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策略的探析  任务书、开题报告等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策略的探析  任务书、开题报告等_第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策略的探析  任务书、开题报告等_第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策略的探析  任务书、开题报告等_第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策略的探析  任务书、开题报告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论文论文)(09届)设计(论文)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的探析作者、学号作者所在班级旅管学院、专业人文学院旅游管理指导教师及职称讲师论文完成时间2009年3月10日答辩日期2009年4月11日设计论文成绩大学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论文论文)材料目录材料目录材料目录材料目录承诺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译文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作品数据盘袋谢辞承承承承诺诺诺诺书书书书本人,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班学生,学号。本人郑重承诺本人撰写的毕业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的探析,是个人的研究成果,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无剽窃行为。承诺人2009年3月10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学学学院院院院人文学院人文学院人文学院人文学院专专专专业业业业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班班班班级级级级旅管旅管旅管旅管学学学学号号号号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一一一一、论文题目论文题目论文题目论文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的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的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的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的探析二二二二、内容和要求内容和要求内容和要求内容和要求(包括完成开题报告、文献查阅与综述、外文资料翻译、论文正文、设计说明书以及设计的技术路线、图纸、实验报告与相关数据等内容、步骤的要求)首先完成论文的开题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选题依据,包括现实背景和意义当下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在旅游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除此之外包含了重大的意义,它还保留了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精髓,保护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创造了经济价值,繁荣我国经济,增强民族凝聚力,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学习的氛围,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延续非物质遗产的生命力等。国内外研究成果丰硕,为我国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旅游的开发有一条光明的发展道路。再者完成了文献综述,通过阅读了于海广、高震、王巨山和李慧竹老师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充分得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外文翻译是阅读了杨敏、王克奇、王恒展编制的中国文化通览,翻译了其中的地方戏曲和京剧的介绍,戏曲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好得保留了下来,尤其是京剧闻名海内外,受到许多京剧迷们的青睐,都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随着近几年对京剧宣传的加强,民众们纷纷学习京剧,尤其是少儿的加入,做到了学习京剧从小做起。最后是正文的论述,包含了五大方面引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内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赋存和保护现状及旅游开发保护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总结。五大方面里各包含了具体的小点。我在杭州某高校进行了小范围的民意调查(调查人数100人)。调查结果36人不知道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在哪天,35人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媒体了解到非物质遗产,而通过旅游方式了解的只有8人,67人认为保护遗产应该依靠民众关注,而15人则觉得应依靠政府的政策来保护,86人认为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对保护遗产有利,96人为保护非物质遗产立法迫在眉睫,78人愿意为保护遗产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近百名高校生中有80人不知道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数。三三三三、起止日期及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及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及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及进度安排起止日期起止日期起止日期起止日期2008年年年年1月月月月1日日日日至至至至2009年年年年4月月月月11日日日日进度安排进度安排进度安排进度安排序号序号序号序号时间时间时间时间内容内容内容内容1200811选题选题选题选题2200821任务书任务书任务书任务书32008215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文献综述4200841外文翻译外文翻译外文翻译外文翻译5200858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开题报告6200865交论文初稿交论文初稿交论文初稿交论文初稿7200893交论文第二稿交论文第二稿交论文第二稿交论文第二稿82008121指导老师再次审稿指导老师再次审稿指导老师再次审稿指导老师再次审稿92009325定稿定稿定稿定稿(学生交齐论文材料学生交齐论文材料学生交齐论文材料学生交齐论文材料)102009411论文答辩论文答辩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签名签名签名签名)年年年年月月月月日日日日四四四四、教研室教研室教研室教研室(系系系系)审查意见审查意见审查意见审查意见教研室教研室教研室教研室(系系系系)主任主任主任主任(签名签名签名签名)年年年年月月月月日日日日学院分管院长学院分管院长学院分管院长学院分管院长(签名签名签名签名)年年年年月月月月日日日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译文外文资料翻译(请完整翻译1篇外文资料,译文不得少于2000汉字)1所译外文资料作者杨敏王克奇王恒展书名及论文题目中国文化通览刊物名称及出版社(电子文献名称及搜索途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及刊号2006713所译页码P98P992译成中文京剧和地方戏曲中国传统的戏曲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来自原始社会的舞蹈和歌曲,从封建社会的巫师的舞蹈,或者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喜剧演员的舞蹈演变而来,汉朝的杂技和歌剧,到唐朝的参军戏(军事人员的表演),故事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整件事情渐渐演变成各种各样的艺术的联系。