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报告管理规范 - 第一部分_第1页
卫生监督报告管理规范 - 第一部分_第2页
卫生监督报告管理规范 - 第一部分_第3页
卫生监督报告管理规范 - 第一部分_第4页
卫生监督报告管理规范 - 第一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 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 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爱朱丹老婆 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 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爱朱丹老婆 爱朱丹老婆 网络赚钱 : 40635958 第一部分 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管理 一、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的目的意义 为卫生监督计划过程提供有用信息;为检查规划计划的实施情况提供手段 ;为评价卫生监督工作提供指标和依据;为卫生监督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动员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 二、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管理 (一)管理范围 卫生监督统计报告范围包括两部分:一是中国公共卫生监督统计报告;二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新修改的统计报告卡适应了卫生改革与发展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统计指标尽量做到少而精,突出报告的特点,体现了统计报告的质量、效益和效率的原则,同时考虑了资料的可获得性及连续性。 1、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告 修改后并经国家统计局以国统函( 2002) 72号文批准实施的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卡共 12类 25张卡组成,即: ( 1)卫生行政诉讼案件报告卡(卫统 56表) ( 2)卫生行政复议案件报告卡(卫统 57表) ( 3)地方性卫生法规、规章与标准登记卡(卫统 55表) ( 4)预防性卫生监督卡(卫统 11表) ( 5)环境卫生事件报告卡(卫统 21表) ( 6)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报告卡,包括: 统 15表) 统 18表) (7)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报告卡,包括: 统 17表) 统 20表) (8)化妆品卫生监督报告卡,包括: 统 16表) 统 19表) (9)食品卫生监督报告卡,包括: 统 12表) 统 13表) 统 14表) (10)学校卫生监督报告卡,包括: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2 统 28表) (11)放射卫生监督报告卡,包括: 统 29表) 统 31表) 卫生预防性监督情况报告卡(卫统 30表) 统 32表) (12)职业卫生监督报告卡,包括: 统 22表) 统 23表) 统 24表) 统 26表) 统 25表) 统 27表) 2、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列为报告范围,以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了解影响较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 ( 1)食物中毒 、事故性环境污染事故、使用伪劣化妆品不良反应、不明原因疾病流行同时发生且 100人以上或死亡 1人以上。 ( 2)学生预防性投药不良反映同时发生 30人或死亡 1人以上。 ( 3)急性职业中毒同时发生 3人或死亡 1人、职业性炭疽 1人以上。 ( 4)三级放射事故。 ( 5)其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公共卫生事件。 (二)管理组织 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由固定人员综合协调管理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并同时指定相应卫生监督机构承办,保证统计报告专项经费,建立一支专职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队伍。 ( 三 )统计信息管理网 络化、计算机化 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网上直报统计报告的制度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卫生监督统计数据无纸化传报是统计制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与知识创新工程高度结合的产物。网上直报系统是统计无纸化报表工程的一部分。卫生监督机构利用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平台,通过专线或电话拨号直接访问上级卫生监督机构的服务器,完成统计报告报送工作。网上直报软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将有力改变传统统计报告上报方式,实现卫生监督数据实时动态管理。上报单位只需通过上网,在短短的数分钟之内就可在网上完成填表、审核、 汇总、分析、报送、打印归档等工作,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四)报告程序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3 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实行逐级上报制度,是针对我国管理体制比较复杂、监督监测数据交叉重叠而提出的措施,对纠正数出多门的现象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卫生监督统计报告业务领导,上级卫生监督统计报告机构负责指导下级机构的业务报告管理工作。省、地(市)、县三级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办事或业务机构直接监督监测的有关数据,按照 “ 谁监督,谁负责数据输入 ” 的原则,分别由各级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办事或业务机构完成报告。