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县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县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县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县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关于县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油茶种植,在XX县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XX县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把油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富民产业来抓,油茶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一、石城油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XX县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是个典型的东南丘陵低山地区。全县林地总面积为181万多亩,人均6亩左右,耕地面积万亩,人均亩。石城曾是赣南油茶的中心产区之一,有悠久的生产历史,茶油也曾是群众的传统食用油。解放初期全县有油茶林面积12万亩,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只有万亩,至XX年只有万亩。XX年以来,XX县加大了油茶种植力度,先后实施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油茶产业示范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油茶示范林建设项目和省级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完成新造油茶林万亩,油茶品系有长林系列、赣无系列和赣州油系列。主要分布在小松镇、横江镇、龙岗乡、琴江镇、珠坑乡、大由乡,涉及企业7家、500亩以上大户5家,农户414户。完成老油茶林改造万亩,主要分布在横江镇、珠坑乡。目前,全县新老油茶林总面积万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XX县油茶林经营主要模式有公司、大户、“公司农2/11户”、农户等千家万户种植油茶的经营模式。公司、大户模式是指公司和大户通过采用租赁或流转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开发种植油茶;“公司农户”模式是林农无偿提供土地,交由公司种植油茶,所取得收益按比例进行货币或实物分成;农户模式指林农在自家林地或承包他人林地种植油茶。二、XX县油茶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1、促进了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增加了种植户收入。通过7年来有关油茶新造项目的实施,新造油茶面积达到万亩,为油茶产业链发展打下了扎实的果源基础。目前全县油茶籽产量达到1000吨,产值2300万元。2、引进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依托省林科院的技术优势在XX县设立定点育苗点,对嫁接工人进行“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现场培训,这是XX县第一次引进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第一次开展油茶嫁接苗培育,使育苗点周边的农民掌握了一项新的就业技能,这些农民这几年来一直都参与油茶嫁接苗培育而增加收入。3、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就目前的条件而言,油茶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油茶苗木培育、新造林整地、栽植、施肥、抚育和采收都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来完成,因此为农民工的就业拓3/11宽了渠道。农民在苗木培育、新造和抚育管理过程中,直接增加了收入,而且农民工工资也从XX年的35元/天上涨到现在的100元/天,农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4、生产经营习惯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这几年油茶项目的实施,油茶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最明显的变化一是使用优质嫁接苗造林成为习惯。二是逐步改变了“人种天养”的经营习惯。5、保护了生态环境。通过大面积新造油茶,使部分荒山荒地、疏林地、火烧迹地成为了油茶林,绿化环境、保持水土、促进生态脆弱区的植被恢复,显着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同时,油茶花在深秋季节盛开,洁白灿烂,既是观赏树,又是蜜源林,为发展油茶文化,开展森林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三、石城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1、强化组织领导,促进油茶产业建设健康有序开展。XX县早在XX年就成立了“油茶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县长担任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以每年13万亩的速度扩大高产油茶种植面积工作目标。为推动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县千方百计为油茶产业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一是建立林地流4/11转绿色通道。二是鼓励社会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油茶开发。三是制定木材采伐指标优先政策,但是严禁借油茶开发之名乱砍滥伐林木。四是大幅提高无偿资金补助。2016至2016年油茶新造林每亩无偿资金补助标准分别为220元、250元、350元、430元、405元和405元(中央财政补助2016年200元/亩,20162016年300元/亩),用于购买优质苗木、肥料,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五是积极为公司和大户林地流转提供服务。六是对油茶大户进行欧洲投资银行贷款项目扶持,已贷款资金1250多万元,还有2000万元贷款资金省林业厅项目办正准备下拔。2、创新工作方法,扎实有序推进产业发展。一是县委、县政府已明确将油茶富民产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考核中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为了掌握建设进度与质量,有效推动整地造林进程,县委办和政府办不定期抽调人员对各乡(镇)整地造林情况进行督查。三是对油茶产业建设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四是按照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提倡“戴帽子、系带子、穿靴子”的整地模式,即山顶林木不清理、条带之间不清山、山脚田边不造林。3、实施种苗保障工程,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为了充分保证品种品质,我县始终把种苗工作放在第一位。省林科院XX就在我县设立油茶嫁接苗培育基地,5/112016年以后兴民公司、普生公司先后被列为省油茶定点育苗基地,使用经省级鉴定的“赣无”和“长林”系列优良品种的接穗嫁接。造林所需苗木全部采用省林业厅定点育苗单位培育的优良无性系嫁接苗,并选用壮苗造林,对非优良品种和不合格苗木一律禁止上山造林。4、构建科技支撑体系,为油茶产业建设注入科技生产力。