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概述_第1页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概述_第2页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概述_第3页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概述_第4页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概述(陶莎莎2008201150128)第一节概念界定一、青少年的界定关于青少年的年龄范围的界定,根据发展心理学较为通用的划分标准,青少年时期应该是包括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以及青年晚期(17、18岁24、25岁)。依照中国的教育模式以及近些年的教育制度,1125岁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大部分应该是处于小学高年级、初中生、高中生以及大学生这四个阶段的学习教育中。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儿童从出生后便处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之中。当他开始对母亲的爱抚报以微笑或动作时,社会性行为就表现出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社会经验日益增多,其社会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会性行为在交往中产生,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性行为就是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对各种事件,对他人的行为或言语表现出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具体的交往行为是人们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实现的。根据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可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类。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指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从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社会效果看,这两种行为的含义是一样的。但从动机看,分属不同层次和水平,其中利他行为是高层次的亲社会行为。因为利他行为是人们出于自愿的亲社会行为,它并不企图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其关系如下图所示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等。仔细分析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界定,我们可以得出亲社会行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为实际上是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的、能促进人际间关系协调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两个特点利他性和社交性,所以它应该包括更广泛的范畴,例如从利他性来说,某些调节性的行为利用谦让、幽默、鼓励、赞美等方式调节他人情绪,使之改变不良状态的安慰性行为帮助性的行为传统研究中常涉及的捐赠、合作、紧急或非紧急情况下的物资、体力等的援助性的行为分享性的行为将属于自己的物品、机会等给予他人的共享性的行为完全利他性的行为只顾他人利益、不考虑行为代价、不图任何回报的无私性的行为从社交性来说,某些习俗性的行为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包容性的行为团结他人、邀请他人参加群体活动等吸纳性的行为公正性的行为主持正义、见义勇为、在朋友遇到麻烦时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某些控制性的行为终止他人的打架、漫骂等不友好或攻击性的行为等。当然,这还是不成熟的分类,不同行为之间有一定的重叠,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社交性在传统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常常被忽略。第二节青少年时期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第一节中已经给予界定,那么对于人生的不同阶段,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或者内容是否是一致的呢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是不是存在差异呢亲社会行为在青少年之间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呢下面主要讨论以上内容。首先,我们先探讨青少年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有哪些,以及不同亚群体的青少年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是否存在差异。个体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群体中,不同群体或社会中的成员的交往目的与交往对象会有很大差异,因而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不同BERGINETAL,2003。随着个体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的发展变化,他们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范畴也有了很大扩展,较之传统研究的行为类型帮助、分享、安慰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儿童眼里的亲社会行为与成人眼里的亲社会行为不同,青少年之间的亲社会行为与青少年和成人之间的亲社会行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付艳,2005。青少年阶段的个体特别重视同伴交往,他们强烈地意识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和维护朋友之间的关系、接纳他人成为群体中的成员是青少年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GREENER把调节他人情绪、使之改变不良状态的行为归为安慰行为把团结他人、邀请他人参加群体活动等吸纳性的行为,以及终止他人的打架、漫骂等不友好或攻击行为的控制性行为等归为交往行为把微笑、问好、和颜悦色、尊敬他人等行为归为礼貌行为把拾金不昧、义务植树、保护环境等具有公德心的行为归为公益行为把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忠于职守的行为归为遵规行为。)初中生认同的六种类型的亲社会行为中,帮助行为、安慰行为和公益行为是通常亲社会行为研究中所包含的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交往行为占到了总提名的238。国外国内也有研究发现,关系性行为对他人友善、邀请他人一起玩耍、对他人礼貌、叫他人加入自己的团体等,关系纳入行为称赞他人、拥抱、开玩笑、邀请他人一起玩、主动接近他人等是儿童或青少年认同的好行为或友好行为的主要类型。研究者曾对87名大学生做的开放性调查也发现,大学生普遍提及了不被传统研究重视的交往行为朋友间赠送小礼品、对他人微笑、赞美他人、善意的批评、在别人休息时调小收音机的音量等。