对各级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办事或业务机构出具的卫生监督统 计报告,实行单位主管领导及统计人员审核、签名制度,经其认可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通过电子信箱和网络传送的数据,在传送前也要经单位主管领导及统计人员审核并签署意见,留档备查,以维护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的严肃性。 为及时掌握和处理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放射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实行紧急报告制度。最初接诊的任何法定报告人得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在 12小时内报所在地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办事或机构。最先接到上述报告的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办事或业务机构在勘验确认后,应于 24小时内电话经报卫生部,并在处理工作结束后 5日内,将专题报告报至卫生部。其相关数据也要通过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卡在卫生监督报告系统中及时传送上报,以加强公共卫生事件的急件报告工作,克服官僚主义,及时指导应急处理,避免卫生监督信息失真或贻误处理时机。 (五)报告时限 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年度为上年 10月 1日起到当年 9月 30日止(学校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年度为上年 9月 1日起到当年 8月 31日止)为使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具有时效性,及时为卫生宏观决策服务,年报于当年 11月 10日前报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在上述截止时间 20日之内,将统计资料汇总报卫生部。县( 区)、地(市)报省级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办事或业务机构的时限由各省自行确定。实行个案报告的食品卫生事件报告卡、职业病病例、事故性环境污染调查根据各类个案的具体要求进行报告。食品卫生事件报告卡应在发生食物中毒后一个月内分别报告上级,省级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办事或业务机构和卫生部指定的单位。 (六)管理要求 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为确保卫生监督统计报告信息的及时、准确、真实、可靠、完整、规范,我们着重提出以下要求: 1、卫生行政部门要提高对卫生监督统计报告重要性的认识。各单位必须将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 纳入本地区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在各项资源配备上予以保证,经常检查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把统计报告工作的好坏作为考核评价有关单位和人员的依据之一,并根据情况予以表彰和处分。 2、进一步健全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管理组织系统。各单位要明确统计报告管理人员及作为法定报告人的各有关机构的职责,将统计报告各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人,要有计划地对卫生监督统计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加强统计队伍的学习与建设。 3、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统计报告信息的质量。统计报告信息的质量是统计报告的生命,错误的信息会 导致管理过程和决策的失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要采取措施,实行统计报告卡填卡责任制,谁填卡,谁对数据负责,保证统计报告资料的准确、全面和规范,坚决杜绝虚报、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4 瞒报以及伪造或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尽可能地减少漏报并逐步建立评估漏报及错报的机制。 4、采取措施,保证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的及时性。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及时的报告才能保证及时的决策和管理措施的落实。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及时准确地将规定的报告资料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创造条件,加速卫生监督统计报告资料传输和整理分析计算机化的步伐。 5、坚持卫生 监督统计报告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及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认真抓好统计报告信息的反馈、发布和扩大利用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要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将统计报告信息反馈给下级部门并适时地向社会公布,提高统计报告信息的效益。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5 第二部分 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编码规定 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是获得卫生监督信息最主要的信息渠道。应用互联网技术,科学地组建卫生监督统计报告信息系统,是实现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网上直报的重要手段。