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恶性竞争、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谈点看法_第1页
对恶性竞争、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谈点看法_第2页
对恶性竞争、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谈点看法_第3页
对恶性竞争、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谈点看法_第4页
对恶性竞争、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谈点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恶性竞争、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谈点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自2000年1月实施以来,在建设领域招投标活动日趋普及,招投标领域不断扩大,市场发展总体是好的。然而招投标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2004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4)56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就有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本文仅对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存在的恶性竞争、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其产生的根源和危害以及对遏制恶性竞争谈点肤浅的看法。一、恶性竞争越演越烈,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比较突出。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和若干意见中第三点也指出“鼓励推行合理低价中标和无标底招标”。这种评定标办法国际上己广泛使用,且对控制造价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起到积极作用,看来是大势所趋。但近些年来,我国的招投标市场很多地方将合理低价中标逐渐演变成绝对低价中标,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对此,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内地招投标制度变革、计价模式的变化、中标价格对利润空间的影响。11984年前,基本上采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定额计价模式,施工企业的利润是完全有保障的。在建筑领域,我国一直执行计划经济前提下的定额计价模式,人工、材料、机械费、管理费以及利润(法定利润)等费用,由国家定价,企业完全不用考虑如何报价,计价人员只要按国家规定计算即可。而且那个年代建筑市场基本上是乙方市场“肉多僧少”,根本不存在市场的竞争。施工企业的利润是有保障的,过去对利润的叫法和现在也不一样,曾使用过“计划利润”、“法定利润”。以广东省92年以前预算定额的计划利润为例专业费率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包工不包料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园建工程计价基础直接费人工费人工费直接费直接费一、二级企业7858577三级企业450504421984年我国开始施行建设工投标投标制度,国家指导定价,仍以定额计价为主,但企业的利润空间开始浮动。1984年国家计委、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暂行规定,倡导实行工程招投标,从此我国开始推行招投标制度。1992年12月30日建设部颁发了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1994年12月16日建设部、发改委再次发出全面深化建筑市场体制改革意见,文中提出大力推行招标投标,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是不可避免的。92年建设部提出了工程造价改革的新思路“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计价模式仍以定额计价为主,区别在于国家(政府)定价向国家指导价转变,利润可以竞争,也就是说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开始浮动。在此期间,建设单位进行招标选择的报价方式主要有(1)总价包死方式,它适用于工期比较短、设计比较成熟、工程量变化不大的工程;(2)预算定额加取费方式,即常说的费率招标,它适用于工程比较复杂、工期较长、可变因素较多、总价难以包死的工程。后一种办法工程量按实结算,价格执行国家定额,施工企业可以报下浮率;也可以根据招标文件规定,按预算定额计费后,税前总价下浮一定的百分比后再竞价。采用这种方式招投标起初一般施工企业报价下浮比例5左右,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施工单位为了揽到工程,维持生存,下浮比例有的达到10左右,个别工程下浮比例超过15,甚至达到20。可见市场竞争是残酷的,企业的利润已经没有绝对的保障。31999年是我国工程招投标制度面临重大转折的历史时期,工程造价管理从国家指导价向国家调控价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生效实施,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开始施行,法律规定了适用市场经济的发展的管理制度,对以往的招投标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2001年7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12号令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最低价中标的原则,这与国际惯例是接轨的。