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精品]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研究_第1页
[硕士论文精品]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研究_第2页
[硕士论文精品]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研究_第3页
[硕士论文精品]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研究_第4页
[硕士论文精品]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余斌日期年月日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余斌指导教师签名秦向东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研究摘要在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近25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特别是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换问题正成为经济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首先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各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分析我们出口商品结构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显示中国现在出口商品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虽然处于上升阶段,但在将来的一定时期内仍将处于比较劣势。同时,本文还研究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对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及趋势。最后在结论处,探讨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的战略与途径,认为既要立足于静态比较优势,又要着眼于动态比较优势,而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方式就是整合先天比较优势和后创优势,以技术进步促进比较优势的演进与贸易结构的转换。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对外贸易有关部门的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析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趋势和影响因素。论文的结尾部分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ASTUDYONTHEEVOLUTIONOFCHINASEXPORTCOMMODITIESSTRUCTUREABSTRACTAFTERCHINASRAPIDGROWTHOFFOREIGNTRADEFORABOUT25YEARSANDITSENTRYINTOWTO,ITSTRANSFORMATIONOFFOREIGNTRADESTRUCTUREISBECOMINGANIMPORTANTISSUEINACADEMICRESEARCHBASEDONTHE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ANDHOTHEORY,THISPAPERFIRSTMAKESANEMPIRICALSTUDYOFCHINASFOREIGNTRADESTRUCTUREBYAPPLYING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INDEXANDCONCLUDETHATCHINASEXPORTSTRUCTUREATPRESENTISCHARACTERIZEDBYLABORINTENSIVEGOODSANDCAPITALTECHNOLOGYINTENSIVESHALLHAVECOMPARATIVEDISADVANTAGEFROMNOWTOTHENEARFUTUREINCHINAALTHOUGHITSRATIOISRISINGINTHERECENTYEARSMEANWHILE,THISPAPERANALYSESTHEFUNCTIONMECHANISMBETWEENTHESTRUCTUREOFFOREIGNTRADEANDINDUSTRIALSTRUCTUREALSO,ITANALYSESTHEPRESENTSITUATIONANDSUMMARIZESTHECHARACTERANDTENDENCYOFTHECHANGEININDUSTRIALSTRUCTUREANDTHESTRUCTUREOFFOREIGNTRADEINOURCOUNTRYFINALLY,ITDISCUSSESTHESTRATEGYANDPATHSOFCHINASTRANSFORMATIONOFFOREIGNTRADESTRUCTUREITARGUESTHATSTRUCTURETRANSFORMATIONSHOULDBEBASEONNOTONLYTHESTATICCOMPARATIVEADVANTAGEBUTALSOTHEDYNAMICONES,TOACHIEVEWHICHREQUIRESINTEGRATINGINNATECOMPARATIVEADVANTAGESWITHACQUIREDONESANDPROMOTINGTHEEVOLUTIONOFCOMPARATIVEADVANTAGEANDTHETRANSFORMATIONOFTRADESTRUCTUREWITHTECHNOLOGICALPROGRESSONEOFTHECHARACTERISTICSOFTHISPAPERISTOUSEAMASSDATAONCHINASFOREIGNTRADETOTAKEDEMONSTRATIONRESEARCHBOTHINQUANTITATIVEANALYSISANDQUALITATIVEANALYSISANDFINDOUTTHEEVOLUTIONRULEANDINFLUENCINGFACTORSONEXPORTCOMMODITIESSTRUCTURE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KEYWORDSEXPORTCOMMODITIESSTRUCTURE,COMPARATIVEADVANTAGE,FACTORENDOWMENT,INDUSTRIALSTRUCTURE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第一章绪论11本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是一个寻求本国经济发展的很好的机会,但同时它也可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或冲击,它可能严重地冲击本国产业的生存或正常的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国际贸易“似乎是一把双刃的剑”。各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证实了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双重作用。关于国际贸易在多大的程度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或给本国经济的发展创造多大机会的问题,国际经济学界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令人信服的看法。但在一般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的问题上,可以说基本达到共识。哈伯勒等经济学家曾经对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了如下概括“第一,通过贸易,发展中国家把由于国内需求不足造成的未被利用的资源转移到贸易上。这样,本来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内的低效率的生产点就会外移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这时,贸易代表着一个“剩余出口”。