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历史试题_第1页
高一必修一历史试题_第2页
高一必修一历史试题_第3页
高一必修一历史试题_第4页
高一必修一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必修一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选择题)1荀子?儒效篇:“(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周朝实行的制度是A内服制度B外服制度C分封制D宗法制2西周周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有:异姓功臣贵族 同姓王室贵族 殷商降族 古代帝王的后代A B C D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4分封制与内外服联盟相比: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有自主权ABCD5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强大6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7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称为大宗,次子为小宗.请问诸侯的嫡长子和次子分别是:A诸侯和诸侯 B诸侯和卿、大夫 C卿 大夫和诸侯 D卿、大夫和士8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有利于强化王权A B C D9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表明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相同之处 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是相沿袭的10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实行内外服联盟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C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D实行分封制11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宗法制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B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C各级贵族均享受世卿世禄制度 D嫡长子都称为大宗12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其根本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附属国的界 限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1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A完全割裂的 B互为表里C前者决定后者 D后者决定前者14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分封制是宗法制度在政治制方面的体现 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C用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15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礼乐制度的破坏16秦王赢政把“皇帝”作为自己名号的主要目的是A永续秦的统治 B树立个人权威 C加强中央集权 D巩固秦的统一17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是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皇帝制度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18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不包括A掌管奏章 B管理军事 C下达诏令 D兼理监察1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选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C皇帝任命D地方推荐20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之所以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郡县的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的官吏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 C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D郡县的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不得世袭2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管理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辖2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设三公九卿制 C地方设立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23下列措施不属于君权与相权矛盾产物的是A设置左、右丞相B设置三司 C由枢密院掌管发军权 D三公之下设九卿24秦朝短短十几年便土崩瓦解的主要原因在于何种矛盾的激化?A阶级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民族矛盾 D统治阶级内部争斗25中央集权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君权与相权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汉族与少数民族A B C D26“六合之内,皇 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27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制定律例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28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 B C D29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主要特点是A皇位世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 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C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皇帝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大权30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31西汉初年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差异在 A中央机构 B地方制度 C皇帝权力 D根本目的32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是 A外朝和中朝 B侍中和丞相 C中朝和外朝 D尚书令和太尉33汉朝的中外朝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 A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皇权和相权的矛盾C王国和郡县的矛盾 D皇帝和地方的矛盾34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制度 D夺去王侯爵位35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36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A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B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C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原则 D士族制度崩溃37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着眼于:A防止军事割据 B加强军事力量 C镇压人民反抗 D抵抗辽的进攻38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A尚书省 B吏部 C门下省 D中书省39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B蒙 古军事力量强大 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40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 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41中国古代具有监察地方官吏职权的是:御史大夫 刺史 刑部尚书 知州A B C D42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从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A削夺王国的封地B夺去王侯爵位 C推恩令D继承西周分封制43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与秦朝(三公)相比,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44为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文臣任知州 实行保甲法 编练禁军 设置转运使A B C D45唐朝与北宋加强皇权专制的相同措施有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C集中司法权 D剥夺宦官对军队的指挥权46丞相的废除是在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47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48关于明清时期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明成祖时选翰林院官员以辅助丞相 B明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决策机构C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D清初时与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存49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A增设军机处 B废除丞相 C实行行省制 D采用三省六部制50下列机构的职责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A三衙 B太尉 C枢密院 D军机处51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52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因为A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 B机处权压南书房C内阁名存实亡 D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皇帝完全掌握国家大权53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表明A皇权日益强化 B君权和相权矛盾缓和C皇帝宰相分权 D加强中央集权54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B 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C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D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55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56关于明朝内阁的性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 相当于东汉尚书台的机构57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A地主阶级的权欲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C地主阶级的要求 D法家思想的启示58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59不属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点的是A皇权至上 B高度中央集权C发展稳定,一成不变 D深受宗法、等级观念影响60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61.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联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日:“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 引自来支纪事本末卷)太祖之“意”是: 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62唐朝时黄河防汛工程实施的正确程序应是A. 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一工部 B.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一户部C.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工部 D.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户部63.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 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 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64.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利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65.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B.秦朝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C.秦朝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D. 皇帝 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可以直达百姓66中国是东方文明的源头,西方文明的源头是指A爱琴文明 B克里特文明 C迈锡尼文明 D古希腊文明67古希腊文明的发展顺序是:克里特文明黑暗时代迈锡尼文明城邦的发展A B C D68希腊城邦海外殖民运动的后果主要是A扩大了疆域 B改善了生活C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D发展了商业贸易69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A殖民扩张B公民政治C小国寡民D君主专制70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的政体是A贵族制和君主制 B贵族制和民主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 D君主制和僭主制71民主政体的发源地是A克里特文明 B迈锡尼文明 C爱琴文明 D希腊城邦雅典72在古希腊实行的政治制度中,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民主制共和制 B君主制共和制C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D贵族制民主制73雅典民主制的确立者是A梭伦 B米诺斯 C伯利克里 D克里斯提尼74在雅典民主制下,公民大会是 最高行政机关 负责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公民大会洋溢着热烈、公开、有序、文明的辩论和表决气息其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A B C D75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贵族集体统治 B全体国民投票表决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全体国民轮番而治76雅典民主制中“轮番而治”的含义是几个执政官轮流执政 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交替进行 辩论中的胜利者执政77雅典民主制在民主运作方式上表现为差额选举 终身制 议会制 比例代表制A B C D78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来源于: A古代中国B古印度C古罗马D古希腊79古希腊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决策方式的根本区别是A公开性 B民主性 C效率高低 D有无辩论80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存在过僭主制 B面积大 C崇尚武力 D实行民主政体81罗马共和制主要由三层机构组成,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 民众法庭保民官 A B C D82古罗马由帝制取代共和制的主要原因是A共和国内部矛盾重重 B军事将领拥兵自重C平民势力已被严重削弱 D出现公开的君主统治83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查士丁尼新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84十二铜表法的编纂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与公正给平民带来了好处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85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并成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的是A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B查士丁尼法典C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D查士丁尼新敕86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行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说明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87今天很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一审终审制度等几乎都来源于:A古印度法B古埃及法C古罗马法D古希腊法88西方法律大多继承了古罗马法。古罗马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原则,今天依然起作用的有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的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ABCD89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由此发展而成为审判原则的是A“一事不再理”原则 B“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C陪审制原则 D证人制原则90“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你认为对上述这段的话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的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B罗马人不仅能以武力打天下,更懂以法律统治世界C表明罗马法律体系的高度成熟D罗马法在世界史特别是世界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91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产生于A古希腊 B古罗马 C英国 D法国92雅典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演说家,其主要原因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B公民大会的推动 C雅典所具有的公平、文明的社会气氛 D雅典人天生擅长思考93从法律体系看下列四项中的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A查士丁尼法典 B查士丁尼新敕 C秦律 D十二铜表法94古希腊和罗马给人类政治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