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终稿-CNC齿轮测量中心三维测头模块及测试软件设计(送全套CAD图纸  答辩通过)_第1页
毕业论文终稿-CNC齿轮测量中心三维测头模块及测试软件设计(送全套CAD图纸  答辩通过)_第2页
毕业论文终稿-CNC齿轮测量中心三维测头模块及测试软件设计(送全套CAD图纸  答辩通过)_第3页
毕业论文终稿-CNC齿轮测量中心三维测头模块及测试软件设计(送全套CAD图纸  答辩通过)_第4页
毕业论文终稿-CNC齿轮测量中心三维测头模块及测试软件设计(送全套CAD图纸  答辩通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载论文就送你全套CAD图纸,Q咨询414951605或1304139763下载论文就送你全套CAD图纸,Q咨询414951605或1304139763目录摘要1ABSTRACT2主要符号表11绪论111引言112研究意义113国内外发展状况114本文的主要任务32齿轮测量原理与总体方案设计421齿轮齿形测量的方法与误差分析4211齿形误差的定义4212齿形误差测量方法4213齿形测量范围的确定4214齿形误差评定与分析622齿轮齿向测量的方法与误差分析8221齿向误差的定义8222齿向误差测量方法8223齿向误差评定与分析823总体方案设计103板卡操作1131接口方案1132HY6040板卡介绍及操作1133HY6110板卡介绍及操作1134CA220PCI12下载论文就送你全套CAD图纸,Q咨询414951605或1304139763下载论文就送你全套CAD图纸,Q咨询414951605或1304139763341CA220PCI简介12342CA220PCI操作过程124EFRS401MZ齿轮测量机软件设计1441开发软件简介1442用户需求1443软件的界面设计15431界面应具备的功能元素15432具体界面设计1644总体程序流程图2045分功能模块的实现22451齿形测量程序流程设计22452数据处理程序流程设计23453数据采样流程及部分程序代码25454按键扫描流程图设计265伺服机械子系统设计及校核2951原理方案设计2952结构方案设计29521结构布局29522驱动装置29523传动系统30524滚动导轨3053伺服机械子系统设计计算30531伺服电机的选择30532设计并校核齿轮31533同步带传动设计33534导轨设计35535各支承件的设计3554强度校核36下载论文就送你全套CAD图纸,Q咨询414951605或1304139763下载论文就送你全套CAD图纸,Q咨询414951605或1304139763541伺服电机校核36542轴承校核376结论387致谢39参考文献40下载论文就送你全套CAD图纸,Q咨询414951605要符号表N转速F集中载荷,力V线速度M弯矩,力矩传动效率计算拉压应力P功率E材料的弹性模量I传动比L、L长度T转矩齿形系数FAYZ齿轮齿数J转动惯量M模数应力校正系数SAD直径K载荷系数KV动载荷系数B宽度A中心距ZE弹性影响系数KA使用系数ZP接触系数VS相对滑动速度N应力循环次数买文档送全套图纸扣扣414951605K载荷分布不均系数KHN寿命系数1绪论11绪论11引言齿轮传动是广泛应用于机器和仪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用来传递位移、速度和动力。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汽摩齿轮制造业也得到了空前快速的发展。尽快成为汽摩齿轮的全球制造与供应基地,是我国齿轮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并已经成为我国众多齿轮制造商的共识。航空航天工业的崛起、造船业的兴盛、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复苏以及IT行业的快速发展,都对齿轮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无论是国有企业、股份公司还是民营企业,齿轮制造商在扩大齿轮产量、品种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齿轮制造质量。