在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一项焦点群体访谈研究(寇彧、付艳、张庆鹏)中也提出传统亲社会行为研究比较重视的助人行为体力支持、照顾、借出物品、帮助等、安慰、分享、合作、同情及利他行为救助、捐赠等被研究中被试的提名频率为4368而传统研究不太重视的行为,包括与个人特质有关的行为宜人、体谅他人、慷慨行为、不伤害等、促进人际之间积极关系的行为积极建议、提供信息、增进友谊等、涉及公共利益的行为责任义务行为、环保行为等,以及发生在家庭范围内的亲情行为亲缘利他行为、家庭养育行为等四大类。青少年对这些行为的提名的频率高达5632。在青少年提名的43类亲社会行为中,广泛涉及到了情绪调节乐观、爱笑,给别人带来快乐劝慰哭泣的同学,看到朋友伤心时去拍拍他的肩、控制自我和他人的行为过春节时按要求燃放爆竹替弱小的同学索要被抢的物品劝阻打架的双方,帮闹翻的两人和好而不是孤立他们、责任义务在家整理自己的房间宣传委员出板报给班级带来荣誉老师合理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公益活动贴纸条提示大家白天关走廊的灯下雨天把砖垫在路上方便行走、自我价值提升或完善自我积极锻炼身体勤快,不懒惰等行为。那些能够有效调节自己或他人情绪与行为的个体被青少年认为是亲社会的人,那些遵守规则、履行责任义务、参加公益活动的个体也被青少年认为是亲社会的人。此外,青少年还认为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价值感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元素。在大学生社会心理一书中提到,当代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指“个体通过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过程。”这是当代大学生完成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并指出当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主要表现在1、职业技能表现。尽管大学本科阶段教育仍强调忽略过细的专业化分,但这一时期毕竟已经开始了专业定向,为学生今后走相应的社会职能岗位奠定了基础,学生与社会形成一种供需关系,两者的平衡也是当代大学生谋生的实现和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2、道德水平达标。大学生应该以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己任,按照社会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之内化为一种习惯,成为一名文明的公民。3、角色定位社会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分工日趋细化,这使新的社会角色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在思索未来角色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定位合理的社会角色,并当角色变化是,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相适应。并且,研究者通过分析初中生所举出的亲社会行为的例子,发现这些亲社会行为可以被归入不同的行为主体。初中生对发生在不同行为主体间的亲社会行为也有不同的关注。研究发现,他们对发生在自己群体中的亲社会行为最为关注占523,这些行为大多涉及同伴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如帮助同学、积极和同学沟通,劝阻和调解有矛盾的同伴,邀请朋友一起玩,陪寂寞的同学等初中生与成人之间的亲社会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和服从如给下班回家晚的父母做饭,帮助老师维持班级纪律、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对老师使用敬语等,另一类是渴望得到理解和肯定如老师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学生,家长理解孩子、欣赏孩子等。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与成人理解的亲社会行为不同,初中生有自己的亲社会行为内容。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不仅限于传统研究所重视的利他性行为,还包括更多社交性、互惠性的行为。这是传统研究没有给予重视的领域。此外,这些初中生被试在访谈中还表示,那些优秀的、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和经常帮助别人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人们不应该帮助对别人不友好的人。由此可见,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传统的亲社会行为虽然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面对不同的人生发展特点和发展任务,亲社会行为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作为青少年,这一独特的人群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和广泛的,他们所认同的、所关注的以及社会期望他们完成的亲社会行为也是不同于其他时期的。二、不同类别学校的青少年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在对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初步研究(寇彧,付艳,马艳,2004)中通过比较普通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发现,两类学校的初中生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都是帮助行为,其次是交往行为。但是这两种行为各自所占比例却不一样,普通学校的初中生认同的帮助行为400和交往行为300所占比例无明显的差异,而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认同的帮助行为551与交往行为163所占比例差异明显。研究者认为,这跟两类学校初中生的家庭背景有关,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基本上来自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的家庭,父母为外来打工人员或城市贫困人群,多数从事着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在访谈过程中,这些初中生最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家庭贫困”,家庭贫困和城市繁荣的对比与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安全感和不安定感使得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也体会到获得帮助的重要性,也促使他们在条件适当的时候帮助别人。因此,他们对帮助行为的认同就最高。而普通学校的初中生的家长一般都有比较稳定的工作,收入也尚好,因此对他们来说,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于是他们更重视同伴的交往行为。此外,两类学校的初中生还比较重视安慰行为,但普通学校的初中生未提及礼貌行为,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则提到了礼貌行为61。