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博玛轻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1页
合肥博玛轻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2页
合肥博玛轻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3页
合肥博玛轻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4页
合肥博玛轻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相关文档资源请访问HTTP/WWWDOCINCOM/LZJ781219完整CAD设计文件以及仿真建模文件,资料请联系68661508索要摘要毕业设计是合肥市博玛轻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厂区详勘,详细介绍了岩土工程勘察的步骤、方法和原理,并对可采取的地基处理方式进行设计。其中,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及地基处理1自然地理概述;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明确了建筑物的地形、地貌地基土的构成及特征,地下水,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类别和地基土地震效应评价;3勘察工作布置介绍了钻探与取样,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4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介绍了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岩土工程设计参数;5地基综合评价对场地地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基础方案分析与评价;6地基基础方案设计对该建筑物基础形式,对筏板基础进行了设计和论证。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承载力;筏板基础ABSTRACTGRADUATIONDESIGNISTHEHEFEIBOMALIGHTEQUIPMENTMANUFACTURINGCODETAILEDSURVEY,DETAILEDINVESTIGATION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OFTHESTEPS,METHODSANDPRINCIPLES,ANDDESIGNOFFOUNDATIONTREATMENTMETHODSCANBEADOPTEDAMONGTHEM,THEMAINCONTENTS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ANDFOUNDATIONTREATMENT1NATURALANDGEOGRAPHICALOVERVIEW2SITEENGINEERINGGEOLOGICALCONDITIONSCLEARTHEBUILDINGOFTOPOGRAPHY,SOILCOMPOSITIONANDCHARACTERISTICS,GROUNDWATER,ADVERSEGEOLOGICACTIONS,TYPESOFEVALUATIONANDFOUNDATIONSOILSITESEISMICEFFECT3INVESTIGATIONWORKARRANGEMENTINTRODUCESTHEDRILLINGANDSAMPLING,INSITUTESTING,INDOORSOILTEST4THEPHYSICAL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FOUNDATIONSOILMAINLYINTRODUCESTHEFOUNDATIONSOILPHYSICALMECHANICSPROPERTYINDEXSTATISTICS,THEDESIGNPARAMETERS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5COMPREHENSIVEEVALUATIONFOUNDATIONFORSTABILITYANALYSISANDEVALUATIONOFSITEFOUNDATION,ANALYSISANDEVALUATIONOFFOUNDATIONSCHEME6THEDESIGNFOUNDATIONSCHEMEONTHEBASISOFFORMOFTHEBUILDING,THEDESIGNANDDEMONSTRATIONOFTHERAFTFOUNDATIONKEYWORDS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THEBEARINGCAPACITYOFTHEFOUNDATIONRAFTFOUNDATION参考文献1李智毅、唐辉明主编,岩土工程勘察,2000,第一版,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黄生根、张希浩、曹辉等,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工程,1999,第二版,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3陈仲颐、周景星、王洪瑾著,土力学,1994,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4史佩栋、高大钊、桂叶琨主编,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手册,2000,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李粮纲、陈惟明、李小青主编,基础工程施工技术,2001,武汉中国地质大学6周景星、李广信、虞石民、王洪瑾主编,基础工程,2007,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7华南理工大学等四校编,地基及基础,199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李世京、刘晓敏、杨建林,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1990,北京地质出版社9孟庆文、刘永超等基础工程设计与地基处理,2000,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0华南理工大学等四校编,地基及基础,199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ASTMS11947277STANDARDTESTMETHODFORBEARINGCAPACITYOFSOILFORLOADONSPREADTOOTINGJ12ELIAS,VJURAN,1SOILNAILINGFORSTABILIZATIONOFHIGHWAYSLOPESANDEXCAVATIONSFHWAIRD一891198,JUNE199186890513LEEFHYONG,KY,QUAK,CNANDCHEE,KT