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北工学院高等工程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探析_第1页
国立西北工学院高等工程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探析_第2页
国立西北工学院高等工程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探析_第3页
国立西北工学院高等工程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探析_第4页
国立西北工学院高等工程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立西北工学院高等工程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探析在西北联大的办学历史中,国立西北工学院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背景下,工科人才的培养尤为紧迫。1938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令“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及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改为国立西北工学院”,即体现了战时政府对高等工程教育和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视。国立西北工学院成立后,在极为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坚持办学,为发展战时高等工程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培养出一大批国家经济与国防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取得了独特的办学成就,成为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史上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一、抗战爆发前中国工程教育的基本情况中国近代工程教育,发韧于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鸦片战争的失败,割地赔款的耻辱,使一批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工程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纷纷呼吁进行教育改革,要求废除科举制度,提倡实用科学;停办书院,改为学堂【1】。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魏源认为要使中国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就必须效法俄国彼得大帝向外国学习的精神提倡科学技术,开设工厂,建立新式交通工业,制造器械,等等。他与龚自珍一样,反对当时那种崇尚训诂考据、脱离现实的“古文经学”,主张学习有实用的学问。他驳斥顽固派把一切西学都说成是“奇技淫巧“的谬论,明确地指出“奇技而非淫巧”,要努力学习这些“奇技”,则是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2】。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一批具有鲜明工程教育特点的学校得以设立,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等。但这些学堂并不是近代西方意义上真正的、具有较为完整工科教育体系的“大学”,而是以传授“技艺”为主、培养掌握初步操作技术的工匠为宗旨的“工艺培训所”。直到1895年,由盛宣怀奏办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又称北洋西学堂),才是我国近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该学堂开设了工程、采矿、机械、法律四科,学制为四年,开创了我国近现代工程教育的先河。之后,经历维新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一批大学得以设立,如南洋公学(1896年成立)、京师大学堂(1898年成立)、私立焦作工学院(1909年成立)等,工程教育得以进一步发展。但这一时期的大学教育存在着重文轻实、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3】,高等工程教育总体上仍然存在专业设置少、专业的行业性过强过细等弊端,未能形成完整的工程教育体系,国内工程技术高级人才严重匮乏。经历民国初期的社会动荡,1927年之后,南京政府对全国的控制进一步加强,进入相对平稳的经济建设阶段(1928年1937年),史称“黄金十年”。这一时期,在国家建设急需大批工业建设人才的背景下,国民政府于1929年7月26日颁布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应遵照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国民政府公布之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实施方针,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学院”,“凡具备三学院以上者始称大学,不合上项条件者为独立学院,得分两科”【4】。同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规范大学标准、条件等具体事项的大学规程,规定“大学至少须具备三学院,并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大学教育注重实用科学之原则,必须包含理学院或农、工、商、医各学院之一”【5】,在法规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大学注重实科建设的指导方针,并整顿高等教育,推行“抑文重实”政策,积极发展和充实理、工、农、医等实科类大学教育,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3】。