在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一项焦点群体访谈研究(寇彧、付艳、张庆鹏)的中也提出传统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得出三类学校的青少年对亲社会行为的提名频次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重点学校的青少年提名亲社会行为的频次为229次占总频次的2315,低于其他两类学校他们对责任义务行为、公益行为、捐赠、赠送、拾物归还、遵规行为、赞扬等的提名高于其他两类学校的青少年他们未提名的行为是不伤害、家庭养育、接纳行为、谦让行为、完善自身。普通学校的青少年在同样的时间里所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类型较多,涵盖的范围也最广。他们提名亲社会行为的频次为435次占总频次的4398,高于其他两类学校,他们提名较多的亲社会行为明显带有如下特征社交性特征例如安慰、道歉、体谅他人等维护公众利益特征例如利群体行为、环保行为等亲情特征例如家庭养育、亲缘利他等表现英勇和付出代价特征例如公德行为、英勇行为、救助等。打工子弟学校的青少年所提名的行为类别也较为单一,但他们能够针对某一种具体的行为举比较多的例子,他们提名亲社会行为的频次为325占总频次的3286,他们对体力支持、发展技能、照顾、积极建议、帮助、联谊行为、协调关系、同情、义气行为等的提名频次高于其他两类学校的青少年对责任义务、宜人、环保行为、体谅他人、慷慨行为、发起友谊、捐赠等的提名频次明显低于其他两类学校的青少年他们未提名爱护动物、感激、救助、英勇行为、忠诚和赞扬。研究者认为,这些不同学校的青少年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之所以有明显的差异,可能与其家庭所提供的成长环境有关。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侧重于初高中学生的范围,所以对于小学生、大学生以及那些未完成初等教育而过早步入社会的青少年等等不同亚群体的青少年的研究还很欠缺,所以具体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后才能实现整合。三、不同性别的青少年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在对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初步研究(寇彧,付艳,马艳,2004)中的结果显示,男、女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类型没有显著的差异。他们普遍认为男生之间、女生之间的亲社会行为仅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有差异,行为性质无差异。如某男生看到同伴受伤了,如果是男生,他就会把他“背”到医院,如果是女生,他就会把她“扶”到医院。但国内外一些关于青少年社会行为的研究显示,男女初中生在关系性攻击行为和直接的攻击行为方面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亲社会行为同样是发生在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社会行为,男女初中生对他人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特点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亲社会行为的认同。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性别之间的社会行为类型和表现方式都有显著不同。所以,此研究者认为,对于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寇彧、付艳、张庆鹏的研究中认为男女青少年对许多行为都有相近的提名,如“责任义务行为”、“利群体行为”、“积极建议行为”、“分享行为”、“帮助行为”、“发起友谊行为”和“关系协调行为”等等。但在有些行为的提名上则表现出男女青少年的差异。BERGIN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女生通常更认同关系型亲社会行为,而男生通常更认同外显型亲社会行为。研究者为了验证自己的结果是否与前人研究一致,通过其他研究方法和统计数据分析得出男女学生在“外显型”和“关系型”这两种亲社会行为的提名频次上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女生的确更认同关系型亲社会行为,男生更认同外显型亲社会行为,该结果和博格因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所以,总的来说虽然男女青少年在提名的一些行为上存在共性,但在许多行为类别上还是表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即男生提名外显型的亲社会行为较多,而女生提名关系型的亲社会行为较多。四、不同年级青少年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在寇彧、付艳、张庆鹏的研究中表明,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类型在整体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进一步分析可见,只是在某些具体行为上略有差异小学生提名的“借出物品”行为多于初中生,但他们提名的“责任义务行为”比初中生少六年级学生提名的行为频次分布情况比较独特,他们提名的“发展技能”、“照顾”、“借出物品”、“安慰”、“宜人”、“环保行为”、“宽容”和“发起友谊”等行为都明显多于其他各年级的青少年他们提名的“利群体行为”、“公益行为”都少于其他各年级的青少年他们根本没有提到“合作”、“英勇行为”和“救助行为”,但其他各年级的青少年都提到了这些行为。本研究未发现四个年级青少年所提名的亲社会行为有明显差异,但意外发现,小学6年级青少年的情况比较独特,他们在对多项行为的提名上都明显高于其他年级的青少年。同时还有研究者发现,儿童心目中的友好行为的发展,从4年级到6年级呈上升趋势,从6年级到8年级呈下降趋势李丹、夏飞羚,2003。这些研究结果有可能预示着小学6年级是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或者是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转折点。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此外,研究者分别对三类学校青少年提名的行为频次作年级差异检验,发现重点学校的年级差异非常显著,打工子弟学校的年级差异达到了边缘显著。不过,由于每类学校的中、小学青少年来自不同学校,所以很难确定这种差异是由年级因素导致的,还是由学校因素造成的,需要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考察。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不仅仅是以上提到的年级因素,学校因素,也可能存在年龄因素,亚群体文化因素等等不容易确定的因素。五、不同文化中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与西方相关研究结果比较,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群体对亲社会行为的认同所表现出的差异。例如在国外和国内的相关研究以及寇彧,付艳,马艳(2004)研究中统计的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比例相差较大,如交往行为所占比例依次为70,54,238。我国青少年对集体取向的亲社会行为的评价也显著高于个体取向的亲社会行为。西方的相关研究结果则发现,西方青少年更重视维护关系的亲社会行为占70左右、情绪调节的亲社会行为例如保护受嘲讽的同伴、道歉、劝解打架的同伴、使周围的人愉快等。研究者认为结果的差异与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行为的界定有关。亲社会行为是涵义更广泛的一个概念,“好的行为”、“友好行为”、亲社会行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否等同这些问题都缺乏一致的答案。