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新型农民学校创建工作汇报_第1页
镇新型农民学校创建工作汇报_第2页
镇新型农民学校创建工作汇报_第3页
镇新型农民学校创建工作汇报_第4页
镇新型农民学校创建工作汇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镇新型农民学校创建工作汇报镇是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是山东省首个“千亿”镇。大王镇不靠山,不临海,没有任何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多年来经济社会不断实现跨越发展,一直走在全市发展的前列,这得益于始终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益于大王人民秉承了紧跟党走、创新实干的光荣传统和“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的工作作风。当前,黄蓝国家战略在东营叠加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奋斗目标,为我们大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掀起“二次创业”的热潮,必须加快思想转变,提升发展境界,凝聚发展合力。创建新型农民学校恰好为此提供了一个有力抓手和广阔平台。在大王镇新型农民学校创建工作中,我们立足实际,确定了“一统三分”的工作思路“一统”,就是充分发挥大王镇的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爱党爱国爱家乡”主题教育,以此为统领,贯穿各个群体、各项工作,升华创业发展信念,激发创先争优热情,凝聚立足新起点、创造新辉煌的强大合力。为此,在教学阵地建设上,我们进一2/5步规范提升刘集红色教育基地,依托新建的延集社区服务中心打造了延集社区红色教育基地,构建了南北“两点一线”的红色教育阵地。在培训重点上,发挥两大教育基地的主阵地作用,面向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和创先争优教育。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展党的建设及党性教育培训班12期,培训7600人次。刘集教学基地每年接待参观学习的党员群众达万人以上。同时,我们每年都开展“双爱月”、“消夏晚会”、“金秋花节”、“励志书画展”、“吕剧交流会”等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十佳劳动模范”、“百名岗位标兵”、“千户文明家庭”等创评活动,大力营造爱国爱家乡、争先创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三分”就是立足农村实际,突出特色、分类培训、协调发展。在东部片区,依托刘集教学基地、嘉颐实践教学基地和黄河口甲鱼养殖基地,主要对周边村群众开展高档花卉苗木培育、标准化蔬菜种植、黄河口鳖养殖技术培训,一方面,为基地培养自己的技术员和员工,另一方面,引导群众自主创业,增加收入。今年以来,刘集教学基地、嘉颐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技术培训12期,培训1300人次,成功转移劳动力660余人。黄河口鳖养殖基地面向全县开展养殖技术培训4期,培训160人次。同时,依托刘家社区教学点,开展社区建设、社会管理和文明新风培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在西部片区,依托农业产业化培训基地、3/5健士富硒蔬菜基地、奶牛养殖基地,采用“课堂培训现场指导”的方式,主要开展大棚蔬菜种植、特色养殖技术培训,提高群众致富本领。针对全镇工业企业多、富余劳动力多,企业对高素质员工需求强烈、群众就业愿望强烈“两多两强”的状况,在镇区,依托大王职业学院建立劳动力转移实训基地,面向全县重点面向全镇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初步探索建立了“四个一”的培训模式一是建立一个信息对接平台。依托镇便民服务中心,整合人保、经贸、公安等部门资源,建立劳动力资源动态数据库,有效对接、整合就业需求信息和企业用工信息。同时,结合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送信息”活动,通过电台、报纸、手机短信、宣传车、广播等形式,将用工信息覆盖到村到户,畅通信息双向选择渠道。二是建设一处实训基地。大王职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完善,建有设备先进的实训车间,能够满足技能理论、实践应用一体化培训需求。三是建立一套培训流程。以职业学院实训基地为中心,整个培训流程分为“信息有效整合校企充分对接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基地教学结业考试考核优先推荐就业跟踪指导服务”七个环节。在整合信息、校企充分对接的基础上,确定培训课题,制定培训计划,发布培训通知,组织开展培训。在培训教室进行理论教学、素质教育,在实训车间指导理论应用、实际操作。培训内4/5容既有机械加工、化工、电气焊等岗前技能培训,又有爱岗敬业、安全生产教育,同时安排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宣讲,全面提升学员素质能力。对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优先推荐到企业务工。四是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建立了群众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对接、教学组织管理、培训考核、跟踪服务、资金保障、劳动维权等工作机制,保证了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截至目前,实训基地已与全县56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劳动力供需关系,举办培训14期,培训600人,实现成功就业480人。初步建立了一条由分校牵头,以实训基地为平台,村校企三方联动配合,流程规范、企业认可、群众信任的培训就业路子。今年以来,按照“一统三分”的思路,合理制定全镇“模块化”培训计划,在分校千人大讲堂、9个教学点、10处基地、97个村有序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加快成果转化,努力扩大新型农民学校的影响力。目前,全镇共开展各类培训256期,培训万人次。刘集、嘉颐等一批基地、园区得到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了荣若金、王继海、李秀莲、王德花等一批致富带头人,提素质、学技能、谋发展的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为全镇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5/5资140亿元,进出口总值30亿美元,镇级财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