最低价中标的原则给我国现行的定额管理模式带来冲击,建筑产品价格由国家指导价向国家调控价阶段过渡。从1999年开始,在建设部的部署下,我国不少省、市、地区进行了工程造价改革试点工作,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2003年7月1日建设部颁发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以下简称计价规范),这是我国工程造价领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出的一大步,从此,我国建筑市场从单一的定额计价模式走向定额计价模式(但在各费用,包括利润的计取费率是参考的)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并存地态势。近几年来,从各地招投标工程反映的情况分析,无论采用哪一种计价模式,由于缺乏相应的评标办法,评标专家技术类专家偏多,经济类专家相对少,对计价规范不太熟悉,评标时间过短(不超一天),没有时间、精力对每个清单项目进行逐一评审,对是否“低于成本价”的界定概念模糊,再有就是业主强调低价中标,很难体现计价规范的优势以及“招投标法”合理低价中标的原则。2004年省办公大楼的招标工程,76000M2,檐高80M,地下一层,地上19层,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参加投标的六家施工企业均为一级施工资质,招标代理及中介咨询机构为甲级。各投标单位的措施项目报价如下表措施项目清单表工程名称省办公大楼序号项目名称标底(拦标价)一标二标三标四标五标六标1环境保护5000500300501001002文明施工费2502802801060120065020003临时设施300040040010045025022004夜间施工2000200500504001005二次搬运3000200500503101006大型设备进出场及安拆5002503006801102003807砼模板及支架3705090009350235701765025850148508脚手架及安全挡板9550750080005400176509500124009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20002003050008010施工排水、降水20020010004008010010011砼泵送增加费200020030020001204800450012垂直运输机械1840010020052002502200910013高层脚手架防火20003005010015014建筑垃圾外运3000300601001000120合计(万元)72350180401909038380389204365045960该工程的招标文件规定,采用合理低价中标,就措施费而言,六家的报价均未超过拦标价(标底),最低报价仅占拦标价的25,最高报价也只是拦标价的63,最后经以业主为首的评标委员会定一标单位中标,这只是众多招标工程的冰山一角,如此大幅度的下浮,建设各方主体(尤其是建设管理部门和施工企业)对这一非理性的恶性竞争表示担忧。二、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与定额水平、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没有直接的关系。面对超低价中标,大幅度竞相压价的现象,基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看在眼里,担心塌桥事件再次出现,施工企业焦虑又无奈,呼吁改变单一的低价中标法、将低于成本的报价应该判定废标。社会上各界人士对此现象非常关注,有些人士认为出现这种超低价中标造成恶性竞争,是实行工程造价改革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所致,本文对此说法认为不妥。超低价中标与定额水平,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没有直接的关系,应从深层次探其产生的原因1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是非理性竞争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以竞争为主要手段,依据价值规律进行资源分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原有经济模式遗留的意识形态、社会观念等继续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建筑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呈现非理性竞争的局面。一方面投资人缺乏理性分析,大量涌入建筑市场,导致建筑市场供给过剩,不能被有效的吸收和消化,客观上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序。另一方面,建筑企业竞争缺乏理性分析,这种非理性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企业缺乏长远的经营发展目标,为承揽工程不顾一切。最典型的现象是企业间相互竞争,竞相压价,使得投标价格日益低甚至低于成本。尽管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中标价格不得低于成本”,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评定细则,无论评标专家还是政府监督部门在界定投标价格是否低于成本时,缺乏有力的依据,在这种非理性竞争的环境下,低于成本价中标甚至超低价中标已成为必然。2庞大的施工队伍与市场经济容量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产生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的直接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批准成立了很多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施工队伍,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建筑市场,使得原本比较拥挤的建筑市场形成了“僧多肉少”、“饥不择食”的激烈竞争局面。