并且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把初中生提名的亲社会行为分为帮助行为、交往行为、安慰行为、礼貌行为、公益活动、遵规行为六类,但这样的分类标准相互之间有一定重叠。而且,交往行为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如鼓励、赞美等调节他人情绪、使之改变不良状态的调节性行为,以及团结他人、邀请他人参加群体活动等吸纳性的包容性行为,还有终止他人的打架、漫骂等不友好或攻击行为的控制性行为等,是否都应该归为交往行为邀请某个孤独的同伴一起玩,是安抚他的消极情绪状态,还是包容性的交往行为由此可见,如何确定每类行为最核心、最显著的特点尚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所以这些问题也需要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不同的分类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此外,之所以出现跨文化差异,理所当然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社会道德制约有关。第三节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理论人为什么会有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生活环境、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不断变化,人们的亲社会行为又会怎样发展呢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下面从多个理论出发,阐述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与发展。青少年时期作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阶段,这个期间的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发展变化也可以在下面的理论中找到些许解释。一、关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理论1本能论或生物论近代生物学上的达尔文主义的盛行,使许多思想家用生物学的理论来分析、认识社会问题,形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WILSON既用生物学的观点又用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动物和人类的利他行为,1975年他在其著作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一书中提出了利他行为先天决定的观点。社会生物学派的科学家对动物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野兔、白蚁、狒狒等动物的生活中有很多亲社会行为,于是从动物出于本能的利他行为得到启发,推断人类的亲社会行为也是由本能决定的,来自我们的基因并可以遗传。进而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人类的基本本性,因为这有助于种系的延续。正因为如此,人的利他行为才是不期望得到任何奖赏,甚至是利他而损己的。那么,人类的进化到底多大程度是人具有亲社会倾向呢马丁霍夫曼指出,移情的能力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的情绪所唤醒,并替代性地体验别人情绪的能力是利他心理倾向的基础。确有研究证明,当新生儿对其他婴儿的哭声感到不安是,他们可能表现出一种原始的移情反应。移情是受基因影响的特性,同卵双生子在移情倾向上比异卵双生子更相似。在一个人的移情敏感性与他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天生的移情能力并不意味着利他性是“自动的”或“生物学编程的”。这种以本能论、基因遗传论为基础的观点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2社会交换和公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HOMANS首先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利他主义行为。他认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交换关系,人们通过交换获得一些东西,同时也失去一些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的,利他行为就是目前或期待将来得到社会承认或奖赏等利益的工具性行为,人际互动就是付出代价和取得奖赏的过程,这就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社会交换论强调任何亲社会行为似乎都带有自私的目的,都为了获得回报,这种观点似乎无法解释特定条件下的自发救助的利他行为。但这一观点却强调了双向互动的过程,这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是合理的。美国心理学家ADAMS在1965年提出公平理论,他认为利他行为是种得失权衡的产物。与交换理论不同,公平理论强调人们在在权衡自己得失时,会受到与他人进行比较的影响,影响人们利他行为的是主观上的公平感。从总体上看,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确实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是这两种理论都具有享乐主义的特点,从经济上对于利他主义进行了肯定,强调人的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利他主义行为是达到效用最大化、避免损失的关键环节。尽管这种理论目前受到理论界的重视,但是这些理论所提到的利己主义功利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并不提倡。3、社会规范理论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按照社会所赞许、提倡的准则而进行,人们之所以帮助他人,只是因为他们遵守了社会要求帮助别人的规范,而利他行为则是个体对这些社会规范学习并内化的结果。个体接受、遵守和服从这些社会规范意味着自身的社会存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肯定;相反,拒绝和违背这些社会规范则会导致群体排斥,社会非难及遭受惩罚。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社会责任规范、社会个人规范和人道主义规范等。尽管这种理论对于解释利他行为基本上是可取的,但是在进行深入研究时,研究者的目光应更多地注意在不同文化中发生作用的独特规范上。4、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模仿榜样学习和强化的结果。在成长过程中,儿童学到该社会中关于帮助他人的规范。在家里、学校及公共场合,成人都教育孩子们应该帮助别人。人们通过强化、奖惩的作用学习助人。此外还有榜样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助人来学习。通过强化和榜样学习,人们便学得何时他们应该帮助别人,于是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在儿童时期,亲社会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外部奖赏和社会赞许对成人来讲,助人行为会成为一种内部价值、不需外部的支持。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的行为表现自己的思想境界并且感到一股“做了好事”的暖流就足够了。二、关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理论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论者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是经历了“他律道德性”和“自律道德性”两个有质的差别的阶段发展起来的。