1998EFFECTOFCORNERSINSTRUTTEDEXCAVATIONSFIELDMONITORINGANDCASEHISTORIESASCE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VOL124,NO4,APRIL33934814BYME,RJWALKINGSHAW,JLFHWAINTERNATIONALSCANNINGTOURFORGEOTECHNOLOGY,SEPTEMBEROCTOMBER1992,FHWA/PL931020,JUNE1993目录文字部分一、前言31工程概况32勘察工作目的33勘察工作依据34勘察工作量及完成情况45原位测试451标准贯入试验452重型动力触探553波速及地微振测试654静力触探试验66土工试验7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综述81地形地貌82地基岩土构成83水文地质条件94地基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941岩土指标统计95区域地质构造1251构造1252地层12三、场地岩土工程综合评价131不良地质作用132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13地基土的均匀性133地基土均匀性134地基土膨胀性135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136天然地基设计参数157桩基础设计参数1571桩基参数1572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1673地基承载力评价168地基土的变形特性预测179地基与基础方案1791基础设计方案的原则18911基础方案设计的选择18912基础的作用和结构类型的选择因素19913地基处理方案论证1992地基基础变形验算19921地基基础变形的计算方法19四、结论与建议21图表部分1勘探点一览表1张2总图例1张3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张4工程地质剖面图9张5钻孔柱状图12张6静力触探单孔曲线柱状图10张7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1张8土工试验成果表1张合肥博玛轻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一、前言1工程概况受合肥博玛轻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拟建合肥博玛轻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厂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该项目位于合肥市高新区长宁大道和湖光西路交叉口东北角。总占地面积200066,总建筑面积27580。建筑物包括一栋5层综合楼,2栋3层车间厂房,一栋2层车间厂房,框架结构。本次勘察范围为上述全部拟建建筑物场地。2勘察工作目的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规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根据拟建建筑物的性质及有关规范的规定,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1)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作出评价;2)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并分析其对砼的腐蚀性;3)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4)查明场地有无不良地质现象,评价其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5)结合工程结构与载荷条件,提供地基基础方案建议及设计施工所需的各种岩土参数;3勘察工作依据本次勘察工作依照以下规范、标准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GTJ/T87201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4勘察工作量及完成情况根据拟建建筑物规模、性质、结构特点、场地施工条件,结合国家现行的勘察设计规范要求,本次勘察采用钻探、静力触探、室内试验等几种勘探及测试手段,共布置勘探孔33个,总进尺3848M,其中钻探孔12个,进尺14590M,静力触探孔21个,进尺2381M,取原状土样16件,测高程33点。外业勘探工作于2013年05月14日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报告于2013年05月24日提交。内业资料整理、图表绘制及文字报告编写、校审工作于05月30号完成。5原位测试勘察原位测试包括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和波速(单孔检层法)测试等等。51标准贯入试验为获得土层沿深度方向的密实变化情况,在标贯孔及取土孔中的砂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试验自地面下15M开始,标准贯入试验位置及间距参照取样要求。1)适用土质类别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2)试验目的通过标准贯入测试可以了解地基土在竖向、水平向的密实度变化情况,可对砂土、粉土、粘性土的物理状态,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等做出评价。3)试验设备。对齐标准贯入试验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标准贯入器、探杆、穿心锤锤垫和自动落锤装置。4)技术要求(1)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当孔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2)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擦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3)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达30CM时,可记录50击的实际贯入深度,资料整理时换算为相当于贯入度为30CM时的标准贯入锤击数N。(4)资料整理现场编录员必须认真、准确地记录试验结果,标准贯入试验成果N可直接标在工程地质剖面图上,绘制单孔标准贯入击数N与深度关系曲线或直方图。统计分层标贯击数平均值时,应剔除异常值。52重型动力触探1)规格和适用的岩土类别见下表。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极软岩2)试验目的根据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指标和地区经验,可进行力学分层,评定土的均匀性和物理力学性质(状态、密实度)、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等。