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工业园区产业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做好工业园区产业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做好工业园区产业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做好工业园区产业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做好工业园区产业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4关于做好工业园区产业建设的调研报告面对金融后危机时期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面对国内外工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面对大庆可持续发展的新任务,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学键提出的“要强化园区载体,推动集约高效发展”的要求,市政协把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确定为 2016 年重点调研课题。在副主席带领下,由政协经济委和科教文卫体委联合组成调研组,利用一个多月时间深入全市 16 个园区和 48 家企业进行调研,召开了 16 次座谈会。市有关部门给予很大支持和配合,市工信委安排 8 名处级干部参与调研。市工信委主任王崇胤三次到市政协通报情况,征求意见。还对广西桂林高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和武汉东湖高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李福民主席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主席会议,听取调研工作汇报,并多次提出指导性意见。课题组又 2 次召开征求意见会,还专程听取高新区和有关县区领导对园区发展的意见。通过集思广益,反复修改,几经推敲,形成了调研报告。一、园区发展基本情况(一)全国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我国工业园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产物,是我国扩大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促进出口、参与国际分工的需要,这种环境直接催生了包括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2 / 24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新区、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等多种类型的工业园区,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两种主要形态。工业园区建设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做出了巨大贡献。从 20 世纪 80 年代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到 90 年代外向型经济的“集中高地” ,再到如今促进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各类工业园区成为所在城市和地区产出率最高、拉动力最强的龙头区域。经过 30多年的发展,到 2016 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3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15 个。我省有 10个国家级开发区,26 个省级开发区。目前,我国园区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分三种类型:一是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园区的建设与管理,这是目前很多园区通用的管理模式。我市园区属于此类型。二是管委会与政府合一型,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如杭州高新区、青岛高新区等。三是新区政府型,以苏州高新区为代表,既是国家级高新区,又是苏州新城区。第二种是政府与企业结合型的管理体制。管委会与建设开发总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有行政职能,又有经济3 / 24职能。以西安高新区、南京高新区为代表。第三种是企业主导型管理体制。成立集团公司,负责园区的开发、管理和运行。典型代表是上海张江高新区。(二)我市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我市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以 1992 年 11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大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标志至今,发展历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的起步探索阶段、90 年代的迅速发展阶段和新世纪以来的发展提高阶段。目前,共有工业园区 16 家,其中国家级 1 个:大庆高新区,省级 1 个:大庆经开区,市级 8 个:光明产业新城、皮革工业园、德力戈尔、铁人、创业、新河、庆葡、民营科技园,县级 6 个:庆南新城,农畜产品加工,大广和新肇粮食,空港和永青工业园,形成了国家、省、市各级工业园区协同发展的格局。2016 年,全市 16 个工业园区企业总数 1415 家,累计完成投资 288 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利税亿元,从业人员万人。(三)我市工业园区的重要作用。我市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园区的建设发展,大力实施园区发展战略,相继出台了大庆市加快园区化工业发展若干意见 、 关于加快大庆经开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通过依托优势、扶持龙头、地企联手、4 / 24整合资源等方式,促进企业做强、产业做大、产品做优、品牌做响,使园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1、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全市工业园区以不到全市%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市%的工业增加值、14%的生产总值和%的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全市园区每平方公里投资强度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利税收入亿元和工业增加值亿元。2、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和新兴产业的集聚地。2016 年,全市非油经济总量实现 1400 亿元,其中园区工业增加值占非油经济的 1/4,支撑了非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使油与非油经济比例达到 52:48。园区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2016 年,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到 125 户,已有 112 户入驻园区,占六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的%,实现的增加值占%。