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完整版可编辑]_第1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完整版可编辑]_第2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完整版可编辑]_第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完整版可编辑]_第4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完整版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要 . 1 目背景 . 1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 1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2 效益 . 2 组织领导和管理 . 2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 3 然概况 . 3 会经济状况 . 6 础设施 . 8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2 目建设背景与由来 . 12 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12 目建设的必要性 . 13 目建设的可行性 . 14 第四章 水资 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 16 2 目区水资源概况 . 16 需平衡分区 . 16 溉制度 . 16 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 . 18 目建成后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 . 20 目区设计 水平年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 21 第五章 规划设计 . 23 目区总体规划设计 . 23 利措施规划 设计 . 31 业措施规划设计 . 47 田道路规划设计 . 47 业措施规划设计 . 49 技推广措施 . 51 第六章 开发任务、建设内容 . 54 发任务 . 54 设内容 . 54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59 资概算 . 59 资概算 . 63 金筹措方案 . 66 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 . 68 济效益 . 68 3 会效益 . 68 态效益 . 69 济(财务)评价 . 69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 74 织机构设置 . 74 施管理 . 75 目运行管理与维护 . 75 目建设管理制度 . 77 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 78 境现状分析 . 78 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 78 . 79 目实施后对环 境的影响 . 79 第十一章 社会影响分析 . 80 会影响效果分析 . 80 会适应性分析 . 80 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 81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 84 行性研究结论 . 84 题与建议 . 84 4 附表: 附表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概要表 附表 2: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情况表 附表 3: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附表 4: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附图: 附图 1:项目区位置图 附图 2:项目区现状图 附图 3:项目区规划图 附图 4:各类典型工程设计图 附 件 : 5 附 件 1: 项目单项工程表 附 件 2: 2014 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农民筹资投劳汇总表 附 件 3: 工程(概)预算及其相关表格 1 第一章 项目概要 目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 三农 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 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 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 民的期 盼,也是目前党和政府的大事,党中央把建设现代农业 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013 年中央出台相关文件再次锁定“三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三农政策好,种田有前途”,农民兄弟的这一朴 实心声,反映了党的农村政策的巨大威力,也寄托着农民兄弟希望好政策真正落实的期盼与要求。 为了更好地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精神,落实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X 区陡岗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提高项目区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为此, X 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组成以工程技术 人员 、农业专家 ,对 X 市 014 年农业 综合开发陡岗镇红旗垸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进行多次实地踏勘 。 结合全区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拟对 X 市 X 区陡岗镇红旗垸的 8300 亩 高标准农田 实施改造。 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项目名称: 高标准农田建设 项目 规模: 8300亩 2 类型: 高标准农田建设 地点: 岗镇红旗垸 涉及行政村 : 辖 么湾、宦潭、路边、石桥、代刘、陈池 6 个村 工期: 于 2014 年 10 月 动工, 2014 年 6 月竣 工 ,工期为 8个月。 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 1145万元。 项目资金来源: 财政投资 107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 735 万元,省级财政投资 294万元, 区级农发结余资金 42 万元, 项目区群众 自筹 资金74 万元 (农民投工投劳折资 )。 益 项目建成后, 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得到增强,基本达到旱能灌,涝能排,且新增、 改善 排涝面 4000 亩, 新增 改善灌溉面积 4000 亩, 增 加机 耕面积4000亩, 扩大良种种植面积 4000 亩, 年可新增 种植业 业 总 产值 426 万元 ,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 总额 213 万 元 。 