第二,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第三,国际贸易是新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第四,贸易也便利了国际资本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在国外直接投资的情况下,具有操作资本技能的个人经验很可能连同外国资本一起进入发展中国家。到了当代,国际经济学家们根据罗莫和卢卡斯等人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减少贸易壁垒即实行贸易自由化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的理论假设。其理由是,第一,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放程度比较低时,以更快的速度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这实际上是从贸易和资本移动的互相替代的关系中引出的结论。因为,当发展中国家采取强有力的贸易保护时,发达国家为了避开贸易限制,利用直接投资的方式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以当地生产向当地市场提供制成品。这在客观上给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吸收先进技术创造了条件。第二,增加从研究和开发(R有的因素可能会随经济发展而变化,如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会因为大量开采而枯竭。特别是一国自然资源影响着一国的贸易结构状况,中亚阿拉伯国家由于石油资源丰富,其对外贸易的出口主要以石油为主。2劳动力。劳动力的供给是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决定的。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刘易斯认为在二元结构下,劳动力存在无限供给的情况。正是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使得早期的亚洲四小龙和现在的中国大力发展起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的劳动报酬相对低廉,从而该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成本相对低廉,体现在贸易上就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3资本一国所面对的要素禀赋条件,与该国各个产业间的要素配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一要素禀赋条件特别是资本存量的变化,将会带来一国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的成长。我们将利用雷布津基定理和资本存量变动的效果来分析这一过程中的机理。为了说明雷布津斯基定理和资本存量变动的效果,在这里引入两国两种商品且技术系数固定的简单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某一国的资本存量为K,劳动的存量为L,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产量为2X,资本密集型商品的产量为1X,那么该国经济必须满足如下的制约条件即,1122KKAXAXK(41)1122LLAXAXL(42)(41)式的左边表示该国的资本使用量,两种商品的生产分别使用11KAX单位的资本和22KAX单位的资本,但两者的和不能超过该国的资本存量K。(42)式是劳动市场的制约条件式,其左边表示该国的劳动使用量,而两种商品的生产分别使用11LAX和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022LAX单位的劳动,但两者和不能超过该国的劳动存量L。根据(41)和(42)的制约式,可以画出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见图41)。图41要素禀赋量与生产可能性曲线FIGURE41VALUEOFFACTORENDOWMENTANDPRODUCTIONPOSSIBILITIESCURVE图41中,直线AB是能够满足(41)式的1X和2X的产量组合,它表示资本的充分就业条件;直线CD是能够满足(42)式的1X和2X产量组合,它表示劳动的充分就业条件。在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两条直线相交的均衡的生产点E上两种要素完全被利用,所以0OBEC表示的是该国的生产可能领域,而0BEC则代表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如果这时该国的资本存量有了增加,资本的充分就业线会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均衡的生产点也随之沿着劳动的充分就业线向右下方移动。其结果,资本密集型的商品1X的产量会增加,而劳动密集型商品2X的产量就会减少。如果增加的是劳动的存量,那么均衡的生产点将会沿着资本的充分就业线向左上方移动,劳动密集型商品2X的产量会随之增加,而资本密集型商品1X的产量就会减少。这就是所谓的雷布津斯基定理的内容。D10/LLA11/KKADB10/KKA1E0E2ECCA20/KKA21/KKAO1X2X20/LLA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1当然,在这一过程的背后就有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移动。由于假定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所以在不完全专业化生产的情况下要素价格和各个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率也不会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素价格和各个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率也不会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产业间的要素移动,该国就不可能在生产领域里吸收新增的资本。如图42所示,要使新增资本被吸收而且维持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资本和劳动应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向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移动。图42资本积累的效应FIGURE42THEEFFECTOFCAPITALACCUMULATION设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为2比1,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为1比1。如果这时资本和劳动可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向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移动,那么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就可以通过从外部注入新增资本的方式,吸收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原有资本和部分劳动,将其使用用于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生产上。但是,伴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生产量的增加率会大于资本存量本身的增加率。如图42所示,新增资本全部被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吸收,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的资本和部门劳动也随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移动。