3、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2016 年,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 414 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72 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616 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实现增加值 215 亿元,占高新区生产总值的%,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60 种,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的%。高新区有 278 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和研发部门,2016 年高新区企业研5 / 24发投入占销售收入%。 “十一五”累计申请专利 762 项和取得专利授权 319 项,累计孵化企业 700 家,孵化高科技项目 766 项,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累计取得科研成果 800 多项。4、招商引资的密集区和政策体制机制的先行区示范区。截止 2016 年末,全市主导产业和地方工业百项工程项目的 80%落户在工业园区。 “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 674 亿元,德力戈尔工业园的伊利万吨脱脂奶粉、新河工业园的博润 70 万吨玉米、经开区的大庆惠博普油气田高效分离器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2016 年,我市引进项目 526 个,其中入园项目 179 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79 亿元。全市园区新入驻企业 87 户,前 3 位依次是高新区新入驻企业 25 户、经开区 20 户、新河工业园 13 户。5、城市改造和产业调整的助推器。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为我市城市改造和产业调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创造了发展空间,保证了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化与工业园区互动互融互进的格局已经形成。高新区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齐全,区域环境优良,进一步增强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一个融产业经济、商贸流通、科研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初具规模,成为大庆市主城区的核心区。6 / 24经开区的开发建设,为西城区发展创造了条件,腾退的厂区将规划建设成为西城区现代服务业集中发展的商务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主城区实施“退二进三”和“工业企业集中入园”举措,实现了企业集群、集聚和集约发展。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尽管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大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主要问题是:(一)总体规模还不大。经济总量不够大。全市 16 个园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不高。园区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大规模高新技术领军企业,缺少产值超百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项目。高新区工业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四县园区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 8302 万元。大同、让区、红岗、龙凤等园区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3856 万元。经开区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 3796 万元。省级以上园区数量少。(二)发展水平还不高。一是统筹规划不够,一些园区总体规划滞后。二是发挥比较优势不够,存在产业趋同现象。16 个园区中,有 7 个园区把农产品加工作为主导产业,有 5 个园区把机械制造、装备制造作为主导产业,有 4 个园区把化工作为主导产业,还有 3 个园区把建材作为主导产业。三是缺少集聚效应,大部分工业园区还处于7 / 24“散、低、小”的发展阶段。四是土地集约利用率低。高新区土地利用率为%,建筑容积率为 1。经开区建筑容积率为。五是对外开放水平低。去年高新区实际利用外资只有亿美元。(三)园区发展还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五大差距”上:领导重视程度上有差距、科学规划水平上有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上有差距、发展速度上有差距、经济总量上有差距。(四)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一些园区综合配套差,承载力弱。除大庆高新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外,大多数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只能做到“四通一平” ,基本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气,还有一些园区供电、给排水设施尚不完善。(五)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县区工业园区在享受各种优惠扶持政策上明显处于劣势。二是发展环境不够优化,少数部门还存在着随意检查处罚企业现象,部分园区的物流、金融、商业服务网点不配套。三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全市 16 个园区投资强度为 457 元/平方米,个别园区不足 300 元/平方米。经开区的投资强度为 1250 元/平方米,低于国家投资强度 2000元/平方米的标准。四是土地资源储备不足,成为制约园区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8 / 24(六)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主要是园区财税体制、机构编制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三、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建议“十二五”是园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立足大庆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经验,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证,以引进立县立区项目为重点,以壮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水平为目标,集约利用土地,集中建设项目,集群发展产业,改善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园区转型升级,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一)进一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创新理念,增强园区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1、认清发展形势。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美国信用等级降级引爆全球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各级领导干部要认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竞争的形势下,工业园区面临的严峻挑战,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一是面临周边国家的挑战。