏开了容得一个人走过的路。我挈起衣服,从这边低头走去,不觉迎面撞着一个小孩子,无意中我手已经搭在他的肩膀上,笑道:“谁让谁呢?”“雨后的街道”本应是清新惬意,令人愉快的,但泥泞的街道,只能“容得一个人走过的路”的生活环境,偶尔会因为泥浆溅身,增添几分恼怒。但诗人笔锋一转,在无趣的现实世界中发现快乐,和小孩子讨论起了让道的问题,“谁让谁呢?”简单,风趣,仿佛是苦难泥泞的生活中一脉春光。(二)表现儿童万物齐一、造化为友在儿童的眼中万物都是平等的朋友,无大小、贵贱、尊卑、荣辱之别。因此,在磨面的儿子中的主人公才会要像驴子一样戴眼镜,在磨面的儿子的眼中驴子戴着“眼镜“磨面不是人类对它的束缚与约束,而成为驴子本身的有趣的装束。周作人说:“就儿童本身上说,在他们想象力发展的时代,确有这种空想的需要,我们大人无论凭什么神呀皇帝呀国家呀的神圣之名,都没有剥夺他们的需要的权利,正如我们没有剥夺他们的衣食的权利一样。”儿童“空想”的世界就不会有现实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差别、身份各异的观念,儿童只考虑自身的快乐、需要和童性。如洋车夫的儿子:“爸爸你为什么不睬呢?只要一个铜子那个糖,阿五吃的那个糖。”“拉去罢?拉去罢?”“走了,走了,也,也不睬你哩!”在诗中的小主公看来,“阿五吃的那个糖”是好吃的,不会考虑到自己的家庭境况,反而认为“一个铜子”不算什么,当然不会知道父亲拉车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小诗以对话方式用儿童语言表现了儿童世界的纯真,最终指向的是对旧社会的含蓄批判。(三)对“童心”的向往,表现诗人的人生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把对“童心”,即对人生本真的追求,作为人生理想的一部分。儒家一直强调伦理道德人生完善和修齐治平的现实追求,却也把保持自然作为较高追求,如孔子的人生理想是像曾点一样“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这是一种抛弃人生外在负累,回归人性,享受本真的人生理想;孟子主张“性善”,人生的一切努力都是保持人最初的东西不丢掉。中国道家反对人的社会化,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庄子主张“弃智绝学”,在本质上是主张面向人生本真,反对外在规范对人的束缚和变异性的改变。宋朝李贽在前人基础上提出“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焚书卷三)废名1920年代诗歌创作继承了孟子、道家和李贽的思想,虽然依稀能看到外在现实的混乱不堪,却始终以一颗本真的心展现了人生原本淳朴与可爱的一面。如他的杂诗(七首)表现了无可逃避的令人揪心的现实,有“讨饭瞎子的叫喊”(杂诗(三),有“赤脚的女孩”(杂诗(四),有“白天里跟着太太的车子跑;夜间在漆黑的巷子里喊卖晚报的小孩”(杂诗(五),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心焦灼得要炸了”。但杂诗(七)笔锋一转,呈现出恬淡自然的意境:于一个“半轮月亮”、杨柳依依的夜晚,诗人站在桥头望着一个背着书包的美丽的小姑娘向桥的方向远走的情境,可以看出诗人对纯洁的儿童世界的美丽向往,从依稀可见传统文化的光影。再如,小孩一诗中,诗人没有以成人的眼光看,而是乐在其中地与小孩子扣趣过泥泞街道。写于同时期的竹林的故事,也有类似的情境。小说中的三姑娘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单纯得如同她的竹布衣的颜色,淡得如月色。岁月一天天地流逝,但是j姑娘始终保持一颗清纯的“童心”。她卖青椒,面对别人多称一两的要求,毫不迟疑地“从篮子里抓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表达作者对此的赞许。废名对人本真的推崇和依恋,可以看作是他的一个美好的梦,一个人生理想。二、多重情感向度的儿童世界废名1920年代诗作的儿童艺术世界不是单一的情感向度,它除了具有美好的理想情感向度,还有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一面,这两个方面看是矛盾,却较好统一于1920年代诗歌创作中,成为“儿童艺术世界”的一体两翼,增加了早期诗歌创作的艺术张力。