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流程考核评分标准_第1页
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流程考核评分标准_第2页
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流程考核评分标准_第3页
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流程考核评分标准_第4页
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流程考核评分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目录第一项一般洗手操作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5第二项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7第三项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10第四项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14第五项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16第六项女病人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18第七项鼻塞(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20第八项换药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22第九项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24第十项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26第十一项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28第十二项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要点及考核评分标准30第十三项静脉留置针技术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32第十四项静脉采集血标本技术操作要点及考核评分标准34第十五项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36第十六项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38第十七项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40第十八项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42第十九项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44第二十项酒精拭浴降温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46第二十一项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48第二十二项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50第二十三项气管切开(呼吸机)病人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52第二十四项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54第二十五项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56第二十六项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58第二十七项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60第二十八项轴线翻身法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62第二十九项患者搬运法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64第三十项病人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68第三十一项痰标本采集法技术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70第三十二项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72第三十三项病人出入院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74第三十四项患者跌倒的预防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76第三十五项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78第三十六项磷酸锌粘固粉调和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81第三十七项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术配合法要点及评分标准83第三十八项调取上下颌印模藻酸盐印模材要点及评分标准86第三十九项光敏修复术配合法要点及评分标准88第四十项下颌阻生齿拔除术配合与击锤法要点及评分标准90第四十一项颌面手术后气管切开伤口换药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92第四十二项口腔颌面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95第四十三项口腔冲洗技术操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97第四十四项牙周塞治剂调拌技术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99第四十五项四手操作技术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100第四十六项根管充填剂调和技术评分标准(1)102第四十七项根管充填剂调和技术评分标准(2)104第四十八项窝沟封闭术护理配合的评分标准106护士工作、操作流程108第一项健康教育工作流程108第二项病房护士长工作流程109第三项晨会交班流程110第四项护士床头交接班流程111第五项病区责任护士工作流程112第六项办公室护士工作流程113第七项夜班护士工作流程114第八项护士输液操作流程115第九项输液反应处理流程116第十项护士执行医嘱流程117第十一项护士核对医嘱流程118第十二项配合科主任、主治医生查房流程119第十三项护理教学查房流程120第十四项临床操作带教流程121第十五项护理临床小讲课流程122第十六项病人投诉接待流程123第十七项术前病人护理流程124第十八项术后病人护理流程125第十九项过敏试验操作流程126第二十项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127第二十一项新药给药流程128第二十二项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129第二十三项输血操作流程130第二十四项雾化吸入操作流程131第二十五项气管插管配合流程132第二十六项机械通气配合流程133第二十七项中心静脉压测定流程134第二十八项心电监护流程135第二十九项电除颤配合抢救流程136第三十项气管切开术配合抢救流程137第三十一项留置导尿护理流程138第三十二项压疮护理流程139第三十三项死亡病人处理流程140第三十四项终末处理流程141第三十五项门诊护士长工作流程142第三十六项门诊护士工作流程143第三十七项导诊护士工作流程144第三十八项采血室护士工作流程145第三十九项急诊分诊护士工作流程146第四十项急诊抢救室护士工作流程147第四十一项急诊抢救工作流程148第四十二项急诊留观室护士工作流程149第四十三项急诊输液工作流程150一、手卫生一般洗手(一)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二)实施要点1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2无菌操作前后。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6处理污染物品后。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2洗手要点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也可以将洗手分为七步,即增加清洗手腕。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双手。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三)注意事项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外科手消毒(一)目的1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居菌。2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3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二)实施要点1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2操作要点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3取适量皂液或者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三)注意事项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4手部皮肤无破损。