织领导和管理 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管理的要求,成立 X 区 2014农业综合开发陡岗镇红旗垸高标准农田建设 项目 建设工作专 班,由 镇长任组长,在区农业开发办公室的指导下,全面负责实施项目工程建设, 工作专班 下设办公室(组织机构设置见第九章)。 3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然概况 理位置及范围 陡岗镇农业综合开发红旗垸 高标准农田 项目区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位于 X 区 陡岗镇西北部,它西连云梦县,北接孝昌县,为孝昌、云梦、 北部紧靠孝襄高速公路,东有陡肖公路贯穿其间,西有陡白公路、陡云公路相连,东有澴河贯穿其间,南通 X 城区,交通发达,商品流通便捷,不仅直达 X 城区,还可辐射武汉 ,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红旗垸项目区位于陡岗镇西北部, 辖么湾、宦潭、路边、石桥、代刘、陈池等 6个村, 人口 7097 人 ,耕地面积 8750 亩,开发 规模 8300 亩 ,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文气象 项目区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季分明,春温、夏暑、秋凉、冬寒。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015小时。高于 10天数约为 238 天年,活动积温 5193 7,全年太阳总辐射 卡 c,有效生理辐射为 卡 c,年平均气温为 极端最高气温为 出现在 2003 年 8 月;极端最低气温为 出现在 1991 年 12月。 1990 2008 年间,年降水在 729米之间,平均年降水量 1150 毫米。降 4 水最多年份为 1991年,其降水量达 1600 毫米;降水最少年份为 2006 年,其降水量仅 729毫米。一日最大降水 991 年 7 月 3号。年平均降水日数 119 天( 米)。 风向:境内以北风为主导风向,出现频率 17%;其次是西北风,出现频率 13%。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西南风。出现最少的是西风。 风速:年平均风速为 /秒。十 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秒(八级),瞬间极大风速达 /秒(十级)。 无霜期:平均 274天。 年平均蒸发量 1030毫米,受季风的影响,该项目区热量丰富,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具有雨热同期等特点,雨量变化大,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 4 8 月份),南北气候兼优,既有利于越冬作物安全越冬,又有利于喜温作物的生长发育和高产的形成。 形、地貌及土壤 陡岗镇红旗垸项目区地形复杂,丘 、 岗 、 湖 、 垸相连, 项目区耕地坡度在 25 度(不含)以下,其土壤未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 其地势西北偏高 ,平 均海拔高程在 20之间,土壤属黄亚粘土;东南部偏低,土质为沙壤土,该项目区土质肥沃,易于耕作,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潜在肥力高,酸碱度为 6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资源 项目区目前农业生产生活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约为 5 m,大体由两部分组成,即:地表水资源;过境客水。 1、地表水 项目区内雨量充沛,项目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米,总汇水面积 6 平方公里,项目区每年地表水可拦截 径流 总量为 立方米。 2、过境客水 项目区紧邻梦湖港与女儿港,此两港均与澴 河连通,过境客水资源十分丰富,过境客水主要来自澴河。根据近 10 年的资料分析,项目区平均每年客水可利用量为 775 万 地种类 、 数量及开发潜力 项目区丘 、 岗 、 湖 、 垸相连,耕地以水田、旱地间作方式并存,项目区耕地面积 8750 亩 ,其中旱地 3981 亩,水田 4769亩,进行综合开发后,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肥力高,适合多种高效农作物种植,开发潜力大。 项目区现有耕地全部种植农作物,土地利用率低,广种薄收,低产低效,农民群众种田积极性始终难以提高。 项目区农业生产总体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农作物单产偏低,比项目 区外平均低 25%左右,复种指数低,仅部分实行机械化作业,抗灾能力很差。沟渠严重淤积,水流不畅。 因此红旗垸项目区高标准农田建设 项目 重点在水利工程,包括更新改造原有水利工程,兴建配套水利工程,完善水利工程设施,即对陈池泵站更换变压器 ; 拆除重建红旗泵站、 茨林 泵站及 路边 泵站 ,新建 石桥 泵站及代刘泵站,改善旱地排灌条件,对低洼地沟渠配套,增强抗旱排渍能力, 6 使土壤肥力得以提高,增强抗灾能力,适应多种高效优质农作物的种植。从而在根本上改善恶劣的农业生产环 境,减轻自然灾害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实现 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的目的。 然灾害 项目区整体地形复杂,丘 、 岗 、 湖 、 垸相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农业生产环境恶劣,易涝 、 易旱一直是此项目区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影响,造成四季降雨不均,春季低温阴雨,夏季梅雨,并常有暴雨发生,有“下雨一团糟,天晴一把刀”之说,极易成涝成渍,暑期高温干旱,初秋又有“寒露风”等,这样形成旱灾和涝灾等自然灾害的交替发生,加之项目区内水利骨干设施老化、人为破坏严重,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田间配套工程也不完善,严重制约项目区的农作物品种种植,阻碍项目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 济的发展。 会经济状况 口及劳力 X 区陡岗镇下辖 32 个行政村, 249 个村民小组,总户数 12095 户,人口 51392人。其中农业人口 47896人,劳动力 23472人,国土面积 57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3 万亩,岗地 亩,水面 亩。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 50 米上下。 陡岗镇红旗垸项目区辖么湾、宦潭、路边、石桥、代刘、陈池 6 个村,总户数 1418户 ,总人口 7097 人 ,农业人口 6175 人 ,劳动力 4014 人。 7 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利用率在 65%左右,秋冬季主要以种植油菜、大小麦 以及部分豆类作物,春夏主要种植早、中、晚稻作物,旱地主要种植油菜等作物。且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业生产投入无保障,产出效益 低。加上近几年农产品市场的 疲软,群众种田积极性不高,弃农务工、经商严重,土地抛荒较多 ,严重影响了农 业生产的发展 。 业生产水平 项目区农业生产总体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农作物单产偏低,比项目区外平均低 25%左右,复种指数低,目前,粮食单产(一季)在 400 公斤左右,油料单产在 95公斤左右,亩平均收入在 1000元左右。 