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期末试卷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恰当的一组是 ( )( 3 分) 诗歌,也只有在时代风云的激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 。 与 持续火爆的微商市场相比,一段时间以来,海外代购市场呈现出 的状态 。 它不是金蝶,只是一片离开树的叶子,它并没有向花朵 自身,进而索取花粉。 A振聋发聩 不温不火 炫耀 B震耳欲聋 不瘟不火 炫耀 C震耳欲聋 不瘟不火 夸奖 D 振聋发聩 不温不火 夸奖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 3 分) A.“一带一路”这一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将有助于沿线各国在获得更多利益的前提下携手推动大交流、大开放、大融合。 否应在搜索引擎中显示医疗广告及事件所折射的医疗管理漏 洞等,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着深受全国人民所关注的第一张增值税发票成功开出,标志着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正式实施。 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终于在 2016 年获得 “奥斯卡影帝”称号,杜 比剧院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 再顺眼望去,在青海湖所能目及的尽头, , , 。 , , , 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褐色的山峦。 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 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特有的万里晴空了 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 在水天相连的地方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 直伸展到我的身后 A. B. C. D. 有运用 “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3 分) 玉鸣鸾罢歌舞。 箸应啼别离后。 根散作九秋蓬。 苑砧声向晚多。 5. 对下面这幅漫画寓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有反复记忆 中知识才 能在头脑中生根发芽 一个人修身养性、保持活力的最佳途径 二、文言文阅读 (17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自生堂记 归有光 予友盛征伯,与余少相善。而吴纯甫先生与予为忘年友,征伯 游 其门 , 与顾给事伯刚等辈四五人,尤为同学相好。数十年间,纯甫既谢世,诸公相继登科第,征伯独连蹇不遇。为人亢直负气,不肯少干于人,用是日以贫困。去岁,倭夷犯昆山,征伯家在东南门。所藏诰命及先礼部篇籍之遗,悉毁于兵,屋庐荡然。予既力不足以 振 之, 独伯刚笃故人之义,馆之齐门之内,所以赈恤之甚厚 。 始, 其先 礼部 官留都,无事,喜方书。征伯少皆诵习,年长多病,方益精。其女 婿 郑生,传薛氏带下医,擅名于时。征伯兼得其书,故于医学博通。尝授徒海上,方数里之内,无病死者。征伯不为药剂,但书方与之。其人辄愈,来谢。予家有病者,征伯辄疗之。或病而征伯不在,多死。今年征伯居齐门,所疗甚众。 一妇人已死,征伯为汤灌之,便觉身动,能举手至胸。须与,病 良 愈。郡人皆以为神。征伯亦喜自负,曰: “ 吾不复授徒矣,将以是行于世。 ” 因诵扁鹊 注 之语云: “ 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起之耳。 ”遂以自生名其堂。 予一日过郡城,征伯 语 以其故。嗟夫! 越人之言,吾少时与征伯相戏,谓治天下者当如是耳。予是时年少放诞 , 慨然以古皋、夔自命。征伯复时时诵古文词,称说纯甫之言。今皆穷老无所遇。 余方驰骛不止,征伯乃能于读书之暇,用其术以活人 。此余之所叹也。遂书之以为其堂记。 (选自震川先生集) 注: 扁鹊 ,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名医。