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平台建设方案_第1页
物联网应用平台建设方案_第2页
物联网应用平台建设方案_第3页
物联网应用平台建设方案_第4页
物联网应用平台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龙岩市物联网应用平台 建设方案 I 目 录 一、 项目综述 .1 1.1 项目概述 .1 1.2 建设目标 .1 1.3 建设内容 .1 1.4 建设原则 .2 1.5 技术标准 .2 1.6 系统运行平台与软硬件部署环境 .4 1.7 基础数据普查与测绘数据采集建库情况 .6 1.8 术语 .7 二、 M2M 平台技术规范与要求 .8 2.1 总体技术要求 .8 2.2 总体技术框架 .11 2.3 应用基础运行平台 . 19 2.4 统一安全身份认证系统 . 24 2.5 统一数据应用集成中心 . 25 2.6 应用集成业务基 础构件 . 30 2.7 平台接口设计 . 41 2.8 相关业务集成 . 41 2.9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要求 . 43 2.10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要求 . 44 2.11 标准规范与制度建设要求 . 45 2.12 系统安全要求 . 46 三、 示范应用 “数字城管”业务软件技术规范与要求 . 48 3.1 龙岩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 48 3.2 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流程 . 49 3.3 技术要求总则 . 50 3.4 应用软件子系统 . 54 II 3.5 界面设计 . 74 3.6 接口设计 . 75 3.7 应用与系统集成 . 78 3.8 标准规范与制度建设要求 . 78 1 一、 项目 综述 1. 虚拟 1.1 项目概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2009 年 11 月 3 日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将“物联网”列入五大必争产业制高点之一,要求着力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2009 年 12 月 27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以物联网为契机,争取占领科技制高点,并计划将物联网纳入到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 龙岩 市 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正争取创建全国第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产业示范基地。龙岩 市 通过物联网的建设,大力推广物联网的示范应用,是革命老区率先落实温家宝总理讲话精神,推 进龙岩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物联龙岩”建设,加速龙岩的发展, 将使 龙岩市信息化应用 在福建省甚至全中国脱颖而出。 物联网应用基础服务平台是物联网应用的核心支撑平台,它提供了终端远程管理、运行监控、告警管理、协议适配、业务数据传输、行业应用接入等综合服务功能,为“物联龙岩”各应用系统提供强大、稳定的物联网业务运行支撑环境。 为 了 加强对 龙岩 市物联网工作的组织领导, 龙岩市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 政府常务副市长黄福清担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苏庆赐担任副组长的市物联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局、环保局、城 管办、数字办等 33 个市直单位领导组成。 1.2 建设目标 物联网应用基础服务平台 实现“ 物联 龙岩”的承上启下 作用,对下接入多种行业终端,对上支持多种行业应用,把各种垂直的物联网应用整合成一个扁平的应用网络体系。基于物联网应用基础服务平台 进行物联网应用建设,各行业应用 在数据和业务层次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全面实现龙岩市 物联网应用 的 互联互通 和 智能处理。 1.3 建设内容 物联网应用基础服务平台具体包括以下建设内容: ( 1) 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服务平台 (M2M 平台 ),实现软件系统开发与部署。 2 ( 2) 实现行业终端的适配接入,对采集到的数据实现报警、 转发、存数据库等操作。 ( 3) 提供开放的平台和数据结构,为各物联网应用的扩展提供数据。 ( 4) 提供详尽的历史记录,及灵活的报表定制工具,易于生成任意格式的报表。 ( 5) 提供易于扩展的、分布式平台框架及冗余运行模式,支持大规模、大数据量的应用。 ( 6) 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持能力及通用的 M2M 业务生成框架,为物联网应用开发提供可视化的集成开发工具,提高二次开发效率。 ( 7) 提供强大的用户及权限管理,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8) 实现对现有部分行业终端的接入调试、数据处理及监控管理。 ( 9) “数字城管”示范应用。 1.4 建设原则 物联网应用基础服务平台建设遵循以下 原则: ( 1) 可靠性。 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是系统具有实用性的前提。要求系统具有高稳定性,当系统出现故障和突发事件时,具有保障正常运行的措施。 ( 2) 易用性 。 系统应尽可能的减少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量。经过短期培训后,一般工作人员可掌握系统使用方法,这是为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考虑的。系统交付使用以后,应该便于各种日常维护工作,能够方便地进行软件的重新配置、系统的智能预警监测、硬件备品备件的更换和软件系统的升级。 ( 3) 扩展性 。 扩展能力是 龙岩市物联网应用基础服务 平台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作为各物联网行业应用的基础服务平台,平台应具 备充分、灵活的适应能力、可扩展能力和自动升级能力,提供可视化的二次开发、配置工具,并充分考虑接口的标准化、协议的标准化。 ( 4) 可管理性。系统应具备完整的统计、分析、授权和预警等功能,并提供打印、短信、邮件、视频监控、 GPS 定位等通用服务。 1.5 技术标准 1.2.1 卖方提供的各项软件 和系统的特点、性能须完全符合买方指明的标准,并满足或高于买方提出的要求。 ( 1) 软件系统的开发需遵循与参考 以下的标准规范: 3 建设行业信息化 标准等规范化文件 公安行业信息化标准等规范化文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业信息化标准等规范化文件 环境保护行 业信息化标准等规范化文件 安防行业标准规范文件 建筑智能化、弱电智能化标准规范文件 测绘行业空间地理信息标准规范文件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 (监测 )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212-2005) 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 (试行 ) (HJ/T352-2007) 集装箱 -RFID 货运标签系统 (ISO/PAS18186) 供应链监控用集装箱电子箱封应用技术规范 (GB/T23678-2009) 中国移动 M2M 终端 WMMP 协议 OMIX 接口 规范 : Open M2M Information Exchange V1.0 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技术规范 (CJJ/T 106-2005) 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CJ/T 213-2005) 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 (CJ/T 214-2007) 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 (CJ/T 215-2005) 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绩效评价 (CJ/T 292-2008) 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 (CJ/T 293-2008) 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 (CJ/T 315-2009) 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 (试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260)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T 10114)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 14804-93) 地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 100)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 (CJJ 103) 工业和信息化部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 (2002570 号 ) 中国电子商会 呼叫中心 与客户关系管理专业委员会 相关标准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对视频监控综合应用平台的相关要求、标准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核心元数据 4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310-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2240-2008) 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 (GB/T 15538-1995) 软件开发规范 (GB/T 8566-1995) 软件维护指南 (GB/T 14079-1993)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 8567-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GB 9385-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指南 (GB 9386-88)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12505-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4-90)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 12394-93) 1.6 系统 运行平台与 软硬件部署环境 “物联龙岩”的建设主要依托政务外网的网络资源与平台,实现各种物联网单元、网元的有效互联。 