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不高,且种植的品种和结 构单一,项目区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因此地方财政收入较少,农民收入低下。 2012 年全镇财政收入 700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9075元。 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项目区内地形按当前的工作现状,可利用收割机、机耕机等农业机械配套耕作,但由于 经济的现状和有关政策落实不够而没有成为现实。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备,乡镇配有农业服务中心,现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 6 人,网站全面覆盖辖区,能准确、及时预测农作物病害虫,并及时防 8 治,能满足农民、农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 础设施 利骨干工程现状 (1)泵站工程 项目区现有红旗泵站、路边泵站、茨林泵站为临时泵站,无泵房等设施,陈池泵站运行多年,由于长年失修,设备严重老化 ,泵站已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有天然调蓄河道澴河供取水之用;农业用水按 75%保证率计算,年平均用水 336 万立方米,工业用水 10 万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及大牲畜用水按国家标准计算用水量 方米,总用水量 (2)灌溉渠系工程 项目区目前有灌排渠系 23 公里,全为土渠,坍塌、淤塞严重。 (3)堤防工程 项目区内堤防工程已达到抗御十年一遇洪水标准。 间工程现状 项目区 地势地平,田间排灌沟渠是人工开挖,由于沟渠泥沙大量淤积,堵塞严重,排水不畅;田间道路标准偏低,道路、桥、涵、闸等基础设施不配套,交通极为不便;大部分排灌设施严重老化,配套完好率在 35%以下。 9 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项目区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机生产条件落后;水利工程测量、水文测量方面,没有测量仪器,因而数据基本上是凭感觉与经验,精确度及工作效率极低。 农机服务方面 ,基本上是集体与个人相结合,可以满足农业、农民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通与电力 陡岗镇为孝昌、云梦、 北部紧靠孝襄高速 公路,东有陡肖公路贯穿其间,西有陡白公路、陡云公路相连,但项目区内机耕路网路不健全,路面状况差,不便于农机耕作,必须改善。 项目区主干线电力设施健全,虽电力供应不足,但只是保证日常生活用电,工农业基础用电设施尚未通至田间地旁,需进一步规划实施完善。 10 项目区 沟渠 现状 项目区 泵房 现状 11 项目区沟渠及道路现状 项目区塘堰现状 12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建设背景与由来 根据国家农 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编报 2014 年第一批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国农办 2013 225 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 2014年第一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指标的通知(国农办 2013 190 号)等文件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精神,落实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高项目区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根据项目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以合理利用水 资源为重点,统筹考虑土地、气候和生物资源分布状况,因地制宜优化开发布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拟定在 岗镇 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基础设施中,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机耕道路、农村电力等方面的建设对于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尽管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薄弱环节,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资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少,但相对于农业发展来说 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 13 目建设的必要性 红旗垸项目区受气候、地形、地质等地理条件影响,湖垸易渍易涝,农业不保收,特别是棉油耕作区的旱地,一遇长期雨水,便渍涝成灾,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导致水稻单产不足 300 公斤,棉花皮棉不足 50 公斤,只相当于产量好的地区的 60%。 由于以上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项目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迫在眉睫,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很有必要,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促进陡岗镇农业经济发展和优化农作 物种植。 由于目前农作物品质优化改良工作落后,科技推广应用速度慢,而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快,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制约了项目区农作物产业优势的发挥,因此利用农业开发资金投入,在改造的高标准农田上,打破旧的传统种植方式,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作物,扩大优质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改良种植品种,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对项目区品种种植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2)有利于改善当地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 施建设,新建和改造排涝泵、涵闸,配套建设沟、渠、桥、路基础设施,使项目区配套建设达到涝能排、旱能灌、渍能除的高标准,将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面积,提高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土壤肥力,维护生态平衡,使项目区农田成为高产稳产的生产基地,达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综合效益。 