近年来,越南、印度等国家以其良好的基础条件、人才优势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的产业已出现向这些国家转移的新趋势。二是面临国内开发区的挑战。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科技园区、西安高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苏州工业园、9 / 24深圳科技园都瞄准世界一流工业园区的目标,采取许多措施,加快发展步伐。从东北区域看,国家级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有 12 个,以大庆为中心直线距离 350 公里范围内有国家级园区 6 个、省级开发区 18 个。我市周边绥化市的省级工业园区和齐齐哈尔市国家级高新区快速发展,对我们的挑战很大。三是大庆在全国全省的位置举足轻重。GDP 占全省的%,占全国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占全国的%。大庆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肩负重要责任,只有大庆的发展,才能保障全省的发展。四是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压力。经过历届班子的积极努力,到 2016 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油与非油经济的比重为 52:48。但油经济比重还占据半壁江山之多,民营经济总量少,只占 GDP 的 20%左右,外向型经济发展慢,只占 GDP 的%。第三产业比重低,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 20 多个百分点。县域经济薄弱,四县GDP 只占全市的%。五是满足民生需求有压力。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 20 万人,城市每年新增需要安置就业劳动力 3 万人,全市有低保、优抚对象、残疾人近 40 万人需要救助。面对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只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园区做不大,工业难做强;工业做不强,GDP 难保障;没有GDP,就没有税收;没有税收,一切都是空的,发展是硬道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既是我市发展非油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迫切需要,10 / 24也是推进我市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谁重视了,谁就发展的快。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抓“项目建设” 、 “三城联创” 、 “棚室经济”的力度来抓工业园区建设。要在园区建设上做到“三个舍得” ,舍得拿出优质空间布局用于园区建设,舍得控制一般性项目为园区建设预留长远拓展空间,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以提升园区配套能力和改善园区周边环境。2、抢抓发展机遇。当前,我市园区发展面临诸多难得的机遇,主要有:一是国家战略提供新机遇。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鼓励科技进步和创新。国家继续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哈大齐发展战略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建成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二是国家政策提供新机遇。我市成为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我省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建设,大庆油田保持4000 万吨稳产,石化炼油大项目建设,中油集团在大庆建设五大基地等,为大庆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机遇。三是国际产业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四是大庆高新区被批准启动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3、创新发展理念。工业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11 / 24程,不能只就园区论园区,只就工业论工业。要跳出工业看工业,跳出园区看园区,跳出项目看项目。建设园区,要树立“提升区域整体价值”的理念:第一谋划,第二策划,第三规划,第四计划。注重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园区发展的关系,把发展产业和建设新城结合起来,把园区建设发展与推进城市发展的重大转型结合起来,真正把规划和政策转化为发展动力。要认真学习借鉴国际国内一流园区先进发展经验,加强战略思维,培育世界眼光。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科技园、德国的西柏林科学园、法国的法兰西岛科技城、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都是全球一流园区。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苏州高新区都是我国一流园区。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应从大庆实际出发,使先进经验本地化,使园区建设少走和不走弯路。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限制的,都要敢于探索,勇于偿试;凡是在别的地区行之有效的,都要有针对性地消化吸收和创新。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和选派园区干部到国内外一流园区学习考察和挂职锻炼。(二)进一步完善规划,整合资源,做大规模,增强园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一要高度重视总体规划。从我市 16 个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看,都需要调整和完善。要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园区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12 / 24设计,高强度投入,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要坚持合理布局,科学定位,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和有优势的产业集群。二要立足基础超前规划。要认真分析和科学论证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生产要素配套支撑能力,依托城市和县城,立足发展基础,进行超前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有序开发,保证质量,加快建设,促进园区健康发展。三要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发展规划要衔接起来,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协调起来。布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快速扩张,将园区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功能区块来规划建设,使园区能充分依托城市的有力支撑,有发展后劲。2、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建议以建设庆北、庆南、庆东、庆西四个新城的有利契机,重新调整规划工业园区的布局。要对园区已有的土地资源、项目资源和政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布局,壮大规模,提升质量,统筹发展,避免产业趋同,无序竞争。促进园区布局科学合理,促进优势集中、经营集约、产业集聚和技术集成。