M2M 平台主要基于政务外网建设,目前,龙岩市正在建设 M2M 平台暨“数字城管”示范应用的系统软硬件平台,本项目要求与系统软硬件平台相协调一致,系统后台主要在龙岩市政务数据中心的外网单元进行部署。 1.6.1 系统运行平台 1、 网络通讯承载平台 M2M平台主要基于龙岩市 政务外网 进行建设 ,系统平台部署在龙岩市政务数据中心。依托龙岩市数字化 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运营商移动通信网的统一的专线接入和短信平台接入,统一的互联网出口等。 由各行业应用实现有关的通过移动通信商实现数据通信、终端数据接入的建设和通过现场总线网络接入智能终端的建设。 2、 运行 支撑平台 系统运行支撑平台初期先采用龙岩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平台,待“物联龙岩”应用大规模开展后,再构建专门的 M2M 运行支撑平台。 龙岩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基于政务外网来构建运行支撑平台,主要包括服务器系统、存储备份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和系统软件等,系统采用在龙岩市行政办公中心 5 政务数据中心机房集 中部署的主机存储架构 , 通过实施虚拟化技术来有效减少系统的服务器数量,提升服务器 利用率,同时 有效地节约能源,大幅度提升资源利用率和数据中心 空间利用率,最终实现降低成本 、 节能减排 和绿色环保 目标。 1.6.2 系统软硬件部署环境 系统软硬件部署环境 (政务数据中心外网单元 )说明如下: 1、 网络系统 具有 2 台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和 2 台服务器交换机。 核心交换机单台配置 6 个以上 业务插槽数 , 整机交换容量 720Gbps、 整机包转发能力 480Mpps; 支持虚拟化,可以将 2 台核心交换机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 (双机虚拟化网络架构 ); 配置 1 块主控 板 、 48 口千兆电接口和 24 口千兆 SFP 光接口板各 1 块 、内置负载均衡模块 和 冗余电源 。 服务器交换机单台配置 交换容量 256Gbps,包转发速率 132Mpps; 48 个 千兆端口,其中 4 个千兆 SFP 光电复用端口 ; 支持万兆扩展能力,万兆扩展接口 4 个 。 2、 服务器系统 具有 6 台 Vmware vSphere 资源池平台服务器和 1 台 Vmware 管理服务器。 Vmware vSphere 资源池平台服务器单台配置 4 颗 八核 CPU(2.26GHz), 128GB 内存,2 块 146GB/15Krpm SAS 硬盘 (RAID1), 10 个 1000M 网络口,冗余电源, 采用 机架式 服务器。 M2M 平台主机、“数字城管”示范应用主机从 Vmware vSphere 资源池平台配置虚拟机使用。 Vmware 管理服务器配置 2 颗 六核 CPU(2.93GHz/L2 4M 缓存 ), 8GB 内存, 2 块300GB/10Krpm SAS 硬盘 (RAID1), 2 个 1000M 网络口,冗余电源, 采用 机架式 服务器。 3、 存储备份系统 具有 1 台磁盘阵列、 1 台虚拟磁带库和 1 套网络备件软件。 磁盘阵列采用 IP SAN 存储系统,配置 双控制器,采用 64 位双核处理器 ; 标配缓存 4GB, 最大缓存 16GB;支 持 iSCSI 协议,配置容量 10TB。 虚拟磁带库 基于 Storage-on-Chip 嵌入式芯片实现的虚拟磁带库控制引擎 (非 PC Server 架构 ),配置 2 个 iSCSI VTL 接口, 1 个 320MB/S SCSI VTL 接口, 1 个 1Gb iSCSI容灾接口; 10TB 带库容量 (5*1TB VTL SATA 磁盘 ), 16 个磁盘槽位 。 网络备件软件 配置 1 个 Windows 环境主模块 (含 9 个服务器客户端 ), 2 个 Windows环境 Oracle 数据库备份模块, 1 个支持 10TB VTL 许可模块 。 6 4、 信息安全系统 具有 2 台千兆防火墙和 1 套网络版杀毒软件。 千兆防火墙单台配置 10G 吞吐量, 6 个 1000M 电口, 2 个 1000M 多模光口, 250万并发连接,冗余电源, 采用 机架式 。 网络版杀毒软件配置 15 台服务器 +150 台工作站 , 管控中心授权数不限 。 5、 系统软件 具有 7 套 Windows Server 2008 64 位中文企业版操作系统、 24 套 VMware vSphere 4.0 Enterprise 虚拟化软件 (每个 CPU 1 个访问许可 )、 1 套 VMware vCenter Mgmt Server 4.0 Standard 虚拟化管理软件 (主控中心许可 )、 1 套 WebLogic Server 10g 企业版 应用中间件软件 (2 个 CPU 许可 )、 1 套 Oracle 10g 企业版数据库软件 (4个 CPU 许可 )、 1 套ArcInfo 专家级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 1 套 ArcGIS Server 9.3 Enterprise Basic License 二维空间数据引擎 (2 个 CPU 许可 )、 1 套 ArcIMS V9.3 Server WebGIS 平台软件 (2 个 CPU 许可 )。 1.7 基础数据普查与测绘数据采集建库情况 龙岩市目前已经完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 基础 数据普查与 测绘数据采集建库 项目工作,具 体建设内容包括: ( 1) 城市连续可量测实景影像 ; ( 2) 网格划分 ; ( 3) 部件与地理编码普查 ; ( 4) 数据处理与建库 ; ( 5) 部件图集与手册编制 ; ( 6) 网格划分图集编制 ; ( 7) 地形图格式的转制以及卫片的提供和矢量化处理 。 基础数据普查与测绘数据采集建库项目提交的成果内容为: ( 1) 所有野外调查图、调查表; ( 2) 部件图集与手册制作; ( 3) 网格图册制作; ( 4) 按照质量要求和精度要求提供龙岩市万米单元网格划分、责任网格划分、城市部件普查、地理编码普查、城市实景测量等工作成果,包括纸制和电子文档,电子文档格式应为 ArcGIS Shapefile 格式; 7 ( 5) 按照技术规范建立部 件数据库、地理编码数据库和城市连续可量测实景影像库; ( 6) 工作总结报告; ( 7) 技术总结报告; ( 8) 质量检查验收报告。 1.8 术语 ( 1) 物联龙岩 “物联龙岩”主要是通过加强龙岩市物联网发展的整体规划,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融合应用到“ 陆地 港”、“数字城管”、应急指挥、社保卡、居民健康信息系统、 GIS、智能公交、环境监控、食品溯源、工业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并通过应用带动物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 “物联龙岩” 项目的实施,使龙岩 市 在物联网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深入推动龙岩 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和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让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 广大人民群众。 ( 2) 物联网 “物联网”业界 又称“传感网”、“ M2M”、“智慧地球”等 , 已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 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通俗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 ( 3) 龙岩市物联网应用基础服务平台,简称“ M2M 平台”。 ( 4) 龙岩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简称“数字城管”。 ( 5) 电子政务外网 是覆盖省 市 县 乡的福建 省统一的电子政务专网,政务外 网与政务信息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凡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范畴及不需要在政务信息网 (政务内网 )上部署的业务应用,原则上应纳入政务外网运行。 ( 6) 龙岩市政务数据中心 位于龙岩市行政办公中心西附楼北楼三层,采用交流供电 。 具体地址龙岩市龙岩大道 1 号 市行政办公中心 。 8 二、 M2M 平台 技术规范与要求 2. 2.1 总体技术要求 2.1.1 总体 业务 要求 目前龙岩 市 的 许多 物联网应用业务是垂直管理的,不同业务、不同行业应用、行业用户是单独构件自己的业务。这种垂直的应用网络存在 开发、部署、维护成本高 ,应用融合困难, 行业应用自成体系,各终端设备厂家提 供的接口不同 ,不能 真正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也不能完全体现物联网的价值。 针对物联网应用垂直管理的种种弊端,龙岩市 要求通过建设 M2M 平台 ,实现对 物联网应用 提供 核心支撑平台 和 提供终端远程管理、运行监控、告警管理、协议适配、业务数据传输、行业应用接入等综合服务功能,为“物联龙岩”各 行业 应用系统提供强大、稳定的物联网业务运行支撑环境。 