其结果,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的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加率将大于国内全部资本的增加率。这时,由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的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不变,而且假定生产技术不随资本存量的增加而变化,因此该部门1X商品生产的增加率就会等于那里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增加率。据此,可以认定1X商品生产的增加率将超过资本的增加率。这就是资本积累的“扩大效应”。资本劳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从外部注入的新增资本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在这样一种从外部注入的新增资本,通过产业部门之间的要素移动方式加速增加该部门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过程中,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而且该部门资本密集型商品产量和出口量会成倍增加,这最终会促成贸易结构形式向偏向于资本密集型出口商品的结构形式成长。412技术进步一般来说,自然资源等要素都是一国外生的,当外生的要素察赋不能改变时,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内生的技术进步来改变其对外贸易结构。技术进步能弥补要素禀赋的不足,从而影响贸易的结构和利益。罗默认为,绝大多数技术变化是源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因市场刺激而作出的有目的的投资决策产物。技术的全面增长与人们的资源投入成正比。其实,技术差距论就是从动态的角度论述了技术对国际贸易结构的影响。技术进步的实现,可以通过一国的自己的自主研发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技术的购买,另外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是技术进步实现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根据技术要素理论,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劳动和资本要素的生产率,而且可以提高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部要素生产率,从而改变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关系、通过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提高现存的劳动量和资本量,就像是在技术不变得情况下,增加了劳动的供给和资本的供给一样。对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意义在于,技术进步不仅可以节约要素投入,而且可以改变资本和劳动的配置比例。技术进步类型可分为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和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如果一国的技术进步属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就会使技术密集型产品行业相对扩张;如果技术进步属于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就会使劳动密集型产品行业相对扩张。当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发生在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的提高会大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提高,这一变化会改变资本和劳动原来的边际替代率。要维持原来的边际替代率,这时如果有新增资本譬如外资的进入,该部门的生产会大幅度扩大。如果该部门资本的扩张超过了新的资本劳动比率所要求的数额,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就会从别的生产部门转移到这个生产部门,进一步扩大该部门的生产。与此同时其他部门的生产大幅度萎缩,进而影响到产品的比较成本,使该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比较优势,推动该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技术进步的投入不断加大,无论是R而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较慢,甚至出现衰退现象,因而在贸易结构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贸易结构的变化并不仅仅取决于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变化,同时也取决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4各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变化。由此看来,产业结构是贸易结构的基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够改善贸易结构,提升外贸竞争力。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克服“比较优势陷阱”,形成动态的比较优势,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能力,培育新的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使贸易结构能够及时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提高外贸竞争力。422产业演进形态1雁行发展形态理论战前3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以日本棉纺织工业发展过程的分析为基础,从工业落后国的角度论述了某一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出了所谓“雁行发展形态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而且对外开放的国家,某一产业可以通过吸收国外资本和技术而获得发展,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进口阶段,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第二个阶段是国内生产阶段,随着国内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先进技术与低工资结合的本国产业就会应运而生,并且规模不断扩大;低成本优势使国内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从而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出口阶段。赤松要认为后进国各产业的产生和发展都经历一个相似过程,其发展过程就像一群群振翅奋飞的大雁。后来有人将这一理论推广到国际分工领域,认为不同的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处于不同的阶段,就会形成不同的发展层次,从国际分工角度看也表现出一种“雁行模式”(如有些学者将东亚各国和地区经济依次起飞的客观过程形象地称之为“雁行模式”)。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认为工业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模式要与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并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产品循环顺序是“新产品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进口更新的产品”,从而带动工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进而是技术密集型演进。