在第一个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由外在的权威给予的,因此,必须遵守,并根据对他的服从和脱离的程度来辨别善恶。皮亚杰认为,这类他律的道德性的特征来自儿童这一时期的认知方式,即自己和他人分不开,也就是自我中心性。因此,这个时候儿童只有在作为权威的父母的要求下才会做出帮助别人的行为,由自我中心造成的缺乏移情能力,使得他们很难自动作出帮助别人的行为。在第二个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通过相互约定而形成的,而且是能够变化。此时,儿童脱离了自我中心,变得会关心他人的立场和观点等,开始不是按结果而是按意志判断事情的善恶,于是不想辜负朋友的期待。开始考虑各个人的情况,想要平等地分配物品。在这个阶段,由于关心他人的想法和感情,移情能力增强,帮助人的行为增多,而且,得到别人的帮助就产生感激之情,损害了他人就产生罪恶感,于是互惠的助人行为和补偿的助人行为随之增多起来。一般认为,612岁是助人行为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与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的范围、内容的变化使他们的道德判断从自我中心转向互惠是一致的。2、移情理论移情的概念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LIPPS提出,他认为在认识领域里存在着物、自我和他者的自我三部分。物是凭感性的知觉来理解的,自我要通过内部的知觉才能理解,而理解他者的自我则必须通过移情。一般认为,移情是一个人在观察到另一个人处于一种情绪状态时,产生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移情是利他主义行为的重要促进因素。BATSON等人认为,移情在儿童利他主义行为培养中具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移情使人更容易认识到另一个人的需要以平息自己的情绪,这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能建构人们对移情对象在情感上的共鸣反应,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BATSON等人还认为,移情能建构自己同他人的情感体验,与他人的幸福有着普遍的联系,是亲社会的源泉。移情不仅能够增强帮助、分享等利他主义行为,而且还能有效地降低侵犯行为。侯积良认为,利他主义行为的产生首先要以移情的出现为前提条件。有效地移情是对他人产生同情心的基础,而同情心又是对困境中的他人实施利他主义行为的重要条件。因此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富有同情心的人更容易表现出利他主义行为,所以通过移情训练来培养儿童的同情心就成为移情训练的直接目标。3、社会道德准则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儿童的利他主义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利他社会道德准则逐渐内化而产生的。由于利他行为是社会道德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人们首先就会想到道德判断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EISENBERG通过两难问题来研究儿童的利他社会道德推理,发现儿童在小学期间,享乐主义倾向逐渐消失,他们经常会对事物内在价值进行推理,78岁的儿童已经逐渐能以他人和社会的准则来处理面对的问题,利他主义行为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所以艾森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推理与亲社会行为有很大关联。他把亲社会道德推理分为五个水平(1)享乐、自我导向(HEDONISTIC,SELFFOCUSORIENTATION)关注自我而不是关注道德;(2)他人需要导向(NEEDSORIENTED)尽管别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相冲突,但还是关注别人的需要;(3)定型的导向(STEREOTYPEDORIENTATION)儿童在心目中对好人或坏人的看法已和大家有一致的看法,形成了固定模式;(4)自我反思和移情导向(SELFREFLECTIVEEMPATHICORIENTATION)关注他人的人性,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5)转化阶段(TRANSITIONALLEVEL)开始关注社会大众;(6)内化阶段(STRONGLYINTERNALIZEDSTAGE)一内在价值、规范、道德责任作为判断的依据。他认为,儿童的利他主义行为是通过以上五个阶段逐渐形成的。研究发现,享乐主义推理的使用随着年龄增长到青年就会减少,然后又会有一些增加。他人需要取向的推理,直接对等的推理和赞许,定型的导向,随着年龄的增长到儿童中期或青少年早期,然后减少。在儿童后期或青少年期有较高水平的推理模式。女孩的推理水平相对于男孩较高一些。此外,还发现在1516岁年龄组中,利他主义行为社会道德判断的综合分数与利他主义行为、移情、观点选择之间存在正相关。4、自我归因理论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归因与相应的行为之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BARTAL认为自我归因是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原因,并因此提出了儿童利他主义行为发展岁年龄变化的六个阶段。(1)具体服从和强化(COMPLIANCECONCRETEANDDEFINEDREINFORCEMENT)儿童帮助别人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而且这种要求附带有具体奖赏或惩罚的威胁;(2)服从(COMPLIANCE)助人动机是对权威的服从,没有必要进行具体强化;(3)初步内化具体奖赏阶段(INTERNALINITIATIVECONCRETEREWARD)助人行为是自愿的,但会被一些预期的奖赏所激励;(4)社会规范行为阶段(NORMATIVEBEHAVIOR)行为是按照社会的准则和要求来进行;(5)一般化的互惠(GENERALIZEDRECIPROCITY)助人行为是由互惠的社会契约所激发;(6)利他主义行为(ALTRUISTICBEHAVIOR)助人行为被得益于别人的动机所激发,不求任何形式的回报。BARTAL提出这个利他行为的发展阶段模型后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证明。例如,艾森伯格通过研究表明,认为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是程序化的,儿童的利他行为经历了一个被动到主动的过程。5、社会道德敏感性理论在价值多元化时代,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个体都很难判断,所以个体在行为过程中逐渐提高道德判断力,学会运用理智作出判断或决定非常重要。道德敏感性的提高也非常重要,如果个体对他人或社会的目的、利益和需要缺乏敏感性,其道德判断也就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社会道德敏感性对于个体敏锐地发现、意识到特殊情境的状况,并准确做出利他行为非常重要。CIALDINI认为儿童的利他行为可能会随着对社会道德规范敏感性的增加而增多,如果儿童对社会期望有充分的认识,那么他就会逐渐做出利他主义行为。他认为,儿童利他主义发展有三个步骤(1)前社会阶段(PRESOCIALIZATION)(2)社会倡导利他主义行为知觉(AWARENESSTHATOTHERSVALUEALTRUISTICBEHAVIOR)(3)利他规范的内化INTERNALIZATIONOFALTRUISTICNORMS。