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4-12-31 颁布
  • 2015-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A 1166-2014 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_第1页
GA 1166-2014 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_第2页
GA 1166-2014 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_第3页
GA 1166-2014 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91 华人民共和国 公共安全 行业标准  166 2014 石油天然气 管道系统  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   014 - 12 - 31 发布  2015 - 02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166 2014 I 目   次 前言  .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治安 风险等级  . 2 5 安全 防范 级别  . 3 6 安全防范基本要求  . 3 7 一级 安全 防范  . 4 8 二级 安全 防范  . 6 9 三级 安全 防范  . 7 10 保障措施  . 8 166 2014    言 本标准 、 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 司、中 国 石油 天然气 集团公司保卫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监管局、 中 国 石油 天然气股份 有限 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 公司 管道科技研究中心、广州市浩云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彭喜东、董训则、刘爱斌、王章学、 刘丽芳、 杨青、李国华、 杨羽、吴志平、冯治中、付立武、罗鹏、 戴联双、孙洪、张华强、龙中胜。  166 2014 1 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 治安 风险等级 和安全防范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的治安 风险等级、安全 防范级别、安全防范要求及保障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 陆上 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与管理。城镇燃气管道系统、油气田集输管道系统和炼油、化工等企业厂区内油气管道系统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与管理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5408  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   2818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0198 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025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0348 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0396  出入口控制系统 工程 设计规范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670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范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三十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3 术语和定义  0348 2004界定的以 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石油天然气   油、成品油、天然气、煤层气、煤制气、页岩气等的统称。  管道系统  送石油 、 天然气 的 管道 及其附属设施 和油气调控中心 的统称。  166 2014 2 注 : 管道附属设施包括:   管道的加压 站、加热站、计量站、集油站、集气站、输油站、输气站、配气站、处理场、清管站、阀室、阀井、放空设施、油库、储气库、装卸栈桥、装卸场;   管道的水工防护设施、防风设施、防雷设施、抗震设施、通信设施、安全监控设施、电力设施、管堤、管桥以及管道专用涵洞、隧道等穿跨越设施;   管道的阴极保护站、阴极保护测试桩、阳极地床、杂散电流排流站等防腐设施;   管道穿越铁路、公路的检漏装置;   管道里程桩、标志桩、测试桩等;   管道的其他附属设施。  气调控中心   油气管道的操作运行、调度管理、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专业软件等,按照油气管道输送计划进行远程调控等操作的调度控制中心。  