2.1.2 M2M 平台 定位 要求 M2M 平台 提供物联网各行业应用对接入层、通讯层以及行业应用基础层的通用解决方案, 基于 M2M 平台各行业 应用实现自己 的业务逻辑处理。 M2M 平台的定位如下: 1、 提供统一的 终端接入平台 通过 M2M 平台,为所有物联网应用终端提供的统一的数据接入方案。数据接入支持多种通讯设备、通讯协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辨识、分发,以及报警分析等预处理。 2、 提供统一的应用基础运行平台 物联网应用软件与传统的应用软件相比,有底层终端数量多、上层行业应用复杂的特点, 各种行业终端数量规模往往能达到百万甚至更高级别, 要求 M2M 平台能 维护大量共享数据和控制数据 ,提供 物联网 应用的统一运行环境,从概念、技术、方法与机制等多个方面无缝集成 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历史记录,实现数据的高时效调度与处理,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3、 提供统一的安全认证 以用户信息、系统权限为核心,集成各业务系统的认证信息,提供一个高度集成且统一的认证平台。 4、 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 9 M2M 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 通过中间件作为粘合剂 连接各种业务相关的异构系统、应用以及数据源, 满足重要系统之间无缝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 5、 提供统一的门户支撑平台 提供一个灵活、规范的信息组织管理平台和全网范围的网络协作环境,实现集成的信息采集、内容管理、信息搜索,能够直接组织各类共享信息和内部 业务基础信息,面向不同使用对象,通过门户技术实现个性化服务, 实现信息整合应用 。 6、 提供多种业务基础构件 为各行业应用业务提供开发辅助工具、快速定制、地理信息服务、权限管理、数据展现及挖掘等多种平台支撑服务。 通过这些基础构件, 实现系统的松散耦合, 提高 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保障快速开发、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 2.1.3 系统 性能指标 要求 根据“物联龙岩”的发展目标,系统今后将接入几十万台的终端和几十个行业应用,因此, M2M 平台 处理能力要求 如下 : ( 1) 并发用户: 支持 300 用户并 发 M2M 应用业务请求 。 ( 2) 系统管理终端数: 满足 10 万 个以上 终端的监控管理需求。 ( 3) Web 页面处理 : 系统 支持 300 用户 以上 在线进行并行 网页操作 ; 在 300 用户并发情况下,系统内响应时间小于 2 秒。 ( 4) CPU 忙时利用率平均不超过 60%。 2.1.4 系统 可靠性要求 1、 稳定性 要求 平台 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关键设备应采用负荷分担、分布式多处理机结构,主要模块冗余度至少为 1 1。 系统各服务器应保证数据实时的一致性、可用性,主备倒用时间 3 分钟。 系统故障恢复时间 30 分钟。 设备必须支持热插拔功能。 系统应满足 7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 2、 备份和恢复 存储设备应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 有良好的备份和恢复策略。系统数据和业务数 10 据可联机备份、联机恢复,恢复的数据必须保持其 完整性和一致性。 应对系统的配置数据、操作日志进行备份,进行永久保存。 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应可从数据记录中恢复最近的数据。 2.1.5 软件要求 1、 整体要求 M2M 平台 建设必须基于业界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网络协议、硬件接口、数据库接口等,以保证系统的生命力,保护投资,体现良好的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 M2M 平台 应提供维护管理和实时监控功能,简化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M2M 平台 的软硬件平台以及应用软件应采用先进成熟的设备和技术,确保系统的技术先进性,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和延续性。 M2M 平台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业务系统,系统设计时应 充分 考虑可 扩展性。 应用软件能够以多种方式 支持系统的扩展,包括业务功能的增加,系统升级以及系统容量和规模的扩大等。 2、 平台 软件 M2M 平台 软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平台软件具备可移植性,能 平滑移植到其他主流操作系统和主流硬件平台上。 软件应采用组件化设计,支持各种组件的在线拆卸、在线加载; 支持组件间通信流程的灵活控制及业务流程的灵活变更;组件应具有的开放管理接口和服务接口。 平台软件能够实现应用部分与数据库部分在逻辑上的分离,便于对应用部分进行修改,从而方便随时添加新的功能或对原有功能进行改动而不影响数据库。 平台 软件能够提供二次开发功能,以适应不断增强的支撑功能和不断拓展的业务空间。应用软件具备可视化的二次开发工具,以及集成开发环境,提高二次开发的效率。 提供灵活多样 的服务,快速适应新业务的开展,应用软件的设计应采用灵活的结构, 采用面向对象、 面向服务、 中间件等技术 。 整个应用软件系统 能够连续 724 小时不间断工作 。 具有完整的操作权限管理功能和完善的系统安全机制, 能够对每个操作员的每次操作有详细的记录,对每次非法操作产生告警 。 应能为系统管理员提供多种发现系统故障和非法登录的手段 。 提供通用的商业智能组件,如报表、 数据抽取及转换、数据挖掘等。 11 提供通用的工作流引擎、电子地图及移动定位、短信、邮件、视频等服务。 采用简洁、直观、友好的图形化界面 。 支持中文大字符集等相关国标 规定的汉字字符处理,可进行处理、显示和打印。 2.1.6 平台配置要求 M2M 平台内置 以下的产品与工具:服务总线 ESB、 ETL 工具、搜索引擎、 ORM 中间件、工作流引擎、报表定制工具、 BI 引擎 (OLAP、 Analysis、 Query)。 2.2 总体 技术框架 2.2.1 应用模式 基于 M2M 平台的物联网应用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 2-1 基于 M2M 平台的物联网应用模式 2.2.2 M2M 平台设计 思路 终端通过网络把数据上报给 M2M 平台的 服务器集群, 再 由路由服务器把数据分发给行业应用平台,各行业有各自独立的应用平台。 如下 图所示: G P RS / 3 G数字城管终端 应急指挥终端 物流信息终端 污染源监控终端 12 图 2-2 M2M 平台设计思路 1、 终端接入 终端通过指定的数据接入服务器 IP 地址及端口,把数据通过网络链路 (如 GPRS 网络 )发送到平台,由数据接入服务器负责接收。每个数据接收服务器可以接收几百到几千的终端数据。终端通讯协议可以为 WMMP3.0 或其他任意自定义协议。平台通过不同的协议插件来支持。 2、 数据转发 数据接收服务器收到终端传送来的数据后,对终端进行注册,并把数据进行统一 数据结构转换,即把数据转换成平台可以处理的数据结构,并由路由网关服务器根据终端唯一的序列号来判断数据要发送到哪个行业平台。一个路由网关可以接入若干个数据接入服务器,但是建议每个路由网关只接收同一个行业平台的终端数据,这样可以把数据路由的系统开销降低到最小。 3、 行业平台 行业平台是针对于每个行业的独立平台。终端数据由路由网关转发到行业平台,由 13 行业平台对数据进行逻辑处理并展示给用户查看,分析。当需要对终端下发控制命令时,根据终端在系统中唯一的序列号确认要发送指令的终端,实现远程控制。 4、 能力提供 能力是指平台提供的 各种供所有行业平台使用的功能及服务的统称。如:彩信服务、短信服务、邮件服务等。这些服务通过提供标准接口供其他程序使用。上图中的彩、短信服务器及 GIS 服务器都属于能力范畴。 5、 统一门户 统一门户是对所有行业平台、认证权限、考核评价、经营报表、各种资源及其他平台功能的统一管理门户。 2.2.3 M2M 平台系统架构 M2M 平台系统架构 分为四层:终端层、通讯层、业务和数据处理层、用户层 , 如下图所示: 图 2-3 平台系统架构 1、 终端层 14 涵盖了各行业所能涉及的所有终端设备,如工控行业的 RTU、 DTU、 PLC、仪器仪表;智能交通的 RFID、视频采集摄像头 、移动执法终端;城市管理的城管通终端、智能设备数采仪等 。所有的终端设备都通过各种有线、无线网络与基础服务平台通讯,上报终端数据并执行平台下发命令。 2、 通讯层 包括了支持无线通讯的多种设备,如无线基站、 GGSN、 USSDC、短信网关、彩信网关等,同时也包括了 Internet、 VPN、 LAN 等。通讯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数据的透明传输 , 是终端层与基础平台层的沟通桥梁。 3、 业务和数据处理层 包括了物联网 应用基础服务平台、物联网各行业应用平台、 管理门户等核心数据及业务处理,也包括呼叫中心、 GIS 地理信 息服务、 GPS 定位功能等支持。 4、 用户层 涵盖了物联网统一管理门户及各行业应用的所有用户。 通过门户全局性的查看各种应用的统计数据, 各级职能部门登录各自的应用平台进行监督执法,企业及其他用户登后可以查看、监控企业实时数据,公众用户可以网上上报数据、查询公开信息。 2.2.4 M2M 平台 技术路线 M2M 平台 的技术路线要求 基于 XML/J2EE/Portlet/WFMC 等开放技术,遵循 SOA 架构体系,采用统一的基于 J2EE 的软件平台和 全程建模、基于组件分层开发的技术路线 ,并支持大颗粒构件的复用。 遵循构件化、模块化、标准化、可扩 展、可复用的技术架构,以满足 物联网 应用未来的数据扩展和业务发展。 2.2.5 M2M 平台结构 M2M 平台可为城市管理、交通物流、工业控制、环保节能、安全监控、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集成提供高效、稳定的物联网应用基础运行平台和一系列物联网应用集成业务基础构件,实现物联网应用的集成化监控、管理和服务。 M2M 平台总体采用 多层架构 进行设计, 包括终端层 (感知层 )、平台层、应用层等。平台结构建议如 下图 : 15 图 2-4 M2M 平台结构图 1、 终端层 终端层包括 所有行业的数据采集、传输终端。 