第四节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下面主要探讨的是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主要从三个方面助人者,环境以及被助者三个因素来阐述。一、助人者的特征1、年龄助人行为随着年龄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从幼儿到小学中期,儿童的助人行为呈增长趋势并且逐渐达到最高峰,到了青少年早期,则呈下降趋势,到成年早期开始又有所增加相应的,紧急情境下的助人行为则在个体身上发生得较晚,这也许与紧急情况下需要个体有较高的助人技能,或者与个人的责任感、人格特点、情绪唤起水平、被救助者的特点,以及助人代价等因素有关。总之,无论是紧急情境下还是非紧急情境下的助人行为,都明显受到个体年龄的影响,同时也受情境因素、个人因素等制约。在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赵章留、寇彧,2006)中提到,合作行为及合作解决问题的策略随年龄不断提高,并且日趋多样性、复杂性和有效性,小学五年级是合作策略发生转折的关键期。这些研究结果无疑使许多研究者相信,合作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是,也有研究者发现,儿童进入学龄期后,随着交往经验的增多,竞争意识逐渐发展起来,使合作行为随年龄的增长出现了下降趋势,因而学龄期以后的儿童的合作倾向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弱但从初二开始一直到高一,儿童的合作倾向却又出现了转折,这时个体同伴交往的需求高涨,为了被同伴接纳,个体就必须减弱自利意图,增强利他意图,因而又出现了合作的高峰。对于分享行为而言,研究表明儿童通过分享真实物品来保持与他人的积极交往,当他们能够以其他方式与他人交往时,分享行为就不突出了,所以,1224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加很快,2436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则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还有研究发现,学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增长的需要,越来越关注教师和他人的评价,因此,分享行为又开始增多,710岁儿童中有77愿意和人分享,1116岁的儿童100愿意和人分享。还有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物品分享和游戏分享最重要,学习分享次之,心理分享最少到了高年级,物品分享和游戏分享逐渐让位于学习分享和心理分享。也有研究者认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安慰行为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增加的趋势。在1216岁被助儿童的自助能力、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张嘉玮、崔光成,1993)中,被试为小学五年级,初一以及初三学生,该研究的内容是被助者的自助能力,以及被试的移情能力与被试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同年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比较显示,各年级学生之间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差异极为显著。年龄因素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是有影响的,随着年龄的递增,他们的利他行为和完全利己行为呈递减的趋势,部分利己行为则呈上升趋势。日本的中里等研究得出,小学六年级以前,儿童的利他行为不断增长,之后其利他行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国外还有资料表明,12岁儿童以前的利他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以后则无明显增长的现象。并不是所有的亲社会行为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试析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贾蕾,2005)中指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一般认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也呈增长趋势,但涉及到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行为种类,情况又有所不同1983年,亚罗研究了大量以往的实验,认为有两种亲社会行为,即显示同情心的行为和与他人合作的意愿没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这之后,80年代一系列这方面的研究都证实了这种情况例如,艾森伯格指出,安慰其他儿童的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斯陶布认为儿童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并且有其他儿童在场时会由于恐惧的减少而增加助人行为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年龄在5岁至12岁的儿童来讲,5岁至8岁期间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而9岁至12岁期间的助人行为是呈下降趋势的斯陶布认为,助人行为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年龄较大的儿童更担心由于率先采取行动而受到指责。亲社会行为在年龄发展趋势上,其研究结果比较零乱。有的研究发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有的研究则发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具体到不同的行为种类,其发展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整合研究。2、性别在第一节中,我们提到尽管男女青少年在提名的一些亲社会行为上存在共性,在许多行为类别上也表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即男生提名外显型的亲社会行为较多,而女生提名关系型的亲社会行为较多,男、女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种类不同,他们对亲社会行为有不同的理解。事实上所有的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和行为都有不同的规范,男孩和女孩在成长中学习。在西方文化,男性性别角色包括骑士风度和英雄主义;而女性则被希望成养育和关怀,以及珍惜亲近、长期的关系。同样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差异上也会有所体现。例如在小学46年级儿童对同伴亲社会行为动机的评价(寇彧,赵章留2004)中指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安慰行为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女孩比男孩的安慰行为更明显,这也许与个体所认同的性别角色期望有关。在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赵章留、寇彧,2006)中提到,大量研究发现性别影响人们的亲社会行为。在非紧急情境下,女性更乐于助人,在紧急情境下,男性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较大。儿童的性别也影响其亲社会行为,比如在竞争和合作的价值认知上就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孩更看重合作,男孩则更看重竞争。