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至1927年山西省襄陵县小学教育探析 _第1页
1912年至1927年山西省襄陵县小学教育探析 _第2页
1912年至1927年山西省襄陵县小学教育探析 _第3页
1912年至1927年山西省襄陵县小学教育探析 _第4页
1912年至1927年山西省襄陵县小学教育探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1912年至1927年山西省襄陵县小学教育探析一、襄陵县小学教育的背景清末庙产兴学的开展20世纪初,清政府开展教育改革,国家财政无力支付地方兴学,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创办学堂,大多将书院、私塾、道观和寺院地产设立学堂。钦定小学堂章程规定乡镇设立小学堂“均得借用地方公所祠庙以省经费”,以弥补财力不足。清政府要求地方自筹经费,允许公产设立学堂,从此开始了一场庙产兴学的风潮。政府颁布了系列教育政策法规在1917年起任山西省长的阎锡山提出了包括“国民教育”四大教育内容,其中“受教育”成为国民“三大任务”之一。1918年,山西省行政公署提出在1918年到1921年2月,“在山西省普及义务教育。”政府颁布教育法令,“明确各级行政人员职责;对学龄儿童实行强迫入学,无故失学对其家长处罚。”“对于稍贫者,令其农暇入学;对于较甚者由县款补助课本;极贫者免其入学费。这使当时许多人民有权、有机会接受教育。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71917年政府实施村政建设政府在实施教育法规的同时,在全省开展乡村政治制度建设。1919年12月,山西省教育厅规定,“国民学校其经费由各该乡、镇就地筹集;私人立者,其经费由设立人自筹。从而确立了分级筹集经费的原则。当时全省义务教育经费大部落在各乡镇的行政村身上。在设立学堂时本着“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视情况筹资。二、襄陵县小学教育的概况民初小学的设立从民国元年直到民国十年,襄陵县国民小学不间断的在各村建立,全县共有107所国民小学,77个村庄国民小学在民国后建立。国民小学的设立均由村公共设施改造,高级小学设立主要集中在阎锡山时期,这一时期的学校经费除高等小学、女子高等学校、模范小学由县拨付,其余城乡学校均依靠学田收入,公款生息,也有村民摊派的。私立学校则是由创办人自筹资金,设立学校,如1915年南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7高村刘笃敬在本村创办私立两级小学校。小学教育的教师与学员襄陵小学教育教师大都有较高水平。例如襄陵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老师“郑诚斋毕业于省师范讲习所。”“张维汉毕业于山西大学,任襄陵县立第二高小语文老师。”襄陵第三高小“师维铎担任校长,是襄陵中和庄人,毕业于山西农业专门学校。”“考入省立第六中学的刘治家先生在第二、第三高小任教。”私立学校师资也均有良好教育且水平较高,教师各自担任不同学科。“南高小学校长始终由始终山西大学学西斋毕业的吕成林先生担任;英文、数学物理教员,中后期是专科毕业的韩善章担任;国文、经学教员先后内清代举人王尔籁担任。”小学学校教学基础与环境1、初高级小学的基础设施小学是就地按照实际情况出发,大多由祠堂庙宇改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7少数是新建或由义学私塾改建。“襄陵县107所国民小学中,新建的9所,义学、私塾改建的3所,其余95所都均占用庙宇。”襄陵县立女子高初两级小学,“系县知事李世创建,占用常平仓旧址。”因此人们说,中华民国大改良,佛寺道观建学堂。虽然条件很差,但比封建时代已经是一大进步。2、私立小学教学基础刘笃敬家资较大,南高学校教学条件颇好。该校的主要建筑,有的西式两层楼房一栋随,为高小两班的教室南边为“爱山亭”石柱伞顶,亭中竖大石碑,碑文为欧阳修所作书锦堂记,此外校内尚有广袤数方亩的操场和校园、卉树园各一;校长院一;饭厅及常设茶炉各一。学生的生活是书费及伙食自理,斋室灯油、取暖柴炭等学校免费供给。民国十五年秋,襄陵北街之乔崇如自筹资金,置备了桌凳等用具,利用晋桥东文昌祠,创办了私立崇如小学,并报请县府备了案。自聘教师,教师的工资、膳食及学校一切花费,都由其支付。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7小学教育学制和课程清光绪二十九年,颁行癸卯学制,取消科举,改行学堂。高小学制为4年,初小学制为5年。中华民国元年行壬子学制,改学堂为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2年,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1922年行壬戌学制,改高等小学校为高级小学校,学制2年;初等小学校为初级小学校,学制4年;中学改为高、初两级,学制均为3年。此学制沿用至1967年。学校教学的内容向现代教学转变,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课程内容丰富。在教学实践行中,仍旧有学校教百家姓、孟子等。后来提倡白话文,推行注音字母。之后,初小设语文、算术等;高小加设历史、地理等。可见襄陵县教学内容虽然仍有封建教学的影子,但总体上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三、襄陵县小学教育的影响重视女子教育襄陵女子进入学校带来了社会风貌的变化,促进了女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7子思想的变化并提高女子的社会地位。“民国二十年七月为襄陵女高展出各种成绩及缝纫、刺绣、针钩等工艺品。女高毕业师范生及高小生约共五百余名”,“在从服装上说,女高的学生穿长裙、着旗袍,且多剪发者,她们这种破旧俗的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大地推动了风气的转化。”为普及襄陵县女子教育,树立社会新风是有一定功绩的。为各村培养女教师,女高毕业生中“成绩优秀者亦可任教师,”使教师队伍之面貌为之一新。这也可谓襄陵妇女走出家庭,服务于社会的先导,同时对普及女子教育也大有裨益。培养了人才小学教育的开展为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南高私立小学毕业生中家庭有力升学者大多一试即中。有的还跳级进入专科,也有初中毕业后跳级考入大专者。毕业的学生中,曾出现不少为社会造福人材。其中有在抗日战争前担任太原兵工厂炮厂、铸造厂主任和总厂会办,解放后在中央机械X任工程师,天津政协任委员的赵逢冬,有抗日战争中在国民党军队中任师长,坚持抗日的贾斗魁。”对村政建设的影响在政府、私人等力量下,襄陵县教育开始了现代教育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的转变。民众对村政会议有一定理解,但大多实际是没有取得较好效果,总的来讲是比封建社会有一大进步。例如襄陵县,各村村民会议大多“任便举行”,开会程序“多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