要根据财政实力和支撑能力,每个县区应集中力量和财力,办好一个园区。还要加快专业园区的建设,逐步将众多优质企业集聚成优质产业,推动产业实现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集约化。3、提升园区发展层次。一要提升园区产业层次。13 / 24要用世界眼光和系统思维来谋划研究相关产业在全球和国内的布局和发展情况,借助国际一流的策划团队对资源、资金、产业、人才和技术等要素进行新的整合和开发,对产业、项目、投资作出新的布局,根据国家产业振兴计划的要求,把握国家投资的重点和取向,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大产业带动战略,以实施“三百”行动计划和实施“5、10、15”计划为抓手,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力争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中,提升产业水平,增强竞争优势。二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以大招商促进大跨越。培育发展能够拿到国际平台上发挥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顺应国际国内经济调整变革的新趋势,加快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去寻找项目,发掘商机,让更多的战略投资者把企业转移的支点建在大庆,把项目建设的目的地选在大庆。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中央大企业,形成集中性和高强度的投入。三要提升园区的品牌意识。建议在“三百”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开展培育建设工业园区双百亿工程计划,即用 3 年时间,在全市工业园区中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增强竞争力,发挥示范作用。4、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引进项目,要瞄准世界14 / 24产业新高地。要以好项目、大项目为牵动,积极吸引投资大、带动力强的大企业落户园区,带来一条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依托园区主导产业,开展产业融合,促进同质产业在空间布局上,进一步合理有序,以利于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推进园区创新发展。要推进工业园区实现“四个转变” ,即:从数量规划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从注重政策性优惠向提高服务质量和配套能力转变,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软环境建设转变,从外延粗放的开发模式向内涵精细化开发转变。(三)进一步加大高新区、经开区和林源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快重点园区发展步伐。1、大庆高新区要建成一流要素、一流环境、一流机制、一流绩效的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成大庆城市发展的核心区。一要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汽车制造、新材料三个超千亿元的主导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新兴、高端服务三个超 500亿元的高端产业,形成“三主三高”的产业格局。要加快推进沃尔沃汽车生产基地、忠旺铝材、联想科技城、新华08 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北国之春梦幻城、动漫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还要加大汽车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生命科技园、高端装备制造园等专业园区建设的力度。要15 / 24重点围绕现有龙头项目和产业集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引资引企,促进产业集群壮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发展现代研发服务、创意产业、教育培训、信息技术、能源与环保、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等支柱产业,形成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高附加值制造业为支撑、宜居产业为配套的产业结构。二要继续完善城市功能和社会功能。应把高新区打造成大庆的经济、教育、医疗、文化、商务、科研、创新、金融和休闲娱乐等九大中心,建设成“科技城、创新城、商贸城、金融城和宜居城” ,建成大庆市最繁华、最适合居住的新城区,建成大庆的“上海陆家嘴”和“北京中关村” 。三要加快园区创新步伐。要瞄准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立足大庆,辐射东北,面向全球,服务全国,影响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和区域性的科技创新引领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知识经济的高地、现代化城市核心区,成为全国领先的科技园区。要集聚全球全国高端创新资源,建立与国际国内一流科技园区的合作机制,开展与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台湾地区新竹、韩国大德等科技园区的交流与合作。要开展一流园区的创建工作,营造一流的园区环境,增强高新区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能力。要尽快整合区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省内外知名高校创新要素,建设国家级综合性大学科技园。积极争取国际国内著名院校、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向园区集聚,16 / 24加快与国际国内新科技资源实现零距离对接,使更多企业跟进配套,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向高端移动。2、加快发展经开区,把经开区建设成为大庆新的经济增长核,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新城区。要把经开区开发建设作为推动大庆城市化进程,关系全市发展大局的大事来抓。一要重新调整发展规划。经开区原有规划确定比较早,与大庆总体战略规划、油田公司发展规划、庆西新城规划等结合不够紧密。要重新调整经开区规划的立足点,把发展产业和建造新城统筹结合起来,坚持高起点,大视野,为将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请国际知名策划机构进行策划。经开区的发展方向,不仅是打造大庆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长远的目标是大庆的产业新城,更是大庆未来的现代化新城,与高新区形成双核驱动,产业同构,良性互动。二要统筹兼顾综合开发。要统筹考虑经开区开发建设,加快地区城市化进程。将沿让林路和让杜路部分区域,结合喇嘛甸和让胡路建成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设高校、商业、住宅、金融、科研、教育、卫生等配套服务区,实现与喇嘛甸地区衔接,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这一目标,经开区现有规划面积不够用,发展空间受限,建议经开区发展要向让杜路以北整体推进,成片开发,可以将让胡路区红骥牧场整建制划归经开区,再造一个高新区。三要合理布局准确定位。经开区的产业布局要混合发展,第二、17 / 24三产项目都要上,要借助油田大企业优势,抓住中油集团建设五大基地的机遇,积极引进一批龙头大项目,立区大项目。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金融商务区、宜居住宅区、休闲娱乐区,建设高端商务中心、休闲中心、购物中心、文体中心。建议将大庆师范学院、大庆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大庆市第四医院、大庆石油高中等单位迁入经开区,增强经开区的城市服务功能。