女孩也比男孩更善于分享,男孩比较重视自己是否有分享的责任,女孩更注重分享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儿童安慰行为的性别差异更明显,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做出安慰行为。在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交往、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王丽,2003)中也实验证实中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亲社会行为要多于男生。但刘志军、张英和谭千保的“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父母教养方式与其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中则认为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目前的研究显示,由于社会文化,性别角色以及社会期望,社会规范,家庭教养等方面存在的性别差异,可能会导致男女双方在亲社会行为上有不同的表现。结果的不一致可能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关于性别是否影响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在没有确实的研究证据时,我们还不能做出最终的断定。3、自我概念在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俞国良,1999)中提出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系统对个体的评价过程的影响也愈明显,把行为归因为利他的动机会增加将来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强调自我是利他主义的对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在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其学校适应(刘志军,2004)中指出自我概念部分因子与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在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其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刘志军、张英、谭千保,2003)中提到社会自我概念是个人对他人评价的认知,社会自我在相关分析和回归预测中都有显著影响,这是由于高中生的主要影响源已转移到同伴群体中,相应地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等有关的信息就会备受他们的注意,这方面的信息知觉、加工、评价的能力就会发展起来。同伴群体对高中生来说能满足他们的交往、归属、尊重等多种心理需要因而多数的学生会看重这种关系,对来自同伴的评价会比较重视,为了维持在这种关系中的位置,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他们会不断地表现出有利于他人、群体的行为。特别是社会习惯认为男孩应该是勇敢的,主动的,女孩应是文静的,温柔的,这样无形中对男孩的社会自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男孩的社会自我的影响特别显著。4、认知发展水平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发展理论十分重视儿童认知技能的发展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一般认为,除智力水平外,影响较明显的两种认知能力是观点采择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观点采择能力是个体对特定情景中他人思想、情感、动机、需要的认知和理解认知发展理论假设,随着儿童理解他人体验的能力的发展,他们对认知对象的反应能力也相应地增强昂特伍得和摩尔对16项有关研究的综述表明,观点采择和亲社会行为呈高相关,既使年龄因素被控制时,两者之间仍然具有显著相关性具有观点采择能力的儿童,才能充分理解他人的需要,并做出助人行为。然而观点采择能力也并不必然导致儿童的助人行为,因为观点采择只是一种信息收集的过程,它只能为儿童更好的理解情境和他人的需要及情感提供认知前提,个体是否用已获得的信息去助人还依赖于他自己的道德判断、价值观念和其他个人特点。KUMRN等通过对436名土耳其青少年男209名,女227名,平均12192岁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亲社会道德推理水平和观点采择水平均与移情水平成显著正相关,而亲社会道德推理水平、观点采择水平和移情水平又分别和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观点采择能力直接影响着亲社会行为的表现。EISENBERG等人在巴西对149名青少年男61名,女88名,平均1511岁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包括女性特质FEMININITY、观点采择、移情水平、亲社会道德推理和亲社会行为五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五项研究结果1、女性特质得分高可以预测移情与观点采择得分高。2、观点采择得分高可以分别预测移情和道德推理得分高。3、观点采择与移情在预测道德推理时存在交互作用,观点采择与移情无论哪一项得分高都可预测其道德推理的得分高。4、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同时存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通过亲社会道德推理。5、移情和亲社会道德推理水平高都可以直接预测亲社会行为水平高,但观点采择水平高低不能直接预测亲社会行为水平高低,显示观点采择只能通过移情或亲社会道德推理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这些研究结果与EISENBERG等人在美国取得的数据也吻合,提示本研究结果具备一定的外部维度的概括性。但EISENBERG强调,以上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除观点采择能力外,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与亲社会倾向也有一定的联系国内就道德判断与助人行为的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以下三种情况1即道德判断与助人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如彭蕾在研究中得出,中小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学生对道德认知的内化是影响其道德发展的关键李洋在研究中得出,道德判断能力较高的低年级中学生更多地表现出助人行为。道德判断能力是预测助人行为的首要因素2刘建媛在中学生道德判断和利他行为的发展及其关系的研究中得出,中学生的道德判断与利他行为的关系在两个年级出现了矛盾结果,即初一被试的道德判断与利他行为之间没有明显一致性,而高一被试的道德判断与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明显一致性,年级低的被试道德判断与助人行为不相关,年龄高的被试道德判断与助人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道德判断与助人行为不存在显著相关。刘志军研究了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水平、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亲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推理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道德判断推理能力不是亲社会行为的预测因素,中学生同伴关系是亲社会行为的预测因素。