为完成该系统卫生监督数据快速、真实、完整的全面采集,经领导和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了 25张卫生监督数据报告卡,并 报国家统计局获得批准。这些报告卡是采集卫生监督数据的基本数据源,也是确保卫生监督信息数据科学、标准、规范的有力保证。 根据数据采集的需要, 25张卫生监督数据报告卡上会出现被监督单位、监督单位、申报单位、评价单位的本体代码、经济类型代码、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机构分类管理代码和事件编号、报告卡编号、登记号等填报项。这些填报项由基层卫生监督人员或单位填写,必须符合相关代码规范的要求,才能确保信息的标准、规范,确保相关信息的唯一性。 一、卫生监督统计报告代码的一些基本规定 按照统计部门和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的 要求,凡 25张卫生监督数据报告卡上出现的被监督单位、监督单位、申报单位、评价单位的编码,均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 规定。该规定要求卫生机构(组织)代码由 22位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包括前 9位组织机构代码和后 13位机构属性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由 8位本体代码、连字符和 1位校验码组成,为每一单位始终不变的、唯一的法定代码。机构属性代码由行政区划代码( 6位)、经济类型代码( 2位)、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 4位)和机构分类管理代码( 1位)四部分组成。为方 便和掌握卫生监督数据报告卡中上述代码的填写,这里明确如下一些规则: 1、各级卫生监督单位应使用卫生部统一下发的公共卫生监督统计报告信息系统软件完成卫生监督数据报告任务。该系统首次安装时,系统将要求输入本卫生监督单位所在地的 6位行政区划代码,系统一次性存储记忆,供以后随时调用。卫生机构代码的组织机构代码部分中含有一个固定的连字符,紧随其后的 1位校验码可由填写的卫生机构代码中的其它数字通过软件自动计算产生。因此,卫生监督数据报告卡上将不出现上述数据项,而仅留有本体代码、经济类型代码、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 、机构分类管理代码等四项供报告人员填写。 2、按实际情况,被监督单位、监督单位、申报单位、评价单位会包括卫生机构(组织)和非卫生机构(组织)两大类单位。前者按规定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 要求,其卫生机构(组织)代码由 22位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后者为非卫生机构(组织),此处代码并无严格规定,然而为了方便卫生监督数据报告卡数据格式的统一和管理,也必须自行定义为由 22位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 3、被监督单位、监督单位、申报单位、评价单位为卫生机构 (组织),其 22位代码构成为: ( 1)本体代码为 8位。代码结构为 “,为用户单位自定义区。前 3位 “可为英文字母或数字,用于对该单位自行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后 5位是数字码,从 00001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结构执业许可登记顺序统一编号。 ( 2) “ 机构代码 ”+“ 行政区划代码 ” 作为这类机构不变的、唯一的法定代码。已经注销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6 (撤消)的机构代码应予废置,不得重新赋予其它机构。 ( 3)此后的机构属性代码共 13位,由行政区划代码、经济类型代码、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机构分类管 理代码四部分组成,其中经济类型代码由 2位数字组成,部分引用于12402标准( 附后 );其中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系本标准的主体代码,由 4位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附后);其中机构分类管理代码由 1位数字组成(附后)。 ( 4)公共卫生监督统计报告信息系统软件最后自动将上面所介绍的各项固定和变化数码拼装成卫生机构代码存入数据库中。 4、被监督单位、申报单位、评价单位为非卫生机构(组织),其 22位代码构成为: ( 1)本体代码为 8位。代码结构为 “,为用户单位自定义区。前 3位 “可为英文 字母或数字,用于对该单位自行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后 5位是数字码,从 00001县(区)卫生监督部门按照登记顺序自行统一编号。 ( 2) “ 机构代码 ”+“ 行政区划代码 ” 作为这类机构不变的、唯一的确定代码。已经注销(撤消)的机构代码亦应予废置,不得重新赋予其它机构。 ( 3)此后的机构属性代码共 13位,由行政区划代码、经济类型代码、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机构分类管理代码四部分组成,其中经济类型代码、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和机构分类管理代码全部由数字 “0” 组成。 ( 4)公共卫生监督统计报告信息系统 软件最后自动将上面所介绍的各项固定和变化数码拼装成非卫生机构代码存入数据库中,以区别于卫生机构代码。 5、必须强调的是,一个单位无论何时何地,作为被监督单位、监督单位、申报单位或评价单位出现时,都只能具有唯一的一个 22位的单位机构(组织)代码。 6、卫生监督数据报告卡上其它的事件编号、报告卡编号、登记号等填报项与机构(组织)代码无关,可按报告卡上的填写说明要求填写。 7、江苏省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单位 8位本体代码分类规则见下表: S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H 化妆品生产企业 生活饮用水单位 G 公共场所单位 Z 职业卫生被监督单位 X 学校 查阅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医疗卫生机构 省级临时单位 市级临时单位 县级临时单位 省管单位由省所负责编码;市管单位由市所负责编码;其余由区(县、市)所负责编码。出现一家单位两个代码时,删除一个。本单位内出现重复可删任一个代码;上下级单位出现编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7 码重复时,删除上级的编码,保留下级的编码。