还要引导人口向经开区集聚,增加人气,力争在三、五年内,使经开区人口达到10 万人左右。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把让林路拓宽改造成城市主干道,沿让通铁路线西侧,规划建设从经开区跨让杜路、滨州线直达南三路的西外环线,使让林路、让杜路与西外环路相通。要积极整治周边环境,着力打造人文环境和商务环境。建议有关部门考虑撤消或动迁经开区附近的公路收费站,监狱及早异地搬迁。争取尽快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四要理顺关系合力发展。要理顺经开区与让胡路区的关系,关键是确立两个定位、坚持三个发展。 “两个定位”:即高新区和经开区的产业定位、经开区和让胡路区的产业定位;三个发展:即协同发展、融和发展、错位发展。让胡路区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与经开区、与宏伟园区融合式发展。要在经开区建园中园,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实行统一规划,共同打造经开区。经开区发展的关18 / 24键是要推进与让胡路区协同发展融合发展,要做好产业、项目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应尽快建立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实现共羸。建议让胡路区抓住庆西新城整体规划建设的有利时机,考虑产业规划项目和园区布局,应在让通铁路以西,规划 10 至 20 平方公里面积,辟建工业园区。让胡路区还要对全区产业发展进行重新定位,在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同时,要把发展现代商贸业和现代高端服务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集团和大企业,加快商贸业大发展,成为繁荣的现代商贸中心城区。3、加快推进林源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把林源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和世界级石油化工基地。要将林源、宏伟、兴化三个园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对三个园区的发展,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筹发展。要结合大庆石油石化大企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基础有机化工、高分子合成化工、精细化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石油化工基地和我国重要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围绕这一目标,林源工业园区应以傅氏集团入园为契机,抓住省市共建园区机遇,全力推进 550 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项目推进,以该项目为龙头,围绕项目自身及其一、二级衍生项目,进行产业链招商,建成全省最大规模的精细化工产业群。要围绕建设国家火炬计划新型复合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立足资源、基础、19 / 24产业、技术优势,抓项目,引资金。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轻纺三大产业集群。建议我市新上石化项目和中心城区退出的石化企业以及不适合在高新区主体区发展的石化项目,摆放和转移到林源工业园区,将其打造成大庆石油石化产业新城。(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配套功能,着力提高产业承载力、吸引力和集聚力。1、要高度重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集中财力,解决 “差距特大” 、 “欠账太多”的问题。要从两个层面来考虑:一是高新区层面,要缩小与国际国内一流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硬环境建设不能停留在 “七通一平”的水平上,软环境也不能满足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优惠水平上。应学习借鉴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创业环境的做法,建设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的“新九通” ,建设面向 21 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新平台。二是县区层面,重点是完善水、电、路、气、讯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解决最基本的功能缺失问题。要集中资源和资金,对重点园区提供强力支撑。集中资源和资金,按照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标准,完善园区软硬环境建设。对德力戈尔、新河等工业园区出现的电力不足的问题,应从根本上解决,争取把园区的变电设施增容列入电网改造项目。应高度重20 / 24视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快高新区、经开区的铁路专用线建设。支持德力戈尔、农畜产品加工区申报省级开发区。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进一步提升大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硬件设施条件。2、要认真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建议对省市共建高新区、经开区、林源工业园等工业园区,争取加大省专项资金投入,市县实行匹配。建议设立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业专项资金在全市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可以通过创新投融资体制吸引社会参与投资。经开区征地资金缺口问题,建议由市财政先期借给经开区,待经开区土地售完后,由市财政直接从土地出让金中扣除收回。(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1、形成适应发展要求的制度安排。制度先行,园区先行,园区内事,园区内办。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应着眼于适应园区发展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加快制度建设,覆盖弥补现有政策制度设计的空白点。对不适应不符合园区发展要求的政策规定、程序环节,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诸如林源工业园区的财税体制,工业园区的编制机构等问题,加大解决力度,消除园区发展的障碍。21 / 242、实行“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建议学习借鉴北京、广州、厦门等地做法,以高新区为主体,放大政策体制优势,对其他园区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一区八园”模式,即兴化园、宏伟园、林源园、铁人园、光明园、新河园、庆葡园和经开区。实行“一区八园”模式后,各园区行政区划不变,隶属关系不变。但要建立高新区与各区税收分享机制。对经开区和让胡路区,则应成立特别财税管辖区,就是要建立一个独立于高新区和让胡路区的财政税收管理区,目的是协调双方利益,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合理,优势互补,互利共羸。还要建立税收征管分享体制和个案解决机制,探求税收分配制度的突破与创新。建议协调“后四厂”单独注册并向经开区纳税。3、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发展。建议高新区与县区按照“总部+基地”的模式开展战略合作,在相关区县设立高新区产业配套基地,辐射大庆高新区的体制、机制、管理、服务、招商和项目、人才、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