2、 平台层 M2M 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 ,要求包括以下的功能组件: ( 1) 物联网应用基础运行平台 提供 物联网 应用的统一运行环境,从概念、技术、方法与机制等多个方面无缝集成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历史记录,实现数据的高时效调度与处理,并保证 数据的一致性。 ( 2) 统一安全身份认证系统 以 用户信息、系统权限 为核心,集成各业务系统的认证信息, 提供一个高度集成且统一的认证平台。其结构具有系统健壮、结构灵活、移动办公、安全可靠等特点。 ( 3) 统一数据应用集成中心 应用集成技术, 通过中间件连接各种业务相关的异构系统、应用以及数据源,实现各个 系统之间 业务协同、 无缝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 龙 岩 市 物 联 网 应 用 基 础 服 务 平 台数 字 化 城 市管 理 系 统其 它 物 联 网行 业 应 用 系 统数 字 医 疗系 统应 急 指 挥平 台“ 陆 地 港 ”物 联 网 综 合信 息 平 台污 染 源 在 线监 控 系 统统 一 安 全 身 仹认 证 系 统统 一 数 据 应 用 集 成 中 心应用集成业务基础构件业 务 基 础 框 架 / 门 户 支 撑 平 台R F I D 、 R F M e s h 、Z i g b e e 等 各 种 终 端基 于 现 场 总 线 的 各 种S C A D A / P L C / D S C 系 统G P R S / C D M A / S M S等 末 端W I F I / P S T N / A D S L / R S 串 口等 I P 或 非 I P 末 端应 用 基 础 运 行 平 台开 发工 具工 作 流 /规 则 引 擎内 容管 理辅 劣 决 策工 具信 息 交 流中 心数 据维 护智 能检 索 16 ( 4) 业务基础框架 业务基础框架提供数据 统一表现形式,包含 开发 J2EE 应用程序所需要的表现层通用元素,如表格、树形结构、表单、菜单、日历、颜色对话框、分页标签等, 实现可重用元素统一封装,具有 一整套开发面向 B/S 结构的 J2EE 表现层 界面库 。 ( 5) 门户支撑平台 提供一个灵活、规范的信息组织管理平台和全网范围的网络协作环境,实现集成的信息采集、内容管理、信息搜索,能够直接组织各类共享信息和内部业务基础信息,面向不同使用对象,通过门户技术实现个性化服务,从而实现信息整合应用。 ( 6) 开发工具 通过 结合 应用基础运行平台 , 提供 综合 JAVA 开发工具 (Studio),内置 可视化和自动化的 Portlet 开发、工作流建模、界面及表单设计、业务逻辑定义、数据建模和报表定制及发布部署等实用功能, 提供完善的向导、视图、编辑器和调试环境。 能屏蔽技术复杂性,帮助用户降低开发难度,全面支持业务基础构件及应用构件的高效开发,支持普通 Web 应用及 J2EE 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快速开发。 ( 7) 工作流和规则引擎 工作流 完成 参与者对文件、信息或任务按照规程采取行动,并令其在参与者之间传递。 规则引擎实现 把当前提交给引擎的 Java 数据对象与加载在引擎中的业务规则进行测试和比对, 激活那些符合当前数据状态下的业务规则,根据业务规则中声明的执行逻辑,触发应用程序中对应的操作。 ( 8) 业务流程管理 基于应用集成技术和 Web 服务技术,独立于具体应 用之外,提供流程设计、重组、部署、管理、监控、审计、优化的环境, 为不断的、跨部门的流程重组和流程优化提供技术基础和平台,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作和流程协同应用。 ( 9) 内容管理 针对各行业平台内部与外部的信息管理、信息发布和网站维护 ,提供 基于 Web 交互模式的内容管理和发布的系统, 简化所录内容复杂的布局排版的需求,在线实现动态的对网站进行维护、管理的工作。 ( 10) 辅助决策 工具 通过联机分析 (OLAP)、专业分析 (Analysis)和网络数据查询检索 (Query)系统 等各 17 种辅助决策工具 , 实现数据分析与共享系统,从 中提炼知识,为决策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 ( 11) 信息交流中心 提供各种实时和非实时的通信支持,包括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 (主要是移动通信设备 )之间的数据传输。 ( 12) 数据维护 包括系统级和业务级的数据维护 , 系统级数据维护包括数据元管理及数据库的监控与维护 ; 业务级的数据维护包括数据清理、数据检查与调整。 ( 13) 智能检索 支持 千万级数据的索引检索服务 ,支持 本地联机检索和远程网络检索 两种 检索 方式,可进行精确检索、模糊检索、全文检索、对各检索项实行任意联合组配检索;可实现多级检索,逐级细化检索条件,直至命中满意的检索结果;能够对检索结果排序。提供中英文全文检索功能,中文按词进行全文检索,具有智能词库机制。对图片可按分类号、作者、时间、地点、图片文字说明等项检索,其中文字说明项可实现中文按词全文检索。支持逻辑库功能,支持跨库检索。支持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的系统链接。 3、 应用层 应用层是面向对象的系统功能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划分和使用群体,形成模块化的体系结构,便于业务的管理和功能的扩充。 2.2.6 M2M 平台功能结构 M2M 平台的功能 结构 建议 如下 页 图 所示。 1、 数据通讯模块 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终端控制等功能。所有的终端设备发到平台的数据都由数据通讯 模块接收并预处理,是平台与终端设备交互的桥梁。 数据通讯模块 支持各种终端设备的通讯协议及动态配置加载、卸载终端设备到系统。 2、 报警处理模块 报警主要 分成两种情况 : 一种是终端设备直接发上来的报警事件,另一种是根据用户需要配置到系统中的报警规则产生的报警 , 报警规则是根据需求预先设定好的。 当终端传上来的实时数据触发报警规则时 ,应该实时产生报警,并在用户界面给予显示,报 18 警的延时时间应小于 5 秒。 图 2-5 M2M 平台功能 结构 图 3、 策略联动 当系统产生了报警或其他事件时,可以在此模块中设置需要控制联动的设备或人员。不 同 的设备通过 M2M 平台粘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供自动、及时、准确的服务。 4、 脚本服务 实现 动态灵活的设置系统操作或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指令。脚本语法需至少支持JavaScript 语法。 在脚本中还应该提供各种系统变量,以满足各种脚本需求。 5、 日程管理 日程管理为系统提供各种有规律的定时操作,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6、 数据备份 数据定时压缩备份降低硬盘的使用容量,并 可 在需要时对备份的数据进行无损还原。 7、 双机备份 应急指挥平台 数字化城市管理 陆地 港 污染源监控模块图 / 趋势图 统计分析 / 报表 G I S 服务统一接口服务 ( S e rv l e t / R M I / W e b se rv i c e / M Q / )短、彩信服务历史数据管理工作流引擎通讯网关接口作业调度 /时间表调度实时数据库网络组态 /冗余备仹报警规划 / 处理邮件服务仸务策略核心服务运行管理平台数据传输协议层M 2 M 行业终端 / 通讯模块 / 通讯硬网关上机位 / 第三方控制系统 D C S / PL C F C S / 智能仪表 末端传感器 R F I D / 智能卡统一安全身仹认证系统其他系统W A PS M SU S S D 统一门户 19 提供双机热备功能,当主站系统出现问题时,从站 系统可以接管工作,最大程度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行。 8、 权限管理 对系统的权限资源、用户、角色、角色组进行管理,除了系统管理员外不同的区域有自己的管理员,可以对所在区域以及下属区域进行权限、用户和角色的划分。 9、 日志管理 具有完善的日志功能, 包括操作日志、 系统运行日志 , 能够记录系统异常情况及其他安全事件 。 10、 报表功能 支持两种类别 平台报表 : 一种是专门针对各业务的单独的报表系统 , 只能由业务的所属合作伙伴或管理员查询,关注的是本业务 的运营情况 ; 另一种是把所有业务统一抽取的平台 运营分析报表,此种报表对平台所有业务进行运营 分析,可以使管理者 对 平台的运营状况有总体的认识和了解 , 为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2.3 应用基础运行平台 2.3.1 总体要求 物联网应用软件与传统的应用软件比有底层终端数量多、上层行业应用复杂的特点,要求 M2M 平台 要维护大量共享数据和控制数据 ; 同时物联网应用活动 (任务或事务 )有着很强的时间性。因此物联网应用对数据库和实时处理两者的功能及特性均有要求,既需要数据库来支持大量数据的共享,维护其数据的一致性,又需要实时处理来支持其事务 (任务 )与数据 的定时限制。 应用基础 运行平台作为 M2M平台 的 数据处理核心 和各种构件的运行环境 ,基于 OSGi服务平台 (Service Platform)设计、实现 。其技术要求如下: ( 1) 管理内存中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 。 涉及到配置信息、实时数据、缓存数据,这些数据会随着采集到的数据变化而变化,还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磁盘数据进行交互。 ( 2) 实现完成数据流转、事件和触发器管理的系统进程。包括 : 数据操作 : 包括对数据库的操作 (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和查询等 ),优化查询,对数据库的控制 (完整性、安全性控制 )。 触发器管理 : 包括探测事件,对事 件的处理以及发布,对条件的监视,被触发 20 活动的执行。 事件管理 : 包括各种事件操作 (开始、中止、挂起、恢复、结束等 ),以及实时的优先级分派,实时调度算法、实时并发控制策略。 ( 3) 实现 历史数据处理 。 不仅包括保存所有历史数据,还 应具 有数据的压缩、备份等。 ( 4) 实时数据处理中的数据紧缩与动态存放。数据处理的紧缩是将精度要求不高的数据保存为尽可能占空间少的类型,如整形、二进制类型。动态存放是指在不改变数据的采集间隔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策略,采取不同的数据保存方式,如定时保存或变化时保存,并能通过实时数据库相应的辅助功能,使得在 调用这一时间段的数据时,将他们精确的还原出来。 ( 5) 基本数据合理存放。基本数据划分成互相关联、同时又具有独立性的若干个存放数据的表,将表有机结合,再建立与之关联的存储、查询。 ( 6) 合理建表,提高查询与存储速度。在历史记录规模比较大时,应制定策略,分表保存,并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备份到其它数据载体,以提高系统效率。 ( 7) 开放性好,提供与其它系统数据交换机制。通过“统一数据应用集成中心 (以下简称 DI )”对外提供各种数据,各个业务子系统或其它异构系统均从“统一数据应用集成中心”获取实时、历史数据。 2.3.2 功能要求 应用基础 运行平台 在 功能 要求上可 划分为通讯、变量、界面、报警、策略、脚本 、热备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又细化为接口、实现、对象等几个逻辑单元,每个逻辑单元都实现为 OSGi 的 Bundle。 OSGi 服务平台统一管理这些 Bundle 的生命周期 (如安装、卸载、启动、停止 )、服务的注册与引用。 有关功能模块要求如下: 2.3.2.1 数据通讯模块 所有的终端设备发到平台的数据都由数据通讯模块接收并预处理,数据通讯模块 完成 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终端控制等 业务目标,实现数据接入适配、统一数据结构、数据处理等功能。 必须对不同数据格式、连接方式的终端提供相应的 接入适配器,包括通过 RS485、总线网络 (如 PROFIBus、 LonWorks、 FoundationFieldBus、 CANBus 等 )、 电话 、 宽带 、光纤等 有线网络 介质 和 无线电台 、 GSM、 GPRS/CDMA、 3G、 卫星通讯等无线 网络 介质 传输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接入适配。 21 支持多种终端设备的通讯协议,包括 工业控制领域中的 OPC、 ModBus、 RS232/485协议,环境保护行业国标 HJ/T212-2005,中国移动 M2M 终端 WMMP 协议等。 支持对不同协议所定义的不同的数据结构进行统一数据结构处理。在实现接入适配 , 接收到终端 的实时数据后,转换成统一数据结构,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包括: ( 1) 更新至内存实时数据,供其它模块或 DI 调用。 ( 2) 如果需要保存历史数据,则放入历史数据缓存区,由历史数据线程保存。 ( 3) 触发数据的限值报警、规则报警、联动策略等规则。 统一数据结构能够 给后续的数据处理及行业应用提供格式统一的基础数据 ,使数据与业务都更加清晰 。 2.3.2.2 报警处理模块 报警处理模块实现 对测量值的范围、变化速度的预警 , 包括限值报警 、 变化率报警 、偏差报警 、 异常报警等 ,以及 通过对测量值进行数学运算 (报警公式 ),然后对运算结果进行报警检查而产生。 支持自动记录 报警信息 、 报警确认信息 、 报警恢复 (报警消除 )等信息 , 按照重要程度可分为多个优先级,如低级、高级、紧急。 报警发生时系统可以通过弹出报警窗 口 、发出声响 、 发送短信 、 电子邮件 或 打印报警信息等 多种方式通知用户,用户可以自由 设 定 报警通知方式 。 报警处理模块支持 在终端设备侧直接产生的 、 通过 网络上报的 报警, 并 根据用户预设的联动策略方式进行相应操作。 支持 报警确认和复位, 用不同颜色标示报警状态,包括 : 未确认 、 未复位 ; 已确认、未复位的报警 ; 未确认、已复位的报警 ; 已确认、已复位的报警。 用户可通过 B/S 或 C/S 两种客户端根据预定权限设置进行报警信息的查询、操作、跟踪。 M2M 平台会记录所有报警信息,以备用户查询、生成报表。 2.3.2.3 联动策略模块 联动策略 模块 支持的主要功能要求包括 ( 1) 可 配置策略模块启动时要执行的脚本 ; ( 2) 可 配置可循环执行的脚本,循环时间可以设定 ; ( 3) 可 配置策略模块停止时要执行的脚本 ; 22 ( 4) 可 配置日程表设置的日程所要执行的脚本 ; ( 5) 可 配置当产生报警事件时要执行的脚本 ; ( 6) 可 配置某项的值改变时所要执行的脚本。当脚本设置的监控项发生改变时,系统自动刷新。 联动 策略 模块 至少支撑以下 策略模式: ( 1) 启动执行:当策略模块启动的时候执 行,仅一次。 ( 2) 循环执行:按设定的时间间隔执行。 ( 3) 退出执行:当策略模块退出的时候执行,仅一次。 ( 4) 周期执行:当日程表被触发时执行。 ( 5) 事件执行:当产生报警事件时执行。 ( 6) 值改变执行:根据脚本中包含的项 ID,判断当该项的值发生改变时执行。 2.3.2.4 脚本服务 M2M 平台应内置编程语言引擎 , 即提供脚本服务, 让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编写自己的逻辑和控制流程。 M2M 平台 脚本引擎支持 JavaScript 等多种语法脚本的执行,提供可视化的集成脚本编辑工具 、语法校验与提示、 脚本在线运行功能。同时,还 需 提供系统变量、内部服务等常用方法的 可视化调用。 2.3.2.5 日程管理 日程管理 支持 为系统提供各种有规律的定时操作,实现作业的定时自动调度,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包括三个方面 :时间管理 、 任务管理 、以及两者的结合,采 用Quartz 引擎实现定时执行任务。 ( 1) 时间管理:支持设置时间表,以日历表和列表的形式分别展现。日程分为简单日程和复杂日程,复杂日程又分为仅当日、每日、每周、每月、每年。 ( 2) 任务管理:提供开放的任务接口,实现各种不同任务的自定义 , 包括脚本任务、数据抽取任务等。 ( 3) 时间与任务管理两者的结合:在联动策略中的“定时执行策略”,用 Quartz引擎实现时间 表与任务的关联,与脚本联合使用,根据日程表执行预设的脚本;与 ETL任务联合使用,实现数据的自动、定时抽取与转换。 2.3.2.6 历史数据存储与备份 应用基础运行平台 支持历史数据的快速保存和检索, 按照一定的条件把数据保存到 23 历史库中,用户需要时可随时从历史数据库中访问历史数据。 应用基础运行平台 支持 每一个历史数据记录上都有一个 时间 戳,记录历史数据的采样时间。 支持 按照用户指定的采样条件进 行采样,如果采样的条件满足,就将采样数据加上时间戳,记入历史库 。 应用基础运行平台 支持 在内存中开辟历史数据缓冲区 , 加快 历史数据的存取速度 ,并实 现有效管理,防止数据丢失 。 数据备份模块 支持将历史数据压缩成一个文本文件并保存,然后在数据库中删除记录, 释放 数据库数据空间,保证系统长时间运行;并可 在需要时对备份的数据进行无损还原。 2.3.2.7 日志管理 对系统的 每一步操作都做日志记 , 日志 管理内容有 :哪个操作员、对哪个模块进行了什么操作,以及对一些重要的表的操作前、操作后变化的记录。 包括操作日志、系统日志管理功能, 同时提供日志查询功能 和 按用户要求对日志进行查询。 1、 操作日志 提供公共的 API 接口来实现日志的记录和查询功能,操作日志内容包括: ( 1) 记录操作类型、对象、动作时间 、结果、用户信息等各业务要素; ( 2) 提供操作日志的查询、统计、打印功能,支持以各业务要素作为查询条件、分类条件、排序条件和统计维度; ( 3) 对操作日志的查询、统计、打印等操作提供严格的访问控制; ( 4) 操作日志的统计报表可 作为操作人员工作情况的考核依据和领导决策的依据; ( 5) 操作人员可以检查与自己相关的操作日志,并可以由操作人员的上级或系统管理员进行核查。 2、 系统日志 对 系统日志分等级 处理 , 支持动态的调整需要记录的等级,具体内容包括: ( 1) DEBUG 级别:详细的记录程序的调试信息。 ( 2) INFO 级别:详细的记录系统启动时的信息以及一些重 要属性的加载信息。 ( 3) ERROR 级别:详细的描述程序的出错信息和程序中捕获到的违例信息。 2.3.2.8 双机备份 应用基础运行平台 支持 采用热备 (主从 )、互备、双工 (并行 )等不同的 工作 方式。 24 2.4 统一安全身份认证系统 2.4.1 总体要求 统一安全身份认证系统 实现 以用户信息、系统权限为核心,集成各业务系统的认证信息,为 各行业应用 提供一个高度集成且统一的认证平台。 统一安全身份认证系统 的技术要求如下 : ( 1) 系统健壮:通过复制与备份机制,确保系统数据安全可靠; ( 2) 结构灵活:易于扩展; ( 3) 移动办公:远程联机,支持远程集中式业务处理; ( 4) 安全可靠:身份认证和 权限控制确保数据安全。 2.4.2 功能要求 2.4.2.1 身份认证 支持 CA身份认证技术 和 用户 名 /密码 认证方式, 用户 名 /密码 认证方式支持建立 SSL安全认证机制 。 通过 CA 认证机制,支持 用户和系统间之间的双向认证体系。 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的安全性配置服务来 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 2.4.2.2 权限管理 提供 统一的用户权限管理 和用户认证与授权机制,形成各个应用子系统的用户权限统一管理机制,完全 支持单点登录功能。 卖方应提出完整的用户权限管理模型、岗责权限体系。 1、 权限模型 权限模型包括用户功能权限、用户权限的数据范围。由平台实现用户 功能权限 的 统一控制, 即 检查用户是否拥有执行某项功能的权限 ; 在每个功能的实现中 来 控制 用户 权限的数据范围 ,即 一个用户允许操作到的数据的范围。 通过用户、角色、 权限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支持 将一个用户与系统中的菜单或操作联系在一起,为每一个用户分配不同的功能,以控制系统的功能权限。 支持 用户与数据权限的关系是多对多的关系 。 2、 岗责体系 ( 1) 通过岗位数据权限的定义,实现用户不能操作其岗位权限 以外的数据 。 ( 2) 引入 角色 ,简化 权限维护的工作,在系统中统一设置一套角色,以授予不同 25 的岗位。通过角色、岗位的引入,减轻 系统上线时权限分配的工作量。 ( 3) 当 人员岗位调整 时,通过岗位调整可以方便解决调整后岗位的授权工作。 ( 4) 可通过组织机构、职能树、职能、系统用户等对象实现多维权限模型。 2.5 统一数据应用集成中心 2.5.1 总体要求 统一数据应用集成中心 即数据交换平台 采用基于元数据、统一的 XML 交换协议标准,支持 SOAP 规范。一般包括数据交换中心、数据交换代理两部分。各个应用系统 通过数据交换代理参与数据交换,所有数据交换代理在逻辑上是对等的;数据交换中心基于 ESB 提供的事件发现服务、消息路 由服务、消息日志等服务实现,负责交换代理之间消息的传递。系统架构实现 如下 图: 图 2-6 数据交换平台 架构 数据交换代理 用来 直接服务于数据交换参与者, 应具有 以下功能: ( 1) 向数据交换中心发出数据请求 。 