在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中,工程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突出。在国立大学增设工科院系、扩大招生人数、鼓励私立大学增设工科院系等方面,均有进步;工科院系和工科大学的办学规模获得较快发展,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根据1936年统计,在全国108所专科以上学校中,设工学院的有36所,占33336所院校共设工科系91个【3】。在政府倡导下,一批有留学海外经历的学人,为加快中国高等工科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指出中国近代以来的大学教育理论有一种通病,“认定工为不入流的东西,工的地位江河日下,故工科学校未见有完整系统的建设,吾辈当前最急需者亦当为此也”【6】。他们认为,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完整的工程教育体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作为后来国立西北工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私立焦作工学院等不少大学在工程教育领域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1931年(民国二十年)4月,曾留学美国的张仲鲁第二次担任焦作工学院院长(1931年4月1933年7月),同年8月,由他主持正式颁布了私立焦作工学院组织大纲,其中规定“本学院以教授工程学术,养成建设人才,而应社会之需要为宗旨”。1933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学成归国的张清涟,担任了院长(1933年7月1938年7月),在就职演说中,他强调“本校拟向完整的工程科学之方向发展”,又曾在通信中对美国密西根大学地质硕士毕业归国时任地质教授兼图书馆主任的张赓虞指出“本校既拥有省内别所大学不具备的较多公司基金来提供科研设备,亦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员队伍,我们理应把它办成一所著名的工科学府。我们有责任这样做。”【7】在张仲鲁、张清涟主校期间,学习美国大学模式,在改科为系的过程中初步建立了本校的工程教育体系,并利用社会关系广泛筹募经费,扩充校舍和设备。学院原设采矿冶金、土木工程两科,在张清涟主持下,1936年将科改系,设采矿、冶金、路工、水利四系。通过此次改革,焦作工学院“四科并立;设备可以互相利用;教员可以专授所长,学生可以发展个性,蔚为国器,远仿欧美之成规,近应社会之需要”【7】。学校还创办了焦作工学生焦作工学院院刊焦作工学院周刊等学术刊物,并设立“张仲鲁先生工程论文奖金”,“以鼓励在院正式学生研究工程学术,发表有条理之思想或有根据之调查为宗旨”【8】,这些措施在当时国内工科院校为一个少见的创举,对于倡导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工程学术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张清涟在担任院长期间,始终把延聘教师作为至关重要的大事来抓,曾要求本校教员非博士不聘,为学校延聘汇集了任殿元、张伯声等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界名流。同时,时任学校常务校董的孙越崎也利用担任中福煤矿公司总经理的身份,积极支持学校办学,为学校新建校舍,增添图书、设备,大大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在工程教育办学实践中,私立焦作工学院以养成矿务专门人才为宗旨,借鉴西方教学体系,形成了学用结合、尤重达用的办学思想,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校坚持“重质不重量,贵精不贵多”的原则,录取新生时,不以事先规定的名额定标准,而是根据考生水准定名额,即以考生成绩优劣确定录取人数,而且数理化试卷均为英文出题英文答卷,录取标准很高。焦作工学院学则则从学生入校后的日常生活到教学管理,从学习成绩到升留级,从奖励到惩罚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促使学生平时认真学习,一丝不苟。学校还通过进行频度不同的考试、学期结束后张榜公布成绩等一系列方法激励学生竞争,从而鞭策落后者。抗战爆发前私立焦作工学院的结业淘汰率曾高达304,日常学期淘汰率也在1左右。在课程设置上,显著增加实践和实习学时,使讲授和实习之比相差无几【9】。焦工学生除在校内实习和实验外,一般从三、四年级开始,每年春假或暑假,或安排参观、地质调查、实地测量,或安排到工厂、社会进行实习。实习往返舟车费、行李费等均由学校负担,并供给每人每日饭费补助。学生的实习报告、记录本经考核,作为该科目成绩的一部分,如不及格则随下一班重修。这些措施的落实,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起到了极大作用,形成了矿业特色鲜明的工程教育体系和较高的办学质量,被誉为“可与海内工程学府相颉颃”、“东方的科罗拉多”和“海内办学成绩较良的工校之一”。私立焦作工学院在办学实践中,还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1935年6月1日。张清涟院长在校庆纪念日讲话中回顾了学校重建20年来的艰难办学历程、形成的独立精神与所养成的“真实学问及吃苦耐劳之习惯”,指出这种精神和习惯“使本院在吾国学术及工程上更有贡献”,“庶能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向此努力迈进,本院之使命已”【10】。