3)使用设备本次试验使用的设备包括635KG重锤、圆锥头、触探杆、穿心锤等。4)试验要求(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2)重型动力触探探头的锥角为60试验设备的各部件应由高强度的钢材制作,触探杆应平直,探杆接头的连接应牢固;(3)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的过程应该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并且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度宜为1530击/MIN;(4)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宜转动探杆一次;(5)现场工作将探杆放入试验深度,连续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为N635。对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63550时,可停止试验。或者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按上述操作再试验。5)资料整理(1)单孔连续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绘制锤击数与贯入深度关系曲线;(2)计算单孔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时,应剔除临界深度以内的数值、超前和滞后影响范围内的异常值;(3)根据各孔分层的贯入指标平均值,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场地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和变异系数;(4)试验指标统计、确定,剔除异常值,保证每层指标不少于6个;53波速及地微振测试用单孔检层法来测定每层地基土的剪切波速,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使用仪器为SWS3型多功能勘探与检测仪。在场地布置3个孔的波速测试,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检层法,测点间距一般1020M,并根据地层界限调整测点位置,波速测试孔中B01、B03测试深度不小于200M,B02测试深度不小于500M。现场进行分析,剔除干扰因素引起的异常,选取最佳参数。波速测试由技术人员负责,测试前,技术人员要向测试工明确有关测试要求,检查测试设备是否处于校准状态,并进行联机检查,测试钻孔要达到基本垂直、孔壁基本完好、孔深满足测试要求方可进行测试。其他具体事宜按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进行。54静力触探试验1)适用土层条件粉土、粘性土、中密以下状态的砂类土,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层。2)使用仪器主要设备有地锚反力系统、液压贯入系统和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探头采用双桥探头。3)试验要求(1)所下地锚必须对称、垂直,确保反力装置有效;(2)贯入时探杆要求直立,贯入速率应不大于1203M/MIN。标准贯入试验点具体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对各层的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值及修正值进行了分层统计,统计结果参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性指标分层汇总、统计表”。静力触探试验单孔成果参见附录,“静力触探试验曲线”。6土工试验土工试验包括常规物理性质试验、固结试验(最大压力1200KPA)、颗分试验、三轴剪切试验、渗透试验和自由膨胀率试验等,试验成果见附表“土工试验成果汇总表”。对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分层汇总、统计,统计时剔除了个别异常值,统计结果详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性指标分层汇总、统计表”。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综述1地形地貌建设场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拟建场地原为农田,局部为池塘,现状场地经素填土回填。勘探点高程引测自合肥市测绘院的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S站)的基准点(场地范围外),高程系统为吴淞高程系;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周边环境情况拟建场地东侧红线外为拟建建筑施工场地;红线东侧约118米外为长宁大道;红线南侧约201M外为湖光西路路。综合分析周边环境情况,呈平坦状,可不考虑周围建筑物对场地影响。拟建场地属江淮波状平原地貌单元。2地基岩土构成根据本次钻探揭露,以及静力触探PS曲线力学分层,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定名,该场地内各地层自上而下分布为根据钻探揭露分层,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定名,该场地内各岩土层地基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如下层素填土(QML)黄灰色,湿,粘性土填充,局部场地表层含植物根系,局部含淤泥。场区普遍分布,层厚060590M。该层层厚西部薄东部厚。层粘土(Q4ALPL)褐黄色,硬塑,含铁锰结核及氧化物,局部铁锰结核富集,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场区普遍分布,层顶标高49006M55098M;层顶埋深060590M。各岩土层的详细分布情况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5159)”、“钻孔柱状图(图112)”、“静力触探单孔曲线柱状图(图61621)”。3水文地质条件本地区属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春秋季多偏东风。年平均气温为160,年平均降水量为9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5至6月份。场地地表径流主要受降雨量控制,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中,勘探期间测得的上层滞水水位(静止)埋深为03352M,相应的地下水位静止标高为4998655207M。