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对策分析_第1页
毕业论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对策分析_第2页
毕业论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对策分析_第3页
毕业论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对策分析_第4页
毕业论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对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重心向服务贸易业倾斜,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速超过了货物贸易,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标志着当代贸易的内涵、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已于 2001 年底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中国服务贸易市场将日益融于国际服务市场。面对强劲的国际竞争,中国必须在世贸组织的多变规则下进行服务市场开放,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因而,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熟的国际服务贸易是以货物贸易为研究中心的。对于服务贸易,至今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在对服务贸易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国际货物贸易理论也适用于服务贸易的结论,并通过对其进行边行性修正形成服务贸易竞争理论。一改理论为指导,本文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做了较为深入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这一部分,主要对传统竞争力理论和当代竞争力理论进行了对比性研究。比较优势是静态优势,竞争优势是动态优势。比较优势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优势则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要提高竞争力,两者缺一不可!第二部分为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在进行总量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采用线现行的优势指数(CAI,RCA)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做了总体评价,并运用竞争力理论做了成因分析。第三部分是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对策。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目前虽然较低,但是入世所取得的外部条件和中国经济增长这个内在动力下,发展潜力非常大。我们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策略是:依据竞争力理论,以初级比较优势高级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为贸易动力转换途径,结合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关键词:现状,国际竞争力,原因,对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In the past 20 years since the world come into service economy era,trade in service supported by economy globaliz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quickly.With its overwhelming total voume of import and export,service trade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in international trade.Chinas accesion to the WTO in 2001 was a strategic step for the country to open further to the outside world.From then on ,China may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n trade in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which has been strictly observed by all the WTO numbers.Facing the fierce compiti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 ,studies on Chinas counteraction are essential for enhancing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The paper includes three sections:1. Competition theory ontrade in service.Developed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mainly focused ontrade in goods.But for trade in service,we need a systematic theory frame .After deeply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service trade and trade in goods, this dessertation has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xisting developed comparatitive theory can be used on service trade.2.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etition on service trade.Using actual and concrete evidence ,this dissertation indicates that China is comparatively weak on most of service sectors.3. Strategic suggustion which made for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and service trade include two aspects:(1)Structure adjustment on tertiary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2)further measures to build macro-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and service trade on the basi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KEY WORD:actuality, compitition on international, causation , countermeasure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前言.5 第 1 章中国服务贸易研究背景和基本概念.61.1 研究背景.61.2 基本概念.7第 2 章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82.1 国内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状况.82.1.1 国内服务业的发展现状.92.1.2 国服务市场的开放状况.102.2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112.2.1 中国服务贸易的总量分析.122.2.2 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分析.12第 3 章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33.1 服务业发展滞后,整体开放程度较低.133.2 服务贸易总体发展规模滞后.143.3 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143.4 服务贸易逆差持续增加,总体竞争力较弱.153.5 服务贸易行业人才匮乏.15第 4 章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154.1 服务贸易净出口指标.164.2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164.3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174.4 比较优势指数分析.184.4.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184.4.2 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18第 5 章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195.1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19本科毕业设计(论文)5.1.1 服务业的跨国转移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195.1.2 服务外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195.1.3 服务外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195.2 我国的对策.205.2.1 加强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205.2.2 内外并重,渐进有序地对外开放.205.2.3 促进服务业要素高级化、加快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215.2.4 以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出口的突破点.21结语.22致谢.23参考文献.2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 言国 际 服 务 贸 易 是 指 通 过 跨 境 交 付 (自 一 成 员 领 土 内 向 任 何 其 他 成 员 领 土提 供 服 务 )、 境 外 消 费 、 商 业 存 在 (商 法 人 或 者 商 人 )、 自 然 人 流 动 等 形 式 跨越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境 提 供 服 务 的 贸 易 。 狭 义 的 国 际 服 务 贸 易 指 发 生 在 国 家之 间 的 服 务 输 入 和 输 出 活 动 。 广 义 的 包 括 有 形 的 劳 动 力 的 输 出 输 入 和 无 形 的提 供 者 与 使 用 者 在 没 有 实 体 接 触 的 情 况 下 的 交 易 活 动 。 本文只是粗略地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以及现阶段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提出了一点建议和意见!研究的对象是: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传统竞争力理论-比较优势论、当代竞争力理论-竞争优势论,以及对当即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和趋势。