为此,最近几年来在引进技术、购置设备、更新工艺、加强信息化管理等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强化并提高齿轮制造全过程的测量与监控技术水平获得了空前的重视,并成为确保齿轮质量的一个关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齿轮测量技术和仪器,满足我国齿轮制造质量检测的迫切需要,提高国产齿轮仪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是我国齿轮测量仪器制造业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2研究意义目前,我国齿轮行业测试仪器和设备十分缺少,有不少齿轮生产企业竟然没有一台齿轮量仪;有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所使用的齿轮量仪,还是国外六七十年代的产品,已远远满足不了技术发展的要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前几年齿轮制造业的发展以量为主,对质的要求尚不迫切,但今后,能否保证齿轮产品的质量,是否拥有与产品等级相适应的齿轮量仪,将成为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B信息沟通不够,技术交流偏少是造成我国齿轮生产企业仪器装备落后的另外一个原因。许多齿轮生产企业对国内齿轮量仪的发展了解不够,对齿轮量仪的性能了解不够,制约着齿轮量仪进入齿轮生产企业。事实上,这几年在齿轮制造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齿轮量仪制造水平也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来,以3903系列为代表的CNC齿轮测量中心投放市场,标志着我国齿轮量仪的制造水平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基本上可以满足齿轮行业对测量仪器的需求。13国内外发展状况11923年,德国ZEISS公司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成功一种被称为“TOOTHSURFACETESTER”的仪器,实际上是机械展成式万能渐开线检查仪。1965年,1绪论2英国的3RMUNRO博士研制成功光栅式单啮仪,标志着高精度测量齿轮动态性能成为可能。1970年,美国FELLOW公司在芝加哥博览会展出MICROLOG50,标志着数控齿轮测量中心开始投入使用,这是齿轮测量技术发展的转折点。70年代以前,机械展成式测量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并在生产实践中经受了考验。经过30多年的完善和推广,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方法在我国已发展成为传统元件的运动几何测量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被测对象作为一个刚性的功能元件或传动元件与另一标准元件作啮合运动,通过测量啮合运动误差来反求被测量的误差。最近几年一些新的齿轮测量仪器也在不断的涌现,在新的齿轮精度国家标准中,齿轮精度的检测项目有齿距偏差、齿廓偏差、螺旋线偏差、切向综合偏差、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等项目。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最为先进的齿轮测量仪ACNC齿轮测量中心3903/39063903/3906型CNC齿轮测量中心是哈量集团精密量仪公司开发出的新产品,具有测量功能强、精度高、速度快等特点,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该中心可满足用户对齿轮精度的全面检测,工艺间检测、刀具检测等需求。可完成齿轮的齿距、齿廓、螺旋线、径跳、切向综合(单截面整体误差)等项目的检测,可测量的工件有齿轮、齿轮刀具(滚刀、插齿刀、剃齿刀等)、蜗轮、蜗杆、弧齿锥齿轮等。由于其工作原理上不需要标准齿轮、标准蜗杆等标准件和机械展成机构,测量运动由计算机数控系统来完成,因此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发出各种特殊软件。整个操作界面汉字提示,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高BPFSU系列齿轮测量机640/1200/16002该系列测量机是引进德国克林贝格公司技术生产的,主要用于对大齿轮的测量。目前哈量集团精密量仪公司已经完成了该测量机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将过时的控制电路、记录器等全部淘汰,采用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改造后的PFSU系列齿轮测量机不仅保留了仪器原有的全部功能,而且使仪器的功能和性能都有很大提升。