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法在腰椎间_第1页
不同针法在腰椎间_第2页
不同针法在腰椎间_第3页
不同针法在腰椎间_第4页
不同针法在腰椎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朱贤勇 池州市中医院 颈肩腰腿痛专科 TEL一、传统针法,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取穴、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为基础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和缓解期针灸选穴: 主穴突出段及上下一段华佗夹脊穴、肾俞、大肠俞、气海俞等 配穴程氏环中穴(髂脊、大转子、臀纹头三点组成的三角形的中点) 靳氏坐骨点(俯卧,平臀后纹头一夫) 循经选穴 太阳经:殷门、委中、飞扬、昆仑、束骨 少阳经:风市、阳陵泉、悬钟、丘墟、租临泣 阳明经: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 阴经: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方义:突出段及上下华佗夹脊穴:局部取穴局部通滞 肾俞、大肠俞、气海俞等:辩证取穴调肝益肾 循经选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及远取调气 程氏环中学、靳氏坐骨点刺激神经干疗法,二、董氏针灸,历史渊源:董氏奇穴针灸学是盛行于台湾和海外的一种特殊的针刺方法,它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传统针刺治疗方法有较大的不同。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是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它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发展而来。形成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历来以口授心传的方式继承,不著文字,不传外姓。董景昌:十代传人,幼承庭训,绍衍祖学,并打破成规,开门授徒。1973年辑成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在台湾出版。至此,董氏祖传数十代之绝学秘技流传于世。杨维杰:董公弟子,经数十年临证,潜心研究,继承发展,将董氏奇穴针灸发扬光大,形成蔚为大观之董杨大成针灸体系。董氏奇穴的理论日臻完善,逐渐引起业界同道的广泛注意。,理论基础: 董氏奇穴和传统针灸均由黄帝内经中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发展而来。传统针灸以经络学说为基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原则;董氏奇穴针灸学对藏象理论、经络理论、脾胃学说、五行学说均有独到的发挥。在继承这些传统中医理论的同时,还引入了脏腑别通论、同气相求、 病象理论、整体局部全息观、现代神经学说等理论学说。,脏腑别通:源于明代李梃之医学入门脏腑相通篇: “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董氏补充了心包与胃相通。脏腑别通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行而来,实乃脏腑气化相通。所谓“病象”, 即身体内部病变表现于外的现象,如瘀斑、瘀点、斑块样色素沉着、局部疼痛压痛等。董氏提倡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再看局部的三部诊法。望、闻、问、切四诊结合使用,以查病象,定其治疗穴位。生物全息论: 董氏奇穴强调任一局部皆能治疗全身疾病。人体任一肢节都是整体的缩影,都有与整体相对应的穴。现代神经学说: 高等临床神经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牵引针法”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对躯体施加“两点同时刺激”,产生一种高级躯体感觉现象知觉延伸。即“引徕效应”。,学术特色:,一、穴位分布有一定的脉络可循二、穴位命名易于了解穴性及实用三、董氏针法不拒补泻,操作简易而疗效更著四、董师之治疗注重五行及脏象学说五、董师善于用针刺调理脾胃六、董师善于用棱针刺血治疗难病、重病七、董师注重时间节令与针刺配合,以提高疗效八、董师执常通变,对于十四经穴尤其精通熟稔九、针刺重视深浅,针法特色:倒马针法: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的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的针法,两针-小倒马;三针-大倒马。动气针法:在某个特定穴进针得气后,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处的方法。牵引针法:以健侧远端取穴为治疗针,再于患侧远端取相关穴位作牵引针,然后两端同时捻针,再配以动气针法,通而调之,往往立见奇效。不定穴针法: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刺血针法:络病理论,诊法特色:首看掌诊,次看面诊,再看局部,望闻问切治疗特色: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主穴(健侧): (1)灵骨、大白(肺气虚,劳累后症状加重) (2)腕顺一、二(肾虚或见膀胱经循行线上的疼痛)(3)中白、下白(胆经循行线上的疼痛)牵引针(患侧): (1)膀胱经循行线上的疼痛取束骨(俞主体重节痛)(2)胆经循行线上的疼痛取足临泣 先针主穴后取牵引穴;右手持主穴针,左手持牵引针,双手同时行针3-5 分钟,然后在主穴行针的同时令患者活动患肢,施动气针法。