这一过程可分为“导入期、“成熟期”、“标准化期”。第一阶段,创新国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并在国内消费。该阶段新产品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品。第二阶段,创新国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开始向后发工业国家出口,随着技术在世界范围的普及,进口国开始能生产同类产品与创新国进行竞争。该阶段产品已演化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第三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5段,标准化时期,国外生产成本大大下降,创新国逐步放弃该产品的生产,转向进口,同时开始研发更新更高级的产品。该阶段,产品已转化为劳动密集型产品。423政策介入在自由贸易的开放条件下,没有政府的介入,很难想象后起的工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密集型(战略产业)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从而这些国家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优化也就无从谈起。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试图发展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并不是新兴的产业部门,而是在发达国家已经确立并发展到了相当程度的产业,如果没有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在发达国家同类产业竞争的强大压力下,这些产业在发展初期很找到立足之地。实际上,美、日、德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临界产业即资本密集型也都是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介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幼小产业保护理论,为了使这些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得到成长,国家应该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予以保护,直到这些产业能够自立并参与到国家竞争中为止。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何确定国家予以支持和保护的产业呢首先这类产业必须具有动态的比较优势,其次,必须满足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前提的穆勒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和肯普标准。如果一个产业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在将来的时点上仍然不能自立,这将意味着这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永久性的保护和扶持。对于经过暂时的保护或扶持而在将来的时点上能够自立的产业,政府的介入是必要的。这就是所谓的“穆勒标准”。满足“穆勒标准”并得到国家扶持的产业,在将来的时间上能获得的社会利益的现值,必须超过在现在时点上为保护或扶持该产业所付出的社会成本。如果不是如此,在产业保护或扶持方面的政府的介入反而会降低该国经济的福利水平。这就是“巴斯塔布尔标准”。然而,这两个标准只是政府介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那些只存在动态规模经济的产业而不存在动态的外部经济的产业有可能在没有政府保护的情况下自立。因此,只有那些满足“穆勒标准”和“巴斯塔布尔标准”且存在动态的外部效应的产业才是给予扶持的对象产业。这就是“肯普标准”。高科技产业是符合这种标准的典型产业。高科技产业在初期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产业在发展起来后具有动态的外部效应,产业中的所有企业都能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外部效应。因此,先行进入该产业的企业可能无法享受投资带来的所有利益。所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6以,政府可以通过向先行企业提供研究开发补贴的方式,援助或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自立。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7第五章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51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发展历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出口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变化,二是工业制成品内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变化,三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511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直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我国出口商品还基本上以农副土特、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其特点是谈不上什么附加值、技术含量、加工制造(工艺产品除外);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获得了迅速成长。总体看来,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中国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的变化020406080100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年度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图51中国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的变化FIGURE51THEPERCENTAGECHANGEBETWEENPRIMARYGOODSANDINDUSTRIALPRODUCTIONGOODS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8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1980),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工业制成品出口份额较小但在缓慢上升,而初级产品所占出口份额较大但在缓慢下降,总体上初级产品占出口份额高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份额。1957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份额分别为194和206,到1970年,初级产品下降到535,而工业制成品上升到46。5;而到了198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分别为503和497,两者已经十分接近。