有研究者认为,这些研究结论不一致可能是因为研究者对概念界定或者研究方法的不同导致,同时,研究工具的不同也是导致结论不一致的可能原因。MCLNERNEY等人对青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道德推理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羞愧和内疚的情感起着明显的中介作用,即道德推理是通过增强学生的羞愧感和内疚感从而反过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的。这项研究支持了道德推理必须通过道德情感的中介作用才能影响道德行为的观点。但这项研究没有涉及到男性被试。刘志军以286名上海市普通中学的学生初一、初三、高一为研究对象,利用道德判断推理量表、班级戏剧量表和社会测量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推理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道德判断推理能力不是亲社会行为预测因素。这意味着道德判断推理得分高并不能预测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水平高。丁芳采用三因素实验设计方法,设定性别、道德判断、移情是三个自变量,亲社会行为是因变量,通过DIT测验随机选取初中二年级高道德判断和低道德判断被试各40人,男女各半,然后实施移情唤醒操作,并提供助人机会来研究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儿童的道德判断与移情对其亲社会行为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高道德判断水平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移情水平的影响比低道德判断水平的儿童明显移情水平较高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道德判断水平的影响比移情水平较低的儿童明显道德判断与移情之间的联系是以角色采择作为中介因素的女孩在移情及亲社会行为表现上明显优于男孩。MOORE提到儿童成熟的道德判断推理能力与亲社会倾向有一定的联系。EISENBERG在纵向研究中发现相比之下,道德推理相对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倾向于助人和慷慨,内化的道德推理与亲社会行为也呈正相关。我国的研究者刘建媛、李辽等也大多从教育干预的角度进行研究,但结论并不一致。研究发现道德推理水平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这与刘志军2001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研究者在此认为,由于初中学生的道德推理断水平并未随着伴随抽象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尚处于好孩子的定向阶段。各种社会习俗、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尚未内化为学生的自身价值,更不会渗透到其道德情感体系中去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受到多种情境因素的影响,如情境的清晰度、榜样示范、旁观者多寡等,也与个体的性格、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单一的道德推理水平并不能有效地推动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只是提供了展现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5、移情能力移情是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情绪反应时所产生的与他人相同的情绪体验。艾森伯格等人认为,移情是产生同情他人的动机的基础,通过“移情同情亲社会行为”这一模式,实现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移情与各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都呈正相关,移情能力越高,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同时移情也能降低侵犯等反社会行为的发生率。在青少年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李辽,1990)中,通过对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被试进行实验研究得出,青少年移情能力的增强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余宏波、刘桂珍,2006)中指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源的论点得到许多研究成果的支持。例如BESS等人对212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129名女生,83名男生的研究发现,那些更愿意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学生的移情测验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得分,并认为移情水平可以预测一个学生是否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参与志愿者活动。GREENER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高亲社会组的移情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个组,同时高亲社会组的对他人面部表情的分辨能力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也明显高于另外两个组。但是,在1216岁被助儿童的自助能力、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张嘉玮、崔光成,1993)中却认为,移情能力的高低对121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影响不大。这与日本中里等研究得出的移情能力与儿童利他行为两者之间未见任何统计学上的意义的关系的结论近乎一致。渡边弥生等以78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被试也进行了类似研究,结果证实移情高低虽然与亲社会行为间有一定关系,但并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水平。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移情和亲社会行为无关”的现象很可能是由于青少年期(特别是少年期)整个品德结构处于一种矛盾状态,情绪和情感表现出吉大的不稳定性,愿望、情感与行为之间常常有一定的距离,行为的前后一致性不足。并且,研究方法的差异也会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同。6、价值观、价值取向众所周知,价值观影响着人的行为取向,对于青少年而言,价值观取向的不同也会影响其亲社会行为。在学生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及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初探(章志光,2005)中指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的确存在着类型上的差异。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在大众学生中的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