14 3)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由于项目区水利设施长期不配套,原有基础设施长期使用年久失修,已不能满足现有排灌的要求,内沟渠淤积排水功能极度减弱,农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实行渍水高处高排,地处低排,解决了项目区易渍易涝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了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的颈瓶问题,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效益会大大提高,农民收入会大幅度增加。 4)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机耕作化的需要。 在项目区建设到田间作业的机耕路,完全实现农机耕作,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提高效益。为形成优质品种的高产、高效的连片种植模式,创造必要条件。 5)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的需要。 科技措施投入是农业综合开发一个关键性措施和策略,培训农民科学种田,是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根本保证。 目建设的可行性 1)水土资源。项目区土壤肥沃且集中连片,有低标准的水 利排灌设施,开发治理的有利条件较多,潜力较大。 2)原有设施可以利用。经过多年的生产运行,原有的排灌格局已基本形成,部分设施还可满足使用要求。 3)人力技术资源充足。项目区农民长期以来种植水稻为主,有其丰富的种植实践经验,加之文化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有利于新技术应用,有区、镇、村农民庞大技术力量与网络,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15 4)乡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并有多年的开发建设经验。群众对农业开发治理有着强烈的要求和愿望,有项目建设优良的人文环境和条件。 16 第 四 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区耕地面积 8750 亩,其中旱地 3981 亩,水田 4769 亩。 项目区内水资源由地表水、过境客水和地下水三部分构成,水资源总量为 。其中: 地表水资源量。根据对 1952 年 2005 年连续 54 年降雨量资料分析,保证率 p=50%时,降雨量为 1108.9 径流深 415.5 流量 ;保证率 p=75%时 , 降雨量为 1001径流深 248.7 流量 ;保证率 p=85%时,降雨量为 938.6 径 流深 150.7 。多年平均降雨量 年平均径流深 流量 。 过境客水资源量。 X 区过境客水河流主要为。据 X 市水资源公报,项目区客水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近 10年引用客水的资料分析,平均每年客水可利用量为 775万 本项目集中连片,属于同一灌区,因此,将本项目区作为一个区域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溉制度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 17 的规定,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 项目区的灌溉保证率为 85 ,项目建成后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影响作物需水量主要归结为两方面因素:气象因素和非气象因素。非气象因素是指土壤水分条件、产量水平等。作物需水量采用作物系数法计算,其计算式为: 0 控制点的水稻生长期的 0月强度值见表 1,水稻作物系数 见表 2。 表 1 0单位: mm/d)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稻生长期的起止日期如下: 早稻 4 月 26日起, 7 月 20日止,历时 86 天; 晚稻 7 月 26日起, 10 月 31日止,历时 98 天; 中稻 5 月 26日起, 9 月 10日止,历时 108天。 表 2 水稻生长期作物系数月份 品种 早 稻 晚 稻 4 5 6 7 7 8 9 10 双季稻 稻 根据水稻生长期的起止日期和 0 ,即可按上述公式求出水稻需水量,但这样求出的需水量为多年平均需水量, 要求出不同灌溉保证率下 18 的作物需水量可采用“虚拟年法”,即根据系列 料确定频率系数 多年平均 0,计算出不同水平年的 ,计算公式如下: 0 op 将作物的需水量扣除对应频率下作物所得到的降雨量即为作 物的用水量。作物用水量求出以后,加上泡田期用水量即得灌溉定额。项目区作物灌溉定 额详见表 表 作物灌溉定额(单位: ) 作物 早稻 中稻 晚稻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月 月 月 一月 十二月 合计 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 19 项目区不同水平年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表 单位:万 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多年平均 P=50% P=75% P=85% 泵站 小计 边泵站 旗泵站 林泵站 桥临时泵站 库 小计 100 林水库 50 75 45 30 龙须后湖水库 50 70 47 33 当家塘堰 小计 计 目区不同水平年农业灌溉总毛需水量表 单位:万 类别 种植面积(万亩 ) 多年平均 P=50% P=75% P=85% 定额( 需水量 定额 需水量 定额 需水量 定额 需水量 水田 96 67 99 22 地 51 18 51 85 计 目区目前渠系堵塞严重,渠系利用率较低,仅为 右,则项目区不同水平年灌溉毛需水量计算如下表: 20 目区不同水平年农业灌溉总毛需水量表 单位:万 类别 多年平均 P=50% P=75% P=85% 毛需水量 净需水量 毛需水量 净需水量 毛需水量 净需水量 毛需水量 净需水量 合计 目区现状不同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表 单位:万 平年 水利工程可供水量 农业生产需水量 人畜需水量 余缺水量 P=50 =75 =85 状需水 量及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建成后,通过对现有破损泵站改造提升其取水效率,对塘堰清淤扩改增加库容,新建拦水坝增加过境客水利用量等措施后,不同水平年水利工程可供水量见下表: 项目建成后不同水平年水利工程可供水量表 单位:万 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多年平均 P=50% P=75% P=85% 泵站 小计 路边泵站 红旗泵站 茨林泵站 石桥临时泵站 水库 小计 21 茨林水库 龙须后湖水库 当家塘堰 小计 合计 项目建成后,通过对渠系进行衬砌,可将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至 项目区不同水平年灌溉毛需水量计算如下表: 目区不同水平年农业灌溉总毛需水量表 单位:万 类别 多年平均 P=50% P=75% P=85% 毛需水量 净需水量 毛需水量 净需水量 毛需水量 净需水量 毛需水量 净需水量 合计 目区不同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表 单位:万 平年 水利工程可供水量 农业生产需水量 居民生 活需水量 余缺水量 P=50 =75 =85 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区水资源较丰富,可利用过境客水为 475 万 m, m,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 m,设计水平年( P=85%)的总需水量为 m,因此项目区不存在资源性缺水。 但是目前项目区水利工程设施破损 严重,天然径流的调节能力差,在 22 设计水平年( P=85%)该项目区水利工程可供水量仅为 m,因此项目区处于工程性缺水的状态。