起针时先起牵引 针,再起主穴针。,三、电针疗法,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优点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故能提高疗效;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 一般以取用同侧肢体1-3对穴位(即是用1-3对导线)为宜,不可过多,过多则会刺激太强,患者不易接受。电针的选穴,既可按经络选穴,又可结合神经的分布,选取有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及肌肉神经运动点。,电针疗法的机理:,1.可改善受压神经根组织的超微结构2.可改善椎间盘的营养结构3.可有效调控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林海波主编,电针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09.01,选穴同普通针法神经干通行的穴位: 腰骶部:气海俞(腰神经);八髎(骶神经)。 下肢部:环跳、殷门(坐骨神经),委中(胫神经);阳陵泉(腓总神经);冲门(股神经)。波形选择: 疏密波能促进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 适用于以麻木为主的恢复期; 断续波能提高的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 ,适用于以肌肉废用性萎缩为主的恢复期。,四、浮针疗法,浮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物理疗法,主要运用浮针针具,以局部病痛(多数为肌筋膜触发点MTrP)为基准,在病痛周围(而不是在病痛局部)或者四肢的远端健康部位进针,针尖对准病灶,针体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行进,留针时间长,主要用于治疗局限性疼痛的针刺治疗方法。因为针刺时不像传统针刺一样深入肌肉层,只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像浮在肌肉上,故名。,浮针治疗原理,中医原理: 肺合皮毛,肺朝百脉; 皮部理论; 近治原理; 内经中相似刺法,如:浮刺、豹刺、扬刺等; 现代医学研究: 提高痛阈; 躯体神经节段内脏的联系; 疏松结缔组织的压电效应和反压电效应; 体液因素对免疫活动的调节,增强免疫反应。,明确病痛点肌筋膜扳机点(MTrP)MTrP的五个基本特征: A、肌肉内存在结节或条索 B、在结节或条索上有定位明确的压痛点 C、按压压痛点时可产生远隔部位的疼痛 D、通过压痛点按摩或注射可减轻疼痛。 E、所累肌肉伸直受限或无力黄强民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特征的要点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4.08(23)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合并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可选本疗法以松治痛,病案分析,伴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距第三腰椎横突尖左右4-6cm处进针,作扇形扫散法2分钟,即200次左右,退出针芯,留置软套管24小时,隔日一次,4次一疗程。伴棘间韧带劳损(L4.5为例): 以L4.5棘间下方4cm处为进针点,余同上。伴梨状肌综合征: 在梨状肌投影处下方4cm处进针,作上述手法。伴臀中肌、臀小肌劳损: 以局部压痛点外侧或下方4-6cm处为进针点,作上述手法。以膀胱经或胆经循行路线上局部某点为进针点,如承山穴、外丘穴等,治疗小腿或大腿的疼痛。,五、刺血疗法,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即外感、内伤均致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发生障碍,阴阳失调,气滞血瘀,从而变生诸证。素问血气形志:“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九针十二原:“宛陈则除之”更是提出了治疗原则。灵枢血络论进一步阐明了刺络法的应用范围,指出有明显淤血、肿胀等现象的可“泻之万全”。因此“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络病者,调之其孙络血”。灵枢官针提出了“络刺”、“赞刺”、“豹纹刺”等刺血之法。,适应症: 热证、瘀血证、气滞证、疼痛证、神昏窍闭证、痰浊阻络证。出血量:根据患者年龄、精神状况、情志处境、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等以泻血祛邪而不伤正为根本原则。,刺络放血疗法,王氏刺血疗法: 选委中或委阳,患者扶墙或床而立,选取暴露的浮络点刺出血,至血色由暗红色渐变鲜红色止。 董氏奇穴: 认为“久病必瘀”、“怪病必瘀”、“重病必瘀”、“痛症必瘀”、“难病必瘀”。凡病经数次针治,未见明显改善,董公认为必有瘀血阻滞气机,当在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