“儿童艺术世界”落笔于童真、童趣,却又放置于旧北京的破败的大背景中,表现的是诗人心巾为民族、为国家的悲苦。20年代的北平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发源地,对废名有极大的感召力,也是诗人外出求学实现理想的圣地。但就自然环境而言,北京属于典型的北方气候,寒冷干燥,“一层层风,一层层沙”(何其芳病中),老北京人谚语中的“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废名的家乡湖北黄梅属于北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属于典型的南方气候。诗人来到北京首先是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故乡的山美水美人美,随着诗人的远离,成了遥远的记忆,自然环境的变化必然给初出家门的诗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光是作为外在因素的自然环境变化,更主要的是理想的低迷带来的心理失调。当时绝大多数人都像废名一样,来到北平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追随新文化新思想的。无论是像沈从文所说的,是“五四运动的余波把本人抛到北京城”,“想读点书读好书救救国家”,“以为社会必须重造,这工作得由文学重造起始”;还是像卞之琳所说的,是对“五四运动发祥地”“作一种凭吊,一种寄怀”。总之,他们来到北京城的原因,大都与新文化发祥地的身份有关。正如废名所说:“北平之于北方,大约如美人之有眸子,没有她,我们大家都招集不过来。”但是,五四以后的北平,但是,五四以后的北平,不再是政治、经济中心,甚而也不是“文学革命”的中心地带,已经成为“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诗人恰是在这个时期怀揣着人生的热情和理想来到北平,此时这个城市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感召和鼓动精神,“社会重造”、“救救国家”的抱负在沉闷的古城中不仅难以实现,面对无奈的现实显得最初的理想的幼稚。杂诗(二首)反映的正是理想与现实矛盾时的心态:我的心焦灼得要炸了,用种种法子想把他凉下去;结果只焦灼得更利害,平常读圣经到耶稣钉上十字架的地方,心里也凉爽;有一回偶然遇见被处刑的强盗上杀场,心里也凉爽;这时候,我感着种种不同的悲哀,虽然苦,究竟是一种味道,只有今天,实在只有今天,人家照例笑嬉嬉的过去,我的心焦灼得要炸了。耶稣本是怀有“救世”理想的,结局却是被“钉上十字架”;强盗原是用暴力方式打破现有秩序,获得财物的,结果是被绑缚“杀场”;这里展现的都是失败,所以诗人“结果只焦灼得更利害”。和这样一种焦灼的心态相对应的一个现实则是:“孩子买不起糖”(洋车夫的儿子)、“白天里跟着太太的车子跑,夜问在漆黑的巷子里喊卖晚报”(杂诗(三),等等。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儿童,或是生活于“泥泞中踏开了容得一个人走过”(杂诗(五)的雨后街道,或是赤脚从事于“举起盛着叫卖的西瓜篮子,走向玩具店问一朵纸花的价值”(杂诗(四),甚至连“只要一个铜子”(洋车夫的儿子)的糖果也买不起。诗人在诗歌中展示了一个连儿童也难以正常生活的、无望的社会。这个世界和美好的一面如同钱币的两面,共同构建了“儿童艺术世界”。通过这一面,我们看到了内心敏感、情感丰富的青年诗人废名对社会现实与自身期待之间差距的认知;同时还看到了诗人执着于理想以及理想受挫后产生的强烈苦闷和焦灼,展现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在梦醒时“无路可走”的无奈。总之,废名在1920年代创作的这些小诗,是创作的起步,平实稚嫩,构思精巧,于小结构中包孕一定的意味,通过儿童艺术世界的两个不同侧面表现了诗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问辗转的心态。废名后来的谈新诗中说到周作人关于“小诗”的看法:“如果我们着爱惜这在忙碌的生活之中浮到心头又复随即消失的刹那的感觉之心,想将他表现出来,那么数行的小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