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3 分) A 征伯 游 其门 游 :求学 B予既力不足以 振 之 振:救济 C须与,病 良 愈 良:非常 D 征伯 语 以其故 语 : 告诉 “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 不同 的一项是( )( 3 分) A 将 以 是行于世 B 慨然 以 古皋、夔自命 C 用是日 以 贫困 D 遂 以 自生名其堂 (8 分 ) ( 1) 独伯刚笃故人之义,馆之齐门之内,所以赈恤之甚厚。( 4 分) ( 2)余方驰骛不止,征伯乃能于读书之暇,用其术以活人。( 4 分) 生”的含义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 分 ) 三、古诗词鉴赏( 10 分) 答问题。 调笑令渔父 苏轼 渔父 , 渔父 , 江上微风细雨。青蓑 黄箬裳衣 , 红酒白鱼暮归。归暮 , 归暮 , 长笛一声何处。 调笑令归雁 苏轼 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桓,塞外春来苦寒。寒苦,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注:两首词都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 1)简要分析第一首词是怎样刻画“渔父”形象的。( 4 分) ( 2)第二首词中“将飞却下盘桓”反映了“归雁”的什么心理?( 2 分) ( 3)两首词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 分) ( 1)人生代代无穷已, 。 (张若虚春 江花月夜) ( 2)战士军前半死生, 。 (高適燕歌行 ( 3)明月松间照, 。 (王维山居秋暝) ( 4)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5)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 6) ,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璟浣溪沙) ( 7)对潇潇、 暮雨洒江天, 。 (柳永八声甘州) ( 8) 飞云冉冉蘅皋暮, 。 (贺铸横塘路) ( 9)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 10) ,笑语盈盈暗香去。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五、现代文阅读(一)( 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 骆驼刺 陈忠实 在沉沉夜幕中,列车进入柴达木。已是满天星斗,我浑然没 有察觉,就己经置身于地理课本上用沙点标示着的这片大戈壁了。热闹变成一种奢侈,万家灯火遥不可及。 早晨起来,睁开眼睛就感受到裹入柴达木巨大的无边无沿的苍茫与苍凉之中了。上边是蓝天和白云,天的蓝让人萌生一种喜欢,飘荡的白云令人无限遐思;下边是一望无际的沙砾,没有遮掩也没有骚扰,没有一缕响声和一丝动静。天地间便平静到如同死亡了一般,唯有寂静。 无论把眼光投向哪里,火车刚刚驶过的来处和正在奔去的前方,车轮下路轨所枕伏的一绺直到目力所及的远处,灰青色的灰白色的沙砾无穷无尽。沙漠的颜色变化着,一会儿是望不透的青灰色 ,一会儿又转换成灰白色的了,无论怎么变幻,依然是构成主旋律的单调。在这无边无沿无法望尽的灰白色的沙的世界里,看不见一只飞翔的鸟儿,甚至连一只小虫都不存在。在感受宽阔、浩瀚、博大、雄奇的深层,柴达木投射给人心理的苍茫和苍凉同样是切实的、刻骨铭心的。偌大的火车在柴达木的腹地上奔驰,恰如一只节状的油蜈蚣在缓缓地蠕动,总是让人产生没有指望走出去的疑虑。 生命在这荒漠里呈现出异常简单的景象。沙漠的颜色所营造的单调令人生畏,整个世界简单到只剩下一种两种绿色植物:骆驼刺和芨芨草。一株一株的骆驼刺,形似球状,零零散散撒落 在沙砾上,没有簇聚,单株单个,据地自生。看不到印象中的森林和草地上那种或互相拥挤互相缠绕的复杂,或勾肩搭背倚杆爬高的姿势,或交头接耳唾沫相溅的喧哗。干旱和寒冷的严酷,使一切绿色生命望而却步,只有骆驼刺以最简单的形式生存下来,形成柴达木的唯一点缀。 骆驼刺,短而又细的枝,针状的叶,无媚无娇,仅仅只是一个绿色的生命体。骆驼刺,开一种细小到几乎看不出的花,和孕育它的沙地一样的颜色,也应是花中最不起眼的色彩了。然而它的功能却与任何花毫不逊色,授粉,结籽,在沉静的等待中迎接雨水,便发芽了。 远处是昆仑山,寸 绿不见,如铁打钢铸似的摆成一道屏障。白如棉絮的云团,在或高耸或低缓的峰巅和峰谷间缠绵。 一条泥浆似的河出现了。名曰饮马河,再恰切不过的好名字,却使人感到徒具虚名。赭红色的水,几乎看不见流动,细小到无法与河的概念联系起来,充其量只算得小河沟罢了。然而毕竟有水,便是理直气壮的河了。