消 息 管 理现 有 资 源数据交换代理各 种 数 据 源 已 有 系 统 W e b 服 务基 于 内 容 的 消 息 路 由数 据 转 化 服 务消 息 管 理消 息 收 发 数 据 加 / 解 密 数 字 签 名适 配 器D B 适 配 器 X M L 适 配 器 文 件 适 配 器数 据 压 缩 / 解 压 日 志统 一交 换协 议数 据 请 求 数 据 返 回交 换代 理配 置G U I消 息 持 久 化消 息 队 列消 息 日 志服 务 管 理服 务 注 册 服 务 更 新服 务 查 询服 务 注 销元 数 据 管 理元 数 据 维 护 元 数 据 同 步元 数 据 查 询数据交换中心权 限 管 理交 换中 心配 置G U I数据交换平台数 据 返 回 数 据 请 求服 务 注 册 /注 销 / 更 新服 务 查 询结 果 26 ( 2) 接收数据交换中心发出的数据请求。 ( 3) 提供手工录入数据的接口。 ( 4) 提供 数据映射服务,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转化。 数据交换中心基于企业服务总线 (ESB), 负责关联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者。 2.5.2 功能要求 2.5.2.1 数据交换中心 1、 元数据管理 数据交换中心 负责维护和管理元数据,主要包括元数据的增、删、查、改操作, 元数据的发布 ,以及元数据 版本 管理 。 2、 服务管理 实现服务注册、服务查询、服务更新和注销功能。 3、 权限管理 ( 1) 用户管理:用户必须通过数 据交换代理进行注册才能参与到数据交换平台。 ( 2) 权限管理:普通用户的权限体现在服务的查询、服务的调用等方面,对于管理员则还体现在用户信息查询、日志查看等方面。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RBAC)实现权限的管理 。 4、 日志 记录 所有消息往来的各种概要信息,包括消息描述、 消息的发送者、消息发送时间、以及消息的接受者、消息接收的时间等,实现 对消息 的 跟踪、审计 ,提供丰富的日志查看功能。 5、 性能查看 提供性能查看功能,主要关注的是数据交换中心的并发数以及数据流量。 2.5.2.2 数据交换客户端 1、 消息管理 支持发布 /订阅消息、未处理 (无需人工 干预 )和已处理消息等消息管理功能。 2、 映射管理 支持各种数据适配器, 包括各种关系数据库适配器、平面文件 (如 Excel、 XML、 CSV)适配器、 XML 适配器等,实现 将各种数据源的各种格式的数据适配成符合元数据标准的数据 (用 XML 描述 )。 27 适配器 能够通过图形界面简单而又灵活地配置,包括 配置异构数据源与标准元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轻松实现异构数据源和标准元数据之间的相互转化。 3、 日志 管理 用户可以查看自己 数据交换的日志。 4、 用户信息管理 用户通过交换代理 在数据交换中心注册 。 用户可以修改 自己 信息。 5、 系统管理 主要负责设置 交换代理所属的数据交换中心 ,以及 设置数据交换代理的更新服务器, 实现 自动 版本升级,减轻 代理端的维护和升级压力。 2.5.3 技术要求 2.5.3.1 服务总线 提供 服务总线 (ESB)基础软件构件 ,实现通信、互连、转换、可移植性和安全性标准接口,支持流行的集成规范,包括 JCA、 JMS、 Web 服务、 Corba、 RMI、 COM/DCOM 等 ,如下图所示: 图 2-7 ESB 服务总线 构件 ESB可容易地实现新建平台与原有应用系统之间的应用集成, 通过良好的结构设计, 28 实现系统的松耦合体系结构,以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进化兼容性。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提供相 应的适配器接口,实现通过统一的接入界面接入系统。 2.5.3.2 数据交换中心 1、 元数据管理 基于微软 InfoPath 构建 XML 表单服务器 ,提供简单快捷高效的 XML 定义 和 轻松维护。 2、 消息管理 基于消息中间件 ,完成 消息队列、消息路由、消息日志、消息持久化等功能: 3、 数据交换中心的互联 支持 不同数据域通过域连接总线进行互联互通。 2.5.3.3 数据交换客户端 1、 客户端管理器 采用基于 Eclipse 架构的富客户端 技术, 客户端基于插件的模式开发,可以轻易增删插件 ; 提供自动更新的功能,方便客户端的维护和升级 。 客户端管理器 提供: ( 1) 负责代理的消息发送、接 收,只与数据交换中心通信; ( 2) 提供消息日志,供用户审核、跟踪、查询; ( 3) 可插拔的加密 /解密:可以使用各种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 4) 可插拔的数据压缩 /解压:为了提高传输效率提供可插拔的压缩功能; ( 5) 数据验证:数据必须满足元数据所定义的逻辑关系; ( 6) 能对传输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提供审计、会话管理、传输优先级设定。 2、 JMS 消息收发基于消息中间件,建议采用 开源的 JORAM 消息中间件 ,在 系统中可以使用任意实现 JMS 标准的消息提供者 。 3、 数据包分拆 /组合 支持大数据包的分拆传输与组包,包丢失 重传。 4、 数据压缩 /解压 支持对传输数据包进行压缩 /解压功能。 29 5、 数据加密 /解密 支持对传输数据包进行 加密 /解密功能 。 6、 数据适配器 采用基于 XML 的数据适配器,支持 多种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转化。数据交换平台的中间数据统一为符合 元数据规范 的 XML 数据文件。适配器的配置是简单的可视化配置,无需编程。主要的数据适配器 包括 有: ( 1) XML 适配器:数据源是 XML,可以配置数据源 XML 与元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两者可以自由相互转化。 ( 2) DB 适配器:数据源是各种关系数据库,可以定义数据表与元数据 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以自动实现两者之间的全面转化。 DB 适配器适用于 Oracle、 DB2、 SQL Server、Sybase、 MySQL 等各种主流关系数据库。 ( 3) 文件适配器:用于各种文件与元数据之间的适配,包括 Access、 mdb 文件、Excel 文件等。 2.5.3.4 数据集成 支持 批量完成数据抽取 (Extract)、转换 (Transformation)、装载 (Loading)等任务,满足对种类繁多的异构数据库进行整合的需求,同时可以通过增量方式进行数据的后期更新。 数据集成的技术实现要求如下 : 1、 任务配置 支持 定制任务执行所需要的功能节点 , 以 及对功能节点的执行流程进行设定, 并 把定制好的任务由调度或手动交给数据转换引擎解释处理。 根据用户读取任务、项目列表 来 构造客户端树型列表 ,支持 发布功能 ,以及采用B/S 界面控制任务执行 或配置调度由调度执行。 2、 任务列表 列出发布到服务端的项目、任务列表,便于随时手工点击执行某个任务,执行完会有成功或失败的提示。 3、 调度维护 实现 添加、修改和删除调度操作,调度主要是配置执行某些已配置好的项目,确定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间隔模式一些参数信息。 4、 调度控制 列出配置好的调度列表,控制每个调度的运行或是停止操作。 30 5、 任务监控 通过指定日期区间,查看或删除任务执 行情况的运行信息,显示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任务名称、执行时间和执行结构等信息。 6、 日志查看 查看选定日期执行任务的具体节点情况,描述任务内每个节点的执行时间、错误信息等。 2.6 应用集成业务基础构件 2.6.1 总体要求 M2M 平台应 提供 一 系列 高度模块化 、 构件化和标准化 的 完整的 应用集成 业务基础构件 , 其 关键 构件 至少 包括:业务基础框架 (FrameWork)、门户平台 (Portal)、开发工具(Studio)、内容管理系统 (CMS)、工作流系统 (Workflow)、商业智能构件 (BI)、服务总线 (ESB)、统一 GIS 构件等模块,功 能覆盖整个应用集成领域 , 各系统模块可独立和组合使用。 应用集成业务基础构件 可 为各行业应用业务提供开发辅助工具、快速定制、地理信息服务、权限管理、数据展现及挖掘等多种平台支撑服务。 基于各个 基础构件, 可实现松耦合, 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满足平台的快速开发与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 2.6.2 技术与功能要求 2.6.2.1 业务基础框架 (Framework) ( 1) 业务基础框架提供数据 统一表现形式,包含 开发 J2EE 应用程序所需要的表现层通用元素,如表格、树形结构、表单、菜单、日历、颜色对话框、分页标签等, 实现可重用元素统一封装,具有 一整套开发面 向 B/S 结构的 J2EE 表现层 界面库 ,包括数据表格控件、树形结构控件、菜单控件、表单控件等。 ( 2) 业务基础框架采用 瘦客户端技术,客户端只需要有一个标准的浏览器就可以使用, 业务基础框架在服务器端能够自动 生成界面需要的 HTML代码和 JavaScript代码。 ( 3) 业务基础框架的开发是基于控件、属性和事件的,开发人员不 需要了解 HTML和 JSP 的细节。 ( 4) 业务基础框架需提供 功能完善的 模板 功能,所有重复性的布局都可以使用 模板 来定制, 实现 数据与显示的分离,布局和显示元素的分离。 业务基础框架 (Framework)应 是基于 J2EE MVC 架构的 构件 , 技术要求如下图: 31 图 2-8 业务基础框架 (Framework) 2.6.2.2 门户支撑平台 (Portal) 基于 门户 支撑平台 (Portal)提供 一个基于 Web 的 综合门户 系统,能向分布各处的用户提供 定制业务应用模块的功能 ,帮助用户管理、组织和查询与 组织机构 相关的信息。门户 支撑 平台 功能 要求 如下 : ( 1) 一站 式 访问方式 : 用户可直接方便调用、访问原系统分散于各独立门户系统下的功能模块 、 数据单元 和 应用资源。 ( 2) 数据层抽取整合 : 可直接从原分散资源系统中按用户需要分类抽取所需源数据,自动处理所有相关信息关系数据。 ( 3) 个性化 用户界面 : 能针对每一个用户的特定的信息需要,定制出完全个性化的用户界面,直接阅读,处理个性化的信息内容。 ( 4) 多应用无缝集成 : 能够将已建的各独立的异构分散的应用系统在不破坏原系统的情况下,集成为共享级、提升级的统一应用系统。 