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_第1页
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_第2页
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_第3页
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_第4页
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 1 毕业设计(论文) 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本 科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自动化 : : 教授 : 2008 年 6 月 29 日 学生姓名 学历层次 所在系部 所学专业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 (论文) 2 摘 要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称 是汽车工程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在研究了电动 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 电子控制单元 硬件电路和相应的控制软件框图。 本文详细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的功能,研究开发了以 89制单元具有实时数据信号采集和系统控制功能,根据采集的数据信号,确定电动机输出的目标电流,利用 宽调制技术,通过 H 桥式电路控制电动机的输出电流和转动方向,实现助力转向功能。 在研制了实验用 置后,开发了相应的控制软件。控制软件分 为控制策略的实现和数据信号采集与分析两部分。整个软件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数据信号采集与控制部分,设计了系统主程序、 A/D 采集程序、车速信号采集程序和 制程序。 本文所设计的 子控制单元性能稳定,结构合理,与整车匹配性能好,可保证 现良好的转向助力效果。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 电子 控制单元 单片机 控制策略 is of in is on PS to of of 9as to of be by 论文) 3 be to by of of in of CU A/D WM in be 论文) 4 1 引言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 由于动力转向系统具有转向操纵灵活、轻便、并可吸收路面对前轮产生的冲击等优点,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各国汽车上开始普遍应用。现今液压助力转向器 (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助力转向器的主流。但是传统的 要持续的能量消耗,降低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同时其复杂的液压系统具有助力特性不可调整、污染环境、维修不便等缺点。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研究的汽车上电能为动力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和 比,它具有更为突出的优点 : 在各种行驶工况下 提供最佳助力,减少由路面不平所引起的对转向系统的扰动,改善汽车的转向特性,减少汽车低速行驶时的转向操纵力,提高汽车高速行驶时的转向稳定性,进而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并且可通过设置不同的转向手力特性来满足不同对象使用的需要。 压动力转向系统需要发动机带动液压油泵,使液压油不停地流动,浪费了部分能量。相反电动转向系的 要转向操作时才需要电机提供的能量,是真正的 “按需供能型 ”(on 统。装有电动转向系统的车辆和装有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车辆对比实验表明,在不 转向情况下、装有电动转向系统的车辆燃油消耗降低 在使用转向情况下,燃油消耗降低了 。 1 ,电动机与助力机构直接相连以使其能量直接用于车轮的转向。这样增加了系统的转动惯量,电机部分的阻尼也使得车轮的反转和转向前轮摆振大大减小。因此转向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大大增强。和 比,旋转力矩产生于电机,没有液压助力系统的转向迟滞效应,增强了转向车轮对转向盘的跟随性能。 停车时,也可获 得最大的转向动力。同时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密封件、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等,其零件比 大减少,因而其质量更轻、结构更紧凑,在安装位置的选择方面也更容易,装配自动化程度更高,维修更简单。 有液压回路,不存在渗油的问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液压油在低温时的粘度很大,存在低温时必须有个加温的过程,而 以在零下 40 很好的工作,基本上不存在受温度影响的问题。 (论文) 5 0推出的纯电动汽车或者燃料电池汽车等汽 车上由于没有的传统意义上 的内燃机,因此必须考虑安装 用可靠,维修方便。 由此可见, 比,是一项紧扣现代汽车时代发展主题的高新技术,必将逐步取代现有的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从 1979 年就开始研究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1988 年日本铃木公司首先在其上装备了电动式 年,美国通用公司也在某些型号的汽车上装备了电动式 993 年,本田汽车公司首次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装备于大批量生产的、在国际市场上同法拉利和波尔舍竞争的爱克 车上 ;同年,在欧洲市场销售的一种经济型轿车 后,国外很多公司和机构介入了电动式 研究和开发工作。美国的 司,日本的三菱公司、 司,德国的 司都相继研制出了电动式 过二十几年的发展, 术已日趋完善,其应用范围正从最初的微型轿车向普通轿车和商用客车方向发展。 品在 2002 年才有国内企业进行研 制开发,目前已经知道的有 10 多家科研院校正在研制中,如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另外还有 10 多家转向企业和 10 多家配套企业也在研制中。从市场应用来看,国内已装有 品的汽车主要为 轿车 (主要是电动机的功率所致 )。如重庆长安的奥拓、安徽的奇瑞、南京菲亚特、广州本田飞度、昌河北斗星等。但是,由于国产汽车各车型技术的实际情况以及使用条件的特殊性,国外的 国产汽车的匹配以及实用性还存在问题,至今还没有与国产汽车相协调匹配的、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仅在 近几年才开展 技术研究,可获得的技术资料较少,目前尚处于技术攻关阶段。 发 展趋势和急待解决的核心技术 首先, 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拓宽,将作为标准件装备在汽车上,并将在动力转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在全世界汽车行业中,电动转向系统每年正以 9%增长速度发展,年增长量达 130 万至 150 万套,估计至 2005 年,该产品的产量将由目前的 150 万套增长到 800 万套, 2007 年将达到 1140 万套。按此速度发展,用不了几年的时间,电动转向将会完全占领轿车市场,并向微型车、轻 型车和中型车扩展。 (论文) 6 尽管 达到了其最初的设计目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急待解决,比如提高现有应用的 统性能的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等。其中,进一步改善电动机的性能是下一步努力的一个主要方向。电动机本身的性能及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匹配都将影响到转向操纵力、转向、路感等问题。概括地说,今后电动助力转向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为 :改进控制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降低控制系统的制造成本。只有进一步改进控制系统的性能,才能满足更高档车的使用要求。另外, 控制信号将不再仅仅依靠车速、扭矩和方向盘转角,还包 括转向速度、横向加速度、前轴重力等多种信号进行与汽车特性相吻合的综合控制,以获得更好的转向和路感。未来的 向电子四轮转向的方向发展,并与通过总线技术电子悬架、发动机电子控制等一起统一协调控制汽车的运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今后有可能取消转向系统的机械部分而采用所谓的线控转向系统。这将是 未来 10 年的发展方向 。 对于我国来说,由于在这方面和国外的差距很大,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须集中精力解决传感器、电机、和电子控制器方面的研究工作。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汽车 电子动力转向系统一直存在着 “ 轻 ” 与 “ 灵 ” 的矛盾,即汽车低速时需要 “ 轻 ” 的转向力,高速时需要 “ 灵 ” 的转向效果。同时,转向力与路感也相互制约 。 2 本课题将通过合适的综合控制方法,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以提高汽车转向系统的操纵稳定性和路感,并为以后的深入研究 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中汽转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传来的信息表明 :电动转向是现代汽车转向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对电动转向技术进行研究。本文所进行的工作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展开的。