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本工程场地环境类型属类环境。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2节及上述试验结果,评价工程场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结果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及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根据对周边环境的调查,拟建场地附近无污染源,场地内的土层未受到污染,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及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由于地表水受施工后场地变化的影响很大,可不考虑地表水对建筑物的影响。4地基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41岩土指标统计本次勘察工作在野外钻探之后,进行了室内试验,对每个土样都进行了物理力学指标的统计,其中有液限、塑限、液性指标、塑性指标、含水量、天然重度、天然孔隙比、饱和度、内聚力、内摩擦角、压缩模量、压缩系数,各项指标的统计见附表。对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如下411统计过程(1)统计步骤划分统计单元;岩土指标检查、归整;指标舍弃;指标统计;评价划分单元的合理性;合理取值。(2)划分统计单元的依据处于同一构造部位、地貌单元或同一成因年代;成因、构造、构造或工程性质基本接近;影响工程性质的因素基本接近;指标虽离散,但无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依据土工试验及标贯资料,统计单元体按土层划分的,依据土的实际情况,将每一层土划分为一个单元体进行统计。412各单元体指标的整理与统计在进行数理统计之前,应对各统计单元所属指标进行整理,逐一检查,排除不合理指标,以清除它们对数理统计结果正确的影响。舍弃范围包括一下两类指标(1)无代表性的指标取土工艺不当;土样密封失效或保存期过长;仪器失灵或操作错误;用了重度或孔隙比、失陷性系数等结构性指标已经严重扰动数据;单元之外的薄层或夹层试样。(2)过于离散,显著不合理的指标当指标超出一下范围时,判定其为过于离散指标而舍弃。GD式中;MIFD标准差;由不同标准给出系数,采用正负3倍标准差时取3。G即DNIIMFF1NIIFIFF122式中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算术平均值;MF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标准差;参与统计的样本数。N如果有超出界限的数据应该对舍弃的指标重新统计,计算平均值FM及标准差F再次进行舍弃,直至不再有可舍弃的数据为止。经计算各指标的统计结果见附表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3)主要参数的统计计算对各统计单元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数理统计,以便消除个别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取得各单元体最具代表性的物理力学指标。算术平均值NIIMFF1标准差NIIFIFF122变异系数FM(4)变异性评价NIIF1变异系数0101020203030404变异系数等级很低低中等高很高对齐方式(5)主要参数的划分合理性评价利用指标的回归修正系数S检查单元划分的合理性2918741NS当S9M。、CFG桩基参数可参照钻孔灌注桩。、QSIK指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PK指桩的极限桩端阻力标准值。72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721按地基规范承载力表确定土层承载力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查岩土工程勘察【1】表1210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基本值(),再利用回归修正系数()求得承载力标准值(),根据本地区经OFFKF验,求得的标准值()需乘以经验系数()。经验系数,对新近沉积土取为KF0607,对老沉积土取为10。FFOFK2918741NF式中参与统计的指标个数N变异系数当表中并列两个指标时,按下式计算21式中第一指标的变异系数1第二指标的变异系数2第二指标的折减系数,粉土为0,粘性土为01。722按原位测试标贯及动探试验确定土层承载力查岩土工程勘察【1】表48根据杆长确定实测击数的校正系数。校正系数(N)实测击数(NO)查基础工程【6】表215,据校正击数确定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KF根据本次设计的所取资料,确定承载力的方法有查表法、标准贯入试验及动探的数据为依据并结合合肥地区经验压缩模量(EO为变形模量)取值主要依据室内压缩试验确定。杆长修正系数表钻杆长度/M3691215182110092086081077073070标贯承载力表N357911131517192123FAKKPA105145190235280325370430515600680723静力触探法用静力触探法确定地基土基本承载力的相关公式如下单位MPA0SPFO式中土层比贯入阻力;S、为土类修正系数,可参见岩土工程勘察62页表44。合肥地区承载力经验公式是粘土、粉质粘土FAK104PS269单位KPA单位不对且需加标点粉土、粉砂FAK36PS444单位KPA按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根据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并结合本区建筑经验,综合给定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如下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层填土不宜做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层粘土FAK280KPA73地基承载力评价731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拟建建筑基础埋深135M时,层粉质粘土(混砂)为持力层,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条计算层粉质粘土(混砂)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如下503DBFMAK式中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F、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BD基础底面以下土的浮重度,;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基础底面宽度,大于60M时取60M;B基础埋深,;D计算得。