做了粗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对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有所帮助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方法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经济学和西方竞争力理论,研究始终坚持如下原则: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从生产方式出发,分析服务贸易的性质、地位与作用的原则;坚持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出结构节约资源的原则。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中,后三个要素对生产过程是有反作用的,有时候会起反作用,有时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从服务贸易的产生、发展一直到现在,服务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缩影。本文在对服务贸易进行研究时首先想到的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然后依次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一下当前我国服务业的国内现状和国际竞争及其原因;然后,介绍了现代贸易常用的竞争理论,和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并指出其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最后,对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应采取的措施做了分析和研究。其中运用了一些实例来作为证明我国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及一些对策建议。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 1 章 中国服务贸易研究背景和基本概念1.1 研究背景从 20 世纪后半期开始,国际服务贸易2迅猛发展,并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1970 年世界服务出口额不足 800亿美元,至 2001 年已达到 14400 亿美元,增长了 17 倍。19802001 年,世界服务出口额年增长率为 6.3%,高于同期世界商品出口额 5.4%和世界总出口额5.6%的增长率。2001 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 28700 亿美元,占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的 18.6%。同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 674 亿美元,在世界排名分别第 10 位(进口)和第 12 位(出口)。 服务贸易在当代的发展有其深厚的产业基础。20 世纪,全球产业结构变化的突出特点是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主要表现为服务业就业人数和服务业产值的不断增加。目前,从服务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看,发达国家一般在 60%70%之间,其中美国已高达 75%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在 50%60%之间;从服务业就业比重看,发达国家在 7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为 50%60%之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这两项指标虽然横向比都较低,但纵向比较却有很大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增加的同时,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和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居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传统服务贸易总体份额趋于下降。在三大类服务贸易中,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呈下降之势,1997 年分别为 24.4%和 32.8%,其它服务贸易则增长较快,所占比重不断上升,1997 年升至 42.8%。其他服务主要包括通讯、保险、金融、信息、专利许可、其他商业服务(咨询、法律、广告等)及文体娱乐等。特别是信息技术含量高的部门如通讯、电脑信息、金融等发展更快。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许多服务的提供方式,而且使信息的收集、甄别、处理、储存和传送,在生活和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进一步刺激了直接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服务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加速发展。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智力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年增长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高于国内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对推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竞争力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1.2 基本概念1)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广义的。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 ,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按照 WTO 于 1994 年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 ,服务贸易有四种提供方式。a、跨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2)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出口贸易减去进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该指数的数值越大表示越具有竞争力。该指数的优点在于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它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值是多少,它均介于1 之间,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是可比的。但该指数只能用于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国际市场上充分竞争的国家或行业,开展贸易伊始,若在仅有出口或进口的情况下采用该指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会得到片面的结论。同时,该指数仅包含一国出口和进口的因素,实际上是该国出口与进口的比较,并不含有世界市场的规模因素,不能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 3)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根据显示性比较优势原理提出,是指一经济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在该经济体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商品或服务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这个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该产业的相对优势。RCA 指数大于 1,说明该产业处于比较优势,小于 1 则相反。该指数尽管包含有世界市场规模的因素,但其仅就出口方面来衡量一国商品或服务的竞争力,虽然一国在某一商品或服务上具有较大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该国若对该种商品或服务的进口量远大于自身的出口量,显然该国在该种产品或服务的贸易上仍是不具备竞争力的,这是该指数用来测度贸易竞争力的缺陷。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 2 章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2.1 国内服务业发展现状及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现状 近年来,服务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增长。目前服务业开放已经超过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而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开放领域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12 个服务大类中的 10 个,涉及共计160 个小类中的 100 个。2007 年,中国非金融服务贸易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16000 多家;服务业领域在利用外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07 年服务业(含金融业)实际吸收外资达 430 亿美元,占吸收外资总额的 52,比 2002 年的比重提高近 1 倍。中国的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总体贸易发展不相匹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并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滞后性。另一方面,与服务贸易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着较大差距。2.1.1 国内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服务业发展总量逐年提高,尤其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对经济推动成效显著。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59878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0956 亿元,占GDP 的比重为 13.1%;第二产业增加值 73904 亿元,占 GDP 的比重为 46.2%;第三产业增加值 65018 亿元,所占比重为 40.7%。与历年情况相比,呈现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减少,并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三次产业的结构向合理化的方向不断推进。然而,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服务业仍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首先,我国服务业产出占GDP 的比重不但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同等发展程度的发展中国家。从就业结构看,2002 年我国服务业在全社会就业中的比重为 28.6,虽然稍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13) ,但明显低于其中大部分国家。