通过查阅国内外 的文献,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的电动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硬件系统、控制系统并通过仿真提出了一条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控制策略。 (论文) 7 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方案确定及其工作原理 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是进行系统设计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到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安全运行等因素的参数选定,使设计能够有序、正确的进行。为更好的拟定一份准确、可靠的总体方案,可以采用 “多选一 ”的形式 。 第一方案 : 此方案以 80微处理器。 如图 2示。 80片机是由 司生产的一款功能非 常强大的 列兼容机。除了提供 80全部功能外,还提供了大量的硬件资源,引入了许多新的功能,是专为仪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汽车发动机与传动控制等实时应用场合而设计的高性能单片机。但是由于 80有片内程序存贮器,系统需对程序存储器进行 外部扩展 。 图 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方案框图 第二方案 : 此 方案是由 89为微控制器, 如图 2示。 以 扭矩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发动机电流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 输入信号 ,并 经放大电路、 换器转换送到 89片机,再由 89输出电路进行分时控制, 从而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与 80比, 89需对程序存储器进行外部扩展。 (论文) 8 图 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方案框图 与方案 一 相比,此方案的特点是以实际使用性能为出发点,比较方案一来说更节省系统内存空间,在使用中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根据上述种种分析得出,方案二为本设计中的最佳方案。故本设计中选方案二为设计方案。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利用电机作为助力源,根据转矩参数和车速信号,由电子控制装置来执行助力控制的。典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如图 2 : 图 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 从图上可以看出,所谓的 统就是在原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车速传感器、转矩转角传感器、电子控制器、电动机及其传动机构,直接利用动机驱动转向轴提供助力转89矩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 发动机电流信号 系统供电电源 点火开关 输入处理电路 输出及监控电路 直流电机 显示电路 离合器 (论文) 9 矩。转矩转角传感器测量转矩与方向盘转角大小并和车速信号一起送入电子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得到的信号判断是 否助力以及助力的方向。若需要助力,则依照既定的控制策略计算电机助力转矩的大小并输出相应控制信号给驱动电路。后者提供相应的电压或者电流给电动机。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向轴转动从而实现助力作用。 当汽车点火后,方向盘转动时,装在转向盘输入轴上的转矩传感器不断的测出转向轴上转向力矩,该信号与车速信号同时输入给控制器 制器根据输入的这些信号,依据相应的控制策略,确定助力的大小和方向,即确定电动机的电流大小和方向,调整转向助力的大小。电动机的输出转矩经电磁离合器通过减速机构进行减速转矩后,施加给转 向杆输出轴,并经过齿轮齿条等转向机构的作用,使之得到一个与汽车工况相适应的转向作用力。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分类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按照其转向助力机构结构和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转向轴助力式、转向轴小齿轮助力式和齿条助力式三种形式 。 3 1:转向柱助力式 (此时电动机、减速器直接与转向柱相连。它可安装在转向柱上的任意合适位置,一般提供蜗轮蜗杆机构来实现减速和变向。工作环境好,电机的输出力矩比较小,是一种目前常见的 助力形式。由于各部件相对独立,因此维修方便。设计时也有很大的灵活性。但是电机输出力矩的波动容易传递到方向盘上。如果电动机的安装位置和驾驶员的乘坐位置很近的话,必须考虑对电动机噪声的抑制。 2:小齿轮助力式 (这也是一种目前较为常见的助力形式,此时电动机、减速器直接与转向小齿轮相连。