通过加强对项目区内水利提水蓄水工程措施及渠系的建设、完善,便可满足项目区内农业生产的需水要求。 23 第五章 规划设计 目区总体规划设计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着力加强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 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将项目区农田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 。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公 共财政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立足项目区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主导产业特别是粮食产业,为保障 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开发与效益的统一,坚持质与量的统一,坚持规划时效性和超前性、整体性,连片开发,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综合配套,基础建设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的总原则。 制 依据 (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指导意见 ( 2)湖北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细则(试 行) ( 3) 湖北省农发 土地组关于编 报 2014 年第一批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 的通知 24 ( 4)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 5)农田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 6)泵站设计规范 ( 7)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 8)水闸设计规范 ( 9)公路工程技术规范 ( 10)新编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标准图集; ( 11) 设标准 标准 (一)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机耕作业方便、林网建设适宜、良种良法种植、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 除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 排设施齐全,灌排自如,灌溉设施、排水设施、田间道路应合理搭配,配套相应建筑物;格田基本规范、田间道路布置合理,农机通行、耕作方便。 田林网适宜,生态环境改善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业科技贡献率明显 25 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开发治理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有明显区别,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基本实现格田化。 (三)项目建设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密切结合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各具特色 的开发模式;充分尊重项目区农民群众意愿,主动让农民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工程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确保建成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四)高标准农 田建设项目区应设置永久性标识标牌 ,标识标牌应设置在项目区内视野开阔、交通方便、醒目显眼、工程规模相对集中的地方。标识牌的制作要统一、规范、经济、实用,内容包含项目区基本情况、总投资、财政投资、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单位、管护运营单位、监督举报电话和方式等基本信息。 各项水利措施建设标准应符合水利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 (一)灌溉工程 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6 项目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取 85%。 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 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塘坝及引水渠道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提灌站及排涝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并满足抗御相应自然灾害和安全要求, 取水水源有保障,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过水断面最大流量应小于 5 立方米 /秒,灌渠布置为间距 150 300米。渠道衬砌造型合理、经济美观、坚固适用、连接平滑,转弯半径符合水利规范标准,防渗性能好;管道输水的干、支两级固定管道长度合理设置;水泵、管道、出水口、衬砌渠道、配套建筑物等相联结的工程输水性能匹配,配置合理,便民利农;在有条件且农民群众有积极性的地区,积极推广先进节水技术,提高项目区节水新技术的普及 和应用。 采取农艺、工程等节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农艺节水措施包括蓄水保墒、地膜(秸秆)覆盖、选用抗旱品种、施用抗旱保水剂、深松技术等,各项措施符合技术规范。工程节水措施主要是建立小型蓄水工程,即根据降雨、地形、耕地等条件,合理布设小型塘坝、蓄水池等工程,做到坚固实用。 稻田推广“薄、浅、湿、晒”模式;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采用节水、丰产灌溉模式;严重缺水的旱地采用灌关键水等非充分灌溉模式。 27 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上 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积极推行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配备必要的量水设施,按用水量和核准的水价收取水费,以管理促节水。 (二)排水工程 项目区干支渠排涝标准为照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完,防渍堤能达到 20 年一遇洪水标准。 水出路通畅,排水系统与灌溉系统合理配套。排沟布置为间距原则上为 150 300 米;规格布局协调,设计标准参照灌溉系统,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 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0m/秒。 (三)建设标准 硬化灌排沟渠及田间建筑物工程使用年限为 20 年以上。硬化灌排沟渠断面可为矩形、梯形、 U 型等;采用现浇、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