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概述_第1页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概述_第2页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概述_第3页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概述_第4页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概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定义整体发展历程主要商业产品我馆自动化发展进程汇文系统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目前ILS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问题与启示,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定义,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协助处理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各子系统既能独立运行又能相互联系,并由在逻辑上属于一个公共数据库所支持的,能充分共享数据资源,向用户提供具有内在联系的信息以满足图书馆管理和广大读者需求的系统。图书馆使用自动化集成系统以后,各个部门的图书馆员可以随时了解一种图书馆藏品的状态(订购、加工、外借、预约等),读者也可以随时检索图书馆馆藏。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文献情报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内容和功能经过多次优化更新,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大部分是基于数据库,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并且集成了采访、编目、典藏管理、连续出版物管理、流通阅览、公共查询、数据统计、系统管理等主要功能,基本上与图书馆业务的每个环节是一一对应和紧密关联的。,整体发展历程美国50年,美国图书馆自动化大概有以下10项主要的里程碑。(1)第一个图书馆自动化的主要研究(1961)(2)麻省理工学院信息传递试验计划(19651973)(3)国会图书馆开发的机读目录格式(60年代)(4)大型数据库开始发展(60年代)(5)OCLC计算机联机图书馆中心成立(1967)(6)各馆自行开发及厂商开发的自动化系统开始(70年代)(7)俄亥俄州大学及学院联网首先建立(1989)(8)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资源大量出现(90年代)(9)国家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及保护方案出炉(2000)(10)机读目录21,统一编码,图书馆2.0及其它发展(2000年至今),整体发展历程美国50年,机读目录格式(The MARC Format)的设计和推广美国的国会图书馆曾经是图书馆编目的权威机构。在60年代以前它为众多其它的图书馆提供编目卡片以避免对书刊文献的重复编目,节省人工,并促成编目格式的标准化。在60年代初国会图书馆为了要把手工编目的卡片改为机器可以识别及操作的目录即开始发展适用于各种书目著录的格式(Machine-Readable Cataloging Format ,简称为MARC格式)。这个格式在1966年开始使用,由国会图书馆用磁带将机读目录分送给参加试验的图书馆试用。60年代后期机读目录II成为美国的书目格式及编目标准,而且为很多国家采用。有关MARC的介绍、发展及标准可以访问以下两个网站:/wiki/MARCstandards/marc/development。,整体发展历程美国50年,信息储存及检索早期的开拓者在国会图书馆开发机读目录格式的同时,美国的国立医学图书馆也开始设计该馆的医学文献分析及检索系统(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 -简称为MEDLARS)。这个系统在1964年投入使用,成为美国图书馆界最早开发出来的大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1971年它的联机系统:MEDLINE (MEDLARS Online)也正式启用。1967年美国的化学文摘社也把他们手工编排的大量化学文摘改用计算机编排并建立了可供机器检索的数据库。随后,在1972年,美国的罗克希火箭和太空公司推出了他们的Dialog检索服务,为图书馆提供了检索数据库最早的工具之一。,整体发展历程美国50年,OCLC的开始及快速扩展为了要试用国会图书馆提供的MARC编目数据以进行合作编目,建立联合目录,进而实行资源共享,俄亥俄州各大学图书馆在州政府的资助下于1967年建立了俄亥俄州学院图书馆中心(Ohio College Library Center OCLC)。这个中心1971年开始运作,并由俄亥俄大学图书馆成功地输入第一条MARC编目数据。1977年OCLC已成为全国及国际间各型图书馆的联网组织。1981年OCLC改名为计算机联机图书馆中心(OCLC OnlineComputer Library Center) 。目前, OCLC的联机目录WorldCat是世界上最大的书目数据库。现有1亿零8百20多万条记录。从07/01/2007到06/30/2008一年之间,增加了2千2百20万条新的书目纪录。这些书目包括了474种语言及6千8百零8年人类知识的记录。在同一年内,有7千9百万读者检索了OCLC的FirstSearch数据库及经由OCLC进行了1千万次的馆际互借。,整体发展历程美国50年,各馆自行开发及厂商开发的图书馆系统在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早期,一些大型研究图书馆和政府机构图书馆多自行开发馆内系统。因为对图书馆自动化需求的不断增加,许多厂商涌入图书馆自动化的市场。这些厂商提供了流通、采购、书目检索、联机目录、计算机输出缩微胶卷目录及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客户机/服务器技术(Client/Server technology)也在90年代为图书馆所采用。,整体发展历程美国50年,机读目录的进展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国会图书馆推出了新一代的MARC 21,开始使用可扩展的标记语言的结构。其中也包括了以下一些新的措施:(1)使用新开发的协议及系统*国际下一代Z39.50-网络信息检索协议规范和查询/检索web的服务协议*开放性文档先导计划的采集(OAI - OpenArchives Initiative harvesting)*元数据编码与传送标准(METS - Meta En-coding&Transmission Standard)(2)寻求与其它新的XML模式之间的互操作性*元数据事物描述模式MODS (Metadata ObjectDescription Schema)*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在MARC环境中的使用。