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第一项一般洗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10具有流动水、洗手用物、符合一般洗手的环境和要求10864操作前准备5环境清洁备齐用物无长指甲122011011000操作过程方法正确70分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个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个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流动水下彻底冲洗8擦干双手(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用干手机干燥双手)9关闭水龙头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101010101010325888888214666666103444444002评价5分无污染、完成时间2分钟5432提问5分5432总分110提问1、说明一般洗手具体指征。(25分)2、回答一般洗手的注意事项。(25分)二、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一)目的取用或者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3打开无菌钳包,取出镊子罐置于治疗台面上。4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5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三)注意事项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3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4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小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法(一)目的执行无菌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戴无菌手套,以保护患者,预防感染。(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选择尺码合适的无菌手套,检查有无破损、潮湿及其有效期。3取下手表,洗手。4按照无菌技术原则和方法戴无菌手套。5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三)注意事项1戴手套时应当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者另一手套的里面。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当立即更换。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取用无菌溶液法(一)目的保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态。(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对所使用的无菌溶液进行检查、核对。3按照无菌技术要求取出无菌液体。4手握标签面,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盖好治疗巾。5取用后立即塞上橡胶塞,消毒瓶塞边缘。6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24小时。(三)注意事项1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倒液。2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无菌容器使用法(一)目的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当将容器盖内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3用毕即将容器盖严。4手持无菌容器时,应当托住底部。5从中取物品时,应将盖子全部打开,避免物品触碰边缘而污染。(三)注意事项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2无菌容器打开后,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铺无菌盘法(一)目的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实施治疗时使用。(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检查无菌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3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1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4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内,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5放入无菌物品后,将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三)注意事项1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2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3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第二项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核人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评估4具有无菌操作环境和符合无菌标准物品4321操作前准备5环境清洁备齐用物、并按节力及无菌操作要求放置用物;洗手,戴口罩221110000000无菌钳使用181拿持物钳(镊)方法正确,用物符合无菌标准2注明、注意启用时间3使用(取、放、用)方法正确,无污染666444222000无菌包使用121包皮、无菌物品消毒时间符合要求2开包方法正确,无污染;(揭外左右、内角)3取用物品不跨越无菌区4用毕按原折痕包内、右、左、外角,不污染;5注明开包时间(夏、冬季标准)22332112210011000000无菌容器使用121容器开盖方法正确、无污染2取、放物品时方法正确,不跨越无菌区;3取、放物品不触及无菌容器边缘4物品取出后未使用,不可再放回5容器盖子用毕即盖严,方法正确,无污染,注明开启时间23322122110110000000无菌溶液使用101核对瓶签,检查药液质量2开瓶盖方法正确,不污染3倒液方法正确,不污染4盖瓶口方法正确,不污染,标注开瓶时间3232212110100000铺无菌盘121治疗盘清洁、干燥2取、用、铺治疗巾方法正确,不污染3扇形折叠无菌面向上,不污染4无菌物品放置合理、不跨越无菌区5边缘折叠整齐,不污染23232121210101000000操作过程无菌使手用套法121摘手表,洗手,查手套号码及灭菌日期2取、戴手套方法正确、不污染3脱手套方法正确,用后处理正确336225114003评价5动作准确、熟练、节力操作过程无污染32211000提问55432总分100提问1、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注意事项是哪些内容(25分)2、戴无菌手套的目的是什么(25分)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记录患者体温。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2评估患者适宜的测温方法。2操作要点1洗手,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35度以下。2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法。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4测口温时应当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闭口3分钟后取出。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6读取体温数,消毒体温计。3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测口温前1530分钟勿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测口温时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三)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患者身旁。2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分钟测量。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4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5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者牛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脉搏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患者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2向患者讲解测量脉搏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2操作要点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手臂轻松置于床上或者桌面。