在宋代的杂剧(诗歌戏曲设置到音乐,通常包含四大艺术,这个叫做折子戏,在每个折子戏种都有一个唱歌的角色)和晋朝的元本都是比较完整形式的传统戏曲。杂剧在元朝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的成熟。在明朝,出现了杂剧和传奇(诗歌或是诗歌戏曲)。在明朝嘉靖统治期间,昆曲(腔和曲统称戏曲)作为昆山腔被广泛得熟知,昆曲就应运而生。作为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它培育和滋养了很多戏曲,因此被称为戏曲之母。在清朝,传奇继续流传着,繁荣当地戏曲,包括昆腔、高腔、悬索腔、梆子腔和皮黄腔。清朝乾隆统治年间,戏曲分为HUABU和YABU。前者,也叫LUANTUAN,指的是当地的歌剧,而后者昆曲逐渐低落,因为它只是让皇家贵族享受,而一般的公众不能享受到。而就在这历史性的一刻,京剧,也称为PEKINGOPERA出现了。京剧是一门高雅的古典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京剧艺术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完美,风格独特,直至今天,仍能令无数中外观众为之倾倒。京剧剧目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它根据不同标准,从不同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故事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传统戏、古装戏、时装戏和现代戏。传统戏是反映古代生活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如岳母刺字、文天祥、打渔杀家、二进宫、霸王别姬、群英会、乌盆记、拾玉镯、白蛇传、宝莲灯等。古装戏是辛亥革命后出现的一种旦角穿古装、并以歌舞为主的新剧目,如嫦娥奔月、黛玉葬花等。时装戏指清末出现的表现现实生活的新编戏曲,如新茶花、黑籍冤魂等。现代戏是表现现代生活的,包括近代革命历史题材戏,如秋瑾传、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按表演形式分类,有文戏和武戏。文戏包括以唱功为主的唱工戏和以做工为主的做工戏,武戏以武打为主。按演出时间的长短分类,有本戏、折子戏。本戏即整本大戏,连日接演的整本大戏叫“连台本戏”。折子戏是从整本戏种拆出相对完整的一折单独演出。根据剧中人物重要角色的多少分类,有对儿戏,在一出戏里只有两个主要角色。群戏,一个剧目中有数个行当的角色,表演分量不相上下。按行当分类,有老生戏、小生戏、武生戏、青衣戏、刀马旦戏、武旦戏、花彩戏。架子花脸戏、铜锤花脸戏等。京剧的行当划分严格而惊喜,最早分为生、旦、净、丑、末、副、外、武、杂、流十行,后来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行中又有更细的分工。随着京剧艺术的日臻完美,每个行当都有一大批艺术家脱颖而出,可以说是名家辈出。老生行的余叔岩、严菊朋、马连良、谭富英、周信芳、高庆奎、李少春等,武生行的杨小楼、尚和玉等,旦行的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张君秋、言慧生、张君秋、言慧珠、关肃霜等,老旦行的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行的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裘盛戎、方荣翔、袁世海等,丑行的王长林、萧长华。叶盛章等,都能独树一帜,对京剧艺术的发展起来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他们往往在继承前人艺术成就的基础上革新创造,形成各自的流派。京剧流派异彩纷呈,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在京剧舞台与艺坛上熠熠生辉。京剧唱腔悠扬委婉,声情并茂;京剧念白简洁生动,韵律性和节奏感很强;京剧乐队的演奏旋律又没,曲调动听;京剧舞台美术绚丽多彩;京剧脸谱极富民族特色所有这些特点,都使京剧不愧为世界表演艺术大花园中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学生签名2009年3月1日(可添页)指导教师审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注以上学生所填内容均需打印,所译外文资料应附后装订(含封面、封底、目录、翻译部分页码的复印件,如为电子资料,必须注明搜索途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一、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目录,所查阅的中外文献资料不得少于5篇(含作者、书名或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名、出版年月或期号及页码等,未经本人查阅的文献资料目录不得列上)1于海广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2BOBMCKERCHERHILARYDUCROS著朱路平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3魏小安王洁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4郑国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出版5徐嵩龄载旅游学刊2007第6期6鲁新7QIANBAOZJOLCOMCN2006年06月05日101914钱江晚报网络版二、文献综述(含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成果、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内容,字数不少于2000字,力求内容切题,具综合归纳性)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运用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下最有效的方式,即创造了经济利益,又使非物质遗产得到了传承,是互惠互利的方式。但在过程中一定要有度的把握,掌握好度的问题,就能保护好遗产文化。近几年来,文化遗产这个新鲜的概念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点,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越来越多,从2006年起,我国有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成为了“文化遗产日”。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独特性,尤其引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人深省。随着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有的已经灭绝,有些濒临灭绝,有的在极大得改变原始形态,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刻不容缓。国务院日前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大概分几大类传统手工技艺景德镇制瓷、宜兴紫砂陶制作、茅台酒酿制等89项传统工艺。