有水,不管赭红色也罢,浑如泥浆也罢,就能孕育繁衍出绿色的生命,各色水草,就围绕着水的走向蓬勃起来,蜿蜒出荒漠戈壁上一道惹人眼热的绿色。自然,拥挤和缠绕、簇聚和绣集、勾肩搭背和攀爬倚仗便如任何草地一样发生了,不可避免地形成了。 然而,在苍茫而又苍凉的柴达木,饮马河毕竟流出来这一缕生动和一缕活泼,一缕让人遏止不住想要拥抱的俗世绿色。 毕竟使人难忘的还是骆驼刺 。在柴达木,在毫不留情地虐杀一切绿色生命的干旱、暴风和严寒里,只有骆驼刺存活下来了。骆驼刺接受了严酷,承受了严酷,适应了严酷,保持而且繁衍着庞大的家庭,便可骄傲于所有的严酷,成为点缀和相伴柴达木的唯一秀色。 (选自陈忠实文集 ) 简要概括。( 4 分) 段在内容表达方面的作用。( 6 分) 段的艺术特色。( 4 分) 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 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 什么是“讽刺”? 鲁迅 我想: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 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 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阴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 ,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这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譬如罢,洋服青年拜佛,现在是平常事,道学先生发怒,更是平常事,只消几分钟,这事迹就过去,消灭了。但“讽刺”却是正在这时候照下来的一张相,一个撅着屁股,一个皱着眉心,不但自己和别人看起来有些不很雅观,连自己看见也觉得不很雅观;而且流传开去,对于后日的大讲科学和高谈养性,也不免有些妨害。倘说,所照的并非真实,是不行的,因为 这时有目共睹,谁也会觉得确有这等事;但又不好意思承认这是真实,失了自己的尊严。于是挖空心思,给起了一个名目,叫作“讽刺”。其意若曰:它偏要提出这等事,可见也不是好货。 有意的偏要提出这等事,而且加以精炼,甚至于夸张,却确是“讽刺”的本领。同一事件,在拉杂的非艺术的记录中,是不成为讽刺,谁也不大会受感动的。例如新闻记事,就记忆所及,今年就见过两件事。其一,是一个青年,冒充了军官,向各处招摇撞骗,后来破获了,他就写忏悔书,说是不过借此谋生,并无他意。其二,是一个窃贼招引学生,教授偷窃之法,家长知道,把 自己的子弟禁在家里了,他还上门来逞凶。较可注意的事件,报上是往往有些特别的批评文字的,但对于这两件,却至今没有说过什么话,可见是看得很平常,以为不足介意的了。然而这材料,假如到了斯惠夫德或果戈理的手里,我看是准可以成为出色的讽刺作品的。在或一时代的社会里,事情越平常,就越普遍,也就愈合于作讽刺。 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然而待到同群中有讽刺作者出现的时候,这一群却已是不可收拾,更非笔墨所能救了,所以这努力大抵是徒劳的, 而且还 适得其反 ,实际上不过表现了这一群的缺点以至恶德,而对于敌对的别一群,倒反成为有益。我想:从别一群看来,感受是和被讽刺的那一群不同的,他们会觉得“暴露”更多于“讽刺”。 如果貌似讽刺的作品,而毫无善意,也毫无热情,只使读者觉得一切世事,一无足取,也一无可为,那就并非讽刺了,这便是所谓“冷嘲”。 (选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的论述层次。( 6 分) 要概括“讽刺”的特点。( 6 分) 中“适得其反”有何含意?( 6 分) 七、作文( 70 分) 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浮云”“落日”中能捕捉到离别之意,历史遗迹中可生发出兴亡之慨,日常小事中能悟出人生哲理你若有心,生活处处散发着诗意。 宿迁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 3 分) A(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 大,耳朵都快震聋了。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 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 火爆,形容平淡适中。 炫耀:拿自己的成就或物品在别人面前显 摆。常含贬义。夸奖:一般是称赞别人, 不带褒贬色彩。) 