家骨干管道  担石油 、天然气输送,对国家经济社会影响重大,天然气年设计输气量大于等于 10010 8油年 设计 输量 大于等于 100010 4t、成品油年 设计 输量 大于等于 50010 4跨国管段 。  首站 输送石油 、天然气管道的起点站。  末站 输送石油 、天然气管道的终点站。  枢纽站  条国家骨干管道汇集处设置的站。  阀室 为输送石油、天然气管道截断阀门专设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治安风险等级  道系统可能遭受盗窃、抢劫、人为破坏等安全威胁 以及 遭受侵害后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产生社会影响的程度。  安全防范级别  of 据管道系统 治安 风险等级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水平。  特殊时期  家重大活动 期间 、重要节假日、严重自然灾害期、发生恐怖破坏事件可能性较大的时间段等时期。  4 治安风险等级  位 治安 风险等级的确定  166 2014 3 企业应依据本标准确定 所属 管道系统部位的治安风险等级,治安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划分为 一级 、二级和 三级 。  险部位  级风险部位  一旦遭受侵害,将造成管道系统大范围停产、停供,且易发生闪燃、闪爆、严重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导致特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并引起公众恐慌的部位。一级风险部位主要包括:  a) 国家级 油气 调控中心 (含备用调控中心) ;  b) 国家 战略 石油 储备库、 大型 商业 油气 储备库;  c) 国家骨干管道系统首(末)站、枢纽站;  d) 国家骨干管道系统 跨越 或隧道穿越 长江、黄河的 管 段 ;  e) 国家骨干管道系统 地处 治安复杂和 人口密集地区的 部位 ;  f) 输油管道系统地处 水源地区 的部位;  g) 其他可列为一级风险的部位。  级风险部位  一旦遭受侵害,将造成管道较大范围停产、停供,可能引发闪燃、闪爆、严重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部位。二级风险部位主要包括:  a)  除  a)以外的 油气 调控中心 ;  b)  除  b) 以外的储油库、 储气库;  c)  国家骨干管道系统的 加压 站、输油 站 、输气站 及其他管道系统的 首(末)站 ;  d)  国家骨干管道系统 跨越 或 隧道穿越 除长江、黄河以外 的 大型河流 的 管 段 ;  e)  除 国家骨干管道系统 以 外的管道系统地处 治安复杂和 人口密集地区的 部位 ;  f)  其他可列为二级风险的部位。   级风险部位  除一、二级风险部位以外的管道系统,包括 一般 站场、阀室和管道等。  5 安全防 范 级别  安全防范级别由高到低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管道系统部位的 安全 防范 级别应与该部位 治安 风险等级相适应,即一级风险部位应满足一级安全防范 要求,二级风险部位应不低于二级安全防范 要求 ,三级风险部位应不低于 三级 安全防范要求。  6 安全防范 基本要求  力防范  企业 应 配备专、兼职 治安 保卫人员 ,并为其配备 必要的 防护器具、 交通工具、通讯器材等 装备 。  企业应制定 值班 、监控和 巡查 、 巡护等 安全防范工作 制度。在岗 值班、值机、巡查 、 巡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有关情况,及时处理发现的隐患和问题。  企 业 应在公安机关指导下 制定 完善治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组织 开展培训和定期演练。  企业 应积极 宣传 石油 、 天然气 管道 安全与 保护 知识 。  有关部门 应依法加强对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 ,督促 落实治安保卫措施。  体防范  166 2014 4 应 在 油气调控中心、 各类储油( 气 )库及管道站 场 、阀室等 的 周界建立实体防范设施(金属栅栏或 砖、石 、 混凝土围墙等),并在其上方设置防攀爬、防翻越障碍物。  应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在 管道沿线 设置里程 桩、 标志桩、 警示牌。  术防范  新 建、改建、扩建的 石油 、 天然气 管道 系统的安全防范工程 程序 应符合  75的规定。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应符合 0395的规定 。视频监控 系统应能有效地采集、显示、记录与回放现场图像 。 图像存储时间 大于等于30 天 。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应符合 0394的规定 。入侵报警 系统应能有效地探测各种入侵行为,报警响应时间 小于等于 2s。 入侵报警系统应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联动时间 小于等于 4s, 非法入侵时 的联动图像应长期保存。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 0396的规定 。 