分小类可由各单位自行编排。放射卫生被 监督单位归入职业卫生被监督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编码。 临时单位指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而未领取卫生许可证的单位、专项检查中被取缔的无证摊贩等等。待这些单位取得卫生许可证后再赋予正式代码。 二、卫生监督统计报告代码的若干相关参考资料 报告人员在具体填写卫生监督数据报告卡上的单位代码时,务必认真查阅下面的相关代码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包括: 1、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国家卫生行业标准 附录 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表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机构分类管理代码表 2、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码规则( 11714略); 3、江苏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附录 2); 4、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12402附录 3)。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8 附 1 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 1 范围 标准规定了卫生机构 (组织 )的分类原则、分类、代码结构及编码方法等。 标准适用于卫生行业管理、卫生机构分类、卫生统计与信息咨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登记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1714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12402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3 卫生机构 (组织 )定义 卫生机构 (组织 )是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服务或从事医学科研、医学教育等卫生单位和卫生社会团体。不包括卫 生行政机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所属卫生机构 (组织 )。 4 分类原则 类原则参照 4754和其他有关国家标准。 照国内通行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同质性原则划分机构类别。 我国现阶段卫生机构发展状况相适应。 疗机构分类参照 1994年国务院第 149号令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配套文件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5 卫生机构分类 卫生机构按行政区划、机构登记注册类型、卫生机构 (组织 )类别和机构分类管理四类属性分类。 政区划和机构登记注册类型完全引用国家标 准和通用统计分类。 生机构 (组织 )类别系卫生机构分类的主体。卫生机构 (组织 )按 类别分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卫生院、门诊部 (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 )、急救中心 (站 )、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 (所、站 )、专科疾病防治院 (所、站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防疫站 )、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检验 (监测、检测 )所 (站 )、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医学教育机构、健康教育所 (站 )、其他卫生机构和卫生社会团体 16大类,大类下面根据需要再划分为中类和小类。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 构分类管理划分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其他卫 生机构三类。 6 卫生机构代码 码结构 卫生机构 (组织 )代码由 22位数字 (或英文字母 )组成 ,包括 9位组织机构代码和 13位机构属性代码。机构属性代码由行政区划代码 (6位 )、经济类型代码 (2位 )、卫生机构 (组织 )类别代码 (4位 )和机构分类管理代码 (1位 )四部分组成。卫生机构代码表示形式如下: 组织机构代码 机 构 属 性 代 码 X X 本体代码 _| | | | | | |_机构分类管理代码 连字符 _| | | | |_卫生机构 (组织 )类别代码 校验码 _| | |_经济类型代码 |_行政区划代码 码方法 织机构代码由 8位本体代码、连字符和 1位校验码组成,引用 11714。组织机构 代码为每一单位始终不变的、唯一的法定代码,除代表某一机构外,无任何其他含义。有关部门也将“组织机构代码”称为“法人代码”。 国绝大部分卫生法人单位已取得全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尚未办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卫生机构 (非独立法人的医疗机构除外 ),依据属地原则从当地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办理此证,以取得本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 11714规定“ 自定义区,供各行业编制内部组织机构代码用,不作为行业间信息交换的依据。因此,执业 的非 独立法人医疗机构代码由卫生行政部门赋予,其编码规则如下: a. 代码结构为“ X”。其中“ 定不变;“ 五位数字码,从00001县 (区 )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登记顺序统一编号;“ X”系校验码,计算方法与法人代码一致。 b.“机构代码” +“行政区划代码”作为这类机构不变的、唯一的法定代码。已经注销 (撤销 )的机构代码应予废置,不得重新赋予其他机构。 构属性代码共 13位 , 由 6位行政区划代码、 2位机构登记注册类型代码、 4位卫生机构类别 代码、 1位机构分类管理代码四部分组成。 