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_第1页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_第2页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_第3页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_第4页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调研报告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部署,县政协将“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列为2016年重点协商计划,并选择“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为分课题。为此县政协调研组深入我县有关乡镇、涉旅单位及企业进行走访并分别召开调研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专程赴、等地考察学习,了解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传统村落基本现状传统村落,旧称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长的历史沿革,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是体现地域文化、建筑特色、民俗风情的活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我县历史悠久,有氏、氏、氏、氏、氏、氏、氏、氏等诸多世家大族,形成了以姓氏为主的村落,如、济、村;因江纵贯全境,货物运输中水陆码头众多,形成了以商铺、码头为特点的2/8众多村落,如、安;因宣纸、茶叶、竹木等丰富物产,形成依景、依物的特色村落,如、等。县传统村落分布较广,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目前,我县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4个、省传统村落10个。全县有不可移动文物841处,其中分布在村落中古建筑802处。全县现有国保单位5处,省保单位10处,县保单位37处。二、我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近几年来,我县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组织调摸底,建立村落档案。2016年以来,我县按照住建部等部委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进行传统村落摸底调,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及时录入全国传统村落信息系统平台。开展了国家、省级传统村落申报,编制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村和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3/8济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上报省厅待批,村在省历史文化名村村保护规划基础上,着手编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二是建立保护机制,落实保护责任。成立了县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暂行办法、县古建筑流转保护利用暂行办法和县文物保护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设立济景区管理处和景区管理处,负责济村、村历史文化名村相关规划的编制、保护项目的实施和违法建设行为的监管工作。注重发挥村干部和民间文保协会的作用,让他们承担起传统村落保护排头兵的作用,广泛发动村民主动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中来。三是整合各方资金,推进村落保护。自2016年以来,累计争取国家、省文物专项补助资金亿元。以村样板工程的实施为龙头,对济古建筑群、花戏楼、氏宗祠、故居等一批国保、省保和县保单位进行了保护维修。同时,整合了徽派建筑保护专项资金、国家古建筑消防专项资金、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项目资金等,实施传统村落内的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推进矿山砂石整治、违拆违、文明创建、三线4/8四边整治、美好乡村建设等工作,使传统村落内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四是合理利用资源,发展文旅产业。积极申报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其中宣纸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笔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涌溪火青绿茶制作技艺、花砖制作技艺、后山剪刀制作技艺、宣纸制品加工制作技艺、榔桥木梳制作技艺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济、等充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形成青山秀水与名胜古迹交相辉映、优美田园与民俗风情相映成趣的亮丽风景。全县依据传统村落、古建筑建成的景区已达6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3个。但是,伴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我县在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方面还存在诸多困境一是许多传统村落的原生个性正在逐渐失去,连片上规模的传统村落群和自然生态风貌依旧的传统村落越来越少;二是许多古建筑和设施都出现了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传统村落在保留传统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三是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工作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四5/8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研究滞后、专业人才匮乏,古建筑工匠奇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三、对我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建议传统村落,既是我县深厚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也是我县全域旅游发展的特殊资源,更是“青清净静”魅力县的魅力所在。传统村落不可再生、不可复制,要加紧保护、科学利用。现结合外地做法和我县实际提出一些建议持续强化宣传引导一是针对传统古村落内古民居产权人和村落居民,进行宣传引导,使他们认识古民居的特殊价值、增值空间、利好趋势,增强保护意识,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二是收集全县传统村落的图片、文字、民间故事、传说等信息资料,挖掘与传统村落相关的史实和文献,编印宣传画册,出版书籍,公开发行。将传统村落在内的优6/8秀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中小学生乡土教材,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三是邀请专业制作公司将、等古村落拍成电视专题片,通过互联网广为宣传。吸引外界关注投资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有效落实保护措施一是积极探索以“委托管理”、“产权流转”、“异地迁建”方式推进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引进有实力的专业化公司与印象皖南公司合作,通过收购、租赁等方式参与保护,发挥其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保值增值、市场融资、业态打造的主导作用。二是做好堵疏结合的文章。建议在济、等传统村落外围选址建新区,切实解决农民建房纲性需求,严格控制传统村落内新建住房;新区建房的体量、高度、风貌要与传统村落相协调。三是实施以奖代补的政策。对村民私有产权的古建7/8筑,进行保护维修后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调动房屋主人翻漏修缮古建筑的积极性。四是做好村落系统的保护。加强传统村落生态系统修复,控制周边林木砍伐,美化农田生态景观,提倡种植乡土花木;对古道古桥、古树名木、村庄水系进行保护和提升;不轻易填塘、改河道、硬化里弄及粉刷墙体。在推进文明创建、三线四边”整治、美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中,要注意维护古建筑和传统村落原貌。五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擅自拆毁、倒买倒卖古建筑、古树、古桥等传统村落资源的违法行为。做好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的融合工作一是挖掘利用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建议组织专业人员和乡土能人,整理家谱、族谱、乡村记忆,优美传说;整理传统艺术、地方民俗、人文典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快以文字、图画、照片、影像等形式整理成册。二是挖掘提炼传统文化。对济、等村各自形成的村落建筑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伦理道德文化、生态文化等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并创作成雅俗共赏的文艺作品,8/8策划成当地村民能够参与表演的实景专场演出、民俗礼节活动、游客体验活动。三是围绕传统文化开发旅游产品。积极引导村民利用自有的古民居发展特色商铺、手工艺店铺、茶馆、私房菜馆,让传统村落“活“起来。以此彰显我县传统村落的文化魅力,做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拓展旅游产业,让村民共享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成果。强化组织领导和人才培训工作制定我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总体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