其次,我国服务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其中餐饮、商业零售、交通运输等占 40左右;而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还不足 30。第三,我国服务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方式比较落后,服务 效率和人均增加值不高。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1)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差。我国服务业总量不足,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而且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2)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19851996 年,我国服务出口总额中,旅游服务一直居于首位,其比重由276升至 365;金融服务所占比重保持不变,一直在 19左右;运输服务的比重有所下降,由 271降为 19。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服务业则是明显的弱项,1985 年这类产业在服务进口额中所占比重为 229,1996年剧增为 524,是使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日益增大的重要原因。3)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较低。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我国许多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都是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才开始试点的,从 1998 年至 2000 年服务业各行业外商实际直接投资比重的三年平均值来看,超过 10的只有房地产业,为 13.2;超过 5的只有社会服务业,为 6.1;其他行业都很低。 4)服务贸易管理滞后。目前,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对外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服务业的统计也不规范,在行业划分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有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5)服务贸易立法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严重滞后,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改观,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 、 保险法 、 海商法 、 律师法等法规,但与服务贸易广泛的内涵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关于服务业的一般性法律,现有立法未成体系,相当一部分领域法律处于空白状态,已有的规定主要表现为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内部文件,不仅立法层次较低,而且缺乏协调,从而影响了我国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务贸易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2.1.2 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状况中国服务业开放程度高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开始紧追发达国家,并且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 个服务大类中的 10 个,涉及共计 160 个小类中的 100个。中国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在内的 100 个服务贸易部门已经陆续开放。其中,2005 年,服务贸易非金融领域共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7445 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116.79 亿美元;金融服务业成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最大的领域,2005 年共新批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18 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0.81 亿美元,使得 2005 年中国服务贸易领域实际使用外资达到 237.6 亿美元。2.2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服装业为例来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状况。服装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一直以来我国都具有巨大优势,现在我国服装业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50%,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已经成为这个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态势。一体化为服装业的国际竞争提供了新的平等竞争条件,具有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将从中受益。我国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究竟如何呢?表 2.21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服装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比较国家和地区 1990 年 2000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欧盟(25国) 0.22 0.22 0.24 0.23中国 0.99 0.94 0.95 0.95 0.96美国 0.83 0.77. 0.86 0.87 0.88韩国 0.96 0.59 0.18 0.10 0.06孟加拉国 0.96 0.91 0.83 0.94 印度 0.99 0.99 0.99 0.99 0.98土耳其 0.99 0.92 0.92 0.89 0.88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巴基斯坦 0.99 0.99 0.99 0.99 0.99印度尼西亚 0.98 0.98 0.99 0.98 0.88泰国 0.98 0.93 0.91 0.91 0.90越南 0.60 0.76 0.80 墨西哥 0.01 0.41 0.42 0.47 0.49突尼斯 0.71 0.67 0.67 0.68 0.71资料来源:根据 WTO 官方网站 DATABSASE 数据库有关数据计算得出(注:2004 年以前为欧盟 15 国数据) 从计算出的 NTB 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已基本丧失了服装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美国、欧盟的服装 NTB 全部为负数;韩国服装 NTB 持续下降,且下降幅度最大,从 1990 年的 0.96 降为 2005 年的-0.06,发展中国家服装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不断加强,且其竞争优势明显,如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的 NTB 高达0.99,土耳其、中国、泰国、孟加拉国 NTB 也超过 0.90。虽然如此,但并不代表中国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令人满意的竞争力。2.2.1 中国服务贸易的总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水平逐步提高,作用日益显现。服务业的增加值由 1978 年的 861 亿元增加到 2003 年的3766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 10;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由 89 元增加到 2915 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增加就业岗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产业竞争力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78 年,我国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只有 4890 万人;到 2003 年底,已增加到 21809 万人,净增 16919 万人,几乎是同期第二产业净增从业人员的两倍,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但是中国服务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已经超过 70%,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达到了 52%,中国香港甚至达到了 90%。目前我国服务业仅占 GDP 的 32.5%,就业的 25%,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占 GDP 的 38%)。而且中国的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上,如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而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服务贸易额仅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 1%,居于世界排名 20 位以后。1997 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之比仅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0.128,即使在经济比较发达,都市化程度比较高的上海,1997 年的这个比例也只有 0.146,均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0.232)。2.2.2 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分析2000 年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排名由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 20 多名上升到第 14 名(世界银行,2001) ,取得了很大进步。尽管如此,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很弱,国家竞争优势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出口结构尚待优化与升级国际服务贸易中形成的出口结构是国际竞争力的直接表现。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服务出口的主要国家,他们都在致力于改善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主要表现为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1998 年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商业性服务出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服务出口的平均比重分别为4%、16%、80%,可见,高收入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几乎一统天下。