2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3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核实后,报告医师。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测量脉搏时的注意事项。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三)注意事项1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2脉搏短绌的患者,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1分钟。呼吸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2监测呼吸变化。(二)实施要点、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一般情况。2、操作要点1观察患者的胸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测量30秒。2危重患者呼吸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1分钟。(三)注意事项1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2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稳定后测量。3呼吸不规律的患者及婴儿应当测量1分钟。血压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记录患者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2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2告诉患者测量血压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2操作要点1检查血压计。2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3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4听诊器置于肱动脉位置。5按照要求测量血压,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6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7记录血压数值。3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测血压时的注意事项。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或者家属学会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三)注意事项1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2、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3、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4、若衣袖过紧或者太多时,应当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第三项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与指导20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每项5分,共4项)指导患者,并得到配合201052洗手,戴口罩2100操作前准备5备齐用物,放置合理3210测量前后核对方法正确,核对内容完整4121患者体位摆放正确3210操作程序正确4321体温的测量15测量结果正确4321核对正确2100患者体位摆放正确3210操作程序正确5432脉搏的测量15测量结果正确5432正确评估病人,分散病人注意力2100患者体位摆放正确3210操作程序正确5432呼吸的测量15测量结果正确5432测量前后核对方法正确,核对内容完整4321患者体位摆放正确3210操作程序正确4321血压的测量15测量结果正确4321正确处理用物和病人床单3210操作后5操作后记录签字、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2100提问55432合计110提问1、测体温注意事项。(25分)2、测血压的注意事项。(25分)四、口腔护理技术一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2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3保证患者舒适。(二)实施要点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2向患者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2操作要点1准备用物,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口腔护理溶液。2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避免清洁、污染交叉混淆。3询问患者感受,并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配合事项。2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避免呛咳或者误吸。(三)注意事项1、操作动作应当轻柔,避免金属钳端碰到牙齿,损伤粘膜及牙龈,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当特别注意。2、对昏迷患者应当注意棉球干湿度,禁止漱口。3、使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4、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5、如患者有活动的假牙,应先取下再进行操作。6、护士操作前后应当清点棉球数量。第四项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与指导10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口腔状况2解释、指导,取得患者的配合55443322操作前准备101洗手、戴口罩2根据病情需要准备药液及用物3备齐用物,放置合理262151040030安全与舒适101病人接受操作的环境舒适2病人体位舒适(侧卧或头偏向一侧)3假牙处理4使用棉球数量清点23321221501110000操作过程操作中501擦口唇、漱口2颌下铺巾、放置弯盘位置适当3正确使用压舌板、开口器等4夹取棉球或纱布方法正确5棉球湿度适宜6擦洗顺序、方法正确7口腔疾患处理正确8擦洗过程随时询问病人的感受9帮助病人擦净面部10操作中不污染床单及病人衣服5555555555444444444433333333332222222222操作后5使用后物品整理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及意义23120100评价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操作中了解患者感受、沟通能力区分清洁、干净,无交叉污染221110000000提问55432总分110提问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五、鼻饲技术(一)目的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2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3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既往有无鼻部疾患。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2根据医嘱准备鼻饲液。3携物品至患者旁,为患者取适当体位。4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放置长度。5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6选择合适位置固定胃管。7灌注鼻饲液。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插胃管和鼻饲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2告知患者鼻饲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及配合方法。3指导患者在恶心时做深呼吸或者吞咽动作。4指导患者在带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三)注意事项1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插。2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厘米,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3每天检查胃管插入的深度,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4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应用20毫升水冲洗导管,防止管道堵塞。