民间文学“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西施传说”等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斯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传统佳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火把节、那达慕节等70项民俗。其他曾有“秦淮灯火甲天下”美誉的秦淮灯会、中国传统三大国家级祭典活动之一的妈祖祭典等。阅读了于海广编著的、徐嵩龄编著的文章等,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在各方面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各市县政府以及中央的重视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起的作用是无可限量的,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继承的重要工具,应该得到利用和保护。当今学术届对非物质遗产的概念研究得较透彻,而苏东海先生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更接近于适合操作性的工作定义,因而说目前仍不够完善。李慧竹论无形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中认为其的特征总结有“非物质性”、“时代延续性”、“传承性和变化性”、“活态性”、“非一致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群体性与地域性”、“依附性”、“鲜活性”等,其中在“坚韧性”、“脆弱性”、“可再生性”、“不可再生性”等方面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果,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高震先生在关于无形文化遗产分类研究的辨析中提到我们至少可以确定非物质遗产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文化表现或者传统的生活方式,如民间传说;第二种是不需要通过身体形式表现主来的个体或者集体文化表现,如口述传统歌曲;第三种是物的象征和隐喻。王巨山先生在无形文化遗产的概念、认识过程及研究现状中提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的认识,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认识。第一种观点为人是非物质遗产的载体,朱诚如认为非物质遗产主要是依附在个人或群体而存在的,其中语言、技艺、表演艺术等都表现出来是依靠个人存在而延续下来的。第二种观点认为载体有的是人,有的是其他物质,主要它的形式是有形的,且是多样性的,形式的多样性就带来了载体的多样性,苏东海先生如是说。于海广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中认为博物馆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中有组织、协调作用研究非物质遗产的目的是想了解在我国非物质遗产现存的种类和数目以及开发和保护的现状,能够在保护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促使该类遗产得到完好的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于海广先生在传统的回归与守护序言中提到在学术界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大概分两大类一是记忆保护,即用录象、录音、摄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其中口头传承是主要类型,另外根据强大的媒体优势,充分发挥电视的作用;二是创造和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用培养接班人的方式延续非物质遗产。另外完善档案保存制度,推向市场形成文化品牌效应也是重要手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与旅游的开发和保护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旅游的盛行,许多弊端也开始显现,许多人都把旅游活动的不良运作归咎于旅游和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相互缺乏沟通和了解。因此,提高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的管理保护水平,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成为正在消逝的历史,更好得保留下来,也培养了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获得他们的支持。我们通过旅游的方式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非物质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者通过现场表演、节庆活动和故事讲述等形式吸收当地的文化。而旅游者将自己所了解的非物质遗产进行传播,通过两者的合作更好得传承了非物质文化。注释注释注释注释古奥瓦尼皮那无形遗产和博物馆载中国博物馆通讯2004年第2期第21页于海广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6页学生签名2008年8月11日(可添页)三、指导教师审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成为了“文化遗产日”。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受到瞩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了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精髓,保护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使之永远流传下去类创造的文化,包含了过去人类积累的信息和信念经验,是对传统文化很好的总结。经济全球化威胁着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即就是威胁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我们尽全力抢救非物质遗产也就是在用另一种形式维护着我们的文化的多样性;创造了经济价值,繁荣我国经济,增强民族凝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宝贵的资源,其中一项价值是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就是与旅游产业或者其他产业结合得越紧密越贴切,转化成的经济效益就越大,对中国的经济是一种突破。另外,非物质遗产传递的民族经济也不可忽视,凝聚民族的团结,值得我们这一代甚至后代借鉴,并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伟大民族;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学习的氛围;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延续非物质遗产的生命力,我们都知道非物质遗产所引发出来的价值观念,人际交往,审美观点都能指导我们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而在社会上体现的可持续特点更是明显,保护工作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完善,是一项长时间的系统的工程。只要我们确定了保护对象就应该长久地持续下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就是延续了可持续发展观,是一项社会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外研究现状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了该公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缔约国。