它具有转向柱助力式 全部优点,并且还可在现有的机械转向器上直接设计,而不用改变转向柱的结构。 3:齿条助力式 (电动机的电枢通过传动机构与齿 条直接相连,传动机构将电枢的转动变为平动从而实现助力。作为最初应用的 种助力形式的优点是结构紧凑,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可以提供较大的助力力矩,电机的力矩波动不易传递到方向盘上。缺点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工作环境差,要求密封好,要求电动机的输出力矩比较大,并且一旦某一部件出现故障,必须拆下整个转向齿条部件,因此维修不方便。 (论文) 10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技术要求 对转向系统的要求,主要可以概括为转向的灵敏性和操纵的稳定性。高的转向灵敏性,要求转向器具有较小的传动比,以小的转向盘转角获得迅速转向。 好的操纵轻便性,则要求转向器具有较大的传动比,这样才能以较小的转向盘操纵力获得大的转向力矩。可见,上述的两个要求是矛盾的。而电动式助力转向器由于采用电子控制系统,实时的调节和控制电机提供助力,因而能较好的解决这一矛盾。一般来说,电动式助力转向器应当满足动力转向系统的如下要求 : 4 (1)能有效减小操纵力,特别是停车转向操纵力。而行车转向的操纵力不应大于 245N。 (2)转向灵敏度好。转向灵敏度就是转向助力器产生助力作用的快慢程度。 (3)具有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转向结束时转向盘应能自动回正 ;驾驶员应有良好的 “路感 ”。 (4)要有随动作用。转向车轮的偏转角和驾驶员转动的转角保持一定关系,并能使转向车轮保持在任一偏转角位上。 (5)工作可靠。当动力转向失败或发生故障时,应能保证通过人力进行转向操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 为了研究 统的动态特性及 统对汽车操纵性的影响, 学模型的建立是进行理论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机械部分主要可分为转向盘和转向轴、电动机、减速结构和齿轮齿条四个主要部分,根据系统的使用条件和研究 对象,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对件进行简化,在简化的基础上,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建立各部分的力学模型,然 后再根据各部件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联立各模型,得到 如图 2示的模型 。 (论文) 11 图 2态模型 转向盘和转向柱输入轴子模型 对转向盘和输入轴受力分析,这里考虑了转向盘的转动惯量,并且把输入轴的粘性阻尼考虑在内,可以得到如下运动方程 : s +Bs s = (2式中 向盘、输入轴的转动惯量, Kg 入轴的粘性阻尼系数, Nm /( s) ; s输入轴的旋转角, 作用在转向盘上的转向转矩, Nm; 杆的反作用转矩, Nm 。 由于转矩传感器是依靠扭杆的相对转动产生扭转变形,扭杆受到的转矩与扭 杆的扭转角度成正比,即有 e) (2式中 杆的刚性系数, Nm/ s输出轴的旋转角, X X U 电机 m w 矩传感 器 速机构 减速机构 s 论文) 12 电动机模型 系统采用永磁式直流电动机,如图 2示,电动机的端电压 U 与电感 L、 电枢电阻 R、反电动势常数 速 m、电流 I 和时间 t 之间的关系如下 : U 二 L。I 十 K。 m ( 2 图 2磁式直流电动机模型 电动机产生的电磁转矩为 : (2式中 动机的转矩系数 :NmA 1 。 对电动机机械部分受力分析,可以得到 : . m + m= (2 式中 电动机和离合器的转动惯量, Kg 动机粘性阻尼系数, Nm/(s); m电动机的转角, 动机电磁转矩, Nm; 动机输出转矩, Nm 。 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电动机助力转矩 以如下式所示 m G e) (2式中 动机和减速机构的输出轴刚性系数, Nm/ 输出轴子模型 对转向柱输出轴及电机输出轴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下面的运动学方程 : (论文) 13 e + e= G (2式中 出轴的转动惯量, Kg 出轴的阻尼系数, Nm /( s) ; G蜗轮 用在输出轴上的反作用转矩, Nm 。 齿轮齿条子模型 对齿条和小齿轮进行动力学建模,可以得到 r + r= (2 式中 条及小齿轮的等效质量, 条的阻尼系数, N/(m/s); 条的位移, m; 齿轮半径, m; 胎转向阻力及回正力矩等作用于齿条上的轴向力, N。 转向阻力 要受转向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回正力矩及转向系统中各种摩擦力和力矩的影响,同时它还与车速、路况、转弯半径、风阻以及转向盘的转速等有关。对于常规助力控制过程该模型的简化对控制策略的影响不大,这里给出简化的计算公式 : 6 r+F(2式中 效弹簧的弹性系数, N/m ; F路面的随机信号, N。 其中 e=立上面所建的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到 : s + s+ s= 2 . m + m + m = G 2 (论文) 14 .X r+X r+r=m+s 2 Mr=减速机构、小齿轮和齿条等的当量质量, Br=减速机构、小齿轮和齿条等的当量阻尼系数, N/( m/s)。 