齿轮的测量项目有齿廓、螺旋线、齿距、径跳等,还可以测量齿轮刀具(滚刀、插齿刀、剃齿刀等)、蜗杆及工件表面粗糙度、工件锥度、圆度等形位误差。针对国内已有PFSU系列测量机的用户,公司可提供升级改造服务。C3004B、3006B、3008B系列万能齿轮测量机该系列齿轮测量机是哈量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齿轮量仪,在工作原理和仪器功能上接近CNC齿轮测量中心测量中不需要标准齿轮、标准蜗杆,即可测量齿轮、齿轮刀具等工件的多项误差,在测量效率要求不很高的情况下,可广泛用于工厂计量室和车间检测站,进行精密测量。D3100系列双面啮合检查仪主要检测齿轮的径向综合误差,可广泛用于除汽车、摩托车行业4级以下精度齿轮的分选检测,工作效率高,精度稳定。E3200、3300系列齿形、齿向检查仪该系列测量仪是机械展成式测量机根据测量要求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4机械结构,主要完成对齿轮齿形、齿向等单项误差测量,仪器结构简单、效率高、精度稳定,可广泛用于生产车间使用。14本文的主要任务本文分析了齿轮误差测量的发展状况和特点,针对国内外出现的各种测量仪器的局限和不足,提出改进齿轮测量软件测量齿轮的方法,并设计完成一种新型的、人机界面友好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齿轮测量软件。A首先通过对齿轮齿形和齿向测量原理以及齿轮测量机机械部分运动机理的理解,完成总体方案设计;B依据齿形、齿向测量原理建立齿形、齿向误差测量算法,并完成齿形误差软件的程序流程;C针对测量中出现特性和整个界面的易于操作性和美观性,利用VISUALC60编程语言来实现齿形测量系统软件的设计;D最后对所编写的测量软件进行模拟调试,并进一步肯定了整个测量系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2齿轮测量原理与总体方案设计52齿轮测量原理与总体方案设计21齿轮齿形测量的方法与误差分析211齿形误差的定义3根据标准JB17983规定,齿形误差的定义是在端截面上,齿形工作部分内(齿顶倒棱部分除外)包容实际齿形的两条最近的设计齿形间的法向距离。由定义可知,在齿形误差测量中应测出实际齿形相对于设计齿形之误差,设计齿形是指以渐开线理论齿形为基础,考虑弹性变形和误差对噪声的影响而加以修正的齿形,在成对齿轮副中,可以设计为两个齿轮都作齿顶修缘,也可以设计为一个齿轮(常是小齿轮)作齿顶修缘,齿根过切或设计为凸齿形,另一个相配的齿轮不作修正,修正量是很小的,仅有(001005)M,或从23M到3050M。因此,齿形误差测量还是以实际齿形与理论渐开线进行比较作为基础。212齿形误差测量方法A坐标法将被测齿形上若干点的实际坐标与相应的计算坐标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齿形误差的方法称为齿形误差坐标测量法。以坐标法测量齿形误差,既可以在以坐标为测量原理所构成的专用齿形误差测量仪上进行,也可以在坐标测量机或测量显微镜上测量。B标准轨迹法将被测齿形与仪器复现的理论渐开线轨迹进行比较从而求出齿形误差的方法称为齿形误差的标准轨迹测量法。由于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用电子和机械共同组成的系统来复线理论渐开线轨迹,这种系统可以进行数控(NC),也可以由计算机进行数控(CNC),称这种方法为电子展成法。电子展成法正在发展中。C标准曲线法这种方法是使被测齿形与标准渐开线齿形曲线直接进行比较,从而测出齿形误差,(标准渐开线齿形曲线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这种方法可用于车间条件下的生产测量,也可用于高准确度的实验室测量。本文采用标准轨迹法进行齿形与齿向的测量。213齿形测量范围的确定4A确定起测圆的方法1按与配对齿轮对啮合的工作确定当被测齿轮Z1配对齿轮Z2相啮合时,被测齿轮Z1的实际部分是齿顶圆与工作圆之间的一段渐开线齿形。所谓工作圆2齿轮测量原理与总体方案设计6是指通过相啮合的齿轮Z2的齿顶圆与啮合线的交点A1。,其半径为RA1的圆如7图21A,RA1的计算如下RA1(21)2RBLI(22)2ASN1LIRB其中(23)/CORBT(24)22/1IVTGXZINVAT(25)AHMNM式中XT,XN端面和法向变位系数法向齿顶高降低系数,高度变位时0,角度变位时0。NN(26)/COST(27)12XYT(28)CS/1OAYTZT式中端面齿顶高将位系数端面中心距变动系数T2按与标准齿条的工作圆确定由于在测量单位个齿轮时,常常不知与其啮合的齿轮的参数,为使测量的齿形工作部分稍大于齿形有效部分,可以按照被测齿轮与标准齿条啮合时的有效工作部分来计算其工作圆。