政区划代码由 6位数字组成 ,完全引用 2260。 济类型代码由 2位数字组成,部分引用 12402。引用原 则如下: 标准仅引用大、中类两位代码。 家政策不允许设立下列经济类型卫生机构,故本标准暂不使用相应代码,即:“ 15 有限责任(公司)”、“ 23 港、澳、台独资”、“ 24 港、澳、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0 “ 29 其他港、澳、台投资”、“ 33 外资”、“ 34 国外投资股份有限( 公司)”、“ 39 其他国外投资”。 生机构 (组织 )类别代码系本标准的主体代码,由 4位数字 (或英文字母 )组成 (见附录 A)。本标准采用线性分类和层次编码法,将卫生机构 (组织 )按其服务性质划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 用字母 顺次代表不同大类。为避免字母“ I”和数字“ 1”混淆,大类不使用字母“ I”。 类依据等级制和完全十进制,用 2层 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中类由一位数字表示,从 1开始按升序编码,最多编到 9。小类由三位数字表示,第一位码表示中类数码;第二 、三位为小类数码,从 10开始按升序编码。如“ A”表示大类“医院” ,“ 示中类“专科医院” ,“ 示小类“口腔医院”。 它们后面的代码补“ 0”直到第四位。 按细分类编码,不编“ 码。例如:各类中医专科医院不编代码“ 应根据其类别在“ 选择代码。 适应今后增加或调整类目需要。 构分类管理代码由 1位数字组成 (见附录 B)。 7 分类代码表 生机构 (组织 )类别代码表见附录 A(规范性附录 ) 构分类管理代码表见附录 B(规范性附录 ) 8 新旧标准对照表见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略)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 表 卫生机构 (组织 )类别代码表 代码 大类 中类 小类 类别名称 说明 A 医院 100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中医 (综合 )医院 中医专科医院 肛肠医院 骨伤医院 包括正骨医院 针灸医院 按摩医院 其他中医专科医院 300 中西医结合医院 民族医院 蒙医院 藏医院 维医院 傣医院 其他民族医院 专科医院 不含中医专科医院 口腔医院 包括牙科医院 眼科医院 耳鼻喉科医院 包括五官科医院 肿瘤医院 心血管病医院 胸科医院 血液病医院 妇产 (科 )医院 包括妇婴 (儿 )医院 儿童医院 精神病医院 包括 20 张床位以上 的精神卫生中心 传染病医院 皮肤病医院 包括性病医院 结核病医院 麻风病医院 职业病医院 骨科医院 康复医院 整形外科医院 包括整容医院 美容医院 其他专科医院 600 疗养院 不包括休养所 护理院 (站 )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2 代码 大类 中类 小类 类别名称 说明 护理院 护理站 B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10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 社区卫生服务站 C 卫生院 100 街道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 中心卫生院 乡卫生院 D 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 包括卫生所 (室 )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中医门诊部 中医 (综合 )门诊部 中医专科门诊部 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民族医门诊部 专科门诊部 不含中医专科门诊部 普通专科门诊部 口腔门诊部 眼科门诊部 医疗美容门诊部 精神卫生门诊部 其他专科门诊部 诊所 普通诊所 中医诊所 中西医结合诊所 民族医诊所 口腔诊所 医疗美容诊所 精神卫生诊所 其他诊所 300 卫生所 (室 ) 400 医务室 500 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600 村卫生室 E 急救中心(站) 100 急救中心 200 急救中心站 300 急救站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3 代码 大类 中类 小类 类别名称 说明 F 采供血机构 血站 血液中心 中心血站 基层血站、中心血库 200 单采血浆站 G 妇幼保健院 (所、站 ) 包括妇幼保健中心 100 妇幼保健院 200 妇幼保健所 包括妇女、儿童保健所 300 妇幼保健站 包括妇幼保健中心 400 生殖保健中心 H 专科疾病防治院 (所、站 ) 专科疾病防治院 传染病防治院 结核病防治院 职业病防治院 其他专科疾病防治院 专科疾病防治所 (站、中心 ) 口腔病防治所 (站、中心 ) 包括牙病防治所 (站 ) 精神病防治所 (站、中心 ) 皮肤病防治所 (站、中心 ) 包括性病防治所 (站 ) 结核病防治所 (站、中心 ) 麻风病防治所 (站、中心 ) 职业病防治所 (站、中心 ) 寄生虫病防治所 (站、中心 ) 地方病防治所 (站、中心 ) 血吸虫病防治所 (站、中心 ) 药物戒毒所 (中心 ) 其他专科疾病防治所 (站、中心 ) J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防疫站 ) 100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 卫生防疫站 300 卫生防病中心 400 预防保健中心 K 100 卫生监督所 (局 ) L 卫生监督检 验 (监测、检测 )所 (站 ) 100 卫生 (综合 )监督检验 (监测 、 检测 )所 (站 ) 200 环境卫生监督检验 (监测、检测 )所 (站 ) 300 放射卫生监督检验 (监测、检测 )所 (站 ) 400 劳动 (职业、工业 )卫生监督检验 (监测、检测 )所 (站 ) 500 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监测、检测 )所 (站 )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4 代码 大类 中类 小类 类别名称 说明 600 学校卫生监督检验 (监测、检测 )所 (站 ) 900 其他卫生监督检验 (监测、检测 )所 (站 ) M 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100 医学科学 (研究 )院(所) 200 预防医学研究院(所) 300 中医 (药 )研究院 (所 ) 400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500 民族医 (药 )学研究所 医学专科研究所 基础医学研究所 