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_第1页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_第2页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_第3页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_第4页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摘要秸秆覆盖还田能养地增产、保墒、调地温,是增加农业生产后劲的一种新举措。介绍了小麦秸秆覆盖还田的主要作用和覆盖还田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关键词小麦秸秆;覆盖还田;作用;技术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就是夏季作物在适时播种、定苗、中耕和施足肥料的基础上,将小麦秸秆粉碎后直接撒于大豆、棉花、玉米的行间,利用夏季降水和田间高温有利条件,就地沤制覆盖秸秆,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的目的,是秸秆还田的一种主要方式1。该项技术投入少,操作方便,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1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作用 一是促进作物增产。夏播作物生育期期间,经过炎热的夏季,过高的地温不仅加剧土壤蒸发,也不利于发苗壮棵。2 / 5秸秆覆盖后,可有效地调节地温,减少蒸发,促进苗期发育;同时改善了作物经济性状,提高作物产量。覆盖秸秆的玉米穗粗增加 cm,穗粒数增加粒,千粒重增加 g、产量增加%;大豆单株分枝数增加个,单株粒数增加粒,百粒重增加 g;产量提高%。二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夏播作物自播种至封垄,田间水分消耗以棵间蒸发为主,秸秆覆盖还田后,土表覆盖的秸秆既能增加降雨入渗,阻挡水分向上扩散和蒸发,又能减少太阳辐射而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汽化和棵间蒸发,有效地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据试验,夏玉米拔节期 010 cm降雨保墒率提高%,储水量增加 mm,土壤含水量增加%。三是提高土壤肥力。小麦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和糖。这些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有机质,使土壤有机质不断得到更新、补充和积累,而且秸秆分解时所产生的有机酸能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弱酸溶性磷酸盐,提高其有效性。同时每50 kg 麦秸含氮 kg,含磷 kg,含钾 kg,按覆盖还田 3 750 kg/hm2 计算,增加土壤纯氮含量 kg/hm2,纯磷含量 kg/hm2,纯钾含量 kg/hm2。另外,秸秆还田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使微生物数量增加,活动增强,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使土壤供肥能力得到加强2。四是保护耕地。采用秸秆覆盖后,在大水漫灌遇到暴雨时,减少了地面径流,减轻了水流冲击和水渗实作用,增加了土3 / 5壤的疏散度,防止了地表板结;杜绝了因焚烧秸秆对表层土壤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的破坏;因土壤肥力提高,蓄水保墒效果好,很适宜蚯蚓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有利于土壤进一步熟化3;抑制了杂草的生长,秸秆覆盖还田后,由于减弱了土壤表层的光照强度,影响了杂草的光合作用;加之秸秆对杂草的机械压抑作用,从而抑制了杂草的发芽率和生长势,减少了田间杂草的生长量和生长强度4。2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一是选好作物品种。秸秆覆盖后因土壤墒情好,作物生长旺盛,所以应选用高产、中早熟品种,玉米可选用中科4 号、郑单 958、苏玉 20 等;大豆可选用徐豆 9 号、徐豆 10号、中黄 13 等。二是选择适宜的覆盖时期。覆盖时间的选择是决定覆盖技术成败与效果的关键。从节水角度说,覆盖时间越早,节水效果越好,但覆盖过早,易压苗,不利小苗生长,造成苗黄苗弱而影响产量;过晚,覆盖秸秆当季未被腐烂,作物收获后给耕翻土壤带来困难。因此,适宜的覆盖时间为大豆在分枝期,玉米在拔节初期(小喇叭口期),棉花在花蕾期。三是掌握适宜的覆盖量。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均表明,麦秸覆盖玉米田过多过少都不好。过少节水效果差;过多虽节水效果好,但易出现晚熟现象,特别是遇到暴风雨天气时,因土壤水分高,玉米易出现倒伏现象。一般如果前茬小麦未覆盖4 / 5过秸秆,覆盖量以 3 7504 500 kg/hm2 为宜;若前茬小麦覆盖秸秆,覆盖量以 3 0003 750 kg/hm2 为宜。一般小麦秸秆长度不超过 3 cm,覆盖秸秆厚度 1020 cm,覆盖时以盖严地皮不留天窗为宜,将麦秸和麦糠均匀铺撒于作物行间。四是增施氮肥。进入土壤中的秸秆都要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微生物分解秸秆要求其碳氮比大体为 25301,麦秸的碳氮比为 981 比较宽,如不增施化学氮肥,微生物为了分解有机物(秸秆),必然会出现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的速效氮素和水的现象,这样既抑制微生物活动而影响秸秆的分解,同时还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因此,在麦秸还田的同时,应适量施用一些氮肥。一般氮素用量约为秸秆还田量(风干重)的1%。五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播种后玉米及时喷施乙阿合剂、大豆喷施乙草胺封闭土壤,防止杂草发生与危害。秸秆覆盖还田后虫害将会增加,防治地下害虫可用有机磷农药对还田秸秆进行喷洒处理;防治大豆蚜虫用 10%蚜虱净 2 000倍液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