此时工作圆是指通过齿条的齿顶线与啮合线的交点A2,其半径为RA2的圆,如图21B所示。RA2的计算如下2RARLI(29)图21齿轮渐开线8(210)2SINHAMXLIRB3按进入圆确定为了简化计算,可以按进入圆来确定起测点。进入圆是指其半径RA3与分度圆半径相差CHAXSMS的圆如图21C所示RA3由下式计算RA3MNZ/2COSC(211)CHNMNXNMN(212)当齿数少时按基圆确定当齿数Z33时;RBRA3;当Z16时,RBRA2。因为只在基圆外才有渐开线,当齿数少时,应该以基圆作为起测圆。以上三种计算结果相比较,RA1RA2RA3,当起测圆按进入圆计算时,齿形上被测范围为最大,这将对切齿条件要求严格如果测量高精度齿轮时,应当选RA1来确定起测圆,以免对加工条件要求过严对非特殊要求的齿轮可按RA2确定起测圆B起测和终测展开角和展开长度的计算5由于齿形测量是按照展成角度或展开长度进行的,实际的测量范围是以展成角或展成长度来表示的。如图22所示起测点A所对应的展开角与展开长度称为起测展开角A与起测展开长度LA终测点B所对应的为终测展开角B,终测展开长度LBA与LA根据起测圆半径RA计算ATGAA(213)LARB(214)1COSARA(215)RA根据选用的RA1,RA2或RA3代入上式B与LB一般按齿顶圆作为终测圆计算BTGA(216)LBRB1COSRA(217)9214齿形误差评定与分析A齿形误差的评定用齿形误差曲线图表示齿形误差。曲线图的横坐标表示展开角度或展开长度L,纵坐标表示个测量点的齿形误差FFI(即展开长度的误差LI),见图21。如果被测齿形与理论渐开线没有差别,在记录图上记录为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在确定了齿形测量范围(A、B)之后,在此范围内作两条平行线分别与齿形误差曲线的上下两个最高点相切,平行线间的纵坐标格数乘以误差放大比即可得到齿形误差FF。为了反映齿轮偏心等因素的影响,测量均布的四个齿面的齿形误差,以期最大值作为该齿轮的齿形误差,用来评定该齿轮的齿形质量是否合于要求。B齿形误差的分析对方程式LBMZCOS/2全微分并取增量形式,可得LBB(218)或LB。(219)展开长度的变化就是齿形误差,有上式可以看出,基圆半径的变化B或压力角的变化都是影响齿形误差的因素,其主要的工艺原因是刀具的齿形角有误差。由于齿形角误差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是定值,所以,L与的关系是线性关系。如果没有其他的误差因素,仅有由于齿形角误差所造成的压力角误差,齿形误差的记录曲线是一条与横坐标有一定夹角的倾斜直线。由以上分析可知,齿形误差由两部分组成由压力角误差(或基圆半径误差B)引起的渐开线齿形的倾斜误差FF,以齿形误差曲线的中线CC在测量范围内相对于横坐标的最大偏移量来度量;由机床传动链误差引起的渐开线齿形的形状误差FFX,沿中线CC的方向左两条能包容齿形误差曲线的平行线,它们之间沿着横坐标的距离即为FFX。C确定中线CC的方法为了求出F和FX的数值,首先要确定中线CC的位置。1计算法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齿形误差曲线的拟合直线即为中线。表征直线方程的参数为直线的斜率,计算拟合直线的斜率K的方法为在测得的曲线上取一系列点的坐标值1,L1,2,L2I,LI,斜率计算式为图22齿形误差分析10(220)22IIILNK式中LII点的展开长度增量;、分别为及的平均值;LIILN测量点的总数。这种方法的精度高,但计算较为复杂,一般为手工计算所不用,当测量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和进行数据处理时常常用这种方法,这时可由测出的各个坐标值直接进行计算。2作图法对于一般精度的测量,常常用目估作图法确定中线。即在所得的齿形误差曲线图上画一条直线,使在测量范围内,直线两边的齿形误差曲线与直线间所包容的面积相等,这条直线就是中线CC。这种方法精度不高,但简单易性。而且目估的方向,对于一个熟练的测量者来说也不会偏离最小二乘法所确定中线的2度的范围,这是测量精度所允许的。D基圆半径误差RB由式218的前一项可以知道,当仅有基圆半径误差RB时,齿形误差曲线是一条与横坐标有夹角的直线,由计算法求出中线的斜率即为基圆半径误差RBK(221)由作圆法确定中线后可以在曲线上直接量出倾斜误差FA,这时由下式计算基圆半径误差RBFA/AB(222)式中FA曲线图中倾斜误差的坐标值,单位为MAB曲线图中测量范围内展开角,单位为RABRB基圆半径,单位M22齿轮齿向测量的方法与误差分析221齿向误差的定义在分度圆柱面(允许在齿高中部测量)上,齿宽工作部分范围内(端部倒角部分除外)包容实际齿向线的两条最近的设计齿向线之间的端面距离。