5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6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第五项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与指导101了解病人病情、鼻腔情况及合作程度倾听病人的需要和反应2解释、指导,取得患者的配合55443322操作前准备5备齐用物,放置合理洗手,戴口罩32211000安全与舒适10环境安静、清洁病人体位舒适,让病人放松、配合核查有无不安全隐患。(查对、插管、喂食全过程)235124013002插胃管30颌下铺巾清洁并检查鼻腔滑润导管并检查是否通畅插管方法正确,深度适宜(清醒者、昏迷者)正确处理插管中出现的情况(恶心、咳嗽等)判断胃管的位置方法正确胃管固定牢固、美观22210752111854100063300004220操作过程鼻饲261喂食步骤正确、速度适宜;(先抽试,再冲水、灌食)2食量、温度适宜3操作中注意观察病人反应4完毕用适量温水冲洗、清洁管腔5正确处理管端(管子末端反折,纱布包好夹紧)105344852336312242011操作后4妥善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用物处理正确并记录22110000评价5病人舒适,无不良反应步骤正确,洁、污分开32211000提问55432总分110提问1、鼻饲的注意事项有哪些(25分)2、回答确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25分)六、导尿技术及护理(一)目的1采集患者尿标本做细菌培养。2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尿液,减轻痛苦。3用于患者术前膀胱减压以及下腹、盆腔器官手术中持续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4患者尿道损伤早期或者手术后作为支架引流,经导尿管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治疗。5患者昏迷、尿失禁或者会阴部有损伤时,留置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尿液的刺激。6抢救休克或者危重患者,准确记录尿量、比重,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7为患者测定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向膀胱注入造影剂或者气体等以协助诊断。(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2向患者解释导尿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3了解患者膀胱充盈度及局部皮肤情况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2携用物至患者旁,关闭门窗,为患者遮挡,协助患者做好准备。3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实施导尿操作。4插入导尿管后注入101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以证实尿管固定稳妥。3指导患者1指导患者放松,在插管过程中协调配合,避免污染。2指导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保证充足入量,预防发生感染和结石。3告知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防止尿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情况发生,保持通畅。4告知患者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行感染。5指导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骨盆底肌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三)注意事项1、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管要定时夹闭。2、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3、患者尿管拔除后,观察患者排尿时的异常症状。4、为男性患者插尿管时,遇有阻力,特别是尿管经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的狭窄部、耻骨联合下方和前下方处的弯曲部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第六项女病人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与指导101了解病情、膀胱充盈度、会阴部皮肤、粘膜情况2了解病人自理、合作程度、耐受力及心理反应3告知导尿目的、方法,语言规范4结合病人实际需要给予指导2233112200110000操作前准备41洗手,戴口罩2备齐用物,放置合理3指导放松,在插管过程中协调配合112111000000安全与舒适101环境安静、清洁;(关门窗、围屏风)2核对医嘱,保护病人隐私,注意心理反应3病人体位舒适、注意保暖244133022011操作过程导尿561术者体位正确,符合力学原理2核对后臀下铺巾是否固定;(垫)3协助病人清洁会阴方法正确并初步消毒,再次清洁双手4打开导尿包不污染,放置合理5使用无菌钳,物品不污染6戴无菌手套方法正确,不污染7铺孔巾方法正确,不污染8滑润导尿管不污染9消毒阴唇、尿道口方法正确(一手分开固定一手消毒)10更换血管钳后插管方法正确11观察插管深度、尿液及引流情况12拔管方法正确并擦净外阴2153446610852104233558641003122446430002011334220操作后51协助病人整理衣裤/床单位,恢复舒适卧位2用物处理恰当,洗手后记录并执行签字32211000评价51、关爱病人、保护隐私2、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及查对制度23120000提问55432总分110提问1回答导尿的目的。(25分)2导尿时如何评估患者(25分)七、氧气吸入技术(一)目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2评估患者鼻腔情况。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2携用物至患者旁,协助患者取得舒适体位。3用棉签清洁患者鼻孔。4将氧气装置与供氧装置接通后,连接鼻导管,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5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然后将鼻导管轻轻插入患者鼻孔,并进行固定。3指导患者1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2告知患者不要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氧流量。3告知患者如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应当及时通知医护人员。4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三)注意事项1、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2、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更换。3、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第七项鼻塞(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与指导10了解病情、意识及缺氧程度,鼻腔内状况观察病人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解释吸氧目的、配合方法结合病人实际情况给予指导3223211210010000操作前准备10(1)按需要备齐物品,顺序放置,检查湿化瓶与导管的连接是否通畅(2)洗手,戴口罩55443322安全与舒适10检查用氧安全(漏气、明火、有污染)病人体位舒适,环境清洁,告知四防64534231吸氧30检查、清洁鼻腔,连接鼻塞(鼻导管)并试通畅按需要正确调节氧气流量插鼻塞(鼻导管)方法正确鼻塞(鼻导管)插入深度合适导管固定牢固,美观记录用氧时间操作步骤正确(包括打开开关时操作顺序)5455425434431432332032122102操作过程停止吸氧20取下鼻塞(鼻导管)方法正确关闭氧气顺序正确帮助病人清洁面部记录停氧时间操作步骤正确(先拨管后关氧气表)45326342152310412003操作后41妥善安置病人和整理用物,洗手并作好护理记录;2告知患者不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氧流量3告知患者如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应当及时通知医护人员4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1111111100000000评价5动作熟练、步骤正确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无菌技术23120100提问55432总分110提问1、回答鼻导管给氧氧浓度的计算方法(25分);2、为患者吸氧时的注意事项(25分)。八、换药技术(一)目的为患者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2观察、了解伤口局部情况。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2协助患者取得舒适的体位。3正确暴露伤口。4区分伤口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换药方法。5正确处理伤口并固定。3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换药的目的及配合事项。2告知患者注意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潮湿时应当及时更换。