表51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单位工业制成品年份初级产品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其他工业制品1990256602039039119912255320110042119922005119015640319931825017816742319941635019218141319951446121721136719961455918923437319971315618923938519981125617627338219991025317130237220001024917133134720019950165357330200287471633903132003794515742929020046844161460267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9第二阶段(19811985),这一阶段从总体上看,工业制成品所占出口份额超过了初级产品的出口份额,但两者比例非常接近,而且,1985初级产品份额又略超出工业制成品份额。1981年,初级产品出口比例首次降到50以下,降为466,而工业制成品首次超过50,达到534,此后,工业制成品出口一直超过初级产品出口,直到1985年,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比例再一次超过50,达到506,而工业制成品则降为494。第三阶段(1986现在),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持续快速增长,而初级产品所占出口比例则迅速下降。虽然工业制成品在1981年首次超过初级产品的出口,但是这一阶段的1986年,出口商品结构才真正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1986年,初级产品所占份额降到364,2000年,进一步降到102,而到2004年,则降至683;同时,工业制成品所占出口总额比例持续上升,在1986年,这一比例为636,而到2000年,上升到近90,到2004年,已达到932。可见,工业制成品已经占据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绝对主导地位。512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的变化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59类为工业制成品,其中,5类的化工产品和7类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可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其他产品则可归为劳动密集型。自1986年工业制成品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从初级产品升级为工业制成品的转变后,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则主要表现为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分别所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变化。除个别年份外,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呈持续上升的态势,而推动这一趋势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二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份额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变化,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则持续上升。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也可分为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1991年),1991年以前,主要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共同促进了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在这一阶段,由过去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轻纺类半制成品、中间品转变,特点是较低技术含量、粗加工、简单加工。第二阶段(1992年2003年),1991年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出口总额的比例达到了622的顶峰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速强劲,成为促进工业制成品持续稳定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其所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的15,到2000年的38,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0而到2004年,已接近50。这一时期是以出口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化工、高新技术产品等重化工产品转变,其特点是一定程度的附加值、一定程度的技术含量、精加工、深加工。51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20世纪末期,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世界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潮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如快速增长的规道,不仅出口额大幅增长,而且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量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52制造业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分析521各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运用出口数据从定量角度分析产业竞争力,可主要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指数)。学术界一般认为显示比较优势更能反映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真实实力。但是RCA指数只是从一国的出口情况进行分析,并没有考虑到进口对出口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中出了选择RCA指数来衡量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势变化之外还选取了TC指数,以二者构成的矩阵图来反映某国一些重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和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贸易竞争力指数(TC),亦指净出口比率RNX,主要从产品的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产品竞争力的变化。其公式为/IJIJIJIJTCXMXM(51)其中IJX为某制成品出口额,IJM为进口额TC指数大于0,表示该国或地区在这类产品的生产效率方面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这个数值越接近1,说明这种商品的竞争力越强,当TC指数等于1,意味着该产业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处于高显性竞争优势;081TC表明该产业具有较高比较优势;0508TC,表明该产业有比较优势;而005TC,说明该产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1业有低比较优势;TC指数为0,说明该国或地区在这类产业的生产效率上与国际水平相当,进出口属于在品种、品牌的调剂;越接近1,则说明该产业比较劣势逐步加重;当TC指数等于1,表明该产业完全处于对外贸显性竞争劣势,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的状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即前文所指的REP指数。