当时国内的其他高校,包括作为国立西北工学院组成部分的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与东北大学工学院等也都对工程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东北大学工学院非常注重“学以致用”,并按这一思想指导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的建设,对于能源勘探与开采、飞机制造、用于军队服装透气吸汗特质的亚麻布料研制,给予特别的关注。在从多高校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时期的工程教育渐成体系,培养了大批国家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也为后来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工程教育奠定了基础。二、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工程教育实践国立西北工学院成立后,汇集了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主要由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工学院组成)、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的主要力量,设立了矿冶工程学系、土木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化工工程学系、航空工程系和工科研究所、学术推广部、矿冶研究部等教学科研机构,并于1938年10月招收首批学生,成为战时国内办学实力最强、学科设置最全、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工科大学。特别是焦作工学院在常务校董孙越崎的全力支持下,整体西迁,教学设备、图书与办公用品总量达160余吨,成为国立西北工学院重要的办学资源。对此,孙越崎曾回忆说“由于焦作工学院是完整西迁的,图书和教学用具、实习工厂设备齐全,这为流亡到陕西的北洋、平大和东大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学院创造了条件。”【11】回顾西北工学院的工程教育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1)通专并重。西北工学院在工程教育实践中通专并重,既是为了适应抗战时期对工程人才的现实需求,也有深刻的办学传统的传承。1939年,国立西北工学院三位教授合作撰写的吾国工业化的前景与人才关系之探讨一文,探讨了发展战时高等工程教育的思路。他们认为,根据国民政府培养“抗战建国人才”的计划,欲适应战争时期西南、西北大后方工业建设的需求,有三个要素即资源、资本、人才应当作为国家战时建设计划整体考虑的前提,其中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国家要实现战时大后方工业建设的新目标,急需两类不可或缺的人才一是某一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具有宽广思维和通盘协调能力的组织人才,两者都须均衡培养,因为“吾辈从事工业建设的经历告诉我们,要使轻重工业样样具备,而工科学生责任的重大也可想而知了。吾辈设若只靠培养技术人才是不足以成事的,组织人才养成的重要性当放置于技术人才之上。”他们指出,根据现代工业化的实际要求,“大学工学教育毕竟与其他程度的学校教育不同,他的最大的目的在于培植通才。”应该如“如美国工科学校一般,培养有血肉有灵魂的工程师,即对于此一工程与彼一工程之间,对于工的理论与工的技术之间,对于物的道理与人的道理之间,都应当充分了解。惟有这种分子才能有组织工业的力量,才能成为国家当前最迫切需要的工业建设领袖,而除了大学工学院以外,更没有别的教育机关可以提供这一类的人才。”1943年,曾为美国密苏里大学学士、威斯康辛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时任学校化学教授的唐仰虞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提出了“造就通才”的具体思路,文章认为此种战时之“通才”,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工科加人文知识的“博学人才”,而是特指战争期间工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工程技术的组织者,“而决非只会做一些具体的、技术性的设计或操作的技术工匠”。他提出,“须添设有关通识的课程,而减少专攻技术的课程。”“吾辈所指称之工业组织人才,除却专业技能之掌握,对于旁及的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与工科有关联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历史地理等,都该有一定的了解。”战时高等工科教育培养学生总的目的是“重通达而不重专精,期渐进而不期速效,以达吾国边抗敌边建设之长远目标”。尤其可贵的是,为强化战时工科大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服务战争的功能,他明确提出工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当具备健全的人格,求知的热忱,健壮的体魄。立身行事,当忠诚第一;待人接物,以公正为先。除了做有技能的工程师还不够,而应当通晓多方面的知识,样样拿得起,做的好,是多方面的多面手”。他还提出“教学做应当合一”,“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是死教育”。正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西北工学院形成了砥砺品行、通专并重的育人特色,在前两年主要实行通识基础教育,后两年侧重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其中一年级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全为公共课和基础课;二年级同一个学系的基础课设置完全相同;三、四年级才分专业选修。