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各种文化遗产也是相当丰富,融汇了各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2006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共518项。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进一步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我们通过旅游的方式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旅游者通过现场表演、节庆活动和故事讲述等形式吸收当地的文化。而旅游者将自己所了解的非物质遗产进行传播,通过两者的合作更好得传承了非物质文化。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的开发是紧密联系的。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旅游业的发展也不容忽视。旅游者的足迹踏遍了整个国土,已无所不至。自然与人类的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旅游资源,在人类的旅游活动中体现了价值,另一方面,旅游者带来的破坏也使文化遗产的价值逐渐消耗殆尽。与此同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受到旅游产业的巨大影响。由于旅游者的需求,开发商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为得进行“商业包装”,改变其原始形态展示在游客面前,游客们的欣然接受却导致当地文化的流失。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关系,有必要通过理论和实际两种途径缓和两者关系,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扶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得到传承和发展,专家和学者也会提出更加科学的策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矛盾,走向科学绿色的发展道路。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研究目标详细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和国内发展现状,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策略。主要内容一、有关论文的引文(一)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二)各国家处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关系举措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内涵(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类别(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态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赋存和保护现状及旅游开发保护现状(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二)浙江尤其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概况,解决方法(三)对浙江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的小结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一)两者关系(二)保护与开发的意义(三)具体策略,有举例五、总结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主要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得出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以及其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和影响进行理论和实际的探讨,提出不足之处,如何改善更符合当前状况。阅读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文献资料,从中整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特点,了解到近几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进行逐步完善,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另外,再通过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比较,得出优劣势,为我国将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做规划,并能更好得服务于旅游中。四、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研究整体方案通过对国内外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关系的比较和显现的问题,得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解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工作进度安排论文步骤完成时间选题200811任务书200821文献综述2008215外文翻译200841开题报告200858交论文初稿200865交论文二稿200893交论文三稿2008121交齐材料2009325答辩2009411五、研究的预期目标及主要特点及创新点预期目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带动各地旅游的发展,增加旅游项目,丰富旅游的内容。加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能提高旅游目的地开发的规范度。主要特点结合了许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案例,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的开发是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本人亲自在校园进行问卷调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度,增加数据的可信度创新点根据大量的事实认证,包括国外及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得出行之有效的保护和开发策略。六、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八、教研室或系审核意见教研室(系)主任签名年月日致谢感谢人文学院的所有老师,感谢您们四年来对我的辛勤教育,您们如亲友般的关怀和包容整整陪伴我走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感受到了校园的美好和精彩。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吕老师,这篇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过程都离不开您的悉心指导。您教给我写论文的方法,开拓我的研究思路,严谨求实,使我受益良多。感谢11幢529寝室的室友们,感谢你们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对我的帮助、包容和关心,帮助我进步,我会永远记得和你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你们对我的养育和培养,让我体验到了人生的美好。署名日期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