1998 年中国商业性服务出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服务出口的比重仅为 1.8%,甚至低于 1980年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收入不同的国家整体呈现出运输百分比不断下降,旅游特别是其他类百分比迅速增长的结构调整趋势。而在这一整体趋势下,收入不同国家的出口结构又是大相径庭的,低、中收入国家其他类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偏低,而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较高。中国作为低收入国家,国际服务贸易出口中旅游超过了一半的比重,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偏低,这种过分依赖自然禀赋的出口结构是相当脆弱和低级的,必须努力进行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2)进口结构以上分析的是出口结构,下面我们再考察进口结构。1998 年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商业性服务进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服务进口的平均比重分别为 6.6%、22.8%、70.6%,1998 年这一指标分别为 6.4%、16.8%、76.8%。低、中收入国家的服务贸易总体处于逆差地位,而高收入国家的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1998 年中国商业性服务进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服务进口的比重为2.2%,比出口高出 0.4 个百分点。低、中收入国家的运输进口百分比远远超过高收入国家,而旅游与其他类服务进口百分比相对较低。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构从目前看还比较均衡,但随着中国加入 WTO,服务贸易将逐步自由化,国际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等服务的进口将大规模增加,原有结构将被打破,如不及时予以调整,整个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将会失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 3 章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1 服务业发展滞后,整体开放程度较低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2007 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在全球名列第 7 位,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 3.9%,同期货物贸易出口额在全球名列第 3 位,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 7.7%。中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许多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都是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才开始试点的。3.2 服务贸易总体发展规模滞后2002-2006 年,中国是唯一进入前十强的发展中国家。然而,相对于对外贸易总额及服务贸易额的全球占比情况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首先,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2007 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 1216.5 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 3.9%,同期的美国服务贸易出口为 4540 亿美元,英国为 2630 亿美元,德国为 1970 亿美元,分别是中国的3.7 倍、2.2 倍和 1.6 倍。其次服务贸易额在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较低。2007 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在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为 10.35%,这不仅大大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如英国(30.13%)和美国(19.88%),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如韩国(14.68%)、新加坡(18.08%)和印度(37.23%)等。3.3 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中国服务贸易项目结构单一,对货物贸易的依赖性较强,在货物贸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同货物进出口直接关联的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即生产性服务贸易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增长很快,如国际运输服务、国际货物保险等。尽管中国服务贸易收支增长的态势良好,但发展的行业结构、国别(地区)结构和区域结构仍不平衡。中国服务贸易主要分布于传统服务业,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贸易落后。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所占份额极小,发展不平衡。3.4 服务贸易逆差持续增加,总体竞争力较弱自 1992 年首次出现逆差后,除 1994 年外,中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2005 年以来逆差规模略有降低,改变了逆差一直快速增长的趋势。2007 年服务贸易逆差延续 2005 年以来小幅回落趋势。服务贸易逆差 76 亿美元,较上年减少 11。中国服务贸易目前比较优势仍主要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服务,而在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贸易方面劣势明显。3.5 服务贸易行业人才匮乏服务企业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经营效率和营销手段上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 2007 年财经蓝皮书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中国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指出,2005 年我国服务业劳动就业率仅有 30%多,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大部分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蓝皮书表明,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被认为是最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的领域,而我国第三产业容纳劳动力还未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这固然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化发展进程迅速,第二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有关,但还是衬托出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水平的加速,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会成为容纳劳动力的主渠道。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 4 章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许多学者利用各种服务贸易优势指数或指标,如 RCA 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CA 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或 TC 指数(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等,对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情况进行了测度,大多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水平不高,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差。经过测度,有学者指出,加入 WTO 后,尽管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较弱,比较优势指数已呈现小幅升势,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但竞争力较弱的情况在近期仍不会有明显改善。研究也表明服务部门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异。4.1 服务贸易净出口指标就此指标来说,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贸易领域。近年来,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占比虽呈逐步上升势头,旅游服务出口比重略有下降,但仍占最大比重。 2006 年,中国运输服务出口 210.2 亿美元,比 2005 年增长 36.2%;旅游出口 339.5 亿美元,比 2005 年增长 15.9%。2000-2006 年间,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年均增长 34.1%,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 12.2%上升到 23%,是仅次于旅游的第二大服务出口行业;同时期,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年均增长 13.1%,一直为中国第一大服务出口行业,但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却由 53.8%下降为 37.1%。运输和旅游出口两者合计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 60.1%,而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和知识密集的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之,我国服务贸易各项目的净出口指标显示出我们的竞争优势集中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仍处于相对劣势。4.2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一个国家(地区)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强弱直接表现为其服务贸易出口。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即国际市场占有率。2007 年世界10 个主要国家(地区)服务贸易出口额排序及占有份额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排名虽上升到世界第七位,但出口额为 1270 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3.9。