这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战时建设急需的高素质人才【12】。国立西北工学院实行通专并重的工程教育模式,也是合并前相关学校的办学传统。如私立焦作工学院在抗战前就非常重视通专并重和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在课程编排上,除主课程之外,还设有普通课程(国文、经济等)、基本课程(数学、物理、化学、测绘)、辅助课程(土木、机电)三类,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毕业生工作需求,把“当时国内用得到的东西,尽量编排在课程表上,使学生门门都学,样样皆通”。北洋工学院也是提倡能才教育,其本科四年的课程安排,前两年为基础课,后两年为专业课。如土木系前两年的课程中,除了高等数学、测量学、工程力学外,还有一学期的每周一下午的化学定性分析实验,有热工学、机构学、地质学、金属工艺学、金工实习等。后两年的专业课程中,把房建、桥梁、铁路、公路、水利、市政卫生等六个专业都包括在内,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13】。这些办学传统,在战时的特殊时期,在西北工学院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2)注重实验教学。学校克服严重的资金困难,自知资金,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具,“力谋各项实验之发展”【14】,先后设立了矿冶陈列室、测绘仪器室、航空实习室、水利实验室、机器工厂、电机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纺织工厂、化学工厂、冶金实验室等,为学生实习实验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其中“矿冶陈列室,在抗战时期搜罗之富,国内无出其右”【15】。学校规定,二、三、四年级每学期必有一周试验,一年级新生也有学期实验之规定,以使“同学对课程之认识深化,并使其明了实验方法”【14】,这此都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3)注重教材体系建设。国立西北工学院在办学实践中,高度重视教材编写工作,1939年学院校务会议作出了国化教科书问题的决议,认为国人动手编著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教科书乃高等教育同仁的当务之急,明确指出大学教科书应实现中国化,并要求本校各专业著名教授,“反复斟酌西洋之教科书,复以极大精力考量国家之现实需求”,努力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系列高等工程教育教材。学校老师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编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教科书,创造了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据有关数据表明,1938年1945年间,学校教师编著出版了物理学教材3种,化学教材6种,英文教材8种,中国地理地质教材8种,冶金教材9种,桥梁工程类类教材9种。西安的长安书局1941年11月出版的一套由西工教授集体编写大学丛书,涵盖了文史哲、艺术、体育、物理、化学、冶金、机械、采矿、测量等各领域的不同学科的专业内容,为发展战时高等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以物理学为例,民国时期各高校内最早编出中文物理学教材的是北洋大学和东南大学,但编写较好的则当推学校教授们合作编写的大学物理,是抗战时期最早正式出版的高校本土物理学教材,并很快得到物理学界的认可,长期成为民国时期高校流行的标准教材。这些教材既重视基础理论又适应国人的思维特点,十分重视国运难艰条件下学生实践动手的训练,因而大受欢迎。(4)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人文精神的养成。院长赖琏认为,文学哲学“能倡导正确思想,它能发扬民族精神,而且还能陶情冶性,正心修身,甚至可以改变当前的现状,影响未来的局势”。学校安排了许多文学、哲学等课程,鼓励大学生适当选修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书法、绘画、艺术、历史、心理学、伦理道德等),讲授理工科课程的教师,也颇有能力延伸教材内容,讲一些科学史上很有启发性的人物生平与奋斗经历,使大学生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产生人生的深刻感悟。例如在西北工学院时期的物理学教师不仅讲授物理学课文本身,而且结合课文引证大量古代中国物理学史料(沈括、宋应星等),使学生了解中国物理学的发展脉络,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对于那些热心传统文化、关心国家兴衰演变、渴望了解西方教育的青年学子,更是在授课中格外关注,厚爱有加,多加勉励。国立西北工学院中的归国留学生群体还努力营造中国古代书院式的教师与学生关系,使学校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和中国本土化特征。他们经常邀请学生到古路坝自己的家里来“坐拥书城”,热心地把家里珍藏的中国文化典籍让学生阅读,此种家庭藏书对学生开眼界非常有帮助,成为当时西北工学院大学校园的一道风景。(5)注重科学研究与成果推广。国立西北工学院在工程教育实践中,努力使教学体系与当时国防、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先后设立了工科研究所、矿冶研究所和工程学术推广部,开展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和技术推广工作。其中矿冶研究所分设采矿、冶金、应有地质、石油地质四组,先后招收研究生46人,研究期限两年。开设有外国语(德、法、俄)、高等数学、高等金属矿床开掘法、采矿术、物理冶金学、高等冶铁学等40余门必修课和选修课程,为战后经济建设培养一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学校还组织师生测绘南郑城区,测量设计改进五门堰水利,并调查安康、凤、徽两县矿产等,提交了关于沔县、略阳一带煤铁等矿并采集岩石矿物标本的报告佛坪县铁矿调查中国西北部沙漠之南移问题等研究报告,为发展西北经济特别是工矿业做出了贡献。