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才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_第1页
区人才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_第2页
区人才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_第3页
区人才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_第4页
区人才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区人才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近期,我们对区人才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下阶段进一步作好人才工作进行了思考。一、人才发展现状1、人才队伍质、量同步提升一是人才总量不断增长。根据人才资源统计调查结果,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5927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按人才类别划分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其中党政人才数量增长从严控制,为1538人;其他五类人才分别达到9210人、10640人、9240人、2620人,2679人,较2016年均有大幅增长。二是人才结构继续优化。大专以上学历人才不断增长,其中党政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占到94,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占到95。近年来公开招录300多名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招录500名网格员,本科以上学历420人,学历结构进一步2/11优化。党政人才中科员级人才占比,副科级人才占比27,科级人才占比27,副处级以上人才占比,干部职级结构合理。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重提高,获得初级、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占比90,获得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约10。年龄结构优化,45岁以下的技能人才约占技能人才的。农村实用人才中,45岁以下的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产业分布均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分布工业、建设、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各门类中,受区内产业发展政策影响,房产、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行业人才发展迅速。各类人才中都有较高比例的女性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三是高层次人才逐步聚集。各行业高端人才聚集,全区教育、卫生方面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229人,比2016年增长倍。成立区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库,面向全省征聘涵盖工业、农业、经济管理等方面专家学者41名。通过博士服务团、产学研合作等项目,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专家学者40人次。建设市级重点创新团队2个。2、人才工作环境持续向好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区委统3/11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党政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区四家班子领导联系副高以上专家制度。健全区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等制度。编制出台了常德市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围绕人才的吸引、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等环节,出台了区关于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和复杂环境中加强实践锻炼的实施意见、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办法等各项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健全人才交流、择业指导和人事代理等社会化服务体系,5年来,共举办各种企业人才供需见面会等人才交流活动十余场次,累计参加单位达800家,提供岗位两千余个,达成意向1000余人次。二是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人才待遇。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将人才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实绩考核,调动相关部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获得更好待遇。为964名社区工作人才提供保障基本生活的财政支持,稳定社工人才队伍。卫生人才工资实现财政兜底,激发卫生人才工作热情,促进卫生人才队伍良性发展。为高技能型“名师名家”和县乡村优秀实用人才提供价值1000元医疗保健卡,已累4/11计支出逾万元。三是加强政策支持,保护创造热情。出台区专利申请资助与奖励办法,大幅提高资助和奖励标准,将非职务发明专利奖助上调到每件2000元,实用新型专利奖助上调到每件800元,激励各类人才在创新创业。加强对民办教育、卫生事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为民办学校提供师资支援,允许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教师一样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加强对民办医院及诊所的技术指导,提高民营企业、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对人才的吸引力,保护全社会的创造热情。四是巧搭合作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和科研院所无缝对接,推动区内20家企业与国内外几十家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促进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构筑银企合作平台,区财政拿出500万元存入常德市科技银行作为风险补偿资本金,使区内中小微科技企业可获得7500万科技贷款,一定程度上缓解科技人才创新成果转化中遇到的融资困难。打造专家服务平台,以专家服务团队为支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20次,举办各类农民种养殖技术培训班50期,积极培育田园蔬菜10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完成农业5/11信息化基础服务站点建设。3、人才培养锻炼继续加强一是重视各类人才培训。近年来,举办各类主体班、轮训班25期,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和青年干部4000余人次。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人员等社会工作人才举办党的政策和法治理论培训10期,培训900多人次。聘请高校教师,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8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50人次。邀请农村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20余次,举办农村种植、养殖、畜禽疫病防治等技术培训班30多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及农民2000多人次。二是加强“一线”选人用人。近年来,共选派干部5批90人次到区属民营企业挂职担任外协副厂长和科技特派员。选派干部200人次到急难险重一线岗位承担征地拆迁、控违拆违、“三改四化”等中心工作任务,接受实践锻炼。拓展选人用人视野,加大了从村、社区书记选拔副乡镇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面向乡镇街道站办所工作人员和四项目人员定向招录公务员的力度。近几年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5人,公开考录近30人。6/11三是加大“潜人才”开发力度。加强未果型潜人才开发,举办中国“德孝廉”小小说征文颁奖大会暨小小说年会,发现了一批小小说创作人才,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小小说作家群,聚集本区小小说名家200名,其中白旭初、伍中正、戴希跻身“中国小小说50强”。加强萌芽型潜人才开发,推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336人次。推荐就业见习27人次,发放就业见习补贴万元。扶持13名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发放创业扶持基金13万元。二、当前人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领跑新常德、建设新”,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高层次人才比例偏小。从学历结构看,尽管我区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比在90以上,但其中多为大专和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者较少,在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中没有博士研究生,高学历人才比例小。从职称结构看技能人才中,高级技师不足20人,高技能7/11人才占比不到1,比例偏小。高级拔尖人才少,每年能选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合适人选更是凤毛麟角。2、相关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人才急缺。区定位于现代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实施“退二进三”,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面对产业转型升级,急需一批金融、物流、现代城市管理、新型工业化产业等方面的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生态建设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及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3、人才的市场化流动不够顺畅。一是引进人才的渠道不通畅。编制数额限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断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一些单位业务增加,但编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不能正常引进人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有限,影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流动。囿于市管区的体制及区位,高精尖人才进入市区工作,首先选择到省市属单位,难以流向区。二是人才交流机制不健全。体制内人才一般“一个萝卜一个坑”,流动困难,鲜有人会主动离职另谋职业。8/114、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流失。一是部分事业单位的聘请人员留不住。一些事业单位为了解决不能补充人才的问题,以合同形式聘请人员。这些人没有编制,也还没有真正实现同工同酬,工作多,待遇低,能力强的留不住,一旦有机会就去了待遇更好或有编制的单位;能力弱的勉强留住了,又难当大任。二是在区逐渐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往往向往更高的发展平台、更大的发展空间,趋向到更好单位或更发达地区工作。原因分析分析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区作为省内首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类区县,发展水平在市内领跑,但地处湘西北,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总量和区位优势不明显。区内企业都是一些中小型服务型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产品比较单一,生产规模小,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的生产型企业较为缺乏,较难形成人才的批量集聚。二是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工业产品多为初级产品,9/11科技含量不高,重复的生产线需要大量技术娴熟的技术工人,产品研发和科研创新机构缺乏。服务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主,附加值低,现代服务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尚难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三是区位的特殊性。区是中心城区,进入市区工作的高层次级人才、专家,主观上首先选择到较好的省属、市属单位,较少选择区机关事业单位或中小企业。市直单位驻地多位于区辖区,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多为户籍或区常住人口,这些人在人才统计中不能算入区人才,但是计入了区总人口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人才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四是机构编制和进人渠道偏紧。全区机关核定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总数较其他县区偏少。公务员招录由省统一组织后,与一些可以将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直接引进到公务员队伍的地区相比缺乏优势。事业单位进人也是“凡进必考”,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难以通过政策性安置的方式引进到事业单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引进。三、建议10/11人才发展应该健康有序,多向均衡,更多是基于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不是为了传说中的灰色利益。要进一步作好人才工作,必须健全人才工作机制,要站在协调维护社会各方利益的角度,不断深化改革,打破体制壁垒,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坚持党管人才,继续发挥人才工作牵头抓总作用,健全人才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人才工作专项考核,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责任。抓好已出台人才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积极构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二是进一步做好各类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继续推进博士创新创业,促进产学研合作。根据我区发展实际,按需引才。通过公开招考、组团招聘、申请外引等形式,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注重引进一批具有全日制硕士学历学位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