病毒学研究所 老年医学研究所 肿瘤 (防治 )研究所 心血管病研究所 血液学研究所 整形外科研究所 精神卫生研究所 放射医学研究所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实验动物研究所 结核病防治研究所 皮肤病与性病防治研究所 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流行病学研究所 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环境卫生研究 所 劳动卫生 (职业病 )研究所 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儿少卫生研究所 医学信息研究所 其他医学专科研究所 700 药学研究所 包括药用植物研究所 N 医学教育机构 医学普通高中等学校 医学普通高等学校 医学院 包括医科大学 ,不包括综 合大学的医学院 (部 ) 中医 (药 )学院 包括中医药大学 民族医 (药 )学院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5 代码 大类 中类 小类 类别名称 说明 其他医学普通高等学校 医学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卫生学校 中医 (药 )学校 民族医 (药 )学校 护士学校 其他医学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医学成人学校 医学成人高等学校 职工医学院 卫生管理干部学院 其他医学成人高等学校 医学成人中等学校 卫生职业 (工 )中等专业学校 中医 (药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卫生进修学校 其他医学成人中等学校 300 医学在职培训机构 包括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培训中心等 O 健康教育所 (站、中心 ) 100 健康教育所 包括健康教育研究所 200 健康教育站 (中心 ) 包括卫生宣教馆 P 其他卫生机构 临床检验中心(所、站) 临床检验中心 临床检验所(站) 卫生新闻出版社 卫生图书出版社 卫生报纸出版社 卫生杂志社 其他卫生新闻出版社 指卫生音像出版社等 其他卫生事业机构 精神病收容所 麻风村 卫生消毒站 包括消杀灭站 乡防保组 农村改水中心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 (站 ) 卫生机关服务中心 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含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医学考试中心 卫生人才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6 代码 大类 中类 小类 类别名称 说明 医学科技交流中心 其他 Q 卫生社会团体 100 红十字会 200 医学会 包括预防医学会、护理 学会、医院管理学会等 各类卫生专业学会 300 卫生协会 输血协会 医师协会 其他卫生协会 900 其他卫生社会团体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 表 机构分类管理代码表 代码 机构分类管理类型 说 明 1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注明为“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 2 营利性医疗机构 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注明为“营利性”的医疗机构 9 其他卫生机构 指未实行分类管理的其他各类卫生机构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7 附录 2 江苏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截止 2003年 6月 30 日 ) 320000 江苏省 320100 南京市 320101 市辖区 320102 玄武区 320103 白下区 320104 秦淮区 320105 建邺区 320106 鼓楼区 320107 下关区 320111 浦口区 320113 栖霞区 320114 雨花台区 320115 江宁区 320116 六合区 320124 溧水县 320125 高淳县 320200 无锡市 320201 市辖区 320202 崇安区 320203 南长区 320204 北塘区 320205 锡山区 320206 惠山区 320211 滨湖区 320281 江阴市 320282 宜兴市 320300 徐州市 320301 市辖区 320302 鼓楼区 320303 云龙区 320304 九里区 320305 贾汪区 320311 泉山区 320321 丰 县 320322 沛 县 320323 铜山县 320324 睢宁县 320381 新沂市 320382 邳州市 320400 常州市 320401 市辖区 320402 天宁区 320404 钟楼区 320405 戚墅堰区 320411 新北区 320412 武进区 320481 溧阳市 320482 金坛市 320500 苏州市 320501 市辖区 320502 沧浪区 320503 平江区 320504 金阊区 320505 虎丘区 320506 吴中区 320507 相城区 320581 常熟市 320582 张家港市 320583 昆山市 320584 吴江市 320585 太仓市 320600 南通市 320601 市辖区 320602 崇川区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8 320611 港闸区 320621 海安县 320623 如东县 320681 启东市 320682 如皋市 320683 通州市 320684 海门市 320700 连云港市 320701 市辖区 320703 连云区 320705 新浦区 320706 海州区 320721 赣榆县 320722 东海县 320723 灌云县 320724 灌南县 320800 淮安 市 320801 市辖区 320802 清河区 320803 楚州区 320804 淮阴区 320811 清浦区 320826 涟水县 320829 洪泽县 320830 盱眙县 320831 金湖县 320900 盐城市 320901 市辖区 320902 城 区 320921 响水县 320922 滨海县 320923 阜宁县 320924 射阳县 320925 建湖县 320928 盐都县 320981 东台市 320982 大丰市 321000 扬州市 321001 市辖区 321002 广陵区 321003 邗江区 321011 郊 区 321023 宝应县 321081 仪征市 321084 高邮市 321088 江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