三、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教育的成绩及启示国立西北工学院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坚持开展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培养出一批知名科学家、教育家和大批科教精英与工程人才,例如电子学家叶培大,材料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自良,材料科学家李恒德,西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电机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等,为抗战胜利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孙越崎曾深情回忆“抗战时期,西北工学院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为抗战后方新兴的工矿企业和交通发展提供了技术力量。”回顾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1)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西北工学院成功的关键。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同时,实施文化亡华的政策,有计划地摧毁中国的文化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教育机关。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对我国的教育文化机构和设施集中的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猛烈轰炸和破坏。“在此次战争中,蒙受损失最大者为高等教育机关,即所谓专科以上学校,敌人轰炸破坏,亦以高等教育机关为主要目标。”战争造成高校数量和人员锐减,财产损失巨大。根据大公报的统计,“七七事变”后的三个月时间内,受日寇轰炸破坏的高校计损失达2100余万元。在战争开始后的1937年7月7日至本年8月底,抗战爆发前专科以上高等教育机关108所,受到日寇破坏的达91所,其中有10校全部被损毁。教授教员从战前的7560人减至5657人,职员由4290人减至2966人,学生从战前的41922人减至31188人,减少了256【3】。北平、天津两地的高等学校或遭到日伪控制,或被日军强占或破坏。面对外寇入侵、国破家亡这一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组成西北工学院的各校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除焦作工学院是完整西迁外,其余各校都是辗转多地、历经艰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日占区,才汇聚到大西北。即使是整体西迁的焦作工学院,也是一路艰险,先迁西安,再避天水,其中自陇海铁路虢镇站起,长途跋涉,经凤翔、庆阳、陇县,翻越关山,经马鹿镇、清水,抵达天水,全程500余里;后由根据教育部指令,迁入陕西城固古路坝,成为国立西北工学院的一部分。在迁校过程中,全校师生团结友爱,“峡谷寒风,陇州暮雨;关山晓月,驿路晨霜;山泉冷饮,冰河盥洗;行歌道山,谈笑峰颠”【9】,没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西迁是难以完成的。(2)强烈的科学报国情怀是西北工学院成功的动力。国立西北工学院办学之初,条件之艰难以想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如李书田、张伯声、张清涟、任殿元、刘德润等,以科教救国为己任,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以优良的教风、学风,为国家培养工业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来自各地的学生,以科学报国为己任,在西北工学院艰苦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发奋苦读。校友师昌绪回忆说,“我们依靠政府发给的菲薄贷金维持生活。身着补丁服,脚穿烂草鞋,吃的是红稻米稠粥,住的是十几个人一间的干打垒宿舍,出门就是山。教堂钟声响起,却听诵经之声隐去而读书之声骤起。”“到了节假日,除了爬爬山,更多的是在教室里学习。记得当年我和几个同学发起组织了一个金风读书会,主要从事学术活动。四年求学,在治学上我得到了严格的训练。”【16】由于夜晚自习,古路坝各处可见煤油灯灯光闪烁,通宵达旦,灯火彻夜不息,遂形成“古路灯火”一景。古路坝的乡民至今仍然记得当年“西北工学院的学生学习非常努力,对人也好,办事能力强,管用,不是书呆子”【17】。(3)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国立西北工学院成功的关键。学院刚成立时,有教员85人,其中教授62人,副教授4人,大多有留学国外的经历,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来自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的有教授21人,分别是李书田(院长)、刘锡瑛(电机系主任)、王翰宸、余谦六、樊泽民、魏寿昆(矿冶系主任)、雷祚雯、何绪缵、张伯声、周宗莲(土木系主任)、刘德润、越玉振、潘承孝(机械系主任)、李酉山、李廷魁、萧连波(化学系主任)、李仙舟、张汉文(纺织系主任)、张朵山、郭鸿文、崔崑圃。来自东北大学工学院的教授有金宝祯、王茂春、王际强、黄苍林等。来自焦作工学院的教授有张清涟、石心圃、马载之、任殿元、李庆余、彭荣阁、徐百川、余立基、谢光华、唐仰虞、胡季纯、朱端、苏谔、崔宗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