竞争的结果是大型国营建筑企业及资质高、管理水平强的施工企业在屡遭投标失利的情况下,虽然已无利可图,但为了揽到工程,使企业不致破产,维持企业的生存,被迫降价。小的施工队伍,乃至“包工头”,则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在报价上有绝对的优势,俗话说“船小好调头”。长此以往,其结果必然是整个行业鱼龙混杂,超低价中标现象在所难免。另外,在建筑业的管理上不严格,虽然也有“清出制度”,但碍于中国特有的“人情”,执法不严,只进不出,有实力无实力的公司都在升级,只要资料齐全,不管人员到不到位,一律向总承包方向发展,这种粗放型的管理方式,造就了中国庞大的、鱼龙混杂的施工队伍,某市面积不足千平方公里,大大小小的各种施工队伍就有300家之多,可想而之,为了生存残酷的激烈竞争是不可避免的。3中国建设工程交易市场的保障机制尚未健全,是低于成本价中标现象的间接原因。目前,我国的工程风险管理水平仍十分落后,实行工程保险的范围极为有限,工程担保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虽然有的市在试点),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中,对意外伤害保险和履约保证金虽有规定,但对其它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却未做规定,在合同示范文本中虽增加了以上两项的条款,但属推荐性质,没有法律强制力。工程担保和保险是合同能够顺利履行的重要保证,何况现时的社会诚信度极差,即使在市场信誉好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建设工程领域都有很健全的担保和保险制度。它可以(1)增加对建设工程当事人严格履约的约束力。“对于中标人来讲,不论投标价是合理价还是最低价,企业一旦中标,必须履行合同,否则就得负法律责任,诸如,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给招标人造成的损失超过履约保证金数额的,还应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对于招标人来讲应当与承包商履约担保对等实行业主支付担保。在国外,无论是政府工程还是私人工程,拖欠工程款尤其是竣工支付使用若干年后仍欠款不还,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我国受“少花钱多办事”,甚至是“不花钱也办事”的思想影响,资金不到位或留有很大缺口即边设计边施工问题比较突出,加上“僧多肉少”,拖欠工程款这个老大难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如果在实行业主支付担保,对业主的行为也有约束力。(2)降低追究违约责任的成本。(3)转移当事人无法承担的工程风险。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时至今日工程的担保和保险仍未全面推广,使得合同当事人约束力减弱,低价中标,无利可图,想方设法偷工减料,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或千方百计修改图纸,以图挽回损失,行话上有“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说法,这也是建筑行业是腐败的高发行业原因之一。4法律法规滞后,业主意图无法体现,企业低于成本价中标有机可乘。建筑法涉及工程造价方面的规定中指出“建筑工程造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公开招标发包的,其造价的约定,须遵守招标投标法律的规定”。同时规定禁止发包单位指定承包单位购入用于工程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或者指定生产厂、供应商。众所周知,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不同的厂家、不同的供应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采购渠道,不同的购货支付方式,不同的运输提货形式,不同的采购人等等,其价格都有很大区别。由于法律上的不完善和漏动,企业在投标报价时,由于招标文件不能列明品牌,故可以报低价,以次充好,最终是影响工程质量,也败坏了建筑行业的风气。5评标办法“单一”,也是造成低于成本价中标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之一。投标人的报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标后的施工行为,合理的工程造价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建设项目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关系,低价中标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评标办法已经使用了近百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目前在我国,施工企业在“僧多肉少”的甲方市场形势下,是一个弱势群体,它只能是一个被动地去接受不公平的招标文件、合同条款,虽然工程量清单是公平的,但甲方的种种苛刻条件不得已而接受,报低价以图企业的生存。招投标法颁布后,多数业主采用了低价中标法,致使评标委员会在评定标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如何界定和评价企业的报价是否合理、是否低于成本的问题。招投标法及七部委的评标办法,对此界定模糊,从理论上讲,使企业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越报越低,造成了恶性竞争,而且没有量化使专家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现行机制这种不科学的低价中标方式,一方面未能有效杜绝串标、围标抬高中标价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对有效制止恶性竞争,建立有序、健康的竞争机制不利,而且很大程度上严重地制约了计价规范的实施。6缺乏对低价中标后工程的跟踪管理,使“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现象抬头。招标是一种发包的方式,关键在于项目招标后的实施招标人、中标人是否严格按照中标结果签订合同,合同价格是否严格执行中标价格,结算价格是否依据中标价格和合同约定。