Kt=小齿轮、齿条和轮胎的等效弹簧的弹性系数, N/m;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主要部 分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虽然有着三种不同的类型,但其主要部件几乎相同。除了本身的机械传动部件外,主要的部件还包 括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直流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和电子控制器 转矩传感器 转矩传感器用于测量方向盘的输出力矩的大小和方向,然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为系统控制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控制效果的好坏,所以很多厂家都非常重视转矩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转矩传感器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类,非接触式主要是使用下列三种技术之一 ; 6 磁、光和感应技术。非接触式 转矩传感器的线性功能和滞后性能好,但价格较高。接触式转矩传感器一般结构简单,价格合适,目前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本课题选用的即为非接触电位式转矩传感器,主要由滑块、钢球、环和电位器组成。钢球通过螺旋球表面固定在输入轴外侧的螺旋球槽和滑块内侧的球洞里。滑块相对于输入轴可以在螺旋方向移动。同时,滑块通过一个销安装到输出轴,使它仅可以相对于输出轴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因此,当输入轴相对输出轴转动时,滑块按照输入轴旋转的方向和输出轴的旋转量,垂直移动 (在轴方向 ), (等于输入轴相对于输出轴旋转 )。当转动方向盘, 转矩被传递到扭力杆时,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旋转方向 里出现偏差。这些偏差使滑块在轴方向移动,这些轴方向的移动转换为 图 2示的控制杆里电位器的旋转角度。结果,转矩转变为电压变化,并传送到控制器 两路。当方向盘处于中间位置时,主、副两路输出的信号都为 ;当方向盘右转时,主转矩信号大于 ,副转矩信号小于(论文) 15 ;当方向盘左转时,主转矩信号小于 ,副转矩信号大于 。系统利用主、副转矩信号即可判断方向盘转向的方向和转矩大小。 图 2位式转矩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车速传感器 车速信号也是系统控制重要依据之一,一方面它与转矩信号结合用以确定系统控制的目标电流,一方面用于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即当车速超出系统设定的助力范围时,系统将停止助力,改为手动操作。车速信号由车速传感器测得,车速传感器也有多种类型,主要是利用电磁原理和光学原理制成。常见的车速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 2示 , 7 车速传感器由永久磁铁、铁芯及线圈组成。由于传感器的顶端设置在附有齿的转子附近,当附有齿的转子旋 转时,从传感器的永久磁铁出来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上就会产生交流电流。 图 2 图 2车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车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是经里程表处理后,变成方波信号送给控制系统。在本文的研究中,作者采用脉冲发生器来模拟实际的车速信号,用于对控制策略的研究。 (论文) 16 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与一般的起动电机在原理上基 本相同,但一般采用永磁电动机。为了降低噪声和减小振动,有的电动机转子外圆表面开有斜槽。作为 统助力的提供者,直流电动机应当有较好的机械特性和调速特性。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 3 1)尽可能宽的调速范围 ; 2)较小的转动惯量 ; 3)良好的低速平稳性 ; 4)体积小、质量轻、噪声低 ; 5)过载能力强 ; 按照上述要求,本课题选用了直流有刷永磁电动机作为 统的助力电机,其工作的额定电压为 12 V,额定电流为 30A,,额 定转速为 1050r/定输出功率为 170W,电磁离合器 电磁离合器安装在电动机和减速齿轮之间,它的作用主要是使电机与减速机构快速地结合和分离。当系统工作于助力模式时,离合器使电机与减速齿轮结合,传送电机的输出转矩。当系统车速高于设定值或电机电流高于设定值或系统出现故障时,离合器又断开电动机与减速齿轮的连接,使系统停止助力,改为人工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般的统通常采用干式单片式电磁离合器,它的结构如图 2示,主要由电磁线圈、 主动轮、从动轴、压板 1 滑环 2 电磁线圈 3 压板 4 花键 5 从动轴 6 主动轴 7 滚珠轴承 图 2电磁离合器结构图 (论文) 17 等组成 。 