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_第1页
小儿发热_第2页
小儿发热_第3页
小儿发热_第4页
小儿发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发热,概述,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体温表测量:口温37C (36.2-37.2C )腋温+0.5C肛温-0.5C,发热的分期,体温上升期(寒战期): 皮肤苍白、发冷或恶寒、起“鸡皮”、寒战代谢特点: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上升,体温高峰期: 皮肤发热、自感酷热、皮肤口唇干燥 代谢特点: 中心体温与新的体温调定点相适应,产热、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体温退热期(下降期): 汗出、体温下降至正常水平 代谢特点: 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发热分型,腋下:低热:41C,病因病机,1、外感发热: 常因六淫之邪引起,发病较急,属实证多。 风寒 风热 暑热,2、内伤发热: 常因饮食劳倦,气血虚弱,致脏腑功能 失调引起,起病缓,属虚证多。,外感发热兼证,1、高热化: 高热口渴,面红唇赤,大便干结,小便黄短 2、外感夹痰: 咳嗽剧烈,气喘,喉间痰鸣等 。,3、外感夹滞:腹胀,不思乳食,呕吐泛酸等 4、外感夹惊:烦躁不安,睡卧不宁等,分型施治,1、外感发热:(1)风寒型: 临床表现: 发热、怕冷、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 治疗原则: 发汗解表,宣肺散热,治疗方法: 开天门30 推坎宫30 揉太阳50 清肺经160 推三关300 掐揉二扇门50 拿风池5 拿肩井5 清天河水100 黄蜂入洞50,(2)风热型: 临床表现: 发热有汗、鼻流脓涕、鼻塞喷嚏、咽喉红肿、舌红苔黄、脉浮数、指纹浮紧。 治疗原则: 疏风解表,宣肺解表,治疗方: 开天门30 推坎宫30 推太阳100 揉耳后高骨30清肺经160 清天河水300 黄蜂入洞50 推脊200 打马过天河30 水底捞月30,夹痰: +揉天突、揉膻中、肺俞、中脘、丰隆各100 夹滞: +补脾经160 揉板门160 揉中脘100 揉脐100 揉天枢100 摩腹3 揉龟尾30 夹惊: +清肝经160 清心经160 揉小天心100,2、内伤发热 (1)肺胃实热: 临床表现: 壮热烦渴,面红气急,纳呆,便秘,溲黄,舌红苔黄,指纹沉紫。 治疗原则: 泻肺通腑,清解里热,治疗方法: 清肺经160 清胃经160 清大肠200 清天河水300 退六腑100 揉脐100 揉天枢100 推下七节骨30,(2)阴虚发热: 临床表现: 发热以午后或夜间为甚,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形瘦,自汗,盗汗,舌红苔薄,指纹淡紫。 治疗原则: 滋阴清热降火,治疗方法: 补肺经160 补脾经160 补肾经160 揉二人上马100清天河水100 清心经160 揉肾顶100 推涌泉100 揉中脘100 捏脊5遍,暑热症(夏季热、疰夏),小儿时期特有的发热病症。其特征为: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 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5岁以上少见。,多发于南方炎热地区,集中在6、7、8月,与气温升高、气候炎热有密切关系。随气温升高,发病率上升,秋凉后症状可自行消退。此病若无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病因病机,体质虚弱的小儿,不能耐受夏季炎暑而发为本病。 本病虽发于夏季,但是因小儿体质虚弱,不耐炎暑而发,并非感受暑邪,因而没有暑邪入营入血症状,秋后可自愈。,临床表现: 发热持续不退,经常在38C-40C之间,一般午后发热较高,朝暮较低,体温与气候关系密切,天气越热,体温也越高,秋凉后体温也下降,早期伴口渴多饮,多尿汗闭,后期可见于气阴两虚表现或气虚表现(大便塘薄、纳呆、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治疗原则: 清热解表,益气扶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