通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专家传”的形式,一是及时组织人员参加有关培训,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广大种植户。二是聘请江西省林科院经济林所为我县油茶示范项目科技支撑单位,负责为示范项目建设提供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共免费培训人员3000多人。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油茶产业发展的知名度和知晓度。通过各种媒体和有效的宣传形式对我县油茶产业建设进行广泛的宣传,一是对内利用宣传单、简报、宣传牌、宣传车和参观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知晓度。二是对外则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提高我县油茶产业建设知名度。四、石城油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做法1、区域生态环保特色鲜明石城地处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东、北、西三面环山,中部至西南部较为低平,全境成北高南低的“撮斗形”,千里赣江发源于此。得天独厚的区域地理位置,形成了“只6/11要自己不污染,就不易受别人污染”的特点,县委、县政府多年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把各类污染企业拒于境外。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种植的油茶具有“生态、环保、纯天然”的特点。2、自然地质条件优越适宜石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温度,年均日照时数1845小时,年均降水量1780毫米,年均无霜期287天,具有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的特点,极其适合油茶种植生长。约占全县林地面积三分之一的紫色砂砾岩土,虽然种植成本偏高,但产出的茶油富含各类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品质极高,单价高出平均水平二成以上。3、种植传统历史悠久石城种植油茶的历史悠久,上朔到明清时期,珠坑乡三和村的茶油曾经进京上贡;分田到户初期,产区农民上缴的公购油中就包含茶油一项;集体林权改革前,林区的油茶树曾以株为单位分给农户承包经营,形成了各家各户都有油茶林的情况。传统的种植历史为我县的油茶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五、石城油茶产业发展方向1、巩固提升现有油茶林质量督促和引导经营主体将近几年新造的万亩油茶林管7/11好、管精,设立油茶林抚育管护财政补助资金,做好每年的抚育、锄草、施肥、修剪、补植等工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油茶产业建设出精品、增效益。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实施管护用房、简易运输公路或林区公路、安装排水灌溉设施、林火隔离带、林道等基础设施的油茶基地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加大万亩老油茶林的改造和扶持力度,开展老油茶林的垦复、施肥、修剪、砍杂、品种更新、重造等改造工作。主要采用股份制改造模式进行精准扶贫,由县赣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江源公司)整合油茶产业扶贫资金3000万元,为贫困户入股种植4年以上的高产油茶基地万亩,采取保底分红的方式,由全县贫困户享受,实现脱贫。2、适度开发新造油茶林XX县林地资源充裕,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80余万亩,林地资源储备充足。通过以公司和大户为龙头,大力发展千家万户按照“五统一分”模式(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标准、统一苗木、统一种植、分户管理)种植油茶,开展“企业农户”,贫困户种植,山地入股,“农户返包”等扶贫模式精准扶贫,在大力发展油茶富民产业的基础上,从理念上、技术上、全产业链上进行帮扶,变输血为造血,带动更多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主要采取公司大户新种模式进行精准扶贫,该模式主要将贫困户的油茶产业发展金8/11融扶持贷款资金由赣江源公司自己新种或入股到其它公司大户新种的高产油茶林,预期收入当期兑现,保障贫困户合理收益,实现脱贫。同时还有林地入股模式和千家万户经营模式壮大油茶产业精准扶贫的力度。3、政府引导,协会运作,延伸产业链条。政府搭建好信息平台,由油茶协会建立油茶产业发展网,提供技术、劳务、加工等全产业链最新信息。鼓励和规范油茶种植企业按标准要求建立油茶加工企业,扶持石城珍珠源油茶产业科技园建设,开展精加工、深加工,打造优势品牌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合秀美乡村建设,挖掘油茶花观赏季,油茶园生态旅游等旅游资源,通过公司、大户、农户共同建设,实现油茶产业繁荣发展。六、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资金不足,严重影响高产油茶林营造质量。油茶树生长周期长,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高效益。按目前的物价水平和高产优质营造标准,一亩油茶林(100株)从整地到第四年始果大概约需投资5240元,高标准改造一亩低产油茶林约需1200元。而目前多数经营主体和农民因资金不足,投入远达不到建设丰产林要求。大多数新造一亩油茶林投资只有20003000元,改造一亩低产老油茶林投入只有200元左右。现有的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太低,企9/11业、大户和农民难于解决巨大的资金缺口问题,实际投入不足,经营管理粗放,造成当前油茶优势和潜力难于发挥,产量达不到预期效果。2、种植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道路、灌溉设施、工棚房、晒场和林火隔离带等基础设施是油茶种植基地的配套设施,由于资金困难和种植户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这些设施的建设明显滞后。3、老油茶林效益低下(1)、由于品种混杂,品种日益退化,挂果率低。(2)、抚育管理粗放。大部分老油茶林多年来未采取砍杂、垦复和施肥等抚育管理措施,究其原因一是农民外出务工的多,缺少抚育管理劳力;二是单产不高,农民抚育管理积极性不高;三是对老油茶林进行改造需要的投资较大,农民认为不划算;四是长期形成的“人种天养”的经营习惯,对老油茶林疏于管理。(3)、病虫害严重。造成树体营养生长不良、单位面积产量严重低下,效益持续不高,严重挫伤了林农加强管理、增加投入的积极性。七、发展石城油茶产业的几点建议1、加大油茶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提高新造油茶林的补助标准至1200元/亩、改造低产油茶林600元/亩、现有油茶林抚育600元/亩连续抚育10/113年的标准予以补助。设立油茶林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实施管护用房、简易运输公路或林区公路、安装排水灌溉设施、林火隔离带、林带等基础设施的油茶基地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在生产用房、管理用房、晒场建设等方面用地政策上提供优惠政策。2、拓宽油茶产业发展金融渠道。增加油茶造林贷款贴息补助,建立面向林农等生产经营者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简化贷款手续,扩大信贷规模,延长贷款期限,开展包括油茶林林权抵押贷款等符合油茶产业发展需要的多种金融服务。3、开展油茶林政策性保险业务参照国家对公益林和商品林的保险补贴政策,开展油茶林政策性保险业务,实行经营者自愿投保,财政适当补贴原则,增强林农及油茶企业抵御森林火灾、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4、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新举措XX县目前共有油茶林面积万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