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学生桑园村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历史系学生桑园村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历史系学生桑园村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历史系学生桑园村社会实践报告我家住在章丘市相公庄镇桑园村,桑园得名于原来本村的两个桑树园。相传,一处在今天村头十字路口以西,另一处位于今桑园桥以东,在本村还未被命名为桑园村以前,附近居民在提到这个村子时,总是因村内有两个桑树园而称为“桑园”,所以,现在就延用这一称呼,称“桑园村”。桑园村现在人丁兴旺,但相传,桑园村村民的祖先应为河北省枣强县人。明朝末年,由于战乱饥荒,造成山东境内人丁稀少,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发展生产,平衡地区经济,恢复山东昔日的雄厚,下令移民。桑园村村民的祖先就是在这个时候移民过来,并世代居住再这里,努力生产,繁衍后代。翟武,刘海是本村的两大祖先,故翟姓和刘姓是本村最大的两个姓氏。其中,刘海的后代刘胜有六个儿子,后演变为桑园村刘氏家族的“六大份子”。大份子叫“一和尚”,二份子叫“二道士”,三份子叫“三僧子”,四份子叫“四梅子”,五份子叫“五巴掌”,六份子叫“六槌子”。六大份子的后代演变成现在的“沛振家声,恩荣玉庆”八大辈分,一直相沿至今。桑园村原来有一座山,叫“荆山”。据本村老人回忆,荆山实际为一个土堆。传说,荆山上有一个2/3金牛,因此,这座山被本村居民视为吉祥物。解放后,成立的农村合作社就以“荆山”命名。可见,荆山在本村居民眼中的分量是很重的。虽然,荆山的传说让它在村民心中有很重的分量,但并不能称得上是一种信仰,实际上桑园村的村民是有自己的信仰的。那就是对“槐爷”的崇拜。“槐爷”是对村内一棵老槐树的尊称。这棵树年代久远,但具体年代没人知道,有人说可能是唐朝,称唐槐,但这种说法并不可靠。也有种说法是清朝,但也是不可靠的。它直径约两米,高二十五米。相传,因为住在”槐爷”旁边的一家人惹怒了“槐爷”,槐爷就让这家的主人得了一种怪病,以此作为一种惩罚。村民知道这件事后,就开始对这颗槐树充满敬畏。每月二月十九,要准备贡品,来到槐爷面前祭拜,还要把大红绸子系挂到树上,俗称“挂袍”场面十分壮观,村民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全家祈福。槐爷不仅是桑园的神,还在附近其他村落具有相当威望。另外在村子里原来有一个楼阁,名叫“文昌阁”。在文昌阁里有一个文昌爷。据说文昌爷可以保佑村子的幸福安康,确保文化的繁荣昌盛。因此,村子里的人对文昌爷和文昌阁十分敬重,但可惜,文革期间,在“破四旧”运动中。3/3文昌阁被拆除了。渐而,这种文化上的崇拜也就慢慢淡去了。时至今日,村内除了少数老人外,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关于文昌阁及文昌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