出入 口控制系统应有效将人员的出入事件、操作事件、报警事件等记录于存储系统的相关载体,存储时间大于等于 180天 。  电子巡查系统设计应符合  644的规定。 电子 巡查日志应完整,不可删改, 存储 时间应 大于等于 180天 。  安全防范工程中使用的设备 、 设施 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并经检验或认证合格。  技术防范 设备应安装在易燃、易爆危险区以外,必须安装在危险区内时,应选用与危险介质相适应的防爆产品。设计安装 除符合  应符合 0016、 0058和 0183的规定。  技术防范系统的安全性 、 电磁兼容性、 可靠性、环境适应性 应符合 0348 2004中  技术防范系统 的防雷应符合 0348 2004中 B 50343的规定。应根据环境、当地雷暴日数 等 因素 ,按  670的要求采取相应的 防范 措施。 技术防范系统的传输与布线应符合50348 规定。不适宜采用有线传输的区域和部位,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并应 保证传输 信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抗干扰性能。  技术防范系统的供电应符合  15408的规定。  技术防范系统需要联网的 ,应对 网络 结构、组网模式等进行统筹规划, 并符合  28181的规定 。  企业 应 建立安防 监控中心, 安防 监控中心 应符合 0348 2004中   企业 安防 监控中心应设置 紧急报警 装置 。  企业安防 监控中心 紧急报警信息宜就近接入当地公安机关 。  7 一级 安全 防范  家级 油气调控中心 (含备用调控中心) ,国家战略 石油 储备库 、大型 商业 油气 储备库,国家骨干管道系统首(末)站、枢纽站  人力防范除符合 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在 周界 主出入口 设 置 门卫 值班室 , 并 配备专职 门卫值班人员 24  b)  配备 专职或兼职 治安 保卫人员, 对 油气 调控中心、 库(站) 区 及其周边 进行 日常 巡查 、 巡护 ,24查 、巡护 不少于4 次 ;  166 2014 5 c)  安防 监控中心 配备 24 员,值机人员应接受专门培训 ;  d)  特殊时期 , 增加巡查 、 巡护次数, 增加 巡查 、 巡护 人员配 备 数量 。  实体防范除符合 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  a)  库(站) 周界实体防范设施外侧高度不低于 其上方应加装滚丝网 或 铁丝网。 周界实体防范设施采用金属栅栏时,其材质、组件规格等满足安全防范的要求,竖杆间距 小于等于 150m 以下部分不应有横撑 ;  b)  门卫值班室 位 于周界外 侧 (整体或部分)时, 采取 实 体 防范 措 施 ;  c)  在 周界 主出入口 外设缓冲区,缓冲区设置 自动、半自动防冲撞装 置,也可采用 其他 实体阻 挡 设施 。 特殊时期, 防冲撞装 置 、 实体阻 挡 设施均 设置为阻截 状态 。  技术防范除符合 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安装摄像机 ,对 周界 、 周界 出入口和 所有 重要部位实施 24  b)  人员出入口的监视和回放图像能够清晰辨认人员的体貌特征 ; 机动车辆出入口的监视和回放图像能够清晰辨别进出机动车的外观和号牌 ; 较大区域范围的监视和回放图像能够辨别监控范围内人员活动状况;  c)  视频 监控 系统显示 和回放图像质量主观评价项目符合 01982的规定,评价结果不低于该条款表 分 ,图像的水平清晰度不低于 400 d)  在 周界 、 周界 出入口 及 油气调控中心 、 库(站 ) 内重 要部位 安装 入侵报警 装置 ;  e)  在周界出入口安装出入口控制设备,出入口控制系统与该区域的摄像机 联动 ;   f)  设置 覆盖 油气调控中心、库(站)所有区域 的电子巡查系统 ;  g)  特殊时期,采 用安全检查设备,对进入 油气调控中心 、 库(站) 的车辆、人员、物品进行安全检查 。  家骨干管道系统 跨越 或 隧道 穿 越 长江、黄河的 管 段  人力防范除符合 应符合以下规定:  a)  跨越 或 隧道穿越 管 段 设 置 值班室 的 ,至少配备 2 名专职或兼职 治安 保卫人员 24h 值守 ;未 设 置值班室的, 至少 配备 2 名 专职 或兼职 治安 保卫人员 , 并 对隧道口两端 进行 日常 巡 查 、 巡护 , 24查 、 巡护 不少于 2 次 ;  b)  特殊时期, 增加巡查 、 巡护次数, 增加 值 守 或 巡查 、 巡护 人员配备 数量 。  实体防范除符合 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在 跨越或 隧道穿越 管段 两 端所建的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均应 符合 0251、 0253的规定;  b)  在 跨越 或 隧 道穿越管段 两 端 建 立 周界 实体 防范设施, 并设置警示 标志 牌。 周界 实体防范设施的外侧高度不低于 在 其 上 方 加装铁丝网或其他防翻越障碍物 ;  c)  不具备建立 周界 实体 防范设施条件 的 隧道 , 对隧道口两端进行 封堵 。  