2 ( 3 分) D( A 语序不当,应为“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 B 搭配不当,在等后加中心词“话题”; C 句式杂糅,或说“深受全国人民关注”,或说“深为人国人民所关注”) 3( 3 分) B 4( 3 分) C(比喻 A“ 佩玉鸣鸾 ” 代舞女 B“ 铁衣 ”代征人 D“ 御苑 ”代长安) 5 ( 3 分) C 二、文言文阅读 (17 分 ) 6 ( 3 分) C( 良:的确 ) 7( 3 分) C( A 介词,凭借; B 介词 , 用; C 连词 , 表修饰; D 介 词, 用 ) 8 ( 1)( 4 分) 只有 伯刚忠实于老朋友的情义, 将征伯安顿到了齐门(苏州)内,用来救济征伯的 (财物) 很丰厚。(笃 , 忠实,一心一意, 1 分;馆 , 作动词, 1 分; 所以 , 用来, 1分 ; “ 赈恤 ” ,救济, 1 分 ) ( 2) ( 4 分) 我正在奔波 忙碌 追 求(名 利 )不 止,征伯却能在读书的空暇,用他的医术来救活别人(或使他人活下来) 。(驰骛: 奔 波追求 , 1 分;乃:却, 1 分;以:表目的,来, 1分;活:作动词, 1 分) 9( 3 分) 病人 靠 自 身 活; 盛征伯 靠医术 活; 治理天下以 休养生息 让 百姓 活(每点 1分) 三、古诗词鉴赏( 10 分) 10( 1) ( 4 分) 环境烘托(侧面描写),( 1 分)微风细雨、日暮 长笛烘托出渔父的从容(洒脱)、悠闲;( 1 分)选取典型细节(正面描写),( 1 分)从渔父的装束和日常生活情景入手勾勒人物形象。( 1 分) ( 2) ( 2 分) 思归北方,但又担忧塞外苦寒,难以选择落脚之处的矛盾、犹豫心理。 ( 3) ( 4 分)异: 第一首词表达了词人归隐田园的愿望;第二首词表现了词人欲归不得的无奈和随遇而安的超脱。 ( 2 分) 同:两首词都表现出词人仕途失意之后自我解脱的旷达情怀。( 2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 分) 11 ( 10 分)江月年年只相似 美人帐下犹歌舞 清泉石上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星垂平 野阔 菡萏香销翠叶残 一番洗清秋 彩笔新题断肠句 东篱把酒黄昏后 蛾儿雪柳黄金缕 五、现代文阅读(一)( 20 分) 12 ( 4 分) 形状,外形如球、枝叶细小;颜色,如沙地一样;生存方式,单株生长;生命力,顽强坚忍(每点 1 分) 13 ( 6 分) 写出了柴达木的单调、苍茫和苍凉的特点,突出了环境的严酷(恶劣) ( 2 分);为骆驼刺的出现提供背景 ( 2 分);衬托骆驼刺坚忍顽强的生命力 ( 2 分)。 14 ( 4 分) 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 2 分),将冷硬与柔软两种对立的形象组合在一起,点染出环境的奇异色彩 ( 2 分)。 15 ( 6 分) 骆驼刺在恶劣环境中存活下来,礼赞生命的顽强坚忍 ;骆驼刺傲视严酷,生生不息,体现了生命的尊严;骆驼刺成为点缀和相伴柴达木的唯一秀色,绽放生命之美; 骆驼刺形象启示人们在逆境中活出风采。(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二)( 18 分) 16.( 6 分)首先提出敏锐(有意)、精炼、夸张是“讽刺”的本领的观点;接着以两则时事为例来证明非艺术的记录不是讽刺,从而证明讽刺需要敏锐(有意)、精炼和夸张;最后指出越是平常普遍的事情,越适合于作讽刺。(每点 2 分) 17.( 6 分)真实、常见(公然); 敏锐(有意)、 精炼、夸张; 善意、 热情; (每点 2分) 18.( 6 分)讽刺的本意是 希望人们向善 ;却因这一群已不可收拾,反而暴露出被讽刺这一群的 缺点以至恶德 从而使敌对的别一群获益,目的和效果相反 (每点 2 分) 七、作文( 70 分) 19参考立意 发现诗意诗意的栖居诗意的人生就是用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对诗意生活地追求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盛征伯, 与 我 年轻时交 好。吴纯甫先生和我是忘年交。征伯曾 到他的门下求学,与 顾伯刚等四五人 相处尤其要好 。 几 十年来,纯甫先生去世 之后 ,其他友人相继中了进士,唯独征伯 遭遇 坎 坷, 不得志 。征伯为人正直,不 愿有一点 巴结逢迎,因此 一天天地 穷困 了 。去年,倭寇侵扰昆山。征伯的家在昆山东南门。征伯家里所藏的诰命、先人 在礼部做官时 存留下来的篇籍等,都 在战乱中 被毁 了 ,房 屋毁坏无存 。我 已经没有能 力 救助他, 只有 伯刚忠实于老朋友的情义,将征伯安顿到了齐门(苏州)内,用来救济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