222齿向误差测量方法1标准轨迹法测量仪器形成标准的螺旋运动与被测齿轮的螺旋线进行比较测量,齿向误差直接由测量装置指示出来。形成标准的螺旋线轨迹的装置11可以是机械式的、光学机械式的,也可以是电子展成式的。2坐标测量法螺旋线是一条空间曲线,可按照螺旋线形成原理分别测量齿轮转角和测头齿轮方向的位置,然后与相应的理论值进行比较,计算出齿轮向的误差;或者按照空间直角坐标沿螺旋线逐点测量其三个坐标值,然后计算出齿向误差。223齿向误差评定与分析齿向误差在一般情况下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齿向线的位置误差和形状,如下图23所示。齿向线的位置误差也就是螺旋线角误差的线值,用FH来表示。确定FH数值时要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出一条中线,在要求不十分精确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作图法使中线两边曲线多包围的面积相等来确定中线的位置。包容实际齿向误差曲线且与中线平行的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仍为齿轮端面距离,在F方向计算)即为形状误差,用FH来表示。将齿向误差分为位置误差和形状误差将有助于分析齿向的加工误差。由FH即可以求的螺旋角的误差,因为TGR/B223将此式微分并取增量形式,且(R)FH,则FH/BCOSCOS224式中B齿宽工作部分。图24给出了两种典型的齿向误差曲线。图A是左、右齿面的齿向线位置误差FH数值相近而符号相同(偏向齿体内的误差为负值),其螺旋角误差方向相反,主要是由于加工时刀具沿着工件轴线方向进给时,刀具的运动方向与工件轴线方向不平行所引起的,其不平行度由左、右齿面的齿向线位置误差的平均值来确定的,即(FHLFHR)/2TGA225图24是左、右齿面的齿向线位置误差FH的数值相近而符号相反,即左、右齿面螺旋角误差方向相同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刀具轴向进给方向相对于工件轴线倾斜所造成的,其倾斜度按左、右齿面齿向线位置误差的绝对值之平均值来确定,即FHLFHR/2(226)工件的安装误差也会造成工件轴线相对于刀具轴向进给方向倾斜,而且二者相对的倾斜度是工件转角的函数,这就导致一个齿轮上各个齿的齿向误差数值不同。12图23齿向误差评定法图24齿向误差曲线由于机床传动链的传动比不准确也会造成FH的值相近而异号的误差,因此在分析工艺误差的时候要结合具体加工条件进行分析。当左、右齿面的齿向误差曲线较大,FHL的值也相差较大,则是兼有几种工艺误差因数的综合作用,可先找出主要工艺误差因数,再按照任一齿面的FH值对两齿面FH的平均值之间来估算其它工艺误差的因数。齿向误差的形状误差FF是由于切齿加工中刀具相对于工件轴线移动的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及轴向进给丝杠的轴向窜动等因数所引起。23总体方案设计本设计采用标准轨迹法进行齿轮齿形齿向的误差测量,将被测齿轮的实际齿形与仪器复现的理论渐开线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误差的测量方法,运动的合成经参数设置完成后计算机自动进行计算,控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脉冲,驱动执行机构完成相应的运动,硬件数据采集系统从安装在滑架上的测头采集数据,送入计算机进行计算,得出误差结果,转化为图形和数字量形式的结果输出。根据系统的特点,对软件的编写拟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C60进行开发,因为该语言执行速度快,人机界面友好,具有较高的操作系统访问权。齿形测量程序设计时主要完成齿形测量中的数据采样和结果的处理,并根据测量算法得到齿廓总偏差、齿廓斜率偏差、齿廓形状偏差和齿廓误差曲线,通过对齿形误差测量方法的分析并结合机械部分运动机理,齿形误差测量的理论方方法采样坐标法;齿向测量程序设计时主要完成齿向测量中的数据采样和结果的处理,并根据测量算法得到齿向总偏差F、齿向斜率偏差FH、齿向形状偏差FF和齿向误差曲线,通过对齿形误差测量方法的分析并结合机械部分运动机理,齿向误差测量的理论方方法采样标准轨迹法。最后所有的误差结39果以文字和图形的方式显示在屏幕上,而且用户的所由参数以对话框的形式由用户通过键盘输入。