由于对项目中标后的工程造价管理缺乏系统的监督和有效的跟踪,目前部分工程招标的效果没有落到实处,最典型的现象就是“结算价”超“中标价”。据某某造价管理部门统计的数据,政府投资工程结算价格一般超过中标价格1015,个别项目超过50。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有效的监督和跟踪,建设者或受益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随意变更设计、搞增加工程,使得原来的中标单价“无处可用”,而增加或变更工程的造价又由甲乙双方说了算,工程造价失控。譬如某市一中学土建工程,项目招标时设计为不锈钢扶手栏杆,中标单价为150元/米,后变更为木扶手,由于缺乏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原本市场价格约在300330元/米左右,结果实际结算单价为398元/米。因此,对招标工程中标结果的确定和中标后的依法监督力度不够,是目前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现象又一个原因。7现行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及施工合同条件不尽完善,霸王条款屡见不鲜,对低于成本价中标的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经济体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也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从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必然经过一段艰苦的摸索过程。在建设领域,体现法制和竞争的形式就是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管理,也存在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使用的99合同示范文本,对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缺乏约束力,在合同管理中,霸王条款也屡见不鲜。(1)工程风险责任分担不合理该版本主要适应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对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风险合理分担、价格风险因素调整、工程量清单项目价款与结算支付条件等等没有明确界定或条款难以操作。2003年初钢材、水泥等材料由于受到政策影响大幅度上涨,影响造价达1535。对于按低价中标的施工企业,处于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的环境压力下是无法也无力独立承受这种风险的。在合同保障无效协商失败情况下,由此引发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严重地影响了工程质量,有的企业采用贻工拖工期或中途停工,迫使业主让步,这种滞后的合同版本不利于保护承发包双方的利益。(2)工程款支付条款不对等招标项目工程款的支付条款较为苛刻,垫资现象普遍存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包工包料工程的预付款按合同约定拨付,原则上预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对重大工程项目,按年度工程计划逐年预付。”若发包人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不仅承包人可停止施工,而且“发包人应从约定应付之日起向承包人支付应付款的利息(利率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并承担违约责任。”。上述有关条款和约定,目前招投标项目中难以得到体现,同时,对预付款、进度款、质量保证金、预留款等的划分亦不够清晰。(3)奖惩条款不对等只罚不奖的条款经常出现。如,只有误期赔偿、无提前奖励;要求提交履约担保,却不提供业主支付担保;创优才支付全部工程款,不创优扣工程款等等。以上列举的不平等条约,即霸王条款,直接导致优秀施工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热情,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大,对建筑市场的稳定很不利。8目前我国建设市场管理工作中,忽视行业协会的建设,也是低于成本价中标的客观原因。计价规范颁布后,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的工程越来越多,在评标过程中,评标专家对成本价的解释令人困惑。招投标法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这个成本不是指社会平均成本,而是企业个别成本,怎么才能知道它的成本是多少,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呢企业的个别成本从理论上讲可能推理成立,但实际操作无法给予准确定论。由于商业秘密,由政府来确定清单项目的个别成本是不科学不现实的。既然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是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将投标报价权还给了企业,将定价权还给了市场,那么为何不将“低于成本报价”的量化标准交给企业,交给行业协会自己约束自己呢当今行业协会基本上处在从“官办”向“民办”过渡,他们的状况不容乐观,中央及省的各种协会比地方基层的较易生存,从资质管理到培训、考试、注册等行业的管理均有政策,但到了地方协会是既无权又无钱,根本无人听从协会管理;打着民办旗号实际上是官办的协会另当别论。国外的行业协会比国内的协会容易生存,有其很强的生命力,因为行业的资质及日常管理均由其负责,也就是有些人讲的是“猫管老鼠,永远管不好,只有老鼠管老鼠才奏效。”三、恶性竞争、低于成本价格承揽工程的负面影响及其危害低于成本价中标和超低价中标并非一个相同概念,但超低价中标绝对是大大低于成本价,招投标法所指企业的个别成本,招投标法明确指出,“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低于成本的报价除外。”