*联机信息交换格式在MARC环境中的使用(Online InformationExchange - in MARC environment)(3)实行统一编码(Unicode)。,我国发展历程,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最初引进的都是单功能模块系统,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集成管理系统。我国高校图书馆自动化自1994年以来,取得了重大发展,并开始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图书馆自动化技术日趋普及并且不断完善,传递信息的骨干网络在一天天地延伸。目前,主要以购买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软件为主流。相对于自行开发的系统,它们在系统的技术支持、销售、服务及升级等方面有较强实力,更具有先进性和稳定性。,我国发展历程,高校图书馆系统的CALIS网络,建成了全国中心,地区中心及高校图书馆三级网络系统,CALIS的成员馆正在迅速地增加,其功能与服务也在不断地拓展与完善。公共图书馆系统也建成了好几个地区协作网络,如上海地区的中心/成员馆模式,广东地区的网络等,发展网络的同时,图书馆内部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大部分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还处于第一阶段,即以图书馆内部业务处理为核心的图书馆管理自动化,因此,我国目前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还是图书馆内部业务处理自动化,即传统的图书馆业务流程采、编、流的计算机管理。体现在服务方面,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都有欠缺。,主要商业产品,国外软件系统:HORIZON是澳大利亚DYNIX公司的产品。目前此系统已在全球安装了600多套,上海市图书馆、交通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使用该系统。产品包括网络服务和客户服务。其中网络服务提供顾问、设计、Internet、电子邮件的功能,解决范围包括WEB网上公共查询、资源共享、联合编目等SIRSI Unicorn是美国SIRSI公司的产品,现全球有1000多个用户包括世界银行、国际卫生组织等。目前北京大学正在使用该系统。它最大特色是视窗界面相当友好,客户能够轻易学会INNOPAC是美国INNOVATIVE公司的产品,清华大学图书馆正在使用。全球安装了600多套,存在于世界各主要大学,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系统具有100相同的程序码,全世界可以通用Endeavor公司的产品Voyage以色列ExLibris公司的产品Aleph500 (/p-34394091.html)国内软件系统目前国内开发使用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已有30多种,而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占有一定数量用户的图书馆应用软件约为11种。主要有:ILAS,GLIS,WXGLXT,WENJIN,MELINETS,DT1000以及汇文系统。,我馆自动化管理历程,1989-1994:HP3000系列小型机,主机/终端模式,网状数据库系统。计算机室自己开发,采购/编目/流通/公共查询1992-2004:微机局域网环境,Client/Server模式,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本馆计算机室与总参61所合作开发,采购/编目/期刊/流通典藏/公共查询引进MARC机读目录的编目标准体系2004至今调研并引进汇文系统,引进工作的原则是:按需索取,合理配置,注重功能实效性易于操作,安全可靠,注重技术先进性遵循标准,规范建设,注重发展前沿性实力雄厚,信誉良好,注重服务优越性综合考虑,定位准确,追求较高性价比,汇文系统,汇文系统用户占较大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汇文文献信息管理系统是江苏省教委资助,江苏省高校联合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因此,为了实现地方性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江苏省内高校图书馆都积极推广和采用这一系统,从而形成了汇文系统在江苏省内的用户群。第二,重要的是该系统在国内系统中表现突出,功能完备,性能稳定。该系统所有的业务环节均考虑到网络应用。这个特点与“211工程”高校合并的潮流相符,高校合并后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各分校图书馆都在寻找一种最好、最经济的模式来实现资源的共享,汇文系统的这项新功能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受到各图书馆的青睐。第三,汇文系统的网络功能在国内系统中是较先进的,不但有主分馆模式,而且实现了图书馆的各个具体业务流程的网络化管理,例如:网上预约、续借;地区性的联合采购;地区性的馆际互借;提供Z39.50客户服务器接口;在书目中增加了超文本链接新字段,能将网上信息、虚拟资源作为实体进行著录;支持开放的网络协议(如TCP/IP)和行业标准(如Z39.50)。正是汇文系统的这些特点和优势赢得了“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绝大多数用户。,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图书馆业务的发展、馆际合作、资源共享、信息数字化、及个人化服务等起了极大的作用。最近两三年因为Web2.0、Lib2.0等等新技术和理念的快速发展,使图书馆开始使用社会化软件及社会化网络。由于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的普遍化,图书馆也在积极发展”泛在图书馆”的概念,使图书馆服务无所不在,不受时空的限制。,开源软件,目前,在国际范围内,已有十几种采用开源软件模式进行开发和应用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主要侧重于编目、公共存取等基本功能的实现。如: Koha 系统、Avanti 系统、Evergreen 系统、LearningAccess ILS、PHP2MyLibrary 系统、OpenBiblio 系统等。Koha 集成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由Katipo 通信公司采用Perl 语言和MySQL 数据库开发完成。该系统不仅集成了图书馆的传统业务流程,包括采购、编目、流通、OPAC、读者管理,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机制。Koha 系统是基于Web 的客户/ 服务器体系结构PHPMyLibrary 系统:PHPMyLibrary 系统是一个基于PHP 语言和MySQL 数据库的图书馆自动化应用系统,它包括编目、流通、WebOPAC、输入/ 输出和论文管理模块PMB 系统原名PhpMyBibli,自2002 年在法国立项以来,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该系统由PHP 和MySQL 编写完成,目前已能实现资源订购、资源编目(主要是书籍与期刊编目) 、资源流通以及授权管理和串行数字接口中(SDI) 管理等功能。