3板卡操作143板卡操作31接口方案6综合考虑此设计,计算机需要完成如下任务A从控制面板读键产生相应动作,当测量者按下操作面板的按键时,计算机要能对其识别并发出指令,驱动系统动作完成测量,为此,测量系统需要一个开关量输入设备;B由于计算机只能对数字量进行处理,而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信号为电压模拟信号,因此在计算机与数据采集系统之间需要一块A/D转换卡,本设计中采用北京华远自动化公司的HY6040A/D转化卡、HY6110数字量输入卡,光栅数据采集卡选用CA220PCI,其中前两个板卡为ISA接口,设计中采用NTPORTLIBRARY软件,它允许WIN32程序实时直接访问PC机的I/O端口而无须使用WINDOWSDRIVERSDEVELOPMENTKITDDK或其他工具。NTPORTLIBRARY支持WINDOWS95/98和WINDOWSNT/2000/XP。并且非常容易使用,在WINDOWSNT/2000/XP下,NTPORTLIBRARY驱动程序可以动态地加载和卸载,不需要做任何设置工作。NTPORTLIBRARY也是BASIC的INP或OUT命令的替代品。NTPORTLIBRARY还可以获得LPT端口的基地址。而PCICA220是基于PCI总线的采集卡,PCI总线系统要求有一个PCI控制卡,它必须安装在一个PCI插槽内。根据实现方式,PCI控制器可以与一次交换32位或64位数据,它允许智能PCI辅助适配器利用一种总线主控技术与CPU并行地执行任务。32HY6040板卡介绍及操作7HY6040板是一种光电隔离型的多功能A/D板,它有三种不同的触发方式软件触发、定时触发和外部触发。本设计采用软件触发,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对“BASE4”口进行读操作,清除A/D完成位,避免引起系统误操作。2对“BASE1”口进行写操作,选择模拟输入通道和程控增益。3对“BASE0”口进行写操作,关闭定时触发、外触发。4对“BASE2”口进行写操作,触发A/D转换。5从“BASE0”口进行读操作,读取板状态字,检测A/D的转换完成位是否为“1”。6当A/D转换完成位为“1”后,延时大约25S。7从“BASE3”和“BASE4”口读取转换结果。软件在查询方式下,用户编程自行决定在检测到A/D转换完成后延时多长时间,才读取A/D转换结果。对应部分程序代码如下_OUTPBASE_AD2,0/读基地址2位,是否启动A/D转换_INPBASE_AD3/读A/D转换结果低8位_INPBASE_AD4/读A/D转换结果高4位3板卡操作15INTMYDATALDATA|HDATAN2N(N1N2)/2NMN1N21取N点对应的误差计算每个采样点误差和N点对应的误差的偏差求所有偏差的和除以NM得到总偏差对NM个点根据最小二乘法确定中线C的斜率K和在Y轴的截距由YKXB及实际采样点处的偏差求形状偏差和斜率偏差返回计算结果及测量值返回图48数据处理程序流程图30453数据采样流程及部分程序代码采样函数程序代码如下12DOUBLESAMPLEINTN_CHANNELINTY0INTI0/采样_OUTPBASE_AD2,0/写控制字触发A/D转换初始化读基地址控制变量读基地址3的数据送给LDATA送给LDATA给6040基地址2写控制程序读基地址4的数据送给HDATADATADATA2047LDATAHDATA8送给DATAY/读基地址WHILEY/检测A/D转化是否完成INTLDATA_INPBASE_AD3/读A/D转换低8位INTHDATA_INPBASE_AD4/读A/D转换高4位INTMYDATALDATA|HDATA8/得到采样数据送入DATAINTMYDATA0MYDATA2047DOUBLESAMPLE0SAMPLE400/AD分辨率400UM/10VDOUBLEDATAMYDATA0SAMPLE/1000/4096/数据运算RETURNDATA454按键扫描流程图设计初始化KEY0I0KEYI读6110值赋NOWINTDATII8NOWINTDAWHILE1KEY1/检测按键LONGNOWINDATA_INPDBASE_IN0/6110FORINTI0I4IIFNOWINDATAIFKEY0|KEY1|KEY2|KEY3/SETITEM测量项目SETITEMKEY/0齿形左1齿形右2齿向上3齿向下FORI8I10I/8测量9停止NOWINTDATIFKEY1SETKEYKEYRETURN05伺服机械子系统设计及校核345伺服机械子系统设计及校核51原理方案设计13图51工作原理计算机通过计算测量者输入的数据得到一系列运动信息,传递给数控装置发出运动的指令脉冲,再经过传动导向装置使测头工作台与被测齿轮合成理论的渐开线运动,测头检测到的信息即为误差信息,数据采集系统把采集到的数据送给计算机,经过运算得出误差结果。52结构方案设计521结构布局EFRS401MZ齿轮测量机采用立式布局14。