表 现 层 界 面 库 模 板 功 能 事 件 处 理M V C 控 制 器应 用 服 务 器 ( T o m a c t / W e b L o g i c / W e b s p h e r e )P C P D A 手 机主 题 更 换 图 表 功 能多 语 言 国 际 化 其 他 框 架 整 合访 问 控 制 多 浏 览 器 支 持A O P 拦 截 I O C 容 器 缓 存认 证 与 权 限 配 置 管 理角 色 管 理 用 户 管 理 日 志组 织 机 构 管 理 安 全连 接 池 管 理事 物 管 理 多 数 据 库 支 持操 作 系 统 ( W i n d o w s / L i n u x / U n i x )F r a m e w o r k 框 架H T M L 协 议W M L 协 议持 久 层 管 理报 表 功 能 32 ( 5) 高度的可扩展性:能适应人员和部门的调整 变化,满足业务调整和扩展的要求。 ( 6) 安全可靠的保障:通过安全机制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及完整性,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转。 门户支撑平台技术要求如下图: 图 2-9 门户 支撑平台 (Portal) 2.6.2.3 开发工具 (Studio) 开发人员使用开发工具 (Studio)就可以 完成所有的开发步骤,无须再借助和利用别的开发工具 。开发工具 (Studio)提供向导、视图和编辑器等工具供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可视化地开发、调试各种构件,并提供调试及团队开发功能。 开发工具 (Studio)需要内置 Framework、 JBOSS 服务等,使单独安装集成开发环境就可以完成构件的开发和调试。 开发工具 (Studio)功能要求如下: ( 1) Portlet 开发功能插件:自动生成 Portlet 工程和代码,通过向导和模板来输入必要的参数,能够自动构建 Portlet 工程目录结构、自动生成 Portlet、 JSP 和 HTML等文件所需的代码,并能自动编写部署文件及编译、打包、部署 Portlet 工程。提供Struts 程序向 Portal 自动迁移的功能。 ( 2) 工作流建模功能插件 : 能够可视化、图形化地创建与编辑工作流程,并提供 33 流程描述文件合法性检测,自动生成描述文件等功能。 ( 3) 界面及表单设计功能插件:提供图形化的网页页面和 HTML 页面编辑功能,提供多组工具栏,使开发人员通过鼠标拖拽操作及部分属性定制工作即可完成表现层的 全部编程工作。 为用户提供 Framework 业务基础框架自带的多个控件的工具箱,能够在工作台上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这些控件,以拖 拽的方式对控件进行布局,以属性框的方式对控件进行设置。 ( 4) 业务逻辑定义功能插件:提供 M2M 平台开发的运行、调试环境,提供 Web 开发的页面值对象的支持和自动生成业务 Framework 基础框架业务逻辑代码功能,开发人员只需在生成的代码框架中编写少量的业务逻辑代码就可完成业务应用,从而能快速搭建各行业的业务组件。 ( 5) 数据建模功能插件:提供业务数据建模功能,通过图形化的面向对象的操作方式,创建业务数据模型,并自动生成 Hibernate 持久化类、映射文件和物理数据库建库、建表和建字段的 DDL 脚本。 ( 6) 报表定制功能插件:提供 可视化 、 图形化的定制、设计和开发报表功能 , 能使用户无需过多的代码编写就可快速地完成报表的定义、设计、浏览、打印与输出。 ( 7) 发布部署功能插件:提供对所创建的应用程序和工程自动打包,发布和部署功能,以友好的界面方式完成 ant 脚本的配置和编写。 开发工具 (Studio)技术要求如下图: 图 2-10 开发工具 (Studio) 开发工具 (Studio)能 与业务基础框架 、 门户支撑平台 、 内容管理系统 、 工作流系统E c l i p s e 底 层 构 架G E F应用基础运行平台S t u d i o U IS t u d i o 开 发 工 具S t u d i o C o r eE c l i p s e c o r eE M FS W TE c l i p s e W o r k b e n c h U ID r a w 2 DJ D TJ F a c ePortal开发工作流建模报表定制数据建模业务逻辑定义界面表单设计发布部署E C F 其 他S t u d i o R u n t i m e 34 和 BI 商业智能组件 实现相辅相成,快速定制开发这些构件 所需要 的 代码与组件。 开发工具 (Studio)提供对 M2M 平台业务 基础构件的整个构件生命周期的维护,集构件生成、组装、维护、部署、管理、发布等功能于一体,并通过构件的可视化组装、调试,实现以搭积木的方法 快速高效地 搭建各行业应用。 2.6.2.4 工作流和规则引擎 (Workflow) 1、 工作流 工作流 (Workflow)管理系统 应与 应用基础运行平台无缝集成 , 在大并发用户量、大数据量的企业级应用环境下高效、稳定运行。工作流系统 技术要求如下图 : 图 2-11 工作流管理系统 工作流可通过开发环境快速构建业务流程以及业务处理表单;依托引擎实现流程流转;采用基于 Web 的缺省客户端和管理监控 工具完成对流程的调整、监控与审计。 工作流实现主要功能要求 包括可视化构件构件开发、强大的流程流转能力、流程整合能力、直观的流程监控功能和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等,具体如下: ( 1) 可视化构件开发:工作流开发环境 (Workflow IDE)与开发工具 (Studio)无缝集成,秉承开发工具 (Studio)拖拉式的业务逻辑构件、展现逻辑构件、数据逻辑构件的开发与调试等构件化开发特色,并具有以下 特点 : 35 灵活的活动参与者设置 ; 任务分配策略的灵活性 ; 自由流支持 ; 多种事件支持 ; 严密的安全机制 ; 支持多种活动启动与结束方式 ; 支持活动回退以及业务补偿 ; 活动处理时限支持 ; 与基础构件紧密结合 ; 无需编写任何代码即可快仿真速调试业务流程 ; 支持动态路由 ; 支持子流程 ; 支持业务流程的版本控制 ; 支持与应用紧密结合的业务流程自动部署 。 ( 2) 具有强大的流程流转能力:支持串行 (Sequence)、自循环、并行 (Parallel)、分支、子流程等复杂的流程流转。 ( 3) 具有强大的流程整合能力。 ( 4) 直观的流程监控功能 :采用图形化的实时监控。 ( 5) 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提供工作流构件库,包括工作流的定义构件库、工作流管理和监控构件库、工作流客户端构件库、工作 流标签库、工作流可视化页面控件 等 。通过这 工作流 构件库 和开发工具 (Studio)的工作流开发环境,可以快速开发出高效的工作流应用系统。 2、 规则引擎 提供 Java 规则引擎 和一系列规则集 (规则库 ),实现 对提交给引擎的 Java 数据对象与加载在引擎中的业务规则进行测试和比对 , 激活那些符合当前数据状态下的业务规则,根据业务规则中声明的执行逻辑,触发应用程序中对应的操作。 支持 “动态”的规则执行链,形成规则的推理机制 。这种规则的“链式”反应完全由工作区中的数据驱动 。 规则引擎既可以管理应用层的业务逻辑又可以使表示层的页面流 程可订制。 2.6.2.5 业务流程管理 (BPM) 业务流程管理基于应用集成技术和 Web 服务技术,独立于具体应用之外,提供流程 36 设计、重组、部署、管理、监控、审计、优化的环境 , 为 跨部门的流程重组和流程优化提供 技术基础和平台。流程管理系统应提供一系列工具来设计、修改、部署、监控与管理业务流程及各流程节点对应的服务。流程管理系统 技术要求 如下 图 : 图 2-12 流程管理 (BPM)体系结构 流程管理系统 主要功能要求包括 流程建模、流程模拟、流程运行环境、流程仓库、流程部署、流程管理和监控、流程审计和流程分析与优化 等,具体如下: ( 1) 流程 建模:提供流程建模和设计工具,对业务流程规则与过程进行定义。 ( 2) 流程模拟:通过流程仿真运行环境,对设计完成的业务流程模拟运行。 ( 3) 流程运行环境:为流程的运行提供虚拟机、状态存储、流程数据存储、服务的调度、任务的分配等核心服务。流程运行环境提供基于 Web 服务的外部调用接口, 实现对流程定义、流程状态、流程数据、系统管理的查询、更改和监控, 支持跨平台和Web 服务技术。 ( 4) 流程仓库:提供流程定义的发布、更改、删除和版本控制,以及相关服务的注册、索引、查询、更改和删除 等。 提供外部应用服务接口的定义和调用。 ( 5) 流程部署:提供流 程发布工具,将设计好的流程发布到流程仓库中,供流程运行环境使用。 ( 6) 流程管理和监控:实现流程调整、系统性能监控、系统异常处理等功能。 ( 7) 流程审计:对流程实例的创建、资源的应用、执行的日期、执行的人员、流程的结果等进行审计。 流 程 建 模流 程 模 拟流 程 部 署流 程仓 库流 程 运 行 环 境流 程 管 理和 监 控流 程 审 订流 程 分 析与 优 化 37 ( 8) 流程分析与优化:提供流程的统计报表,分析流程运行中的数据 (如资源的利用率、成本、时间等 ),对流程中影响性能的节点进行优化 。 提供与不同分析工具的接口。 2.6.2.6 内容管理 (CMS) 内容管理系统 功能 要求 如下: ( 1) 网络信息自动监控采集、分类管理。 ( 2) 多站点创建、管理。 ( 3) 简单方便的模板定制,可视化标签技术。 ( 4) 功 能强大的信息加工处理系统、全文检索功能:支持 Excel 表格、图片、 Flash资源、音视频文件、一文多附件的插入,图文混排、 Word 的粘贴,批量信息的导入导出、信息内容对链接知识库的替换,信息 Word 和 PDF 格式的输出和分页管理,信息内容的评论和管理,支持编辑、校对、审核、发布的工作流。 ( 5) 灵活的信息发布方式:支持信息的动态与静态 页面 发布,支持全部发布和变化增量发布。 ( 6) 用户权限与网站安全的控制:多用户组、多层次、分级的权限控制,网站内容浏览、下载等操作的控制,支持数据库的配置、在线备份、恢复和日常管理。 ( 7) 用户的 互动交流:可以实现对外的信息互动交流,如网上投票、网上评论,网上调查、信息反馈等。 ( 8) 丰富的接口和组件 :提供在线投标、全文检索、邮件接口、统计分析等。 ( 9) 开放式体系框架:采用可扩展的框架设计,支持新开发功能的挂接 和 集成能力,能整合已经运行的系统,如 OA、 CRM、 MIS 等系统集成在一起,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 2.6.2.7 辅助决策工具 (BI) 1、 OLAP(联机分析 ) 联机分析 应提供 多维分析引擎 和前端展现工具 ,多维分析引擎 管理多维数据模型(Cube)以及根据多维模型构造的多维数据立方体 , 提供旋转、切片、钻取等分析操作 。前端展现工具 实现将 查询分析结果以 动态分析 报表、图形等方式展现 。 