将我国制造业的国际贸易数据套入上述公式中,可以发现从产品的TC指数来看,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设备、电子器件、化学制品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为低下,TC均小于零。纺织品、服装、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其产品的TC指数均大于零。表5220002003年中国主要出口产品贸易竞争指数(TC)TC指数产品类别2000200120022003IT及消费电子02422029170371904218其他制造业04848046120420302847纺织品01139014450222903084皮革制品06730068290696507022电子元器件0194702257026910307服装0936109329093660968非电子器械03975040160399803881运输设备0162200507006230074基础制造业00049002230035800977化学制品04167040230419104125木制品03627044110419303803加工食品03458039690324402334生鲜食品00233001200060600739从出口产品贸易竞争指数变动情况来看,我国主要出口产品20002003年期间,除IT及消费电子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有明显的提升外,其他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并没有大的提升,而且其他制造业、生鲜食品、基础制造业、运输设备等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出现了明显的跌落,原先仅有的微弱竞争力正在一步步丧失。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2表5320002003年中国主要出口产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RCA指数产品类别2000200120022003IT及消费电子140172200243其他制造业181173159148纺织品250248243239皮革制品492453370334电子元器件093105104104服装449416365346非电子器械046049052052运输设备029027025027基础制造业109103101096化学制品052050046042木制品054046045043加工食品068060057047生鲜食品093083077068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看,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大的分区上没有明显差异,与贸易竞争指数所显示的“强竞争优势”、“弱竞争优势”、“没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类别基本相同。从变动趋势来看,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与产品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在产品竞争力走势方面基本相似的,仅存个别差异。具体表现为我国产品竞争力的整体走势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基本维持原有现状,只是在皮革制品、服装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变化主要来自国际市场对我国纺织、服装、皮革等产品的限制,影响了这些产品比较优势的真正体现。将TC和RCA这两种评价指数结合起来,以2003年的数据为基准,确定X轴代表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Y轴代表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并依据相应的分类指标,构造出综合评价产品竞争力的TCRCA矩阵,如图52所示。图中圆圈的大小代表在出口产品的出口额,处于第一象限的圆圈所代表的产品,具有强的产品竞争力,而且越是靠近第一象限的右上端,其竞争力越强。因此,判断产品竞争力的强弱,就要看两个指标交点所处的位置,就可依次较为准确地判定产品真实的竞争力了。在图52中,自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的产品分别是服装、皮革制品、IT及消费电子、纺织品、其他制造业、食品加工业。说明在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服装的国际竞争力最强,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3次是皮革制品、IT及消费电子和纺织品。而其他位于第二象限的产品基本不具有竞争优势。制造业各产业部门国际竞争力分析05005115225335445105005115TC指数RCA指数图52制造业各产业部门RCATC指数图FIGURE52THERCATCINDICESDEMONSTRATIONOFTHERCATCINDICESOFTHEINDUSTRIES522各产业所处阶段分析上面的分析我们从显性比较优势(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从产业发展的进程来看,它要经历产业移植、进口替代、出口导向、成熟、衰退等不同的阶段。下面我们从另一种方法来分析中国制造业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部门究竟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我们首先引进出口/生产比率(X/S)和进口依存度的概念。我们可以根据某一制成品进口依存度的下降情况来判断该制造业部门产品的进口替代程度。类似地,可以根据出口与国内生产比率的上升,来判断该产业部门出口导向的程度,从而可以将出口/生产比率超过进口依存度的时点看做是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阶段转变的临界点。在下图的各个分图中,X/S曲线和M/D曲线分别代表个产业部门的出口/生产比率和进口依存度的变动情况。根据两条曲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将几个代表性产业部门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类X/S曲线明显超过M/D曲线,属于这类产业有服装、纺织和皮革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4第二类X/S曲线接近与M/D曲线,属于这类产业有电子和通讯、木制品和运输设备第三类X/S曲线低于M/D曲线,属于这类产业有机械、化学制品0501001502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0102030405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服装纺织051015202530354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01020304050607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皮革电子通讯0102030405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05101520253035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化学制品木制0510152025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0102030405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运输用机械部门机械部门图53制造业代表性产业部门X/S曲线/M/D曲线图FIGURE53THEX/SUK,199834MICHAELEPORTER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