3 其工作原理如下 :装在电动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内装有电磁线圈,通过滑环引入电流。当离合器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使压板与主动轮端面压紧。于是,电动机的动力经主动轮、压板、花键、从动轴传给减速齿轮灭。 减速机构 减速机构也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不可缺少的部件,减速机构的作用是降低 电动机的输出轴的转速,从而将电动机输出轴的输出转矩放大后作用于转向输出轴。目前实用的减速机构有多种组合方式,一般采用蜗轮蜗杆与转向轴驱动组合式,也有的采用两级行星齿轮与传动齿轮组合式。两级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能提供较大的助力,一般用于小齿轮助力和齿条助力式统。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提供的助力虽不如两级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大,但已能满足微型车的应用需求,加之其减速机构传动平稳、结构简单、体积小以及成本低,所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为了抑制噪声和提高耐久性,减速机构中的齿轮有的采用特殊齿形,有的采用树脂材料制成。在本课 题的研究中,所选用的就是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它是与电动 机及电磁离合器集成为一体的一个 组 成机构。 图 2电机 、 离合器 、 减速机构组成。 图 2 电机、离合器、减速机构组 成 电子控制单元 功能是根据扭矩传感器信号和车速传感器信号,进行逻辑分析与计算后,发出指令,控制电动机和离合器的动作。由于 统处理的数据量还不是很大,所以目前的控制器核心一般采用 8 位的单片机 。 3 现以昌河北斗星微型车所用的。 说 明其控制结构 (如图 2 )和工作原理。 (论文) 18 图 2电子控制单元 构图 制模块接收到 点火信号后,接通蓄电池电源,系统开始工作。根据转矩传感器 信号 )、 信号 )和车速传感器 输入信号,确定助力控制的大小和方向,驱动电机转动 (离合器 (开断除此之外, P/S 控制模块还具有故障自我诊断(安全防护功能。当系统出现故障报警时,系统将停止助力控制,并显示故障代码。 (论文) 19 3 电动助力 转向系统 的 硬 件 设计 控制器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控制策略实现的硬件基础, 控制器的硬件性能直接影响 统的控制效果。在研究了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作者自行设计开发了硬件控制器 制器的设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数据输入通道,即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二是控制输出通道,主要是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对于硬件设计中所采用的抗干扰措施,本章也做了简要介绍。 子动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总体结构 制器结构图如图 3示。 (论文) 20 当控制器接收到汽车点火信号时,接通蓄电池电源,控制系统开始工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集转矩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根据已定的控制规则,确定一个目标电流和电机转动的方向,并以 制的方式通过 H 桥电路来驱动电机转动。同时,系统对电机的输出电流进行采样,采样的结果一方面与目标电流相比较,用于电机的控制 ;另一方面结合车速信号,用于系统的保护。若电机电流大于设定值或车速高于设定值时,为了保护图 3制器结构图 方向控制 继电器通断信号 点火信号 电机电流采集 车速信号 扭矩信号副 扭矩信号主 波形处理 A/外部信号处理电路 单片机 继电器驱动电路 继电器保护电路 光电 隔离 H 桥 驱动 电路 H 桥电动机控制电路 电动机 A/D 采集 电路 转矩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 霍尔传感器 外部信号 方向 控制 电路 系统稳压电 路 故障 显示 电路 (论文) 21 电机和系统的安全,控制器将对继电器发出一个控制信号,断开电机电源,停止助力,待系统正常后,再恢复助力 功能。 控制器微处理芯片的选择 控制器微处理器常用芯片及选型 作为汽车电子技术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对控制器的硬件设计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讨,主要体现在控制芯片的选择上。 现在常用的芯片有很多种,如8031,8051,899,本设计中选择 89为微处理器。 9片及 A/D 转换芯片介绍 89片机芯片引脚如图 3示。 图 389片机芯片 引脚 ( 1) 89 40 个引脚按其功能来分,可分为如下 三类: (1)电源及时钟引脚: 2)控制引脚: 、 (3)I/O 口引脚: 4 个 8 位 I/O 口的外部引脚。 ( 2) 8 通道 8 位 A/D 转换器 809 由于单片机不能直接与模拟信号相连接,所以必须有一个器件完成从模拟信 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而 是这样一个器件。 8 位单片 A/D 转换器。片内有 8 路模拟开关,可控制选择 8 个模拟量中的一个。 A/D 转换采用逐渐逼近原理。输出的数字信号有 态缓冲器控制,故可直接连至数据总线。模拟输入部分有 8 路多路开关,可(论文) 22 由三位地址输入 不同组合来选择。主体部分是采用逐次逼近式的A/D 转换电路,由 号控制内部电路的工作,由 号控制转换开始。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在内部锁存,通过三态缓冲器接至输出端。 89接图如图 3示 。8 P T 21P T 2E R T I N T 012P I N T 113P T 014P T 115P W R A L 218X T A L 119V S A 821P A 922P A 1023P A 1124P A 1225P A 1326P A 1427P A 1528P S E / V P A D 732P A D 633P A D 534P A D 435P A D 336P A D 237P A D 138P A D 039V C 5112 +52312311 2 F ( - )15S T A R F ( + )5I N 713I N 612I N 511I N 410I N 39I N 28I N 17I N 06V c C 08 09+5图 3单片机 89连接图 89部总线扩展及片外 连接 由于 89输入 /输出引脚有限,一般的情况下,我们采用地址锁存器进行单片机系统总线的扩展。常用的单片机地址锁存器芯片有 748282、 74。本设计中,采用74扩展 89外部总线。图 3 74脚图 。 (论文) 23 图 374引脚图 74带三态输出的 8 位锁存器。当三态门 有效低电平,使能端 G 为有效高电平时,输出跟随输入变化;当 G 端有高变低时,输出端 8 位信息被锁存,直到 G 端再次有效为止。 由于 89 数据 存储器不能满足设计系统的要求,必须外接 程序存储器的简称,用来存放用户 数据 的存储器,具有 存储器的单片机价格最低,它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片外的 直接挂在外部系统总线上,至于 选通操作,需要由控制信号和片外信号确定。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信号为 片机片外 片的种类和型号非常多。例如 6116(2k)、 6264( 8k)、 62256( 32k) 等。本系统选择 6264 来外扩 数据 存储器。6264 的各个功能引脚如图 3示 。 图 3264 的各个功能引 脚 源电压, +5V。 (论文) 24 地。 址线。 据线。 输出允许,连接单片机的读信号线。 允许引脚,低电平有效。 单片机和片外 电路连接图如图 3示 .。 9 P T 21P T 2E R T I N T 012P I N T 113P T 014P T 115P W R A L 218X T A L 119V S A 821P A 922P A 1023P A 1124P A 1225P A 1326P A 1427P A 1528P S E / V P A D 732P A D 633P A D 534P A D 435P A D 336P A D 237P A D 138P A D 039V C 51+ 5V +5021A 1123A 122C S 126V C 21 S 37 3+5V C 片机 89片外 电路连接 图中 和 6264 的高 8 位地址线以及片选信号 接; 经过地址锁存器输出的地址线和 6264 的高 8 地址总线相连,同时 又与 数据线相连。单片机的 接 6264 的输出允许 。 控制器输入通道的设计 转矩信号的采集 控制器接收从转矩传感器送来的转矩信号有主、副两路,如前所述,这两路信号是对称的,故在设计时只需采用一种电路。输入的转矩信号幅值为 0,A/D 转换器的输入电压范围为 ,故对转矩信号除了一般的滤波处理外,还需对其进行分压处理。其电路原理如图 3采样滤波电路为二阶低通有源滤波电路,阻值相同的 将输入的转矩信号分压,幅值变为原来的一半,然后与 成一阶低通滤波电路, 成第二级一阶低通滤波,运放则作为一个电压跟随器来使用 。 1110 转矩信号采集电路如图 3示。 (论文) 25 图 3转矩信号采集电路 电动机电流信号的采集 电动机的反馈电流是电动机闭环控制所必须的一个参 数,它一方面用来与目标电流的比较,使其更接近于目标电流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它来对电动机进行过流保护,即当电机电流高于保护值时,切断电机供电电源,用软件的方式替代硬件过流保护电路。电机的反馈电流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采集,电机的额定电流为 30A,本课题所选用的是 霍尔电流传感器,具有反应时间快,过载能力强,全程范围内极高的线性度的特点。其电气参数见表 3表 3 电动机的电气参数表 电源电压 12定输入电流 50A 电流 测量范围 0度 线性度 额定输出电流 50调电流 优于 随精度 200A/应时间 带宽度 压 50接线方式如图 3 示 。 (论文) 26 图 3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