联机分析 (OLAP)技术要求如下图 : 38 图 2-13 联机分析 (OLAP) 2、 Analysis(专业分析 ) Analysis(专业分析 )应 以组件方式 提供对 联机分析 (OLAP)在分析功能方面进行增强和补充,并有 二次开发接口, 其数据分析模型库应提供 排行分析、分组分析、二八分析、聚类分析、预测分析 等 五种常用分析模型, 通过二次开发, 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分析模型 , 如:计量经济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 Analysis(专业分析 )技术 功能 要求 如下图 : 前端展现服务维表主关键字源数据ETL数据转换数据仓库事实表维 表Cube多维业务模型查询分析结果反馈查询分析条件查询分析条件查询分析结果展示 39 图 2-14 专业分析 (Analysis) 3、 网络数据查询检索 (Query) 网络数据查询检索 (Query)功能要求如下: ( 1) 数据源配置:系统通过管理界面可以轻松完成数据源的配置,即可进行数据库、数据仓库的本地、远程连接,以便为查询服务。 ( 2) 设置查询条件,按照设计格式生成查询定制报表: 支持 以可视化的 SQL 语句生成方式,提供全面的查询功能。通过不同查询功能的搭配使用, 可以生成复杂的多维汇总统计表 。主要 查询功能 要求 如下: 设置查询表 ; 选择查询字段: 即 形成 Select 语句; 设置查询条件: 即 形成 Where 语句; 设置排序:即形成 Order By 语句; 分组统计:即形成 Group By 语句; 设置表间关联:即形成 Inner Joint 语句; 查询结果定义计算字段 ; 超级链接设置 ; 图形展示。 ( 3) 定制查询报表的发布与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定制的查询报表进行保存和发布, 也可以 对已经发布的查询定制报表进行撤消发布操作或者删除该查询报表等。 ( 4) 查询结果丰富的前端展现 。 模 型 控 制 包外 观 组 件 包 模 型 库模 型 扩 展 规 范数 据 集 格 式 规 范数 据 预 处 理 组 件向导式使用界面统 计 图 组 件 包X M L 表 单 组 件 包W e b 编 程 框 架模 型 评 价 接 口模 型 训 练 接 口控 制逻 辑回 归 分 析 模 型 包统 计 函 数 组 件分 类 分 析 模 型 包聚 类 分 析 模 型 包相 关 分 析 模 型 包模 型 驱 劢 接 口 40 2.6.2.8 信息交流中心 提供各种实时和非实时的通信支持,包括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 (主要是移动通信设备 )之间的数据传输。信息交流中心基于 XML 进行 即时通信。 信息交流中心技术要求 如下图: 图 2-15 信息交流中心层次结构 信息交流中心 功能 要求 如下: ( 1) 即时通信 : 实现即时消息的传输; ( 2) 文件传输 :实现文件传输 ; ( 3) 办公应用组件群 : 包括日历功能、工作计划、定时提醒、备忘录、通信录、广播通知等功能; ( 4) 手机短信中心 : 实现手机短信的双向传送; ( 5) GPRS 中心 : 实现手机应用程序与计算机的通信; ( 6) Email 通讯 : 实现电子邮件功能。 2.6.2.9 数据维护 提供系统级和业务级的数据维护,功能要求如下: 1、 系统级数据维护 ( 1) 数据元管理 : 实现对数据元的管理,包括建立、变更、版本控制等。 ( 2) 数据库监控与维护:提供对关键数据库状态的分析监控 功能,利用多种发布渠道在事件发生时及时向 系统管理员发出警告信息。 通信服务层 ( 提供 X M L 数据传输 )通讯接口层G P R S接口S M S接口M a i l接口PC接口PCG PR S S M S M A I L即时通讯 层 41 2、 业务级数据维护 ( 1) 数据清理: 可快速清理无用的 业务信息 与 垃圾数据。 ( 2) 数据检查与调整:根据系统定义的错误排查策略或依据用户指定的条件范围检索出发生错误的数据,并使用户在此范围内对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用户调整的数据范围和内容必须在应用系统允许的规则范围内,这一约束 应 通过应用级配置实现,以保障数据调整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2.6.2.10 智能检索 平台应集成开源的搜索引擎来提供检索服务,平台并支持第三方智能搜索引擎产品,如 TRS 搜索引擎系统 与 Oracle 数据库协同工作, 实现千万海量级的智能检索功能 2.7 平台接口设计 1、 与行业终端的接口 M2M 平台 与行业终端接口应尽量统一,有助于标准体系的形成。如果已有标准的行业,应支持现有标准。 支持 的 行业终端 应 包括:城管通终端、环保监控终端 等。 支持的协议 应 包括 : 工业控制领域中的 OPC、 MODBUS、 RS232/485 协议,环境保护行业国标 HJ/T212-2005,中国移动 M2M 终端 WMMP 协议等。 M2M 平台 应实现 统一管理 终端,实现终端登录会话,实现终端的数据认证与加密。行业应用平台可通过 M2M 平台对终端进行管理与反控,下发指令并 反馈执行结 果。 2、 与行业应用的接口 M2M 平台 作为各物联网行业应用的基础服务平台, 应 具有完备的接口与各应用交换数据 ,卖方应提供规范化的接口规范,实现 M2M 平台的 对外数据 交互 标准、通用接口 ,接口形式包括 ESB、 RMI 接口、 WebService 接口、数据库接口等。 3、 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M2M 平台 预留与其他系统的信息接口,如上报本系统终端告警数据、行业统计数据等,接口形式包括 ESB、 RMI 接口、 WebService 接口、数据库接口等。 2.8 相关业务集成 2.8.1 视频监控业务集成 要求集成视频监控业务和提供视频监控系统接口, 遵循有关视频接口 规范实现对监 42 控摄像头的控制和视频查看 。功能包括摄像头列表、编号,摄像头上 /下 /左 /右移动、拉近、拉远,设置摄像头方向、焦点,视频播放、暂停、录制,图象抓拍等。 2.8.2 GIS 平台集成 要求构建 GIS 平台 ,实现 GIS 数据装载 , M2M 集成 GIS 平台,并通过 M2M 平台对外提供 GIS 服务。 通过 ESRI ArcGIS Server、 ArcIMS Server 建立 GIS 平台, 需满足以下要求: ( 1) 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目前,基于关系数据库和对象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技术是大型 GIS 应用项目中广泛采用的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M2M 平台 中 空间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与应急专业数据,涉及多部门、多系统的数据融合和共享,其特点为多源、多尺度、异构、海量。因此, GIS 平台要具有大数据量管理能力,而且要支持存储拓扑关系和丰富的几何对象类型。 ( 2) 地图编辑:地图编辑功能是多数 GIS 应用必需的功能,组件对象模型强大的地图编辑功能可以省却大量二次开发的精力。 ( 3) 数据格式转换:对应用系统来讲, GIS 软件数据交换能力决定了该系统的开放性,即能否方便地输入其他来源的数据以及输出相应的数据格式,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能力。 ( 4) 多源数据集成:多源数据集成,即无需格式转换直接 访问多种数据格式的能力,这是 GIS 应用系统开放能力的另一种体现。 ( 5) 二次开发:组件式开发方式已经成为当前主流 GIS 应用二次开发方式,比较GIS 平台的组件开发能力与灵活性在 GIS 软件选型中至关重要。 ( 6) 跨平台:出于稳定和安全的数据服务和网络发布服务的考虑,各子系统需要采用多种操作系统组成跨平台的网络操作系统。而 GIS 的跨平台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GIS 平台包括 Web GIS 和 GIS Server。 GIS Server 做为服务端,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包括了地图服务、要素服务、路径搜索服务、缓冲查询、专题图服务等; GIS Server通过 REST 接口的形式,供各种编程语言 (包括 FLEX、 C+、 Java、 VB 等 )实现客户程序调用; WebGIS 包含在 M2M 平台中,用来和 GIS Server 通信,提供地理信息相关的功能,包括地图展现、地图搜索、专题图展示等,实现 M2M 平台的不同功能模块对 WebGIS 进行定制,提供相对应的功能。 装载 龙岩市中心城区 地形图 和基础 数据普查与 测绘数据采集建库成果 。 采用 松耦合方式 集成 GIS 业务,通过 SOA 技术实现 GIS 平台业务集成,并对外提供GIS 服务。 43 2.9 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要求 2.9.1 应用软件开发技术要求 ( 1) 系 统开发中贯彻全面质量管理,实行工程化的开发方法,实行阶段性冻结与改动控制,验证阶段成果并及时纠正错误。 ( 2) 卖方需遵守买方现场开发约定,现场开发人员需包含主持过大中型电子政务项目开发的高级软件开发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 ( 3) 采用 J2EE 及多层架构体系,处于多层结构中间层的应用服务器与 Web 服务器采用跨操作系统的开发平台,独立于特定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可同时支持 Windows与 Linux 操作系统。系统可维护性高、源程序与开发文档真实、完备,系统架构拥有弹性,系统各模块独立,内聚性高、耦合性底,升级容易。系统满足并实现 本文件提出的各项功能,兼容性能好,可在多种操作平台平稳运行。 ( 4) 支持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陆、数字证书 (CA)。 ( 5) 卖方需承诺 规范开发本项目,开发文档规范齐全,及时转交买方。 ( 6) 软件应安全、准确、可靠,具有高可用性功能 (或容错功能 ),能够长时间不间断运行,能够防止不良侵害发生、降低故障发生率,确保安全生产。 ( 7) 软件要具有较强的硬件规模扩展能力。 ( 8) 软件对硬件要具有相对独立性。 ( 9) 软件本身要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具备高度的可伸缩扩充能力。 ( 10) 软件要具有良好的负载均衡能力。 ( 11) 软件具有可维护性,系统设置要方便灵活。 ( 12) 软件以支持简体 中文,以中文界面为主。 ( 13) 软件应提供符合业务规范的数据接口,以实现与其它系统的连接,支持一致性数据模型,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 ( 14) 软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