如果设计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以上计算取值不同,应重新计算。732持力层承载力的验算持力层,直接支承基础的地基土层,要求作用在持力层上的平均基底压力不能超过该土层的承载力,表示为AFP式中基底平均压力值,KPA;P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AF各种类型的基础,包括筏形和箱形基础,在验算地基承载力时,基底压力均简化为按直线分布,用材料力学的的方法求之,当作用为中心荷载时,为AGFP式中F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G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KN;A基础底面积,。2M8地基土的变形特性预测层素填土层厚变化较大,但该层需挖除,层素填土挖除后,则持力层层粘土的层厚变化较小,并且该层压缩性较小,所以由上部荷载引起的差异沉降较小,则建筑物发生倾斜及局部倾斜的可能性较小。9地基与基础方案91基础设计方案的原则911基础方案设计的选择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或压缩性过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地基进行处理以增强地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地基变形,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经过处理后的地基成为人工地基。当人工地基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桩基础。桩基础也是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即把建筑物支撑在桩基上,荷载通过桩传到深处地层上,从而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允许量的要求。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依据,一是地基条件,一是建筑物的性质和要求。前者包括地形和地质成因、地基土层分布、软土层的厚度和范围、持力层的埋深、地下水位及补给情况,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后者包括建筑物等级、平面和立面布置、结构类型和刚度、基础类型和埋置深度、对地基稳定性和沉降的要求以及临近建筑物的情况等。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在地基处理方面发展十分迅速,老方法不断改进,新方法不断涌现。在比较方案的过程中,常常会难以得出理想的处理方法,这时需要或者将几种处理方法进行有利的组合,或者稍微修改建筑物的条件,甚至需要另辟途径。一般说来,完美无缺的方案是很难求得的,只能选用利多弊少的方案。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地基处理工作大多都是地下隐蔽工程,加固效果很难在实施过程中直接检验,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中和施工后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验证效果。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地基土一般都属于软弱土,它主要包括淤泥质土、松砂、冲填土、杂填土、泥炭土和其他高压缩性土。由这几类土所构成的或占主要组成的地基称为软弱地基。地基的软弱程度是否达到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还与建筑物的性质有关。建筑物很重要,对地基的稳定和变形要求很高,即便地基土的性质不很软弱,可能也要求对地基进行处理。相反,建筑物的重要性小,对地基的要求不高,即便地基土比较软弱,也可能不必进行地基处理。所以地基处理是一个综合考虑地基土质和建筑物性质的复杂问题。对地基内一定范围的软弱土采取某种改善措施,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提高土一定抗剪强度,防止过大的剪切变形和剪切破坏,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土的压缩性,减少地基变形;改善土的渗透性,减少渗流量,防止渗透破坏;改善土的动力特征,减轻振动反应,防止土体液化。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时,地基基础方案除应考虑承载力外,还应考虑地基土的不均匀性。地基的基础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供应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由于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拟建工程设计要求,为了解决地基的强度和变形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深基础。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需要了解地基处理的目的、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施工工艺及设备、对施工期的要求、材料来源等。912基础的作用和结构类型的选择因素基础的作用就是把建筑物的荷载安全可靠地传给地基,保证地基不会发生强度破坏或产生过变形,同时要充分发挥地基的承载能力。因此,基础的结构类型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结构类型、荷载的性质和大小等)和地基土层的情况来选定。天然地基中的浅基础一般造价较低,施工简易,因此工业与民用建筑应尽量优先采用。但当上部建筑物荷载较大,而适合作为持力层的土层又埋藏较深,用天然浅基础或仅作简单的人工地基加固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常用的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做桩基础。913地基处理方案论证经过对上述各种方案的施工工艺、适用条件、适应范围、工程投资以及施工方案对工程目的的满足程度和施工方案对环境的影响等各方面的综合比较论证,拟建建筑的基础形式选为桩基础方案。根据地基土物理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指标、静力触探试验指标综合分析,92地基基础变形验算921地基基础变形的计算方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项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其最终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