(三)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2包扎伤口时要保持良好血液循环,不可固定太紧,包扎肢体时应从身体远端到近端,促进静脉回流。第八项换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服装整洁、仪表端庄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与指导101了解病人身体状况及观察伤口局部情况2确定病人的合作能力3解释、指导,取得配合334223112001操作前准备61准备治疗车,洗手,戴口罩2备齐用物,放置合理33221100安全与舒适9环境安静、清洁、舒适核对医嘱,再次观察病人伤口病人体位正确、舒适,注意保暖333222111000操作过程操作中45治疗车推至床旁,做好解释工作再次核对,正确暴露伤口区分伤口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换药方法取伤口敷料方法正确消毒伤口方法正确使用镊子方法正确清洗伤口方法正确固定纱布方法正确556566665444444444332322223220200002操作后13妥善安置病人告知病人换药后注意事项用物处理正确洗手,记录观察情况,执行签字3433232212110100评价7操作动作轻柔、准确,伤口清洁,敷料平整操作符合换药基本原则、程序,病人无不适43322110提问55432总分110提问1换药目的是什么(2分)2换药注意事项是什么(3分)九、雾化吸入疗法(一)目的1协助患者消炎、镇咳、祛痰。2帮助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3预防、治疗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雾化吸入的目的,取得患者合作。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正确配置药液,做好准备。2携物品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3打开雾化开关,调节雾量,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4掌握正确的雾化方法和时间。3指导患者1指导患者用口吸气、鼻呼气的方法。2告知患者如有不适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三)注意事项1水槽和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者热水。2水温超过60时,应停机调换冷蒸馏水。3水槽内无足够的冷水及雾化罐内无液体的情况下不能开机。第九项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与指导51评估患者病情及合作程度2解释、指导,取得患者的配合32211000操作前准备5洗手,戴口罩检查仪器、备齐用物,放置合理23120100操作过程701核对正确2正确配置药物3患者体位摆放正确4操作程序正确5水槽内有足够的冷水6雾化操作方法正确7雾化时间正确8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告知医师99999979777777575555553533333313操作后5处理用物方法正确操作结束洗手、签字32211000评价5操作顺序正确、熟练正确指导患者雾化吸入和排痰23120100提问55432总分110提问1、雾化吸入的目的是什么(25分)2、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雾化吸入(25分)十、口服给药法(一)目的按照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并观察药物作用。(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及药物使用情况。2观察患者口咽部是否有溃疡、糜烂等情况。2操作要点1发药前进行核对。2按规定时间送药至患者旁,核对床号、姓名无误后再发药。3协助患者服药,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当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4若患者不在病房或者因故暂不能服药者,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5观察患者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3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所服的药物、服用方法。2告知患者特殊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掌握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不可以服用。第十项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与指导101询问、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身体状,观察患者口咽部是否有溃疡、糜烂等情况2解释、指导,取得患者配合55443322操作前准备101洗手、戴口罩2根据病情需要准备药物及用物3核对医嘱及服药本小药卡262141020000安全与舒适101摆药区安静整洁,药品放置合理2病人服药体位舒适安全。(如昏迷及精神异常等病人)3患者掌握特殊药物服用方法及注意要点244133022011操作过程操作中501取药前检查药物标签、有效期2取片剂剂量、方法正确3准备粉剂剂量、方法正确4取水剂剂量、方法正确5取油剂剂量、方法正确6摆完后整理药柜及用物7重新核对,再两人查对8发药前再次核对(三查七对)9协助服药的方法正确(老人、小儿、病重者、鼻饲者、不能自理者)10患者因故不能服药做好交接班5555555555444444444433333333332222222222操作后51观察患者服药后效果及不良反应2收回药杯清洁消毒方法正确3整理用物,清洁药盘311200100000评价51操作动作熟练、规范2严格核对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122011000000提问55432总分110提问1、回答口服给药应给患者的指导内容(25分)2、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25分)十一、密闭式输液技术(一)目的按照医嘱正确地为患者实施输液治疗。(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2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工作。2携用物至患者旁,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工作,取舒适体位。3将药液及输液器备好待用,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4穿刺部位下铺垫巾,在穿刺处上部系紧止血带,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嘱患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5按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带,固定。6调节输液速度,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7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可及位置。8观察患者情况及有无输液反应。3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所输药物。2告知患者输液中的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1对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当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2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气栓,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3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4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当及时处理。第十一项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与指导10评估病人病情,病人自理、合作程度,正确选择血管了解药物对血管的影响程度评估环境对输液有否影响告知病人输液方法、目的针对具体需要进行指22222111110000000000操作前准备5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放置合理23120100安全与舒适10环境安静、清洁,嘱病人排尿后取舒适体位认真核对医嘱、输液卡55443322准备药液16检查输液器、药液取用输液器、注射器、针头,不污染药瓶(安瓿)处理消毒方法正确,不污染抽药、加药剂量准确,方法正确连接输液器方法正确,不污34252231411203001020操作过程输液40核对并向病人解释选择血管方法正确,尊重病人意愿消毒皮肤范围、方法正确系止血带部位适当一次排气成功,药液无浪费(一次不成功为D)液面高度适宜进针稳准,一针见血(退针一次扣2分)及时“三松”(止血带、调节器、拳)正确固定针头(牢固、美观)合理调节滴速,计算输液时间交待注意事项,再次核对4443638422222242631111112242000000012100操作后4安置病人,整理输液车和床单位用物处理正确,洗手,执行签字22110000评价5操作正确,动作轻柔,点滴通畅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严格查对制度32211000提问55432总分110提问1、为患者进行密闭式输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5分)2、一般情况下如何为患者调节输液速度(25分)十二、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一)目的1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2为患者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3为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4为患者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及白细胞,增加机体抵抗力。