从国家的出发点来讲,是为了消除恶意压价竞标现象,低于成本必然亏损。至于如何界定企业报价是否低于成本,让企业和行业协会去定吧,本文仅对低于成本价中标和超低价中标的负面影响以及其产生的危害罗列如下1低于成本价中标会不会给百年大计的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呢90年代末,在工程造价改革初期,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曾经有不少人担心会不会对工程质量有影响。成本和质量是相辅相成的。众所周知,重庆綦江彩虹桥事件,本质并不是工程发包价格低引起的。但是,近几年来出现的超低价中标现象越演越烈,却不禁使人担忧。投标人的报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标后的施工行为,合理的工程造价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当承包人所揽的工程难以盈利甚至亏本时,它的第一个反映就是如何降低成本,千方百计挽回损失。在购买材料时,钻清单和合同的漏洞尽量选用次品或劣质产品,在施工时不按施工规范操作,减少材料、人工、机械的投入。在人力投入上,尽量使用廉价劳动力(未经培训或技术等级低的工人)。这样无疑会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2低于成本价中标对建筑市场的廉政建设是腐蚀剂大家都知道建筑行业是我国腐败重灾区的行业之一。有的施工单位,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和招标人结成同盟或与中介机构设计单位串通一气,先低价中标,再变更设计,补充协议,签证增加工程,提高设计标准,抬高造价,使招投标失去了真正的作用。它以利为先,抛弃了文明社会所倡导的公正、诚信原则,对社会不良之风起到推波助澜作用。3超低价中标有背于招投标制度的诚实信用,竞争择优的原则低于成本价中标的施工单位,为了切身的经济利益,转嫁经济责任,将揽到的工程非法转包或层层分包,有的用欺骗手段骗工、骗料、三角债累累,合同纠纷不断,滋生了建筑行业的不良风气,也有背于招投标的宗旨,最终导致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受损。4低于成本价中标,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在国外及香港、澳门,无论是政府工程还是私人投资工程,拖欠或克扣工人工资、拖欠工程款,尤其是竣工使用若干年后仍欠款不还的,简直不可思议,认为是笑谈。但是在我国目前这种现象在政府的三令五申不准此为下,依然存在。由于是低于成本价中标,承包商买了材料,租赁了机械设备,再加上盛行的代资、垫资施工,周转金就非常紧张,工人的工资能拖就拖,能欠就欠,由此拖欠工资引起上访或走极端,给社会带来极不安定的因素。5低于成本价中标,影响工程按期完成承包商在经济利益无法保障的前提下,企业对所揽工程的施工积极性难以调动,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配置,技术人员外流,加上材料供应不足,工人工资不能支付,工程上不去,工程上的扯皮问题不断,为了工程按期完成,业主不得不重签各种附加协议,包括变更通知和各种签证,也使工期受到影响。6低于成本价中标妨碍了整个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极其庞大,然而整体偏弱、效率不高。这与没有一批实力很强的国家骨干或重点大型建筑总承包企业有关。在僧多粥少的市场容量里,在建设交易还不很规范的背景下,在鼓励低价中标的环境里,在众多中小企业把串通围标作为利器和策略的竞争中,骨干企业的优势往往得不到认可和发挥。长此以往,其结果必然是技术进步缓慢,整个行业依然处于鱼龙混杂、粗放经营的状态,建筑行业得不到健康发展。四、遏制低于成本价中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在建设工程交易市场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出现的低于成本价甚至超低价中标现象,其产生的根源及危害是不容忽视的,要杜绝此现象的发生,不是哪一个部门发个文件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需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有力的措施来解决,本文就此谈几点措施1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企业人员素质采用多种形式,有的放矢的举行专题座谈会、研讨会,带着问题去考察调研,也可以请有关专家教授来讲座,目的是一个,扩大从业人员的知识面,解决实际问题。当前牵涉解决超低价中标问题的知识而很广,如评定标办法、工程担保及保险、成本价的界定及操作、招投标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内外做法有什么不同等等,只有提高从业人员(包括管理部门和建设从业人员)的素质,才能脚踏实地解决问题。2丰富优化评标办法,改变“低价中标”是唯一定标方法的现状。(1)丰富优化评标办法。在目前以合理低价中标为主的评定标方法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丰富并优化评定标方法。建议多采用综合评分法和综合平均值法(AB值法等),尤其是对创优工程,在结合资格预审评分的基础上,制定较为合理的综合评分法或综合平均值法,加大招标项目对绩优企业的吸引力。另外,进一步规范业主在工程建设中的发包行为,招标之前,重点检查与投资规模不相适应的情况,对那些资金不落实,搞钓鱼工程的不规范行为严格控制发包。对赶工期、施工图不全,边设计、边施工的项目,严格控制选用最低价格招标。(2)启用专家库现行招标工程评标过程过于简化,评标时间仓促,多数仅为半天或一天。而通过预审的有效标书一般在5家以上,评标专家的大量时间用于阅读技术标,加之投标人的标书越做越厚,他们只能一鳞半爪,印象不深。另外,评标专家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目前,一般以设计、监理、施工等技术方面专家较多,缺少造价工程师,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以上诸多因素都制约了评标工作的深度和质量,造成评标专家难以准确把握、比较标书内容,特别对商务标的审核不够仔细,一些常见性的误差(如计算错误、项目漏项等)未能及时纠正,导致中标后,发承包双方在工程计价上的扯皮、纠纷不断。