522驱动装置驱动系统它是使机械结构运动的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是带有力或力矩或速度或位置反馈并可自动调节的驱动装置。要求主要在以下几方面高精度、快速响应、无超调、调速范围宽、稳定性要好、快速的应变能力和较长时间的过载能力。综合选择,取电机类型为交流伺服电机。被测齿轮计算机数控驱动装置传动、导向装置测量装置结果输出35523传动系统由于此测量机Z轴部分最终要求丝杠的转速为5R/MIN,正常工作时转速极低,且测量系统为较高精度的测量,因此采用两级转速,考虑到整个测量机的安装位置,第一级选锥齿轮传动,传动效率高,有很大的经济效益,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稳定;第二级选择同步带传动,它可保持恒定的传动比,传动精度较高,工作平稳,效率高,达98,噪音小,不需要润滑。524滚动导轨15导轨是精密机械中用来保证各运动部件相对精度的一个重要部件。滚动导轨具有以下优点运动灵敏度高,没有爬行现象;定位精度高;牵引力小,移动灵活;主要由导轨、滑块以及滚珠组成。53伺服机械子系统设计计算531伺服电机的选择1选择滚珠丝杠已知正常工作状态时丝杠的转速约为5R/MIN,而丝杠的预计寿命为15000H,由,51610155HLL得出L45。先初选丝杠的导程为5MM/R,523102AFMN由,533ACL因此33104516ACF因为受力不大,优先选取丝杠的导程为5MM/R,由因为需要安装带轮、轴承等零件,故丝杠轴径取为25MM,且预紧方式为双螺母垫片式。根据表56,选择丝杠的型号为CMD250525。相关参数为丝杠中径25MM,基本导程5MM/R,钢珠直径为3175MM,丝杠外径为245MM,25圈,一列。2由于测量机Z轴部分螺母副及滚珠导轨承受的径向和轴向载荷不大,而36且在测量过程中丝杠的测量速度很慢,为5R/MIN,故对电机要求为额定转速低、响应速度快,本设计选取上海赢双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YS60SVN200的交流电机,相关参数如下电压200V;额定转速200R/MIN;最高转速500R/MIN额定转矩20NM安装尺寸LA60MM;LB116MM;LC130MM。532设计并校核齿轮1总传动比分配16由于伺服电机转速为200R/MIN,最终丝杠转速为5R/MIN,故总传动比IN/V40,设计传动系统为两级减速,第一级采用直齿锥齿轮传动,第二级采用同步带传动减速。分配的传动比为I16,I240/6667。2确定齿轮1)选直齿锥齿轮传动,精度为6级,小齿轮与轴加工为一体,硬度为280HBS,大齿轮选用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硬度相差40HBS。2)查表2313,取综合系数K153)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查图2210小齿轮接触疲劳强度,LIM1650HAMP大齿轮接触疲劳强度。LI24)最小安全系数查表2313,取SHMIN115)许用接触应力54LIMN60541HPPA6)功率5512680419PTWW小齿轮传递的额定转矩565531190/90419/2NNM7)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5733122014765HPKTDI8)取齿数;。18Z2188Z因此。6CTGCTG9)则分锥角;。19420543710)大端模数5812471328EDMMZ取模数的标准值5E11)分度圆直径D12218372470518EDZMM12)平均分度圆直径59121524702065360615RMD13)平均模数5107146MRM14)外锥距5112216459URD(15)齿宽512793RBM16)大端齿顶高HA51311215AAHXM17)大端齿根高HF5141120237165FFCXMH18)齿顶角A21,AFF19)齿根角515112165RCTNARCTN10779FFFFHRA3校核齿轮由于设计的齿轮为闭式传动,故应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强度条件HHP38计算应力516231085THEKAVHMFIZKBD1查表2235取KA1,2取KV113152875HHBE45ZH25,6查图2311,ZE247查图229得1581209462TMTFND9ZK1,10代入上式,求得51723108594632511875105367THEKAVHMFIZKBDMPA许用应力518LIMLI61905346HNLVRWXPZMPAS由上知P故设计的齿轮满足强度要求,符合条件。