(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有无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组胺或者类固醇药物。2评估患者血管情况,选择适宜的输注部位。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根据医嘱采血样送血库做交叉配血试验。2仔细核对配血报告单上的各项信息。3输血前再次双人核对血袋包装、血液性质,配血报告单上的各项信息,核实血型检验报告单,确定无误方可实施输血。4携输血用物至患者旁,由两名医务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姓名及血型。5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按照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6根据患者情况及输入血液成份调节滴速。7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呼叫器放于患者可触及位置。8再次核对血型,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3指导患者1向患者解释输血的目的及所输入血液制品的种类。2告知患者常见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出现不适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三)注意事项1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2血液取回后勿振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应。3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溶液,防止发生反应。4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流速调节至要求速度。5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24小时。第十二项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与指导101评估患者病情、输血史及合作程度及血管情况2解释、指导,取得患者配合。55443322操作前10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放置合理2医嘱核对,血袋包装上7项和血袋完整情况、血液质量检查无误;3、输血前双人三查七对244133022011操作中501输血前再次双人核对2患者体位摆放正确3操作顺序正确4按照无菌技术原则穿刺5合理调节输血速度6患者安全舒适7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并及时告知医师8输血后核对5551010555444884443336633322244222操作后101处理用物方法正确2不良反应告知,输血袋用后低温保存24小时3操作结束洗手、记录352241130020评价10操作熟练、无菌、按要求核对5432穿刺部位正确、滴速适宜,符合医嘱要求5432提问55432合计110提问1、输血前应核对哪些项目(25分)2、输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核对不能发出的血包括哪些(25分)十三、静脉留置针技术(一)目的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便于抢救,适用于长期输液患者。(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并取得患者配合。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2)携用物至患者旁,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3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并压住导管前端处的静脉,抽出针芯,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无菌透明膜作封闭式固定(安全留置针省略部分步骤)。4将输液器与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连接。5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滴速。6在无菌透明膜上注明穿刺日期。7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可及位置。8观察患者情况。9封管时消毒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510毫升肝素盐水正压封管。3指导患者1向患者解释使用静脉留置针目的和作用。2告知患者注意保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三)注意事项1更换透明贴膜后,也要记录当时穿刺日期。2静脉套管针保留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3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第十三项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与指导101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了解穿刺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2解释静脉留置针目的、方法、体位等,并结合情况予以指导55443322操作前准备5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放置合理32211000安全与舒适5为患者选择舒适的穿刺体位核对医嘱、输液卡32211000操作过程操作中501再次核对并向患者解释2消毒方法正确,选择血管恰当3使用静脉留置针芯方法正确、节力4抽出针芯方法正确5输液器与肝素帽连接正确6无菌透明膜固定牢固、舒适,注明穿刺日期和时间7调节滴速,再次核对8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可及处5101055555488444343663332324422212操作后101、整理用物,处理方法正确2、洗手,记录执行情况3、向患者讲解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不按揉、防进水)334223112001评价101、患者穿刺局部无肿胀、渗漏2、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自我防护知识3、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与核对334223112001提问55432总分110提问1、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是什么2、给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十四、静脉采血技术(一)目的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按照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例如是否空腹等。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2操作原则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2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3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按照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4采集适量血液后,松止血带。5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3指导患者1按照检验的要求,指导患者采血前做好准备。2采血后,指导患者采取正确按压方法。(三)注意事项1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2在采血过程中,应当避免导致溶血的因素。3需要抗凝的血标本,应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第十四项静脉采集血标本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评分等级项目总分评分细则ABCD得分及扣分依据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432沟通技巧10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10864评估与指导10了解病情,观察局部皮肤、血管状况解释采血目的、方法指导按压、得到配合334223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