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体及其联想意义比较_第1页
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体及其联想意义比较_第2页
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体及其联想意义比较_第3页
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体及其联想意义比较_第4页
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体及其联想意义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体及其联想意义比较【摘 要】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比较丰富的含有动物词汇为载体的习语。但是由于两种语言起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因而在习语中出现的动物词汇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就可能会有不同的联想意义。从比较两种语言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入手,探讨其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文化意蕴,意在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 【关键词】习语 动物词汇 联想意义 世所公认,发源于古希腊神话的西方文化和以古中国文化为主流的东方文化是世界上最为丰富,最为完整和影响最为广泛的两个文化体系。经过了千百年的积淀之后,这两种文化体系发展出了各自的文化特色。美国社会语言学家 Carol R. Ember 曾经说过,语言能够通过词汇来反映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所有的文化都会在词汇会中留下蛛丝马迹。词汇因成为了文化的载体而在研究界备受瞩目,动2 / 7物词汇就是其中之一。在英汉语中有很多带有动物词汇的习语。人们经常根据动物的习性将这些词汇与特定的性格和特征联系起来,因而这些词汇也会反过来在人们心中激起某种特定的联想意义。英国著名语言学家 G. Leech 在其语义学(1981)一书中指出,联想意义是一个统称,它包含了内含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附带意义和词的搭配意义。联想意义是依靠象征和类比所建立的语义世界。处于某种文化社会中的人通过概括他们的感性认识和情感经验,将善与恶、美与丑等内涵投射到词上,并将该词的文化意义内化时,联想意义便产生了。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词汇分类,试图比较其在英汉习语中联想意义的异同点。 一、相同的动物词汇载体,相同的联想意义 由于同种动物具有相同的特性,因而处于不同文化社会中的人对相同的动物词汇产生相同的心理联想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一类中,最常见的要数“鼠”(rat)。不论3 / 7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老鼠的联想意义都是负面的。比如我们用“胆小如鼠” 、 “鼠窃狗偷” 、 “贼眉鼠眼”等,来形容懦弱、卑微、目光短浅的人。而在美国俚语中,rat 是指卑贱的、不忠诚的人。热门儿童魔幻读物哈里波特中,那个出卖朋友又懦弱胆小的巫师,作者也赋予了他老鼠的形象。狼在中国人眼中是凶狠而又贪婪的动物,有“狼心狗肺” , “狼子野心” , “狼狈为奸” , “如狼似虎”之说。英文中也有“披着羊皮的狼”这一说法: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用来形容假装友善但实际上怀着恶毒意图的人。 二、相同的动物词汇载体,部分相同的联想意义 在英汉语中,还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即相同的动物词汇具有部分相同的或相似的联想意义。狐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英汉语中都是指狡猾的人。我们经常说“狐朋狗党” , “狐假虎威” ,而在英语中也有 Deal with a fox,think of his tricks;The fox changes his skin 4 / 7but not his habit;When a fox says hes vegetarian,its time for the hen to look out。但在汉语中,狐狸还有另一层含义。 “狐狸精”通常被用来指勾引男人的女子。因而杨译的红楼梦中将“狐狸精”译成 vixen 是不妥的。(顾嘉祖,2002)猫(cat)在英汉文化中都具有负面的形象。虽然处于这两种文化社会中的人都喜欢把猫当作宠物,但都觉得它们不忠诚,容易忘记自己的主人(杜学增,1999)。此外,在中文中我们还说“馋猫” ,“懒猫” ,而在英语中,cat 常用来指恶毒多嘴的女人。蚂蚁是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汉语中有蚂蚁喝水点滴就够,蚂蚁下塘不知深浅,蚂蚁看天不知高低;英语中有 When an ant says“ocean”,hes talking about a small pool。但是“蚁民”的概念就不一样了。古代中国的贵族阶级将百姓称为蚁民,是指老百姓的地位低下,命不值钱。然而在西方人眼中,蚁民却是指那些英勇善战的人,该说法起源于古希腊神话。埃吉娜岛王埃阿科斯是宙斯的私生子,天后赫拉因怨恨在该岛降下了饥饿和瘟疫,除了国王与其子,所有岛民都死了。宙斯为了安抚其子,将该岛的蚂蚁变成了人,而后,在特洛伊之战中,其孙阿基琉斯率领蚁民出征,所到之处骁勇善战,战无不胜。三、相同的动物词汇载体,不同的联想意义 5 / 7通常这一类中的动物词汇最能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造成障碍,最常见的就是狗(dog)。狗在中国习语中常具有贬义,如狗头军师,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然而,西方人却非常喜爱狗,而且还给予了它们很高的地位。 朗文语言与文化英语词典中给出的狗的定义,不仅包含了“a kind of pet”,而且还包含了“a member of the family”。甚至在伦敦地铁站一度有招贴写“Children under 5(and dogs) must be carried through the gate”。因此,英语中与狗相关的习语通常都带有积极的含义,如 Every dog has his own day,Love me,love my dog,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下面这句话在东西方人的心中可能会引起不同的情感色彩:Dog eats dog。中国人看到这句话可能会觉得很开心,窝里反,恶人互斗,真是大快人心。然而西方人却会觉得很惋惜难过,因为他们认为家庭成员间的剑拔弩张很伤感情。因而,他们就会试图劝解双方和解,并且说 Dog does not eat dog。猫头鹰在西方人眼中是沉着聪明的象征。经常有人用a wise old owl 来形容智慧的老者。猫头鹰还经常以公正6 / 7严明的判官形象出现,因为在古希腊神话中,雅典的守护女神雅典娜的标志就是猫头鹰。但是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猫头鹰被认为是厄运的兆头。因为它总是在夜间活动,常在深夜发出凄厉的叫声,人们认为 如果谁听到了它的叫声,那就预示着谁家要死人了,故有“猫头鹰叫孝”之说。 四、不同的动物词汇载体,相同的联想意义 处于两种不同语言社会中的人们,由于不同的社会阅历和风俗习惯很可能会导致观察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因此,不同的动物词汇载体可能会在两种文化中产生同一联想。如中国人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它是权势和勇猛的象征。相反,西方人认为狮子才是百兽之王。因而我们会说“拦路虎” , “狐假虎威” , “虎口拔牙” , “置身虎穴” ,而西方人却说 a lion in the way or a lion in the path,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beard the 7 / 7lion in his den,place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很多汉语中带鸡的习语在英语中都被转化成与鹅或鸭相关的习语。泥鳅 (loach)的体表很光滑,所以很难捉住。因而我们常用泥鳅一词来形容世故、狡猾和不可靠的人。然而大多数说英语的国家没有泥鳅,所以泥鳅就不能引起他们的这一联想,但是他们的确有一种能引起相似联想意义的动物,那就是 eel,所以人们会说,slippery as an eel。 从上文的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