(3)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出现总价优惠或让利的,对人工工资、机械台班费用、材料价格投标书中均应列出清单,以备竣工结算审价。对低于成本报价的,实行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一票否决制。3对有关法律进行修改,加强施工合同的监督管理(1)对有关法律进行修订对有关法律进行修订,如建筑法禁止发包单位指定承包单位购入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或者指定生产厂、供应商,这对防止工程领域的腐败起一定的作用,但也有反作用。众所周知,建筑材料设备特别是装饰材料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其价格有可能相差数倍。特别在工程量清单招标中,如不注明材料(设备)的规格品牌,无法清楚的描述清单项目,业主无法选用自己预期的材料(设备),投标单位在投标报价时无从报价,也无法体现“优质优价”,有可能损害了业主或投标单位的合法权益,致使贯彻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受阻。(2)引入律师管理机制律师运用法律条文和国家有关政策,对合同签订、履行严格把关。签订施工合同必须遵循法律法规,明确发承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工程变更、索赔、合同价款的支付及调整方法,使工程发承包双方充分了解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及违约责任,并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做到有据可查,有约可依,减少不必要的谈判。引入律师管理机制,不仅保证了合同签订质量,使合同签订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而且强化了施工合同的管理,规范施工过程中的签证行为,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从而也保证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顺利实施。(3)实行合同备案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时代,工程造价是施工合同的灵魂内容之一。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依法监督,实施合同备案管理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合同备案,一方面检查招标人和中标人是否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人的中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从招标工程的中标结果的角度出发,监督中标价格以书面的合同形式予以确立;另一方面,通过合同备案,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为开展合同履约检查、中标价格执行情况的检查创造条件。通过各种形式的检查,监督和督促承包人、发包人按合同办事,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履约意识,而且也可以监督工程造价。有些地市根据工程量清单的特点,在引进FIDIC示范文本的同时,在国家示范文本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需要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并通过加强合同应用与指导,提高发包人、承包人的履约水平;并在合同备案制度的基础上,由建设联合监察、纪检多部门开展合同履约检查工作,查处施工过程中不按照中标结果、不按照合同履行的违法违规行为。据反映,该项制度实施几年来,效果明显,不仅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了施工现场的问题,而且也对现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制约和威慑。(4)采取措施,有效制止业主霸王条款行为目前施工合同备案中出现的问题和普遍存在的霸王条款,主要与招标人的要求有关。部分招标人法律和合同意识的薄弱是产生不平等条款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合同管理的水平,一方面,建议由政府发文规范招标人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的审查监督,提高施工合同的编制质量,尤其对极易出现霸王条款的内容和较关键的专用条款,做进一步的规范,比如明确履约担保和支付担保条款的对等性;明确需带资的数额、偿还方式、利息及期限等;明确第三者意外伤害保险的形式和责任;明确材料价格风险责任分担的范围和调整方式;明确竣工结算的时间。4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建立确实有效的清出机制(1)建筑企业应总量控制作为代表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建筑企业(包括施工、设计、勘察、监理、招标代理和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的发展与管理上,应本着适度发展壮大,重在提高队伍综合承包能力与素质,并实行动态管理,使建筑企业与任务在当地基本趋于平稳,以解决“僧多粥少”、“饥不择食”的问题。同时,对新组建企业必须严格申报标准,对不合格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对私招乱顾,违法转包、分包的企业予以查处,建议工商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2)招投标过程中,对违规者采取清出制度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总有游戏规则。如果参与者屡屡违规,应该请违规者出局。招标投标,国家已经立有法规,这方面应该加大执法力度。除触犯法律法规者依法处理外,清出制度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