35DOMINICKSALVATOREINTERNATIONALECOMOMICS,199336NATIONALCOMPETITIVENESSINAGLOBALECONOMY,LYNNERIENNERPUBLISHERS,199537BHINDLEYANDASMITH1984,COMPARATIVEADVANTAGEANDTRADEINSERVICES,THEWORLDECONOMY,VOL7,NO438RJONESANDHKIERZKOWSKI1990,THEROLEOFSERVICESINPRODUC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ATHEORETICALFRAMEWORK,INTHEPOLITICALECNOMYOFINTERNATIONALTRADE,BASIIBLACKWELLINC39FOREIGNTRADE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PASTPERFORMANCEANDFUTURECHALLENGES,ASIANDEVELOPMENTREVIEW,VOLUME15,NO,1PAGE88,197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140BBALASSA,“COMPARATIVEADVANTAGE,TRADEPOLICYANDECONOMICDEVELOPMENT”,HARVESTERWHEATSHEAT,1989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2附录中国美国日本韩国SITC商品名顺序ABABABAB844内衣类(除针织品及其他)1891507804407500309128409658其余的纤维成品(除服装及其他)27109096038061007108415081842男用外衣类367820990310680041092138081848帽子、针织制品以外的服装及其附属品4677709503407801082496093831旅行用具,手提包和其他565370940190850043096324093843女用外衣类66165098020870033092133084851鞋袜类75740990130910023092294095666陶瓷制品8572097022086093033042021894玩具、运动用具95578608905806301211032687锡1055608104704800430940081091652棉织品11538036032042056033112017899其余的杂货品12523065093021051029171045572火药类13512111680042004002026012845外衣以及服装附属品144110960190840014097222088762收音机(含录音兼用)1540909026082158068291094846内衣类(针织品及其他)16398108053047005109152087671铣铁、钛合金,其他173960720270740270790231847其他服装附属品18382081029061023071439086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3中国美国日本韩国SITC商品名顺序ABABABAB654其他的纤维针织品19381027017056043027232009689非铣金属及其他20344081025036049064013085655针织品及其他213180090360067054059512093885钟表类22316021016077138032058004613毛皮233150120310180041069039092659亚麻油地毡以及与此相类似的地毡242980910650013003091013026612其他的皮革制品以及合成革制品252650090470510091064213027786不带有发动机的拖车及其他26254076084031033041558094685铅272520850350440068074037079679钢铁的铸锻造物(为加工的物品)2824205209402019018181033697非金属制家庭用品29232078053052032023278072653人工纤维织品3023102602802102077827076651编织用的纤维3122501303600092046007183008635其他的木材制品322130740740260083078025032661煤炭、水泥以及建筑用材料33212066015071061021179019812卫生设备、暖气设备、照明设备及其他34205062055041016007031006771电力机械及其零部件,其他35197018083024141042125079523其他的无机化合物及其他36196052131022043011041055522无机化合物(元素、酸化物、卤化物)37193068092015077002039064686亚铅3818804500809015036093018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4中国美国日本韩国SITC商品名顺序ABABABAB775家庭用器械3918606906802905033219079785机动两轮车,自行车,其他40185019051036432087429041881照相用装置,其他41175015094034356071062053893其他的人造塑料制品42164041097005603801106804695手工工具类以及机械用工具43162066094014143066051035761电视机(含收音、录音兼用的电视机)441550590360561380563931656花边、饰带及其他451540320620024068038359069694铁和钢制的或铜制的钉子,螺帽和螺母46152046099038155071136044716回转电机及其零件471460331080021163062044022895其他的办公用品48145071076035203072087018693钢丝制品(除绝缘电线)49136029064038091071271048699非金属制的杂货50132023095001073043056014871光学仪器及其装置511180211530044277065124026751办公用器械521150590630573150890550037677铁和钢制的线(除线材)53111019035056104053231063524放射性元素,同位元素,及其他54106088215008600690870006099763蓄音机,录音机及其他5510202403207838409138078764通讯机器及其零件和附属品,其他560980411270091232072163025884光学器械,及其他57092043079043243065161044778其他的电气机器580910011140041213071161031513碳酸及其他59085021125015136057103024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5中国美国日本韩国SITC商品名顺序ABABABAB642纸,纸板及其制成品600840090990310430560450305512酒精、苯酚及其他610780271150083072023037076515有机等化合物,其他62077004094014104003031068773分电器械630720171320012094051084031676铁钢制的轨条及其他的铁钢线路的建材6407107041047127091104039516其他的有机化合物650690141280031079021041057772电气回路的开关装置,接续装置,及其他66067021112008188076053038611革670630780570023021007413033657特殊织物及其制品68062068088022075044322059664玻璃69061031112015132051039053683镍700590120670570270660092089591杀虫剂、杀菌剂,消毒剂,除草剂,及其他71056017118060330160051061663其他的矿物制成品720550240830031161073035043628橡胶制品及其他730540140920221850740770034793船舶及其他74053035033025332096634063724织物和皮革加工机械及其零件7505208504204234081103041514窒素官化合物760510061230027083067068031873计量器械类及其零件,其他77051009097036149082026061759751,752分类的附属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