,RFID,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被认为是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RFID通过非接触方式读取数据,完成系统基础数据的自动采集工作,从而成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所需原始数据快速而准确采集的有效工具。RFID系统由射频电子标签(Tag)、读写器或阅读器(Reader)以及应用系统(包括连接线路)三部分构成。电子标签由芯片和天线组成,芯片中保存着特定格式的电子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不仅能识别目标而且能提供与目标相关的详细信息。阅读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及网络实现对产品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RFID在安全管理中的优势实现自助借还,提高了流通效率方便盘点工作,有效解决了图书乱架现象有助于实现图书导航,如国图的数字馆舍立体展示,云计算,通俗地说,云计算中的“云”就是计算机群,它们像云一样,遍布在我们的周围,我们随时可以调用这些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而“计算”就是云计算提供给我们的处理能力,并为我们提供服务。云计算通过提供OpenAPI,让用户感觉服务是“随需而供”,本质上讲,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技术的综合发展。从目前云计算的应用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软件即服务(SaaS)实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平台即服务(PaaS)管理服务提供商(MSP)商业服务平台互联网整合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趋势它们不再是集成系统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自动化软件系统将拆分为多个功能包放在Internet上,软件系统的标准化成为图书馆用户选用软件系统的基本要求。互操作性大大增强 对于计算机能力强的图书馆,可以采用云计算环境下的各种OpenAPI接口,直接读取互联网上的特色数据:如Googlemaps提供图书馆总分馆分布的地图、豆瓣网中的图书评论、Amazon网上书店的直接订购等,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全球的其他相关数字资源整合,拓展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形式和内容,构建成贴身读者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网上办公,轻松自如 他们只需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其他系统更新、设备维护等都交由“云”和厂商的管理员完成。,Web2.0,数字图书馆建设至今,碍于版权、技术和运营模式三大障碍,导致内容贫乏、机制落后、使用不便,还不足以把日益流失的读者拉回到图书馆。图书馆2.0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为了把读者和用户重新拉回到图书馆来,重塑图书馆对于读者用户的“感知”,不管这个“图书馆”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许多图书馆建立的面向员工甚至读者的博客(blog),设立了Wiki,提供了新闻RSS、新书预告或专题订阅的RSS等。更深入一些,有的图书馆还能够通过向读者提供一些工具,让读者用户在浏览资源的时候能够方便地链接到图书馆的数据库进行查询。Web2.0看起来都是小插件小工具,花拳绣腿人人可为,但静水深流,它起因于互联网技术的长期积累,反映了从理念到结构的深刻变化。,Web2.0,Web2.0让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变革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数据方面和系统平台架构方面。数据方面首先需要摆脱MARC的束缚,融合数字资源管理的各类元数据标准,构建新的OPAC2.0和ERM(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系统平台架构方面,支持像构建2.0应用一样构建图书馆服务:仓储的标准化流程和管理、数据的多面展示、应用的松散集成、社区的自我组织,像亚马逊网上书店那样建立图书馆的网络门户,提供优良的用户服务和体验。当然,“数字图书馆”的许多目标不是一套集成管理系统能够包含的,例如理想的统一检索需要依靠整个互联网实现一定的数字对象调度和永久维护机制。,目前ILS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近几年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面临对数字图书馆需求的冲击。传统上以书目为中心的业务管理流程首先受到以读者为中心理念的冲击,图书馆的内部业务流程也开始重视面向工作人员的”界面友好”,区域协作更加强化了对集中Z39.50支持、联合编目、馆际互借、多MARC格式以及多库的分布式管理功能,以及类似于中心图书馆的”LibraryConsortia”。这都是对传统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些方面,国内的系统似乎没有”全能型”的,已经开始有点顾此失彼,难以应付了。,目前ILS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要求首先是要将数字资源的采选订藏、编目管理、发布服务结合进来。虽然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运行模式,但是国外的相关研究开发已经不少,有一些系统已经考虑到相应的功能。利用MARC的856字段加入链接从而支持电子资源全文获取是一个基本应用,进而随着OpenURL开放链接标准的成型为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基于”链接”的标准方法,国外的一些大型系统( Endeavor / Ex Libris / Sirsi + Dynix / Innovative )都有支持开放链接的产品,甚至与数字资源出版/发行商合作,提供”软件+资源”的服务模式。,目前ILS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现在国内许多公司把数字化管理系统、数字参考工作、电子阅览室管理、甚至办公自动化也作为图书馆集成系统的选件。但是应该说图书馆还没有一揽子交钥匙的、很好的”数字资源”的集成管理服务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