技术防范除符合 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a)  输油 管道 安装 具备 定位 功能 的 泄漏 监测 系统 , 隧道穿越的 输气 管道 加 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b)  在 跨越 或 隧道穿越 管 段 两 端安装固定式摄像机 , 实施 24 视频 c)的 规定 ;  c)  设置电子巡查系统 ;  d)  在 值班室显示、记录和处理 技术防范 系统信息 , 并 与 企业 安防 监控中心 联网 ;未设值班室的,将技术 防范 系统信息 上 传至企业 安防 监控中心。  家骨干管道系统 地 处 治安复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部位 ,输油管道系统地处 水源地区 的部位  人力防范除符合 应符合以下规定:  166 2014 6 a)  配备 巡查 、 巡护人员 进行 日常巡 查 、 巡护 , 24查 、 巡护不少于 1次 ;  b)  特殊时期 , 增加 巡查 、 巡护 次 数,增加 巡查 、 巡护 人员配备 数量 。  实体防范除符合 应 在 裸露管道易攀爬部位设置具有防攀爬功能 的实体 防范 设施,并设置警示牌。  技术防范除符合 应符合以下规定:  a)  符合  a)的规定 ;  b)  在管道沿线 设置 卫星定位巡检 系统或电子巡查系统;  c)  在 阀室安装 摄像 机 或 入侵探测器 ,视频图像或报警信息上传至企业安防监控中心。   地方结合当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宜在打孔盗油 等 案件 多发 管 道沿线的主要 路 口 安装摄像机, 对 通过路口 的人员和车辆 实施 24  他可列为一级风险的部位  除符合第6 章 的规定外,还应 符合 相应部位一级 安全 防范的规定。  8 二级安全 防范  域油气调控中心, 除 国家战略 石油 储备库 、大型商业 油气 储备库 以外的储油库 、 储气库 , 国家骨干管道系统的 加压 站、输油站 、输气站 及其他管道系统 的 首(末)站  人力防范 除 符合 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在 周界主出入口设 置门卫值班室;  b)  配备专职或兼职治安保卫人员或巡查、巡护人员,对油气调控中心、库(站)区及其周边进行日常 巡查 、巡护 , 24查 、巡护不少于 3次 ;  c)  特殊时期,符合  d)的规定;  d)  安防 监控中心接收一级风险部位 技术防范 系统信息的,符合  c)的规定。  人力防范 除 符合 ,宜符合以下规定:  a)  周界主出入口 宜 配备 专职或兼职治安 保卫人员 24  b)  安防 监控中心不接收一级风险部位 技术防范 系统信息的,宜 配备 兼职治安保卫人员,确保 24。  实体防范 除 符合 , 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库(站) 周界实体防范设施外侧高度不低于 其上方加装铁丝网 。周界实体防范设施采用金属栅栏时,其材质、组件规格等满足安全防范的要求,竖杆间距小于等于 1501  b)  符合  b)的规定;  c)  在 周界主出入口外设缓冲区,缓冲 区内设置 实体阻挡设施。 特殊时期, 实体阻挡设施设置为阻截状态 。  技术防范 应 符合  a) f)的规定 外,还 应 在 油气调控中心、 库(站)设置安防 监控中心,安防监控中心设置 紧急报警 装置 。  技术防范 除 符合 ,宜符合以下规定:  a)  油气调控中心、 库(站 )安防监控中心设置的 紧急报警装置宜就近 接入当地公安机关 ;  b)  宜在 周界主出入口设置出入口控制 装置,出入口控制系统与该区域的摄像机 联动 。  家骨干管道系统 跨越 或 隧道穿越 除长江、黄河以外 的 大型河流 的 管 段  166 2014 7 人力防范 除 符合 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a)  跨越或隧道穿越 管段未设值班室的,至少配备 2名兼职治安保卫人员或巡查、巡护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巡护, 24护不少于1 次;  b)  特殊时期, 符合  b)的规定 。  人力防范 除 符合 ,宜在跨越或 隧道穿越管段设置值班室,配备兼职治安保卫人员或巡查、巡护人员 24 实体防范 除 符合 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在 跨越或 隧道穿越 管段两端所建的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均应 符合 0251、 0253的规定;  b)  在隧道穿越管段两 端 设置警示标志,并对隧道口两端进行 封堵 ,在 管道易攀爬部位设置具有防攀爬功能的实体 防范 设施 ;  c)  在跨越管段两 端 建立周界实体 防范设施 ,周界实体防范设施的 外侧高度不低于 其 上 方加装铁丝网或其他防翻越障碍物 。  实体 防范 除 符合 , 宜 在 跨越 或 隧 道穿越管 段 一 端 设值班室。 值班室设在  c)所述的周界实体 防范设施 内部区域,不 适宜 设在周界 实体 防范 设施内 部区域 的,采取其他实体 防范 措施。  技术防范 除 符合 还应 设置卫星定位 巡检 系统或电子巡查系统 。  技术防范 除 符合 ,宜符合以下规定 : a)  输油 管道宜安装具备定 位功能的泄漏 监测 系统,隧道穿越的 输气 管道 还宜 加 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  b)  宜在 跨越 或 隧道穿越 管 段 两 端安装摄 像机 , 实施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