2007 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前十位的国家除中国外均是发达国家,美国仍居于霸主地位。中国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仅为美国的27.97、英国的 48.29、德国的 64.47。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还很弱,所以目前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世界市场份额是首要问题。4.3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即 TC 指数,是对一国 (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 TC 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 ,常用于测定一国服务贸易总体及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数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它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11 之间。指数值越接近于 l 则竞争力越大,指数值越接近于-l 表示竞争力越薄弱。 根据客观事实整体上来看,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中国 TC 指数一直为负数,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但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 TC 指数在缓慢上升,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1997-2006 年,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正数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2006 年,中国在运输、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服务上的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说明这些行业竞争力低下,其中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接近于-1,说明这些行业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力。旅游、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竞争力指数虽为正值,但都比较小,表明其国际竞争力不强。从各行业发展趋势看,中国运输、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和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步提高,而旅游、保险、专利使用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特许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4.4 比较优势指数4.4.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即 RCA 指数,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它通过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如果一国 RCA 指数大于 2.5,则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RCA 介于 2. 5 -1. 25 之间,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 介于1.25-0.8 之间,则认为该国该产业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RCA 小于 0.8,则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据相关数据得知,中国服务贸易的 RCA 指数一直小于 0.8,这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缺乏比较优势,虽然 1997-2006 年 10 年间变化幅度不大,平均值为0.54,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中国服务贸易 RCA 指数在缓慢下降,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相对货物贸易而言,竞争力在相对下降。4.4.2 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即 CA 指数,即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从而得到该国该产业的真正竞争优势。如果一国 CA 指数大于0,说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比较优势,若 CA 指数小于 0,则说明该国服务贸易不具有比较优势;该指数越高,该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该指数越低,该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越弱。由相关数据证实,1997-2006 年,中国服务贸易 CA 指数呈上升趋势,由1997 年的- 0.26 上升到 2006 年的-0.17,但数值一直小于零。因而,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服务贸易不具有竞争优势。此外, CA 指数是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得到该产业真正的比较优势,所以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受服务业进口的影响比较小,主要受服务贸易出口情况的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 5 章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5.1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5.1.1 服务业的跨国转移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服务业跨国转移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新的显著特征。促进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一是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也需要获得全球化的贸易、金融、通讯、运输等服务,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出现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二是以 IT 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在世界服务业中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为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全面深化打下基础。5.1.2 世界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贸易结构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会计、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扩张。世界服务贸易将逐渐由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5.1.3 服务外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离岸服务外包得到快速发展,服务发包市场仍是传统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但接包市场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等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 ITO 与 BPO 接包市场之外,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逐渐参与进来,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服务外包离岸外移及与其相伴的服务贸易全球化,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将对全球经济版图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5.2 我国的对策5.2.1 加强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应客观地根据我国国情、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服务贸易法律原则,构建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国作为 GATS 的成员国,应当以 GATS 为原则制度,国内有关服务方面的条文应该与国际法规相接轨,减少我国现行服务贸易法律与服务贸易总协定规范的冲突。以规范和约束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政府应及时对外公开立法法规、法律政策,并增加法规的可操作性,确切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上。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的问题,应明确或建立国家统一的服务贸易综合的管理机构,确立其管理的范畴,平衡各服务业主管部门的利益;明确服务贸易各行业主管部门应负职责,按照国际国内服务业行业的法规条文进行管理,统计和掌握本行业的情况。5.2.2 内外并重,渐进有序地对外开放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推进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国家垄断。通过竞争鼓励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效率和国家竞争力。重视国内需求,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及管理、资金,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服务领域。创造条件鼓励国内服务型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办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国际服务业的市场份额。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结合,服务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将会得到一个新的发展。但就服务业部门之间而言,不可能没有一点保护的开放,要采取适度的隐性保护措施,循序渐进。服务离不开国家的管理,实现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并不能完全脱离国家的管制,在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中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应保持适度的原则,保护本国企业和国民的利益,有选择,分步骤地开放我国服务市场。5.2.3 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