533同步带传动设计1)由于P1419W,故52041985749DAKW2由于,120/63/MINNR查图213,选带型为XXL(超轻型),节距PB3175MM。3)查表2114,取小带轮的齿数Z114。4)小带轮节圆直径52114754163BPD5)大带轮齿数Z2667149338,取为94。396)大带轮节圆直径522294317590BZPDM7)带速5231AX341602/3/60NVSVS8)初定轴间距12127AD09964584MM初定013A9)带长及带齿数5242210012024167460535DLDAM查表213,选取带的齿数Z112,LP35560MM。带长代号140。10)实际轴间距52500391122PLAM11)小带轮啮合齿数5262180914766265MDZZA故啮合齿数为4。12)基本额定功率P0查表2115,得BS064MM。TA查表2116为31N。故5272220310578101AMVKW13)带宽KZ06,52821414007169080DSSZPBM标准带宽BS,由表218查得应选带宽代号为025。M14)作用在轴上的力405292100781305DRPFNV15)带轮的结构和尺寸,查表212,节距PB3175MM;齿形角50;齿根厚S173齿高HF076MM;带高HS152MM;齿根圆半径(RR)020齿顶圆角半径RA)030MM。16)带轮材料HT200,采用渐开线齿形,实心式带轮。小带轮为双边挡圈,大带轮为单边挡圈。534导轨设计选用滚动导轨中的双V型截面滚珠导轨,工艺性较好,摩擦系数小,导轨运动的灵活性好,承载能力较小,适用于载荷不大,行程较小而运动灵敏度较高的场合。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手册表292直线滚动导轨副的类型和特性,选取GGA(径向型)型,它的特性如下1垂向向下和左右水平额定载荷大;2对垂向向下载荷的精度稳定性好;3运行噪声小。适用于各种电加工机床、各种检测仪器、工作台。具体的尺寸见表293,各部分参数如下D016MM;B14MM;B226MM;B322MM;B416MM;W9MM,详尽尺寸见装配图。535各支承件的设计1轴承的选择18锥齿轮部分轴承的选择小齿轮与电机的连接在电机轴上加工一个键槽,采用联轴器联结,由于电机轴直径为18MM,故选择键的尺寸为6614,。大锥齿轮由于该从动轴基本上不受径向力,只承受小的轴向力,故采用一对角接触球轴承,由于连接锥齿轮部分的轴的直径为17MM,根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P70GB/T29294,选择角接触球轴承的型号为7203C,基本尺寸为D17MM;D40MM;B12MM。轴承的下端采用双螺母固定,根据GB/T61702000,螺母的尺寸为GB/T6170M12,其中M105MM。2滚珠丝杠支承选择滚珠丝杠主要承受径向载荷,除丝杠自重外,一般无径向外载荷,因此,滚珠丝杠轴承的轴向刚度和精度要求都较高。进给系统要求运动灵活,对微小位移(丝杠微小转角)响应要灵敏,因此轴承的摩擦力矩应尽量小。滚珠丝杠41转速不高,即使高速运转时间很短,因而发热不是主要问题。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方式固定在竖直轴上。综合选用,采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它的轴向刚度居中,轴承安装简单,不需要预紧调整,摩擦力矩小。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17表68,取推力球轴承的型号为52204,它的参数如下D20MM,D215MM,D40MM,T14MM,T126MM,D122MM,D238MM,B6MM。其余各部分零件的设计及其具体尺寸见装配图19。54强度校核541伺服电机校核1计算丝杠的长度和转动惯量螺纹总长度为530240216845UELLLM折算到的丝杠长度为25M5L折得53144124231067801SJDLKGA2计算各部分的转动惯量滑架折算到丝杠上的转动惯量5322235251098106PJMKGMA小齿轮的转动惯量为53344124212387DLK大齿轮的转动惯量44124222058031JLGM电动机的转子惯量查表可得42610DKGM直线移动工作台折算到丝杠上的转动惯量4122SJ2K420015()2310J3102KGM丝杠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534242102267510SPJJKGI电机力矩的计算折算到电机轴上的加速力矩MAX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